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学习论文

历史学习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9:38

历史学习论文

历史学习论文第1篇

历史知识具备过去性时代特点,由此使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甚微,因而教师就需要深入历史学科,挖掘历史内涵价值,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背景,其知识丰富多彩,而历史又与现实紧密相连,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历史知识古为今用,以联系现实实际社会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作用。譬如,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影响最重要的时代,其政治、文化、思想、人文等都达到空前规模,在唐朝时代,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给予我们的启示,让学生总结出:国家要强盛,需要大力发展人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注重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事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今,中国社会要进步,要提升国际地位,也需要妥善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这样分析,使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还可以古为今用,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深刻认识,学习兴趣自然高昂。

二、利用现代化教具辅助历史教学,并以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记,几乎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新课标以来,要求历史教学要用积极的情感去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历历史的兴趣。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片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其主要的视觉性特点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观性和积极性。如在学习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通过播放影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直观的使学生从影片中感受到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甚至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为同学讲课,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创设情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得情景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直觉情景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它们能是学生们迅速地进入角色,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给学生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播放了《长征组歌》中的几首歌曲。“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缓慢而又低沉的歌声把同学们的思绪引向艰难的行程。接着,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和长征图片展示,更加强了情境的效果。这种情境刺激强烈的课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会使学生终身难忘。

四、善于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的“是”或“不是”的这种简单判断缺乏思维的设问方式应该摒弃。在现今的新课标教学体系下设问应该注重发散性、多元性思维,这样才能揭示出历史知识的一些隐性问题,使学生得以受用。所谓隐性知识即教材没有名目注释,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条件才能了解的真实,如某些历史事件的本质,某几个历史片段的区别于联系等,这些知识都需要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设问出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譬如,学完《》和《辛亥革命》后,教师可以设问出康有为与孙中山各自思想的不同点,并探究其原因,这样的设问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问一些指向明确,以小切口入本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性。以《辛亥革命》为例,打开切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这句话是否正确?这种设问方式就以小切口剖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客观对这一问题进行评价。中学生思维正由形象化思维向逻辑性思维进行转化,简单机械的知识记忆以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更加渴求深入本质,激发兴趣,以历史知识来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设问时就需要以思维发散为主,多提出一些思维发散性高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五、充分利用课本内蕴如图画、地图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历史内含大量的图画,这些图画不仅是对文字的补充,更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历史信息进行表达。因而,针对这一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内含的插图进行辅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图画《北京人》、地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画、表格花时间不多,又可以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讲“人类是由人猿进化来“的内容,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几幅《从猿到人的演变、进化》图画来表示,这些生动的图画使学生一目了然,学习兴趣自然高昂。在如,在进行《开元盛世》关于唐朝繁盛的历史教学中,针对《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一问:“除了唐朝定都长安外,历史上还有哪些朝代也定都于此?”,二问:“如果你是8世纪生活在国都的人,你将在图中的什么地方去购物?”,三问:“你在都城有机会遇到哪些外国人?”。这三问缩短了同学们与古代唐朝的距离,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一问使同学们知道了唐都长安是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之一,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在此定都,这样对学过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记忆。二问使学生了解了唐朝长安的建筑宏伟富丽及特色,城内有市、有坊,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为住宅区,市坊分开,购物自然要去东市、西市。三问使同学们知道了古代唐朝统治者实行的是开放的外交政策,国都长安在当时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在都市经常会遇到新罗人、日本人、天竺人、波斯人及大食人,甚至欧洲的东罗马人。当时与唐朝友好往来的外国人达七十多个国家,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而今许多国家保留有“唐人街”。唐人作为中国人的美好形象,誉满四海。一幅《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插图教学,使同学们兴趣浓浓,不再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历史学习论文第2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学习实践与构想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历史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经过长时期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将高中生课外阅读引进历史课学习中来,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把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不失为当前高中历史课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文本的或非文本形式的)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今天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有人说:“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

历史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历史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因此有必要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忧思。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本文拟就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重视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特别是提高学习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经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出版和实验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课教材,在知识容量上,新教材从中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出发,改变了旧教科书难度大、内容多、小而全的状况,新教材的“少、精、易、新”特点十分明显。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的是人文学科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相对减少,甚至不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是否完整的情况下,历史课教师如何实现新课标的三大“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或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这是一个挑战。

我们看到,新课标特别引入了一个“课程资源”的概念,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甚至“海量”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中学生只能“取其一杯羹”,抓住那些重要的内容、掌握那些重要的能力、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过程。新课标把“文字资料”认定为一种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关键是我们对这部分课程资源怎么进行开发和利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外,更需要我们用两只眼睛来看教学,两只手来抓教学:课内和课外都要重视,把教学过程延伸到45分钟以外。因此,在现有历史课程主体教材(课堂教学用书)之外,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一个中学历史学科课外阅读体系,正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构想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目前已经在笔者所在地区(江苏省)实施一年多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自觉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自觉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建议,尝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方式,提高历史课学习的效益。

