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0:25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1篇

[关键词]历史剧教学 历史课堂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现状令人堪忧:由于认为历史是副科,所以学生不加以重视,而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在课上划出重点,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只注重结论的灌输而忽视结论的生成,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似懂非懂,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生吞活剥,这样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使得历史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基于以上的状况和要求,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着历史剧教学,以表演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最近的三年教学中开始了历史剧教学的尝试,表演形式归纳为以下两种:

(1)情景模拟

有些影视作品、小品中的某些片段与所讲的历史知识点联系紧密,能更好的说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就会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时,我认为本课主要讲了十一届山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由此联想到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这个小品恰恰反映了这个主题。于是我安排学生模拟表演了其中的片段“拔羊毛织毛衣”“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住上二层小楼”“出外旅游”,这几个片段正是贫困生活与富裕生活的对比写照。课堂上,两位学生表演得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特别是那位女同学塑造的老太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虽然只是模拟表演,不及小品演员演得专业,但让观看的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和现场感,赢得了在座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效果很好。

(2)创新演绎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是没有明确记载或者没有记载的。这就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一课时,我们知道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呈现三个特点,即二战后到五六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七八十年代的美元危机,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增长。针对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我搜集了三个材料,安排学生演绎出来,依据材料,又有创新。最能反映美国经济五六十年代特点的便是1969年7月21日17分40秒的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月成功。我让一学生扮演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这位学生自己设计表演在太空中的动作,我又安排另一位学生充满激情的旁白:“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人类却是一次飞跃。”两位学生的精彩演绎博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七十年代的美元危机”这一目的教学中,我搜集到这样一个材料:美元贬值,连要饭的也拒收美元。我将这一材料改变成一个短小的剧目,学生依据情节又丰富了人物的语言,令表演幽默风趣,巧妙反映了美元的身价大跌,在座师生笑成一片。“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无疑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安排了“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短剧,通过学生的创新演绎,我们知道了盖茨的创业历程,感受了世界首富的个人魅力和高尚品格,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三个历史短剧的表演展示二战后美国经济三个阶段的特点,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2篇

关键词:清代;科举制度;八股文

一、八股文释义与起源流变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作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以程朱理学的统治者注解为标准,行文上又有很严格的程式化要求。“典型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进行阐明,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从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的议论,而以中股为全篇的重心”。①在这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在每个部分和语句之间往往用“今夫”、“然而”、“若使”、“苟其然”、“而已矣”、“也乎哉”等虚词连接,逐段结束。通篇要求文意连贯顺畅,结构严谨细密,搭配整齐巧妙并对字数也有严格的规定。八股文的命题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

关于八股文的起源,普遍认为有四点:“1、八股文以对偶为其文字的主要部分,这是顺应汉语特点而产生的。2、八股文的对偶形式、推演经义、代圣人立言等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3、八股文的结构和框架,与汉民族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存在一定的联系。4、八股文孕育于汉唐,.萌芽于宋元,形成于明代,延续于清代,封建政治和经济的需要是八股文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②

二、百年间对八股文鞭挞的原因

历史上任何一项制度的出现,或多或少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八股文作为明清科举取士制度的考试文体,尽管存在呆板鄙陋、味同嚼蜡所用非所习、所学非所用的诟病,但仍起到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废除八股文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这一百余年的挞伐,如今提起八股文,“懵懂不知情者无不满脸不屑,蹙眉蹙额,如闻恶臭,立作掩鼻状,常常如见仇敌,顿现金刚怒目之相,更有甚者,大有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之慨”③。作为一种用于国家取士的文体,八股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及教育史等领域中引起的争议最多。总概之,批判者多而赞誉者少。然而对八股文的此种态度是怎样形成的呢?

