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院工作要点

学院工作要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2:06

学院工作要点

学院工作要点第1篇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1、

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努力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判断形势、把握大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并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要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委员要积极参加并指导支部的理论学习。各支部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年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制定学习,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计划,做好学习安排,确保学习落到实处。健全和坚持各项学习制度,切实做到学习有计划、时间有保证、学后有实效。要建立述学、评学、检查考核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抓理论学习的新机制,积极创建学习型党支部。

2、

把学习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理论学习的重点。要按照中纪委、中组部、《关于贯彻落实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的通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胡绵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落实总书记“要始终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和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观念。各支部要结合工作实际,按要求安排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专题组织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学习知识测试,通过学习增强党员的党性、党纪观念。

3、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和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联系群众和党内民主参与等长效机制,今年重点抓好已经制定下发的《学院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中22项制度的执行落实工作。抓好学院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重点落实党委特别是学院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抓党建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内的党风廉政工作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学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尽快使学院党建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进一步加强学院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争创“五型”党员干部活动

1、以思路创新为先导,推进思想理论武装,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支部工作要紧紧围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这一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创新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措施和机制,把抓好理论武装头脑,建立学习型、创新型党员干部队伍作为理论教育的重点。

2、以素质创新为根本,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今年要围绕上级党组织贯彻“融入中心,强化服务,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突出三个重点,开展三个活动,实施一个工程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争当发展排头兵”为主题,抓教育,强意识,深入继续开展党员先进性大讨论,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充分发挥党委“一班人”的核心领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围绕党员在理想、信念、作风、纪律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好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实到促进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切实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和先进性教育“回头看”工作,不断促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以能力创新为突破,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围绕班子自身建设,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提高党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和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坚持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分析学院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贯彻落实好《赣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赣州市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的若干规定》,做好培养、吸引、留住和使用好各级各类人才的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以创优创新为依托,

深入开展争做“五型”党员干部活动。积极争创“五型”星级单位,要把争创“五型”活动当作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措施落到实处,各支部要不断深化拓展争做“五型”党员干部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规范活动形式,今年要在学院处室、系部开展争创“五型”单位的活动,要以学习和教学、服务、管理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争创方案,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学院大兴学习、实干、服务之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本领,进一步凸显爱岗敬业、高效服务、热心教学、勤政务实的新风貌。

三、深入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1、

把深入开展学习为主题的理论教育与党性、党风、党纪及反腐倡廉紧密联系起来。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切实贯彻,坚决维护,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课题。

2、

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免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及省市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好学校制定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勤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严格而又自觉地执行廉洁自律规定。

3、加强对权力运行、重大决策制定的制约和监督。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在招生、进人、干部任用、后勤管理、大宗采购、工程承包等敏感环节上加强程序监控,反对任何形式的和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

4、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把握导向,丰富内涵,营造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教育的方针,创新学习宣传形式,加大理论宣传力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教育和宣传,认真学习宣传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和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市人大二届三次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和“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目标,为建设我市人力资源和实施“两化”工程作出积极贡献。切实制定并认真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做好建校20周年校庆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2、

要以教学为中心,全力保障做好学校教学、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要把握学院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重点抓好校园扩建工作;大学院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任制改革及合同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成果,深化教学、教研的改革,要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能力为突破口,调整教学设置、教学计划,尝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习实训职业教育的新路子,走出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3、

继续开展以“树文明新风、创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容校貌专项整治活动。加在创建力度,要在全校范围内努力营造“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的精神风貌。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建设创建创业××,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努力学习,掌握实用本领的浓厚学习氛围。

4、

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的重要考察内容,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严谨治学,以德施教,教书育人,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全院范围认真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和科普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建设好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系部党团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学院上下形成合力,健全和,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完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督办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五、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高思想认识,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己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各支部要做好安排,组织党员到学院的挂点村开展“三清三改”义务劳动,过专题组织生活,要使学院新农村挂点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六、扎实开展以党建带工建团建活动,齐抓共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1、开展党建带工建团建活动,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用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工建、团建工作,力求取得实际成效。

要建立健全工会工作制度,完善职(教)代会制度。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院职(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积极参与学院各项事务的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做好女职工工作。

切实加强共青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加强团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和充分发挥系部基层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青年特色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科学、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继续巩固、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着力突出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大特色,努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代会、学生会、学生干部的作用,着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2、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积极争创市文明单位、市直机关“五型”星级单位。要在原有创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照条件,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广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学院广大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努力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强化基础工作、落实安全责任为重点,建立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3、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关爱、关心、爱护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学院工作要点第2篇

——教师教育稳步推进。教师培训达到293期1.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4.4%。学历教育在校注册学员突破1000人,普通话测试达到5200人,成人教育再上新台阶。

——课改研究重点突出。今年高考成绩优异,一本上线3600多人,较去年上升5.9个百分点。重点比率约为15.16%,比上年提升5.3%,名列全省前列。

——中职教研卓有成效。省赛获103块奖牌,国赛获19块奖牌,继续居于全省前列。高职(单考单招)考试,上线2730人,上线率高出比全省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本科上线275人,比去年增加139.1%,占全省本科人数的27.2%。

——科研指导扎实有力。编写教材30本,专著4本,个人著作7本;省级以上刊物72篇(其中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22篇);评为部级和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各1项,结题的省级以上课题23项,正在研究的部级课题1项。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学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政紧缩、外包业务受限、迎评任务剧增等困难,但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奋斗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创思路、求发展,全年工作圆满完成。

在“三位一体”培训结构日趋完善、提升空间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深处着力,把培训课程作为发展的重中之策,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促进教师教育稳定发展。

1.加强教师培训创新。以“课程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为载体,重点推进“名师工程”,选送和培养26位名师申报省报特级教师,其中17位名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在结业的班级中,以“高端理论研修”为切入点,全力提升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专业素养,293位学科带头人顺利结业。践行“异地蹲点教学”的培训模式,高中9门学科969位教师完成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进一步深化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的“问题化三阶段式”和新教师的“主题课例式研训”,引领26位高中语文青年教师开展跟踪培训,161位新教师顺利结业。

