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据库学习材料

数据库学习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2:49

数据库学习材料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1篇

关键词: 语料库数据驱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语料库与数据驱动学习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从其本质上来说,语料库实际上是通过对自然语言运用的随机抽样,以一定大小的语言样本来代表某一研究中所确定的语言运用总体的语料存诸系统。它以其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的优势在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驱动学习,即语言学习者在对大量真实语料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自主式学习,是基于语料库的发现式外语学习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同时提供学习者以真实语言材料,营造真实语言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自我探索和发现,实现主张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数据驱动学习挑战了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外语教学,使得教学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创建、自我激励的知识构建过程,学习者是知识的独立构建者。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数据驱动学习模式(Data-driven Learning,DDL)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趋势。同传统的外语教学相比,数据驱动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真实语言输入”、“自我探索发现”、“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方式”等主要特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数据驱动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数据驱动学习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一)即使是语法结构和词汇项的学习也要基于真实语料的基础之上;数据来源于学习者或母语国家人的真实的生活材料。目前的外语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语言输出和教材作为学生的主要语言信息来源,学生接触的真实语言有限。而数据驱动学习则与之不同。它提供给学生的语言数据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材料和交际活动,为一定的交际目的而用,具有具体的交际语境;语言材料属于自然语言,而非为了教学目的而生编硬造出来的。它提供给学习者海量的语言使用数据:无论是经常使用的词语索引、扩展语境,还是完整的文本,其供应量都极其巨大,能够激活学生有关真实世界、话语、语言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而建构深入学习的环境。

(二)有别于传统的drill & kill练习模式,数据驱动的练习活动在于真实的探索性活动。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学”,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间加强相互协作、共同探索和发现语言规则和使用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知识的习得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知识的建构、处理、改造和试验,从而使知识更加有意义、更加体系化和长久。数据驱动学习外语提供给学生大量真实的语言数据,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根据需求去探索和发现语言知识。因此,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会更地道,印象更深刻,更富于体系且储存时间更长。

(三)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在主流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师控制着课堂安排、教学组织及教学活动。数据驱动学习与这种教学模式则不同,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发现”和“自我评估”,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方式、态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四)侧重于使用工具而不是现成品。教师不再一味灌输知识使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指引学生使用工具自己检索、得到和发现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五)教师是“观棋者”,须借助于真实的材料/数据来保证其指导的正确性。数据驱动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也极为重要。他们是过程的组织者、协商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学生可以有机会自己来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课堂活动也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学生不再直接由老师发号司令而是自己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来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信息积累和知识构建是最适合语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语言学习行为。

三、数据驱动在英语写作学习中的运用

(一)英语语料库在写作中的可操作性。

当前,国内外可以使用的语料库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建立起较为全面的体系,可采用率高。此外,教师还可以以自己学生的作文或练习等为研究对象创建英语语料库,或者收集英语母语者的作品,如英美学生作文选,以及学校学术或学生交流活动中产生的语料,建立语料库。

(二)英语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写作中的搭配问题。以knowledge一词为例。在随堂写作训练中,中国学生在该词前搭配的动词数量很大,最为常见的有:learn,get,have,grasp,attain,enrich,expand,accumulate,absorb,assimilate等数十个词;但基于英语语料库的研究表明:与knowledge搭配最多的动词是have,其次有少量的acquire,get,其他词出现的概率几近为零。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英语中,有很多词能与之搭配的词是很有限的,必须基于实际运用和语料来形成正确搭配。利用语料库数据驱动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语料检索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意义。以Antconc软件为例:利用corpusfiles打开原始语料――即学生文本的texts列表,再利用内部功能concordance就可进行索引分析和展开例句,对多名学生的文本进行分析,显示出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通过列举和讲解批注错误的范例,减少错误。也可以利用该软件中的search term功能,输入需要检索的词/短语,得出该词/短语出现的次数和语境,再利用collocates统计搭配词频率/强度,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地道的表达方式和搭配。在实际写作文本分析中,type/token得出学生作文或词汇的复杂程度,检验学生的词汇能力和篇章水平。

