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后勤年终总结

企业后勤年终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2:49

企业后勤年终总结

第1篇

黄定生现任华通机电集团川渝销售总公司总经理,称得上是温州人中的一位优秀代表。在加盟华通之前,黄定生已在河北、北京、山西等地商界摸爬滚打的8个年头。上个世纪末,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颇具经济头脑的黄定生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毅然决定放弃已经创下业绩、并被自己称为第二故乡的燕赵大地——河北,转战西部重市——成都。

要在销售市场上迅速打开局面,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项目。也算黄定生和华通有缘,来到成都不久,他便选择了产品质量一流、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的山门变压器厂(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并为成都地区总代理,从此开始了他在成都的创业梦。

温州人成功的经验也许能总结出许许多多,而勤奋则成为他们的本色。谈起创业成功之道,黄定生总结了一个字——勤。他说:勤又表现在眼勤、脚勤、嘴勤。眼勤就是要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寻找商机、寻找目标客户;脚勤就是在找到目标客户之后,要实地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成功为止;嘴勤就是要多和客户沟通,聆听客户的要求和抱怨,仔细解释我们的服务、宣传我们的文化。

一次,黄定生得知成都的一家大企业正计划购进一批机电设备,为让这家企业使用自己的产品,他便连续8个月38次登门拜访客户,不厌其烦地向客户讲解产品的优点,介绍集团的服务,宣传企业的文化。尽管“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可最终付出换来了回报。黄定生不仅把与这家企业的首次合作“搞定”,而且使该企业成了集团的黄金客户,每年都达成百万元左右的合同成交额。

黄定生不仅做终端,而且做批发零售,生意红红火火。他的“勤”不仅体现在销售上,而且也体现在服务上。他请来专业工程师担任技术服务主管,建立客户服务网络,还购置了两辆货车,配备8名专职客户服务员,随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2篇

就总体而言,这支队伍文化素质较以往后勤使用的非在编员工队伍有了明显提高,由于受主客观方面因素得影响,整体而言,这支队伍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但也有思想波动较大,总感觉现状不如理想,稳定性较差的倾向;他们思维敏捷,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好,同时也存在遇事不够冷静,易骄易燥等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缺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勤奋好学、力求上进,可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欠缺的缺陷;他们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但也有急于求成,希望自己能尽快成功的不切实际的心理等等。另外,由于客观原因,在编和非在编之间还有一些待遇等方面的差别,自然也给这支队伍造成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如何稳定住这支队伍,并且不断培养提高这支队伍的各方面素质,已经日渐成为高校后勤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当中当然有许多诸如待遇、制度、社会保障甚至观念上的因素,但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重要的一环。我认为对他们的教育工作更应从实际出发,讲究技巧方法,充分发掘和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优势,引导他们自己教育自己。

一、统一认识,树立主人翁意识

在公司内部应充分营造大家庭的气氛,淡化甚至消除“在编”与“非在编”的概念,充分培养所有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我们的管理者首先应从自己的观念中摈弃“在编”与“非在编”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员工的观念来一视同仁,在各方面营造员工就是企业的主人的氛围,从而尽快地融合整支队伍,从事业、感情、待遇各方面创造条件,留人留心。

杭师院后勤总公司在各种评比活动中,始终保持了将在编员工和非在编员工一致对待,如在首届后勤服务微笑服务之星的评比中,获奖人员即为非在编员工。今年,总公司又在三个单位开展了试点改革工作,其中就明确提出了在待遇上逐渐打破身份(指“在编”和“非在编”)限制,根据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效益优先的原则制订新的分配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后勤职工队伍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大家对总公司的前景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去年年底,总公司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就吸引了大批人员前来应聘。

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

高校后勤将逐步走上企业化管理方向,向现代先进企业学习管理方法成为必然。作为现代企业,是否具有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否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离不开青年职工的智慧和贡献,他们的思想、行为始终都是企业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的管理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把青年职工引导到为创建企业文化多出力,多作贡献的轨道上去。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文明班组建设等。企业文化建设上去了,青年职工以企业为家,集体主义观念也就强了。班组是组成企业的最小的细胞,建设文明先进班组,有利于培养青年职工之间展开比、学、赶、超的劳动竞赛,从而更充分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集中他们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公司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不仅设计了总公司的标志,而且提出了“满意在后勤,创业在后勤,奉献在后勤”的企业文化主题,不仅希望以此来宣传后勤,更希望籍此来凝聚全体后勤员工,引导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企业文化,通过举办优质服务月,微笑服务之星等活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达到了明显的效果,有力地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疏导结合,发挥员工自我教育优势

