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程群建设论文

课程群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7:02

课程群建设论文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教师培养;课程关系;课程资源;转化

将多门课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建设,在文艺学领域里,始于1980年代初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领衔的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该系列课程由“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三门课程构成,它们“分别承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传授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批评实践能力的任务”。该系列课程已于2003年立项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在系列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随着课程理论本身的发展,教育理论界将这种关联紧密、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多门课程协同建设的实践称之为课程群建设。本文论及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主要是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文艺学学科开出的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近年来,以课程群的思路来建设文艺学学科开设的多门课程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与赞同,不同高校的文艺学课程群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省、校三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立项资助。通过几年来的立项资助,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成绩斐然,引起了教育界的瞩目,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是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而又必须重点关注和处理好的。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

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

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

(上接第54页)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3)将本学科发展的大量最新前沿研究成果集中向文艺学课程群的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出新的课程,从而使本课程群中相互关联的课程更为丰富和多样。这种以新课程的形式来实现科研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发。如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开发出“视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媒介变革与文艺发展”等课程,也可以以综合的形式来开发,诸如增加“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这类新课程等。只有这样,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才能够扎根于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生活情境,才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学术滋养而永葆生机,才不会沦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高头讲章。

总之,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制度变革、学术研究的现状紧密相连。除了上述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需要亟待厘清和解决外,还有一些问题也较为重要,诸如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专享与共享问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实效问题也值得展开认真的研究与仔细的讨论,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专门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文艺学系列课程简介[EB/OL]. jingpinke. com/course/details/introduction?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9227-06b6&courseID=B030032&column=brief.

[2]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建设”,“课群建设”即为今天“课程群建设”的早期称谓.

[3] 刘晨晨,王伟. 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 现代教育科学,2011(4):75.

[4] 韦雪艳等.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1(7):75.

[5] 陈庆文等. 教育学课程群建设初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6):104.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课程 课程群建设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

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00-02

专业群是近年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对学校专业重新布局、优化的产物。专业群建设不同于单一的专业建设,单一专业建设指向性强,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相对容易。而专业群对接行业、产业岗位群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需重构,专业群教学资源有待丰富完善,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难点,也成为各校面临的新挑战。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专业群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并不多,课程体系更显薄弱。学校原有的各专业独立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专业群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来适应专业群的发展需要。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几个专业的课程简单叠加,需打破原有专业的局限,对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重新分析,重构对应岗位群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带动专业群教材、实训、师资等资源共同发展,促进群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因此,探索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对提高人才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1.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走访、问卷、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专业群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分析,从工作结构中获得“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分析专业群人才培养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岗位职业能力,为课程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2.专业群课程的分析。通过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对装饰专业群的课程进行分析。装饰专业群包括建筑装饰、工艺美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四个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比较分散,有的重复建设。比如建筑装饰、工艺美术2个专业都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家居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以前培养的学生定位不够明确,没有贴合建筑、建材行业需求。

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秉着课程资源优化、减少重复建设的原则,以课程分析为手段,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为基本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焦点、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结构。逐步实现以专业群与产业链、企业、岗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贴合建筑、建材行业经济发展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

3.“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统一结合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原则,装饰专业群课程设置由专业群公共文化基础平台、专业群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课程模块,软技能组成。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专业课程模块由4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组成,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模块,如表1所示。

二、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实施

1.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步骤。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包括以下四个环节:首先是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专业群教学团队制定教学实施计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修改后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联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其次,制定课程标准、编写相关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准备。然后,依据教学实施计划制定授课计划。最后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如教材的修订、教学安排的调整等。

2.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专业群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平台按照国家和市级要求统一要求安排,由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等7门课程组成,占117时,66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由CAD与工程制图、计算机常用软件、建筑工程概论、美术设计基础、装饰施工预算、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等6门课程组成,占318学时,20学分;专业群模块课程由装饰工程管理、装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智能家居应用、网络维护等7模块课程组成。专业模块课程(必修)388学时,22学分,专业模块课程(选修)204学时,12学分;顶岗实习占1200学时,60学分。

3.软技能活动设计。软技能活动主要围绕天赋层、修炼层、应用层开展的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感恩教育等活动,以集中训练、分散实践、主题教育等形式在课内或课外开展,见表2。

