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2:35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1篇

【关键字】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以其他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的前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牢固,而学习理念由于其他课程有很大区别:一般的会计课程都是以“核算”为中心,而财务管理课程则上升到“管理”的高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因而,在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是一直困扰着广大的专业课教师得一大难题,本文试图在高职学院的《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既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不适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空洞、枯燥、乏味,因而很多专业教师觉得财务管理课程十分难教,学生也觉得该课程尤其难学,整个课程学完后学生的感受是什么也没有学到,因而改革传统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必在行,因此经过我院专业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实时的应用到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并且进过2年的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在此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教学模式“以项目做引导,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作引导”为基本理念,首先为整个课程设计一个总项目,然后为了完成这个总项目,则规划、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任务,其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主线,用完成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最后在实践中学习、总结、提升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项目设计与导入

1、项目的设计。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项目”的设计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项目设计就不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以后的项目实施就成为空谈,因而设计出一个既足以引起学生兴趣又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具体工作的项目是教师实施该方法成功的第一步。

2、项目的导入。有了设计好的项目后就是要将该项目成功的导入给学生,以引发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此时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二)任务驱动

1、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分析。“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就应该是“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将任务成功导入给学生之后,教师先不忙着做任何的指导,应先让项目小组自己讨论该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完成这一项目你们团队该做些什么?这其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在学生把此次项目的任务目标、情况、难度分析清楚之后,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要解决遇到的困难该如何入手,哪些知识对学生来讲是全新的,让学生自己查阅参考书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过滤出哪些是对解决任务有用的知识,自己先学习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哪些是学起来有难度的小组可以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出完成任务中最难问题。

3、整合完成的任务,形成方案。每个项目小组都有几个成员,每个成员都会有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因而进过分析任务、查阅资料之后,项目组组长应该召集成员开会讨论,听取各个组员的意见,经过归纳、整合,最终形成书面的方案,可以形成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等等。

4、教师总结评价。最后,教师让各个项目小组负责人将自己本组讨论确定的最后项目实施方案提请班级讨论,其他项目小组可以就别组项目实施方案发表意见,经过几组讨论过后,基本上可以形成一致观点,即使是不一致也没有关系,本来这些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有了一定理念即可。此时,教师一定要对本次任务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尤其是最开始,可能完成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但是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由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角”变成了“学生是主角”,该如何调动学生这一主角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能否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精神和精髓得以贯彻实施的关键所在,因而解决的方法是两方面的,一方面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另一方面将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认真做记录,作为该课程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但并不是说教师没有事情可做,教师对整个教学的把控能力要求就会更高,首先是整体项目的设计,然后在各个项目任务的分解,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小任务,每节课的规划,课堂的组织,对学生特点的了解,项目小组的划分,项目负责人的选择,项目实施过程中困难的预知,突发事件的处理,完成项目之后的总结与评价,这些都是极其考验专业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引导、指挥、指导作用发挥得当,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反之,整个课堂会一团糟,无法继续实施。

(三)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高职教育强调“理论够用,实践为主”但是并不是说可以不学习理论,所以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处有这样两点:第一,学生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后,完成任务前有一个查阅资料的阶段,这个阶段应鼓励学生自己先归纳出完成任务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点;第二,教师在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的时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综合这两年以来我院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来的经验来看,该教学模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只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任务实践中恰如其分的融入理论知识依旧是我们需要探索、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勇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管理学家,2012(02):151~152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内容;职责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36-02

高校教学秘书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协助院(系)领导处理本院(系)中各类教学事务的管理服务人员。教学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教学管理有力地支撑和保证课内外教学的有序进行,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扮演了不可缺缺的角色,是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

一、教学秘书岗位的重要性

教学秘书是高校各院(系)具体负责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和日常教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在行政上是由学院院长和分管教学副院长领导,并接受学校教务处的业务指导,是连接学校教务处与各学院间的纽带,处于教学工作的最前沿,也是沟通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教学秘书是基层管理者、组织协调者、检查监督者,也是院(系)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教学秘书在学校的教务教学管理中实实在在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二、教学秘书的具体工作

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学秘书工作非常具体,笔者将整个工作分成六大块: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安排和教材管理,期末考试和试卷管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管理,延期学生管理。

1.日常教学管理。①课表管理。课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制订,是教师授课和学生上课的具体时间、地点的安排,开学前由教学秘书负责通知任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保证上课秩序的正常进行。②教师调停课管理。一般来说,每学期都会有部分教师因课程安排与自己的安排有冲突而要求调课,还有部分教师因出差、生病等要求停课休息,教学秘书要帮助调停课教师办理有关手续,并且要做好记录,及时通知相关班级的政治辅导员。为确保每门课程授课学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秘书要提醒因各种原因耽搁课时量的教师后续要在规定的授课计划时间段内补足耽搁的课程学时,并且做好补课记录。③常规教学检查。教学日志是教师和学生记录每次课授课内容,上课情况的依据,教学日志要做到及时发放,及时收回,及时分析,将相关信息及时向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计划、教师上课和学生上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汇报。抓好常规教学检查工作,这对于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④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目前,许多高校都实行课程、成绩网上管理,教学秘书应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网上选课的重要性,对大一的学生要加强如何在网上选课的训练。学校教务处通知学生网上选课时间段后,教学秘书要及时通知政治辅导员,督促政治辅导员检查学生网上选课情况,尽可能减少学生网上选错课、漏选课。⑤参与教学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工作。教学培养方案是制订教学执行计划的基础,教学秘书要熟悉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执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秘书也应当积极参与,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起好教学秘书参谋作用。

2.制订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安排和教材管理。①制订教学执行计划。新的学期开始,教学秘书要根据各教学培养方案提出下学期将要开设的课程,制订下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由各教研室主任核查,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审批,报学校教务处审核。教学秘书理出教学执行计划中的专业选修课,交与相关学生班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完成的专业选修课学分、兴趣)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合理选择,按照自然班报出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教材数量。教学秘书要切实做好汇总整理工作。②制订教学任务安排表、征订教材表。教学秘书根据教学执行计划,按照课程归属管理原则,提出教学任务安排,属于其他学院管理的课程,要及时将上课班级、选课学生人数、教材数量报给课程归口管理的学院,并且收集整理归口于本学院管理课程的班级、选课学生人数、教材数量等信息。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教学秘书制订教学任务安排初表和教材征订初表,交与各教研室主任,明确要求各教研室主任在三周内完成任课教师安排和教材选定工作。教学秘书汇总后,将教学任务安排表和教材征订表交给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审批,报送学校教务处审核。