四、结语

将语料库引入英语写作课堂教学,采用数据驱动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从自身的作文和英语本族语言者的语言使用实例中发现自己所学语言的实质,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对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发现的语言现象印象深刻,历久弥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能力选用大型语料库和教师自建小型书面英语语料库,或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并能在课堂内外发挥作用,促使教学相长,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Sinclair,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李文中.语料库与学习者语料库[J].外语界,1999,(1).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2篇

【关键词】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94―05

基于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引入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概念,以语料库语言学及二语习得语言学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语料库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一 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1 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及问题

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都在推动着外语教学向更高的空间发展。H.H Stern认为[1]“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the learning of skills)或获取知识(acquisition of knowledge),它还指学会学习之道(learning to learn)、学会思考(learning to think)、调整态度(modification of attitudes)、兴趣的培养(acquisition of interests)、懂得社会价值(social values)、社会责任(social roles),甚至是改变个性(changes in personality)。”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应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这不单明确了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上的侧重点,同时也在改进教学手段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为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单独反复地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特点,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较快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3] 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语言习得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控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五个假设组成:习得-学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和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3]。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得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学得”是有意识的过程。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强调“习得”是第一位的,同时,不排斥“学得”的作用。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型的核心部分。他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必须由 i+1构成的。i 代表习得者当前的语言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当前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只有语言输入满足 i+1的条件时,语言的习得才可能发生。他还认为,可理解输入的量要足够大,内容要相关而有趣,这样学习者才能在不自不觉中习得语言。

3 语料库及数据驱动教学模式

语料库(corpus) 就是存放语言材料的仓库,又称语言数据库,是大型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自然语言材料的集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语料库基本上都是通过计算机以文本形式来存储大量语言材料的电子语料库。语料库作为新型学习资源所具备的“真实性、系统性、代表性、丰富性和灵活性”[4]特征为学习者创设出真实、复杂的任务情景,使学习者不仅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利用语料库开展语言教学研究在语料库技术开始之初就已经被语言学家们所关注。Johns用‘数据驱动学习’这个术语来描述这一方法,认为[5]“语言学习者从根本上也是知识的探询者、研究者,他的学习需要被对语言资料的获取而驱动。”数据驱动语言学习(Data-driven Language Learning,DDL)是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并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国内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的介绍,杨惠中认为[6],语料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频率统计、词典编纂、词汇搭配研究、语言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就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甄凤超做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 他认为同传统的外语教学相比,数据驱动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真实语言输入”、“自我探索发现”、“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方式。”等主要特征。[7]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无疑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设备已经实现网络化,学生使用网络技术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到各个学科,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各大语料库已成为共享资源,且语料库的部分检索软件能够直接在电脑上下载使用。这一切都为数据驱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 教学运用的实施

1 教学准备及实验对象选定:

为保证语料库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教学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预教学对象进行学习策略、学习意愿等相关调查;二是针对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的宣传介绍。

笔者就本校2007级医学院149名学生对是否了解数据驱动语言学习进行调查发现调查的人中126人不了解也从未听说过,23人有听说过该概念但不了解。经过教师的相关介绍,就是否有意尝试使用该学习模式,46%(69人)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尝试,32%(45人)十分乐意参与教学尝试,6%(8人)认为自己不适应该教学模式,此外、受教学条件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16%的学生认为自己暂时还不适合该教学模式。根据问卷结果,最终随机在新生中抽取60名高考英语成绩为110分以上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学生最后确定以愿意接受该教学理念为前提,进行实验教学对比。

2 研究方法: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研究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引入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概念,在教学中开展数据驱动语言学习这一新的模式的教学实验,对数据驱动语言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词汇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词汇教学对比检测侧重于了解学习者学习策略对词汇学习的效果影响;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针对新的模式是否能促进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论证该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3 研究问题:

实验对比教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学习者对针对以网络为基础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所表现的态度,探讨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引导大学阶段英语学习者利用语料库和相关检索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对不同教学组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查,探讨教学效果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是否存在相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4 研究假设:

(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DDL模式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扩大某一具体语义场的词汇。

(2)DDL模式中的学习互动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利用语料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养。