三、结语

专业群是对学校专业的进一步优化、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而形成。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实现学生全面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载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兴趣自由选择课程模块,有利于更加突出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也有利于后期学生就业。另外,相关专业依托专业群形成合力,使培养的学生在产业链上更有岗位特色。另外,解决了资源重复建设,如师资、实训中心等资源更集中,促进群内共享。当然,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专业群资源库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庄胡蝶.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设计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2013,(52).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理论教育 课群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5-02

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体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既要服务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又要服务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决定着新闻传播学生职业品格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对其专业后劲的培养和积累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就本科教学而言,其对象理论素养和授课时长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传统单一的传播学理论课程在一学期、周三课时内完成,实难达到“通才”与“专才”的教学目的,唯有建立传播理论课群,从多种角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形成一个课程群组,才能完成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

课程群的建设即将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而各课程又分别独立开设、具有不同教学内容和目的的多门课程编排到一起,形成一个教学课程的群组,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群学习中系统地、多层次地、具有拓展性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的设想。

一、“通与专”的双重教学目标设定

传播理论课群应围绕传播理论的讲授、深化和拓展这一主题,保持课群中各门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深化角度。传播学理论教育的目标模式主要有两个层次,一种是新闻传播“通才”教育,又称媒介素养教育;另一种则是新闻传播学“专才”教育,亦即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教育。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论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教学环节上有一定区别。

首先,从“通才”教育目的来说,课群中应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全民的公共素质,使新闻传播专业以外的同学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过程,拥有对大众传媒的基本判断能力和传播能力。同时,《大众文化与传播》课程的目的也比较类似,但是其教学范围相对比较小一些,面对新闻传播专业高年级的同学,在获得了新闻传播基础和基本技能之后,能够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大众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并具备正确判断和分析各种流行文化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媒介素养成为课程的教学目的,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新闻传播专业工作,具备了这样的素养之后,能够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角度产生良好的基础性作用。

从“专才”教育的目的来说,课群应形成层次分明、角度多元的课程格局。其中,《传播学理论》课程,担当了概述性地介绍传播学基本理论的任务,其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传播理论观察传播现象的理论模式,全面了解传播理论的总体构成,拥有分析和理解传播现象的基本能力和理论修养,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而《网络传播学》则是从最新的传播现象——网络——对社会的强大影响的角度,切入新型的传播类型,对其要素构成、传播模式、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型传播类型的 特点、方法、影响模式等内容,拥有分析和理解网络传播现象的基本能力和理论修养。这两门课程构成了“专才”教育的第一梯队。

而“专才”教育的第二梯队则应由《社会研究方法》、《传播心理学》和《劝服与公众舆论》等课程构成。《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对社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基本手段和能力,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研究、新闻传播工作和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传播心理学》和《劝服与公众舆论》两门课程则分别从心理学和舆论学的角度,深入开掘传播理论,将传播基础理论中涉及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分析、传播基础理论中涉及舆论形成、劝服与舆论形成的技巧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传播理论各分支的主张,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群的内容设计

根据对传播学理论课群教学目的层次化分析,对课群进行内容设置。

在现代社会,媒介越来越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公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能力的培养,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完全不同,其教学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对媒体的认识、批判的能力和意识,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媒体自身的运作程序、建构现实的实质和方式,掌握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目的的确定下,《媒介素养》课程应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作为文化素质选修课,担当“通识教育”的责任,其教学内容重点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一是将媒介传播的方式、特点和过程进行介绍;二是将媒介对现实的建构过程进行解剖,从而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三则是将媒介传播的基本技能交给学生,提高他们应对媒介、应用媒介的能力。

另外,《大众文化与传播》则是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对传媒有一定认识的、深受大众文化道德伦理影响的公众,帮助他们了解大众文化的生产模式、传播特点、表现方式等深层的意义,继而建立起更为理性的大众文化判断思维和认识途径。为此,《大众文化与传播》课程的开设面向新闻传播专业高年级同学和跨专业选修的同学,其教学内容重点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对文化、大众文化的理论认识(批判认识)、大众文化的各类表现及其营销推广手段的深入了解与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提高人文素质作为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的特性、低俗化的危害、娱乐化的本质,继而树立起良好的人文素质内涵。

