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教学类论文

教育教学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0:23

教育教学类论文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学科;科学素质;培养模式

人文学科,在大学主要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类学科。在我国的大学教育构成中,人文学科的学生大约占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几百万在校文学科类大学生。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大力加强科学素质的提升。

一、人文学科学生科学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从一般的学科和课程构成在教育目的的反映上看,人文教育主要进行的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科学教育既要传承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理论,使之拓宽知识领域,更好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重点在拓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求得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重点解决“方法论”问题。对人文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科学素质问题,为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所要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探索完成,如广泛地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与专业课,进行通才与专才的教育,加大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力度。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则更早,其教育方式,体系也更完备,如美国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STS教育等。

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探索的科学教育,已经不能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般的数现代知识的再度灌输和教育,不能只是一般自然科学的系统性教育,而是要更强调科学精神的培育,及“求真”能力的培养,以此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才是在文科大学生中加强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人文学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同年龄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科学素质应当较高。但是,目前对人文学科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这一群体并不比其他社会群体的高多少。

一般来说,科学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基本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同时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说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

由于我们教育方法,课程设置乃至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这点已不容怀疑,这也是多年来我们的科研成果众多,创造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高,我们的科研论文众多,但有独创性的不多。我们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众多,但真正成长为大家的人物即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值得回味和反思的,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就是科学素质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上世纪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内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学内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争,当时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甚至连基本的时间实验设备设施及教材都相当缺失,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贯通的科学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门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学生掌握与研究方法。因此,培养的学生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专业功底,同时,又使学生具备了学习与科研能力。这种科学教育的成果在未来展现出来。30年后,到70年代就很快涌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和在国内学术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恒武、朱光亚、钱伟长,还有成长为两院院士的王伏雄、陆宝麟、涂光织、陶大镛等大家,西南联大的学术水平在世界都是有具有一定地位的,它培养了几十位两院士,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20多年后就成了世界公认的大家。

1977年,我国恢复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每年招生人数从20多万,至今也是30多年,但全国的恢复招生考试以后的毕业生公认为学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要成为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人到目前还几乎没有,同样也是30年,办学条件优于30年前的西南联大,而毕业生质量即不能相比,究其原因,科学教育的缺失是其中重要一条,现在的学生,没有相当严格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更缺少科学教育中方法的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尤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与重要性。

首先,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上的缺陷,中学阶段文理过早分科教育,文科大学生对自然科学教育的理解是极不完整的,更谈不上深入和全面。而从理论上看,人的素质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方面组成的,这几方面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其整体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最高层次,是其他形式发展与构成的基础。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不足,就此而言,对人文大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这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社会对人的整体认识偏差使人才的评价系统不完善。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种不完善的评价系统的引导下,将大学教育定位于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大学教育多年来过于功利化,过分的专业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与较窄专业性,而目前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相当迅速,原有的重专业、轻复合;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提升;重平均发展,轻个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市场变化面前变得束手无策,学生技能单一,考试技能较强,工作技能却较弱,尤其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再次,从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日益渗透坚密联系,实现高度综合化,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现代社会问题,科技与经济问题都具有相互联系与综合性,人类必须站在全新的高度,从整体上去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必须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既然要求的是全面提升,当然也就包括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提升素质。自然科学本身重视探求真理的“客观性”,即实践性,将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就应当有贯穿于人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核能力,通过科技知识与素质的提高,使之具备良好的科学论理与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人文科学而的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重要的在于养成好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论理道德,这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尤其是应当的。

三、人文学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一)改革目前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在教育方面我们非常习惯于满堂灌,因此总感到教学时数不多,许多专业学习的标准往往以教学的时数为重要依据,很少考虑当前科技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接受科技教育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大力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模式,减少一些强调共性的统开课,尽可能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科技教育对人的巨大的培养和塑造功能。

(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将科学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当前,我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评估中,一般都着重于教师教案的完整性,近年来甚至以统一性作为模式,由此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个性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就势必成为一种共性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过于在考试过程,论文数量,考试分数,甚至将试卷及各类题量都作为一种统一标准。对于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更把作业的规范性和次数作为标准,使学生陷于新一轮的文山题海之中。