首先,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思想工作与自我意识的“同化效应”,适时多渠道地展开思想教育。自我意识是人们观念方式反映现实的能力和作用于自身的意识状态。青年职工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但他们也都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为管理者,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尊重个性的同时,正确引导他们思想的前进方向,尽量开辟多渠道交流,推心置腹谈心,从观念上缩小差距,努力把他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并集中到有利于社会、企业、集体的方向上来。针对年轻人负有抱负,总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有所进步的特点,结合后勤的优良传统,我们继续强化了后勤学习小组的建设,并专门设立了团组织,同时争取到学校组织部门对我们在非在编员工队伍中发展党员的支持。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团组织有效地开展活动,使一大批年轻人更多地了解了党的有关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积极性,从而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目前,后勤学习小组已经从开始的3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近80人,并且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成长为总公司的业务管理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次,管理者要正确地、全面地、细致深入地对待青年职工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对待青年职工的缺点、错误和思想提高过程中的反复。我们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青年职工的优点,积极引导、激发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必须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和处理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当他们的情绪出现反复时,当他们的缺点错误暴露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要耐心,不急不燥,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或者无药可救的观念,而应以更多的关心,帮助其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循循善诱,用理解和宽容之心去帮助其认识和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青年职工的思想进步过程经常会出现反复,我们应充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螺旋发展的原则,给时间,给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去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真正的思想进步。另一方面,对青年职工的一些思想问题应进行全面分析,切忌片面看人,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般来说,青年职工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我们更应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在遇到问题时,切不可冷眼旁观,更忌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任何思想问题的发生,必然有其主观的原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不仅压给予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其解决一些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防微杜渐,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管理者应当正确引导青年职工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青年职工一般具有重情义的集群化倾向,常根据兴趣、观点、脾气等自由组成一些非正式的群体。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这样的群体应正确引导,使其活动于企业目标一致,要使他们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使分不开的,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大河流水小河满”。只有整个集体的效益上去了,小集体,继而个人的利益才能有保证。同时应注意培养正确的群体意识,对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应立场坚定地反对,对赌博、打架等不法行为,我们则要以敏锐的意识,坚决的措施予以制止。

五、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职工专业素质

加强教育,提供多渠道的培训机会,引导青年职工提高辨证分析的水平和文化技术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很好的服务意识,同时也应具备更强的服务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人才之间的竞争。我们应抓住青年职工都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和迫切要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特点,立足于培养队伍的角度,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员工具有多渠道的培养提高的机会,不仅有效地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同时也能让员工具有浓厚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地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第3篇

关键词:后勤财务;会计核算;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02-02

引言

后勤财务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后勤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目标不明确,核算方法不统一等。如何实现后勤“公益服务性”“经营利益性”两者的协调统一,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子,是高校后勤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从1999年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在运行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后勤在高校中的功能定位以及业务范畴,导致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以“公益服务性”功能,决定了后勤要以为教育服务为中心,以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目标,提供全面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以“经营利益性”功能,则意味着后勤要以盈利为经营目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锐意改革现有管理模式管理,就有可能造成在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两者目标均都难以实现,势必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会计方法核算问题

后勤保障服务性质业务部门包括物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水电气的供应与维修、日常修缮、车队、医院、绿化、印刷、食堂等。由于这些业务主要由学校每年拨款来维持,因此在财务核算中,都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方法进行业务处理。但是后勤还有餐饮、商铺、店面等业务属于经营性质,于是会计处理上按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开展。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将后勤财务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再设二级财务点。在会计人员处理业务时,各类业务存在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如何进行财务核算,是按照事业会计还是企业会计处理;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入实现制;如何开展成本核算,对各类业务进行成本分析,分类汇总,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并达到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等。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对业务的理解不同等原因,导致对核算存在分歧。如何加强成本管理,保证财务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是后勤财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是学校指导开展各项财务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据,预算制定和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后,因经营的不确定性弱化了预算在后勤财务中的重要性,实行后勤包干经费,设定一个拨款总目标,许多高校按月或者按季拨款,至于怎么用,用的效果如何,学校不干涉。结果在年终,后勤领导发现预算不够,于是向学校打报告,编制各种理由找学校追加预算。或者是粗放型的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全面;执行中由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缺位,不严格按照来预算来执行,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有些项目甚至未能纳入预算之中,而且也不通过预算调整,直接下达计划,有的甚至先给钱,后下计划,随意性较大,使得预算编制失去了严肃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二、后勤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一)明确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其根本在于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让教师安于教学、科研,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后勤的社会化又在于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通过企业化的管理理念,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落实各个环节的日常核算与监督,引入竞争机制,盘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注重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最终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减轻学校负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推进后勤财务整体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核算水平