三、课群教学方法改革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促进传统理论课程灌输式课程讲授式方法向启发式课程讨论式教学方法转变,成为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思路。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围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开教学,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在这样的总体改革思路的要求下,传播学理论课程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增加课堂讨论和观摩思考的时间,一方面提供教学案例,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提供教学观摩材料,组织学生观摩思考,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须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课群教学需要若干理论资源的支撑,为此,建设起以共享为目的的教学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大量传播学相关书籍的全文资料,丰富课程的学习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创新教学手段是理论课群的关键。理论教学由于理论色彩浓,难免枯燥乏味,因此努力改善和创新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将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手段引入教学。有意识地制作收集相关影像资料,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为一体,充分利用网站链接,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资料丰富、呈现生动、制作质量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论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同时,开设双语课程也成为必要,帮助学生构筑传播理论学术基础,与学界前沿接轨,对学生将来的科研和深造,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索将案例教学和研究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统摄起来,共同服务课堂教学。

理论课程群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将各种教学资源上传共享,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完善教学途径,使课程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也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举措,老师将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成果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同时在作业和考试中,组织学生进行传播调查和相关研究,撰写论文,将这些活动计入考试成绩的最后核算中,使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落到实处,与学生成绩挂钩,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四、传播理论教学课群队伍建设

队伍是理论教学的保障,而课群作为教学平台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阶梯,队伍与课群建设的相辅相成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主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青年教师逐渐适应理论教学的要求,并将自己的学术特长和教学特点运用到课群的开设中,并在实际教学中逐渐明确和提升科研方向和能力,再将科研成果反哺到课堂教学中,既使课程的内容结构、学术来源、教学方法等得到了很好的充实与丰富,也使青年教师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6篇

师资队伍建设与整合优化课程

目前,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现有教师8人:学历结构:博士4人,硕士3人;本科1人。年龄结构:45岁以上2人,45岁以下6人。职称结构:高级7人,中级1人。学缘结构:8人毕业于4所高等学校:其中浙江大学5人,同济大学1人,合肥工业大学1人,辽宁科技大学1人。队伍特色: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群改革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高学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理论课程教学水平、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学术水平、教研水平较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互相补充促进。教师参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能根据学生应用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程群建设期间,课程群教师中3人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获评城市学院教学优秀奖、11人次获评城市学院教学质量一等奖、11人次获评城市学院教学质量二等奖,教学成果丰硕。7人指导大学生电子竞赛和“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获奖,2人指导学生发表相关论文,5人指导学生完成浙江省大学生新苗计划。

城市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以电机控制为主线,依托自动化专业现有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和智能系统院级重点实验室等现有科研条件,以“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和MCU实验室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完善现有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内在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深化教学研究、注重因材施教、减少课堂讲授、引导课外学习。核心课程群主干课程在三个转变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索:通过问题讨论、随堂练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方法积极探索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将引导性项目贯穿理论教学周期,通过课外实践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探索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为主转变。

改革考核方式,在理论考试中,加强基础、强调应用、注重引导、形式多样。充分利用试题的设计与收集,合理设计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淡化理论的推导和复杂的数学计算,着重考察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改革目前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和教学内容,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齐头并进,学生科研、学科竞赛推动实践教学。

严格教学管理

在课程群建设期间,信电分院相继出台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分院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选拔条例(试行)》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分院核心课程群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文件,明确规定了核心课程群教师的准入与聘任制度。

课程群每门课程均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简介,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课程的建设计划,负责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简介、教学日历等教学资料,研究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组织申报本课程的教改项目,组织教材建设,负责课程考核要求与组织本课程的教学评估,负责本课程组教师的培养提升工作等。课程主讲教师参与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简介、教学日历等教学资料的修订,参与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教材建设与教改项目、课程建设等。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7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结构设计 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TU318-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 而结构设计相关课程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本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全过程的主线, 因此,合理课程的体系, 优化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将单门课程的建设向课程群建设转变, 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希望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构建,梳理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群链条,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课程群建设背景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在教学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同一专业内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前后重复现象比较突出;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教学方式方法僵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考试考核方法不适应教学要求,缺乏灵活性等豍。总之,大量的现实问题使得目前的应用型本科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很多高校都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思想。

