首页 优秀范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1:31

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多功能景观概念;可持续景观;规划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生活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景观生成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营造,而是将一些社会人文景观也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文化属性和特征。在目前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景观概念的出现,能够在生态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在推行这个规划的过程中, 同时将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以及现代美学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从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应用多功能景观概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益解决建议和对策。

一、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学主要以景观单元类型为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景观生态学主要通过分析特定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尺度之间的关系,来合理规划景观体系和布局,以促进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这二者构成了人类生态总系统,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使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持续景观规划主要围绕景观生态学理论开展工作,以人类活动场所和地域景观布局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方法,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的经过造型问题,同时用景观概念来丰富城市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以促进城市美学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共存的关系。

二、多功能景观新理论在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中的作用

多功能景观新理论的建立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景观规划水平,促进了城市景观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促使其朝着全面健康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景观的整体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吸收了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经验,可以说是在传统景观系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借助多学科知识交叉,通过人类社会与自然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使得城市景观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能够提高人与周边环境的融入水平,打造具有时空高度统一的城市生态体系。在整个景观结构当中,主要由无机物实体空间和有机体的生命空间交叉形成。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长时间的融合中,根据时空次序自发组成了特定的结合体,也就是生态景观理论体系中的格式塔理论。在整个格式塔结构中,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能够结合在一起,它们有效丰富了地域的景观文化内容和体系。 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其内涵和内容已覆盖了多个领域,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精髓融入其中,打造了独特的地域景观特征。

(2)多层次分级概念。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级特征,每个层次和结构都对应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使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都体现了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在多层次分级中,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彼此之间具有分离性和联系性。景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处理好不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到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圈,还是小到一个社区生态景观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体现动态、多层次的特征,在覆盖不同层次和含义的同时,还直入到人们感性思维中。

(3)生成次序理论与景观特征

在构建景观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景观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特点,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相互交融,这些是传统的机械组合和布局方式所不能够实现的,需要景观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和突破。面对不同的景观系统构建要求,怎样最好突出这些景观系统潜在的价值属性,直接影响到到其对地方传统文化、景观设计理念的呈现效果。换句话说,在长时间的浸润和沉淀下,景观系统会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个性化的特征,同时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的联系性变得的更加紧密起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向前发展,还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

(4)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与景观思想

多功能景观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意味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心理的有机融合和发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景观设计者思维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此外,结合传统城市景观有关理论, 大大突破了既有的景观思维,使其逐渐朝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客观的呈现社会发展历史, 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景观设计,促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分析和总结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景观建筑学与环境哲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城市景观设计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对城市景观质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评判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多功能景观概念, 在提高城市景观规划科学合理性的同时,也有效压缩了景观建设工程成本,增强了景观的生命力,促使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城市景观规划理论,不断提高景观的价值属性和可持续发展功能,为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审美学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划,2008(2).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2篇

1 景观地理学的源流

本世纪初景观地理学在德国的兴起,标志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并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近代地理学的诞生。景观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是德国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帕萨格(S.Passarge)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强调对分类要素的描述和解释。他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代表作有:《景观学基础》和《比较景观学》,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观形态与分类的解释。由于中欧地区有限的生态地理空间和较长的开发历史,使得景观外貌呈现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时由于德国地理学研究有着很深的地质地貌学渊源,因而德国的景观地理学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具有强烈的地理、地貌学色彩为其特色,制图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1939年特罗尔(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读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研究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这一思想对欧 美各国的景观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景观地理学深受德国的影响,索尔(C.O.Sauer)也是从地貌入手转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发表的著作"景观形态学",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元,认为景观是由 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以他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学派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进了景观学派的发展。

按照A.F.伊萨钦科的观点(1959),景观学说与自然地理分异理论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构成了俄国与苏联景观地理学的三大理论成就。与德国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不一样,原苏 联的地理学家多偏重于自然景观的研究,认为自然景观即自然综合体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 究对象,景观的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并存。这当然是与原苏联的国土辽阔、开发程度较低有关。贝尔格(L.S.Berg)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提出了关于自然区以下尺度土地单元的等级与类 型划分的景观学说,主要依据植物群落和地形单元的组合。1942年苏卡切夫(V.N.Sukachev)提出了与生态系统相近似的生物地理群落概念,并将其作为景观的最小单元,重点研究群落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60年代,苏联开始了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定位实验研究,着重于水热平衡、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监测和实验,波雷诺夫(B.B.Poleinov)建立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卡列斯尼克(S.V.Kalesnik)提出景观学定义和景观分类、类型和结构等概念。A.A.克劳克利斯的"实验景观学"和B.Б.索恰瓦的"地理学系统学说导论"作为其理论总结,反映了苏联地理景观研究的实验思想、系统思想和生态学方向的新趋势。

德国和苏联在景观地理学方面的理论成就,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土地单元的等级、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发了欧美各国广泛的应用研究,包括景观及其以下尺度的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和区划规划、景观制图、景观设计和综合管理。其中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的工作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特别是引进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为景观学的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概言之,1950年以前的景观学主要是地理学性质,植被、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只是作为自然综合体中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其后的景观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生态系统概念的影响日渐深入,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景观结构的中心,研究从分析走向预测。80年代以来,景观学再次成为地理科学中的瞩目问题,在景观的形态与发生、景观的稳定与演化、景观的分析与综合、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价值与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若干新的分支,如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人文景观学等。