2.推进干训工作研究。以“构建教育管理个人知识”为目标,依托理论学习、实践蹲点等途径,65位名校长课程领导力显著提升。采用“聚焦问题、现场教学”的培训模式,209位校长圆满完成“教育信息化”、“科研写作”和“教育管理”等主题的“十二五”校长骨干校(园)长培训任务。“三阶段两基地参与式”在新任职资格校长班培训反响良好。依托教育管理研究分会年会,成功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265校长参加,并交流管理经验。

3.加强德育研训建设。认真指导学校开展德育实践研究,推行“隐性知识显性化”研训模式,11所“__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学校”和10个“市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在中小学德育专业化建设上取得明显实效。组织开展“高一起始年段班集体建设策略”和“高中生生命教育”主题教研活动90人。精心策划德育学术研究评比活动,有53篇论文入选全省德育论文评比,13篇获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20%。切实加强学校德育骨干教师培训,115位德育骨干教师圆满完成19个专题讲座、3次参与式培训、6次实践蹲点培训任务。启动家庭教育 “送百场,惠万家”农村科学家教巡回辅导服务60人次,有效促进了社会大德育网络体系建设。

4. 继续教育规模稳定。圆满完成教育部下达指标,在校注册学员达到1000多名,其中,新招学员80名,毕业113名。硕士研究生班、全日制大专班的合作办学前期工作准备就绪,进一步强化了稳规模、求发展的学历教育发展思路。迎评、机测等工作基本到位,顺利通过省普测示范中心抽测工作,有效指导全市普通话测试5200人。

面对新旧高考政策实施的严峻形势,我们保持清醒,明确守住稳发展,关注重点领域,集中精力抓考试研究,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以增强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性。

1.深化调研工作内涵。以市本级高中为主,落实新课程教学和“高三后阶段复习有效性”教学调研,为全市高三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特色办学进一步落实。顺利完成精品课程交流平台建设,以“一校一方案”为根本要求,加快推进选修课程建设,编制出版《生涯发展与管理》等选修课程4册。认真落实《指南》,深入开展基层幼儿园专题调研,进一步强化园本培训工作,启动早教指导中心工作,学龄前儿童教育研究全面到位,幼教教研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以“随班就读”为重点,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教研,积极推进普特融合活动,全面启动特殊教育学习教材研制,

文化课教育和康复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得到有效开展。2.加强学科教学指导。重点抓好高三复习的研讨与指导,强化各级各学科地市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有效推进地市联合高考研讨活动。加强学科基地指导,16个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已经转型到学科教学研究和指导上,选修课程开发和学科选修教材编写进展顺利,学科建设样本、校本研修先导、课改实践先行团队等方面示范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正式启动高中各学段的选课走班制度。重视学科课程建设,规范精品选修课程评比,6个项目入围全省微课程开发评比。出台《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建议》,编著15门学科课程整合培训教材135册,校本课程开发取得实效。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深化“基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改革”主题,与会人员达到4000人。

3.推进监测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各科期末测试卷、学考评估卷、模拟测试卷和中考测试卷的命题工作,有效支持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中考、高考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系统,有效跟踪和评析高中教学质量。依托网上阅卷系统,进一步加强高三模拟测试成绩分析,注重大样本采集的有效性,数据分析的时效性明显提高,为调整高三教学策略提供强有力依据。关注新高考改革,高考一本率创历年新高,列全省第4位。继续规范教研系统“三项评比”,有序推进大市“双高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轻负高质”课堂典型发挥实效。努力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以“基于学习与成长力培育的评价”改革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我市教育质量增量评价和绿色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研究初中升学综合评价,全面推进中考改革,所命题的4门科目被评为全省中考优秀试卷。初高中空中智慧在线课堂全面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进均衡教育奠定了基础。

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发挥优势,重视能力培养,运用竞赛机制,在调整中稳增长,为中职教育长远发展筑基铺路。

1.巩固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以36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抓手,圆满完成12个专业577名教师90学时专业发展培训和6个项目2356人的职业学校教师指令性培训任务。精心组织31个专业328位教师开展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获得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省级表彰,成绩在全省列第三。取得8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参赛资格,成绩居于全省前列,有效促进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2.推进和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技能大赛项目集训指导力度,省赛共获19金、41银、43铜好成绩,金牌数列全省第二;取得20个国赛项目参赛资格,共获3金、15银、3铜,总成绩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继续重视高职考试指导工作,今年2730人上线,上线率达95.6%,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21.4个百分点,上本科线275人,比去年增加160人,占全省本科招生人数的27.2%,比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4人为专业高考状元。重视浙江省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我市共获得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12件,并推进多所学校成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室和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创业实验室。

3.落实和深化职教教研工作。组织6个专家组,对全市16所省等级以上职业学校开展了2013年度“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和“教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教学管理专项评估,形成10万字的《__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评估报告》,为我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职业学校,在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建立考核量化标准,联合市教育局对首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共15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创新基地进行了年度绩效考核,对新申报的第四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创新基地进行了实地核查和评审,全力推进专业创新基地建设。成功举办全市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专题培训班,为推进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开好头、起好步。加强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文明风采”活动有序开展。在2014年度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我市选送的119件作品有84件获奖,其中一等奖9件、二等奖32件、三等奖43件,获奖率70.1%,高出全省平均获奖水平10.1个百分点。

在研教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始终把科研兴教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管理,注重转型,强化指导,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1.优化课题管理。已经形成开题“一题一例一策略”、结题“一课一法一报告”的课题管理模式,课题指导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多角度多层次抓实抓好课题评审申报工作,省教科规划课题中立项50个,省厅教研课题立项42个,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270个,市教改专项课题立项59个,年度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项56个。有重点有计划改进跟进课题管理指导工作,完成40项教育技术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9场教育教学规划微型课题中期研讨活动,500项课题结题培训。多元化常态化分步分层推广优秀成果,教科研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得到发挥,桐乡六中“五点同步”教改成果得到推广,市实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题成果得以转化。