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实体要靠管理出效益,而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是前提,提高管理队伍水平是保障。在业务核算中首先依据高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科学合理设置、使用会计科目,正确划分会计核算主体,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比如,一方面,从制度上规定高校后勤会计核算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成本费用核算办法等内容;另一方面,按照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制定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既能正确计算成本、费用、反映运营成果,又能满足高校后勤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科目,如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应付工资”“所得税”等科目,取消或变更原有的收入、支出科目。如:事业单位的收入科目由事业收入、其他收入转变为企业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科目由事业支出转变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结余核算向利润核算以及结转方式的转变,事业单位一定期间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称为结余,通过“事业结余”科目进行核算。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基础上,采用更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后勤服务的正常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

随着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首先,高校尤其是后勤领导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和制度。其次,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一项严肃工作,它关系全年的各项经济活动,因此编制时要进行科学论证,前后对比,多方听取意见,要有全局性、前瞻性、时效性。而在执行预算时,要按照预算严格执行。通过建立预算追踪制度,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建立考评机制,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预算责任与责任人收入挂钩,通过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强化预算的考核。严格的预算最终是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后勤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瑞芸.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完善会计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14,(12).

第4篇

一、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想提高企业的后勤管理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形式,改正并完善在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矛盾,从而提高企业的后勤管理水平,为企业的运行发展保驾护航。当前,企业在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后勤管理体系不完整,工作权限模糊不清。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部分企业的后勤管理部门一般是没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与具体组织的,制定规则或者是人员调配往往是临时决定,随机选择,十分零散,这样的现状不仅不容易形成精细化管理,长此以往,工作人员就容易产生惰性,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阻碍着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

2.在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当中,部分企业并没有将后勤管理归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体系中去。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的领导管理阶层不重视后勤管理工作,而正因为如此,使得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后勤管理部分难以发挥其对于企业运营与发展的保障性作用,最终给企业的管理状况与整体发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3.在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当中,企业后勤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或者必要的联系与沟通,从而导致企业的工作生产效率停滞不前。

二、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伴随着行业之间越演越烈的竞争态势,影响企业赢利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但是内部管理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么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靠得是什么呢?人才、市场、资金、产品、技术等等,可是如果这些因素单独存在的话,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必须要把它们团结起来,激发各自的优势与潜能,如此才可以产生更好的联动效果,而使这些因素产生联动效果的关键措施就是精细化管理。

三、提高企业后勤细化管理措施的分析和探讨

1.统一思想认识,形成相互协作的工作氛围

要做到后勤管理的精细化,首先就必须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这就需要管理工作人员抛开之前的工作经验,依据“精细化、统一化”的管理目标来开展工作。建立精细化的后勤管理模式,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清楚自己的任务的同时积极协助其他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此外,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加强,与企业领导者管理职能的发挥密切相关。领导者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其在企业所确定的权威,通过指挥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调动各个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通过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来促进企业各项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因此,要特别重视企业领导者在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2.制度创新,构筑精细、节约的防线

(1)明确岗位职责,实行指标管理。奖惩结合、标准清晰、职责明确是明确岗位职责,实行指标管理的重要基础手段,同时也是实现科学规划的关键所在。结合具体的管理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管理目的,需要制定详细的精细化管理方案,从管理工作标准、管理内容、管理目标等各个方面对每项工作进行详细分解和划分。此外,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是实行指标管理重要保障。确保机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进行检查维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优化工作流程,降低运行成本。认真分析与研究那些影响与制约着后勤管理科学长久发展的工作流程或者突出问题,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再通过充分的准备与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规章制度,尽量精密细致,可操作性强。

(3)规章制度固化节能经验,归口管理封堵资源流失。为了保证节能减排可以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得以贯彻落实下去,就需要定期汇总整理服务一线的各部门以及人员的宝贵经验,从而做成质量手册或者是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通过明确固化,做到归口管理,不让资源流失,做到所有的事都有章可依,有据可查,有人监督,有人负责”。