2 景观地理学的推陈出新

景观学本来是从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脱胎而来,在苏联经多方面发展,景观地理学形成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后来一些学者的经院式研究使其逐步进入了死胡同。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起,为景观学带来了新的理论突破,加之在广泛应用中的技术发展,形成了景观学的第二个高峰。目前新一代的景观科学可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原有的景观地理学和景观地球化学等,在应用层面上包括景观建筑规划学,景观生态建设(建设地理学与建设生态学)等和众多的交叉分支学科。除了研究范围的扩大与原有研究内容的深化,景观科学的推陈出新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一代景观科学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和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发展到从过程与类型(或区域)两方面对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有强烈应用色彩的研究。除空间结构与地域分异以外,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也成为研究的重心。

2)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人地关系中地域关系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而以可持续空间格局的研究为热点。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人地关系的调整和构建可称之为景观生态建设,这应成为建设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3)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科学,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框架体系。如理论地理学与宏观生态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学;而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说建设地理学与生态工程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建设这一新的研究范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新会章中对于景观生态学作出了如下的新定义(IALE mission statement, 1998):"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无疑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可见景观研究还涉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如景观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伦理学等。

关于景观生态建设可定义为一定区域、跨生态系统、适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措施,以景观单元的空间结构调整或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物)生产力。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原有景观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程度,补偿与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按生态学规律进行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活动;建设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适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景观模式等 转贴于 3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贡献

景观生态学在当代景观科学中的"一枝独秀",是因为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进步,为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尺度-等级系统"新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一般原理可作如下归纳:

3.1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elements)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是具有明确边界、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只有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景观系统同其它非线性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相似性、随机性和有序性等特征。异质性本是系统或系统属性的变异程度,而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成为景观生态学别具特色的显著特征,它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等内容。异质性同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而不利于稀有内部种的生存。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可运用负熵和信息论方法进行测度。景观异质性也可理解为景观要素分布的不确定性,其出现频率通常可用正态分布曲线描述。

3.2 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尺度是研究客体或过程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用分辨率与范围来描述,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象细节了解的水平。在景观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是指所研究景观单元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而时间尺度是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对应于中尺度范围,即从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从几年到几百年。

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尺度分析和尺度效应受到格外重视和发展。尺度分析一般是将小尺度上的斑块格局经过重新组合而在较大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以及景观类型的减少。尺度效应表现为:最小斑块面积和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其类型则有所转换,景观多样性减小。通过建立景观模型和应用GIS技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并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由于景观尺度上进行控制性实验代价高昂,因此尺度的转换技术愈显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难点。

时空尺度的对应性、协调性和规律性是一重要特征,通常研究地区越大、相关的时间尺度越长,生态平衡即自然界在动荡中表现出的与尺度有关的协调性。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常表现出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仍可体现出与平衡模型相似的结果,景观系统常常可以克服其中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

尺度性与持续性有着重要联系,细尺度生态过程可能会导致个别生态系统出现激烈波动,而粗尺度的自然调节过程可提供较大的稳定性。在较高尺度上,作为非线性耗散系统演化中一种普遍现象的混沌可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而避免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灭绝。大尺度空间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生境破碎化、引入种的散布、区域性气候波动和流域水文变化等。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对比性强、粗粒格局的基本结构单元。景观和区域都在"人类尺度"上即在人类可辨识的尺度上来分析景观结构,把生态功能置于人类可感受的范围内进行表述,这尤其有利于了解景观建设和管理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人类世代即几十年的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关注的焦点。

3.3 景观结构的镶嵌性(Mosaic)

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梯度与镶嵌,后者的特征是对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土地镶嵌性是景观的基本特征之一,forman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即是对此的一种理论表述。 景观斑块是地理、气候和生物、人文因子影响所成的空间集合体,具有特定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单位。斑块的大小、形状不同,有规则、不规则之分;廊道曲直、宽度不同,连接度也有高有低;而基质更显多样,从连续到孔隙状,从聚集态到分散态,构成了镶嵌变化、丰富多采的景观格局。空间格局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景观形态结构又是昨天的流所产生。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反馈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命题。

景观镶嵌的测定包括多样性、边缘、中心斑块和斑块总体格局测定等方面,包括多样度、优势度、相对均匀度、边缘数、分维数、斑块隔离度、易达性、斑块分散度、蔓延度等指标。此外,网络理论、中心位置理论、渗流理论(随机空间模型)等也被用于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

3.4 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受景观格局的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以水平流为主,它需要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覆盖与控制。物质运动过程同时总是伴随着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斑块间的物质流可视为在不同能级上的有序运动,斑块的能级特征由其空间位置、物质的组成、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所决定。

景观空间要素间物种的扩散与聚集,矿质养分的再分配速率通常与干扰强度成正比,穿越边缘的能量与生物流随异质性的增大而增强。无任何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趋势于均质化,而垂直结构的分异更加明显。

生态流的传输机制有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其驱动力可分为扩散、传输和运动,后二者是景观尺度上的主要作用力。扩散形成最少的聚集格局,传输居中,而运动可在景观中形成最明显的聚集格局。

景观的边缘效应对生态流有重要影响,它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对通过的生态流进行过滤。此外,在相邻景观要素处于不同发育期时,可随时间转换而分别起到源和汇的作用。

3.5 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上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对于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类景观而言,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无疑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对变化方向和速率的调控可实现景观的定向演变和可持续发展。

景观稳定性取决于景观空间结构对于外部干扰的阻抗及恢复能力,其中景观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可称为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其限制变化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如景观空间结构的拥挤程度、景观中主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环境质量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的适应与感受性等。

景观系统的演化方式有正、负反馈两种。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保持系统的稳定,是自然景观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的转化多为正反馈,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和城市扩张等。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非平衡不可逆性是组织之源、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景观系统的演化亦符合这一规律,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放大了干扰,改变了景观演化的方向并创造出新的生态平衡,重新实现景观的有序化。

