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1 14:24:27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34-02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一派生机盎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公器,自然反应敏感,社会新闻应运而生。世纪之交,“民生”问题凸显,引起人们关注。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

电视民生新闻问世以来,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7月,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与创新论坛暨电视民生新闻十年回顾评展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论坛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诞生十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聚会,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

1.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都市报、晚报的社会新闻等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己小有影响。最早提出“民生新闻”的是创办于2001年的《晶报》,这份都市报当时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概念是从报纸引入的。

电视方面,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改为《第七日》),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的《今晚800》等都呈现出民生新闻的特质。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率先在2002年拉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大幕。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2年,从上至下掀起了“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的高潮,这是对民生新闻报道的有理力争。尤其是电视媒体运用自身声、形、文等同步的优势,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2.电视民生新闻概念探析。何谓民生新闻?目前,业界和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民生新闻”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名词,最早是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创办人景志刚总监等人提出来的。景志刚认为,民生新闻是采取平民视角、以民生为报道内容、以民生为价值取向的新闻,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状态的新闻。[1]”

著名学者、教授朱寿桐指出:“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2] ”笔者了解到相关的定义,不胜枚举。因此,笔者也尝试着给民生新闻下一定义: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采取平民化视角、日常化新闻语言,以普通民众为报道对象和传播受众,以反映与百姓生计密切相关的事实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体裁。

3.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内涵。“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强调人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引入我国后,“人文关怀”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重视,对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它既是一种理性的、具体的、物质的关怀,又是一种情感的、宽泛的、精神的关怀;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略,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笔者认为,体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可以理解为,在传播新闻信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满足百姓需求,服务百姓生活,反映百姓呼声,维护百姓权益,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二、构建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的现实需要

1.本体原因:电视民生新闻的应有之义电视民生新闻有鲜明的特点:(1)传播理念——“以受众为中心”;(2)传播内容——“以民为本”;(3)传播价值——“多元化”;(4)选题来源——“民生、民情、民意”;(5)采编方式——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体验、极度评说、适时直播;(6)节目形态—— “社会新闻+评论侃谈”; (7)节目延伸——“发展为便民服务平台” [3]。

电视民生新闻本身要求体现人文关怀,而只有凝结着人文关怀的电视民生新闻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民生新闻。

2.根本原因:受众需要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受众需要。大众传播学的受众观,就是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即“媒介即受众”。这一观点虽简单地把传媒与受众固定为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但它毕竟说明了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在我国新闻学研究领域,受众的主体地位受到高度重视。只有在节目选材、采访、摄录、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以受众为本”,融入一定的人文关怀,才能符合受众愿望,引受众接受。

3.客观原因:社会发展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如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执政理念。十七大又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不久前,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改革决心,而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但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新闻传播媒体,只有反映人们的普遍生存状况、生活需要、利益关切,才能受到人民的欢迎。

4.外部原因:传媒竞争发展的需要自《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涌现并蓬勃发展。如河南的《小莉帮忙》,浙江的《1818黄金眼》等,同一城市多个民生新闻栏目同时出现,结果是同质化现象。

2006年6月,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生活帮》开播时,山东的省级频道和地市台共有22档民生新闻栏目,同质化严重。在节目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

1.娱乐化。“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曲折化”现象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电视民生新闻亦沾湿,在报道中,普遍使用现场模拟、特技制作等表现手法使得新闻节目如同电视剧、小品、电影一样,充满情节与“看点”,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被肢解,严肃的话题被戏剧化处理。

2.煽情化。当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将大标题、细特写、动感的场景、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嫁接在一起。有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刻意放大某些凶杀案件的作案细节,拍摄血淋淋的特写镜头。出现了煽情化的趋势,毫无人文关怀可言,并大有发展成为“黄色新闻”之势,严重偏离我国媒介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要求。

3.片面化。“着重城市市民”、“城市生活与社会新闻”、“广大城市市民”等词,大有把我国广大农民排除在外之嫌。难道在社会大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制矛盾突出,“三农问题”难以解决之时,广大农民的生存状况、生活需要、权利表达,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国家发展与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不是电视民生新闻应该“着重”关注的题材和内容吗?

4.低俗化。有部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喜“腥”好“性”,更有电视台的记者滥用隐性采访,假扮嫖客解密的新闻,而且有些视频在网上盛传,点击率极高。这种类似的电视新闻恐怕毫无人文关怀可言吧!

5.浅薄化。选题上,有人形象地描述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鸣狗盗、鸡飞狗跳。一些毫无新闻价值、信息含量少的事实,被部分新闻工作者采录并搬上银幕。主持人的评论上,主观随意的评论,浅薄无知的话语,无疑会误导受众,缺乏人文关怀。

四、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的构建

1.新闻选题上的“小民生”与新闻角度上的“大民生”有机结合。把“民生”定位在“普通百姓”而不是“广大市民”上。小民生”侧重于展示百姓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关注它们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而“大民生”不再局限于单个新闻现象或事件本身,而是借由个体现象发现普遍问题,将“民生”与“国计”联系起来,强调媒体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

2.新闻深度上,借鉴西方公共新闻。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利益和民主。媒介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而且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社区民主协商。这就要求我国广大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不仅仅要报道新闻,更要注意挖掘新闻中的新闻,在新闻深度上下好功夫。

3.新闻表现上,播出方式上的民生互动。通过短信平台、热线电话、微博新闻线索征集等手段了解,哪些是目前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百姓有哪些事情需要解决,让百姓自己来选择,倾听百姓自己的声音。日常化的口语能增加节目的人情味与趣味性,变主持人或记者代替老百姓发言为老百姓直接发言,质朴纯真,彰显人文关怀。