新课标有关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对于改进高中历史课教学,我认为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要让学生体会到独特的历史责任感,认识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来?只有真正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才能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和发展需要——我相信这也就是新课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中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发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并不欠缺,但是,其盲目性、偶然性、随意性必然制约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就有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联系平时的教学经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设想:

1.历史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杂志

我国有很多与历史科有关的杂志,如《历史学习》、《中学历史课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历史月刊》等。阅读这些杂志可以获取很多有用资料,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查阅。历史学习中经常需要对历史上的人或事进行评价,如在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把《历史学习》上的《新航路开辟的两种作用》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去读,读完再进行交流,最后表述成文。结果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可见,阅读的力量是无限的。

(2)阅读史书

我国有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像二十四史以及国内外人物传记,还有近现代史资料汇编等等。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把《史记》中秦始皇的部分印发给学生去读。并且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翻译并归纳出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概括归纳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在做最头疼的材料解析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3)进行网上资料的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网阅读资料,中国教育网、中学历史学习园地、K12等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学习需要的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去查阅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获取最新资料。

2.历史课外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历史课外阅读与其它学科(语文、政治)课内外阅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应突出各学科特点,一方面应避免重复,发挥互相配合的总体优势。

(2)要处理好与学校图书馆、学生家庭读书环境、社会图书资源(如互联网)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多渠道的、大综合的体系。

历史学习论文第3篇

助参考(简称"学参")优化设计方案,且在此抛砖引玉,敬请大家赐教。

一、“学参”优化设计的提出

钱梦龙老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活、学实,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

教育。因此教学改革应体现创造为本、能力为魂,素质为先的宗旨。笔者以教学信息资料有选择地包容、吸取为核心,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创新性为基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关键,追求教与

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符合教师要“加压”,学生要“减负”的趋势。教师先跳进题海,以大纲为纲,教材为主,教参为目,“学参”为辅,再让学生跳出题海,获得元认知知识,通过精讲、精选、精

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学参”帮助下最大程度地起到诱导、指正的作用以提高效率,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学习,走出片面追求分数结果的怪圈,把求知作为信息交

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突破教材和课堂束缚,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展示其能,实现分享学习,走出传统教学的狭隘圈子。因而提出了“学参”优化设计的轮廓构想。

二、"学参"优化设计的框架

“学参”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

教案与学案,使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与授课进度相同步(课前发给学生并经装订成册,可滚动使用),便

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动,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融合。

“学参”大体框架包括下列项目:㈠“课时学参”包括⑴目标要求、⑵导学过程、⑶知识结构、⑷材料补充、⑸知识迁移、⑹作业练习;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学法指导、⑶主要人物活

动、主要时间、地点、⑸疑难解释、⑹学习札记等,各课时结束以“单元学参”作总结,设置应灵活便利。其中“目标要求”包括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

知识联系。特别是中外联系,显性尤其是隐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等;“作业练习”有常规题型(如5分钟随堂练习),也可以是开放性写作题,但侧重单选和材料

解析题。“补充材料”包括相关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有相应参考书目、影视歌曲,名人名言等;“学习札记”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可记录某些疑问、心得,还有自我设计试题,答题失误

分析等,教师作定期检查。

三、“学参”优化设计的特点

诚然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其中“学参”的精心编写无疑只是一种尝试,。笔者对“学参”进行了长期酝酿、论证,在1999年已作初步实施。它与教参、学案

和教案不同,主要突出之处有:

一、独创性,⑴结构不同:教参包含引言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练习提示、资料和注解等;教案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和作业等;学案由学习目标、知

识结构、认识方法、技能训练等组成。⑵主体不同:教参由权威专家合作著写;教案由各位任课教师单独准备完成;学案由备课组教师共同编制。⑶对象不同:教参为教师服务,作备课参考;教案针对相应

的学生,作授课蓝本,限于课内使用,不与学生见面;学案联系学生实际,公开在全年级统一使用。

二、针对性,目前制约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因素,除观念导向和学校客观条件外主套还有:①教师因素。不少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功底浅,对现代学术动态知之不多,而且教法古板,重教轻学,忽视学

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知识承载量少,导致出现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因而师资的知识和方法尚待更新。。②学生因素。在基础知识、技能欠缺和学习方法、习惯不如人意,学生

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被牵着走、喂着吃之虞,只知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一味猜题押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教材和参考资料因素。由于课本体系陈旧,观点滞

后,既无法反映国内外形势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潮流,况且缺乏配套辅助资料精品,存在过多过滥,过偏过难,搞题海战术或雷同抄袭等弊端,辅导用书良莠

不齐,无谓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选择的疑虑,因而“学参”的编写呼之欲出。

三、启发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让他(她)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

案。“学参”的运用旨在透过表象深入发掘隐性的、潜在的知识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立体智能结构,这样学生先通读学参,设疑质疑,然后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后进一步吸收、消化和巩固。进而夯实基

础,扩大视野,活化思维,挖掘禀赋潜能,最终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体性,“学参”不仅强调德育、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目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充分利用,而且以课时或单元为板块,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把目标的