3.6 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和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这些均已研究清楚。而景观美学价值却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比较难以确定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关于景观美学值量的量度可从人类行为过程模式和信息处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对此有深刻影响。如中国的园林景观和欧洲相比特色较鲜明,它注重野趣生机、自然韵味,情景交融、意境含蓄,以小见大、时空变换,增加景观容量与环境氛围。

价值优化是管理和发展的基础,景观规划和设计应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应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open space),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 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 景观规划建筑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景观规划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它是景观科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这门学科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F.L.Qlmsted于1863年就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并首先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思想,?quot;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使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美国许多大学开设"景观规划建筑"课程远早于景观生态学,但是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盛无疑为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阶段有3本有影响的书,即I.Mcharg 1969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C.A.Smyser1982年出版的《自然的设计》(Nature“s Design)和H.Hough1984年出版的《城市 形态与自然过程》(City from and Nature Process),他们在应用中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并将景观规划建筑学纳入到现代景观科学的范畴。

关于"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常定义为集中活动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 配置与构建,可分为小区(Site)、城市(Urban)和区域(Region)等不同尺度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包括土地发展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人文因素等不同侧重点。近来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渐成热点,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景观规划建筑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属于一种人工创造的、以建筑物为基质的特殊人类文明景观,具有高密度(空间拥挤)、高流量(能流、物流、信息流大)的特点,景观建筑规划追求的目标是把自然引入城市和使建筑体现文化。这门应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人类走向绿色文明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景观科学的革新和发展。

5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 城市景观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51-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等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城市景观规划问题。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发现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尤为重要。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相融合提供一个契机,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了方法。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937年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在《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中首次提到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卡尔特罗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并且发现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所以,如果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综合起来研究,就可以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的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由此至今景观生态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1.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从区域范围来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看来,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为主的三要素所构成的。

(1)基质的基本原理。

在三因素中,基质是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基质的面积大连接度强,它控制并且影响着生境中斑块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同时也控制着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间物种的迁移。

(2)廊道的基本原理。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性要素,它具有连续性,由于人类的种种活动使得自然景观被分割得很零散,从而造成景观的功能受阻。因而加强孤立斑块间及斑块与种源间的联系,是我们目前在进行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绿廊建设以及加强各类块状绿地的连接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防护林带,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廊道基本的分隔作用,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多一条廊道就可以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所以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值得注意的是廊道如果宽度不够的话,不但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相反的还会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

(3)斑块的基本原理。

对城市内各类林块绿地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块状绿地的作用,一般而言,大型斑块与小型斑块相比,大型斑块能够承载更多的物种,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一些特有物种而言它们只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增加了一个可替代的避难所。减少自然斑块就是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就斑块的形状而言,圆整形的斑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从而降低外界的干扰,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

2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在大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但在小尺度上,城市就是一个由廊道、基质、斑块等组成的景观单元。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城市中的风’景区、公园、街头绿地等都是以块状存在的,城市本身就是这一景观单元的基质,另外,道路绿地、河流等可以起到廊道的作用。

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经济、自然、社会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它和人类生态系统是存在某些共性的。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们的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人造环境,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作用正在逐渐突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人为性、开放性、不完整性、脆弱性等特征。而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绿地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优化利用。

(2)多样性原则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均匀度、镶嵌度等对景观多样性进行描述。

(3)协调原则要做到人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只有充分协调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才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综合性原则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们的各方面的需要。

(5)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的异质性是维持发展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

(6)历史保护原则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

(7)个性原则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它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3 三要素的运用

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所以建筑的比例很大,而绿地相对较少。因而必须在城市景观结构中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的比例,针对每个城市的特点确定绿地斑块的位置及面积,使得绿地斑块在城市中可以均匀分布。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决定着城市景观的轮廓,因而,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着整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时,应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尽量保持自然的本底。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的主题与特色,如历史特色、现代化内涵、文化连续性等。

由于现代城市往往都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郊区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天然绿地,因此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结构进行规划,协调好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使市区、郊区之间的景观具有连贯性。

4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景观规划的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急剧恶化,我们的城市自然景观正在逐渐被人文景观所代替,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绿地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在我们的经济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和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人类建设一个理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和谐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绿地设计中,可以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只有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而充分的应用到城市的景观规划建设中去,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4篇

地域文化是最具性格差异的文化资源之一。基于景观设计视角,用创意形式建立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符号表达体系,能充分发挥文化的内涵力量,进一步加强民众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关键词:

景观设计资源;地域文化;研究框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人们开始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工程。但由于当时未重视地域文脉,大规模的建设运动使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消亡。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蹈覆辙,面临着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矛盾,导致区域原有文化内涵消失,城市面貌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我国的城市景观建设伴随经济增长蓬勃发展,同时受到世界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从南到北的城市景观出现趋同现象。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应遵循以下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个性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铸造民族精神。二是科学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须吸收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的理性,塑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现代景观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景观设计行业如何带着个性进入现代?如何把本土文化引入全球化?