明亡清兴之际,对八股文批判最为激烈,最甚者给它挂上误国、亡国的罪名。鼎革之初,清初士人以及亡明遗老便对八股文展开了笔诛口伐。如李腾蛟“国家八股之科,科名之重垂百年,士即以科名误朝廷”,魏禧“余甲申遘烈皇帝之变,窃叹制科负朝廷如此”,魏礼“制艺源流,父兄之所以教,子弟之所以学者,致于人心波靡,酿成祸害,败延家国”,等等尽言明朝遗老对八股文的愤慨之情。显然,在他们眼中,八股文甚至是科举制度本身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

而清代的统治者意识到,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却是维护统治稳定的有效工具,故有清一代依然延用。继延之清末,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天朝上国屡屡被蛮夷侵略欺辱,不少士大夫又将国运不济归罪于八股取士的制度,以致八股取士制最终在清末新政中被废除,并又在续之而来的西学东渐背景下备受抨击,在新文化运动中,八股文被彻底地诠释成阻碍中国科学进步的根本原因。

三、浅析八股文在清代的作用及影响

(一) 清初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作用

在清朝定鼎中原之际,满清贵族在是否继承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问题上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旧有的满族贵族保守势力坚决主张废弃汉学的开科取士制度,废弃被冠以误国误民罪过的八股文,而年轻贵族则坚决主张继承明王朝的开科取士,事实证明,八股取士对清初政权的稳定,对汉族士大夫的拉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清初政权不稳的情况下,解决读书人的出路问题,不仅选拔了国家急需的人才,使其为新的统治阶级服务,最为重要的是,八股取士制度安抚了读书士人对故国怀念之心,使反清势力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清初定鼎中原提供了保障。

(二) 对清代小说兴盛的促进作用

清代所继承的八股文是文人潜心研习的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特有的行文要求,使文人形成了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小说从文体、主旨到评点等各个方面都对八股文特性有所借鉴,这种借鉴是八股文影响小说的外在表现。八股文以及它所依存的科举制度与小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多个层面的交融。其思维模式于无形之中影响了其他文学创作,文人囿于思维定势,难以用全新的方式去思考,当他们涉足小说时,也将这种模式化思维作为小说写作的导向,从而使得模仿和依傍原著的续书、仿书、改书大量出现,这也是此三种类型小说大量产生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八股文无疑是近世对中国士人生存状态和民族人文生态影响最大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

(三)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是清王朝政权颠覆的助推器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作为士人入仕敲门砖的八股文对士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一旦被废,其对士人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不仅使读书人仕进无门,更造成整个士人知识分子阶层心理信念上的巨大动摇和失衡。当这种运行了千余年的“精英再生机制”被连根拔去后,无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废科举有如发生一场社会大地震。对于作为过往科举社会的主角―知识分子来说,科举制的废除断绝了数以千百计的童生士子追求功名利禄的仕途路,这无疑是对士人严重的打击,使其在精神上、政治上、经济上对清王朝失去信心,导致清末政局动荡,人心思变。

四、结论

“八股文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本身并无善恶可言,只是被明清统治者曾用它来做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繁琐而苛刻的要求”④。尽管八股文有诸多弊病,但是它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总结,不仅对明清小说的兴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满足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的历史要求,在鼎革之初起到过安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其本身是对中国传统文体的继承,并促进了有清一代文教的发展与繁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举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对科举文体八股文也有了理性的思考,相信未来研究者对八股文体定会有新的认识。(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注解

① 吴伟凡.明清制艺今说――八股文的现代阐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

② 孔庆茂.八股文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3篇

备课组需要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1

一、教学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 格率都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情况分析

我任教八年级186、187、188、189四个班的历史。共有140人,上次的期末考试总年级人平分为62.1分,及格率58.1%,优秀率24.1%。 由于学困生比较多,四个班考得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爱学。 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 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五、具体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在此,希望各位老师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和计划。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2

为了开展初二下学期的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力度,特地的拟定了如下的新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年,八年级备课组有两名任课教师:朱芳芳老师、杨艳华老师。这两名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且不止一次教过八年级内容,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青年教师,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全新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政治这门课已有所了解,但却不够重视。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心态。努力促使他们刻苦认真学习,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在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一优秀的品质带到更高的年级,带进更高的学府。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课组成。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地安排《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本册的重点是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与师长的关系以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工作措施

1、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学习课改,领会课改精神,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开展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资源共享,实现效率最大化。

3、加强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帮助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4、在平时积极参加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素养。

5、积极参加市、校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外出听课学习。

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3

八年级下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期,是步入初三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期。所以关于本学期英语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的,再次做出本学期的英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们八年级共x个班,共有英语老师x位。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备课组的老师们将会齐心协力,认真反思过去经验的成功与不足,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争取在本学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缩短差距 整体推进

具体目标:

1、在八年级下学期阶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强化听说读背练习,重点落实合格率和优秀率的提高问题。

