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4:41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里,曾经说过‘在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保存与其相称的文化环境,是大自然、先辈遗留的文明见证,这对人的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应该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将当代成就、昔日价值和自然之美纳入整体规划加以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她也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百科全书,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并且她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们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看来,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有不少建设项目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勘察不全面,造成建设施工时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的毁灭性破坏。事例有重庆市2004年开工的36条共计2000多km的高等级公路中,发生多起严重毁坏文物点的事件,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永远地消失在推土机的重碾之下。

2.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任意改造,致使街区历史格局风貌和标志性建筑面目全非。如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舟山,由于改造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文物保护问题,其中的定海古城在2000年就已不复原貌。

3.旅游事业发展过快,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游客剧增,加之疏于管理,对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完整性产生干扰。这方面的问题长城景区比较普遍。以金山岭长城为例,其现代化气息已十分明显,兴建了缆车索道、滑索和卡丁车。据当地人反映,在旅游旺季,金山岭长城俨然一座热热闹闹的游乐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根本的在于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状况。我国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弱势”局面才得到扭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城市规划方面,1951年国家颁布了《关于保护地方文物古迹名胜的管理办法》,1953年了《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关于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法律法令的实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切实工作使文物保护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工作范畴中。

然而“”的一场浩劫,借扫“四旧”之名,再次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陷入尴尬的境地,大量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以及民间收藏文物等遭到严重破坏。真正使文物保护工作走向正轨的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至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过了曲折起伏的阶段。所以,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状况,使文物保护的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先天不足,发育不良,这个历史原因也是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

其次,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由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这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影响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决策方向。历史文化遗产在这场社会变迁中的存亡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文物保护能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经济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步调不一致的原因。一方面,城市建设能带动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文物违法成本。建设方即使破坏文物,文物部门也很难对其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文物保护部门长期以来的专向资金依赖于政府拨款,从文物古迹的修缮到工作人员的劳动所得,全部是由专项资金来支付,因此国家背上了一个很大的包袱。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便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设方的“主动”和文物保护方的“被动”,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难以维护,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城区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周边的环境又脏又乱,甚至有些历史性建筑完全毁坏。

再次,我国长期忽视对大众文物保护的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工作,也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文物保护民间团体。使文物保护的群众基础力量较为薄弱,不能对城市规划中有损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决策形成舆论压力。也就是说,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难以形成有利于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软环境。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则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其外在因素与教育密切相关,并且一些国家(如德国),把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纳入法律程序,把规划目标、方案向公众公开展示并听取公众意见,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盲区。

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两例成功经验分析

1.日本京都

1991年京都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按“保护、再生、创造”的理念划分为三个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作者认为京都的这种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了历史城镇的两种保存方式:冻结保存(表现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和复原保存(表现在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同时,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划分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的做法针对性强,便于该区域迅速地规划建设,没有“担心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的忧虑。京都的区域划分和贯彻三理念的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其他新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活力焕发。

2.江苏苏州

苏州采取保存古城基本格局,控制古城内建筑高度,疏散一部分古城人口,向城市两侧发展的策略城西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城东为工业园区。作者认为这种规划模式比较传统,向一侧或两侧发展基本不会使古城区发生大的变动,利于保持古城面貌。虽然东西两个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要穿越古城区,会给古城造成一些影响,但由于苏州在交通规划方面采取了措施(如限制车辆在某些古城街道通行),又弥补了这种缺陷。总的来说,苏州整体规划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三、解决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几项措施

1.强化政府职能,将监督落到实处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文物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实施时,一些行政部门带有经济利益主体的性质,把考察和审批作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程式,落脚点却放在了收费上。这种工作性质的改变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不利,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十分必要。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内,政府在建设单位递交项目建议书之后,应严格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产生文物危害的项目,令其合理修改方案,做到文物保护的万无一失。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才有成效,同时,也能更好树立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2.不照搬照抄,借鉴成功经验要合理

有些历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过程中,采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办法,但是规划中没有做到深入细致调查,反而取得“东施效颦”的效果,造成了许多问题,如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原有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原有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弄得不伦不类。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古城和新兴城市之间的借鉴更需要谨慎,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方案,做好预测工作,做到各方面兼顾,才会取得成效。

3.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

我国目前确认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0余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众多的文物需要保护,单凭政府的力量和职能部门有限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还在于广大公众。而作者在所在大学做了一项关于文化遗产的随机抽查,其中竞有90%以上的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很不全面,大部分人的认识仅限于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文物和历史建筑。由此推测,公众对此方面的了解整体上看不容乐观。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2篇

就旅游城市而言,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作为旅游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旅游城市在精神文明上的主要展示方向。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是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于城六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产业升级有着深远地影响。

一、旅游城市与文化市场间的结构关系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外在空间,它能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物质和制度支持,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文化市场活力的发展源泉。文化市场是极具活力,能综合展示城市文化品位和物质繁荣程度的市场领域之一,它的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表现,又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

旅游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旅游城市能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事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人才资源和供人们进行文化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等资源条件。此外,城市发达的经济可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决定着文化市场的生产规模及文化市场的运行效率。城市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可为文化市场在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制度基础。

同时,旅游城市发达的旅游经济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物质平台。文化本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发展规模。旅游城市由于具有空间聚集效应与历史积淀的旅游传统,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旅游城市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人,这些是决定文化市场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所受的教育水平及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层次和档次,这些都是具体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导因素。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前进