4.新闻分寸上,把握最佳报道时机,评论要恰到好处。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时机上,要选择最佳时期。如11月9日,可以策划关于防火减灾的报道;重阳节,可以报道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新闻可以选择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同时,避免记者或主持人绝对的话语、过激的言论。在节目制作播出时,可以适当运用特技等手段以增加节目吸引力。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构建主要有这四个方面,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有多种灵活手段。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电视民生新闻问世,也期待着更多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加入人文关怀的元素,与其他社会组织一道营造一个温暖、情爱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民生新闻论文第2篇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快感、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快感。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民生新闻论文第3篇

确定了战略频道和重点发展频道之后,下一步需要确定的是重点发展的节目(栏目)。近年来电视的竞争逐渐由以往的电视剧的比拼转变为电视新闻的较量,这种趋势在深圳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

表一显示的是2003至2006年深圳市各类节目播出和收视比重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电视剧近几年在持续降温,如果收视增长模式过多依赖电视剧,抗风险能力就会越来越脆弱。2005年,深圳本土电视剧收视所占的比重仍然高达45.02%,高于北京市的36.0%、上海市的39.4%、湖南省的40.0%(均为年平均数据)。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圳本土电视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发展的支撑点。

表一也显示,新闻/时事类节目在深圳市各类型节目中受众收视量列第二位,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收视总量在逐年提高,节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逐渐攀升,这说明,深圳受众对新闻节目有较大需求空间。2005年以前,深圳本土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还不到深圳市场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带来的收视回报却远高于播出比重。

新闻节目具有收视率较高、观众忠诚度高、收视稳定等优势。城市台的新闻优势则更加凸显,不仅拥有信息渠道、发现制作上的快捷性与便利性,而且在报道角度与报道手法等方面更符合地方观众的口味。这些优势都是中央台以及各省级台所不可替代的。本地新闻是深圳本土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并且易于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在新闻类节目中有所作为,是深圳本土电视确立的新的突破点。

2005年、2006年,深圳本土电视增加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虽然还未达到平均水平,2006年的播出回报却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见图一)。

图一清晰地显示出了,与深圳地区所有电视媒体相比,深圳本土电视媒体在新闻时事、电影、少儿节目等方面明显具有竞争优势,而在综艺、专题、体育、音乐等方面明显不如其他媒体。

图二显示,在扩大播出比重的情况下,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收视比重2006年比2005年有了较大提升,效果明显,本地新闻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由此可见,深圳本土电视媒体选对了着力点和突破点。而很多城市电视台则缺少对新闻节目投入的决心和智慧。

二、以民生新闻带动新闻类节目整体发展

在各类新闻题材中,深圳本土电视选择了独具优势的民生新闻作为重点发展目标,确立了以《第一现场》为核心的民生新闻栏目群。

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决非偶然,民生新闻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之处。从价值观念上来看,民生新闻正式地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从传播观念来看,民生新闻确立了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从传播过程来看,民生新闻不断增强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采用平民化视角,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和琐事,市民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反映市民的意愿、要求和呼声是民生新闻的宗旨。①

城市电视民生新闻还具有中央台和省级台所不具有的优势:一是能够“零距离”地贴近本地民众,成为具有地缘特色和平民化色彩的公共表达空间。二是在内容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将镜头直接对准本地百姓日常生活领域,通过报道本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本地民生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三是具有地域优势,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能够通过对区域性地理文化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四是播报形式能满足本地观众需求,更有亲切感。②《第一现场》正是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从定位、内容提供、品牌营销等多方面塑造差异点形成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并为受众所接受的独特性,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确立自我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三、深圳本土电视在打造源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重要进步

以《第一现场》为代表的自办栏目构筑的本土电视核心竞争力颠覆原有节目收视格局。在经过两年重点培养之后,2005年,整体划归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在将内容进一步调整为民生新闻定位后发展更加迅猛。2005年下半年,《第一现场》收视率超过翡翠台的《六点半新闻》,获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深圳观众的普遍认可,深圳本土民生新闻品牌逐步建立起来。2005年11月,《第一现场》节目长度由半个小时延长为一个小时,播出方式由录播改为直播。扩版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提升,月平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比10月增长15.6%和13.3%。首播的《第一现场》改版前对频道黄金时段的贡献率是1/12,改版后的贡献率提高到了1/6,栏目对频道整体收视的影响变得俞发举足轻重。由于受扩版后《第一现场》收视率增长的支撑,都市频道2005年11月份的总体收视业绩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2006年,深圳电视台在人财物等方面继续向《第一现场》倾斜,进一步加大了对栏目的支持力度;都市频道及栏目组人员在节目的民生化、贴近性、权威性以及思想力度等方面苦下功夫,使得栏目的市场份额屡创新高,单日最高达到31.58%。从2006年3月份起,《第一现场》月平均收视率超越翡翠台的电视剧,成为深圳市常态性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广告创收也突破了亿元大关,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一现场》收视业绩的稳步提升,使其不仅撑起了一个本土频道,而且也成为拉动本土电视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当本土电视收视业绩提高时,《第一现场》能够进一步放大收视成绩;在本土电视收视业绩下降时,它又能构筑一个较高的底部,抑制下跌的幅度。《第一现场》已经成为2006年影响深圳市收视格局的重要力量。

2006年,深圳本土电视将近6个百分点的市场占有率增量,与往年情况比,并非来自传统的收视强项电视剧,而是来自新的节目收视增长点,主要是民生新闻和电影。这其中主要的是以都市频道《第一现场》为代表的新闻时事节目,成为推动深圳本土电视快速成长的主要动力。