2.加强科研指导。组织开展__市第六轮教育科研基地的中期检查与调研指导工作,以“教育科研创新与管理机制建设”为主题,通过听、查、问、看等形式,听取调研学校教科研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教科研课题、成果等资料,开展问卷调查,开展教师座谈,听取学校对目前教育科研的困惑与我市教育科研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调研学校主导性课题、骨干教师课题等进行实地指导,全力打造我市教育科研工作高地和重要科研孵化平台。以教育科研骨干教师为重点,完成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市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辅导班2个培训项目,优秀科研力量进一步加强。以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下乡活动,携手基层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开展__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评审工作,共评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篇、二等

奖23篇、三等奖34篇,有效提升了提教师教育信息化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认真开展“我与课程”科研论文专题评选活动,评出一等奖32篇,二等奖83篇,三等奖169篇。以“我们的评价”为主题,征集教育评选论文322篇,150篇获奖,推进了教育叙事研究。以市属科研管理为重点,成功举办市属学校教科室主任论坛、微型课题中期研讨、科研片组等活动,市属学校教育科研质量有所提升。以“两刊一编”为平台,引领展示全市教育科研发展,为学院科研深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注重心理研究。继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建设,加强全市10所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管理,1所成为全省心理特色培育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展示、论文评比、专业知识说课比赛、心理咨询个案的同伴督导、高考备考心理辅导专题教研、高中心理选修课程研发等研训活动,完成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暨C级证书培训6场1600人,C证面试通过率达90%。积极参与组织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社会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收到广泛好评。

面对学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着实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1.加强党建工作。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六项禁止”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细化责任分解,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清廉务实为民”蔚然成风。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委班子及成员认真对照277条征集意见建议,深入查摆问题、谈心交心,形成23条班子整改意见和11条班子成员整改意见,目前整改率达到99%,学院党委的凝心聚力作用成效显著。全体党员的实践学习更加深入,重温“六个一”活动,到社区认领“微心愿”43个反馈良好率100%,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携手行动,让党员更贴近群众,赢得了一线教师的良好评价,有4名党员受到市属“七一”表彰。

2.推进文明创建。组织力量,全院人员共同参与,按照市级文明单位责任分解表落实工作,形成评审材料10卷66册,在市文明办的细心指导下,已被拟定为市级文明单位,公布于__日报。充分发挥工会领导作用,认真落实教代会审议制度,审议修订《学院评聘方案》,科学制定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有效地保障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退休教师和老党员管理,落实两项待遇,充分发挥退休人员老有所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作用,并依托实验学校,圆满得完成了早教园和空中课堂建设,使学院的退教工作取得创新性发展。有序推进社区结对、综合治理,经常性开展社区联谊共建活动10次,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帮助格林社区在业余党课、科普讲座、文艺表演等方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校园绿化保养,树立标识标牌,烘托文明创建氛围,并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及时修理,为全市研训工作创设了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3.强化服务管理。起草学院公文规范性文件,收文发文1500件,档案归档1600件120卷,未发生差错问题,为有效推进学院上情下达奠定基础。按照学院发展规划,认真制订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完成岗位聘期考核,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较好地完成2人人事变动工作。出台学院车辆管理和使用办法,坚持用车预约登记制度,公务用车更加科学,累计出车369次。安排各类培训293班次,用餐14000人次,累计收支突破千万元,总务后勤保障更加到位,浪费现象明显改善。

继续深化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委班子建设,以党风带院风,进一步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1.落实整改措施,防止“”抬头。对在今年教育活动中查找的问题,按照整改方案,逐步得到落实,并将整改结果进行公示,自觉接受职工和服务单位的监督。

2.加强党建工作。开展有计划的理论学习,认真落实“”制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六项禁止”精神,细化责任分解,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清廉务实为民”蔚然成风。建立党员进社区等考核机制,开展携手行动,让党员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

3.推进文明创建。加强市级文明单位责任分解落实,有效助推学院各项工作开展。认真落实教代会审议制度,保障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社区结对、综合治理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决策制度,加强管理,推进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地运行。建立包括培训、教研、科研等在内的工作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三位一体”培训结构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把教师培训课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策,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促进教师教育稳定发展。

1.加强教师培训创新。重点推进“名师工程”,以“高端理论研修”为切入点,全力提升市级名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专业素养。继续实行“异地蹲点教学”的培训模式,开展高中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进一步深化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的“问题化三阶段式”和新教师的“主题课例式研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推进干训工作研究。以“构建教育管理个人知识”为目标,依托理论学习、实践蹲点等途径,提升名校长课程领导力。圆满完成“教育信息化”、“科研写作”和“教育管理”等主题的“十二五”校长骨干校(园)长培训任务。

3.加强德育研训建设。认真指导学校开展德育实践研究,完善11所“__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学校”和10个“市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考核办法。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面对新旧高考政策实施的严峻形势,集中精力抓考试研究,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以增强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性。

1.深化调研工作内涵。落实高中新课程教学和选课走班教学调研,为全市高中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引导学校特色办学。认真落实《3—6岁教育指南》,进一步强化园本培训工作,启动早教指导中心工作,学龄前儿童教育研究全面到位。以“随班就读”为重点,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教研,积极推进普特融合活动。积极研究和推进中考改革,改进高中招录办法。

2.加强学科教学指导。强化各学段各学科地市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有效推进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学科基地指导,有效推进选修课程学科建设样本、校本研修先导、课改实践先行团队等方面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举办第十七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开设空中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3.推进监测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各科期末测试卷、学考评估卷、模拟测试卷和中考测试卷的命题工作,有效支持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中考、高考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系统,有效跟踪和

分析高中教学质量。注重大样本采集的有效性,为调整高中教学策略提供强有力依据。认真贯彻落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区域性学科“统测”工作要求,努力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以“基于学习与成长力培育的评价”改革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发挥优势,重视能力培养,运用竞赛机制,为中职教育长远发展筑基铺路。

1.巩固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以36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抓手,圆满完成十二五教师90学时专业发展培训任务和专业技能指令性培训任务。

2.推进和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技能大赛项目集训指导力度,继续办好中职学生技能节。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学分制管理。加快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促进校企的紧密合作。

3.落实和深化阶段性教研工作。以“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教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建立考核量化标准,实现中职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再提高。