文化市场的发展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文化的投资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对文化的开发还能够吸引工商业,提高房地产价格。因此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文化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增加本行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标示着文化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和发展。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发达的文化市场还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色及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当文化与高科技集合时,它能进一步的推动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达的文化市场是城市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能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三)文化市场能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按行业层次分可分为文化娱乐业、文化收藏业及民俗古迹观赏业等三个基本的层次,它们与旅游业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富有文化意味的观赏要素,同时也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文化市场的继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它既能给旅游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历史观赏元素,又能根据旅游时尚的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旅游者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具有传递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能带给旅游者以愉快的消费经历,还能通过文化实物的流动来传递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从而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这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难题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既要考虑文化本身的特质,又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运作,还使其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许多矛盾和难题。

(一)文化的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交易场所,文化市场的特征直接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特征。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文化产品是文化活动物化的结果,它代表一种外在的使用价值。两者的冲突也就构成了文化市场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文化的市场化和文化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文化的市场化要求管理主体在市场规律运作机制下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要。文化的非市场化要求国家对价值高而市场消费性低的文化创作进行扶持管理,比如对纯艺术的支持、高雅文化的非赢利性传播、公共文化产品的规划建设等,都需要国家职能部门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和促进。旅游城市对此类文化的扶持管理往往能推动文化生产的市场化,并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旅游的带动下,以前很少有人感兴趣的苗绣成了苗族青年争相学习的热门手艺。

(二)文化价值的非消费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性之间的矛盾

一般的商品会在使用中出现价值的折损,而文化作品一般不会因为人的使用而降低其内在的价值,相反,它常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使自己变得更为珍贵。文化作品的消费是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人们享用它必须付出精神上的努力,这意味者只有相应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享用文化作品。由此可见,文化作品在本质上是非消费性的。但文化产品却必须具有可消费性才能成其为一个产品。因此 ,文化产品的旅游开发必须既能保持文化的本真性,又能使其符合旅游消费的需要。于是,部分旅游城市采取了文化的本真发展和文化展示的“舞台真实”并存的思路,以试图化解上述矛盾。

(三)文化价值的无形性和文化产品的计量性之间的矛盾

在广义上,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统称。由于文化创造本身的精神性和时间的积淀,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是无形的,它无法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其稀缺程度和价值补偿的一般原则来对其进行粗糙的评价。但作为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文化产品必须可计量、能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价,只有这样它才能进人市场,获得交易资格。显然,两者的矛盾将给文化的市场化过程带来阻碍。尤其是旅游城市的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由于无法对文物古迹进行定价,它的市场化面临更多的市场阻碍和行政阻碍,以至很多地方在文物古迹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无”价或低价的观念,导致破坏性和浪费性地使用这些文化资源。

(四)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宏观协调存在困难

旅游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旅游观赏的功能。各城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出多门,经营者运作成本高。按照相关规定,除新闻出版、广电、文化作为市场的主管部门之外,“工商、公安、税务、邮政、交通、铁路、海关、口岸、边防等有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对文化市场负起管理责任,支持和主动协同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等主管部门做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此外,城管、防疫(音像经营点也得作卫生证)、绿化、环保、街道、居委会等部门也都部分负有文化市场的管理责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文化市场的三个行业层次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各城市的文化市场长期处在多头领导之下,管理部门多而杂乱。在理论上,多个部门的联合管理有利于部门协调。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由于约束机制的缺乏,各部门间利益又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常常造成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管理

在宏观上,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应主要解决其总体的发展定位,通过科学合理地定位促进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繁荣。

(一)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文化市场的基础资源以及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当前现状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工作,这是城市文化市场发展定位的直接依据。它所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包括表1所涵括的构成因素。

如表1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主要分析所在旅游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旅游发展水平,这是与城市文化市场定位紧密相关的外部决定因素。城市文化市场的资源现状主要分析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的属性,及其与旅游业的特征关联。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则主要分析所在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制度支持体系。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

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是对所在城市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可以以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为基础来进行定位分析。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定位既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因素,还须融合旅游城市本身在文化市场方面的已有特点,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综合判定。

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主要指对所在城市文化市场发展趋向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确定,它包括对城市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发展重点、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地域分异等若干要素的确立。文化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立足于三个基本的定位范畴,即: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1.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

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主要考虑文化市场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主导产业等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见表2)

2.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向,目的是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使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在根本上符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互补型产业,发展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应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特殊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必须有重点,有先后。主导客源是旅游城市中客源人数最多、购买力也最强的客源群体,因此重点开发和首先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应针对旅游城市的主导客源,充分考虑主导客源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观等个性因素来设计相应的文化产品。

3.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审美趋向、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制度规范的变化态势等趋势的描述判断,它决定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同时也是对具体的文化企业进行规划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能够反应出城市文化市场领域的主流的行业竞争方式,行业企业的发展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外在的市场规范,并通过与其融合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三)旅游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文化市场定位的关系处理

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主导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竞争与互补。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期是有限而特定的。城市对自己的主导产业、龙头产业要投人各种资源,如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投资、贷款、税收、创汇奖励等),安排专项资金,为重点产 业招商引资,并调动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但是资源配置此消彼长,主导产业的资源投人增加,那么投人文化产业的资源相应就会减少。同时,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人才的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城市在积聚人才的时候既要考虑主导产业的需求,又要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包括基础性互补和优势互补两个基本类型。基础性互补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主导产业则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势互补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要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也要能直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通过旅游促进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市场的范畴,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促使旅游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反之,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将当地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古迹旅游、文化观赏等类型的文化旅游包括进去。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和互补交错,因此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必须认真分析文化产业和城市主导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3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语言现状

我国自195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普通话已经不仅是全民族的共同语,也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简化汉字更是在全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更使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有法可依。目前,中国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汉语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成员的交际语言仍以方言为主,严重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七大方言区的方言在语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方言区,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隔村不同音的现象。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多次往返于西南及东南沿海的许多地区,发现在这些地区的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中的人们所说的话都不相同,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很困难。不仅如此,在公共场所也很难听到当地人使用普通话交流,甚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都说方言,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不规范的普通话。很多人认为,说什么话、怎么说是自己的事,自己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们固守封闭保守的语言观,认为只有世代相传的方言俚语才亲切感人,“宁卖祖宗坑,不改祖宗声”,觉得说普通话是“数典忘祖”、“摆架子、打官腔”,以至于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更不会考虑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关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的大事。