(4)激励与约束有效结合,营造公平和谐氛围。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作为选拔与任用员工的标准。另一方面,透过考核结果,企业可以从中寻找增强执行力的方法。总结优秀的工作经验,加以宣传,寻找考核环节结果不如人意的原因,加以改进并提高。

3.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要求肯定职工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为人是唯一具备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因素,然后要根据其能动性与创造性去组织所有的管理活动,尽可能地激发员工潜能,全面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最大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做好本职工作,所以,要想搞好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从而形成关心人、尊重人以及培养人的良好工作氛围,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第5篇

律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三灶管理区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金湾区法制局的业务指导下,本人始终坚持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xx大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三灶管理区的应债维权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接访应债、维权、维稳和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度律师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全年主要工作概况。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职能,全面参与各项应诉、申诉、执行异议及和解等司法活动,截止至11月底,共承办三灶区和区属企业的各类案件为17件(其中诉讼案件11件20庭次,提出执行和解及异议4件,民事申诉案件2件),涉案金额高达32,320万余元,通过应诉、提出执行异议及和解等方式,共计挽回潜在的经济损失达5670万余元。

另出具非诉法律意见书16份。办理法院的协助执行事务12件。开展法制教育课3场,专题讲座2场次,接受普法的职工达2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多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80多人次,接访当事人的诉求达132批220人次,办理网上投诉回复12件16人次。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1、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积极做好普法工作。

一年来,本人积极投身于普法工作,根据xx普法工作目标和要求,紧紧围绕三灶管理区应债维稳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应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说理释法,耐心解释,努力营造良好法制环境,提高机关和区属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普法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采用下企业调研、开展普法课和专题法律讲座等多种形普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促进三灶管理区机关和区属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一是针对三灶管理区属企业多的特点,重点宣传劳动法。本人多次深入到天元公司、金湾房产、副食品公司、金海滩公司等企业,与职工交心,着力宣讲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法方面的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宣讲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知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区属企业类型多、安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每半年和节假期前都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督促,三年来,所有企业没有发生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三是开展公务员依法行政教育,树立依法、高效、廉洁、责任公务员意识,为单位争先创优提供法律服务。

四是开展保密法的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意识。三灶管理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一些工作秘密要求高,保密工作难度大。通过开展保密知识竞赛、签订保密责任状等形式进行保密法知识的宣传。

五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法理工作,做好法律服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妥善处理投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正逢亚运在广州举办,航展在珠海举行,两会是向世界展示珠海的良机,也是挑战,实现两个确保的敏感时期,维稳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为认真落实区委、政府的要求,做好同区、司法部门的联络工作,建立互动、互通的联动机制,针对出现的个别影响较大、难以处理的案件,及时请求有关部门给予配合。本人还对历年来的重点上访案件进行排查,并向领导提出建议,确保排查到位、措施有力、责任明确。同时着重参与了对重点上访人物的稳控工作,为珠海航展积极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努力。

3、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切实维护我方权益。

积极倡导能动司法,正确处理司法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运用参谋职能,既主动有为,又依法慎为,以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有效担负起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司法使命。一是发挥优势,当好参谋。本人及时深入到相对困难的企业中去,为其积极解困,充分发挥自身精通法律法规、熟悉诉讼程序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梳理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建议,帮助完善解困方案和措施;二是依托职能,建言献策。在比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针对经济纠纷案件增多、类型变化的实际,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妥善应对经济纠纷,切实防止经济下滑的建议;三是健全机制,争取主动。主动贴近基层,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对影响面广的大要案和热点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利于从全局统筹的高度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控制负面效应。建议建立群体性纠纷、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机制,完善与当事人调解沟通对接机制。

截止至11月底,共承办三灶区和区属企业的各类案件为17件(其中诉讼案件11件20庭次,提出执行和解及异议4件,民事申诉案件2件),涉案金额高达32,320万余元,通过应诉、提出执行异议及和解等方式,共计挽回潜在的经济损失达5670万余元。出具非诉法律意见书16份,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的参谋作用。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全面、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不高的问题。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创新发展办法不多的问题。三是工作作风有时漂浮,组织纪律观念淡漠,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四是对新类型疑难案件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方法不多,法律服务与单位的司法需求尚有差距,便民、惠民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五是涉债问题仍很突出,解释劝说工作不细致,缺乏说服力,应对措施还需加强的问题。六是对当事人存在态度欠文明、工作方法简单、公仆形象不佳等现象,有时不注意谨言慎行,特别是在接待当事人过程中表态草率,直接影响了办事效果。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积筹良策,在明年的工作中,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克服。