5 教学实施

实验组和教学组在课时相同、教材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对比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和相关教辅材料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言点词汇内容,内容相对集中、语料有限,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实验组采用语境共现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实验组教学中,首先,引入数据驱动概念,推荐学生利用一些适合大学生使用和可用的语料库,如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料库使用方法,使他们逐步适应快速查询并能参与课堂活动。其次,教学过程设计让实验组的30学生利用所讲授的有关语料库和语境共现的学习模式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进行词汇自主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搜索检索词所在的语境、观察、分析和概括词在一定语境中的典型行为,来发现它的搭配伙伴、常用的语法形式及其常实现的意义与功能等。教师设计并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语料库索引工具查询一些词汇,在语料库(教材)搜寻相关的数据。通过编辑原始数据,指导学生归纳与其共现的搭配,比较和掌握同义词之间细微的语义、语用差异;指导学生通过相关软件计算搭配词 (computing collocates)的方法,即从语料库中将关键词的所有搭配词提取出来,然后用统计手段测量各搭配词与关键词共现的显著程度,以确定词项义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互期待和相互吸引,从而概括、描述结伴的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典型搭配情况。发现学习结果反馈,教师总结。实验教学对比尝试目的在于对比两组学习者对词汇认识和处理的程度。

6 教学评估及结果分析

通过词汇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就实验教学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统一测试,并就17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及学习者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反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问题的回答均采用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五级尺度法,经SPSS对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处理,我们主要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词汇检测结果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如何?(结果见表1、2)

(2)新的模式对学习者本人自主学习的效用如何? (结果见表3、4)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测试及学习策略调查结果中,Levene 齐性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的显著性概率(Sig.)分别为0.261和 0.193,都大于0.05,就说明两组在两个变量上的方差是相等,因此,看Equal variances assumed一行的数据作为t 检验的结果;从表中看出,词汇测试和学习策略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22和0.006, 其值均小于0.05,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实际操作和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和学习策略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3看出,参加实验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能利用教材的语料库进行词汇自主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测试及学习策略调查结果经Levene 齐性方差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实际操作和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和学习策略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参加实验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能利用教材的语料库进行词汇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模式能促生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独立性,在现有语言资源的帮助下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

三 结论

通过本次对比教学情况的调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方面,数据驱动能激励学习者思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目标语模式并分析其典型组合―搭配(collocation)、类联接(colligation)和词块(lexical chunk)特点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量的语料及相关教学任务的设置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帮助形成有效教学结果。语言学习可以是自然环境和具有指导的环境下的学习,即“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把“习得”和“学习”当作一对对立的概念。认为“习得”是自然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学习”是有意识地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训练。“Ellis (1998)则认为‘习得’和‘学习’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否是有意识的,主要取决与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8] 数据驱动语料库模式通过大量语料的展示,建立了词汇和语法的一体性,为词汇习得从其深度和广度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数据驱动语言学习与词汇自主学习呈正相关,数据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效果显著。然而,该模式十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的整体作用由原来的单一的知识传播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协调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数据驱动学习充分利用了网络和语料库资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结论式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真切的语言材料,营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减少了过程教学法中容易产生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辅助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H.H. Stern.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8.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 Ellis, 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4] 邢富坤.语料库:值得教育技术学关注的新型学习资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9(2): 65-68.

[5] John Sinclair. 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6]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3篇

[关键词] 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积木块式教学;中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48-03

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试题开始将单句式语法题型改为非选择类完形填空式的“语法填空”,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学英语教材编写、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1]。然而,针对语法填空题、利用积木块式思维进行语料库数据驱动的教学实验研究极少;语料库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将给“数据驱动学习”带来生机[2]。鉴于语料库的教学优势,针对语料库在中学课堂深入度不高、积木块思维具有新颖性等特点,本文以刚开始接触语法填空题的高一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从语法填空题出发,借助广州市某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实施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积木块式词汇语法教学实验研究,检验本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效果。

