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群众艺术论文

群众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9:13

群众艺术论文

群众艺术论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不断增强,舞蹈艺术已经成为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不断繁荣带来了群众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群众文化多样性反过来推动群众舞蹈艺术的发展,当前,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且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审美形式之一。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一致的是,当前我国群众性的舞蹈艺术活动开展实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舞蹈场地和器材的缺乏,社区健身舞蹈运动参与程度较低,这一现状在我国当前方兴未艾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一定的内在不和谐性。相关调查表示,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舞蹈艺术参与者大多数停留在舞蹈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各种舞种的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基本都停留在最初层面,难以深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从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的开展现状出发,分析舞蹈艺术在其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发挥的关键作用,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2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1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大众化舞蹈艺术能够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大众化,亦即促进舞蹈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舞蹈艺术的全部内容无论是舞蹈形象还是舞蹈动作从本质来说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取材积累,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加强对生活感受的积累并从中提炼出更具象征意义的形象和动作,从而创造出符合人民大众审美需要的舞蹈艺术作品。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了实现舞蹈艺术对地震中逝去生命的怀念而创作的《舞集•大地》由于有着深刻生活经验而备受人们关注对于表现人们的情感体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将舞蹈艺术始终植根于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才能从中获取营养积累经验并最终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

2.2增强群众文化建设时代性舞蹈艺术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舞蹈艺术同样能够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舞蹈艺术的发展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是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舞蹈艺术的外部环境都会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创新带来重要影响,因此,为了实现舞蹈艺术的与时俱进就要增强舞蹈艺术的时代性,增强其鲜活的生命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舞蹈艺术的发展不断呈现开放姿态,在人们观念更新的同时舞蹈创作的主体意识不断突出,舞蹈艺术越来越具备时展所充斥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同时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着个体审美色彩。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包括剧场舞剧、广场舞蹈、娱乐性舞蹈、健身性舞蹈等在内的各种舞蹈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包括节日庆祝、商业庆典等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均有着鲜活的舞蹈艺术的元素。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所决定,在舞蹈艺术自身规律决定的基础上,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文化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舞蹈艺术无论是舞台背景、动作语言还是其受到影响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都共同推动了群众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增强了舞蹈艺术对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时代属性。

2.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地域化我国境内有着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无论是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回族舞蹈还是云南贵州等地的苗族、彝族舞蹈都是在特定地域内产生并服务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作为在生活与实践中产生的一门艺术,舞蹈艺术随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等显示出不同特点,同时在舞蹈中反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通过加强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地域化,增强不同地域间群众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和实际效果。

3提高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作用的对策

3.1提升群众舞蹈的编排效果舞蹈编排是舞蹈艺术创作的重要领域,也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提升群众舞蹈的编排效果是提高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作用的前提和关键。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舞蹈编排的学习和训练,增强群众舞蹈编排训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提升社区舞蹈参与者的兴趣,鼓励更多专业人才投入到为提高群众舞蹈运动开展水平的伟大实践中来。从宏观角度来看,以地方文化馆为主体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在群众舞蹈编排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群众舞蹈的整体编排效果。

群众艺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指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经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需要以传承、创新和发展民间文化为基础,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动力。历史文化底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也包含着中华人民代代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民族和一个区域的当地民俗和景观上,更表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群众活动上。