始终把科研兴教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管理,注重转型,强化指导,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1.优化课题管理。多角度多层次抓实抓好课题评审申报工作和课题质量的监评工作,多元化常态化分步分层推广优秀成果,发挥教科研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建立科研团队,以更扎实的措施促进教育研究出精品。

学院工作要点第3篇

2005年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关键一年,任务非常艰巨,各项工作都面临严峻考验。在新的一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提高和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迎接2006年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进一步稳定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十三次全国和省高校党建会议精神,研究新形势、新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加强理论学习。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建立“四位一体”的学习机制。一要加强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主题,深入研究学校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战略,增强加快学校发展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二要丰富中层干部理论学习读书班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以提高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强化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效果;三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针对基层工作的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四要组织好普通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贯彻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院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上,凡是重要决策、重大问题都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好全院发展建设的宏观调控,加大督察、督导力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抓好重要工作、紧急事项的催办,提高办事效率。 3、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一是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实施意见,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有计划地加大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领导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工作督察制度,逐步推行干部工作问责制,检查督办的结果直接与干部的年终考核、评优和评先等挂钩。 4、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院领导周接待日制度和联系基层制度,落实院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做好院领导的信访接待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全体教职员工的意愿和利益,着力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问题及群众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5、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意见,健全和完善我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要针对2004年招生中出现的问题,吸取教训,强化监督管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6、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 研究制定我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意见,首先是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和支部划分工作,调整直属支部设置,健全基层党组织;其次是按照积极慎重又不求全责备的原则,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在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的发展工作;第三,规范、健全党校的各项工作,把党校作为加强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改进基层党校的教学和管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 7、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遵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安排,及早做好准备,适时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我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的建设情况,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坚持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8、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依法治校。一是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特别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要事项必须公示;三是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一把尺子,我们要把 2005年作为“迎接评估的责任年,软件建设的落实年,硬件建设的突破年”,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必须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 1、举院一致,积极准备,完成对各专业教学评估的阶段性自查、自评和规范建设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为教学服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结合教学评估工作实际,我们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多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把这项活动贯穿于迎评工作的始终,使其成为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保证迎评工作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此项工作由院迎评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第二,强化宣传力度,建立学校迎评工作宣传组,编写出迎评工作的宣传提纲,充分发挥校园网在评估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迎评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营造迎评工作的良好氛围;第三,组织专家组按照指标体系对我院迎评准备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模拟评估,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进行整改和建设;第四,加强对迎评工作的检查力度,以迎评办公室为主建立指导督查协调小组,督促、检查和协调迎接评估的各环节工作,保证各项迎评工作落实;第五,加大教学改革和迎评工作的经费投入,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做出教学经费投入预算,并认真执行,努力达到评估的经费投入要求。 2、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学科建设水平从根本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2005年要把学科建设水平放在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 第一,以科研带动学科建设,以重点实验室支撑学科建设,加大力度建设院级重点学科。深入研究体育学科发展规律,对院重点学科建设提出具体方案,逐步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优势项目的办学特色;第二,继续坚持小规模、多专业、向交叉学科发展的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探索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体育新闻、体育艺术与舞蹈和特殊教育专业等新的专业的发展;第三,在总结几个新专业方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努力拓宽专业方向、增强办学活力。 3、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完成各专业新一轮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保证下半年新生入学后投入使用;二是强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继续提倡向 90分钟课堂要质量;三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推广“双语”教学和“挂牌”上课,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四是加强精品课和优质课的建设,制定具体方案,争取2005年有一到两门优质课进入省内参评;五是进一步深化考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诚信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六是加强和完善教研室的建设,提高教研室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严格选任教研室主任,明确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功能;七要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坚持人才强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是继续坚持“稳定用好、培养提高、积极引进”并重的方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经费投入,要通过人事、聘请、调入等形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使师生比基本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合格标准;第二,落实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第三,启动名师工程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计划,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制定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选拔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努力培养名师。 5、搞好科研和竞训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研室科研工作状况量化评估办法与奖励政策,修订现行管理办法,补充惩罚性条例,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继续开展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的评选与颁奖活动,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予以重奖,充分调动教研室和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保证科研和学术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二是完善学术带头人管理机制,以学术、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的院管科研室,要确定科研方向,加强梯队建设,组织科研攻关,鼓励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及奖项,不断提高科研队伍的学术创新能力;三是深化竞训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校实际,在竞训工作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确立重点,争取有所突破。 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取申硕工作上的突破。 一是积极申办对外联合办学资格,争取在对外招收留学生方面能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上力争有实质性进展,促进我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扩大我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三是加大申办硕士授予单位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办学层次的提高。 7、重视实习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管理规定,满足学生正常的教学实验;第二,建立和完善学生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和定点实习单位的联系,提出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8、探索成人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积极探讨新形势下成人函授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在稳定现有规模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岗位培训、职业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坚持长短线结合,适应成人函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三、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激发学校活力。 要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推进以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生机与活力。 1、推行全员聘任制。 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的意见》,出台我院人员定编、定岗意见和《河北体育学院教职工聘任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坚持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组织,分步推进,把品德、知识、能力和 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创造条件 。 2、改革职称评聘办法。 严格执行《河北省高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高、中级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办法,深化职称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评聘分开。 3、进一步完善内部分配制度。 调整和完善内部收入分配办法,以岗位和业绩为主要依据,建立在职职工工资分配随岗位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机制,体现按劳取酬、优劳优酬,适当拉开关键岗位、贡献突出与一般岗位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4、改革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 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修订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落实“稳定用好、培养提高、积极引进”并重的方针,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5、规范人事管理工作制度。 修改完善人事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约束激励机制建设,完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才优用的人事管理良性循环机制。 6、继续推动和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 借鉴其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改进学校物业、水电和学生公寓管理,针对餐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水平。