3.考试、试卷管理。①命题。需要通过命题考试的课程一般是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教学秘书要提醒各教研室主任安排授课教师命题或者统一命题,提醒各教研室主任严把命题质量关。按照教学管理规定,每门课程在结束前两周授课教师应当准备考试题原稿两套、答案两套,其中第一套用于期末正常考试,另一套用于下学期开学后未及格学生的补考。如果要求相同(必修、学分、学时),但由不同教师授课,有较多班级的同一门课程应当统一命题,统一考试。②制卷。教研室主任审查试题原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核签字,命题教师将试题原稿交与教学秘书,由命题教师和教学秘书共同密封试题原稿。教学秘书确定印制试卷份数,交到教务处开印制单,将印制单交到印务室印制考试试卷。整个过程教学秘书和教师要做好试卷保密工作。③考试安排。教学秘书根据学生班级课表,找出空档,合理提出考试时间,到教务处申请教室,安排好考试的时间和考试地点后,及时通知政治辅导员,由政治辅导员通知学生做好复习迎考。每次考试的课程可能涉及到好几门,还可能涉及到不同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教学秘书要考虑异常学生情况,尽量避免考试冲突现象发生。④监考安排。教学秘书要恰当地安排监考教师,合理分配教师的监考工作量。为加强考试环节控制,教学秘书应设置出清晰、有效的考试记录表和院领导巡考表,方便监考教师和巡考领导做好考试记录。⑤试卷归档。每学期期末,教学秘书要做好试卷归档工作,整理试卷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将试卷袋编号,按照顺序装柜,为的是今后查找方便。原则上试卷保管的期限为三年。

4.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管理。教学秘书要协调各教研室主任安排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督促各教研室主任做好论文中期检查、完善论文评定工作,负责协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对学生进行网上提交论文工作程序的培训,安排论文上传后的验收审核。

5.学生成绩和学籍管理。每学期期末,教学秘书按照本学期开设的归口本学院管理的所有课程和任课教师、班级制订学生成绩管理表,按照成绩管理表提醒各位任课教师提交成绩三份,一份上交学校教务处,一份装入考试资料袋,和试卷一并保存,一份学院存档。

6.延期学生管理。按照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本科学生在校最长学籍年限为六年,专科学生在校最长学籍年限一般为五年。延期学生是因为有部分必修课程没有及格不能毕业的学生,但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最长学籍年限内继续重修相关课程,直至及格,可以领取毕业证,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还可取得学位证。由于教学秘书对整个学院的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清楚,对各年级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也相当清晰,因此各学院的教学秘书是担任延期学生的管理工作的最佳人选。

三、教学秘书职责要求

1.良好的职业操守。教学秘书也是高校教师的一员,要有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同时在教学管理中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位微而言不轻,职位低但责任大,必须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自己在院(系)中承担的角色认识恰当,工作中保持“忠实、服务”的精神,做好领导的得力参谋,对人要做到热情、周到,对事客观公正,把握谨慎性和确保圆满性。做事坚持原则,不能自作主张,擅权越位,明确工作角色,做好本职工作。

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学秘书工作也是一项人际交往工作。教学秘书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学服务管理者,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灵活性,要注意以理服人,要有热情,态度和蔼,语言得体,力求做到让领导满意,让老师和学生尊敬;有时要换位思考,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工作中还应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交流沟通,营造一个与同事和谐相处、与学生和平共处的轻松舒畅的工作环境,可以使自己繁琐复杂的教学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方式与教学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提高,教学秘书一定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特别是增强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院(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非常熟悉,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文贵,杨玉林.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队伍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41-44.

[2]林征.论高校院(系)教学秘书工作的定位及功能[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14-116

[3]谭哲丽.高校教务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294-295

[4]王诚怡.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95-96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3篇

[摘要]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学科特点差异决定了授课对象应具备素质特点差异。任务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性,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多赢,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发展与行业发展接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任务教学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李鹏军(1978-)男,陕西渭南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重庆教育学院教育改革课题项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行业基本素质课程实施任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2010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4-02

任务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已在教育领域得到重视和运用。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获得的知识和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中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确立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大纲、教材紧密联系,把有助于达到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看成是任务。

一、旅游管理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

1.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讲解,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内容。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应用性学科变得有名无实。在讲授过程中,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的灌输,学生成了学习过程的被动者,造成“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局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参与性,不利于思维的拓展。

2.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一言堂授课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我国旅游教育起步晚,真正意义上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对旅游专业的知识了解不深入,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过程中一言堂,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竞争意识、公关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单一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多数去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就业,在为客人服务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是学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必备素质。而单一的授课模式会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组织能力无法在课堂中得到锻炼。

任务教学具有目的性和开放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和操作性较为突出,与行业联系紧密,属于应用性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

二、任务教学的设计原则

1.理论框架任务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包括教学目标、输入材料、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个部分。著名教学理论家Willis将任务教学分为三个环节:任务前阶段、任务环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是核心,是某一章节的主要理论或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要求。任务前阶段,使学生了解任务的目的、完成任务的方式,意识到亲身体验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它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步骤,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否明确,都要认真考虑。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好任务。任务环阶段,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观点。教师扮演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后阶段,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完成任务,反思任务完成情况,检查任务的实施效果,学生吸取别人的经验,完善实践过程。通过三个任务阶段,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分配教学任务,细化教学目标,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2.实施任务教学的关键是设计任务。任务设计依据的原则是开展任务教学的前提和指导。一是真实性原则。任务设计中使用的输入材料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学生接触的任务要来源于实际工作,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况中体验,在课堂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信息,在课堂上使用的技能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二是连贯性原则。要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和逻辑上的连贯。在实施任务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若干任务应该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在内容上相互衔接,每一个任务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和出发点,任务之间相互衔接,逐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三是实用性原则。任务的实际不仅要考虑形式还要考虑效果,课堂教学形式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中,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可操作问题。除此之外,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趣味性原则。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任务教学策略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旅游专业知识,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适应地方旅游业发展,具有现代旅游理念和素质,熟悉现代旅游经营管理和手段。