二、XX年度工作的思路与展望。

1、继续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法律服务工作科学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查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党的xx大确定的任务落实到法律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做到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确保司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力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做到决不损害百姓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法制局的业务监督,确保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2、继续加强法律服务职能,全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开展联动工作。要继续坚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积极协商,稳妥处理各种矛盾和上访问题。及时与、司法、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防止重大群体和突发事件发生。

积极开展送法律进企业活动。继续深入困难企业,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替政府排忧,为企业解困。帮助企业解决历史债务重、劳资纠纷多、内部管理乱、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积极开展维权活动。对区属企业的不良债权要及时进行清理,按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大后少的顺序,逐个制定解决办法。争取收回一批债权,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

3、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争做清正廉洁、文明公正的人民公仆。

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工程。要忠实于宪法法律,切实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提高司法能力,切实规范司法行为,切实恪守职业道德,切实改进服务作风。要着力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要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着力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法律专业水平。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勤勉奋进的一年,是卓有成效的一年,本人凭着对法律工作的无限热爱,对法律事业的无比热情,以扎实的工作态度、过硬的思想作风,在三灶管理区应债维稳和法律服务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心明法释理,播撒法律知识,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离不开区司法局的正确决策、关心和帮助,但离自己的工作目标和领导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展望未来的XX年,我将信心百倍、加倍努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三灶管理区和司法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律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对201x年一年的实习,从业务学习、执业态度、人际交往和执业规划等四个方面做如下总结:

1、业务学习 一年来,通过从事具体的律师业务,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不断加深,也越来越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一条看似明确的法律规定,运用到现实中,问题却是层出不穷,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际问题,反馈到法律上,往往却是模棱两可,而在自己进入律师行业以前对这种现象可能是既看不见,也想不到,而这正是律师赖以生存的空间。实习一年,自认为在业务上最大的收获不是理解了多少法条,学得了多少技巧,而是明白了终身学习能力对于一个律师业务发展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以前的学习只是给从事律师职业打了一些基础,或者说是仅仅为了迈过律师职业的门槛。社会飞速发展,新的情势不断出现,法律持续更新,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学习,律师行业更是如此,没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律师注定是要被淘汰的。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律师的生存至关重要。

2、执业态度 一年来,跟随所里各个律师办理业务,勤奋和认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给我感受很深,我想这是一个律师应有的执业态度,在这一点上我要检讨自己的惰性和准备不足,这反映自己对律师工作的认识和从事律师职业仍显准备不足。律师不仅不是一个轻松休闲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付出艰辛的工作,独立、勤奋和认真是一个律师必须具备的执业态度。人固有惰性和依赖心理,但为了所从事的职业和自我实现,必须克服这种惰性和依赖,以自我实现成为习惯,而不是惰性和依赖。

3、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优秀律师的重要素质。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缺陷,一年实习期,这方面并未得到多大改善,紧张、无序、混乱、拘谨的场面依然如故,这应该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对此,在以后的执业过程中,自己要尽可能多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信心,人际交往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做起,得体表现自己,做到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实现自己。

4、执业规划 一年来,自己所从事的非诉业务更多一些,这帮助我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律师业务也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但诉讼业务才是律师业务的基础,也是非诉业务的基础,诉讼更能准确地理解法律,运用法律,规避风险,在接下来的执业中,自己应当加强诉讼业务的锻炼,主动参与诉讼业务,以期更全面的发展。 在专业化方面,自己一年实习期从事的业务基本属于民商事领域,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应当适当地拓展专业面,以扩大视野和见识,但重点仍然应当放在民商事领域。

律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各项任务。接受当事人委托后尽心尽力办案,努力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律师事务所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积极向广大律师同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通义律师精神。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基层法律服务,深入农村和社区,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广大职工的表率,同时,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更新自我法律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办案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工作上,围绕年初律师事务所制定的中心工作,对照相关标准,严以律己,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本年度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法律,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送法到田间地头和家门口;

2、深入企业,向单位领导和职工讲解法律知识,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法律意见,引导职工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坚持到局接受来访群众的涉法咨询,为群众提供明确的司法救济途径;

4、认真办理单位指派的各项法律事务,冒着严寒在寒冬季节出差到新疆,碾转乌鲁木齐、库尔勒、哈密等地区,不辞辛苦的为邓州棉纺厂讨要被骗货款,先后走访数十家单位进行调查取证,利用各种合法渠道向自治区人大、高级人民法院反映案情,直到能够立案才返回,这种一丝不苟、勤恳执业精神深受领导好评;