2.新闻媒体的宣传语言、城市标志性社会用语使用混乱、不规范,有损城市形象。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直接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行业迅猛发展,受利益的驱使,很多地方媒体遵循“贴着地皮走”的办报、办台宗旨,一味迎合受众的口味,表现在报刊上错字、错用词语、滥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新闻报道空话、套话过多,乱用外来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普通话水准下降,方言土语泛滥,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既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又不利于社会成员语言素质的提高。

城市标示性用语指的是代表城市特质的社会用语,包括名称型用语、广告语、标题型用语等。名称型标示性社会用语主要出现在城市街头,包括店名、品牌名、住宅名、街道名、单位名、地名等;广告型标示性社会用语指具有标示作用的广告语,主要指街头广告灯牌、商店门口和楼顶的广告;标题型用语主要包括报刊名、媒体栏目名等,这些用语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作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规范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繁简字乱用、译音中的字母词与汉字混用、缩略语不规范,写错字、别字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二、加强城市语言文字建设工作,塑造城市新形象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尽管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对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普遍认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文化建设却未能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衣食住行等与生存问题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多内容却较少关注,尤其是对语言文字在构建城市文明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总是全方位地服务于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因此,必须重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全方位地塑造城市新形象。

l.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主体,在文化素质的众多因素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语言是思维的结果、文化的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语言文字功力必然影响着他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试想,一个说话粗俗、错字连篇的人,怎会成为21世纪的英才?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实用的本领,而这些都要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为前提。所以,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就要充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切实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提倡并鼓励全体社会成员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在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其传播范围和传播功效有目共睹。新闻媒体是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传播符号的,只有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才能体现出其传播的优势,增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方便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同时,城市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传媒语言的参与,所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树立良好的语言风尚,杜绝不规范的现象,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只顾“利益”,而放弃“责任”。再者,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是城市塑造自身形象的窗口,每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在工作中要积极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以此来影响全社会的所有成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语言环境。

2.清理城市语言文字垃圾,塑造文明城市新形象。

城市标示性用语具有传播快、流传广、出现频率高、认读者众多等特点,因此,这些词语的规范化是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城市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手段。目前,尽管每个城市对自己城市的标示性用语都进行了规范,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标示性用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很突出的。首先,写错别字现象。这种现象应该说出现频率较低,特别是大城市和繁华街区的店名和广告牌写错别字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小地方和临时性的招牌这种现象却很普遍。其次,繁简字混用现象,表现为同一个牌匾中同时使用繁体字和简化字,一个字里一半用繁体、一半用简体。再次,外来词和缩略语的使用不规范,使人不知所云。以上种种,构成了污染城市语言环境的垃圾,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和整顿,重塑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①。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语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几乎无处不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就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运行,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注 释:

①李岚清:《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语文建设》,1998(2)。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美〕著,袁家骅等译:《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4篇

Abstract: Xi'an is the third city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xplicitly cal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the super abilit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essential fac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e idea of city as the main body of cultural diplomacy in Xi'an can better serve its cit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o carry out cultural diplomacy with the help of loc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advantag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awareness of Xi'an is not enough, and the form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s limited. The government-dominated cultural diplomacy framework has not yet formed, which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Xi'an to a certain extent. Xi'an needs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urban public diplomacy, create a policy to open up new advantages around the city development goals, and highlight the cultural soft strength of Xi'an, that is cultural diplomacy influence.

关键词: 西安;城市;文化外交;国际化大都市;政策

Key words: Xi'an;city;cultural diplomacy;international metropolis;policy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05-03

0 引言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外交。2014年5月15日,出席了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推进城市外交,促进中外地方交流,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1]2015年,在西安接见了印度总理莫迪,标志着西安成功以城市身份参与了国家外交活动,并且已经超越了国际友好(交流)城市间的这种地方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初级形式,这为西安发展城市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契机。西安政府可以借助这样的机遇,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辐射下,创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以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彰显西安城市的文化外交影响力。

1 城市文化外交的内涵和特点

城市文化外交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对外开展的人员往来、文化推广和思想交流,以实现软实力和文化输出等目的的外交活动,主要包括文艺外交、思想外交和文明外交三个层次。[2]一个城市的文化外交水平和能力代表了该城市软实力的影响力。具体讲,西安的文化外交大部分从属于其城市公共外交的范畴,是由西安市政府配合国家文化外交总体战略,大众参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及西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认知,即推进和拓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形象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与其他外交形式相比,文化外交有自身特点:

首先,内容属性的柔和化,文化外交不同于政治、经济或军事外交等“硬性外交”,它属于“软性外交”,平和而且贴近人心,形式灵活多样,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群体,更易达到对文化外交实施国或地区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外交不仅仅是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形式的有益的――乃至必要的――辅助或补充,而是一种可以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外交形式。”[3]

其次,行为主体多元化。传统外交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的外交部门,但是文化外交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的官方机构,也可以是地方政府的外事部门、非政府组织、个人等,但是文化外交的主导者必须是政府,这是区别于民间“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文化外交的行为主体是政府组织或经过政府授权并委托的非政府组织或公民个人,实施行为后果由相应政府部门负责;最后,实施路径多重化。由于文化内涵丰富且行为主体多样,文化外交实施路径从简到繁、从浅到深,形式多种多样。从常见形式看,主要是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例如影视、音乐、美术、绘画、餐饮文化等;从实质意义上看,文化外交的开展是一种文化的输出,传递时是一种精神文化信息;从追求目标上看,其实践路径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播。概括讲,实施文化外交就是要使国外民众接受并认同实施主体的文化习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和思想价值观念。

