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7:42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1篇

一、挖掘矛盾,刻意设疑,引发深思

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能力解决不了的地方,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又差一点进入这种问题情景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其渐渐进入灵感状态,思路流畅,联想丰富,对记忆材料的提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最终实现顿悟,解决问题。例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着一个意思,作者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

二、适宜幽默,设易为难,诱发兴趣

提问如果是一味地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启发思维了。其实要启发思维必须先激发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决不会积极地去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是思维剂,开路机和油库。还以《荷塘月色》为例,有位老师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老师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老师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老师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生成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台阶,分解设疑,化难为易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从提问方式看,许多教师常囿于“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的一问一答,这种零碎的提问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割裂了文本的整体美;在提问对象上,大部分教师机会更多考虑的是优等生,学困生收获更多的是“老师从来不点我”的不满与挫折感,。一堂40分钟的课,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提问流于形式;或大而空,仅围绕一些表面现象广泛设问,提问缺乏针对性;或难而偏,远离学生胸中积蓄与思维水平。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仅占13.3%。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究竟如何捕捉时机,才能走出以上误区呢?具体地说,要循序渐进,学会倾听,适应变化,面向全体,同时要把握“准、趣、新、推”四个原则:1、准。指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2、趣。指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兴趣。“3、新。指课堂提问要富含新意。4、推。指课堂提问要深入浅出。合理的问题设计和指导,让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扩展思维,一定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切入技巧

俄国学者乌申斯基说过:没有提问的讲授是毫无生气的讲授,提问缺乏艺术性同样是失败的讲授。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问题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学生答在要旨中呢?

1、问在“题眼”处,发展思维。

文本中的很多课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从题眼入手,可以把握整体,点面辐射,学有重点,并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教《草地夜行》,紧扣题眼“行”,让学生找出描写“行”的句子,课文围绕“行”依次写了挨着走——并肩走——跟着走——背我走——大步走,引导学生根据五个“走”,理清文脉,再把“五个行”与作者的感情变化紧紧联系起来,体会老红军对小战士的关心爱护及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如教学第三册《蓝树叶》一文时,教师可以扣题发问:“我们都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让学生从周围的观察中回答出:“红、绿、黄”等几种颜色后,开始设疑导课,“为什么会有蓝树叶呢?”从而唤起学生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2、问在重点处,培养思维

每篇课文都有其重点,为保证课堂中凸显重点,须抓住重点设问引思,激发思维,引发探索。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神机妙算”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如果这个词只停留在书面解释上,那是很难发展学生思维的。在教学时,教师抓住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设计教学主线,先让学生理解“神机妙算”这个词的意思,然后问如果诸葛亮那次借箭没有成功,可能是些什么原因?反过来又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同学们思维进入深层次,他们七嘴八舌从不同角度考虑了各种假设的情况所引出的不同结果,假如没有雾是个大晴天,假如鲁肃向周瑜告密,假如周瑜亲自监视诸葛亮的行动,假如曹操用兵船迎战,假如草船只数不够、停留时间太短、距离太远等条件有一存在,那么“借箭”的计划就要落空,反过来则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问在疑难处,诱发思维

文本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疑难问题的出现是学生思维最紧张的探疑解难的高潮,亦是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时机。“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后提出问题(1)“焦急”和“耐心”矛盾吗?为什么?(2)它表达了老奶奶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在教学中,教师紧扣这一疑点,创设愤悱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不难发现它们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焦急”是指老奶奶迫切希望早点看到的灵车开来,直接向敬爱的总理倾诉心中的哀思;“耐心”是指老奶奶热爱总理,她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等到总理的灵车开来,向敬爱的总理告别,这种心情是统一在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悼念上。

4、问在“结尾”处,开拓思维

在文章的结尾处设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拓宽思路,并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激情,达到语文思维训练目的。如在《小摄影师》的结尾引导学生思考:“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如果来了,高尔基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想象空间,训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5、问在想象点,创造思维

例如《草原》一课,讲到“我们来到草原,蒙族人民向我们亲切握手问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这部分书上并没有具体的把“我说的”和“你说的”内容写出来。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据此展开想象:“在这激动的时刻,蒙族人民说什么?我们又说什么呢?”学生兴趣极高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创造成果,通过想象更进一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互助的伟大精神。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感性认识;考评方式;教学内容;