一、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个性化表达

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灵魂,体现出该区域特有的生存方式和人文品格特性,即具有特有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性格。不同地域由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和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存在差异,并影响民族文化、美学思想、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这些文化与美学的差异现象,具体是指一个地区根植于自然景观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区域地理特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包括了民俗传统、经济体制、、文学艺术、社会组织的人类行为系统,还有文化传播的路线、走向等内容。地域文化强调个性、特色、可识别性。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实现地域性表达,增强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须认真认识并深入分析的问题。历史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只不过是个性、特色、可识别性根植的土壤。设计强调个性表达。研究城市和建筑问题的专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未来城市的目标就是充分发展地域文化的和个人的多样性与个性。”个性是重要的设计资源。从尊重文化、尊重历史的角度研究多样化的景观样本,研究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资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对景观的存在与发展的事实进行分析、研究;二是探索地域性表达的基本规律;三是寻找景观设计中地区意义的表达方法和模式,目的是为设计可识别的个性景观提出有价值的途径、建议和指导。目前,我国设计界对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表达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可操作的模式。

二、多资源景观设计整理利用理论

首先通过对多种景观设计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挖掘和应用地方文化资源,挖掘特色。特色就是生命,特色能创造财富。然后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使特色转化为地方的后发优势,最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景观设计中,强调样本城市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涉及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人文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聚落地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这些学科的一些概念阐述、分类方法、研究结论乃至研究方法,都对景观设计个性化表达的部分研究具有借鉴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下: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现的是人类对当前和未来生活的关注。从此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在1987年的提出,到此概念的定义“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在1991年的确定,我们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现的是发展、协调性、质量和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世界未来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关注影响巨大,此思想与我国景观地域性特色研究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给景观设计的启示是尊重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关注生态平衡、创造风格独特的个性景观。

2.基于聚落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聚落是指人类在地表上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人类成集团生活的状态,源自人类的聚集,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聚落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聚落的学科。气候是影响聚落选址重要的环境因素,人、建筑、景观、气候是构成聚落形态的重要成因。聚落地理学中涉及“气候与建筑”“场所与文脉”等理论。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会辨识星空,观测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掌握太阳运动规律,划分气候、季节,制定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安排重要活动。二十四节气以太阳年为周期,作为阳历系统,从数千年前连续使用到今天,指导人们作出科学的生产生活安排,以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围绕节气,形成众多官方礼仪和祭祀习俗。这些习俗伴随礼仪衍生出建筑这种文化形式。地域文化的形成,正是因为人类在特定地域和特定的自然环境、天气、气候下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建筑只是这些特殊的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体现。气候—习俗—建筑—生活模式,这套文化体系影响了人类数千年。场所,是一种精神空间。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对场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场所随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而变化。场所精神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地方性)的、具体的生活情境,是场所的灵魂。文脉内涵广泛,其意义类似于人体中的血管,指各种元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中,文脉泛指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记忆的延续。文脉研究涉及历史学、地理学、风水学等。从场所与文脉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强调匹配;强调归属感;强调多学科整合利用,即强调城市发展目标与现存条件相匹配;强调人们对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环境实践价值的身心体验;强调将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艺术的视觉性、数理的偶合性和空间比例的适宜性等理论等量齐观。可见,涉及城市景观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创造一种空间,在设计中既要揭示该场地隐含的精神特质,还要充分揭示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展示该场地的自然历史发展或演化过程,这样才能将其场所精神充分挖掘。精神与物质、显性与隐性、空间与时间以及意境的诠释是设计文化中最高的境界,也是对设计美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3.基于生态学的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原理源于生态学理论,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关系。既有一个物种只能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生态位现象,也有因为各物种相互竞争呈现的和平共处、优胜劣汰等生态位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表现为不同地域空间的景观都有各自的生态位。如果特定区域景观的生态位没有与别处生态位发生重叠、重复的现象,即可理解为地域性特色,也就是个性、可识别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错开生态位,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增强识别性。

三、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和应用

1.因地制宜地营造地域特色景观

景观与文化一样,因具有地域性,才具有识别性。地域性差异是景观设计研究中须关注的内容。景观作品作为展现地域文化的载体与窗口,其表现途径应强调差异,在尊重土地、尊重文脉、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为当地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因地制宜不是肤浅的艺术形式上的雷同,也不是照搬规划发展政策,而是根据“人地关系”形成的可持续的发展谋略。

2.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物质构成中的运用途径

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的艺术设计,具体的环境是其特有的形成条件。景观设计追求个性、特色、可识别性,目的是使现代景观艺术作品个性化发展,地域景观设计科学化发展。因此,地域文化的运用途径不只是简单回归传统,而应是重新解读和重构,这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创造发展。将人类物质文化创造的结晶转成符号文化应用在景观设计中,使景观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结合,科学发展,顺应时代。地域文化的符号与地理标志结合,目的是获得个性化、科学化、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3.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拒绝简单、粗拙的复制和仿古重现,提倡传承与创新、复原重现与营建、创意的特色转化。景观设计规划者的策划谋略体现为充分地吸收、解析地域文化底蕴,将其转换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宜表达方式或符号,再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传达地域精神和文化内涵。应用强调符号性和象征性的设计手法,可以实现地域文化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资源转化为文化符号,具体研究框架。

结语

设计创作必须扎根于地域文化。利用景观设计这个表达载体研究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途径与具体运用方式是研究的重点。景观设计作品强调突出地域文化的个性、特色、可识别性,因而只有应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现代设计手法,才能设计出顺应时展的景观作品。

作者:陈波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大学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柳州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资源应用研究”,校科社130721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设计类专业特色培育研究与实践”,2016JGA25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2015JGB298。

参考文献:

[1]陈波.浅谈城市与城市景观.科技经济市场,2011(10).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文化与生态人类学;和谐发展

艾伦・卡尔松是环境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发展做了重要推进作用的研究。斯蒂芬・R・凯勒特的理论著作对景观设计具有人文关怀的约束力。而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他不断用成功的实践和理论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进行着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景观设计这种以多学科综合、运用科学逻辑的方法针对生态危机进行有效处理的解决途径。生态人类学是一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学科,而景观设计的本质有着深厚的文化学、生态学以及人类学的基础,笔者即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来解读景观设计。