2 西安文化外交的现状与问题

西安能够以城市身份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说明西安具有良好的外交基础,而文化历史底蕴是西安的城市符号和特色优势,因此,西安实施文化外交既可以有助于实现国家外交的总体目标,又可以巩固西安的城市发展定位。

目前,西安现有国际友好城市27个,友好交流城市51个(信息来自于西安外办2016年工作总结),西安领事馆区建设进展顺利,2016年底前将建成4个统建馆,力争外国在西安新设立总领事馆,商务代表处,芬兰、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吸引涉外机构等入驻西安领事馆区,西安市已经形成与五大洲对外开放联系紧密的网络与渠道。2011年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其文化外交能力的成功展示,但之后的持续性影响不大,在西安“城市品牌”中很容易被忽略,说明此类活动的文化外交功能发挥不到位。因此,西安需要通过借力和造势提升西安文化外交水平,进而提高西安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城市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性认知尚缺乏。

文化外交是提升城市形象重要手段。可以说自2011年启动世园会海外推广以来,借助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历史契机,顺风而动,西安文化外交迈出了坚实一步,先后举办了国际文化周、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欧亚文化论坛、丝博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等,但是与其他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西安在一些硬指标上虽有所建树,但过度追求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五星级酒店、酒吧、别墅、高尔夫球场、地铁、西餐、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符号化的物质载体,就举办大型国际性赛事或国际会议级别和次数、一流大学数量、大型剧目年演出数等文化资源指标来讲,西安的进步并不冥想。

所以,需要把城市文化外交纳入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构建与推广的系统工程中来,使其成为系统的常态运作机制,让西安的文化外交布局涵盖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要求。

第二,西安文化外交框架还未形成。

西安政府在城市文化外交实践中具有主导和统筹作用。西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政协等机构部门是西安对外文化交往的核心。另外,企业、非政府组织、文艺团体、普通民众等都应该有意识参与捡来,共同建构城市文化外交的组织网络。相比国内其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上海等地都设有公共、城市或文化外交协会,在城市的对外开放上已经走在了西安的前列。而西安开展城市文化外交的依托仍然是传统机构部门――外事办,1985年外事办下设成立西安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属于人民团体性质,它通过举办文化等领域的民间对外交流活动,例如举办或参加纪念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参加双边及多边会议,交换资料、举办演出和展览,青少年之间的国际交流等活动助力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目前这个协会还没有荣誉大使,没有形象代言人,并且包括西安海外华侨华人、外籍友人和“西安荣誉市民”等大量西安可以开展文化外交的潜在人脉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第三,西安对外文化交流方式保守且单一。

从现状来看,仍是以互派留学生、开设孔子学院、派出文化演出团体等传统的文化外交方式为主。随着国际文化交往的深入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外交方式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而变得灵活多样。

经过调查,国际社会了解西安的主要来自于三条渠道:一是互联网传播(47.6%);二是人际传播(1%);三是亲身体验(41.2%),因调查对象以年轻人为主,对互联网的熟悉度要高于其他群体,其他传播方式不能忽略。可以借助互联网发展人际传播,并分享体验信息,鼓励他们把在西安的切身感受、见闻或旅游经历制作成视频在网络上分享,依托媒体传播效应扩大西安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西安文化外交对硬实力的依托不足。

2015年《中亚留学生眼中的西安城市形象调查研究》显示,外籍人士对西安的第一印象分别是历史文化名城(62%),现代化城市(24%),国际化大都市(12%),这说明,在外国人眼中,对西安的历史文化认可度最高,而对其经济和现代化程度上评价却偏低,其中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历史古迹,如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等。而西安的文学、影视、秦腔等这类文化产品在外籍人士那里认知度较低。这都说明大众对西安国际大都市认同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历史文化积淀,而非城市的现代化,这显然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也是就说,西安城市经济影响力远滞后于其文化影响力,而城市的经济影响力恰恰是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一极。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要把西安建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拓展“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西安不能仅满足于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而应当继承历史上西安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传统,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成亚欧合作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亚欧合作交流的主要基地,巩固和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西安外国籍人口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人际传播效应的发挥。

按照国际大都市的普遍标准,外籍人口占人口比例不低于5%。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城市外籍人口所占比重都在20%以上,而西安还不足1%,西安在这方面同世界其他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外籍人员少是西安的短板,意味着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人员少之又少,那么要把西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跨国人员流动无疑是传播文化、加深理解的重要渠道。因此,西安不仅要扩大海外人才的引进规模,更要深挖现有的存量资源,把现有的百分之一外籍人士作为最主要的传播对象,激励他们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口碑传播者,在城市形象推广中重视外籍新西安人的声音,这是西安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3 西安开展文化外交的目标与对策

第一,文化外交目标设定对接城市发展需要,把服务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外交的布局统一起来。

西安并不缺乏文化交流形式,但在战略沟通谋划上缺失某些重要因素,没有一个城市发展目标层面的详细规划,并且相互重复和重叠的活动内容很多,这就要求从事文化外交活动的相关部门整理并明晰相关信息,建立明确的文化外交目标方案。西安文化外交的目标框架设定可以围绕短期见成效、中期见特色、长期见机制的方案展开。

①从短期目标上来看,以政府为主导或牵头,尽快成立西安公共外交协会,以发展和扩大文化外交为先发机制,抢占时机。目前,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扬州、温州等都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这些城市基本坐落于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城市中还没有。西安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迅速崛起,提升国际影响力,顺利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借力造势并抓住当下机遇是关键。当然,这里要打破一种旧观念,文化外交不是政府单独的行为,政府在机构设置上或特定的文化活动项目中需要与社会团体通力合作并保持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