一、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文化也不断的随之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且具有维系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放松之后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快乐,因此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人们精神方面的满足主要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历史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艺术,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群众文化的孕育、产生、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民俗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的传承,这是群众文化活动其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国自古以来产生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其中好的部分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发扬,即便是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下,群众文化活动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例如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人们习惯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这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和沿袭,也象征着文化的传递。又比如各个少数民族在本民族的节日时,会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记载着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传统和习俗,在漫长时间的发展中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象征和民族文化,受到各族人民的广泛喜爱。群众文化在基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抢救、发觉和收集群众文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许多古老的群众艺术不仅获得乐新的生命,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世界上具有特色、自成一派的一种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的文化,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民俗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必将成为我国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群众文化具有稳定性、共同性和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具有吸引力、辐射力、约束力、凝聚力和稳定力,这些特点和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精神文化是所有文化的核心,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以精神文化为基础,将精神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中,结合物质、行为和精神。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间民俗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一脉相承,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要想发展群众文化,首先要开展娱乐文化活动。娱乐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结合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需求所产生的,让人们的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这样的生活理念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间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现代的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主要表现为,国家安排的法定节假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通过节日让人们得到休息和放松。每一个民族的民间民族文化表现都不同,例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蒙古族人民的那达慕大会等,但也有许多民间民族文化因不符合时展和人民的需求,因此销声匿迹,如少数民族之间流行的通婚交流等现象,已经鲜为人知。民族民俗文化不仅代表一个民族的历史,也体现着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才能更好的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针对民族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各种文化艺术类型加以保护,保护的方式可以通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历史民族文化文物。同时国家可以采取法律的手段对破坏民间民族民俗文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以免导致文化文物被损坏、丢失和毁坏,更好的保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要尊重每一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丰富的民间民族文化的存在、继承和发展对于群众文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群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性和民主性两大特征,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继续发展和弘扬这种优良传统,并且在继承传统文化优良传统的的同时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有着历史沿袭关系。之所以说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制约着传统群众文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又具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会因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灭亡,其中优秀的部分会不断的被人们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历史,不要将历史割裂。我国目前的民间民俗文化比较缺失,这主要是人们对于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过于依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从小习惯了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因此对于民间民族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对民间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挥产生了阻碍。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式比较单一,人们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群众文化的发展不好,因此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得更好,就需要融入和继承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民族民俗文化,令社会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长期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民间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中国的历史悠久,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民族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文化要正确的选择,有一些文化是不能借鉴和传承的。例如在历史悠久的商周时期,人们举行封建的大型祭祀活动,虽然目前这种文化已经消失,但也说明我国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时应该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着继承、扬弃、创新和积累,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主要包括创新内容和创新形式两方面,群众文化的形式复杂多变,但内容是稳定的,我们要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不断的更新,以便于符合时展的要求。另外为了更好的表达统一的思想内容,也需要对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要想创新必须要继承,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四、结语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在的我们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员,要想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要对历史进行继承和发展。而群众文化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活动。将传承民间民族文化和发展群众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更加有助于保证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对满足人们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晓云.群众文化重在人人参与共享[J].才智,2010,(13).

群众艺术论文第3篇

摄影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加强摄影艺术推广,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照相机的购买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消费活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照相机技术的出现,使得照相机不仅变得功能更加强大,而且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掌握。照相机产品的这种改变也为摄影艺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依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推广中的作用,更好的选择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的方法,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切实的贡献。照相机产品技术的发展为摄影艺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定期在社区、村庄、事业单位等举办摄影艺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会,以便更多的人掌握摄影的技巧,拍摄更多优秀的作品。通过优秀作品的展出,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来,从而在摄影艺术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获得群众文化推广工作的重大进展。

二、摄影艺术推广的有效策略

(一)摄影艺术植根

人民群众生活摄影不仅可以以作品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记录资料的形式出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需要推动摄影活动向着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立足当地人民群众摄影水平的具体情况,通过摄影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提升人们的摄影技术,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追求摄影的艺术享受。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成为优秀摄影师的摄影爱好者不是合格的摄影爱好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就需要自觉利用一切条件,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培养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透过图像,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心境,能够向人们展现其深刻的内涵寓意。而优秀的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选取生活中的真实素材进行创作。艺术本来便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创作。因此,摄影艺术需要从真实的生活中去挖掘,而最真实,给人最多创作灵感的素材,往往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定期组织广大摄影爱好者,深入群众生活,去感受山川河流、流水人家、历史古迹等,去寻找心灵的启发和灵感。

(二)遵循摄影艺术发展的规律

世界万物的出现、成长、消失都具有特定规律,只有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也不例外,需要遵循摄影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体会人们对事物特征的感受。感受源自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其感受就越深刻。具有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是不同的,不同高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方式的感受,获得不同的体验。摄影爱好者因为社会经历、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不同,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创作出的作品也就水平不一。具体来讲,摄影艺术发展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科学安排摄影作品中的人、景、物;合理确定拍摄角度,对摄影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确定摄影作品标题。

三、结语

群众艺术论文第4篇

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群众文艺活动中,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加大力度宣传群众文化生活的有益性,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意识。在宣传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媒体宣传相结合,如定时发放群众文化活动手册,及时在宣传栏上张贴一些文化活动的标语以及一些活动照片,运用手机、电视等多媒体科技信息技术来传达一些重大文化活动,以此提高老百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知度,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群众文化,尊重群众文化,热爱群众文化。