7、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支行为。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对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的管理;执行政府采购规定,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抢抓机遇,加快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生均资源严重不足,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必须进一步加快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 1、校园扩展建设。 坚持立足现实,积极谋划我院扩展建设,抓紧办理红旗村约 300亩地的征用手续,并搞好规划,力争实现实质性突破,为 2006年基本达到教学水平评估办学条件打好基础。 2、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首先是保证目前启动的学生公寓楼按时完工,确保按计划暑假开学后投入使用,社会体育系搬回院内办学;第二,制定校园整体建设规划,办公图书楼、综合训练馆和改建田径场的建设尽快进行立项设计报建,争取年内动工建设;第三,与省体校协商,解决校内电增容、上下水设施和暖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换供暖锅炉,改造浴室。 3、尽快理顺与省体校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 2000年省政府冀政[2000]22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促进院校共同发展为目标,提出院校合并的具体方案,报请上级批准后,启动实质性合并工作。 4、加强校园网建设。 一是加大对校园网的管理和投入,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推动办公自动化和教学管理现代化;二是加强网页建设,把网络作为宣传我院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完成中英文双语页面,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对教职员工微机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利用网络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5、加大图书馆的投入与管理。 一是按照评估要求购置相应书籍、资料及软件;二是加强管理,增强图书馆人员服务意识、延长开馆时间;三是制定电子阅览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五、切实加强招生、就业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1、 严格规范招生工作。 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和我省体育专业生源实际,按照教育部和河北省有关政策适度扩大招生范围,总结 2004年招生工作的经验,控制本地生源和对等招生的外省生源比例,确保招生计划的全部落实;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地办好“3+2” 长学制教育,针对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规范对各地联办单位的管理,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三是针对招生中出现的问题,吸取教训,严格组织学校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2、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 首先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要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体系,设专项经费、专职人员,规范考核机制与工作办法;其次是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增强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三,要加强就业二级网站管理,充实网页内容,为学生就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打造良好的就业指导平台;第四,及时反馈就业信息,了解社会需求,为专业调整提供依据。 3、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一是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正面引导,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规范《形势与政策》课,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研究我院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4、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加大学生集中整治力度,杜绝严重违法违纪和恶性事件发生。 一是严格落实《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实施意见》,加强政治辅导员的责任感;提高专职政治辅导员数量和质量,同时,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依托政工干部和教师,尽快培养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学生管理的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二是加大集中整顿力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结合学校近些年内发生的典型案例、突出的违规违纪事件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集中整顿和对违规学生的惩处力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5、做好贫困生、特困生工作,并充分发挥学生传帮带作用。 针对校内贫困生、特困生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抓紧落实助学贷款工作,并充分利用好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着力解决贫困生和特困生困难;落实“政治导生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对学生加强正确引导。 六、继续做好宣传、统战、工会、团委和老干部的工作。 1、要利用院学报的封面、封底及插页和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对学校艰苦创业的光荣历程、宝贵经验、教学科研成果、知名专家和培养的优秀运动员,进行对外宣传,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2、全院各部门都要大力支持和做好统战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3、工会要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新换届的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切实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4、团委和学生工作部要在认真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的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开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妥善做好老干部工作。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为离退休干部职工积极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使他们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安度晚年。 七、大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1、首先是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真正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抓好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要把安全稳定工作的好坏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干部提拔、工资调整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防范措施,坚持定期检查,消除各种隐患。 3、完善院、系、班三级管理体系,保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师生密切关注的饮食、住宿、就业等问题以及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要千方百计、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 4、加强校内治安管理,与周边农村和企事业单位搞好联防联控,配合公安部门搞好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五年一月十二日

学院工作要点第4篇

一、工作要点总结

1、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

支部多次进行主题当日和实践活动。

1.2018.5.23 支部成员观看电影《青年马克思》;

2.2018.10.18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三个党支部共同开展与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党支部的红色1+1活动(环球贸易中心);

3.2018.10.24  支部成员观看电影《李保国》;

4.2018.11.12 支部与学校后勤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共同在校园内栽种郁金香。

5.2018.11.23 支部组织成员去国家博物馆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

问题:时间难以协调。支部成员由四个年级组成,上课时间参差不齐,很难有统一时间,应该提前了解支部成员的时间,作出合适的时间分配。

2、党员教育情况

党员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集体学习和自我网上学习。

集体学习:

1.  校级党课:预备党员校级党课(两次);

2.  2.2018.5.16 苏格大使“大师面对面”讲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3.  3.院级党课:针对2018级全体同学;

5.  5.2018.9.26.学习郑德荣等7名先进同志事迹大会。(1-1-517)

6.  2018.12.10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英语专业第三党支部学习“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大会(1-1-517) 

网上学习:

1.支部成员完成了网上15个课时的学习并通过了考试。

2.多次观看直播或重播,学习讲话并做好相关记录。

3.通过北京长城网进行网上学习。

问题:党课形式单一,难以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应该与支部成员讨论开发新的学习形式进行创新。

3. 党员作用发挥情况

作用发挥情况良好,支部党员都能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2018.4 支部党员担任校运动会的观众为学院运动员们加油助威,提供服务。

问题:支部一起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机会较少,今后应该多多寻求机会开展此类活动。

4、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预备党员考察情况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督促他们每季度提交思想汇报、经常与培养联系人沟通交流,及时填写培养考察表;通知他们参加支部活动,做好考勤记录;召开支部大会让积极分子对于自身近期的表现情况向大会汇报、自己提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每学期的入党积极分子答辩进展良好,对于积极分子的群调开展情况较好。

问题:部分积极分子参加支部活动的态度不积极、对于积极分子群众调查的监督不够、积极分子与培养联系人、预备党员与入党介绍人的联系较少。措施:分配积极分子工作任务以此督促他们参与支部生活;督促培养联系人主动与积极分子联系、培养;以后安排入党介绍人时将工作交接考虑在内,为每一位预备党员配备至少一名非毕业生党员介绍人,及时更新更换。

5、“三会一课”开展情况

1.2018.4.3 上半年预备党员转正宣誓暨入党积极分子答辩大会。(1-1-519)2.2018.6.6. 党支部换届大会(1-1-515);

3.2018.10.15确定发展对象的支部大会(外国语学院会议室) 4.2018.10.16.下半年入党答辩大会(1-1-516);

5.2018.10.22 讨论是否接收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大会(学院会议室)   ;6.2018.11.28  2018下半年党员发展大会   (1-1-517)  

7.2018.12.10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英语专业第三党支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1-1-517)                

8.校级党课:预备党员校级党课(两次);