全面性、结构的完整性、阅读的广泛性和理解的深刻性落到实处。还进一步突出交互参与,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形成有序和良性的信息循环,共同享用信息资源,使实践、创新、竞争、协调意

识得到培育,特别与多媒体手段配合,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结合。

五、层次性,“学参”主张以“学“定“教”,从实际出发,力图克服单向划一的局限,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提出相应要求,例如程度差先些的学生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内容概要、限于识记和理解层次;

历史学习论文第4篇

这是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深挖教材还得认真备好学情,找出学生的兴奋点,认真选取学生将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尽量做到问题要有深度,具有层次性,悬念迭出。同时,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特点,最好是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讲凡尔合约时,巴黎和会上的“四巨头”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怀着怎样的目的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关系?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建构小组,落实小组成员任务。

课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把任务落实到每个组员头上。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全是差生,也不可以全是优等生,否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其次,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最后,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是思考者、活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在组内的作用,彰显每个成员在学习中的魅力,为达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保证学习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在观摩课当中,发现很多老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后来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辩论、交流,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体验真正参与的快乐,发挥小组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之前,学生的预习工作要走在前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搜集、查阅资料的时间,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4.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准确把握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转化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到小组当中去,进行简单地指导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及时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讨论宋朝文官制度的意义与危害时,老师可以通过巡组的方法,了解哪些是学生们能够想到的,哪些是他们没能够深入理解的,哪些是有待补充的,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

5.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反馈学习效果是必须做到的。这样可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完成知识上的补给,扩大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反馈方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己选择,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让他们自行分配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持有典型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交流。每个组通过汇报展示和相互交流,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正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小品展示巴黎和会、用舞台剧展示、用歌曲怀念九一八事变等等。

6.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正确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评价可以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正确客观的给予评价,使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秀的小组要表扬适度,并兼顾那些表现欠佳的小组或者学生,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历史学习论文第5篇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探究问题合理确定会直接影响探究效果,一般来说,问题越具体学生的探究活动越容易深入,倘若探究的课题过于宽泛,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浮于表面,无法出成果。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中,笔者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探究课题是农业在古代中国中的地位及其具体表现,这个探究问题相对来说提得较具体,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会更有针对性,从而不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二、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发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潜力,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如果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往往会更好地强化合作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个框题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从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然后综合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这样把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明确探究的方向,还可以在小组之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提高学生探究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三、注意合作学习过后的总结归纳和难点突破

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活动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系统化、逻辑化,相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显得比较杂乱。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习活动的成果进行点拨总结归纳,就会使合作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合作学习过后,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除此以外,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些难点内容,这些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难以有效突破,这时候,教师要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和突破。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内容的难点在于“小农经济”部分,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笔者从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的涵义和特点、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概括,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的难点。

四、实施有效的评价活动

历史学习论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注重 培养 历史观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过程来看,许多历史教师满腹经纶、学车五富,在历史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历史知识,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教学的应试角度来说,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阶段性的学习完成后,许多学生就把课本一扔,加上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的比例不高等因素,也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说以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历史学习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3

高中生有比较成熟的世界观和一定的人生经验,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历史感。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感

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历史,这从各类古装剧和穿越剧受到很多包括高中生在内的年轻人热捧就可充分证实。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紧紧地抓住这一点,恰当运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有关“商鞅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古装剧《芈月传》进行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赏,并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带回课堂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实践证明,布置学生带着历史学习问题观看影视剧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比要求学生记忆书本上的内容更好,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印象更深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二、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高中历史存在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和内容。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依照教学目标设置形象具体、富有感彩的场景或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充满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历史的学习和理解更加容易。

由于历史感具有主体亲历性的性质,可是历史客体却是离人们远去的史实,这更加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M行学生历史感的培养。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历史情境进行历史的体验,并且让感官的刺激代替语言,实现潜移默化的历史熏陶,感悟历史。

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由于学生通过上文所述的学习方法观看了《芈月传》,熟悉了四方馆中不同学派代表人物聚在一起相互辩论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设置某个特定的论题,让学生模仿里面的人物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可以对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历史感。

三、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历史感

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感的过程中,不能通过单纯的说教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应当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体验。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并在思维的碰撞和互换中拥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开阔自己的思维。

对于学生普通不懂解答的问题,教师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和培养历史感。

四、利用日常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学生光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教师需要通过引入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历史问题和观点展开讨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换思想,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其历史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和历史教学相关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比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这个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学生可以在发表自己意见、充实自己观点的同时提高历史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历史感。

总的来说,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对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都有积极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鞠清辉.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J].考试周刊,2016(59).

历史学习论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观 培养方法

《增广》贤文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诚然,历史已经消逝的过去,但研究和学习历史却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叙述的对象是历史的,读史的感悟却是现代的。为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当代人的感知审视历史、记叙历史、诠释历史、总结历史,从而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为此,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讽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学习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2 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人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3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3.1 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3.2 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