旅游行业基本素质课程多。一是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如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涉及旅游学和法律学两门学科,旅游心理与案例分析涉及旅游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二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由法律学提供,涉及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的研究对象不能脱离以人为主体的旅游活动而独立存在,除了法律学、旅游学等基础学科外,还需要其他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是与众多相关学科相联系的产物。三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与市场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如旅游法律法规是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法律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旅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旅游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旅游活动的实际问题而诞生的学科。

2.任务的设置。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任务为基础来开展学习和教学过程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思路。它基于任务学习理论,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学内容看成一个任务,把学习目标设置到真实的任务环境中,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对旅游管理专业行业基本素质课程而言,可以依据课程和行业中的实际问题,设置任务,这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并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各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的方法。为实施任务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取舍,指导学生开展任务学习的相关准备。以行业基本素质课程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中的一节内容――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为例,说明实施任务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任务前阶段:要求学生上网查询导游不规范行为的相关案例,造成的结果和形成原因,以及对其的处罚措施。任务环阶段:任务,学生分小组讨论导游服务中不规范的原因、结果和解决的措施;计划,结合小组讨论内容,各小组在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游客中调查、访问;结果,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和调查结果,以及任务完成的方法。任务后阶段:分析,小组自评和学生互评后教师做总结;任务实际演练,学生到旅行社、游客中实际调查导游带团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要说明具体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导游不规范行为的相关案例。在任务环阶段,要根据课时要求和教学任务要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堂上讨论;在任务后阶段,学生通过对旅行社和游客的调查验证自己的结果;在小组讨论后进行互评,教师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和归纳,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可安排学生实地感受导游在带团过程中的规范行为。

第一个任务完成后,学生提交小组分析统计调查结果。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第一个任务结果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或运用讨论法进行理论的传授或引导,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导学。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同时,评判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帮助其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

在期末考核方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平时成绩中适当增加任务完成情况的单独成绩,如设立20%作为任务教学成绩并计入期末考核中,而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可适当降低到50%。

4.任务教学的成效。传统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传授知识,运用理解记忆的教学方法,侧重讲授是什么,以理论事,教学主体是教师。而任务教学的教学目的是解决问题,采取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强调为什么,以事论事,教学主体是学生。

就学生角度而言,任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间的信息传递量。旅游管理专业与社会、行业发展联系紧密,实用性强,任务活动贴近社会和行业实际,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教学中,教师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典型任务,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操作要求,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地进行发散创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习过程的自主化。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收集信息,获得大量信息,实现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大的信息交换网。

就教师而言,教师从传授知识变成了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学生的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这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任务教学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后续的课程内容相连续,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在真实场景和工作任务中进行信息交流,学生通过任务与行业紧密联系。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多,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课堂上师生交流不足的问题。教师也要在课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师生互动,更好地开展任务教学。

就教学效果而言,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任务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从学习兴趣、行业需要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性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多赢。

5.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先输入再输出的原则,教学任务设计的广度、深度要符合学生能适应的程度。一门课程是由众多子任务构成的任务链,因此,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任务教学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使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设置任务的数量。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穿插在“任务环”的各环节中,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在具体运用任务的过程中,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定,课程中所设计的任务的难易程度及相关联的内容的多少,完全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在任务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法,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包括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报告、学生参与活动等内容。同时,教师应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任务环节的具体情况做灵活安排,重视学生的沟通与合作;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评价尺度。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旅游教育要面向实际,改革教学模式。任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融入学习的乐趣中,获得真实社会的交际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黄晶伟.任务型教学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祈颖.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3]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文书档案管理 项目化教学模式 实训项目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过程。《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是高职文秘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文秘专业学生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际操作与技能训练。为了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文书工作、档案业务在实际工作中的紧密联系,本文就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一、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与本课程的学习方式不相符合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是对秘书理论的深化和延展,也是公文写作课的后续课程,它的业务性、应用性、技能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在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多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讲,则显得特别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这样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转变为以实际应用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就必须转变该课程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提高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线,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本专业工学结合难以实施的难题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解决文科类专业工学结合的问题时,大多采用实习实训的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的专业知识,第三年在实习单位实习。但是根据对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反馈,不难发现学生在实习时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面对真实的工作任务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实习单位不信任学生,只将最单纯的文字录入工作教给学生做,不能发挥实习生的价值。所以,在解决本专业工学结合的问题时必须从源头出发,即从《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出发、大胆改革。例如以课程实训作为该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学过程可以按照实际工作项目的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工作项目的设计以文书档案管理中的核心技能为载体,采取模拟工作情景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虚拟的工作任务,通过实践带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职业态度的培养。

(三)项目化教学的内容能够较好适应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

在传统的文书、档案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多实训项目无法进行,只能以参观代实训。而本课程在“项目”或“任务”设置上,采用虚拟企业和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供大量的情境材料和企业信息,通过反复模仿、练习,直到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工作经验十分不足的在校学生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一)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指向实际工作过程,教学过程按工作项目布排,项目的设计以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中的核心技能为载体。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来自基层企事业单位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并以能够反映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方法的知识为主。

(二)具体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讲授中应以秘书岗位的文书工作与档案处理能力分析为基础,包括一个基层文秘工作者从事文书、档案工作所需的全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对应,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加以串联和组合,任务完成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工作的过程。

表1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表

(三)实训项目的编排及准备工作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之初了解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工作任务,应将《文书档案管理》这一个学期的实训任务制作成实训项目一览表,供学生学习参考。根据能力分析,确定工作项目,并将项目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所有任务均为虚拟公司的文书工作或档案工作的内容。

为了保证每一项实训项目的正常开展,教师在学期之初应该建立一个文书档案管理课程“项目学习包”,如完成某一工作项目所需的教材、课件、参考资料、作业练习等,并利用校园网络或者校内实训场所上传,供学生学习参考。

表2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实训项目表

(四)实训项目的开展

1.虚拟特定企业

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对应,采用虚拟工作场景的方式,创建“郑州市天鹰电器有限公司”,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扮演该公司相应的文秘角色。