9.2018.5.16 苏格大使“大师面对面”讲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10.院级党课:针对2018级全体同学;

12.2018.9.26.学习郑德荣等7名先进同志事迹大会。(1-1-517)

13.2018.12.10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英语专业第三党支部学习“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大会(1-1-517)

问题:出现部分同学平时不学习,抽查时补笔记的情况。措施:建立党员内部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学习。

6、培养联系人制度落实情况

为了做好支部工作衔接,支部为每一位积极分子安排的两名培养联系人中,其中一名是正式党员(多为大四党员)、另一名是预备党员(多为大三党员);并督促每位培养联系人主动联系积极分子了解情况。

问题:大四党员毕业后培养联系人更换衔接工作难以进行。应该提前做好培养联系人的更换衔接工作。

7、师生群众满意度情况

通过2018年的建设,支部被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所认可。

问题:与学院任课任课老师缺少联系,应该加强与学院任课老师的联系。

学院工作要点第5篇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将活动试点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活动试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活动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院在活动试点工作中,注重思想发动,坚持以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在活动一开始就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进行活动试点工作的全面动员部署,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厅党委的统一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展的各阶段,均及时召开了总结和转段动员大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部署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为推动学院的活动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试点工作伊始,我院成立了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和各部门负责人亲自抓,切实履行责任人职责的领导组织工作机制。

二是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根据活动试点工作各阶段的具体内容、任务和要求,由领导牵头,各单位责任人具体抓,做到了领导有力,组织严密,落实到位。

三是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领导具体抓。活动试点工作的全过程,学院主要领导始终做到全程负责,狠抓落实,全程督查,确保效果,为试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领导与组织基础。

(三)精心组织,科学安排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试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作。为了使活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院做到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制定了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安排,明确了工作任务、内容、要求、时间,为活动试点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同时统筹安排好活动试点工作和当前工作,确保了活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阶段工作的圆满顺利完成。

(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在活动试点工作中,我们按照工作的要求,积极展开四个阶段的试点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调研,重视思想发动。我院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开展学习讨论,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作科学发展观思想辅导报告。通过学习,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了对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学院领导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学院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领题,积极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党委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组织座谈会12次,参加座谈人员160余人次;发放和收回意见征求表105份;领导干部分别与相关中层干部和人员个别谈话(谈心)80余人次;各党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学习调研,查找分析了影响学院科学发展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突出问题的办法。

二是积极开展分析评议,诚心开门纳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针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查找出来的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院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专题分析,共梳理出存在的建议和意见9类54条,并形成了院党委分析总结报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及时组织群众进行了分析评议。

三是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切实取信于民。院党委将解决问题作为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重大举措,在“五个”着力上下功夫,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做好统筹兼顾,切实做到当前工作和试点活动两手抓两不误。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做到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问题复杂,需要具备条件才能解决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意见,使活动试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制度创新。在活动试点工作中,我院既重视解决突出问题,更注重建立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针对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确定了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创建,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保障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

(五)统筹兼顾,协调互促

活动试点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始终把做好试点工作与推动学院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试点工作促进当前中心工作,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放到学院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当前,我院面临迎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这一重大、关键工作,迎评促建工作十分繁重,同时,也是一年一度的专科、中专招生工作最紧张和最关键的时期。两项工作是既关系到学院当前的生存,又影响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情。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统筹兼顾,使活动试点工作和学院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学院的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锻炼和提高了党委面对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等复杂情况下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院在试点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学院现状,以宽阔的视野、发展的眼界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工作,落实发展举措,完善发展机制,努力把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到谋划和实践科学发展上来,努力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试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理解不断深化,认识上取得了共识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中,我院始终坚持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文章和重要论述,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带头,促进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1、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通过学习,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时期、新任务下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观念不更新、运用不自觉等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家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转化为谋划我院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使我们实现以理论武装促进思想解放,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思想观念取得了新突破,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扎实开展。

2、在加快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取得了共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认识到,提升学院办学实力、活力与综合竞争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学院发展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攻坚时期,学院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还很多,加快学院规划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院管理,创建和谐校园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还需要作长期艰苦努力。在这样一个特殊发展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我们以超常的勇气、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百倍的努力才能实现我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学院长远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危机感、紧迫感,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

3、在必须站在更高起点科学谋划才能加快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了共识

近些年,学院的各项事业有了迅速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资金、财产增长,办学形式趋于多样。但要使我院的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抓住科学发展的“龙头”,找准学院定位,明确发展思路、目标、途径。为此,在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条件下,我院将启动编制五年规划,实现学院在更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学院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的每一阶段,院党委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注重实效,着力在解决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学院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及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后劲不足等重大问题上下功夫,通过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科学谋划、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

1、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教职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学院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民生问题作为对活动试点工作实际效果的检验,让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变化,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了成效。出台了惠及全体教职工、向一线教师倾斜、关爱中青年骨干教师、稳定师资队伍的激励政策。

一是提高教职工的津贴福利。针对教职工反映津贴福利多年没有增加,要求提高的意见,我们在政策范围内,将住房公积金计算比例由原8%提高到现在的12%,扩大了计算的基数范围,增加了在岗在编教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学院正积极调研,拟提高在岗在编人员的津贴标准,并力争二年左右,使教职工收入逐步达到厅属单位的中上水平;二是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的问题。通过积极争取,已获得住房建设许可证等批件,正抓紧做好筹建工作,争取尽早开工,稳定好教师队伍。三是改善办公条件。投资30多万元,将原学生宿舍一栋按较高标准改造装修成教学办公楼,更换教师与干部办公桌椅,彻底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同时分步骤改善全院的办公条件,第一步先解决窗口部门如计财处等办公条件差的问题。

2、统筹兼顾,加快解决好当前制约学院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院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当前迎评促建、招生、奥运安保、迎新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科学调度,举全院之力,精心组织,解决突出问题取得了成效。