深圳公共频道的《新闻广场》和《十八点新闻》、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的表现也值得称道,《新闻广场》与2005年相比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创办于2006年的《十八点新闻》和《直播港澳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超过了本地区的许多老牌新闻栏目,都进入了深圳地区新闻节目前20强,而且还在进一步成长过程中(见表二)。

表二为2006年度深圳地区所有频道晚间各新闻节目收视排名。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稳坐市场收视榜首,与榜眼中央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拉开了较大的距离。深圳公共频道的《十八点新闻》和《新闻广场》也进入了前20位。一批新闻节目收视成绩的稳步上升是深圳本土电视业绩走强的重要支柱。在《第一现场》以及《十八点新闻》、《新闻广场》、《深视新闻》和《直播港澳台》的带动下,深圳都市频道、公共频道、深圳卫视成为2006年深圳市成长最快的几个频道(见表三)。

2005年,翡翠台的市场份额为16.47%,深圳都市频道与其之间的差距为9.99%;2006年,翡翠台的市场份额为11.95%,深圳都市频道与其之间的差距已大幅度地缩小到1.99%,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现在前者处在下降通道当中,而后者正处在上升通道中,深圳市场强势频道的格局被改写为时不远。

四、深圳本土电视突破的借鉴意义

深圳本土电视在找到了自己的突破点后,抓住不放,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在进一步提升以《第一现场》为首的一批新闻节目的收视空间、拓展栏目衍生品牌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周边扩展,建立更多的源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品牌,这是深圳本土电视要实现新一轮扩张的基础。

深圳本土电视的突破说明,找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样可以有所作为。而新闻节目,尤其是民生新闻是众多城市电视台的首选,一是节目资源丰富,取材便利;二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城市电视台都可以承受。三是可以深度挖掘,形成独特视角。③对众多城市电视台来说,虽然自身的力量有限,但如果将力量集中于一个拳头,选对出拳的方向,坚决地打出去,是谁都不敢轻视的。

注释

①沈全梅:《民生新闻解读》,《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版。

②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第6

期。

③杨莉:《电视新闻的差异化策略》,人民网,2005年6月19日。

民生新闻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民生新闻概述

从大的方面讲,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个分支,民生新闻在体裁上倾向于简短,内容大多是反映一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现状。民生新闻以 “平民生活、平民风情、平民意向”为主,多写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一些新事、怪事和争端事件,记者经过亲临现场、重点人物跟踪调查、发表自身的评价等方式真实再现事发经过。

民生新闻的基础是表达老百姓的意愿、考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现状、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使众多的老百姓喜欢观看民生新闻,不同的人群,对民生新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民生新闻能影响到群众对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民生新闻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报道方法,在报道老百姓生活当中重大事件时,普遍运用及时、精准、内容丰富的形式,这些方法也应用在国家随时调整的政策、市场价格、传染病防治、天气情况、严重灾难等方面,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民生新闻在时间要求上可以后延,再现社会真实情况,从老百姓地实际生活出发,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空间,语言侧重于趣味性,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也不放过,力争全面反映百姓的生活现状。

2、电视民生新闻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2.1 引导舆论,弘扬主流价值观

新华社著名总编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利用播报新闻形成的新闻“舆论场”,另一个是民众在生活当中关于新闻事件评论口头“舆论场”,也就是公众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日常生活和当前社会中热门问题进行的评论,能够在特定的人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民生新闻就是利用描写老百姓身边的事和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来完成自身的效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百姓的行动方向和人生价值取向。

2.2 答疑解惑,体现社会服务

新闻媒体的解疑释疑,就是自身利用对新闻事件的选取、理解、解释以及评论、断定、跟踪等方法,使新闻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新闻的结构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来达到对人们的行为和理解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就是要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门问题和关系到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回答群众心中对事件或政策不理解的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功能,疏通群众的思想。

2.3 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平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作用的途径之一,因为新闻媒体本身受到很多方面的关注,其中不乏对它施加压力的方面,但它对社会的影响力非常突出,例如《焦点访谈》节目在刚开始的时候真正是敢于真实报道与评论社会当中事件,但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社会压力,和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媒体舆论监督变得软弱无力,缺乏说服引导作用,使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民生新闻为舆论监督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方向,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诉说百姓关心的事件来引起广大民众的舆论支持,运用广大民众的力量,使民众利用多种手段参与进来,增大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2.4 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各个方面彰显人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保护自然,都需要人的主动性和价值观,民生新闻就是在尊重“人”的基础上,表现对百姓的关注,展现社会美好方面,民生新闻在提倡创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高。

3、民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民生新闻及时反映社会百态,民生新闻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部分电视台为提高视率,追求强烈、鲜明的视觉冲击效果,对社会上的暴力、吸毒等案件过于热心,而且社会负面新闻的比重偏大,过多暴力、事故、灾难等社会负面新闻的报道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恐慌,以致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等负面作用,这类民生新闻的传播应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思考。

负面民生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负面民生新闻报道一方面要尊重事实、反映现状,一方面给人们以警醒,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社会舆论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和谐社会文明发展。但是,负面新闻报道过多却与民生新闻传播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青少年是非观念还不是很成熟,自制力较差,容易受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错把负面现状当成是新奇、刺激、追求,有可能就加重了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同时,负面新闻报道过多不利于市民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人处于对社会的忧患、恐慌、无所适从之中,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4、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价值的有效对策

4.1 以民生为根本,提升节目品位,创新节目形式

(1)准确定位,培养更多优秀主持人

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立足民生,所以,民生新闻内容上要定位在关注百姓生计、百姓生活上。在新闻报道上主持人的语言作用不可忽视,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因此,现代民生新闻发展的关键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首先是树立为民服务的传播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其基本功,尽量使播报亲切自然,播说结合,为百姓生活树立正确坐标;其次是建立独特的播报风格,认清民生新闻的特征,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为百姓报道新闻。