②从中期目标来看,推动海外华人华侨对西安精神的认识,塑造更加多彩立体的城市形象。西安精神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西安的文化内核,更代表西安的人文特色。因此,可以通过华人华侨“在海外从事商业、宗教、教育和其他活动方式来”[4]传播西安精神,强化西安现代文化吸引力;

③从长期目标来看,坚定城市发展定位,维系国际社会对西安市的知名度、热衷度和满意度,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融入到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中来。

第二,加快制定《西安市对外文化交往项目指南》,从观念、机制和行动三个层面入手突显对外开放的全局性,彰显西安在走向国际化城市中的文化外交影响力。

就西安开展文化外交的对策而言,首先在观念层面,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中央文化外交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地方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必须提升西安市政府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开展文化外交重要性的共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这样的观念,西安政府的宣传部门应该立即启动打造专门的文化交流中心计划,制定《西安市对外文化交往项目指南》。在这点上,西部地区另外两座较有影响力城市――成都和重庆已经走在了西安的前列,转变观念成为当务之急;其次,在机制层面,实现文化外交工作有政府外事部门“独家”统筹向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家”协作的方向发展。

再次,在行动层面,文化外交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通过文化外交让市民感受打到更多的自豪感,概括来讲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原则,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共建共享的局面;最后,从国际经验层面看,国际经验特别是治理经验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有必要对世界国际化大都市进行个案比较,特别是重视对纽约、巴黎、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对外推广的案例研究。

总而言之,西安市在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中,就自身城市形象塑造方面仍需大胆摸索和创新,应利用中央大力推进城市外交战略的契机,增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突破建设发展中的部门化、政府化、零散化,将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优势发扬光大,把文化外交定位为西安城市公共外交的核心,实现西安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成为世界最有吸引力、最有投资价值和适宜居住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参考文献:

[1]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01).

[2]范勇鹏.文化外交的层次及效用[J].公共外交季刊,2013(04):51.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图书馆 和谐文化 城市建设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城市美好家园,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思想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则是促进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思想武器和有力工具。本文就图书馆在构建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和谐城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有益尝试方面略作论述。

一、推进城市阅读,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作为一个群体性、社会化、开放式的阅读场所,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材的阅读热潮,不断增加市民的知识含量、改善市民的知识质量,并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创新理念和创造成果,使读者的发展能力得到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和发展能力。

1.发展图书馆事业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江图书馆拥有馆藏50多万册纸质图书、100多万种电子图书,广泛收录国家重要信息资料,将当今国内外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呈现给读者,培养了读者的新文化、新道德观念;图书馆还通过及时解答读者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使读者对当今世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提升思想境界和更新观念。

2. 发展图书馆事业有利于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的灵魂。晋江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搜集了一万多册体现本土地方特色文化的图书,记录着晋江这座城市特有的民间文化和精神面貌,为读者了解晋江、融入晋江,树立“晋江人”的城市意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晋江图书馆还利用阵地优势,积极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多次在馆内开展本土优秀摄影家、书法家举办“晋江文化”系列展览,并与福州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活动,将本土文化带进省城,增进广大读者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树立城市意识。

二、 推进城市学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图书馆一方面通过提倡城市学习,引导市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及时地吸收掌握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通过提供科研与经济建设信息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潜在或直接的智力支持。

1.图书馆事业可以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的最好场所

现代图书馆秉承着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和实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鸿沟的使命,平等、开放、公益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这就使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利用图书馆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生存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自己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晋江图书馆为弱势群体设立的各种设施和服务,积极地帮助了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9月,全省县级市首家视障阅览室“落户”晋江图书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资源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

2.图书馆信息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的发展需要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藏有大量前沿信息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以来,晋江图书馆利用自有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为科研与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其中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囊括了各个领域,如:塑料化工、织造、陶瓷、拉链、皮革、制衣、装修、酒店管理、轻工、农场以及各类农村小型个体经济等等;在为科研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先后为晋江市医院、晋江市科技局、晋江市环保局等个人或单位撰写科研方面论文提供参考资料,为当地科技发展及科研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城市道德意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和谐社会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来营造。晋江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大课堂、思想的加油站、精神的栖息地,可以有效地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满足需求、完善自身发展的条件

晋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消遣、娱乐,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素养;晋江图书馆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优秀的报刊和书籍,使人们在阅读中达到慰藉心灵、愉悦身心的境界;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展览、讲座、影视赏析等读者活动,于2011年至今共举办四届晋江市“悦”读节活动,开展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征文及绘画大赛、“迸发城市活动?品味人文书香”创意书签大赛和“时光?足迹”微电影作品征集比赛、“送您一本好书”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寻找晋江最爱读书的孩子”暨一生阅读计划专属卡读者选拔活动等多个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活动,倡导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高雅的休闲娱乐环境。

2.图书馆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功能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都市化建设水利发展长效机制

潜江市地处武汉城市圈西端,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四湖流域,是一个易洪、易涝、易旱的特殊区域。受特定的地理、地貌和气候影响,长期承受着外洪、内涝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与压力。近几年来在武汉城市圈经济建设中,结合本地实情,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坚持以强劲的工作态势、稳定的财政投入、严格的工作要求,大规模地开展现代水利基本建设,探索都市化水利发展长效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不断发展。

1.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水利建设领导机制

武汉城市圈改革框架的形成,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此,潜江市认真分析现代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都市化水利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着力构建新时期都市化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保全市水利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1.1划分事权,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基层,就全市各地治水瓶颈、排灌死角以及事关民生的水问题进行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和搜集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水利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梳理分类,建立了全市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库,并组织水利专家进行论证,反复研究和修改完善,经市长办公会研究批准,制定了全市总体水利建设规划。为确保规划分步逐年实施到位,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对水利建设事权进行了划分和明确,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一是对市办水利工程,采取政府组织、财政投入的方式进行建设;二是对镇办工程采取市派镇办、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建设;三是对村办小型水利工程,实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