2、积极参与英语组内培训,提高老师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开展各类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内在的动力,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而不是靠老师来逼着学。上学期,我们备课组成功举行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活动的举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参与手抄报比赛,单词过级,书法等比赛。

2.继续坚持每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英语组教师将珍惜每周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和任务单,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结合各班实际,仔细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特别注意面向

全体,随时调整教学密度、深度、广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深浅结合、因人而异,増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2)、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负责。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倍关心、特殊爱护,耐心辅导差生,耐心解答他们学习疑难问题,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让每位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她们的知音,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和-谐。

3)、尝试分层教学。可以尝试分班分层或班内分层等形式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可以解决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多沟通,多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学期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八年级英语组备课任务。

愉快的寒假过去了,关于八年级下学期的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完成。这学期我们也本着上学期的教学理念进行工作计划,争取再接再厉。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综合、比较、能力,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基本国情建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共22课,每课时一课,本学期有20个周,实授课为18周,段考前授课1—11课,第18周全部结束本学期课程内容。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研活动

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备课组在每星期一下午集中备课一次.探讨教学方法与措施

2,定时考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段考前的第四周和第八周各测试一次,段考后第十四周和第十八周各测试一次,教师要认真讲评.

3,上公开课和听课,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次数不少于5节.段考前后上一节公开课,课后要集中进行评议工作.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5

在这个新的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拟定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初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初三历史教师近两年中考试题,探索新课程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习模式。抓住向外学习的机会,收集中考信息并将中考信息进行反馈。

3、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在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中考的适应性。

三、工作目标

1、设计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践行学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3、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南京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构造和谐团队。

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老师要经常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听课,互通情况,共通商讨,出谋划策。开学初,备课组老师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工作指导方案来贯彻实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各种大型的教学活动,都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展个人才华,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今后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彼此取长补短,要让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前的创新意识、扎实稳妥的教学作风以及好学上进精神在组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融合。

3、教学常规规范,不断追求教学创新

教学上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大到每一节上课,小到一分钟到位,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业批改上,我们要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重点工作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边的历史”寒假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1)效能目标:总结假期的读书、观看历史类的脱口秀节目和游历历史景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2)具体措施:寒假前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假期结束后上交读书笔记、观后感或游记,教师审核,有内涵有新意的,课堂上安排时间让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历史课堂学习卡”的设计和编写。

(1)效能目标:设计和编写历史课堂学习卡,以备每堂课教学使用,期中期末复习时另外编写综合提纲,使复习系统高效。

(2)具体措施:由x和x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习卡的编写,x老师审核,全组讨论研究并修改,课堂学习卡每堂课前印发,综合提纲期中期末复习时印发。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4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214-0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的物质条件也逐渐丰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可喜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却暴露出新的问题,必须重视和尽快采取措施。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说明我们需要赋予教育新的内容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现在对中学生的教育除了学科内容更新之外,应该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思想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

思想道德教育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教育的重点,在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这五点一直是历朝历代人民的思想道德标准,当然也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建国以后,我国的思想教育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科学人生观和唯物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现阶段,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一味追求金钱的负面现象,这些现象很快影响了到了中学生,腐蚀他们的心灵,但是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却一直没有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具体措施和内容。

针对现阶段的具体情形,应该增加以“八荣八耻”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现阶段思想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荣八耻”的教育及其深刻的灌输。它将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培养目标。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课堂必须深入的贯彻“八荣八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其真正成为人们的思想实质和行动指南。

2 结合历史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现阶段我们对中小学生的历史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课的形式来实现的,但是课堂中的历史知识性太强、而且容量大、趣味性差。许多学生学了历史却并不能做到“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等于还是不了解历史,认为历史仅仅是对过去事情的描述,由此看来,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的安排仅仅起到了知识讲述的目的,不能上升到思想境界,所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必要结合突出的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让中学生从历史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他们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同时呼吁社会上的广播、影视业、网络等通讯传媒也必须来宣扬中国的优良传统和文明教育,展示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文明,激发人们的民族热情和对中国传统历史的尊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给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历史学习空间。