(2)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

要打造民生新闻品牌就要提高节目自身的品位,节目要定位在较高的格调上,不能单纯地记录。节目内容不能仅停留在街谈巷议上,要能以小见大,对反映时代变化,推动社会发展有所帮助。所以要将“公共新闻”的理念引入到民生新闻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同时对现有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跨区合作,开阔当地观众视野,提高收视率,避免同质化的问题。

(3)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形式

为了避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雷同的问题,创新节目形式是必然的选择。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进行报道,例如东北方言特色浓厚,可以用其播放地方民生新闻;在新闻评论上尽量要做到幽默、风趣,达到启迪的目的;采用新型的报道形式,贴近观众,让观众参与其中,进而提高收视率。

4.2舆论导向要正确,强化监督职能

首先,记者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贴近百姓生活,与实际相连,才能为百姓报道更加有意义的民生新闻;其次要善于运用政治功能,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将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尽量避免民生新闻的低俗化,提高民生新闻的科学性、知识性及实用性;最后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作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新闻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将有益的文化传播到观众中,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

4.3加强深度新闻的报道

新闻报道必须要以客观的角度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记者要坚持中立立场,将新闻事实客观地呈现给受众,在报道中要坚持专业主义精神,尽可能详尽地为公众报道事实,为受众服务。新闻从业者要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体现民生情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电视的收视率,促进经济价值的提升。民生新闻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收视兴趣的层面上,也不能过于受到世俗化问题的影响,要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树立新的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进行深入报道,在报道中坚持人文关怀,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传播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民生新闻传播进行管理、改进,从而保证民生新闻真正能够起到积极的社会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J].新闻知识,2006.

民生新闻论文第5篇

[关键词] “民生新闻” 电视 和谐社会

近几年,全国各省级台和城市台为争夺观众正在上演电视新闻大战。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在六百多万人口的南京出现了《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法治现场》、《服务到家》、《标点》等类似的电视栏目。杭州有《阿六头说新闻》、《1818黄金眼》、《新文天天说》;郑州有《民生大参考》、《新都市报道》、《直播郑州》昆明有《晚间・关注》、《都市条形码》;还有上海台《新闻坊》、安徽台《第一时间》、湖南台《都市一时间》、福建台《现场》、海南台《直播海南》等,构成一道独特的电视新闻风景。据统计,全国仅省级电视频道就有30多个类似栏目,这些栏目不但取材相近,手法相似,还亮出共同的口号――“民生新闻”与“人文关怀”。一夜之间,仿佛中国电视界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学者和专家称“民生新闻”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大众化新闻”。“民生新闻”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电视民生新闻模式的可复制性,预示着学者们讨论的以民生新闻为方向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前景良好。”那么,“民生新闻”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吗?从“民生新闻”的诞生环境考察,“民生新闻”不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因为“民生新闻”概念模糊,传播理论与传播实际不符。白小易认为“民生新闻”使得“大众化新闻”在我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最终生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闻一“民生新闻”。李幸认为“民生新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民生新闻,中间层次是市民新闻,低级层次或者是基础层次是市井新闻”。于丹认为“民生新闻不等同于市井新闻,市井新闻是本土文化的而民生是指向未来的”。(着重号笔者添加)赖黎捷认为“以欲望与消费为表征是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而其重要驱动力就是经济利益”。笔者认为,专家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在对“民生新闻”的含义分析存在互相矛盾。民生新闻在报纸早就出现过,2002年起,在全国风起云涌的“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求生存、求发展,激烈竞争的产物。“民生新闻”借鉴了都市晚报的竞争策略,形成了融合多种新闻报道式样的混合体,既有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市民新闻、舆论监督,又有服务资讯和经济、时政新闻,很难定义为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或传播样式、新闻体裁。有专家称“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品格”。《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关键的一条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前途,在于体现深刻而真切的社会关怀。”“凸现人文性关怀或许是电视民生新闻真正有活力的原生性因素,以至它屡被克隆却依然光彩夺目”。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强调人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保护、培养、发展人的个性,使人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诚然,电视媒体应当表现人文关怀,应当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因为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那么,铺天盖地的“民生新闻”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呢?这里,随机抽取2005年11月28日南京地区六档民生新闻栏目进行统计如下:

表中所列新闻中占最大比重的新闻是社会新闻,社会新闻数量分别占总数的71%、100%、77%、93%、100%、73%。不是选择时间的巧合,在“民生新闻”中,社会新闻所占比例较大。这些所谓的“民生新闻”辨不清哪些是“最高层次”、“中间层次”、“低级层次”。胡正荣教授也认为“民生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决定了其软的表达方式”。上述统计表基本能说明媒体是如何表现人文关怀和“民生”状况的,是怎样的“民生新闻”。

通观“民生新闻”,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生活资讯,都以百姓身边琐事为主,放大新闻的接近性特征,把这种本土化优势扩展到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或将硬新闻软处理,或将软新闻置于主流背景加以观照。在操作上采用直播、插播、连线、游动字幕、民意调查、即时反馈等方式,拉近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心理和空间距离,以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将以往在级差传播策略中处于弱效状态的软性题材提升为强效,填补了新闻传播链条中的空档。竞争环境也促使了“民生新闻”产生。广电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的通知》、《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对涉案题材影视剧的播出时段作出严格规定,对违反规定的电视台予以重罚,许多频道失去了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于是,各家电视频道不约而同地抓住了“民生新闻”的救命稻草。