2.分解工作任务

根据能力分析,创设工作项目,并将项目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工作任务,所有任务均为虚拟公司的文书工作或档案工作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

3.配置教学资源

工作任务的实施要有相应的保证条件,首先是硬件即校内实训场所,应提供完成工作项目所需的设施、设备、用品等;其次要有软件即“项目学习包”,应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资料、图片、视频、课件等。

4.完成工作项目

学生根据自己分配到的工作任务,利用教学资源、按照教师演示完成每一次项目实训。最终学生要形成一定的工作成果,这个工作成果以有形的实物为主,也可以是计算机模拟的电子文件。

5.教师实训指导

在过程性知识讲授的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给予重点指导。例如“归档文件整理”一章,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档案室及资料室,教师边介绍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分类、排序,边让学生亲身动手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以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6.任务完成验收与总结

任务完成验收与总结是最后的关键环节,具体方式为:首先,教师通过各小组提交的项目—任务报告进行统一编号,将每一份任务报告打乱顺序分发至其他小组成员的手中,各小组成员根据手中的任务报告自行打分,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其次,教师针对各小组打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合集体意见选出最优秀的一份报告,给予所有参与组员加分奖励。最后,教师针对此次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总结本次所有小组的任务报告,并给予最终成绩评定。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的设计指向实际工作过程,每一个项目本身即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际工作的过程,这使得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完成每一个实训项目,从每一次的实训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并不满足于一次的课堂实训,甚至要求教师安排时间让他们进行更多训练。

(二)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由于实施了项目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课堂上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项目训练,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际操作,不仅提高了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每一次的实训项目,教师不仅要做好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还要在实训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技术把关,如果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不强,就不能正确指导学生,所以教师本人也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

四、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凸显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一)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的优劣决定了实训项目能否成功组织、实施、取得理想的实训效果。一个完整的文书档案管理实训室不仅要有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数码相机、传真机、扫描仪、档案柜(架)、档案盒等;还要有可以实现“文档一体化”的软件设备,如常用办公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等。从近三年来学生实训的反馈意见来看,对实训室设备的意见最多,主要反映在实训室设备老化、实训设施不能跟上当前办公趋势、专业性软件均为试用版不能满足学生使用需求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更新现有实训室设备、购买专业软件,满足学生实训需求。

(二)师资力量

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指导教师是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不能简单认为是参加了相关部门组织的简单培训或者带学生顶岗实习一段时间,或是已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称之为“双师型”教师,还必须深入企业或行业第一线参加工作至少半年。从近三年来学生实训的反馈意见来看,对教师教学的意见集中反映在教师是否具有行业相关经历、教师本人对本学科的熟悉程度不够等方面。因此,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系统学习过本学科的知识、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拥有良好的科研态度,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能够在项目化教学中用心、诚恳地指导学生学习。此外,必须打造一支稳定的、专业素质强、有一线经验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团队,互相学习、带动本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贯穿于《文书档案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始末,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和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授者,而且是管理者。教师首先要确保实训项目每一项的正常有序开展,包括:制订符合文书档案管理当前发展情况的实训教学计划,编写实训教学大纲,明确每一次实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地点及考核管理办法。其次,要确保实训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目标准确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严格实训纪律、实训过程中按照实训步骤检查每一个学生的实训状况、及时解决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宜分批、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专题性技能训练、综合性模拟实训、参观、实地调查、技术服务等,突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海峰,张俊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11(10):97.

[2]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03):152.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改革 实践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进行资本运作、风险预警等,更需要具备财务综合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财务行业的现状是传统财会人员过剩,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奇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应该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财务战略、企业重组并购与价值评估、公司治理、全面预算、财务决策与控制等多角度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升战略决策。高级财务管理正是一门为提高学生财务理论水平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其处理复杂财务管理问题以及企业海外经营财务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打好基础。但目前由于该课程难度大、教学课时短等原因,大部分高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财务管理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快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

要使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建设取得成效,教学创新是关键,实现教学创新应具体从课程理念、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和教学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应以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财务管理职业岗位能力的任职要求为目标,以资本运作、价值管理等工作任务为基础,紧紧围绕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并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具体见图1)。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教学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应用型为特征,以培养适应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二)选用前沿和优秀的教材

综合目前国内相关教材来看,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成复杂,近五年国内已出版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有几十种,这些教材与其他课程教材相比,缺乏统一的体系和思路。笔者选取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陆正飞),立信会计出版社(裘益政、竺素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杨雄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先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化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张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谷祺、王棣华)等高级财务管理教材,对教材内容作了对照分析,发现学者们对高级财务管理内容构成定位具有较大的差异。如王化成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学主要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破产预警管理。而杨雄胜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包括了公司治理、价值评估、增长管理、现金流管理、衍生工具与公司财务管理、行为财务。张先治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第二版)主要包括基于价值的管理、价值创造计量与评估、资本经营与企业重组、管理控制与财务控制、国际财务与集体财务。由此可见,不同财务学者编写出版的教材,涵盖的内容相去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迈向成熟的步伐,也对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解,笔者认为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性质出发,合理选择和组织编写一套适宜本校教学的教材,是提高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教学的教材选用方面,可采取“购买+自编”的模式,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选择最新出版的或自编适合本校教学的教材,使教材的选用逐步趋于稳定,避免在教材使用上的随意性。在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方面,可以组织本校教师编写一些适合应用型教学的“学习指导书”“高级财务管理习题”和“高级财务管理案例”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布置课后阅读每个专题的经典理论文献、案例,以及期刊杂志上的热点文章,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最新的发展动态,融会贯通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让课堂教学紧跟时展的步伐。