因此,要体现科技素质的培养,就要改革这种评价模式,体现“科学素质”培养的特色,要将科学教育课程提升到人文学科学生总课程的的20%以上,加大科技知识普及、科技写作知识的传授力度,并结合学科特性,发挥其逻辑思维的特性,在开设一些具体的科技课程同时,侧重于学习《创造学》、《科技概论》、《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发明与创造》作基础选修课,加入《科技实践》课作为具体的一门科技活动过程的实践课,并要规定一定的训练量。

(三)建立有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可以考虑在大学的研究机构和社会上的科研开发机构中,有针对性的建立科技实践基地,并注重人文学科学生特色。

人文学科学生不可能直接参加科技研究,但建立这种基地,可以让人文学科学生有实践基地作保证,让人文学科学生知晓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全过程,尤其是科技开发的组织工作乃至投入生产、创造效益的过程,让人文学科的学生知晓这一过程,参加组织工作的过程,可以培养科技意识,懂得科研开发的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增长科技活动的知识,提升其科技素质。

(四)改革课堂科学教育方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人文学科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在人文学科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教育的课程,这种变革当然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从实践上看,效果似乎还难以显现出来,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文学科的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精神和科技工作应有的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正是这种教育还收效甚微的反映。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上,太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崭新的科技发展现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特性,使相当多的人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忙于高考的应试学习,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因此,课堂教育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在描绘一些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甚至公式的推理与推导,而要着重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着重培养对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养成,着重科学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科技作品的制作等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研开发过程的理解,甚至就从多媒体设备、电脑教育设备设施的构成与使用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抛弃一支粉笔讲公式,一块黑板演示现代化科技的陈旧模式。

再次,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我们太习惯于一套试卷,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当前要全面改革这种方式,引入如科技开发活动的组织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描述一些带有自主创新性的科技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创新意识。

三、结语

科学教育对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单是一种基础教育的补课过程和弥补过程,而是培养人文学科类大学生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对科技活动认识的一门重要素质提升课程,这对这类大学生全面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课程结构、教学考试、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才会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研究成果[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2篇

(一)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培养特征

社会学类专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公平为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社会调查技能,能够从事社会及区域规划、组织及行政管理,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调查与咨询、发展项目评估等科研、教学及实际工作。人才目标定位与大数据运用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学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因而成为近年来各种新兴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里,社会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经济学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矛盾、新的社会问题将出现,为专门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创造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与社会学相关的产业也必然会进一步完备,从而使社会学的教、学、研、应用密切结合,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现代意义的创业主要是指创业主体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自身需求,充分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信息与技能等,通过认真思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新业绩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人格以及开创型个性人才培养作为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分类实施。

二、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正值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拥有最优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是最具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实现创新型国家这一重要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正确、合理地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科学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极为重要。

(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其中最基本的长期制约因素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现创业型经济。在我国,小型企业和新型企业为我们贡献了70%左右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则是企业家的创意,创新与创业活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创业人才支撑,而创业教育的宗旨则在于培养创业型人才,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开展创业教育既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

根据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应面向区域经济。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应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地方院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等院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系统、正规的创业培训,培养将来创办企业所需具备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育和输送高素质的潜在创业主体,这既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也是推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其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因此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具有本质区别,它更加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现状的重要举措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毕业生人数的骤增与并无明显增加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必然会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整体专业性不强,就业渠道和途径比较窄,社会公众的认知度不高,就业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调查类、营销策划类、人力资源类、咨询文秘类等,而这些就业渠道可替代性较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三、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高校实际,针对社会学类专业特点,注重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式、保障机制等因素着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五化”实践模式。

(一)创业教育目标去功利化

功利化培养是立足于眼前社会需求,培养创办企业的投资人;而非功利化培养是立足长远发展,培养具备创业素质的创业者。创业教育不同于传授技术的职业培训,也不应是直接指向培养企业家的功利性教育,而是兼顾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等创业素质的培养,即非功利性地培养创业者整体素质。创业教育也并不应只适应部分人群,而应是普适的,因为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及所传授的创业知识和创意技能是处在任何岗位的人都需要的,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真正回归本位。