将迎评工作放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优先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保证,加强组织领导。一是从“人力”上确保。及时调整了假期安排,除教师在完成有关任务后休假外,其他人员取消暑假,由单位科学安排休息,做到一切为了迎评。二是从“财力”上支持。在经费紧张、资金缺口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投入近26万余元,启动了迎评改造维修工程,改善评估硬件条件。按“节省、管用”的原则,在拟定工程项目、公开招标的基础上,全面开工,目前为止,一些项目已经完成,未完成项目正抓紧进行,为缓解办学条件较差,解决环境形象不佳等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创造良好的迎评条件和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学院在已确定的图书资料购置费上,增加图书资料和相关设施的投入10万元,这一原则还将成为每年的常态预算安排,以发挥高校图书馆应有的现代信息资源优势。三是从“物力”上保证。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与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乱种菜、乱搭建、校内饲养畜禽等突出问题,拟科学规划,全面整治,美化和建设校园。学校结合新学期的迎新工作,已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了初步整理,根据校园环境建设和改造规划,已定新建和改扩建运动场地,满足评估要求,保障师生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同时加强了对评估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召开评估工作调度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评估材料准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招生工作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工作是硬任务、硬道理。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根据招生工作进程,及时组织召开了招生工作调度会,加大了招生工作的力度,在年初制定的大的招生政策下,及时进行科学调度,调整任务分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招生工作。

确保奥运期间学院安定和谐。多次召开维稳、综治、工作会议,部署了对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落实了责任。对排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确保了学院的安全稳定。

为好做迎接新生和新生稳定工作,学院切实以人为本,动员一切力量,做好迎新工作。成立了迎新工作小组,制定了迎新方案。以最周到的服务,最热情的微笑,最流畅的程序,创造最好的条件,做好迎新工作,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依依不舍放飞期望的家长放心,树立学院的新形象。为了稳定好新生,让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及新的环境,学院及时研究,商议对策。从入学教育入手和新生军训入手,加强思想和纪律教育;加强班主任的选配工作,选好学生干部;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做好后勤服务,加强水电保障工作和食堂管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等,为稳定新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好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学院在试点活动工作中,主动走出校门,在充分利用社会和政策资源助学院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果。建立了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上取得新成绩。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资金缺口,缓解教学、实验经费紧张、实训场地有限等问题,经积极联系和努力争取,与省农科院、双金园艺场、红壤研究所、蚕茶研究所等单位达成共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教学实训基地和农技培训基地协议,探索出一条“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新路。拓展国内国际二个市场,学生就业安排上取得重要进展。在厅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主动联系与争取,就我院学生经培训到国外劳务输出,已与厅有关部门达成意向,实施后,将拓宽学生就业的门路,提升学生就业的质量,促进招生,推动以“出口”带动“进口”的良性循环。走出校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向省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力争政策支持和资金、项目扶持,得到重视。下一步将重点跟进,尽早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推动学院发展。

4、项目带动,引领学院向教学科研型高校转变

学院在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实现办学向教学科研型高校的转变,在争取项目上取得了成果。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走适应科学发展的“教学—科研”复合型的办学治校新路。为充分发挥科研对学院教学、管理、服务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实现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强办学,学院把科研工作作为发展的大事来抓,从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加大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的体制和机制,激励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正积极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与储备。争取各级各类项目5—7个项目,并力争在重大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设立了学院科技研发基金,保证科研经费的落实,并每年重点支持4个一类项目、12个二类项目。

(三)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确定了重点制度建设框架体系

围绕解决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问题,学院将全面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管用的与现代高等职业学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确定了重点抓好《学院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七项制度建设,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院又好又快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我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了当前工作,为学院长远发展理清了思路。科学发展观是我院今后事各项业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巩固和发展试点工作的成果,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制定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

加紧编制学院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科学可行的学院五年发展规划蓝图,抓住学院发展的“龙头”,引领学院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科学发展。

加快制定完善制度体系。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制定完成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七项制度建设,由此带动建立科学、规范、管用的与现代高等职业学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解决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问题。

2、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体制机制

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用人体制机制和分配制度。通过岗位设置,建立和完善聘用合同制,有效地转换用人机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科学、管用的考核、晋升、奖励、惩罚和辞退制度。建立绩效优先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人才工程”,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培养好“三支队伍”。即称职的教师队伍、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和敬业的辅导员队伍。大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培养名师名家。严把新聘教师入口关,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创新教师招聘的形式,储备一批教师,用1—2年的时间解决非专业教师上专业课的问题。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坚持职称晋升的公示制,建立职称晋升票决制。制定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建立相应的教育、培养、管理机制,使学院人才荟萃,打造教书育人的优秀团队,努力在学院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想干事、人人干成事的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3、提升按科学发展观要求管理学院的水平

要使我院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顺利健康进行,必须切实提高对科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是我院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加强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继续紧紧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能力,建设高效、协调、廉洁的管理队伍,形成规范、有序、效能的管理体制,使我院的管理水平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要求相适应。

4、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院工作要点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是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的观点指导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激发和促进全院工作人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推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健康进步的,但也有一些是消极的。

二、明确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服务和倡导人的观念的转变,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融入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启发职工认识到在价值观念中凝聚着职工所追求的目标,保证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职工积极性一旦发挥出来,就会变成强大的动力。

面对医疗市场的竞争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内外的结合,善于用科学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加强对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专题教育,帮助职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职工能在复杂的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自我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究方法和艺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1、启发引导。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常采取耐心的说服教育方法加以正确引导。

2、示范引导。发现和树立典型,让典型引路,扩大教育效果,同时要引进激励机制,搞好量化管理和常规管理,经常给予激励和鞭策,鼓舞士气,使职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3、正面教育。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渗透,避免简单灌输和生搬硬套的工作模式,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融管理、教育为一体,逐步培养职工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

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必须求真务实,在落实以人为本上下功夫,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上做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自觉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院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中,注重科学发展与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主要从以下的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对症下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针对职工思想上客观存在的热点和难点等深层次问题,或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第一是要善于寻找共鸣点。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作为一项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是要善于发现闪光点。每个职工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通过与职工的沟通与交流,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调动和保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是要善于抓住感情点。对于有个性的职工,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其的愿望和要求,把握其情绪,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人性化的方法加以疏导,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

第四是要善于挖掘兴趣点。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而不注意方式和方法,就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去挖掘并抓住职工感兴趣的地方,组织职工参与趣味性高、知识性强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投其所好,达到寓教于乐、陶冶思想情操之目的。