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重新确立了电视新闻的主置,树立了电视新闻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扭转了对媒体不信任的尴尬”。(笔者认为,在“民生新闻”出生之前,新闻一直是各类媒体的重点,“民生新闻”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原因在于地方电视台采取了与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错位竞争的策略。南京地区讲究接近性的新闻节目收视率高,接近性反映市民的封闭性,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关心远少干对自身周围的关心。所以人们选择《南京零距离》而不选择《新闻联播》,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关于战争的新闻也敌不过《南京零距离》。其他城市也存在这种现象,市民天生有看热闹的嗜好,暴力、灾难、吵架、婆媳、邻里纠纷、小偷小摸、市井骗子,这些在常态下足以让人们围观的现象上了电视,观众成了“电视围观群众”,不出门享受看热闹的快乐,加上影像的冲击力,容易使观众接受和追捧。

“民生新闻”不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因为它报道题材狭窄、零碎、琐细、媚俗、浅薄,新闻价值低。笔者观察几十档民生新闻,事故灾害、案件、纠纷、投诉、曝光的题材在新闻中成为主打。他们利用市民的,原始兴趣”,以贴近的名义大行有闻必录之事,内容浅薄,毫无新闻价值可言。如某电视台报道说:一条狗被汽车撞骨折,女主人追上肇事司机,但司机否认,路人众说不一,110也无法处理,当事人双方吵成一团,报道到此结束。有的热衷于小题大做,三十秒能说清的新闻做成三分钟的长新闻,甚至不惜采用卫星连线直播的方式。“性”闻报道也是民生新闻“贴近受众”的手段。如某省台播出的揭秘公关小姐的报道,由该台记者假扮成嫖客与小姐开房间,用暗藏的摄像机拍下小姐衣服的过程。画面上小姐的上身用 类似毛玻璃的处理手段,如同遮了层薄纱但却一览无余。让人恍若在看。还反复用这个镜头做宣传预告,据说节目创下了收视率新高点。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新闻离有多远?这样的“民生新闻”贴近什么样的受众?

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民生新闻偏离了正常轨道,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将断送“民生新闻”的前途。

媒体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一些“民生新闻”只顾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眼球,像个小市民、闲话婆,净报道鸡毛蒜皮无聊事,负面消息过多过滥,整个“悲惨世界”,影响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有的报道闹市区商业促销的接吻大赛和寒风中推销“三点式”的促销活动,格调低下。约瑟夫・普利策早在1907年就针对媒体争相满足受众需求的商业化竞争提出过警告。他说:“一个冷嘲热讽、商业性强、哗众取宠的媒体会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一群和它自己一样低级趣味的民众。”花费纳税人的钱,把国家的公共资源电视频道用来传播此类垃圾信息,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那些为“民生新闻”唱赞歌的专家学者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喜欢看“民生新闻”呢?

“民生新闻”目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并不能证明它代表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2004年《南京零距离》的广告买断价格超过一亿元,“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栏目”。《直播南京》2003年广告最低保守数为1.3至1.4亿元。湖南台《都市一时间》的广告时段爆满!15秒广告单价达9200元,“创内陆15秒广告价格最高纪录”。从《南京零距离》开始,电视人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地方电视台已经不再单靠电视剧吸引观众了,新闻节目可以取得超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效益。电视新闻不再是赔钱的买卖,而是能赚钱的节目。于是各地纷纷以它为范本克隆所谓的“民生新闻”1醉翁之意不在为谁分忧、为谁服务的“人文关怀”,在于高收视率背后巨额的广告利润!

“民生新闻”以贴近的姿态关注百姓生活(这样,节目的收视率易提高),实质是一切唯收视率是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成为影响媒体生存发展的经济支柱。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使下超越了广告原本正当的买卖关系,使“新闻寻租”浮出水面,即媒体主动将新闻“出租”给买主。有的是两厢情愿,双方渔利;有的则是不得不为,媒体报道要看广告主脸色行事。某媒体一档以敢说真话著称的栏目,因批评一知名企业,遭到企业主威胁:若再批评,就撤掉上千万元广告费,改投其它媒体,放弃批评则追加广告。该栏目只好屈服,并要求记者写批评报道时与广告部协商,以免得罪客户。这是“民生新闻”一切唯收视率的结果。

“民生新闻”报道观众投诉和舆论监督,错位现象屡屡出现。媒体的天职是报道事实真相,舆论监督不是媒体审判。对于涉案事件媒体有权进行监督,不等于可以对审判结果下结论。在法治时代更需要尊重司法的独立性。“在记者的调解(或帮助、过问)下,某某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成为《某某工作室》标志性语言。虽然记者越俎代疱的行为促成一些矛盾的解决,但从本质上讲,记者已从新闻的“记录者”演变为事件的“当事人”,将媒体赋予的“权利”演化成“权力”。这种“权力”的滥用会影响公众对政府、司法的态度,因为媒体包办一切毕竟不是文明社会所倡导的。更糟糕的是一旦失去监督,记者的“话语权”容易变成个体谋私的工具。