1 文献综述

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从真实语料中发现语言事实[3]。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监察”和“自我评估”[4];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学习,学生“的确能够学到很多”[5]。Little[6]认为,DDL方式创造的真实语言能促进语言习得。DDL方法随着语料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已经引起众多学者关注[7]。DDL能为教学提供语言材料,激发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材料等方面的革新[8,9]。陈妍玲[10]认为,将语料库与真实的语言学习联系起来,能为有效解决外语教学问题提供崭新思路。语料库是强有力的学习和教学工具,当前新出现的积木块式教学思维也能提供很好的教学思路。

积木式教学主要是为了课堂英语词汇教学口语化而提出的;它能配合各种教材使用、深化教学内容,可用作预习或复习,也能独立使用。积木词块英语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美学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词汇教学理念上[11]。词汇语法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作为信息载体的巨大作用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语法教学一直属教学难点,语料库以大量真实语料为基础,借助于快速高效、功能日渐完善的检索软件,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有广阔前景,尤其在词汇语法教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12]。

基于语料库的DDL研究方面,从2005年至今有潘番和雷小川[2]、甄凤超[7]、蒋婷和杨梅[13]、陈坚林和史光效[14]、甘敏和邹玲[15]、权立宏[16]等学者相继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语料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或者规律探讨等方面,而将语料库应用于教学课堂的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词汇语法教学方面,只有少数文献探讨语料库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而更多的是从定性角度分析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前景和意义等;至今,国内对于语料库如何应用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课堂的实证研究尚处空白。本文从语法填空题出发,将语料库和积木块式思维结合,以广州市某中学高一英语教学为实验平台,以高一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其英语教师为实验实施者,展开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积木块式词汇语法教学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检验本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促进效果。

2 研究方法

笔者在教学实验中利用人教版高一教材(课本)和教材语料库等教材,全程引导并辅助英语教师设计基于语料库的积木块式词汇语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课后观察、测验对比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来定量分析积木块式词汇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效果。

本研究中对照班和实验班各有57名学生。两个班学生总体水平接近、年龄基本一致、性别比例分配接近、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类似。学生们对教学实验的进行并不知情。

在教学实验中教师在两个班采取不同的课堂授课方式。在对照班中,教师直接展示词汇语法知识点并示范带读和操练,严格按照该学校英语教师原本的教学方式进行。而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为:(1)课前准备:首先使用KWIC索引和关键词检索教材等语料,接着排版整理好挑选出的课堂使用语料,然后利用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结合积木块制作课件用于课堂展示;(2)课堂上:教师在课件中利用积木块三维立体形象来展示例句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进行操练;同时将重点讲解对象以积木块转换形式来替换展示讲解和提供练习活动;(3)课后:教师按照课堂模式布置相应的词汇语法作业。

现以as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开展实验课堂教学。利用antconc3.2.0软件中的KWIC索引功能检索出教材语料库中所有含as的句子并导出结果如表1。

再将检索结果中所有as例句录入课件中,并将as部分用积木块形式突出显示。

She forgot all about the bread

and it burned as black as coal.

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与学生共同总结使用规律“as+adj.+as+n.”后,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含有三维立体积木块的替换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

3 研究过程

1)通过听课的形式了解受试学生原本面临的词汇语法教学方式等各种情况;

2)收集受试学生开始实验前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其语法填空题的得分情况;

3)对受试学生的原英语教师以及受试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词汇语法等掌握情况;

4)让英语教师利用语料库辅助设计并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积木块式词汇课堂教学;

5)对受试学生进行测试以获得学生的测试总成绩及语法填空题成绩;

6)通过访谈学生及英语教师以了解师生一学期后的感想和词汇学习习惯等;

7)通过统计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的一次统一考试、实验后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语法填空题成绩的差异变化,来验证实验教学效果。

4 测验结果分析

在本次实验前后,学生都认真对待这三次重要统考,且对教学实验不知情,保证了本实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三次测验的语法填空题都按照高考大纲要求出题,难度相似,满分15分,通过收集教学实验展开前的统考成绩、教学实验展开后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实验前后测验情况表

对比 实验前 期中考 期末考

项 测验 (实验后) (实验后)