(三)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应该基于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去设置,教师应该对企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系统分析,了解作为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此外,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证教学内容与实践同步,以培养学生具备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和综合职业技能。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国内权威教材的参考,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导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通用业务和财务管理特殊业务四大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四)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传统的讲授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动态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教学法。高级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一项财务决策往往涉及到生产、销售、供应、技术、市场、行业、竞争对手等多方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公式计算结果就能说明问题的,也不可能是对财务问题的一问一答就能解决的。案例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综合的、宏观的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高级财务管理问题。其通常有两种具体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先讲授后案例。即先由教师对某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讲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关于“企业并购整合”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授并购整合的涵义、类型、动因、步骤等知识点,然后给出“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但这种方法不可频繁。第二种做法是先案例后讲授。针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面向高年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际,教师可融合学生已系统学习的财会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对某一章节的内容先抛出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先对案例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由教师针对其分析的不足,将本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讲授出来。例如,学习“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时,教师可以先给出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因为企业融资知识在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结合我国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等来重点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话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理论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给学生,也规避了学生应付老师浪费课堂时间等问题。

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打破教材章节顺序,围绕某一问题、某一观点等将教材内容有机地组合成各种“任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任务时,课程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在教学上应有所侧重。在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制作购并计划这一目的所进行的任务型教学组织如下:(1)教学问题:指导学生制作企业并购计划。(2)教学过程。并购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并购目标及其规划。第二,寻找目标公司。第三,审查目标公司。第四,评价目标公司。第五,确定并购的出资方式。第六,确定并购的筹资规划。第七,并购后的整合。第八,评价并购实施情况。(3)小结。企业并购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并购企业不仅要支付被并企业产权转让价格,还要支付给中介机构咨询费用、资产评估费、证券发行费以及印刷费等,尤其并购后的整合与运营更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制作出计划全面、又能规避并购活动中风险的并购计划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把制作并购计划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的形式比较灵活,可随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就某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可即时讲出自己的想法。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这种互动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职称等考试,不少学生占用课堂时间备考不认真听课。为了改善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提问和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法,该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跟随教师授课内容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五)改革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投影、幻灯片、光盘等电化辅助教学手段和相关财会软件,由于图文声像并茂,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此外,在教学中可借助一些视频资料,如财经郎眼、头脑风暴等栏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让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把高级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大家,例如,在讲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头脑风暴“中小企业如何不差钱”的视频,学生应该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以期末试卷测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不能全面、系统地检查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测试由于受考评的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不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考核的模式”,即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体,这种考核模式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综合考核是笔试、口试、小论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具体包括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考核的成绩主要从作业和学生上课表现两方面综合确定。阶段考核主要是指高级财务管理各专题内容讲完后,采取案例讨论、任务教学、专题小论文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期末考核是对该课程的总结性考查,可以采取半开、半闭卷的方式。试卷中的客观题(如单选、多选题)采取闭卷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掌握情况;主观题采取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主要理论、方法的运用能力。此外,在上述考核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可采取加分政策。即对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既定作业、案例等任务外,主动撰写或发表与该课程相关论文的学生适当给予加分。

(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院校应到企业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如: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作为兼职教师,也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财会类教师到企业一线去接受专业前沿知识,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或调研,搜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资料,提高业务素质。此外,学校应该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组的发展储备人才,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还可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新进教师专门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教学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最后,课程组也可每学期派出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如国家精品课程培训、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等。

三、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动态发展,优化课程建设和更新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要有准确的课程定位,更要与时俱进地对课程教学加以改革,面向应用型人才与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在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才能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协同育人机制;辅导员;任课教师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高校辅导员最早在1952年始称“政治辅导员”,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2003年,从2003年起始称“学生辅导员”;后又有“高等学校辅导员”“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等名称.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则限为国民教育序列高校辅导员.虽然辅导员的名称有时有些变化,但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一直未变.这里所说的任课教师是指担任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辅导员与任课教师都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是他们共同的工作目标.关于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较早在2008年即有关于发挥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的协同作用,加强和改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探讨[2].其后又有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权责问题的分析[3]、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思政教育联动的分析[4]、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的研究[5]等.2016年以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成为研究的重点.“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从而丰富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工作目标内涵.现有研究对实现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目标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价值,但在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的认知、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1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认知

深入认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厘清彼此权责,有助于加强对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审视,并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1.1人事管理上的横向平行关系.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人事管理上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首先,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即不存在谁隶属谁的问题,因而彼此也不存在指令与要求执行问题,在行政关系上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其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存在权威服从关系,即不存在行政权威、学术权威对彼此的影响(就一般而言).这是因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同时辅导员成为专职辅导员后,其职称或职级晋升另有通道,而不是走学术职称晋升通道,从而可不受学术权威的影响,所以在权威服从关系上也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1.2班级管理上的双线交叉关系.班级管理是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交叉点.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空间、课表时间的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辅导员则主要负责课堂外空间与课余时间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当然,这里的课堂空间与课堂外空间、课表时间与课余时间是相对的,反映了各自的侧重点.任课教师也有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与课余辅导,辅导员也有对学生的课堂教育教学与管理.双线交叉关系还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共同培养与管理上,任何学生都会既受到来自辅导员一方的培养与管理,也会受到来自任课教师一方的培养与管理.1.3工作职责上的协作互补关系.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工作中各有任务,各司其责.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教学(包括实习)与课堂管理及专业学习的引导;在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上,二者不可或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健康的身心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成功的课堂教学(包括落实“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与课堂管理,可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自立与自律,从而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而在指导学生升学、就业与职业规划及开展课外活动上,通过二者的协作,也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1.4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同一关系.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管理者,“是所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对所担任的学科教学全面负责”[6].辅导员既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7].辅导员除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还负责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1].二者虽然在职责上有所分工,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只有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二者的协作互补,才能实现上述共同目标.