“民生新闻”不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众对以主旋律正面报道为主要内容的联播类主流新闻不信任呢?因为百姓对主流新闻所传播内容的不信任,干脆换个其他频道,不看它(主流新闻)的胡说八道1社会新闻火爆折射出主流新闻的困境与悲哀!国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观众却不领情,不愿收看而宁愿看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民生新闻”火爆启示人们进一步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普利策曾形象地比喻记者是“燎望者”,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燎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燎望者的任务是为国家为社会这条大船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航行及时报告发生了什么事,并分析解释事件可能发生的影响以引导正确航向,这是新闻的职责。反观国内的电视新闻,确实存在僵化的模式、虚假的政绩、作秀式的亲民等等,从中央台到省、市电视台的联播新闻充满了长篇报告和经验总结。假如主流新闻节目少一些假话、空话和套话,观众还是欢迎的。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矫枉过正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民生新闻”的暂时繁荣,并不表示它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报纸有闻必录”曾经是民国时期报界流行的口头禅。对这一观点,徐宝磺予以批评,认为它“其实绝无意义”。首先它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其次,即便“所闻者全为事实,亦不能进行登载,因事实之非新鲜或非阅者所注意者,仍无新闻之价值”,“若‘必录’新闻,则报纸之新闻,与街谈巷议无别矣”。在西方,以追求刺激为目的大肆炒作市井琐闻的传播取向在传播形态上产生了四种模式,其一为“黄色新闻”模式,因《纽约太阳报》使用而得名,内容讲述纽约一周来发生的社会新闻。创办者把趣味性、人性化作为信条,使凶杀、暴力、色情、犯罪等充满刺激性的内幕新闻、“花边”新闻、隐私新闻泛滥成灾。其二是以《纽约先驱报)为代表的“专业新闻”模式,该报“致力于记录事实,独立进行报道”,以辛辣的时评干预社会生活,影响力超过《纽约太阳报》。其三是“精英新闻”模式,发起者《纽约论坛报》将社会新闻与警事报道兼容处理,围绕市民的关注点试图“直接作用于社会改革”。提倡完善社会制度,维护民权。其四为“公民新闻”(或称“公共新闻”)模式。强调媒体不应仅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中突,还应致力于同公众对话和交流,帮助人们参与公共生活。这一传播形态在新闻界还有争议,它代表了西方新闻界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思考。

从新闻发展历史看,“民生新闻”不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中国的电视新闻当然不能走黄色新闻的路子,应当博采众长,吸取“专业新闻”、“精英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合理元素,走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随着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娱乐方式的丰富,观众的审美倾向会发生变化,“民生新闻”无论作为一种传播样式还是节目形态,都会发生裂变、转向,否则,会被观众无情抛弃。

“民生新闻”不能代表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还因为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媒体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新闻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没有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电视新闻应当提高主旋律的领唱能力,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为营造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成员有无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媒体要以历史、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把握好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现状和趋势、过程和目标。帮助人们弄清楚,许多问题和矛盾是社会变革调整发展中的问题,任何社会进步都会付出必要的代价,不能把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人的过失和无能。舆论监督要着眼于建设,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为目的,帮忙而不添乱。新闻工作者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适应初级阶段的国情,不能用高级阶段的思维来衡量和要求初级阶段的社会实际,否则会觉得到处是问题。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宣传和谐社会的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和为贵”的思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和谐、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祥和、柔和、温和、亲和,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和”就是能综合各种因素、各种意见、各种矛盾,达到博采众长的和谐状态;和是事物或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万物各位得其所:和也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电视要积极介绍“和”的思想,帮助消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民生新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微博客(Twitter);网络新闻评论;多元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且不说网络新闻传播中已广泛应用的Html语言,Dreamweaver,音视频软件,也不说社会性媒体中使用的网络书签Delicious,图片分享网站Flicker,单说现在时尚的微博客(Twitter)就给网民带来日新月异的心理冲击和文化记忆。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雄居世界第一。网络新闻传播以其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互动性等诸多优势,为广大网民的言论自由和话语表达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据保守一点的估计,约有70的网民都曾上网发表评论”[1]网络新闻评论为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的坦陈己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而微博客技术平台上的网络新闻评论,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微博客指博客的微缩版,也称一句话博客。是Web3.0新兴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博主可以抒情闲侃,分享照片,只是每次不能超过140个字或一张照片。博主不必仔斟酎评论标题的标新立异,内容的起承转合,结论的铿锵有力,而是用最简单的句子将最想说的话写下。短小精悍,简洁明快是微博评论的语言特征,这也是网民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微博迎合了网民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同时,微博还能通过Msn,QQ,Gtalk,手机等通讯工具,满足用户即时互动交流的愿望,反映了信息传播方式变革的时代潮流。

微博客有力推动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

微博客网络新闻评论的话题选择带来了多元的话题信息,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设置议题的单一局面。在微博客的技术平台上,众多的评论话题让网民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很容易参与到新闻评论的队伍中。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大家最关心什么?什么变动对大家的生活影响最大?大家现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是什么?最好的答案来自网民。媒体应该借助微博的平台倾听网民的声音,然后从网民最热烈的讨论中选择话题,设置议题。来自网民的议题最容易激发网民的兴趣,而网民的热烈讨论必将给媒体带来生机与活力。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是一相情愿地将设置好的议题娓娓道来,以自以为是的姿态和口吻强行推销给受众,如报纸电视中的新闻评论。而微博带给受众的议题,是即时的,生动的,大家正关心的新闻。这些新闻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来自大家生活中和心灵中的湿漉漉的话题,与广大网民息息相关,而且是多元的,丰富的,灵活的。加拿大社区主导新闻媒体网站Rabble的创始人朱迪.瑞比克(JudyRebick)说:“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把自己定位于仲裁者的角色,只要媒体自以为他们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他们就永远不能很好地利用人们的智慧。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对知识截然不同的理解。”[2]