1.2强化领导,建立大员上阵、高位推动的领导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以防汛抗旱的作风抓水利建设。尤其是2003、2004年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干三五年,实现水利建设大跨越”的奋斗目标,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完成土方1000万方以上,将市域内所有渠堤彻底整治一遍。近几年来,每年都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冬春水利建设工作;每年都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或联系农业的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建设指挥部;每年都明确3~5个市办重点工程,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督办组,深入一线,重点督办、巡回督办;每年市主要领导都主持召开现场督办会,督进度,督质量,抓平衡,为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3加强监管,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每年,市指挥部都下发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细则》,从工程规格、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对每个施工工地都实行责任公示制,一个施工单位树一块责任牌,标明行政领导、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一个工程一套档案;一台施工车辆确定一名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严格实行修堤防汛连锁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定各地今冬负责施工的段面,同时也是今后防汛的段面。凡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汛期发生事故的,依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

2.坚持发挥群众主体地位,创新水利建设组织机制

在税费体制改革之后,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不仅政策有限制,资金无来源,而且群众难组织。因此,水利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路子。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尊重民意,爱惜民力,广聚民智,民主管理。

2.1坚持执行政策,用足用活“水利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规定,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劳动力每人每年负担水利义务工10个,全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资金使用上,采取民主协商,“一事一议”,采取“村民代表议、申报上级批、针对项目用、民主理财审、财务公开看”的办法,集中财力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和资金的现实效益。

2.2坚持尊重民意,民主决策。水利建设项目开工前,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把决策权交给群众,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变过去的“不愿干”为现在的“我要干”。在施工形式上,不搞一刀切,愿机则机,愿劳则劳,人机结合,避免了各种矛盾的产生。近年来,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施工方式,大力推广机械施工,既解决了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又省时、省工、省钱,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工程质量,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

2.3坚持阳光操作,民主管理。除把建设项目、施工形式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外,还针对以机械施工为主的实际,对所有土方工程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定施工单位,力争少花钱,多办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水利工程建设中从负担办法、施工形式、资金筹措、价格确定、招标发包、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均有群众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全程参与,把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全程实行阳光操作,把每一个工程都建成群众“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3.坚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激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积极性,建立了“多个轮子一起转”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使全市水利建设始终保持有较大规模地投资。

3.1稳健的公共财政投入。水利“三项改革”后,市政府将公益性水管单位及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负担,彻底结束了过去水利系统吃农业水费的历史;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完成1方土补助1元钱的标准,安排300万元对市办水利工程进行直接补助,有的镇在此基础上按照1方土0.2~0.5元的标准再次进行土方补助。每年安排300万元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配套。去年将幸福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地方配套资金791万元提交市人人代会审议通过,并足额到位。今年又决定对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行资金配套。

3.2通过统一规划整合项目资金的投入。市政府明确规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土地整治等用于水利建设的相关项目,项目审定必须有水利部门参加,项目建设必须服从全市总体水利建设统一规划。近几年来,全市通过统一水利规划共整合项目资金每年近5000万元。

3.3持续的群众投入。用足用活“义务工”政策,引导群众大兴“一事一议”水利建设。近年来,全市采取民主协商、“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疏挖大小河渠300多条。

3.4“林水结合”吸引社会投入。张金镇等地为解决村级渠道清淤的资金问题,自2005年起探索了拍卖渠边林地经营权,以资疏挖渠道的新办法,对全镇28条河渠按6~8年的经营管理权实行拍卖。实践证明,这是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兴办难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规范,通过广泛宣传和推广,“林水结合”模式在全市迅速推开。并发展成为“两次拍卖式”的林水结合,有效地克服了过去一次拍卖带来的透明度不够、经营者重造林轻疏渠等弊端。“林水结合”,以水活林,以林养水的方式,成为水利建设的新亮点。通过“林水结合”方式,全市共吸纳社会闲散资金1800万元,疏挖河渠1460条,植树1500余万株,不仅使水利工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而且为民间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领域,实现了双赢。

3.5企业“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投入。探索建立了重点企业“以工哺农”机制,每年筹措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近年来,潜江经济开发区、张金工业园的20多家企业,先后出资400多万元,对园区内的大小河渠进行疏洗。同时,还采取组织“小康工作队”、“结对帮建工作队”等驻村工作队筹资,动员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形式,组织资金用于解决农村最薄弱、农民最急需的水利问题。5年来,共吸引以上各类投资近3000万元,疏浚大小河渠近10条,兴建小型水利工程8处。

4.坚持建管并重,创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机制

切实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一边建、一边毁”的做法,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规范化管理一处,努力确保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

4.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潜江市现有排灌干支斗渠4800多条,长达6000余公里,单机55千瓦以上二级电力排灌站218处,总装机44万千瓦。近来年,该市按照明确责任、分级管理的原则,对跨区(镇、处、场)的水利工程,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由市水利局统一管理;对镇、村管理的水利工程,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的社会化、民主化服务组织具体管理。

4.2以用水协会为依托,引导群众自主管理。对区镇处管理的水利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以用水户协会为主的社会化、民主化的服务组织,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例如老新镇组建了全市最大的用水户协会,该协会辖23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2.5万亩耕地,会员人数2.46万人,管理泵站13处装机1315千瓦,19条河渠。协会组建运行以来,不仅有效化解了排灌区内的各种矛盾,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充分调动和保护了群众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基层政府的支出压力。