一、文化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视角的选取

文化人类学是1901年由美国考古学家W.H.霍姆斯创用的,旨在研究人类的文化史,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对全世界不同民族做出描述和分析。集结了各种人类文化活动与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可以说它为了解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资料。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选取有两点原因:首先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活动状态,活动方式、和生存沿袭为内容进行研究的,这就为景观设计在内容上、空间上的布局提供了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一个思想和原则前提;其次,文化人类学不仅在景观设计之前对它有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同时文化人类学是一个不断延续研究的过程,他会把景观设计带给人新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状态重新整合纳入人类的文化发展之中。这就给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材料并不断引导改善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而生态人类学建立在20世纪60年代,是为了应对全球性的不断变化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的学科。生态人类学的分析视角是生态学分析视角和人类学分析视角的结合。

二、景观设计对人与环境关系认知的变化

1.《从自然到人文》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

艾伦・卡尔松是环境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反对形式主义的景观设计,他揭示形式主义角度感知和理解环境的肤浅性,割断自然欣赏对于艺术欣赏的依赖,进而论证科学知识对于适当、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之必要性。同时卡尔松在此后的一系列著作当中也不断反思,寻求什么才是人类共同的审美欣赏标准。当然这个问题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不断变化,比如说科技的进步,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水平的改变,但其最初的对只追求形式的景观设计角度的批判,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是一种进步,也是自然环境的美好发展方向的相对正确引导。这从人类文化发展上来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也是对景观设计提出的一种实现要求。

2. 《生命的西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

《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斯蒂芬・R・凯勒特讲述了童年时代的重要性,还着重讲述了如何通过合理设计来重建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环境的有益联系。书别强调的是,现存的环境危机是因为设计的失败,而不是现代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更好地协调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的矛盾。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价值内涵,以及通过恢复性设计来创造和体现这种内涵。侧面看出斯蒂芬深刻阐述的人类自身发展与环境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21世纪以来一直提倡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从人的角度看待环境,从环境的角度优化人得生活环境,达到共赢的状态,体现了21世纪新的人类文化观念和生态观念。

3.总结以上人与环境的认知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文化与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解读有关景观设计与人类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书籍可以发现景观设计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同时也是景观设计关于人与环境关系认知论的发展。如果说艾伦・卡尔松的《从自然到人文》是对人类需求单方面的关注的话,那么《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斯蒂芬・R・凯勒特则是站在更高的角度阐释了人类文化的发展需求与自然地生态环境共存的人文关怀。

三、景观设计的变化与当前的定位

《从自然到人文》提出的是关于景观设计审美取向的问题,首先我们明白我们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景观,什么样的自然状态,他是能带动我们情绪的视觉系统,与我们生活中的感觉息息相关。但是基于作者的研究只是批判性的,加上景观审美标准的大众标准的多样化,我们很难统一成一样的景观感受,只能是反对形式上的景观表现,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扭捏造作景象。《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现阶段通过科技手段有能力使对自然使用与人类发展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顺应人的自然发展,兼顾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快乐,自然,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无论是《从自然到人文》对感官上的探索,还是《生命的栖居》对人文与环境高度的关怀,人类对自身及生态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人类文化生态角度解读景观设计,使景观设计不再盲目的没有依据的发展,而是可以在更多变的尺度上思考与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使人类社会朝着更和谐,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从自然到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6篇