作者:吕琛等

前言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特别在“扩招”的大环境中,高校艺术教育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一方面高校艺术学科的结构和分类正在完善和合理,另一方面,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这样的实际从多个方面加强和促进着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并在客观上形成对高校教育和艺术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教学,从学生课堂反馈和毕业学生的工作体验,我们发现在艺术专业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学生存在着态度上和学习主动性上的明显差异,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学生艺术理论课程内容和知识掌握不牢固,容易形成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以及工作后在艺术理论方面的“断板效应”,这应该引起专门从事艺术理论教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应该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丰富和完善,提高学生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形成以理论指导学生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实践,组成学生自我提高的完整学习链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中应该在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改变艺术理论课考评方式、做好艺术理论课教学、优化艺术理论课教学内容等做文章,以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目标的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理论知识的质量和水平,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同时达到推进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变革的目的。

1高校艺术理论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与专业课程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制动精神,由于学生对艺术理论存在着偏见,认为艺术理论课冗长与乏味,枯燥与说教,抽象与无趣并存,并且对自身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其丧失对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此外,传统的高校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差较大,着也是形成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热情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高校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下降,不能使学生通过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形成长期进步的基础,对于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和学生自身都带来众多负面的影响。

2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变革

变革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学习艺术理论的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分为,促进高校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是当前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力主推进的主要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2.1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

传统的高校艺术理论课授课形式基本采用课堂讲解、幻灯欣赏或者录像片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艺术理论课教学成为史实和现象的简单罗列,常识及基本理论的讲解。这种教学虽然也采用了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和方法,但还属于填鸭式的旧教法。学生学到的除了一些艺术家家的姓名、生平、几件代表作品之外,就是一些艺术的原理和概念化的语言,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也是人云亦云的状态。我们应该在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上下功夫,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独立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的增强。

2.2增加学生对艺术理论的感性认识

大学阶段学生最需要的是感性认识,这一点对艺术类的学生而言更为重要。在艺术理论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非常关键,因此,要改进教学形式就必须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为核心来实施。围绕这一核心,教师的讲解应具有启发、引导性。教学中,每一章应有相关的讨论主题,章节之间的连接处应有悬念,也就是留给学生独立深入探讨的艺术观念和现象。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构成有问有答的互动交流,课堂形式才有可能营造出开放式的氛围。同时我们需要的是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优秀教材,它不仅包括史实、现象、概念等知识,更应有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及教导学生如何把握、辨别、分析、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2.3改变艺术理论课考评方式

要改掉艺术理论课检测以文字表述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加大画图或者动手的测验,把美术专业课程的检测方法引入理论课程中来。只有这样才会增强学生的主动认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4优化艺术理论课内容

艺术理论课上教师除了要讲授基本的常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这些基本常识进行横、竖之问的比较。有对比才有好坏之分,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精读课;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良好的教书艺术莫过于娴熟地使用问题。课堂提问是英语精读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

一、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提问现状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阅读为重点辅以听、说等各方面,涵盖全面的英语技能知识。当前,许多精读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乏艺术性。有些问题肤浅、平庸、缺少信息沟,问法单调,只能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1.了解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是老师为掌握学生对事物的了解情况。

2.体验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3.预测假设性提问。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测或推测。

4.知识性问题。这类问题是根据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已学知识或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的提问。

5.理解性问题。这类问题可检验学生对材料所提供的重要事实或特定细节的掌握情况,也可训练学生迅速获取重要信息的技能及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及短语的能力。

6.推断性问题。这类问题是针对文章的引申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而提出的。wWW.133229.COM学生需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7.分析性问题。该类问题学生需将有关的信息一点点地挑出来,把它们与整体意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

8.综合性问题。该类问题要求学生把文章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拼凑到一起,进行综合加工,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

9.评论性问题或观点性问题。该类问题就是对文章的内容、观点进行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陈述其理由。

问题的种类很多,都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每次课都应包括所有类型的问题,具体采用哪种形式的提问,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三、如何艺术性设计英语专业精读课堂问题

一般来说,专业精读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热身阶段、课文处理阶段、课文处理后阶段。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因此所设计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1.热身阶段

热身阶段是总体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因此这一阶段问题的设计必须注意到趣味性,体验性,可说性。如笔者在上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text 1 the teddy stoddard story 时,就采用了如下类型问题:

1)观点性提问

what qualifications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

2)了解性提问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

3)体验性提问

what is the happiest experience you have ever had in your life ?