(二)创业教育内容的层次化

在地方高校社会学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应围绕创业所需要精神、意识、心理、知识、能力等,构建具有地方和高校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化。将针对全体学生的理论性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通识性的创业教育、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和针对性讲座,该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品质、识别商机等能力;将针对创业愿望强烈学生的实务性课程设置为案例讨论课程、商业计划课程、实践实战课程,该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模拟实训能力,为今后创业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创业师资队伍的本土化

创业师资队伍是完成创业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点。我国高校整体存在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欠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地方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师资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应立足本土,一是鼓励现有专业教师或学工系统教师开展创业理论研究,不断拓宽教师的理论思维和视野。二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发展战略,建设一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兼职创业师资队伍,探索建立聘用本地企业主和创业精英人士担任老师、学校专任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双向交流的循环机制。三是制定、实施创业教学师资发展规划,在创业师资聘任、薪酬、绩效、职级、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引导、鼓励老师往创业实践型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创业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水平。

(四)创业教育教学的体验化

创业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重在体验。要大胆摒弃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创业课程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头脑风暴法、实地调研法等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创业类学生社团的自主作用,通过创业沙龙、金点子交流、创业计划展示、创业体验、沙盘模拟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验模式,比如KAB课程模式、公共选修模式、强化班模式、科技园模式、创业计划大赛模式等。

(五)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多样化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3篇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四、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探索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4篇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5篇

1.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

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

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

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配对,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扩大交流渠道。

制定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

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

2.管理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加强管理意识。

强调干劲、成就、效率和效果。

控制教师评价制度。

上级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

确定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建立经常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3.放任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承认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放弃管理的职责。

鼓励下属教师提出问题。

缺乏重点、方向和目的。

相信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4.判决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推行教师评价制度,旨在保持社会稳定。

由学校当局强行实施判决式的教师评价制度。

为评价下属教师收集数据。

评定教师等级。

强调外在动力的必要性。

实施评奖制度和等级工资。

不言而喻,放任性教师评价模式和判决性教师评价模式是最糟糕的教师评价模式。管理性教师评价模式同样暴露出它的缺陷,譬如,过

分注重组织目标,格外突出等级地位,十分强调学校领导的权威,较少承认教师个人的作用。有人批评说,教育改革形势变化迅速,管理部门制定的组织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经常得到修改或调整。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师个人的未来发展目标,否则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鋈思だ⒏鋈俗灾巍⒆晕?

实现的价值。作为个人,他们希望并且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途,在组织的目标范围之内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必须承认,假如没有某种"催化剂",没有某种约束机制,没有某种规范的评价程度,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人能够全面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在学校组织里,这种"催化剂"就是同事、朋友或上级,就是学校领导精心组织的评价程度。他们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学校领导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顺应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强调教师个人在学校组织中的价值,相信教师个人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

力,同时承认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组织的发展需求。

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是在与管理性、判决性、放任性的教师评价模式的比较和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变化,经历了从原来

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转变为以教师未来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评价制度、从原来的不定期的教师评价制度转变为定期的教师评价制度这样一个过程。

二、学校管理类型

划分学校管理类型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分类的方法。

1.四类划分法

a.压迫式的专制管理

权力集中在学校最高层次,领导人非常专制。教师没有任何发言权,领导对教师不信任。

b.家族式的专制管理

权力控制在学校最高层次,领导人也是专制的,但是采取家族式的统治方式,对待教师如同对待仆人一般,可以以恩赐的态度给予信

赖。有时候也可能听取教师的意见,甚至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以表示抚慰。但是,领导与教师讨论问题不自由。

c.参与式的管理

重要问题决定权在学校最高层次,但是领导对教师比较信任和放手,经常听取教师的意见,并且积极地采纳教师的合理意见。教师可以

与领导比较自由地讨论问题。

d.民主式的管理

领导完全信任教师,一般只指出方向,让教师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然后学校领导根据多数意见作出最后决策。领导和教师可以自由讨论