恰逢其时,乔治•安格斯•希尔、菲利普•列维斯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3位著名的学者、设计师、理论家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景观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其理论发现与设计实践成为轰动一时的创举,并且最终形成了生态因子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分类与土地重归排序1961年,乔治•安格斯•希尔运用数据信息叠加技术完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使之成为土地分类及适宜性分析的首个典型案例。1966年,乔治•希尔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已经能够根据土地的潜力、适应性和可行性,对其合理利用提出建设性的规划意见。在指导编制安大略省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保护计划中,乔治•希尔运用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景观分类方法,以具有梯度变化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为基础,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具有相似地文特征的小尺度土地单元,并将每一种地文类型和相似土地单元与预先制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列表相比较,列出其针对每种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潜能与制约,从而将之前划分的土地单元重新归组为更大尺度的地理格局,即景观单元;最后通过排序确定其对于单一或复合土地用途的相对潜力;而对于每个景观单元来说,在其土地利用方式序列中排在首位且具有最高可行性的即为主导利用方式(图1)[3]。由希尔提出的这种“分解—比较—重归—排序”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基于对区域土地气候及地文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虽然简单甚至粗陋,却构成了生态因子叠加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雏形。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其后,威斯康辛州资源开发部的首席顾问菲利普•列维斯应用图纸叠加分析技术对该州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与乔治•希尔关注环境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列维斯更加关注景观的自然性、人文性及社会性。在进行威斯康辛州环境规划的过程中,列维斯将独立的景观元素叠加整合为一张综合地图,勾勒了威斯康辛州重要环境区域的基本轮廓和自然资源固有的土地格局,并结合土地的规划用途、发展潜能与制约,最终确定了220处自然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水资源、野生动物生境、历史遗迹,这些多样性节点连接成为线性的环境廊道(图2)[4]。在该规划中,列维斯首次大胆地提出了将景观感知和视觉特征与自然物理特征相联系的研究方法[5],他关注区域的景观价值、环境价值、数据收集和公众的参与,为生态规划理念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其关于信息录入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构想也为后期卡尔•斯坦尼兹的航拍照片分析、计算机制图及公众感性认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伊恩•麦克哈格清楚地认识到单凭直觉判断采取措施来挽救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和栖居的物理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和数据采集的方法表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以阐述时间作用下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垂直流动关系,即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性能,通过矩阵、兼容度分析和排序结果来标志生态规划的最终成果,确保土地的开发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的协调一致(图3)。里士满园林大路选线方案研究给予了麦克哈格提炼其生态规划方法的良机,也证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转换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可能性。其在区域社会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数据搜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明确的价值运用方法和选择方式,涵盖了道路实施中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和自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评价,运用图片叠加的方法得出了展示社会价值和自然地理障碍的集中图像,从而迫使交通运输委员会放弃了公路横穿珍贵绿带的决定,接受了社会费用最低且自然承载力较强的路线选择方案(图4)[6]。麦克哈格坚信自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土地的发展模式。因此,其调查、分析、论证的过程始终立足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反馈,而人的需求仅仅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附加参考价值。这种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关于景观生态规划范式的共识。至此,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为主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范式逐渐转向了以科学与技术占据主导的生态规划范式。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令人遗憾的是,生态学观点将风景园林引导至无懈可击的设计流程和线性的分析结论,其结果无疑是必然的和单一的。然而,风景园林并不是静止的目标状态的呈现,而是一种演进过程和作用关系的阐释,且因服务对象和目标地区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地域特征,因此设计的结果理应是多解的和综合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使生态规划方法在方法论和操作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对景观管理及生态系统水平作用关系的忽视,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也因此迈入了后麦克哈格时代。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相比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中流露的激进的“唯自然论”“唯技术论”,以及对生态系统垂直过程的压倒性关注,卡尔•斯坦尼兹提出的多解生态规划方法致力于强调将公众的感性认识和设计师的主动性融入规划过程中。与前者认为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基于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而被动追求最佳方案的理念不同,斯坦尼兹认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因此,其更加关注规划过程的目标和即将解决的问题,并强调以此为导向,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7]。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斯坦尼兹于1990年提出了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作用模式的3次反复,最终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图5);且方案随着设计尺度、模型的复杂程度、公众的理解力和决策的组织方式而变化。斯坦尼兹认为风景园林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我们如何从目前(T0)到达未来(Tn)[8]”,而基于此问题产生的基本设计策略分为2种:一种策略表现为从设计的未来回溯到现状以找寻实现设计的最佳途径;而另一种策略则基于景观的现状,推导出未来的假设,并从多解的决策结果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图6)。方案的运用与项目的尺度、信息需求、决策模型、设计者、参与者和决策者的经验、文化学识、评判设计的价值观,以及赋予设计目标和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斯坦尼兹提出的一系列关联模式将生态规划由单一目标、线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引向了多解的途径,使其由单一的生态因子决定模式转向了多方面利益与因素综合的决策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规划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被动的牵制转变为主动的环境及城市问题解决及方法的决策。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提出了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即人类生态学、公众参与性和设计的重要性。与麦克哈格侧重于调查、分析与评价的线性模式不同,斯坦纳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和约束的过程[9],其生态规划方法更加注重问题与机遇的确认、规划目标的确立、生物物理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概念的发展与方案的比较遴选、规划方案的确定、公众参与教育、详细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图7)[10],并将反馈、影响与调整的机制引入到了生态规划的逻辑流程中,使原本单一的线性过程上升到综合分析与交互作用的层面,并呈现为一种循环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可不断重复的、不断获得信息反馈的非线性状态。与卡尔•斯坦尼兹的理论相似,斯坦纳也认为明确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调节人、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此过程也为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问题与机遇以矛盾体的形式出现,必将导致特定的规划议题,并为规划指引明确的方向,从而确立规划的目标,以清晰描绘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所有受到规划目标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均应该参与到目标的确立中来,目标的确立也应以对生物物理过程的理解为前提。由斯坦纳组织起来的综合生态规划法摆脱了麦克哈格“生态决定论”的束缚,将设计引向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全面综合,本着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参与充分负责的宗旨,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以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和导向,将风景园林学上升到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的崛起极大地拓展了生态规划研究的领域,其理论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演化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为对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加关注物质流、物种流、干扰等水平能量流动、景观的功能性、健康性与安全性,而这种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深入认识也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流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1]。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家鲁兹卡和米克鲁斯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及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图8)[12]。其核心内容是区域景观生态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及解译与景观利用最优化,前者是对样地的生物及非生物条件、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后者则将各空间单元与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需求进行比较,就其适宜程度展开评定,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最优的土地利用建议。因此,这种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宗旨是针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既定区域的生态能力来支持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景观生态特征的综合分析、景观构成要素的系统调查、景观样地的生态评价和优化的土地利用建议等方面[13]。与传统的生态规划方法相似,LANDEP的系统研究也同样立足于适宜性评价,同时又兼具系统分析、模拟与空间格局优化的研究途径,因此这种兼容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具有综合性,更关注土地的生态性质与利用功能之间的契合度,更重视人为活动对区域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也更强调面对负向干预的规避与减缓措施。与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理论相似,两者均关注景观描述的多重属性,强调对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与土地生态条件的协调与适应,从而确保景观格局的稳定发展。但是,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法压倒性地强调了样地生态条件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人文条件的影响,过分地关注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垂直作用与能量流动过程,却忽视了水平作用和物质之间的交换与影响。相较之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则探讨了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到微观的样地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关注生态系统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过程,强调对景观演进过程的积极干预、景观格局的优化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并适合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延续和补充(表1)。