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要让老百姓积极投身到群众新形势文化活动中来,首先要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尤其是要完善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当前,现有的一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落后,设备匮乏,有些甚至长期处在闲置状态,城镇中的群众文化阵地虽然要比乡镇文化阵地条件好,但仍有很多社区周边缺乏配套活动阵地,有些城镇居民虽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但是苦于离家比较远、出行不方便最后放弃,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爱好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城镇中图书馆、群艺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地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阵地,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有地可去,有乐可图。要实现多建立群众文化场地,一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管。争取上级和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级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标和要求,让新形势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二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建。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要加大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基层宣传经费;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通过核定编制,公开选拔等办法,既解决管理人才问题,同时又解决专业艺术人才问题。三是要建立齐抓共享。主要是解决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帮扶活动与送文化有机结合。

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下基层,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群众文化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要加大力度,下工夫创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定期组织当地歌舞艺术团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群众从中享受文化艺术盛宴,获得文化艺术的熏陶。新形势文化演出活动要坚持既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又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创作,切实提升演出水平。基层文化主管部门要致力于将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活动输送到社区,精心策划,注重原创,确保节目质量,做到将地域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精心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厚的优秀原创文艺节目,彰显地区群众文化魅力。除了政府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新形势群众文化艺术还包括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具有科学性,也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文化遗产,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群众艺术,尊重民间的艺术家,尊重民间的艺术绝活。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也可以让群众自己去创新艺术,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群众文艺爱好者开展各类演出,慰问敬老院等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做出正能量的传递。

四、加强群众文化艺术辅导,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

文化馆、文化站等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定期举办公益性的美术、书法、歌唱、舞蹈等艺术培训班,为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学习交流的平台,相关组织者还可以每年适当的邀请一些专家或者艺术家指导授课,辅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可以组织群众观看一些高层次展览、演出,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

五、结语

群众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群众文化;再发展;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05-01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精神文化的追求上。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群众文化活动要不断创新,通过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实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再发展。本文将以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发展为主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加强对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

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文化艺术的传播,在城市里都会设立一些文化馆,来向人们展示和宣传相关的文化艺术和声乐艺术。但是对于众多的地方文化馆,相应的声乐艺术人才就显得比较匮乏了,文化馆并不能够向人们进行宣传和展示,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人们越来越少,并不能够实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艺术中再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声乐艺术的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能够对声乐艺术了解和参与到其中,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文化精神追求。国家在培养声乐艺术人才的时候,可以借鉴以下的方法。

第一,国家要重视声乐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在义务教育中,可以开展相应的声乐艺术课程,让那些对声乐感兴趣的学生们接受专业的声乐指导,不断加大声乐人才的培养。另外,加大声乐艺术高校的招生,通过系统化、优秀的教师辅导来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

第二,举办声乐文化活动,并加大宣传。比如,举办大型的声乐艺术活动,通过筛选和竞争的模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给予人才相应的名誉,并加大活动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声乐艺术学习也是孩子们的一个发展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们进行声乐艺术的学习,为国家的声乐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源泉。总之,在加强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

二、鼓励声乐艺术人才参与引导

当前,许多人热衷于通过各种形式去争当明星、歌星,并没有真正有效地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发展,所以,国家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将更多声乐人才吸引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引导群众进行专业化的声乐艺术学习,进而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如今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最缺少的就是专业的指导教学。因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人对声乐艺术并没有扎实的基础,需要更多声乐艺术人才参与到其中,对人们进行指导。另外,在对群众进行引导的时候,不能过分地强调人们的声乐练习,要向人们传授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声乐文化知识和理论。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器官的发音、呼吸等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进行大量的声乐练习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所以,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人们声乐艺术学习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发展。吸引更多的声乐艺术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对人们进行完善的教学和指导训练,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形成声乐艺术大课堂,不断实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发展。

三、声乐艺术与群众活动相融合

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声乐艺术的完美体现,通过相应的方法,来实现声乐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完美融合。并不是所有声乐艺术知识都有必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所以,要根据人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选择。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的年龄、记忆力、学习能力以及在声乐艺术上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在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声乐教学时,要选择一些相适宜的声乐艺术,让人们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并能够完成声乐艺术任务。

另外,声乐文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离开群众文化活动,因为声乐艺术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快速进行传播,在人们之间传播时不断实现声乐艺术的再发展。所以,要将声乐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完美融合,必须扎根于群众文化活动这个肥沃的土壤上。比如,现今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较广的声乐艺术,就是凤凰传奇的相关歌曲,极具特色的歌曲《最炫民族风》传播在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且在不断翻唱中,实现声乐艺术扎根于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声乐艺术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群众艺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