问题。

2.五类划分法

a.无所作为的管理

领导对教育质量和教师都不关心。

b.任务式的管理

领导只注意教育质量,不关心教师,依靠职权控制教师,集中力量争取达到最高的教育质量。

c.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

领导对教师质量不感兴趣,关心教师却不关心教育质量,主要精力用于增进教师对自己的良好感情。学校气氛友好,但是教育质量马马

虎虎。

d.中游式的管理

领导采用折衷的方式,既保持必要的教育质量,又保持教师有较高的士气,求得两者的平衡。

e.高度统一的管理

领导既关心教育质量又关心教师,把对教育质量的关心和对教师的关心结合在一起,保持在最高的水平线上。

如果把四类划分法、五类划分法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比较一番,我们不难看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抛弃了四类划分法和五类划分法

中的糟粕部分和不合理的成分,弘扬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和合理的成分,具体地说,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借鉴并体现了参与式管理、民主式管理和协作管理的精华部分和合理成分。

四类划分法表明,如果校方仅仅以管理为中心,采用第一和第二种专制式的管理方式,对教师缺乏信任和尊重,教师积极性就低下;如

果校方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第三和第四种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信任和尊重教师,教师的积极性就高涨。由此可见,依靠奖惩调动积极性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过时了,只有依靠参与式的管理方式和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从内心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教师蕴藏的潜力,而专制式的管理方式永远达不到民主式管理方式所能达到管理效果。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6篇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师资 理论知识 艺术技能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和公共文化课以外,既有普通心理学、教育通论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舞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艺术技能技巧课。

各类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构成部分,第一类为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公共文化课;第二类为教育学理论类课程和专业理论及教学方法类课程;第三类为艺术技能类课程。

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公共文化课,各个职业院校依自身教育理念,设置略有差异,但总体上趋于一致, 除了规定的思政课程外,开设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四门课程,一些职业院校增设了社会学、国学类的课程。而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就是针对这两类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进行的探讨。本文题目所指“理”与“技”的考量,“理”:即为教育学理论及专业理论类课程的设置,“技”:即为艺术技能类课程的设置。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理”与“技”设置的模式

本文对模式划分的主要依据为课程设置的门数和教学时间的分配。通过分析各类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认为可以划分为两类模式。

之一:重“理”而轻“技”。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教育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一般来讲,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设置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教学研究法、教学方法论7门基本的理论性课程。而教学方法论课程有些院校以活动设计与组织(总论)的形式设置,有些院校则依据教育内容设置六项教学法相应的课程,大致来说基本的理论课程不少于7门,公共基础课不少于4门,思想政治课不少于2门,以上共计13门课程,若教学法分六门课程开设,则为18门课程左右。这一类型的课程模式设置中,相对而言艺术技能类课程的比重明显降低,一般为音乐、美术、舞蹈专业的基础性技能课程。

之二:轻“理”而重“技”。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艺术技能类课程。教育学理论类课程和专业理论及教学方法类课程相对比重较小,一般设置为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基本的理论性课程,教学方法论课程校以活动设计与组织(总论)的形式设置,大幅降低了了理论类课程,艺术技能类的课程占到较大的比重,有些院校艺术技能类的课程可以达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更强调艺术技能在为了工作的发挥的作用,相应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艺术技能水平。

三、对“理”与“技”的考量

(一)在实践中对“理”与“技”的需求考量

1.在实践中“理”与“技”均不可或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任何形式的幼儿教育都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启蒙教育活动。也就是老师必须首先是个教育者,同时能“寓教于乐”。作为一个教育者,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其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具备较高的教学活动设计水平的基础,应该说是幼儿园师资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要做到“寓教于乐”,必须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2.教师的素养水平以“理”为尊

在实践中,幼儿教师掌握艺术类技能是必须的,因为要“寓教于乐”,但工作的本质以上是教育活动,使用艺术类技能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做支撑,没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做基础,多么好的艺术技能也不能达成教育目标。做一个假设,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受过系统学前教育理论教育的培养对象进行艺术技能强化后担任幼儿园老师,第二个选择是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的培养对象强化教育理论后担任幼儿园老师。我们会选择哪一种?结果显而易见,幼儿教育是对幼儿开展的全面的启蒙教育活动,而不是艺术教育。

(二)教育理念中对“理”与“技”的考量

受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技能为核心,理论以够用为原则的观念影响,中专、高专学前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处处可见这一思想的影子。这一观念是否适用于职业教育,目前还有待商榷,我们姑且不论,先就这种观念是是否适用于教师培养进行探讨。