实际上,微博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正在作为一种媒体影响网民的生活,如2009年岁末微博对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的报道,就为当地居民带来清新的民主气息。2009年11月23日是广州市城管委成立后的第一个街访日。番禺区华南版块的业主们选择这个机会进行上访,表达他们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诉求。上访之前,番禺的居民通过新浪微博发表各种评论,表达各自的意见,有效地统一了思想。到上访时,交通工具,交通路线,集合时间和地点都到微博上。在上访现场,网友lemoned,wenyunchao等在不同的位置通过微博客对现场上访的情况进行报道分析。这些报道有图片,有说明,直观而及时地向场外关心垃圾焚烧的人们传递着现场信息。由于微博的号召和评论,不断有人赶来加入上访队伍和提供支援。微博迅速把这一事件推向网络深处。很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新闻1+1栏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正面报道[3]。央视的报道为广州市政府处理事件指出了方向,最终使这件事得到圆满的解决。微博在这件事上发挥了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微博大多反映的是网民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网民身陷其中却无力解决。这为网络新闻评论增添了诸多民间的议题,如网民的衣食住行等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假如没有微博,传统媒体很可能不太关注这些信息,他们的评论也许一如既往。

微博在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全程全方位地提供新闻信息,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和任何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变革来说,在媒体之外,有更多更亮的眼睛,有更深更新的思考。可以说,媒体之外的见证者,观察者,评论者的分析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精辟深刻。毕竟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微博技术平台上荟萃的新闻评论有效拓展了新闻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尽可能还原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丰富性和深刻性。

在微博的技术平台上,网民围绕同样的新闻话题,全方位提供新闻信息,积极参与讨论分析。一旦新闻信息有了失误,全民参与纠错,这种全民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媒体单一作战报道新闻信息的模式,多元视角多元维度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必将走上更加专业的道路。在全民参与下,网民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信息,更加严谨的推理,更加理性地探讨,更加多元的评析。

在微博的技术平台上,网络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也日渐多元。目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日益多元,而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网民的思想观念的网络新闻评论就表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信仰,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情感倾向的网民都能平等地发表对同一新闻信息的评论时,不同文化体系的冲突,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的争辩将是新闻评论的常态。因此,新闻评论所折射出来的多元的价值取向是一定时期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生动反映。

“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4]科技改写了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微博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无论是评论话题的多元,还是新闻信息的全程全方位提供,微博技术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变化。它促使我国的新闻传播向着自主,民主的境界推进。因此,每一位微博评论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疏导一切消极的,狭隘的,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才华和胆略,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

注释:

[1]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载《新闻大学》,第91页,2008年第4期。

[2]高钢:《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影响》,载《对外传播》,第44页,2010年第1期。

民生新闻论文第7篇

人民的支持是新闻事业力量的源泉,新闻事业的发展要依靠人民

1936年,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借出兵抗日之名,发动反蒋战争。陈失败后,其负责的西南政务委员会等机构撤销,广东归政府直接统治。陈在出兵通电中要求开放言论,为博得广东人民的同情,撤销了新闻检查所。广州报界为此对采取妥协态度,制定了《新闻电讯稿件免发刊标准》一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限制。恽逸群为此在《生活日报》周刊写了《评广州报界的免登标准》一文,希望广州报界不要作茧自缚,机械地运用。恽逸群写道:“上面的‘免刊标准’,虽然内容和中央宣传部以前订的‘新闻检查标准’相类似,但是当局统制新闻政策如其不改变,决不会因为你订了标准而放松一些的。我们要明白所谓新闻纸的权威,新闻纸的力量,决不是指报人本身有什么权威、什么大的力量,也决不是完全仰赖政府的维护而会发生力量,是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代表民众说话,获得数千万的民众为后盾,才能发生巨大的力量,以克服钳制舆论的缠锁。”①这段论述揭示了报纸得以发生影响和权威的根源,表明了新闻自由的获得只能仰赖数千万的民众作为后盾。

1946年2月,《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新闻工作》上连载了恽逸群的《新闻学讲话》,在这部最能体现恽逸群新闻思想的专著中,恽逸群在关于如何解决新闻线索的问题时又说道:“办好新闻事业必须依靠群众路线,主要就是使新闻的触须普及于各部门,能够迅速反映群众的生活与要求。”

新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服务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

在《良心与天职》中,恽逸群就明确了“新闻记者的责任是做民众的耳目喉舌”是最基本的知识;在《新闻界的联合战线》中,他又说道:“一个正确的新闻纸,它要能真正做到为大众的耳目,为大众的喉舌,记载真实的、大众应该知道的事实,说大众要说的话。”在《新闻学讲话》中,无论是对有关“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本体问题的论述,还是有关“新闻的政治性”、“新闻自由”等宏观命题的思辨,乃至对新闻的采、写、编、评、副刊、广告等新闻业务问题的阐释,都围绕“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这些基本理念来予以展开。而恽逸群在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后,所力推的党报必须体现群众性的改革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此外,恽逸群强调在新闻禁网森严的时候,新闻人决不可无所作为甚至不洁身自好,要求新闻媒体不可传播汉奸理论等违反民族、国家利益的文章,说明了他对“新闻媒体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这一理念的坚持。

1946年恽逸群到达华中解放区后,担任《新华日报》华中版和新华社华中总分社(两块牌子、一个班子)的领导职务后,进行了新闻改革。其中一条改革措施是,为了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报纸开辟了多种多样的专刊、专栏,内容包罗万象,面向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群众,解答群众在学习、生活、娱乐、思想等多方面的种种问题,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这一措施是“新闻要服务人民”思想的实际运用。

新闻负有指导民众的义务

从恽逸群二十年的新闻生涯来看,新闻的指导性是其一贯主张。他刚开始踏入新闻界时就确立了基于立场的“精编主义”。1935年,来自北平的报业巨子成舍我在上海创办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小型日报《立报》,恽逸群参加了《立报》的筹办和出版,并提出了精编主义。所谓精编主义,实际上其不仅是注重于文法、句式的修改以及添加背景资料,更重要的是基于编辑的价值判断和卓越见识,而对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和立场修改得鲜明清晰。而所有这些做法的背后,是为了方便读者、不误导读者甚至达到教育读者的目的。