2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反思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与教师访谈,结合对现有研究的回顾,对目前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进行反思,认为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2.1协同育人意识有待增强.这一问题较早在2008年即被提及[2],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共同投身学风建设,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单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还存在说教性与盲目性;任课教师则缺乏育人的积极性,只管教授专业知识,很少过问学生思想与生活,没有发挥管理学生的积极作用.2019年仍有研究指出,辅导员还存在着自身认同问题,还存在“后勤”“保姆”等不当认识.一些教师认为,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即可,而一些辅导员则认为推进学生专业学习是教师的工作,认识上的偏差有时导致工作中的互相推诿[8].经对部分高校的考察发现,上述问题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引导.2.2理论学习与研究需加强.实际工作中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也与理论研究与学习有关.如权责不清问题[3],辅导员被当作一般行政人员,与学生有关的事务几乎都要管理,事务性工作“繁杂”,无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无暇补充新知识.理论知识不足,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凭经验与感觉,使其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点,而任课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除本专业教师外也无暇(或认为无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同样存在这方面理论知识不足问题.因此,无论是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权责关系上的理论研究,还是二者对协同育人中所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都需要加强.2.3平台与操作模式需完善.落实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将理念具体化为措施,需要有效平台与可操作模式.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通过“全员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系统,任课教师的工作属于教学管理系统,因为没有有效的系统协作平台,难以协同合作,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操作模式方面,无论是以前的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模式,还是现在的以兼职辅导员为主、专职辅导员为辅的模式,或者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的模式,或者辅导员+任课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模式,都有不完善之处.任课教师虽然有某方面的专长,但往往在做辅导员上并不专业,而多数专职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所学专业并不相同或相近,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上难以作出有效指导[9].要完善协同育人平台与操作模式,还需构建相应的机制.2.4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机制是指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包括机构、制度及制度化的模式、方法、举措等.在实际工作当中,有的高校还未构建起相应的协同育人机制,或者机制还不够健全,还需要构建包括人文理论、有效评价、完善协同、集成整合及调适实践、延伸反思等综合元素的协同育人机制[10];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机制,但还缺乏长效机制、联动机制、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部分高校即使建立了相关机制,但因缺乏有效举措而未能确保相关机制的有效运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则协作平台与操作模式难以真正发挥功能作用,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理论学习与研究、协同育人意识也难以强化.

3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订规章,采取举措,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结合各种力量.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参考建议.3.1例常联系会议机制.建立例常联系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由院(系)主持,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联系会议,并形成惯例.例常联系会议机制的建立,将搭建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学习与生活情况、课外活动情况及学生对学习与生活、课外活动的诉求等的沟通平台.通过这一机制,院(系)综合各方面情况、意见与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院(系)还可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进行协同育人理念、理论与方法的交流与培训,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增强协同育人意识,提升“全方位育人”的效能.3.2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例常联系会议能够起到信息沟通反馈的作用,它主要着眼于工作的一般总结与安排,也有典型问题的处理.但协同育人是“全程育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状况,需要院(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有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任课教师与辅导员都是一线教师.任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状况的直接观察者,是课堂安全责任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生活情况、综合表现等最为了解.因此,建立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尤为必要.除例常联系会议外,应利用好现代通讯技术,建立通讯群,还可建立班级日志、班干部报告制度等,以确保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的畅通.3.3目标任务管理机制.要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需注重落实,使其不流于形式,必须建立目标任务管理机制.如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对纪律意识淡薄、有厌学情绪、思想出现消极等的学生进行帮扶等方面,制定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分解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安排时间进度;在升学、就业等方面还可以制定量化任务指标.依靠目标任务管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才能通过协同育人达到培养合格人才、多出优秀人才的目的.3.4评价考核督促机制.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协同育人中的工作任务进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同育人工作目标的落实,但“完善和创设协同机制的评价监督体系与激励机制,才能从制度、实践等方面确保合作育人机制的有效运行”[11].因此,建立评价考核督促机制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评价考核办法由院(系)会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制订,评价考核应有院(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评价考核结果应与二者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晋升)、绩效等挂钩,并将协同育人中优秀辅导员与优秀任课教师的表彰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从而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激励与督促作用.

4结语

协同育人不只是对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要求,也是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要求,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因为都是一线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落实协同育人工作尤为重要.事实上,协同育人早已形成共识,现有研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关注程度不够、挖掘不深、运用不佳等问题”[12].因此,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问题,在理论上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所构建的机制仍需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Z].2017-09-29.

[2]马嵬,冯鑫.高校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共同促进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5):59-60.

[3]荣誉.高校教育教学中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权责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0):132-133.

[4]张莹.管理协同理论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联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1):209-210.

[5]颜珂,李杰.高校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关系研究——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评价的一项调查报告[J].前沿,2012(09):135-136.

[6]朱靖华.做朴实教育(卷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335.

[7]张晶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3.

[8]朱俊.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6):145-147.

[9]姜冬乐,郭晓佳.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6):57-60.

[10]王学俭,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5(10):98-104.

[11]刘兵勇,齐宁,王雅静.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机制探析[J].老区建设,2014(10):11-13.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ASP;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049-02

A Teaching Model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Intrane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HEN Fang1, CHEN Zhao2

(1. Pharmacy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Faculty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for large-scale expansion caused management more difficult, the quality of thesis papers and the value of Paper documents are not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article statements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l Three-tier architecture, in the middle using ASP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to SQL Server2000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system is reliable, safe, convenient and better able to meet the college paper's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Key words: thesis; B/S module; ASP; SQL server

1 引言

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都采用人工方式,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源,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不方便教师查阅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毕业论文课题的管理工作,既提高了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又可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本文设计与实现的论文管理系统采用B/S的模式,中间采用ASP编程技术,后台选用SQL Server2000得以实现。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路

系统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主要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的访问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用SQL实现。系统通过ADO与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2.2 工作流程

实践论文管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流程分为:1)教师出题;2)学生选题;3)中期检查;4)论文答辩;5)论文评优五个阶段。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论文的出题、审核、选题、、检索、统计等多项功能。该系统既能让学生网上论文选题,又能实现提交论文,这样为老师和学生对论文资源的查阅和检索提供了方便。

系统中主要设置了八个模块,分别为:登录模块、论文出题模块、论文选题模块、论文提交模块、论文加工模块、论文查询模块、论文统计模块及系统配置模块,每个模块又具有各项多种功能。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根据基本工作流程和各功能模块,该系统设置四个角色进行分配管理,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教师管理员这四类。各个角色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依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对每个教师进行分配角色,以实现相应的管理权限。

2.3 功能模块的设计

2.3.1 系统管理员角色

1) 日常管理:日常公告的管理,常用表格的管理,师生上传文档的管理,教师出题变更申请受理;

2)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时间设置,论文选题锁定情况统计;

3) 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表审阅,中期评审分组;

4) 后期管理:论文成绩评审表审阅,论文上传情况统计,评阅,答辩,二次答辩,师生最终上传文档情况汇总,学生成绩分析与统计;