首先,什么是够用?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可以视作够用?教育理论知识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分界线,认为达到这个界限就是够用?很明显不能做以上的划分。因此,够用的原则不适用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既有纵向的深入和提升,也有横向上的拓展,既有外延上的转变,也有内涵上的升华,没有一个界定够用的标准。我们实施教育学理论的教育,是一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教育理念的过程,而学生建立起来的这种教育观和教育理念也是一个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的丰富、深入,不断重构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止境,同样,教育理论必然没有够用之说。

教育教学类论文第8篇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讨论的热点,研究者们从其涵盖的范围、实现的途径、评价的标准等多角度展开了研究,但仍存在很多认识偏差和歧义纷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差异的讨论,教育公平重视对教育领域内所实施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公正性评估,“平等并不一定公平”,如果忽视文化、社会阶层、性别等差异,仅对关于平等的技术性讨论将会丧失对教育公平实质性问题的思考。目前我国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多为宏观描述、政策研究等理论思辨,缺乏教育公平的微观实证研究。教育人类学民族志书写作为文化存在的教育,注重个体及弱势群体的微观定性研究,是教育公平研究新的方法和视角。

二、教育人类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一)新世纪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

教育人类学在西方国家主要大学的教育学院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几乎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凭借其独特视角和方法使教育人类学者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促使教育人类学发展为教育学的骨干或核心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尚在初创期,虽也积累了不少研究,获得了教育领域的重视和认可,但仍缺乏具国际影响力和对我国复杂的社会、文化以及教育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成果,且在理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意义和价值不清晰的问题。

(二)教育人类学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更为关注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多元文化突出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他们对公平问题的关注,特别是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以其学术的道德责任感致力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教育人类学领域的国际核心刊物《人类学与教育》杂志历年来都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发表涉及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论文占了近半数。教育人类学者从对白人和拉美裔学生的课程、学校生活环境不平等的对比到研究移民及低收入女性群体参与学校变革及公共教育行为,从批判民族志探讨多元文化教育到关注苏丹女性难民在美学习英语的语言政治学探讨社会公平,都体现了西方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许多教育人类学研究发现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并未获得平等交流机会,往往被忽视,对学校内部的公平性考虑有限,教育平等关注不同群体间的量化差异,忽略了教育公平的定性问题,关注校内的教育平等忽略了学生就业时因社会阶层等问题造成的不公平。因此,教育公平研究不仅要关注群体,还要关注个体差异,将研究视角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探讨学校教育如何根据个人能力及努力来获得最终公平的教育权利。

(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教育人类学及教育民族志应用

通览我国教育人类学及教育民族志研究,多关注异质文化背景、边缘、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西方人类学亦是如此,多从儿童教育和基础教育范围去研究种族、女性、移民等弱势文化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仅散见于对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中,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为视角的教育民族志寥寥无几。教育人类学界越来越重视实践导向研究,“教育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已经从关注异文化的少数族群扩展到关注学校中、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力量以及基于文化的价值冲突和权力博弈”。高校学生同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相比,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和个体差异性问题更突出,教育过程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更直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应该成为教育人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教育人类学视野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价值

(一)为教育人类学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处在初创期,学科体系和内容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多关注基础教育及弱势族群教育问题,对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较少涉及,也多为理论方面的思考。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教育涉及的社会阶层、多元文化、个体差异等问题更为明显,整个大学教育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更直接,本研究尝试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主题聚焦于对个案的教育人类学调查与分析上,以期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此主题上提供可参照的文本和研究经验。

(二)书写高等教育民族志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目前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大都通过对在校生问卷调查或访谈进行分析论证,多采用心理学量化研究。这种研究范式重定量研究轻定性研究,已为教育人类学者所反思。因此,采用教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佐证,描述和解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不失为一次有益尝试。

(三)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定程度的解决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是公民实现自身抱负和公平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如何已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过渡的重要桥梁,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抽样选取部分高校进行田野调查,思考社会文化、家庭、个体差异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偏好的影响,这些问题若能理清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对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将产生积极作用。

四、书写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教育民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