4.3创新思路,加强水政执法与河渠道管理工作。对全市535公里市管渠道,采取“按桩号定任务,按单位定责任,按绩效定工资”的办法,明确和落实管理范围、管理责任、管理界限,并积极开展创建渠道管理标准化堤段活动,促进管理水平上新台阶,有效地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在水法规宣传上,要求所有基层水利工程墙面上,必须并且只能刷写水利宣传标语。为防止宣传的空洞化、说教化,组织人员精选了100多条具有针对性强、通俗化、人性化的宣传标语,并安排专人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刷写。开通了水利服务110热线电话,搭建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忧、所盼,将水利工程建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解决在基层。

5.坚持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水利建设新局面

5.1规划计划先行,建设项目接踵而至。通过深化改革,将规划计划编制工作提到了首位,为水利建设项目申报提供了依据,使得近年来潜江市争取的水利工程项目接踵而至。例如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泽口灌区(潜江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兴隆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幸福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园林袁桥节水灌溉示范、通顺河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下东干渠流域水利血防工程、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系列项目等,总投资已达到3亿多元。

5.2发扬优良传统,施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建设项目确定之后,全市不断掀起大施工热潮。譬如今年通过组织人力、投入机械、周密部署,展开了幸福泵站更新改造、畅通保安、水毁修复、小农水示范、灌区建设、涵闸年度维修、生态修复、村级“一事一议”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十大重点项目施工。其中灌区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尤其是“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被评为省优良工程。鉴于这些显著的成绩,省政府连续5年授予潜江市“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5.3调整治水思路,调水工作实现“四大转变”。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于平原湖区。过去一直是把“以排为主,排灌结合”作为本地的治水方略。随着都市化的不断加快,水利部门积极探索新的治水思路,以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用水要求。在实际调水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季节性突击调水向全年按需调水转变;二是由单一水量调度向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转变;三是由单一种植业生产用水调度向种植业、养殖业及特养业综合用水调度转变;四是由保障生产和生活需求调水向保障生产、生活、生态修复三大需求调水转变。

5.4注重科学技术,水利信息化加速发展。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水利信息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为此,潜江市已成立信息中心,并着手建立水利技术数据库,内容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技术数据中心,水资源水环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水利项目综合管理系统等。

5.5创新手段,工程管理彰显人水和谐。潜江市河渠纵横交错,仅市管干支渠就有25条,总长535公里。长期以来,渠道“三滥”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种情况,水利部门自我加压,创新手段,建立了预防保护区,对疏浚后的渠道实行当年施工、当年植树,实行封土育林;对经过城区的渠道,采取硬化措施。通过渠道管理模式上的保优创新,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力度,推进河渠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使管理工作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渠道两边无一起新增违章建筑物,实现了河渠工程的水清、岸绿、景美。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贯穿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建立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的具体体现。潜江市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本文仅就创建水利长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广大水利同行共同献策,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雷.在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上的讲话,2008年10月28日

[2]钟玉秀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第8期

[3]任茂昆.湖北水利科技创新的思考,湖北水利,2008年第5期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城市发展;文化;城市建设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地发展地,也是人类的精神寓所。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城市文化,它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

1. 城市文化的概念

1.1 城市文化及其内涵

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一般文化,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内在的价值,使城市充满朝气或者使其具有独特性,这就是城市文化价值所在。

城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换言之,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狭义的城市文化仅指指导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精神意识形态。城市文化其构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

由上可见,城市文化是处在整个社会前沿的文化,是一种最能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超前发展文化。

2. 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可以说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也可以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一个灵魂,即是一种城市文化。

2.1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在知识经济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会让城市人类充满朝气,从而把精力都转到城市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上,引导城市健康持续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其次,城市文化的发展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高素质的城市居民、大量的科技人才、优美完善的投资环境、积极活跃的文化氛围等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使得城市能够顺利地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高层次的人才、充足的资金,从而也就为增加城市的潜在价值,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此外,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在于其具有创新力,而文化正是创新力的源泉。因此,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

2.2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的发展并不只意味城市经济的增长,它更强调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这些基础是指社会的文化经济结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基本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政治、科学文化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要使这些基础得到改善,除了经济数量的增长,还要依靠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城市的现代化必须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一个只有经济增长而文化贫乏的城市是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城市的。

2.3 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指人类对于城市形体(硬件部分)以及城市居民素质、民俗习惯、文化气息、服务态度等(软件部分)的感受所形成的城市总体印象,是城市文化在景观上的反映。不同的城市由于其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城市的形象有别,从而产生城市吸引力大小的不同,最终造成其竞争力的不同。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浓厚的文化氛围及文化气息使其城市形象倍受青睐,吸引大量外资和人才流入,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每年吸引了上百万的游客,创造了丰厚的旅游财富。

3. 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城市的第一形象就是建筑物的风采、风格、风韵及内外装饰效果等。好的建筑是经济实用、美观大方又和谐的,融和在人类社会及大自然中。

3.1 区域及气候因素差异导致城市文化的差异

由于区域及气候的不同,人们所需工作、居住的环境要求也就大不相同,建筑功能设计也会有很大差异;更何况不同区域的民众习俗和聚居习惯都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其汇集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不同的地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其建筑风格。建筑,是城市文化风格中在实物方面的直观反映。优秀的城市建设文化需要政府正确引导、媒体的大力声援及投资开发商的积极拥护。

3.2 城市建设需要城市文化的指导

城市建设只有确立了城市文化的新理念,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房地产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中,才能实施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不能再用以前所谓的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欧陆风情、方式建筑等这种简单的城市建设思维方式去搞城市建设。首先城市风貌要彰显城市品位,铸就城市文化中的灵魂。其次,城市建设要保证质量,突出建筑品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除了要提高投资建设者的意识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督的效力,社会应多方面共同努力建设我们的城市文化。