1936年恽逸群为新闻作品选集《记者道》一书做了序言《新闻界的联合战线》,恽逸群在此文中写道:报纸要说大众要说的话,“但是一个报纸还不是仅仅做到这样为止,就算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更应该积极地指导大众,教育大众,组织大众”。②

恽逸群在《新闻学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新闻指导性,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新闻纸(报纸)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社会,它报道社会各方面(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市井以至于全世界)的现实情况,反映各方面人士的生活与意见,批判与表扬,检查过去,预示将来,刺激人们向上的思想,使现有的社会成就向前更进一步,更提高一步。不论报纸的立场如何,它的基本目的是一样的,所差的只是道路不同:进步的报纸促使社会更进步,指导读者朝进步的方向努力;反动的报纸使社会更反动,指导读者走反动的道路。就是低级趣味无聊的报纸,表面上没有政治作用,实际上它所起的作用是大有助于反动派的。”③对于一般人认为言论的指导作用最大,恽逸群认为,“其实,新闻纸的任何一部分都有指导作用,而新闻的指导作用则为最大,最有效;言论(社论、短评、专论)虽有时占极重要地位,但一般说来是远落在新闻之后,有些与副刊作用相等,有些则甚至不及副刊的引人注意。读者中有专看新闻而不看副刊的,但专看言论与副刊而不看新闻的人则极少极少。因为新闻是报道事实,言论与副刊文字则发表主观的意见。大多数读者对于事实报道是信心较多,对于别人的意见则不免将信将疑。所以新闻的指导作用最大,而言论与副刊次之。”④

通过对恽逸群新闻思想中人民性的分析,再联想恽逸群当年批判的新闻界怪现状今日犹在,我们就不会感到这些精神内涵的遥远。恽逸群新闻思想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作为独特、卓越的典范,昭示着今天还没有实践这一精神内涵的新闻从业者学习、自省。这不是宣讲课和教科书所能给予的,这是榜样的力量。

注释:

民生新闻论文第8篇

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表达意见倾向的文体。从事新闻评论,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客观性写作转入主观性写作,必须在写作中注入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倾向,必须明确和直接地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隐藏或遮掩它们。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后扩大为通讯社、广播和电视经常运用的新闻传播手段,现在又进入网络领域。

网络评论是指代表网站立场的新闻评论,通常由网站或网络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另有研究者从传播者的角度来区分网络新闻评论的子类项,提出两大类的划分方法,认为一大类网络评论是那些传统新闻评论的网上延续,是网络媒体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另一大类是网络媒体论坛又称电子论坛上发表的内容,主要是普通网民在网络传媒提供的网上园地和平台上就新闻和其它问题发表的意见和看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国内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自主评论”、“汇集评论”和“自由评论”。

所谓“自主评论”是指由网络传播实体自己组织主持并作为本实体权威性观点和立场表达的品牌性新闻评论。目前国内一些网站的主打新闻评论栏目采用“时评”作为栏目名称,显示了贴近时事进行评议的倾向。它们还大都采纳了每日刊登的周期频率,显示了对新闻评论及时性的重视。

所谓“汇集评论”是国内网络传媒借助网络传播优势,将新闻评论汇集起来,比较集中地呈现给用户使用。可以将其分成两个类型:一是汇集各家传媒和媒体网站评论的内容,一是汇集网民自发来稿文章。这两种类型的新闻评论在网站编辑运行中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前者是集纳众多传媒机构和媒体网站的新闻性评论文章。后者是网站在转登此类新闻评论的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互动技术,为网民提供了阅读之后发表感想的机会和渠道,而这类网民的读后感也作为评论文章的一个附加部分,驻留在网上供其它读者参阅。网民可向网站论坛发送自己撰写的、根据时事报道有感而发的议论文章。新闻网站编辑经筛选后把一些来稿文章提出来,集中刊登在新闻评论频道或栏目中,起到更突出的传播作用。

“汇集评论”还有另外一种样式,即“专家评论”(也有的以“评论员专栏”形式出现)。有学者将其分为两种类型:1.专家独立选题独立写作,然后将评论文章提交给网站发表。2.专家通过与网民、网站主持人或其它专家的在线互动交流,完成评论的生成过程。从网络编辑的角度来看,挑选和约请合适的人选是令专栏活跃和有影响力的关键环节。此外,编辑需要经常和这些特约的评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商关系,通过相互协调,使栏目的整体内容从选题、文风、数量等等诸方面都有合适的覆盖和平衡的呼应。网络传播的空间和内容承载容量都大大提升,这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专栏开辟出来,每个专栏内可以刊登更多的文章和评论,可以展开更为生动和广泛的讨论和观点的争论。这些都对编辑的组织、策划和协调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自由评论”主要指网民自发地发表议论和感想的成果形式,显现和驻留在网上,供其它网络用户阅看的评论性文字。“自由评论”只是网民网上自由交流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就网民的自由评论来说,它往往包括对许多领域问题的意见抒发;就传媒所关心的内容来看,它们可以包括时事评论、体育评论、文学评论、文艺评论、生活评论等。我们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新闻评论。网上论坛一般都是分主题的和围绕主题展开的。分题有助于聚拢话题,增加效率,也便于版主管理。在网上,时事论坛最具旗帜色彩。它一般信息快,思想活跃,贴近时事政治事件和问题,受到网民的普遍关注,其它内容论坛也常常受它的影响。

国内网民自发的新闻评论的存在和传播形态,就广泛传播的可能性而言,一般主要通过BBS和网络论坛形式。网民自发性和自主性的新闻评论有时能打破社会惯常的传播秩序和步调,揭示一些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内幕。这种传播冲击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是管理者需要有效把握和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