5、坚持公平和正义,决不挑词架讼,努力做到依法办案,决不利用非法手段干扰法院的审判工作,配合法院法官办案,解决纠纷。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律师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学习系统性不够,虽然我对学习很重视,但由于工作较忙,学习的时间总觉不足,造成学习理论的深度不够;

二是在工作中有一些急躁的情绪,不细致,沉不下心来,在处理和化解矛盾的工作中还需更加深入细致。为此我要一是坚持学习。在继续坚持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法制理论的学习。

第6篇

一、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一般应遵循适应性、全面性、可控性、先进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原则要求。所谓适应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要适应财务管理的环境,随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全面性是要求财务管理目标应全面考虑企业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并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控性是指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指标应可以计量,便于考核,易于阅读和理解。先进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符合效率和公平原则,既科学先进,又稳健可行,以便发挥激励和导向功能。层次性是指目标能够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一个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构成的目标体系。稳定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

二、从高校后勤实体的特点看其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高校后勤实体,是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从原高校后勤系统整体剥离出来并按照国家有关的改革政策组建而成的后勤经营单位。这些后勤实体既具有一般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共同点,又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1.总体目标公益性。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后勤实体的总体目标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财务管理目标应服务和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后勤实体采用企业模式和市场机制,主要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服务质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而不是为了营利。后勤作为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肩负社会责任。在提品和服务时,要坚持“保本经营”的策略,既考虑经济利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当两者出现矛盾时,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这种公益性是决定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2.投资主体单一性。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绝大部分是改革后由高校采用投资划拨等方式转移过来的,高校作为这部分国有资产的人,是后勤实体的大股东,社会资本只占后勤实体资本的一小部分。同时高校还牢牢控制着校内市场,掌握着后勤实体的“生杀大权”,对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投资主体单一性决定了后勤实体的国有性。从国家所有者财务角度看,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投资利润率。”

3.顾客群体特殊性。高校后勤实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市场稳定,潜力巨大。但大学生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大多生活俭朴,消费水平低。高教体制改革后,国家和高校采取发放助学贷款、提供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等多项措施来确保在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优秀学生不因生活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公众对后勤实体的一致要求。因此,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利益,追求学生满意度最大化。在饮食服务方面,学生一般先存款、后凭进餐卡进餐,学生此时既是消费者,又是债权人。存款是无利息的,学生期望得到的只是低价、优质和快捷的服务。

4.员工利益非均衡性。高校后勤实体长期奉行“微利服务、保本经营”的策略,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缺少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继续投入,以致后勤实体始终离不开国家和高校的扶持;二是后勤实体员工薪金收入难以达到高校员工整体的增长水平。在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后勤实体员工的收入水平已不同程度地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平,差距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收入的过分悬殊既不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也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中,要体现员工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5.运行机制复杂性。首先,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人们认识上的差别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差异性,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改革模式。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根本转变。从目前情况看,后勤系统已经完成了同高校“母体”的规范分离,旧的计划体制已经废除,新的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后勤实体一般规模较大,涉及行业较多。目前不同行业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尽相同,财务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有别,因此,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

三、从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看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一)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符合资本运动的本质和目的,且直观、明晰,便于理解,可控性强。同时利润最大化也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因而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至今仍坚持这一观点。但利润最大化不能作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这是因为:①它没有揭示后勤实体经营的最终目的。后勤实体盈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员工待遇、提升高校整体办学实力,以便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②容易导致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经营者可能因为追求受托责任期的利润目标而采取短期行为。③利润额作为一个绝对指标,没有反映利润同资本投入的关系,以及资金的风险和时间价值。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源于现代企业委托理论。在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下,企业股东一般无法直接经营企业,而是将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经营。经营者作为者管理企业,承担委托责任,企业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于高校后勤实体。①股东财富一般用每股市价来表示,仅适用于股份公司,且需要规范的证券市场来运作。②片面追求股东利益,必然忽视其他相关者利益。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投入有时比实物资本的投入更重要,而“知本家”不一定是“资本家”(股东),其利益可能被忽视。④后勤实体的最大股东一般是高校,高等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高校的利益最大化主要体现为办学实力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属于所有者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体现了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愿望,弥补了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足。但从高校后勤实体的实际情况看,这一目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①没有直观地揭示后勤实体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②可控性差。企业价值等于股票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之和,用公式计算,企业价值等于式中t为取得报酬的时间,FCFt为第t年的企业报酬,i为贴现率。这一算式一般可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作为考核评价指标。③一般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价值有时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④企业价值内涵丰富,笼统地说显得比较模糊,容易产生歧义。完整的企业价值还包括企业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同上述三种观点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目前高校后勤实体比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后勤实体的总体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应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后勤实体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各不相同,政府部门不要求后勤实体上交税收,主要考核其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办学条件及执行后勤改革政策的情况;高校一般不要求后勤实体上交利润,而主要考核其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员工、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满意情况;经营者关心受托期目标责任履行情况;员工关心薪金收入及收入增长水平;学生群体希望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关心资金回收和回报情况。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