平均分 实验班 3.24 7.25 9.62

对照班 3.45 5.15 6.55

平均分之差 实验班-对照班 0.21 1.10*** 3.07***

标准差 实验班 1.19 2.55 2.11

对照班 1.85 2.12 2.25

注:***、**、*分别表示在1%、5%、10%置信水平上显著(下同)

平均分方面,实验前两个班水平接近(实验班比对照班低0.21分,在统计上不显著,故差异不明显)。展开教学实验后,与实验前成绩相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且实验班的进步比对照班显著。实验班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比实验前成绩提高了4.01分和6.38分,说明实验教学使实验班学生在词汇语法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技能等方面明显受益。对照班在没有进行教学实验的情况下成绩也有所提高,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提高了1.70分和4.10分,但提升幅度不如实验班显著。得分均值差方面,两个班三次测验都持续有所提高,而实验班的提升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班;教学实验进行的时间越长,实验班成绩平均分的提升幅度有所下降,进一步证实本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见表3。

表3 实验前后效果对比表

对比 期中考-实 期末考-实 期末考

项 验前测验 验前测验 -期中考

得分 实验班 4.01*** 6.38*** 2.37***

均值 对照班 1.70* 4.10* 1.40

得分均值差 实验班-对照班 2.31** 2.28*** 0.97***

得分标准差方面,对照班的标准差变化较小,说明对照班学生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而且进步步调基本一致。实验班在标准差方面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这可能是受实验教学的影响、期中考成绩明显提升,从而使标准差发生明显变化;而尽管学生能在后续实验教学中受益,其受益幅度减小,故期末成绩的标准差比期中略下降,这从实践角度证实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边际递减效应。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对高一学生进行积木块式词汇语法教学教学实验。通过统计分析实验前后三次大型考试中学生在语法填空题的得分差异显著性来检验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引入基于语料库的积木块式词汇语法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法成绩,但随着新教学模式的推进,其教学效果出现边际递减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实证结论,在实验结束时,笔者与受试学生进行交流式的访谈来了解学生在本次教学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想法。从访谈中得知,学生们大都喜欢这种学习语法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嵌入式的情景教学模式比较有趣,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例子很多源于教材,在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随后统考成绩的进步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总之,通过该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将语料库和积木块式思维引入中学英语词汇语法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词汇语法的效果,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下转第54页)

从本次教学实验的研究结论来看,积木式教学模式可成为教学中的伙伴和得力助手,为有限的课堂多设计出有效、有趣、有侧重点的练习,从而使学习者能很好吸收新知识并培养自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妍玲.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引入文化语境的实验研究[J].英语教师,2012,(8):39-49.

[2]潘番,雷小川.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159-160.

[3]Huston S.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2001.

[5]Tognini B E.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 [M]. Florence: Lorenzo Pezzatini,1996 .

[6] Little D.Self-access Systems for Language Learning:A Practical Guide[M].London / Dublin:CILT/Authentic,1989.

[7]甄凤超.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思想、方法和技术[J].外语界,2005,(5):19-27.

[8]Sabine B.From pedagogically relevant corpora to authentic language learning contents[J].ReCALL,2005,17(1):47-64.

[9]Sabine B.Integrating corpus work into secondary education: from data-driven learning to needs-driven corpora[J]. ReCALL,2007, 19(3):307-328.

[10]陈妍玲.初中英语语音DDL教学课堂效果研究[J].教学研究,2012,(5):105-108.

[11]刘东方,何安平.积木词块英语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应用[J].中国外语教育,2011,(3):32-38.

[12]刘小平.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74-176.

[13]蒋婷,杨梅.数据驱动学习与专业英语写作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5-120.