讨论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7篇

引言

旅游业一直被视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钢性需求。但是,以雾霾为首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为居民出游蒙上了一层阴影,生态旅游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景观生态学作为在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综合了多学科的核心理论,注重景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维持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稳定之间的平衡,可以为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理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异质性,是以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整合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景观的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三部分,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块状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旅馆、停车场、演艺厅等。廊道是指对与两侧的斑块环境明显不同,对斑块具有阻隔或者通道意义的线性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河流、栈道、车辆通道等。基质是指斑块镶嵌在内的人文或自然环境背景的面状结构,在旅游中一般指的是旅游景区的类型,例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旅游景区规划的必要性

满足人们生态旅游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单元楼中的铁门疏远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逃离冷冰冰的钢铁城市获得身心放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态旅游成为了多数游客的首选。

突出景区的视觉美。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可以充分考虑景区视觉美对人的影响,针对景区规划对美学的影响效果,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做出预测,选取最优规划方案,实现构思与构图、对景与借景、隔景与障景、渗透与延伸、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等方面的完美结合,促进景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景区的视觉美。

有利于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旅游功能,结合景区的植被、地貌、水文特征,将景区分为生态重点保护区、游客密集游憩区、游客限制游览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对每个功能区位进行主题的设计,增强景区吸引力,也有利于游客的分流,提高景区环境承载力。

增强景区的防灾效应。由于大多数景区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形复杂多变,景观生态学理论综合考虑生态敏感区域,合理分布植物的种植种类和数目,防止水土流失、预防山体灾害,尤其防止坡地植被遭受雨水侵蚀后,造成滑坡落石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景区规划的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景区规划者站在景区整体规划的高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分析景区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景区的每个元素的构成和分部进行综合考虑,实现景区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多样性原则。景区规划要保持景区元素构成和功能的多样性,种类多样的元素更能体现景区的异质性,突出景区的美学效果,构建不同功能和主题的旅游分区。同时,景区元素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强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对于游客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实现内部的生态净化,增强生态恢复力,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最后,景区构成的多样性有助于开发更多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综合效益原则。景区开发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坚定景区规划开发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是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之上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暴利,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旅游景区规划方法

“斑块”层面的规划。首先,斑块层面的规划要考虑环境的通融性,将打造的人文景点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美化自然风光的过程中要注意景区整体风格的一致性,所有规划要符合景区的主格调,切忌过度的商业气息和人为建筑影响景区的整体美观。其次,对斑块要进行功能划分,按照斑块内的元素构成可以分为植物景观斑块、地质景观斑块、气象景观斑块和人文景观斑块等。再次,斑块的大小和数目要搭配得当,以大中斑块最为景区的核心景点,小斑块发挥自身的特色来作为大斑块的补充,保持景区的多样性。最后,斑块的设计要尽量紧凑,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斑块内部生态平衡的维护。

“廊道”层面的规划。对于“天然廊道”,例如河流、山体等将斑块隔开,应尽量保持廊道的原貌,在微观进行一定程度的修a即可。对于人为建设廊道,要考虑廊道的宽度、长度和形状,便于斑块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物种之间的整体生存能力。同时,要尽量将景区内的廊道系统建设成“网”状,提高斑块的通达度。

景观生态学论文第8篇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河流生态系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破坏压力,大量河流被“渠道化”“硬质化”“园林化”,导致河流系统美学价值的丧失,也产生了生态系统退化与服务功能下降等环境问题[1,2]。然而,目前的生态修复工程多追求近自然治理[3,4],生态设计也由此被简化为模仿、模拟甚至重复单纯的自然过程与功能,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设计限制了生态美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5]。近些年,有研究开始注意到这种片面强调科学性,单纯引入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景观美学价值降低的问题[6]。河流生态修复是一项综合、系统的环境生态工程,不仅要考虑水文、生境等生态方面的问题,还要研究经济和文化等社会方面的问题[7]。城市化是一种长期的干扰,面向未来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作,也应是一个长时间、多尺度的改造过程,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协调的过程[4]。在城市河流的生态恢复中,展开多尺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8]。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9]。现代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结构和功能,强调景观的时空变化,已被广泛用来管理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10]。此外,景观的美学价值在环境保护中也十分重要,与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感知与影响息息相关[11,12]。景观美学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构建文化愿景。当河流在社会文化方面也发挥作用的时候,恢复进程才真正开始[13]。如果对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概念中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将产生更好的恢复效益。然而,目前生态学与景观美学理论的关联性还缺少研究。文章将通过对河流生态与美学价值的研究,探讨美学对生态修复的影响:首先引用栖息地理论来分析景观美学价值,讨论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其次在三个不同的尺度上,阐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景观美学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景观美学,促进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设计手段。

1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概念

1.1景观美学与栖息地理论

景观美学通常是指人类通过观察风景而感受到的享受和愉悦。该理论中,感知与偏好的进化、文化偏好等理论,形成了视觉指标研究的基础[16]。环境审美的生物学基础理论认为,人类对景观的审美偏好与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有关[17],审美偏好受到了生存需要的影响[18],安全感是景观偏好中的重要因素[19]。因此产生的栖息地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体验源于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审美客体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空间组织等方面,是安全环境的信号。

1.2景观美学与生态美学

根据栖息地理论,人类的审美偏好是源于生存需求,可以驱动景观的变化,从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1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这对景观设计和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上以审美为单一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可能会导致审美-生态冲突,损害可持续发展[14]。如图1所示,在可感知的景观领域中,人类获得了审美体验,产生了感知过程与情感反应。这样的反馈又会影响人类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景观格局[11]。因此,生态美学理论认为,缓和审美-生态冲突的关键在于扩大美学的范围,将它放在景观感知与评估范围中去研究和实践。生态美学旨在探讨景观研究中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耦合,融合了自然科学、自然审美哲学、生态艺术与设计以及景观感知整体性研究实践中的诸多观点,将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相融合,把审美体验视为人与环境系统相联系的途径,通过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评估,来建立人与景观间的和谐关系[12],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2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策略