(三)以医院文化为载体,不断将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为医院全体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医院的优良传统、人际关系、学术氛围、医德医风等方面。通过医院文化建设营造和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引导和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教育职工重新认识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的责任,及其对医院所起的作用和对社会的影响。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健全的规章制度相结合

医务人员是一群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社会群体,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因此,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医院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此引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激励和约束制度。医院的约束制度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没有商量余地。激励机制则是柔性的,能有效激发医务人员的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

学院工作要点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如何准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淄博职业学院科研工作实践出发,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做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人财物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基础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有人甚至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众多本科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职院校,在申报课题、成果方面难以有效果,产生了畏难情绪。由此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势必影响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2.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科研氛围尚未形成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参与面较窄,存在一定的“唯功利”倾向;成果层次普遍较低,浓厚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教"币仍然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再加之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不少教师科研目的在于职称晋升和成果奖励,一味追求写几篇论文,缺乏持久性,科研工作在“功利”思想引导下,呈现一种短期推动效应;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骨干和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管理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约40%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也没有分管科研的领导;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开展了科研工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研工作流于形式。由此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进行理性思考和科研实践,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精神。

4.科研结构、工作重点亟待调整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科研结构欠合理,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申报,轻研究,项目结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应用技术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项目研究定位欠准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产学研结合程度差,成果转化慢等。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探索高职教育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如生源的多样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能靠学校和教U币立足学校实际,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为了开展好高职教育科研活动,淄博职业学院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探讨和改革,使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高职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

(1)提供研究平台,设立专门机构。2003年,我院出版了《淄博职业学院学报》,设有“高职论坛”、“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为教师提供了有关高职教育思想讨论和争鸣的阵地;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学研究,2004年我院成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所”,配备了专门研究人员,并编辑内部刊物《高职教研》,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交流经验。四年来,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院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400余篇,有力促进了学院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针对高职教育热点问题,大力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为鼓励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在创新中谋发展,2006年我院开展了“岗位创新百万行动”,以解决学院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岗位应用研究为出发点,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支持岗位创新课题研究,连续投入三年。岗位创新课题研究活动,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操作性又有理论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院还组织精干力量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现已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课题 24项,山东省高等院校实验技术课题 24项。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淄博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2个部级实训基地、1门部级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9部,省级精品课程5门、示范专业2个、教改项目3项、教学成果奖1项。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实现校企双赢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我们学院近几年以科研工作为先导,在产学研结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学院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1)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深化合作层次。2004年12月学院成立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地方政府领导及省内外100多位企业家到会共商产学研合作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增担任名誉会长,96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各系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分别成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搭建了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坚实平台。

(2)以技术服务为突破,赢得企业支持。学院各系组织专门人员对驻地企业进行科研调查,积极寻找为企业服务的突破点,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如电子电气工程系针对城市电水汽热上门抄表、非法窃用、依赖银行网点收费等传统难题,与淄博莱特电气公司联合开发了“城市级电水汽热预付仪表及客户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了运营商的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校企互利互惠,实现校企双赢。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解决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定岗实习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实际技术问题,双方均感到收益很多。几年来,学院通过产品开发、联合攻关,教师下厂、下店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校企(地)双赢。2006年,淄博市政府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元依托淄博职业学院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应用化工、生物技术 5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网通淄博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1 250万元设备,共建工厂供电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百余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指导任务,科研工作在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自身的实力,客观估计和分析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这对高职院校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应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研工作领域、范围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因此科研工作领域可少些,技术服务的范围可窄些。二是科研工作层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基本是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应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三是科研工作对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科研工

作、技术服务的对象应以广大中小型企业为主。四是科研工作经济效益的确定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办学历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不可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不可期望值过高。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始终将科研方向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向上。学院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数家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捉项目难题。生物工程系开发的“低盐固态酱油酿造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多家食品企业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子电气工程系研制的“无人值守环境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了省级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被多家单位使用。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研制的“多功能发动机新型翻转架”,为汽车修理厂发动机大修带来了很大便利,得到广大汽车维修企业的认可,现已批量生产。近3年来,学院先后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与企业横向合作开发项目8项,获各类科研、技术成果奖励46项,为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罗晓芳.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析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

学院工作要点第8篇

三类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特点有哪些?近日,本刊特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解读。

为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1号)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推动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原技工院校有关标准进行了修订。通过完善技工院校标准体系,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三类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三类技工院校的发展特色和定位要求。制定和完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设置标准,既是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管理的需要,也是指导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广征意见待完善

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的修订工作由技工院校部级督导员、知名技工院校的院(校)长以及地方人社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承担。在修订过程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一线校长和地方技工院校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在研究论证、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时近一年时间,几易其稿。考虑到不同区域技工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环境的差异性,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暂定为试行标准,待使用一定时间后,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技工院校标准体系由《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构成,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作为技工院校初设的审批标准,体现了举办三类学校的门槛要求。

三大原则求发展

技工院校设置标准修订工作遵循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是规范技工院校办学和促进创新发展并重;二是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三是兼顾技工院校现实条件和长远发展,兼顾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在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设置标准要具有延续性、导向性、先进性和可行性,体现办学方向和培养特色,体现发展的新要求。三类技工院校标准在体例上采用了相同的框架结构,在具体要求上,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有关量化指标层层递进,有关定性要求依办学层次进行延伸、扩展。

核心指标强特色

技工院校设置标准重点突出了技工院校办学特色。

一是通过明确三类院校的定位,体现技工院校高端引领、分层次发展的战略。按照《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三类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此次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三类院校办学层次和发展重点的区别。技工学校定位为面向各类群体的中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重点培养中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学校的定位为承担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养高级技工;技师学院定位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基地,重点培养高级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

二是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特色要求,确定核心指标。此次标准确定了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结构、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设备价值等作为核心指标。其中,师资、设备、办学模式是保证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指标。

――师资有关指标要求。技工院校的培养特色决定了对其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因此,对技术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仅有学历的指标要求,同时,对其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根据三类院校培养层次,由低到高规定了职业资格等级和比例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