4)预测假设性提问

suppose you are the teacher, what will you do ?

以上问题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课文处理阶段

课文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课文是文化背景、词汇、语法、篇章等知识的载体。通过课文处理,要求学生能把握课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结构,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语篇理解能力。这一过程中,老师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问题主要有以下类型:

1)理解性问题

what does the sentence mean ?

2)综合性问题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hird paragraph ?

3)分析性问题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ere/when… ?

4)推断性问题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

5)观点性提问

what’s your opinion on the attitude the teacher towards teddy stoddard ?

这个阶段思索性问题策略的持续使用可保持学生高度注意,使教学相融,加强师生交流。

3.课文处理后阶段

在课文处理完成以后,设计一些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复述课文、总结中心思想、课文场景表演、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进行巩固,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这一阶段的问题应与课文密切相关。有以下类型:

1)综合性问题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

2)分析性问题

what’s the style of the text ?

3)推断性问题

what kind of career would you like to do ? why ?

这一阶段的问题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培养其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四、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问题要讲究趣味、结合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教师有艺术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体现出爱。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要给予提示,诱导学生作答。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以肯定为主,肯定其勇于回答、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

3.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突出主体,引导思索

设计的问题要能突出主体,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发现原因,引导思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少提“封闭式”问题,多提“开放式”问题,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展开讨论并充分让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师从不同角度,由易到难,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情景。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引起他们的共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拓展知识。

5.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讲究艺术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问艺术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艺术——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性,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几种主要的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学论文,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探索。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论文,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环节来进行改革:

1.努力改变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教育学论文,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2.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包括声像资料和影视艺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核心期刊。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教育学论文,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3.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目前,国摘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4.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论文,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5.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核心期刊。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学论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院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4):46-47.

[2]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庞侃.浅谈美术鉴赏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构建[J].美术学刊,2011(3):62-63.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6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范畴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等,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结尾艺术、指导艺术、安排作业艺术、风格艺术等,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二、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一)不断提高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恰当而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不断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进入艺术的境界,要从以下四方面刻苦追求。

一是课堂教学语言要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具有语声美。语音过高,声嘶力竭,不断强刺激,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有气无力,不易听清,就会令人昏昏欲睡。

二是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

三是课堂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

四是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但须注意分寸、火候。幽默,不同于滑稽,不等于讽刺,更不是油腔滑调、低级趣味。

(三)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从“背教案”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课堂的自然生成。课堂上的“提问”及其效果是不能靠“备”的,也是难以“预设”的。因此,“提问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贵在“灵”与“活”。在课堂自然生成的过程中,“提问艺术”不能“照本宣科”,而要靠教师和学生的“灵气”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交融的过程中进行“鲜活”的运用。概括起来,语文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教师设置问题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应该是“大语文”,是开放的语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要的是遵循开放性原则。

二是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必须坚持“尊重性”原则。学生回答问题并不是教师在备课中能预设的,在语文这种“人文性”的学科中,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人独特的感悟,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绪、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在课堂上能够真正落实这一原则,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理解,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

三是教师在确定回答问题对象时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在“机会均等”的教育中,就包括课堂上得到提问的机会均等。由于每一个学生基础不一样,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感悟就不一样,甚至少数学生对于有些问题根本没有感悟。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提问时采用不同策略,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学困生,要给每一位程度不同的学生有体面亮相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有所“成就感”。

(四)不断提高作业处理艺术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作业布置与批改艺术后,才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7篇

教学艺术能更好的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被称为“艺术”的东西,必定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中职英语教师把课上好、上活,上的有灵性、有美感,从而使学生高效率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了教学的艺术,可以改变课堂普遍存在的死板、沉闷、被动的局面。对教师而言,实现了自我价值,成为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对学生而言,教学艺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艺术的途径