3 加强人格教育

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必要单独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即人的真、善、美的教育,因为我国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百般照顾,于是形成了许多孩子的自私,冷漠等情况,对父母不知道孝敬,对朋友不知道忠诚,对家庭不知道责任,对社会不知道奉献等等人性中的弱点基本都暴露了出来,所以我们的教育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孩子个性塑造方面下工夫,使其在个性方面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民族灵魂的深处。要加强人格教育,就应该结合实例,有意识到引导中学生了解因为是真、善、美,让他们知道“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人人都孝敬父母,忠于朋友,讲诚信,努力向社会奉献时,社会将会是什么样美景。

4 法制教育要结合实例进一步深入课堂

现在法制教育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生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内容安排上过于强调知识性,因此,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虽然也起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是无法和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其实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而使得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新鲜的事物,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却不强,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对我国法律知识的了解、学习、掌握和应用。使得青少年不光是对我国法律知识的了解同时又是他们法律意识必须提高。中学阶段的法律教育在知识的安排上应当涉及到宪法,民法,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内容学习。但是不要太面面具到,作到有侧重点的安排。今天的法制教育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法律常识的教育,更有必要让他们真正了解法的真正内涵和实质,使其对明白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有时可能的违法。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5 加强正确的金钱观教育

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思想中的教学内容,但是传统教学这部分内容都是简略的叙述,并没有真正的讲解明白。什么的金钱观是可取的,什么的观点又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讲解完商品的时候谈到了对金钱的观点,概括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不管是任何教师在讲解这一观点是可以说是违心的,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呢?例如,有学生会这样问呢。老师你不爱钱吗?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我们很难给学生一个可以让其信服的答案。正是由于这样尴尬的碰撞,说明我们关于金钱的观点已经过时,必须给其赋予新的内容使其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以往不是商品,没有用金钱衡量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标价,所以,某种情况下有必要加入市场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6 加强正确的生死观教育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5篇

一、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具有历史价值的一些影视资源,如纪录片、科教片、新闻片,进行适当剪辑,然后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课堂导人,这样的历史课堂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体验历史。例如在讲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播放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合作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新闻材料以及加入的欢呼场面。学生看后大为惊叹与迷惑。教师及时提出问题:①《人民日报》作为我党的主干宣传报纸,为何在当时竞刊登出如此失实的报道?②真的如此让人振奋吗?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吗?此时,学生就会急于想从新课的学习中找到答案。有了兴趣,整堂课的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了。

二、教授新课――再现历史场景。突破重点、难点

影视资源作为教学媒体,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瞬间的重现,把过去的事情搬到历史课堂上,栩栩如生的画面把学生带到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上,如同身临其境,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对于教材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时,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当时的中国在经济、军事实力上与日本相比并不差,特别是李鸿章掌管的北洋舰队是当时中国所有海军舰队中实力最强的,而且当时北洋舰队还有像邓世昌、刘步瞻这样的爱国将士英勇杀敌,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还是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呢?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之所以战败的原因,我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片断:①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英勇地与日本的吉野舰对抗,以致弹尽粮绝,壮烈殉国;②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躲进威海卫军港;③慈禧太后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筹备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和皇帝大婚;④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三海”和清漪园。看完这四个片断,学生再联系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思考,不难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三、课堂小结一加深知识理解。强化道德教育

按照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堂小结应该体现时代性,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在方式方法上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课堂小结应该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有助于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而运用历史影视资源,配合教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历史情境,以情激情,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生动的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十年》时,由于现在的学生都出生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他们对那个特殊年代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知之甚少,因此,那场动乱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危害,他们也根本难以想象和无法理解。在这堂课的最后我以电视剧《孽债》的剪辑片断作为小结:知青们响应号召奔赴云南边疆,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带回了大城市,抛下了他们曾经哭过、笑过、满怀希望过、失望过的红土地、流沙河、橡树林……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千里寻父、千里寻母的孩子们的到来就像一枚炸弹,给父母的家庭掀起了巨大的冲击。该剧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反映了那个动乱年代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相互交流,联系今天的中国社会,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我国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6篇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例如“在七年级下《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危机”的教学。第一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7篇

一、教师应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课标和中考考试试题,明确考点及考查方式

由于北师大版历史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根据考纲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练,多余的话不讲,重复的话少讲,做到画龙点睛,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识记类要开门见山地指出五要素是什么,理解应用类的不仅要知道五要素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二、教师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应是完整全面的