5) 论文加工:对当年度提交的所有论文进行标引工作,以便查阅和检索;论文格式转换管理,将所有论文由原来的文档形式转换成PDF格式,以便保存;

6) 信息维护:管理员、教师、学生信息的维护,系主任、教学副院长角色的分配,院系、班级信息的维护,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等。

2.3.2 教师角色

1) 论文出题:教师上传论文题目,所需学生人数,课题的来源等相关信息;

2) 论文选题:对自己提交的课题进行学生的锁定和退选;

3)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的样张下载;

4) 表格提交:中期检查表的管理,成绩考核表的管理,其他相关文档的管理;

5) 学生文档管理:对学生提交的文档进行审阅和管理;

6) 成绩管理:对进行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成绩的评定。

2.3.3 学生角色

1) 论文选题:对于教师的出题情况进行查看,并选择论文;

2)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样张下载;

3) 论文管理:开题相关文档管理、论文相关文档管理、设计相关文档管理;

4) 论文提交:提交毕业论文管理;

5) 成绩管理:查看中期检查表、成绩考核表,其他相关文档。

2.3.4 教师管理员角色

除了具有教师模块中的所有功能外,教师管理员角色主要添加两项功能:

1) 论文审核:对教师论文出题质量进行审核;

2) 统计功能:统计当(历)年度的毕业论文提交的数量,学生成绩的统计。

2.4 数据库的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各个模块中的相似之处,减少表格数量,提高表格的关联程度,以及减少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根据数据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工作表格:

1) 教师数据表:存放教师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教师工号、密码、教师姓名、职称、专业、联系方式、教师个人简介、系所编号、学院编号、论文编号;

2) 学生数据表:存放学生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班级、学号、姓名、密码、论文编号、成绩、综合排名、兴趣爱好、备注;

3) 论文数据表:学年度、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选题学生学号、课题来源、成绩;

4) 论文审核表:学年度、论文编号、审核状态、修改意见、次数;

5) 论文选题表:学年度、学生学号、论文编号、论文选择状态、选择时间;

6) 论文成绩表:学年度、论文编号、教师工号、学生学号、成绩、评语、评阅时间;

7) 选题管理表:序号、职称、论文数量、学生人数。

2.5 数据库访问控制的实现

在数据库中为了实现权限设计的安全问题,建立以下七个基本表:

1) 用户表:序号、用户名(取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

2) 角色表:角色名、用途说明;

3) 权限控制表:角色名、用户名;

4) 数据库访问权限表:操作权限、角色名、基本表名、权限说明;

5) 数据库基本表:基本表名、基本表说明;

6) MIS子功能模块表:子功能代码、功能说明;

7) 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子功能模块代码、角色名;模块菜单名、功能说明;

各个表项联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授权机制,其运行机制是:当用户通过系统登陆界面后,系统首先利用权限控制表找出用户所对应的角色,然后利用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和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找出该角色所能进行的操作(即基本表单名和子功能项代码),并在角色表中查看该角色的状态,如果角色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该用户就可使用该系统,如果该角色处于被禁止的状态,即使该用户拥有该权限仍不能执行。这样,系统管理员在进行维护时,若更改功能角色,则只需修改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和权限控制表中的记录即可,而不需修改表的结构,大大方便管理员的维护工作。

这个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多层应用系统安全控制有效地将前端的“菜单层的权限管理”和后台的“数据库基本表及相应操作权限”统一起来,实现了权限设计的授权机制。

3 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系统通过B/S三层结构实现论文的选题管理与论文的提交和评阅,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和评阅时,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访问用户的指令后开始执行程序,根据请求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并将数据以一定格式返回到客户端。

3.1 教师论文出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出题模块,系统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有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是首次登录还是重复登录,如果为首次登录,页面上将出现相应的论文数据表,填写各个字段,包括论文题目,课题来源,学生要求(比如专业限制等)、其他要求(比如性别要求等),填写完毕后选择提交按钮实现出题的功能。其中要注意的是管理员在选题管理表中根据每个教师的职称对教师的出题数目和所带学生人数进行了限制,比如根据副教授职称只能带两个毕业论文题目,一个课题只能有一个学生选择等。如果为重复登录,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相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有无被退回的题目,如果有,页面显示该教师被退回题目的相关信息,如果没有,提示该教师出题成功,无需再次出题。

3.2 教师论文选题功能的实现

当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论文课题、学生姓名(点击学生姓名链接将出现学生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退回功能键,当教师查看符合要求时点击锁定功能即能实现双向选定,否则点击退回功能,此课题呈现空置状态,以供其他学生选择。

3.3 学生选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相应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还没有被选择的毕业论文选题列表,分别有论文数据表中以下字段: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点击教师工号可出现链接教师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撤销功能键,如果该生已经选题,系统将其视为修改选题,修改学生数据表中该学号学生记录中论文编号数据即可。

3.4 论文审核功能的实现

教师填写论文选题之后,系主任要对论文题目进行审核。当系主任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后,点击论文审核模块,页面上将出现已经上传的论文题目,并同页面预设置确定和修改的功能键,如果论文题目不符合要求,系主任点击修改,并给出修改意见,否则点击确定通过,这样教师论文出题成功。此时将该教师工号记录入此论文数据表中,将论文编号记录入教师信息表中。

4 结束语

该系统结合ASP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0 技术,实现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从选题管理、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提交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系统平台。整个系统在设计上保持了各个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在教学管理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目前的管理思路我们也有进一步的设想:1) 逐步实现毕业论文的网上归档功能,和档案馆归档软件形成对接,实现毕业论文的电子归档;2) 通过和图书馆数据检索平台的功能对接,实现毕业论文在数据库平台的电子查阅,由图书馆专业人员作标引工作,实现有序的存储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芳, 陈朝. RBAC在MIS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1):43-44.

[2] 李杰. 基于ASP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30-32.

[3] 崔盟. 基于Struts+Ajax的学位论文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2007(11):7-12.

[4] 严国丽, 等. 基于.NET的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学习,2007,10(5):10-12.