每位中职教师都渴望自己的教学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说:“为了高效率的教书,为了高质量的育人,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探索教学艺术,使自己成为富有教学艺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要刻苦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和研究教学艺术,使自己尽快的成熟起来。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在进一步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和借鉴他人的教学艺术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攀登教学艺术的高峰。”2.1每位中职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的中职英语教师,都应该积极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认真研读教育科研论文论著,加强理论修养。2.2大胆使用模范名师的教学艺术,积极尝试,认真实践,不断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

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形式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艺术贯穿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设计教学的方方面面:备课,说课,结课,布置作业,板书,提问,等等。笔者就自身体验,着重介绍课堂提问的艺术、言语运用的艺术、教学组织的艺术。

3.1中职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使自己的课堂波澜起伏,有声有色,其主要原因就是精彩的提问令学生入情入境。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提问技巧,首先要学会“问什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不屑思考”,脱口而出,也不能过于太难,学生听了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学生回答不出,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把握学生问题的“度”,让学生在脑子里多转几个弯,经过思考回答出来,学生会“柳暗花明又有一村”豁然,学习兴趣自然高涨;再次,提问题要有针对性。问题应该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

3.2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是艺术”。英语教学中,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书本上。3.2.1中职英语教学语言要有要规范、简练。英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能准确表情达意,用词恰当,符合逻辑。教师的课堂的语言应该条理清楚、推理严密去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征服”学生。不然就会使所讲内容犹如一堆沙子,没有一点粘性,前后内容连贯不起来。3.2.2中职英语教学语言要有情感性。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亲切自然的声音感染学生,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3.2.3中职英语教学语言要有概括性。教师要抓纲张目,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使整个一堂课的内容好像一串有大有小的珠子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3.2.4中职英语教学语言要有教育性。教师的语言要文明礼貌,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民主治学,不用讽刺的语言,奚落的口气,更不能用粗话、脏话。另外,中职英语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激励性等,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在注重知识积累的时候,还应该加强语言的训练,比如学习演讲术、锻炼口才、掌握控制声音的技巧等。每堂课都是训练自己语言的实验室,长期坚持,必有长进。

3.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3.3.1中职英语教师备课的艺术:新课程要求教师对教案的编写不是机械的“写”,而是一项创造性、筹划性极强的艺术活动。中职英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结果是反映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一重要窗口。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本着为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3.3.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中职英语教师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必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问题为主线,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情景为依托的情境式教学法:图画再现法,演示法,描绘法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以平等交往为前提的互动式教学法。能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一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3.3.3中职英语结课的艺术。中职英语教师要想达到“课虽终,趣不尽”的教学高度,除了做好、做精教学的过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高超的结课艺术,比如快乐式结课,启发式结课,联系式结课,发散式结课等等。

4、结束语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美学概论”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50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CHEN Su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99)

Abstract Local Universiti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lthough it is a heavy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theory, but students must assume aesthetic personality,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essenti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to play the role of second clas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the classroom, to deepen students' cognitive theor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esthetic purpose.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美学概论”课程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美的本质和审美活动,哲学思辨性强,因而比较重视美学理论体系的传授。但地方本科院校的“美学概论”课程不应把培养美学理论研究性人才作为课程的目标,而应着重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的铸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系统传授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审美实践,加强学生审美的情趣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就自己的审美人格和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整教材内容

我国现今出版发行的“美学概论”教材版本很多,各自的理论基点和体系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与侧重点。所以美学教师应以现有教材为基点,综合各种教材,科学地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构建一套完整、有序、与时俱进、最能贴近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体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慢慢地构建了自己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笔者认为,美学是立足于审美经验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那“美学概论”的知识体系应包括美的发展历史、美的本质、美的体验、美的范畴、美的形态、美的创造以及美的功能等多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讲解应将“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来,以美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核心命题为中心,先对古今中外不同的观点加以介绍、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与述评,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认知,并用这种认知去观照现实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理论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但却往往滞后于现有实践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美学活动在审美对象、审美文本、审美媒介、审美语境、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审美生产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现有的“美学概论”教材内容根本跟不上这种转变。因此需要结合现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将诸如生存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新实践美学建设问题、生态美学的现实性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带有前沿性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另外教师还应将审美中心转向当下,扩大关注对象,可以将诸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科技、服饰、动漫、赛博空间等含有审美元素的一切文本形式当成审美对象,用审美情境吸引学生、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使审美规律通过审美经验内化于学生头脑中。