依据考试说明,课本中有的要考,有的不考,有的考大题,有的考小题。若不注意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就很难适应中考的要求。因此,只有在充实基础、全面掌握历史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这样才能具有中考应变的能力。对初中生来说,他无法建立知识框架、自己去联系记忆,知识比较零乱,在考试中暴露出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比较弱。复习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线索克服这些困难。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可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1)和平解放(2)全国(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5)三大改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引导学生推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引导学生推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引导学生推出中国历史进入了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时期,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一单元的考点有和平解放、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三大改造等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政权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过这样的处理,便于学生对教材中这一时期比较零乱的知识进行联系记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重视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和指导,教会学生解题,做好答题规范化训练;引导学生自已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历史的时间。有些考点按纵向搜索的话,分布在不同的章节甚至不同的册当中,通过制作学习卡片把在课本中散落的知识点连在一起,科举制度、、新疆等就是这样的知识。(1)隋朝:创立(2)唐朝:完善(其中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3)明清:八股取士(4)百日维新:提出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5)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对那些容易混淆并容易失分的知识点也应该进行整理,如,七年级(下)的历史名词军机处、交子、驻藏大臣、瓦舍、回族、市舶司、榷场、占城稻、行省制度等。复习到识记历史人物时,我要求学生用列表形式归类整理。列表内容可为:

历史八下知识点小结第8篇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为了不忘记历史,在国旗下进行讲话的时候,需要给人们传递怎样的能量呢?现在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稿,欢迎阅读!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旗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明天是9月18日。81年前的这个时候,日本在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更是一段每个中国人绝对不能忘记的黑暗历史。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国人民史无前例的浩劫开始了。9月19日,沈阳、长春相继失陷,22日,吉林失守,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守。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三千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中国人民完全跌入了战争的深渊。风雨同悲,天地含怒。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蒙受凌辱,多少善良的华夏子孙惨遭屠杀,又有多少宝藏遭到掠夺和毁灭!

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无数爱国人士奋起反抗,他们放弃家庭,走上战场,为了国家的生存和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这个繁荣伟大的祖国。

众所周知,最近有一些国家侵略中国的领土,妄图破坏我国国家主权的完整。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绝对不能容许的。同学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热爱我们的祖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要爱国,首先就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国,就是从现在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爱国,就是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爱国就是言而有信,实事求是;爱国,还应该是不忘历史,勇于继承先烈们敢于担负天下责任的勇气。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九一八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你满怀崇敬和自豪,当《国歌》响彻耳畔的时候,你心中一定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但你可曾对那产生过鲜红历史的追思?今天又是“九一八”,历史提醒我们:别忘了啊,别忘了__年前那沉痛的一幕,别忘了我们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蓄意挑起“柳条湖事件”,一个小时后,日军集结军队向中国驻军发起猛烈攻击,“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了最黑暗的一页,中国人民空前的浩动开始了。9月19日,沈阳、长春相继失陷,22日,吉林失守,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守,东三省沦陷。国难当头,人民遭殃。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东三省,日本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气焰嚣张,开始把魔爪伸向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总爆发,中国人民完全跌入了战争蹂躏的深渊。风雨同悲,天地含怒。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蒙受凌辱,多少善良的华夏子孙惨遭屠杀,又有多少宝藏遭到掠夺和毁灭!整个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践踏了中华930多座城市,杀害了几千万中国人民,直接造成财产损失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的悲剧,这是民族的悲剧!中华民族是坚强勇敢的民族,她的脉膊里流动的是不屈的血液。东北有杨靖宇、李兆磷领导的抗日联军,有爱国群众组织的抗日救国会、民主救国会,中原大地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武装的人民。到处是抗日的峰火,到处是抗日救亡的呼声,拿起刀枪,保卫家乡,把鬼子赶出境,把敌人消灭净……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历史无情,人民有情。那些中华民族的罪人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些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面对历史,让我们在这里深思:屈辱的不是贫穷,而是自甘落后的卑躬屈膝,悲壮的抗战才是自强自立的开始。不能忘记,把“九一八”刻在心里。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吧!“九一八”国难节。为了我们明天的希望,为了我们的国旗更红!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历史不能忘记”。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刚刚过去的9月18日,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高唱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望历史,感慨万千。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那些刻写在中国近代镜头的片段,那些虽然斑斑点点却历历在目的片段: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野蛮人”到“东亚病夫”,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爱国,最关键的就是努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素质。青少年的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只有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了,国家才会愈发强大。我们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爱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进,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九一八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九一八,历史不能重演!》

八十二年前,伪满洲国的黄龙旗遍插关东土地;七十六年前,冈村宁次俯瞰一览无余的世界地图妄图三个月消灭中国;六十八年前,日军将嚣张气焰一度烧到华南地区……我们没有失败!我们有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雄歌;我们有与敌奋战九昼夜的张自忠将军;我们有《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后势如破竹的反攻!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万众一心的信念和众志成城的勇气!