[14]陈坚林,史光孝.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再思考――以DDL为例[J].外语教学,2009,30(6):54-57.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4篇

【关键词】包装材料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1 《包装材料学》课程概况

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主干课。它是学好后续课程如包装工艺学、包装结构设计、运输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和包装自动化等课程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各高等院校本科生十分重视的课程。在包装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2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路

(1)多媒体技术:构建各种典型包装材料成型工艺的视频与动画库,研制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建立包装材料学试题库,通过绘图、拍摄图片、录制视频文件、网络收集图片等使课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课堂建设:将全部教学文件、教案、课件、相关素材均挂于网上,以方便学生下载和学习;在网络课堂上有相应的思考题、作业,方便学生课后练习。同时将相应的授课内容录制成微课,方便学生在课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

(3)网络信息应用: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技术、商业网站,了解包装材料在包装行业的发展应用现状,加强课堂所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和延伸。

(4)校园网电子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电子资源,查阅与包装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论文,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

3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实践

(1)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文件。制定新的更加适合课程定位的教学大纲。并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修订新的教学内容。基于对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等的分析,组织课程小组对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并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简了塑料包装材料和包装辅助材料等章节的部分内容,删减了包装复合材料的相关内容,学时总数由68学时调整为44学时。

(2)建立包装材料学试题库。建立试题库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建立了《包装材料学》课程的试题库。课题组按照教学大纲对各个章节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分别编写每章节的试题,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重点掌握、掌握、理解、了解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的自身特点,确定其适合的题型,将其分别归入填空、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论述、计算和综合题等题型。

(3)建立典型包装材料成型的动画库。建立了典型包装材料成型和测试的动画库,包括塑料容器成型、塑料薄膜成型、玻璃容器成型、陶瓷容器成型、玻璃容器退火工艺,包装材料性能测试等动画库(图1)。

(4)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研制一套适合本课程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玻璃包装材料、辅助包装材料等多媒体课件(图2)。

(5)创建《包装材料学》重点课程建设网站。创建《包装材料学》重点课程建设网站,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参考书及文献资料库,各章的重要知识点、复习要求、典型题的解题思路和部分习题解答,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和课件。

(6)建立课程教学录像。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录像,包括在包装主要材料篇中制作: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和玻璃包装材料中重点部分的教学录像;及瓦楞纸箱成型、塑料包装容器成型、金属包装容器成型和玻璃包装容器成型等内容的教学录像工作。

(7)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微课教学内容视频。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微课教学内容视频,内容包括:瓦楞纸箱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塑料包装容器成型、玻璃包装容器成型,包装材料性能测试等内容(图3)。

结语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文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宿丹华.论高校实验动画的教学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1-173.

[2]赵伟.浅谈数字信号处理重点课程的教学改革[J].成人教育,2012,(1):120-121

[3]丁静楠.关于高校Flas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5,(2):132-133.

[4]张本成,何清林,李柳柏.“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2006,(6):33-37.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5篇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特点,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模型。主要理论点有:(1)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学习模式。(2)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支持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3)体现网络化的特点,具备大容量,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等特性。(4)体现资源丰富的特点,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容量巨大。(5)体现技术先进的特点,可采用SAN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流媒体技术等。(6)能实现以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应用于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校园视频点播系统、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讲授型网络课程库、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和学校精品课程库等。

1.多媒体素材库

多媒体素材库中存放各类教育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图表资料、各种动画、声音、片段型视频等。

多媒体素材库应有的技术特点有:基于全文检索系统核心技术开发,检索功能强大;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在浏览器中进行;可管理多种素材格式如各类流式媒体、文档文件、图片文件、动画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教师通过浏览器上传素材,填写各类属性描述,便于素材的查询与检索;系统设置临时上传目录,素材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可进入正式库中:设计多种查询方式如按学科素材查询、按素材格式查询、按素材类型查询、按关键词查询,在前一次查询的结果中再进一步更精确查询;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素材库、课件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的记录,检索的结果可在线呈现;基于WEB方式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可进行方便管理。

教师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查找、调用各类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可以在上课时,通过网络直接调用某一图片、声音、动画、片段型视频素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通过校园网系统,查阅、观看或下载各类素材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

2.多媒体课件库

多媒体课件库设计有课件的上传、查询、下载、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到你所需的课件,然后下载试用,如果觉得可以用于教学,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校园网用本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件库中,直接调用,通过大屏幕投影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登陆进入课件库,下载、使用他所需的课件。课件的上传、管理、下载等功能和环节针对不同的用户都设有权限,以便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并对教师的作品进行版权保护。