2.体现了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财务的性质是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会计的性质是价值信息系统。”会计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管理目标是使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只有实现两者一致的目标才是最恰当的财务管理目标。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激励机制 员工 考核 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91—02

高校后勤企业作为高校的二级直属单位,因为历史延续问题,一直以来接受学校党政的领导,没有市场竞争意识,仅仅满足于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满足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只局限于在办公室想问题做决策,忽视了下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各种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交替发生,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笔者拟在本文中对如何构建高校后勤企业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一、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1.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高校后勤企业不同程度地负有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双重责任。与社会行业管理有明显的不同,高校后勤企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姓“教”的原则,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考虑教育的属性。因此,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同时对后勤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便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

2.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目前,高校后勤企业是在原有高校自办后勤的基础上规范分离出来的,虽说在高校后勤中不乏人才,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素质偏低的状况。在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影响下,计划经济的模式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传统观念与看法成为思维定势,与当前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不相适应。高校后勤企业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掩盖了后勤职工在劳动能力和贡献大小方面的差别,导致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工种结构也不合理,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更新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创业发展的经历和市场竞争的锤炼。

二、一些国家解决公务员激励问题经验的可取之处

激励理论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学者研究的重点,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者马斯洛就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之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班杜拉的强化论等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的激励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理论上的提前性和法制上的健全性构筑了西方国家激励研究的超前地位,其激励机制无论从理论的深度性还是解决问题的实践性,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以美国为代表的“功绩制”是西方国家激励机制的核心。在美国,考绩分为平时考勤和年终考绩。年终考绩制度,要求员工参与工作标准制定,长官在评定下属时应与本人沟通,考核结果由主管长官通知本人,本人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可向考绩委员会或法定的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诉。年终考绩表列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适应能力三方面的指标项目逐项考评,结果分为三等:一等优异、二等满意、三等不满意。考核成绩与奖惩、加薪及晋级直接挂钩,一等加薪一级、提前晋升,二等仅加薪一级,三等处以减薪、降级、免职等处分。

受美国“功绩制”的广泛影响,其他西方国家总体上也遵循能力至上的原则,以考核为主体开展各项激励措施,只是在各种激励方法上,各国侧重点不同,各有特色。

德国的“双元制”是举世公认的职业培训成功典例。在理论培训内容方面主要有行政管理法、公共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组织信息处理、社会学等,尤其重视法律、法规课程。在实践培训方面,由于特别注重实践经验,联邦公共行政学院为期36个月的公务员培训项目实习就占18个月,第一阶段(6个月)安排在联邦管理局,第二阶段(12个月)分别安排在联邦机构、州和地方机构。联邦政府还专门设有一些综合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负责进入中等职务层次、较高职务层次和高级职务层次公务员的培训,避免了大统一式的培训,杜绝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现象的发生。

日本公务员晋升除考试晋升和考核晋升两种方式外,还开创性地建立了“登用(既破格)晋升制度”,规定:没有经过公务员高级录用考试的人员,只要工作成绩特别优异,能力特别强,可由三人推荐作为晋升候选人员,经过由机关人事部门负责人和部分高级公务员组成的登用委员会审核同意,就可以取得相当于高级考试合格者待遇和提升职务。与之作为辅助的日本公务员采用定期晋升制,通常是4年晋升一次,在两次晋升之间,至少给公务员调动一次岗位,每年调动的人员占机关总人数的l/3左右。

借鉴一些国家的激励经验,结合高校后勤企业实际,为更好地发挥服务育人的后勤保障作用,建立合理的企业激励模式势在必然。

三、构建高校后勤企业激励模式

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当今社会大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从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束缚事在必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可以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组织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现实人性的假设基础上,针对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以正面的自然激励为主,采取人性化激励,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例如根据员工的学习需求,单位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员工学习兴趣的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学习教育机会,加强员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从而重新认识自我,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高校后勤企业的绩效考核应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如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半年考核等,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提供依据。年度考核则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与年终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考核等次。另一方面,根据组织性质和不同岗位,建立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服务对象对员工的分类测评体系,积极探索外部考核的方法与途径,扩大外部考核层次,通过设立监督电话、组织问卷调查、回访服务对象等形式,依据服务对象的服务满意度,重点考核员工依章办事、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情况。