八十二年过去。每年每年的九一八,我们无数中华儿女在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这段被战火涤荡锻炼过的日子犹如淬火的青铜,在剥落了浮夸琉璃的历史中格外夺目而沉重。每一次回忆,每一次清楚地记起,都在用砂纸打磨着这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纹路愈加明了而清晰。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清晰地看到,靖国神社中参拜的政客往来不绝,甲级战犯碑前香火延绵,中日历史被日本右翼涂改得面目全非!日本,不断在钓鱼岛挑起争端。日本,不仅拒绝承认历史面对历史,而且还仍然妄图侵占今天的中国的领土。于是,网络上不乏鼓吹战争者说我们已经忘记九一八,忘记那些耻辱。我想说,这是无数人用血书成的历史呵,我们怎能忘记!国耻感与国家荣誉感自我们出生起就已融进我们的骨髓,烙进我们的灵魂!我们,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铭记九一八,纪念那些为今天的祖国所牺牲的人。我们深知九一八的历史不能重演!战争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烈士的头衔和战胜国战败国的区分,更是无数百姓化为的一堆白骨一抔黄土。所以,我们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与邻国的矛盾。

我们追求和平,并不代表我们任人欺凌!我们不能容忍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日本敢于不断挑战我国的底线?我想,不仅仅是因为日本军费是我国军费的十倍而使他们有军事上的自信,更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比我们更发达的科学技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不只停留在几句口号,或在微博人人上吐槽,更应当坚定理想,努力学习,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成为各自工作领域的领导者。这是为我们的祖国,也是为我们的未来担负的责任。当我们的祖国足够强大,我们的尖端科技执世界之牛耳,我们的教育资源让世界学者慕名而来,我们的贸易市场延伸到全球每个角落,我们的精神文化为世界上更广阔的人群所认同,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是的,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成功地捍卫我们的领土,捍卫祖国的权益。

九一八,历史不能重演。我们要赢的不是战争,而是日本以至全世界对我们的尊重。当我们的外交家、国家领导人在谈判场上纵横捭阖,我们,即将成为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我们,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9.18这一平凡而又刻骨铭心的日子,是炎黄子孙世代不能忘却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末年八月初七,是铭刻大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难忘最悲痛的日子;

这天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洗劫中国大地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9.18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9.18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9.18是一页永远凝固的历史,9.18是一页记载一个民族巨大苦难的历史。

九一八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战争虽已远去,但它留给中国人的伤痛却永远不会消失。与日本同为二战发动者的德国,战争结束后,能够认真总结历史教训,深刻反醒法西斯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而日本在对等战争的态度上始终遮遮掩掩,不断上演一出又一出篡改历史事实的丑据。 “满洲国”的建立本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我国东北攫为己有而处心积虑导演的一出丑剧,但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却被美化成“满洲国的目标是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法制国家。” “9.18”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在日伪残酷的殖民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亡国奴生活,而依日本教科书所言日本帝国主义反倒成了东北人民的恩人!满洲国建立以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不许说自己是中国人,而是“满洲国人”,要称日本为“友邦”、“亲邦”。

今天,纪念九一八事变,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来纪念这样一个国耻纪念日,我想我们要深刻的、隆重的怀念为之牺牲的人们,对于侵略者的罪行要时刻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记。但是我们也要保持理性的思考,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任务,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用自己的智慧、才学和技术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83年过去了,9.18留给我们什么?那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9.18是中国十八世纪百多年来不向世界开放的悲剧;9.18是中国上世纪政治改革流产失败的悲剧;9.18是使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悲剧。