[5] 戴志诚, 赵国峰. J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第8篇

关键词:Moodle;理论基础;模块设计

一、 理论基础

(一)Moodle简介

Moodle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的代名词,它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网络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

Moodle是一个开放源码的自由软件、技术门槛低;它具有合理的教育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协作、活动、讨论和协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适合在线课程教学,弥补了传统面对面班级授课的不足;Moodle有着庞大的社区力量支持, 在Moodle网站注册的用户将近8千万个,他们来自200多个国家,在使用Moodle这方面,大家都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二)课程构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承担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语言讨论等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创设一个类似真实的情境,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提供各种学习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让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利用教学支持系统,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搭好一个框架,很好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知识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二、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邮件合并及其综合应用》的设计与开发

(一)教学需求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①知识基础:已掌握文字录入、编辑、电子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排、电子文档的表格创建,电子表格的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

②学习能力: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及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③班级情况:喜欢上实践课,向往未来的工作,全班同学都愿意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解决新问题。

(2)课程分析:《邮件合并》是《办公软件应用试题汇编》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它是Word和Excel的一个综合应用进阶。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补充和扩展,从本质上揭示邮件合并的特性,可以说它“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3)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课堂上以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三个工作任务为主线,对应学生的新知――应用――拓展,逐层递进地进行教学。运用了情景创设、行动导向、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促进学生掌握邮件合并这一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子文档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元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

(二)模块功能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的任务是:由管理员通过管理后台来管理各种资源,而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各自的空间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整个平台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由三个模块实现: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

(1)管理员模块。系统管理员从首页登录后,即进入系统管理模块。可以进入用户管理,管理教师、学生,增加、删除用户,对学生或者教师的注册申请进行授权。在公告管理中可以、修改、删除系统公告。在课程管理中可以对教师的开课申请进行授权,或者从系统中增加、编辑、删除某门课程。可以使用题库管理去维护相应的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

(2)教师模块。教师进入课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过课程公告,可以、修改、删除公告。进入课程管理模块,可以浏览自己的课程,添加、上传、下载、删除课程文件与资源;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与指标;设置主文件;建立、修改课程的练习题库。在作业管理模块中,可以进行作业库的维护,在线或线下批改作业。进入课程讨论区,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管理课程讨论区的文章。教师可以查询课程、作业、评价、测试以及成绩等方面的信息。

(3)学生模块。学生进入课程公告栏,查看该课程教师的公告,打开教学设计、视频、课件等各类资源,进行在线课程学习;进入课程作业板块,查阅教师的作业,完成后按时提交;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相关的投票、互动评价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进入课程讨论区,在这里直接与其它同学或者教师交流,如果没人在线,可以自己的问题,查看其他同学是否有类似的问题及答案;可以查询课程、教师、评价、作业、测试以及成绩等方面的信息。

(三) 基于Moodle学习活动模块的具体设计

(1)课程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名广州百货公司的就职人员,教师向学生不同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掌握邮件合并的技能,并复习了电子文档的大部分操作技能,在操作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办公软件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以后踏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本网络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分成十个部分,包括“实践项目(简介)”、“岗位工作任务描述”、“项目要求(教学目标)”、“项目分析(任务分解)”、“项目预案(注意事项)”、“项目实施(三个任务)”、“评比投票”、“项目评价”、“学习收获”、“拓展任务”。

(2)任务分解

在网络课程里,本课程分解为三个任务,体现其知识的递推性与学习者素质的持续发展:

任务1:学生根据教学视频、样张,利用素材运用邮件合并制作《广百职工工资条》。

任务2:按照样张以及给出的素材,通过邮件合并,制作《广州百货公司招聘启示》。

任务3:通过邮件合并及其他电子文档的灵活操作,按任务要求制作《广百会员邀请函与函信封》。

(3)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上传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样张、数据源、图片等素材。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状态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这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知识结构的整合,有利于其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的分层教学。

(4)项目实施

学生在任务实施阶段,遵循由浅入深,分层教学的原则。

①在任务1中,网络课程里设计了教学视频、样张、素材等教学资源,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观看教学视频、听取教师讲解、参考样张等形式,使用邮件合并去完成本任务,并通过作业模块上交任务1的作业。学生能熟练掌握邮件合并的核心技能,包括“文档类型、数据源、选择收件人、填写项目、编辑信函”等邮件合并的操作。

②在任务2中,学生作为广百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从Moodle资源库下载素材,为广百制作《广州百货公司招聘启示》。教师为学生设定了一个工作情境,在模拟的工作岗位上根据之前掌握的邮件合并技能制作《广州百货公司招聘启示》。在网络课程里添加本任务的样张与素材,要求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作业,并在网络课程里提交。这是对他们邮件合并技能的一个工作应用,体现他们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面。

③在任务3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工作情境:在模拟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工作应用、知识拓展。学生作为一名广百客服部的客户资料整理员,现需为客服经理筛选出2012年年消费额在1万元以上的会员信息,制作成一份邀请函,并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信封装订好,邮寄到目标客户手里。网络课程里设计了最基本的样张、素材,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利用素材进行自主创新性的制作《邀请函》与《函信封》,最后在作业模块中提交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完成《招聘启示》的基础上,该任务再深入一步,要求首先在数据源里根据一定条件进行数据筛选,再自己制作邀请函与函信封的格式,录入文字、进行邀请函与函信封的版面设计,最后通过邮件合并完成。

(5 )项目评价

在评价阶段,要求各小组内评选出一份最优秀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再由全班同学利用网络课程的投票模块进行审阅投票,并邀请部分优秀作品作者简述制作思路,教师进行点评,突出本学习任务的重、难点。最后学生通过网络课程里的评价模块(8个评价要素)进行本次课的自我评价,填写学习收获。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邀请部分完成效果好、速度快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既提高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又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抗众心理。最后由老师综合点评,突出课堂的重、难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任务拓展

学生根据网络课程的拓展任务,在参考样张的基础上,自主进行Word格式与Excel数据源的制作,最终通过邮件合并完成一份《广州百货公司职工档案》,在规定时间内向网络课程提交本拓展任务的作业。

三、 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课程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利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邮件合并及其综合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近期把此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目前仍在不断调试,筛选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实践数据的反馈,未来对此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不断完善。希望通过此网络课程为模板,逐步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办公软件应用》课本中的其他七个章节内容设计与开发相应的网络课程。

(作者单位: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元.基于Moodle的《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程设计和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