一、积极投身于群众文化活动中

群众文化活动要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做指导,尤其是群众声乐活动要展开更需要专业型与优秀的专业声乐艺术家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建设之中,这些优秀人才与专业人士的介入对于群众声乐文化的普及与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专业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不仅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专业性,也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这对于提高声乐活动在群众文化中地位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开展的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歌唱活动中,很多群众团体声乐演唱与艺术的表达上已经有所进步,这与各地区的文化馆的优秀的专业人士的指导,有着必然地联系,正是这些专业工作人员的引领,才使得群众声乐活动不断取得进步。文化馆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群众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指导之后,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实践经验尚也可以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基于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发展尚有一些不足,为此作为专业人员在日常指导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要用自身高质量的教学素养与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激发与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对于缺乏声乐基础的群众,要从最基本的音符和节奏学起,以便使得其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声乐水平,以便更好融入到群众声乐活动之中。

二、培养群众性的声乐艺术人才

文化馆在新时期担负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能,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有专业特长的艺术人才来进行指导工作。但是我国目前专业艺术人才匮乏,无法达到文化活动所需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许多文化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根本难以展开正常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一些文化馆甚至处于半停顿状态,无法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群众自发性的合唱团体的组织,但是由于自身经费的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这些合唱组织往往成为他人雇佣演唱进行比赛的对象,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陷于一种鱼龙混杂的困境,难以达到高雅艺术的文化要求。正是由于文化馆这种人才储备的缺乏导致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紊乱,也极大地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此作为地方主管部门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推进大力推进群众文化,首先要从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做起,不能让文化馆成为一个摆设出现一些工作停顿的状况。要积极进地加大对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便更好地让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与此同时,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义务,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向群众进行文化的教学与传承,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不良的一些现状,要以专业的技能和合格的职业操守为群众文化活动训练和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使其投身到活动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将声乐艺术根植于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标杆式与指向性的作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而声乐艺术在众多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具有号召力与影响力,它能够唤起群众的共性并且完全的感染群众。为此声乐艺术要发展,就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这块基本的土壤,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声乐的学习与演唱之中,声乐活动才可能在群众活动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目前一些艺术家们将声乐的位置定位较高,使得一些声乐作品过于的专业,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就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声乐的演唱,专业的歌唱人员都如此,更无从让普通的群众去演唱这些专业的声乐,无法将这些声乐艺术应用与推广到群众活动之中。从群众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过于炫技的歌曲是无法达到理想的传唱效果,只有一些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歌曲才能活动群众广泛的认同与喜爱。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将这类歌曲改编成合唱曲目让群众进行传唱,这样的声乐作品才可以更好体现群众活动中体现出其感染力与影响力,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活动中发展树立良好的典范。而要达到上述效果,这就需要文化馆的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声乐在群众活动发展的所面临的困境与现状,要积极、正确地发挥自身在群众文化中的指导作用。让声乐艺术更好地扎根与群众文化的土壤。与此同时,文化馆的也要发挥自身功能,要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的发展与健身,以便从根本上使得声乐艺术可以在群众的沃土之上茁壮的成长和发展

四、加强群众性声乐艺术的宣传普及

文化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就是展开丰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文化馆的支持与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上文化馆更应该首当其冲,多为社会为群众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作为声乐艺术在群众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文化馆的从业人员要积极加大对群众声乐艺术的普及与宣传,要加强与群众声乐有关活动的支持,并对一些群众进行声乐知识的专门培养与学习。而要推动群众声乐的发展,不仅需要当地政府从资金与宣传上对于群众声乐文化予以支持,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积极地发挥自身作用,要广泛深入到群众之中对群众声进行普及与宣传,让群众真正了解到学习与参与声乐的意义与重要性,如此才可以不断推动与促进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得到有效的发展,作为当地政府首先要对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其次作为文化馆要发挥其引领群众文化的作用,积极推进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宣传与培训,如此声乐艺术在可以在群众文化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邢东平.谈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4).

[2]刘哲日.群众声乐辅导浅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8).