83年过去了,太平天国义士冲锋陷阵的身影还在我们的眼前闪现,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炮火仍在我们的耳边轰鸣,“柳条湖”的爆炸声永久不能平静。但,我们总是难以割舍辉煌的传统,历史对政体改革常常唉声叹气,奔走于九洲的先进革命党人的英灵只能在黄花岗荒陌泣诉。83年后的今天,9.18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道理,贫穷就要任人宰割,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发奋图强,匆忘国耻,振兴中华。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在纪念9.18事变83周年的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要认真地想一想,日本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有多深重;听一听,千百万死于日寇铁蹄下的冤魂在呐喊的声音;看一看,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象不象是一个中华的子孙。

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为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旗下的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不应忘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战争。1937年,又发动了七七事变。经过14年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条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做出巨大贡献,付出惨重牺牲,请大家记住这些令人沉痛的数据:南京大屠杀死亡超过30万人,整个战争期间,死伤3500万人,被日本士兵奸淫蹂躏的妇女超过200万人(其中包阔许多十岁以下的儿童和老人),他们发动细菌战,把中国人当做试验品,当时受害者达几百万人,至今在整个中国仍有因细菌战而落下终身残疾的老人达10万以上,他们举行杀人比赛,不顾仁义道德,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他们所发动的战争,就连幸存的日本二战老兵到现在晚上睡觉时都会在噩梦中惊醒,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损失当时就高达6000亿美元,换算成现在得人民币大约是80万亿左右。

日本人的行为令人发指,日本人的罪行罄竹难书, 但是,作为侵略国的日本,他们没有道歉,没有赔偿,更没有忏悔,他们有的是狡辩和对历史的篡改,在他们的国民教育中,他们把战争合理化、合法化,并把日本描绘成战争受害者,每年8月15日“终战日”举行“全国阵亡者追悼会”,靖国神社供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灵位,不断有首相、大臣前来顶礼膜拜。 广岛和长崎每年举行原子弹轰炸纪念大会,全城哀悼,首相参加。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日本对美国唯命是从60多年,是因为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对韩国非常小心,是因为大韩民族空前的团结,中国人受到的战争迫害最为严重,我们用最大的胸襟去包容历史,换来的却是日本至今还在同中国争夺钓鱼岛等领土,前几天还态度强硬地扣留了中国渔船和船长。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秀民族之一,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追求奋斗把我们锤炼成坚强、果敢、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的群体,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方能绵延不息!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整个世界原谅了德意志民族,是因为他们敢于正视历史,到现在为止,德国每年都在向全世界的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和道歉。而我们的近邻小日本却难以获得受害国的原谅,我们可以欣赏学习日本人的科技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因为日本民族是个不折不扣的无赖民族,强盗民族。

记得在2008年在杭州班主任培训期间,一位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对我们这样讲:我们的班主任不能只是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自己学生的爱国之情。他邀请我们的班主任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看一下,这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时,我就想起了一位曾经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同事的一句话,他说:只要你去参观一次,你就会对日本人有发自内心的痛恨和仇恨,你的心情就会随之感到无比的沉重和压抑。我想,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牢记九一八的原因所在。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学好历史,记住历史,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九一八国旗下讲演讲稿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九月十九日),那么昨天是几月几日呢?(九月十八日)。还记得是什么日子吗?......

对,昨天是九月十八日,是 “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我今天要讲的就是:牢记昨天,勿忘“九一八”。

昨天上午,东北三省各地都在举行 “九一八”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并且东北三省政府的代表共同来到沈阳,在“九一八”纪念碑前一起敲响“警世钟”,警示中华民族“勿忘国耻,共襄复兴”。同时,山东各地组织学生到台儿庄举行纪念革命烈士活动。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一个宁静而又不宁静的夜晚,日本帝国主义强盗以中国士兵破坏柳条糊铁路为借口,调集重兵猖狂进攻我东北守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并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接着,日本鬼子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从而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表演,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驻东北的国民党守军十九万人不站而退,撤入关内,致使东北境内一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丰富的矿产资源沦陷于敌人的铁蹄之下。

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多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便掀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篇章。昨天是“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

在今天的校会上,我还向同学们介绍几个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从此,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起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8年,军队、平民伤亡2100多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亿美元。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才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9月2日,投降书正式签署,从此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昨天,又是9月18日,我们中国人民再谈血泪历史,纪念“九一八”这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九一八”,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样的历史悲剧再也不能让它重演,英雄的鲜血决不会白流。我们“牢记九一八,不忘国耻”。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革命先烈付出的巨大代价。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一切,我们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在迷雾中记住血泪教训,要不断开拓进取,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