考核过程中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品德和知识等要素为辅助,注意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考核标准以及运用量化指标对员工的德、能、勤、绩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测量,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员工在绩效得分部分可上不封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实践检验。

考核后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把绩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通过对工作成绩优秀的员工实行奖励,对工作有过失、违纪行为的员工进行处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员工以强烈的工作热情、开拓创新的意识投入工作。比如年度考核结果评为优秀的,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连续两年优秀的,可适当放宽职务晋升资格条件;连续三年优秀的,可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工资或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3.注重薪酬激励,形成相对长效、稳定的工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把薪酬分为工资、奖金和福利。在我国由于温饱问题刚刚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象决定了工资作为保健因素仍然发挥着主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国家实行统一的工资政策、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的前提下,高校后勤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灵活的实施方案,发挥工资的调节性。在工资制度中引进利益原则,注重物质利益的重大激励作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把公共利益融于员工的个人利益中,在实现个人私利的同时实现公共利益。将工资收入与绩效挂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劳动的差别,也可以对每一级工资设定一个浮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决定其收入。设定一个基本点,完成任务,领取原定的工资;不能完成任务,相应扣除一定比例工资;超额完成任务,则在领取原定工资的基础上还可状得奖励工资。同时,适当拉大级别工资的差距,拉开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差距,对一些岗位尝试实行考核工资等。

4.强调事业激励,构建奋发向上的活力型团队。激励模式的关键一环是从事业角度出发,根据员工的爱好、特长先分配工作,使其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实现个人效率最大化,为组织效率最大化奠定基础。然后实行工作丰富化,开展轮岗、交流,使员工在组织中培养多方面的工作能力,提高对工作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在工作中学习、吸收新技巧,随组织的成长而成长。工作过程中提倡一种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营造一种“支持肯干、批评混事、处理捣蛋、惩处腐败”的氛围,杜绝“一人干,两人看,三人做评判”的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允许员工参加到与切身有关的计划和决策研究中,以表示尊重,建立一种人人欲为之效力的组织结构,使组织成员的个人愿景整合成组织的共同愿景,把员工心中真正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转化成组织的信赖与支持,将其职业生涯与组织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对员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如公开表扬等。唯有如此,员工才能感受到组织的认同,从“搭便车”转为“风雨同舟”,真正融入到组织中。

第8篇

刘   鹏

我叫刘鹏,男,汉族,预备党员,1988年12月出生于甘肃榆中,大专学历。2010年6月份,我顺利完成了学业,从兰州理工大学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并于同年6月份入职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煤焦油加氢项目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工作;历任操作工、班长、调度科科长、生产管理部部长、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10月入职兰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张掖市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生产管理等一线工作,历任生产管理、总经理助理等职,任职期间,在生产节约成本和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8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持续武装自己头脑,落实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学习,牢固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学习并领会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武装自己头脑、指导实践。

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工作,勤于思考和学习,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始终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扯皮推诿、讲求效率。工作中时时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工程施工及企业管理的一般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措施献计献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技术工作中坚持真理,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在公司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较好的发挥了一个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

二、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2010年6月正式参加工作,工作伊始,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化工类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能够熟练的进行生产操作、生产异常判断、节能降耗等日常工作。

2016年9月份入职张掖市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主管行政、生产管理期间,通过学习研究整改生产系统,捋顺各车间生产环节,针对各车间的特性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使得企业于同年10月份扭亏为盈。

三、组织协调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充分的以唯物辩证法去梳理问题、思考问题、强化管理,通过各种平台的锻炼使得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水平、提升了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时时刻刻学习现代煤化工企业的管理知识,较好的掌握了人文社科生产管理的一般规律,作为一名兰州能源投资集团二级公司的管理工作者,能协助公司负责人做好职工的各项工作,为公司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在工作中时时关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思想动态,大胆尝试容错机制,时时推进促长补短,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注意人才的培养和工作方式的引导,较好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作用。

四、业务能力和继续教育方面

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拓展学习经济学、土木工程、物流管理等其他专业邻域的知识,重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并根据企业特性、技术管理和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