如图2所示,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2.1土地利用与流域规划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应关注流域的整体性,注重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与过程等[1]。一些研究认为,在土地利用尺度上,生态学和美学的共同基础是景观结构[9,1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理论[16]。景观结构主要包括景观格局、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尺度效应等。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构成三维空间的景观格局,为生物多样性与景观格局和过程之间提供了重要联系,影响生物多样性、种群动态、动物行为和生态系统过程等。可以根据土地覆盖形态的比例关系,研究各类土地利用与河流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比如周边植被覆盖情况[22]。

2.2河流生态系统与廊道设计

第二层面是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功能。根据生态美学理论,景观的生态系统功能会引起情感反应与审美偏好[17,23],影响河流修复和土地管理[24]。城市河流如果具有生物多样性高、水质清澈等良好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会产生高美学价值,唤起积极的情感反应与保护意识。如果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可能会引起负面情绪[25]。因此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高空间异质性,利用河流廊道连接孤立斑块,可以保持廊道网络畅通,改善生态系统功能。

2.3景观与生态特征

景观美学与河流生态修复策略的第三个层面建立在河流自然景观及其呈现的生态特征上,可以用于美学价值的感知与评价。影响审美评价的河流生态特征包括水体、水岸、陆生植被、周边景观和整体河流景观。这五个属性包含13个因素(表1)。上述审美价值的13个因素可以分为三类。(1)河流生态健康与审美价值紧密相关的因素:营养物质、透明度、水生植物、沉积物、水色、驳岸、陆地植被和背景植被。(2)整体景观和水面。河流景观越开阔,水体的可视面积越大,审美价值越高。然而,目前还没有水体可见面积的大小与景观开放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3)因素则是河流周围的植被,健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会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25]。

3基于景观美学的城市河流修复方法

3.1生态与美学价值并存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常与公众活动密不可分。公众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也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教育仅能将公众对普通景观的保护意识提高35%。而提高视觉吸引力,可以将保护意识提升近90%[27]。因此,城市的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可以采取让步设计,主动把公众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综合美学等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这种让步设计整合了生态与景观美学的共性,通过提升美学价值,提升社会的保护意识,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良性发展[30]。因此,在城市河流的具体生态修复工程中,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角,同时考虑美学与生态价值(图3)[25]。可以根据河流所处位置周边人口的分布情况与密集程度,分析可能受到的干扰强度,再确定美学价值的考量在项目中所占的比重。比如,郊外的河流所受的人类干扰较少,可以更多地考虑生态因素;而人口密集的城市河流,则可以更关注美学价值。例如Sasaki的上海苏州河城市设计作品,不仅通过设计引入阶梯湿地,用以恢复原生栖息地,解决雨洪管理的问题,改善河流生态条件,与此同时,还考虑到该场地位处中心城区,设计团队还让这样的阶梯湿地为公众提供亲水活动的空间,将原本呆板的防洪设施改造为城市画廊,垂直的墙体成为画布,可供艺术家进行创作,并增加了游人的审美体验。

3.2美感度与自然度并存

部分研究认为自然度对美感度的影响是不确定的[29],但也有观点认为存在着重要的正向影响[31],并从栖息地理论的角度给出解释:人类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环境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支持。也有研究表明,景观的感知自然度与其美学等级、自然度等级、生态完整性等级和形态状况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13]。自然江河的壮阔风景,的确符合人类的审美共性,同时具有生态与美学价值[2]。但如果直接把自然环境复制到城市中,可能反而会产生杂乱、衰败的视觉效果,降低场地的安全感与吸引力。因此,在城市河流环境中,自然度与美学的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恢复项目不能只追求自然度的提高。多数学者认为,公众喜爱的景观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有水体存在,较高的自然度,大量植被,丰富且鲜明的色彩对比[32]。在城市河流景观中,生态形态质量与美学之间有强联系,审美客体的色彩丰富程度与审美价值呈正相关[15]。如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改良水体状态可以同时提高美学价值。提高河岸植被的覆盖质量,也有利于使生态目标与审美价值达成一致[14]。在群落尺度,物种丰富度高的景观更受欢迎。因此,色彩丰富程度在一定情况下,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直观表现[33]。通过提高植被质量,增加色相、明度与饱和度的对比,是一个既能提升生物多样性,又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方法[15]。除此之外,对于自然生物群落的处理方式,有研究提出了提供“养护线索(CuestoCare)”的观点,即用环境暗示公众,这里的景观虽然具有高自然度,但也有良好的养护管理,以此来增加环境的安全感,提高视觉吸引力[34]。可以在河流景观中,有意地将自然的河流生境与规则的人工场地形成对比,使规则的环境看起来安全、整洁,自然的群落看起来更有生命力。美国斯坦福市弥尔河绿色廊道的总体规划,以增加自然度、为原生生物群落提供生境,作为设计的切入点。设计团队认识到了城市与生态共生的必要性,让场地与周边社区成为了互利共赢的关系。在群落设计上,通过引入乡土植物群落,为本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在布局设计上,将自然的植物群落与整齐的人工草坪融合在了一起,产生多样化的生境与丰富的景观美学效果。同时利用场地环境,促进公众参与科普与养护活动,使原生的动植物持续回到这里,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保持平衡。因此该项目成为了一个可持续的自我再生式的景观。

3.3工程手段与生物多样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