[3]王丛.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想导向[J].黄河之声,2011(22)

群众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

一、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概述

对于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来说,这是较过去的仅局限于小部分人群来说的,而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种活动。在特定的环境里,这种普及性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性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精神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而对于文化馆这一综合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是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使得人民大众学习到最基本的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得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二、如何做好中老年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老年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老年人作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歌唱、器乐及舞蹈有着很强的热衷,因此,对于文化馆工作来说,加强对中老年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的辅导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得中老年群众系统地掌握旋律、节奏、识谱、和声等基本音乐知识,从而更好的歌唱、弹奏和舞蹈,更好的享受艺术、享受生活。

那么如何做好中老年人普及性基本乐理的辅导培训呢?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音乐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升学与考试的压力,只是单纯的兴趣,因此,在进行普及性艺术辅导的时候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练习。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时,要认真仔细,慢慢对其进行引导。再加上中老年人群众的生理机能与记忆力,都不如青少年,因此,在进行普及性艺术辅导时,我们要注意中老年人群众的这一特点,对其基本知识进行反复教学,对中老年人群众进行辅导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敷衍了事。

对于基本乐理来说,它的内容本身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中老年人进行基本乐理教学,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选取简单的歌曲、乐曲结合歌唱、器乐等进行教学,要量力而行,不能要求太高。由于中老年人的自身机能老化问题,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能只讲求进度,要加强平时的练习,从而达到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目的。

另外,基本乐理的课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对中老年人进行教学时,在教学章节的划分上要一定要前后联系,前后教学要清晰明确,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时,要多参考国内、国外一些著名的书籍教程,从而尽可能地去将教学内容做到丰富与完善。而基本乐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在日常的练习中,使得中老年群众更加深刻地巩固这些理论知识,从而使得中老年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更全面地提高音乐素养,真正地达到基本乐理的普及。

其次,要做好中老年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就要不断加强文化馆文艺辅导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文化馆文化艺术辅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基本乐理是纯理论教学,中老年群众在接受教学时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群众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时讲话方式要简明扼要,将要表达的问题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组织对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操作、练习。另外,对于文化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工作人员来说,要对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总结出一套具有创新性的课程理论,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群众艺术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和水平提升的一种发展趋势和表现形态,是我国独特的文化表现形态,是群众追求自我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形式,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应发挥文化馆的作用,提高文化馆干部素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艺术支撑,是内容广泛和表现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群众业余生活的质量,提高了其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的程度,同时对发挥中国传统民间优秀文化,建设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是自发进行的,以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基本精神需求和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娱乐的形式和快乐的方式和风格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娱乐的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文化和娱乐的集合体,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和谐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体现方式。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群众文化的主体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构成,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的参与没有任何的年龄和艺术形式的限制,只要爱好艺术敢于实践的群体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形式。在另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传播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感染和吸引了不同阶段的人群,致使群众文化在各个民族、区域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和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群众文化具有民主自由的特性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和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民主性质和自由程度,一般说来,群众文化都是由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自由发展,不受任何组织制度和艺术形式的限制,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和传递快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享受,是人们积极向上和乐观生活状态的充分呈现。 

3、群众文化具有多样性的文化传承特征 

群众文化在各民族和各个地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包含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形式,在群众文化的实践和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被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来,使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吸引力,正因其独特和“亲民”的特性使群众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 

群众文化的自主性和广泛的民主自由程度致使群众文化真正发展成为丰富充实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那么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和成为必要,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作用 

文化馆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应起到相应的指导和教育作用,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不同,群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馆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完整地保持群众文化民主自由发展的特性,文化馆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一个辅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必要时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和活动进行管理和帮助,起到为基层群众服务,传扬群众文化的作用。 

2、转变文化馆干部观念,提高干部素质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广泛而新颖的文化活动形式,具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面对这一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馆在发挥基层群众服务的功能作用时应转变干部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干部素质以熟悉和适应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式,提高自身对群众文化的理解,在具体的艺术教育过程及实践中不断积累教育和管理的经验,从而使群众文化科学民主自由发展。 

3、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培养群众文化专业人才 

群众文化发展具有相应的自由发展形式,有关于群众文化的理论和专业的发展也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群众文化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群众参与程度,但仍未走上系统化发展阶段。因此各相关的管理部门应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弘扬群众文化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和谐文化发展和深入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另外应培养专业的人才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加以管理和规范,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俞彬. 对群众文化的一点思考[j]. 文学教育, 2010,(10). 

[2] 刘野萍. 浅谈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j]. 戏剧之家, 2010,(03). 

[3] 黄玉才. 试论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