三、课程群建设的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现有应用型教育的分析,我们认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该从掌握结构设计理论、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出发。因此,我们将形成结构设计主线的课程,打破课程间的壁垒,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实现学科渗透、知识融合贯通,探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模式豎。

(二)建设思路。

1、课程群框架。

结构设计是一个以建筑设计为基础的内容,因此,课程群应该从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开始,随着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逐步过渡到结构设计部分,最终完成基本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知识结构的相互融合和逐渐完善,课程群框架如下:

2、课程群建设的主要任务。

课程群建设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具有校本特色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豏。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课程群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在课程群体性的大框架下,优化重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总体上节约课时。在各门相互独立的教材中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具体讲授时可以从总体上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分层法、反弯点法、D值法等),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前后重复浪费的课时很多,并且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够,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很明显。其基本的计算思路在结构力学中已经学习,再将理想状态下的力学方法引入到具体的结构中来,需要一个过渡和熟练的过程。因此,将此内容安排在最先开设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中,抗震、高层等遇到这个问题可略去不讲。在各门课程中,类似的情况均可进行优化。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有效地将大量信息在瞬间展现,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现代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将设计建筑图的课程设计改为设计和模型制作结合,让学生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提高能手能力,同时加深对建筑构造的理解。

(三)改革考核模式。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可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大作业来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教会和锻炼学生查阅资料、形成个人观点的方法和能力。在专业课程中课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内容,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相对减少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豐。

(四)实践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 计算机程序 课程群 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在教学领域的教学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是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群的建设工作得以优化对实际的教学发展就比较有利。通过从理论上加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研究,就能有助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良好发展。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内容及建设遵循的原则

1.1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内容分析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内容方面比较多样化,其中对各门课程科学设置和其内涵外延的研究内容是比较重要的。还有就是对教和学的视角对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到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方法的转化衔接[1]。以及在转换衔接中的难度措施方法的研究。再有就是从教和学的角度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当中各门课程教学的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考试的内容方法层面的研究,对教师队伍建设层面的内容研究,以及在软件产业和人才市场需求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

1.2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遵循的原则

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优化。课程群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就要能在知识点方面得以明确化。具体建设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能有针对性,将程序设计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及对实践方法方面得以重视,对客观学习的这一规律要能尊重,以及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要能得以充分重视[2]。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注重验证以及模仿内容的核心地位,在实践后对程序设计的方法得以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程序设计语言种类比较多,并且也有着不同的层次,所以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在内容上要连贯性的呈现,将课程群间的内容能够和谐的融合以及深化等,在技术层面要能进行相互的参照。计算机程序课程群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熟练编程语言,以及对程序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熟练的掌握,所以在实际的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就要能够注重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主要方法探究

加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在方法上要能科学重视,在四阶段的课程体系方面能科学的构建。将C语言程序设计和课程设计作为基础,并注重数据结构核心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培养,然后把C++程序设计在程序实际理念当中加以贯穿,对学生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得以重视[3]。还要在这些基础上对Widows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等作为选修课程,通过这一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构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就比较有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目标方面要明确化,以及对课程间的关系能得以理清。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理论以及技能和应用方法的熟练掌握,让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上能不断加强。老师要能对课程间的关系有充分的认识,并要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课程群的良好建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中,要充分注重教师队伍的科学建设。由于教师是课程群的主要实施者,所以其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素养,对课程群的实施质量效果就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教师队伍就要在教学研讨以及集体备课等环节得以重视,对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内在联系能够得以熟练的掌握,以及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4]。然后将教学实践和教研的专题进行紧密结合,在学科课程建设工作上加以充分重视。最后,就要能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平台进行构建。在课程资源以及实验平台、评价反馈等模块方面加以完善化。这些都比较有助于实际的课程群建设的作用充分发挥。如在实验平台区的模块应用上,能对每门课和同一门课程实施不同实验,这就能够提供相应的软件支持,在课堂的讲解以及具体的实验指导等方面的实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就比较有利。

结语: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加强,对实际的发展就比较有利。在改革教学发展的环境下,在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上加以优化,对解决实际专业课程间的不足,以及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性就比较有利。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希望能促进实际的课程群良好建立。

参 考 文 献

[1]张晓.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开发[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09)

[2]柳泉.微课引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J]. 物联网技术.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