2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审美疲劳。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教育成功的保证。”①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必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减少一人讲众人听的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 问题启发式

问题启发式就是以问题引出论题,用问题启发思考和研究。一般而言,疑问式比陈述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听下去,追随着教师的讲授进程,展开思考、寻找答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然,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提问题的主体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由转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以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对理论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积极向教师提问,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点、疑难点以及兴趣点怎样分布,有利于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体验讨论式

叶朗教授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这就决定了人文学科不能采取经验科学主体与客体分离的研究方法,而要采取一种‘体验’的方法,采取一种‘讨论’的方法。”②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没有定论的命题、可能有所创新或具有独特见解与体会的新课题等,都可以采取体验讨论式进行。

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站上讲堂进行授课。如在讲述“美的表现形态”时,课前由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中任一命题;在此基础上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课程论文,制作相应课件;在正式上课时,由学生自由上台阐释自己的观点。选择同一主题的同学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进行反驳或辩论。

3 优化教学手段

3.1 应用多媒体课件

“美学概论”内容多为概念命题,比较抽象难懂。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有必要尽量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呈现文字、图片、画面、声音,可以同时让学生获得视听的满足与愉悦;可以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既获取大量的理论知识,又感受生动感性的美学现象,在感知色彩丰富的图像、美妙动听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境之后,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获得自由。

为了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制作课件,不仅要让课件的内容与教学计划的内容相符,还应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新颖化、生动化,以期能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感性材料理解所学抽象内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建立多媒体网站

建立与“美学概论”课程内容配套的教学网站,可以使得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被大大扩展与延长,并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并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

可以将教学网站分成三个功能区。一个是课堂讲座区,包括课程与师资简介、教学大纲与日历、教学教案与课件、参考文献等内容,帮助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一个是教学多媒体素材区,可以上传课堂教学录像,开辟各种艺术类型欣赏区,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影视等,不断更新学术动态信息,不定时公开教师及学生的教研教改成果。此区域内容主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艺术及美的感性认知,扩展其知识宽度,启发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一个是教学交流反馈区,可以开辟BBS论坛、在线交流页面、留言板、电子信箱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及时替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上传习题精选、模拟试卷,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4 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教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长期把学生束缚在一个教师的有限课堂内,最终效果会不尽如人意。可以“请进来”又“走出去”,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认知。

4.1 “请进来”

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请校内外一些造诣较高的艺术教师和艺术家进课堂讲座,以此弥补美学教师本身知识积累有限的不足。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中文专业的“美学概论”的课程教师一般都是文艺学专业科班出身,对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掌握会比较全面,但不一定对所有艺术类型的相关创作技巧都精通。专业的艺术教师或艺术家长期从事相关艺术创作与研究,专业素养更高,让他们走进课堂给学生以专业指导,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类艺术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用美学理论阐述美学活动的能力。

还可以结合课程培养计划,联合各类艺术系以及各种文化艺术机构,不定时举办高雅艺术汇报活动。如组织观赏教师教学音乐会、音乐舞蹈汇报会、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诗词朗诵会等,使学生有机会接受较高水平的艺术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4.2 “走出去”

“请进来”之外还可以“走出去”,把学生们带到自然中,带到艺术的世界里,让自然去教育学生,让艺术作品去启发学生,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讲授“自然美”之后,可以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支持,由课程教师和班主任带队,组织学生到所在学校附近的一些风景名胜区游览参观。每个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地质面貌、古朴的民俗民风可以充实学生对自然美特点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开阔学生的审美胸怀、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讲授“艺术美”之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省大剧院等艺术活动场所去观摩各种艺术作品、观赏各种音乐影视戏剧名剧,培养欣赏古今中外各种优秀艺术作品的习惯,使学生在审美艺术的陶冶中提升艺术素养,获得审美感悟。

同时,要求学生在活动之后撰写考察报告或课程论文,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汇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筛选出部分优秀论文汇编成一个班级的《审美考察论文报告集》,作业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本课程的总成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

总之,“美学概论”课程应注重实践性教学,从多个环节入手,铸造人文精神,营造审美氛围,成就审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重点学科阶段性成果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