4.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总的原则就是要进一步唤起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文化意识的觉醒,自觉地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从而更好地从总体上战略上掌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方法。

4.1 制定相应文化政策,全面提高城市人的文化素质

城市人类是城市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城市整体文化素质和形象。城市人类素质高,有利于形成城市良性发展结构,使人们产生朝气蓬勃的创业精神,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反之,城市则犹豫不前,甚至倒退。

4.2 大力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事业的进步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一般地,文化产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其主要包括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体育业等。发展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改造成传统产业,使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4.3 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塑造城市自我形象

城市自我形象是城市固有的特色和美感,是城市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人类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外在表现,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反映,它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近年来,我国在对旧城区的大面积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中,对城市的功利性和时效性片面追求,造成了城市文化个性削弱,城市自我形象表现不明显。目前,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改变城市的这种“缺乏特色”的弊病,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前,住房市场是买方市场已成定局。房产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也在打文化牌。比如,上海的房产商们,从广告战开始,先声夺人。广告用语散发浓厚的文化气息。总之,在城市建筑和发展城市经济方面要打好文化牌,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中外城市的发展进程表明,城市是一个国家文化最发达、最繁荣的地区。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文化能够指导城市的建设,是建筑蕴含文化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朱铁臻. 城市发展战略.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李植斌. 城市文化形象特征与建设. 人文地理.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 :自贡 彩灯 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水平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①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 饮誉中外,闻名遐迩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自贡彩灯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近年来,评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中国魅力名镇”等系列活动,使“城市文化”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后来者居上。怎样保持和利用“天下第一灯”这个民间艺术品牌,加快自贡城市文化建设,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贡彩灯历史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正在荣州(今自贡荣县)做县令的大诗人陆游就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词句。据民国《荣县志》中记述:“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进入上世纪,“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盛行,颇具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1964年新春,自贡举办了“迎春灯会”,此为自贡灯会的发端。此后,自贡人民政府于1965年到1986年举办了二至七届自贡灯会。第七届时,中央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逛灯会》,自贡彩灯走向全国。1987年自贡举办第八届灯会,即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政府提出“以外为主,内外结合;以文为主,文贸结合”的办灯宗旨,自贡彩灯由单纯的娱乐型转化为文化经营型。1988年6月,自贡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邀请承办“北京国家旅游年北海龙灯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灯会新闻会开始连续报道灯会实况,其间新华社多次向国外报道灯会消息,《人民日报》多次刊载灯会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灯会开幕式及领导人观灯的场景,摄制并播出了《龙年龙舟龙灯》的专题片。自贡彩灯蜚声海内外。灯展期间就收到国内外的展出邀请,自贡彩灯从此开创了对外展出的新局面。1990年秋,“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开幕,在举办当局赠送的锦旗上,赫然出现了“天下第一灯”的题字。②作为艺术精品,自贡彩灯不但凝聚了中华彩灯文化的精华,更以其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名扬四海,使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南国灯城”的美誉;而不断举办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让文化活动和经济贸易结媒,灯会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二、自贡彩灯的文化内涵

自贡彩灯的兴盛离不开民间俗尚的长久积淀,没有民俗活动的开展及隐藏其后的民俗文化心理,彩灯艺术不可能青春依然;而彩灯也以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参与了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塑造。彩灯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密切联系。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起源于汉代。由于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事活动决定了人们对自然天时的必然重视,而所谓天时在上古先民的感受中往往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天时变化的节点上,人们便以祭祀的形式来确证天人关系,这就形成了岁时祭祀的传统。除“元宵”外,诸如“除夕”“社日”“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节日的形成,无一不与岁时祭祀有关。这些节日充分显现了民众利用自然节令的转变来使自身顺应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也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时间意识的基本文化构架。随着时间流逝,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及其传承活动都逐渐地被纳入民俗节令范畴;同时,由于造物技术的成熟和思想意识的复杂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了把丰富精神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逐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把某些文化内涵丰富、附加艺术价值厚重并有特殊意味的用器、物品,作为装饰、演示、说明和渲染某种文化精神的用品和道具的需要。这样,就使某些器物除了具有生活实用的价值外,还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具备了某种思想教化、社会约束、心理寄托的功用。这些器物一则使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行为获得庄严神圣的意义而成为民俗事象;二则在催生这些生活内容获得民俗意义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具有民俗指示性的物质表征。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不同的器物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强化着民俗事象的情景,增添了民俗活动的兴味。

元宵节也称作“灯节”,灯彩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节日既是为着顺应自然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劳动,又是为着满足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地、历史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俗习惯,其目的在于使身心得到休息,使精神得到慰藉和补偿。它虽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但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他们各自所期盼的节日也就不同。③元宵节作为全民参与的娱乐性节日,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名正言顺地放松心情而尽情狂欢,彩灯的奇异造型和绚烂色彩成为狂欢中最佳的节日道具。

当代彩灯艺术依然光彩无限,根本原因即在于其表征节日——元宵节节俗文化性质的延续。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祈福禳灾是传统节日的基本精神指向。种种节俗活动无不围绕着一定的信仰展开,最终使心理和生理得到有效的调节,获得一种身心放松和精神慰藉。而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神灵信仰,虽然还保留了一些外在形式,但内涵已演化为一般性的娱乐性质。“欢乐性是民间节日的重要特征。”④元宵节原本就是娱乐狂欢的节日,其民俗文化的精神指向没有改变。以彩灯为载体,当不断被民众赋予更多的吉祥喜庆意义之时,赏烟花、观歌舞、打灯谜、吃元宵,以至购物、旅游,通宵达旦,民众在完全承认这种行为方式之时还在尽力地拓展这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外异邦自贡灯彩也能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