多媒体课件库中的课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购买有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再将光盘上的内容拷贝到服务器中即可。另一种是发动全校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上传。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库的技术特点有: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通过WEB浏览器进行;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多种格式课件的存储与管理。可管理的课件格式有PPT格式课件、WEB网页格式课件、可执行文件格式课件、光盘课件、视音频格式课件等;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对视音频课件的管理。系统采用RealServerBasic和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技术,构架通用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可以运行、管理多种流媒体格式的课件,如RM、RAM、ASF、WMV、WMA、MOV、MP3等;设计用户课件上传功能。系统采用两种上传方式,一种是基于WEB的上传方式,一种是通过FTP的传输方式。

3.教育视频资源库

教育视频资源库内含有各种教育教学用的视频资料。如教育电视片、教学电视片、各类经典影视片、爱国主义教育片和学校自行拍摄制作的实用操作型教学环节录像片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所有视频资料进行查询检索,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践教学前进行预览。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该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进行观看和学习。

教育视频资源库的技术特点有:基于WEB技术开发,客户端需经过初始化操作;能承担几百个用户同时点播;教师申请注册,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视频节目的点播;学生也可注册,点播视频资料,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后播放;采用流式媒体技术,播放效果优良。

视频资源库WEB端主要功能模块:

(1)用户注册模块。用户从网上注册后,经审核通过后可开始使用本系统。

(2)节目列表模块。按一定规律(如学科)进行节目列表,单击相应节目条目可查看详细信息。

(3)节目检索模块。可按照各种方式灵活组合进行检索。

(4)视频点播模块。用户点击相应节目的点播按钮即可启动此模块进行播放。

(5)私人收藏夹模块。用户可使用此功能形成自己的视频资源中心。

(6)其他信息模块。包括在线用户,人气排行榜,公告,调查,推荐节目,最新节目,使用帮助等等。

4.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建议以教育部推荐使用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为管理系统平台。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开发统一基于WEB格式,每一门网络课程内有多个功能模块,如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教师特征、学生特征、教师的电子教案、各类参考文献、背景材料(或是超链接)、习题库、E-MAIL作业布置与答疑、课程BBS论坛、各种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素材库等。此类网络课程能有效的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来源主要有获赠、购买和自制三种。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原则:

(1)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又充分体现其生动性、灵活性。

(2)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

(3)课程内容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4)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 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问题解决等。

(5)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要简单、明确,易于浏览。

(6)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的特点。

5.讲授型网络课程库

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是指以一门课的课程讲授为对象,将教师上课的视音频信号、教师上课用的演示文稿或软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的讲解备注等多路信号合成一种高级流媒体,形成独立单元的网络课件,并分章分节进行制作,最后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教学课程。完成的网络课程存放于TOD点播服务器中,教师和学生均可以随机点播,来进行教学或是学习活动。此类网络课程最大特点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再造教学情景,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讲授型网络课程库的建设主要以自己摄制为主,且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资源共享。

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1)选择使用面广,可充分发挥课程效益的课程,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

(2)综合运用视频技术、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3)教师讲解视频画面清晰、稳定、色彩逼真;语音清晰、准确。

(4)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影像丰富,信息适量,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5)教师的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相辅相成,声画同步,教学效果好。

6.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

教学网站以“站点”形式连接到校园网中,教学内容以web页面为基本元素出现在网点中。在构建教学网站时,要充分利用了网页的基本组成要素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文本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资源之中。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设计比较灵活,可有选择地开设预习室、网上课堂、案例欣赏、在线练习、网上资源、教学BBS、自我测评等栏目。学生课外可在网上复习所学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在线测试或者参加该课程的问题讨论,通过留言板或E-mail对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不仅含有具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性内容,还可包括教师个人成果的汇集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样,通过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学生不仅能进行多层次的学习,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

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过程。教师个人教学网站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也可以体现出比较浓厚的个性化,但必须要能够为教学服务,并且考虑到师生互动的需要。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将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一种趋势。

7.学校精品课程库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学习,可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网络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的评审指标。学校在教育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将本校一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学习。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课程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自身精品课程的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均参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制定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并开展大规模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以上多个资源库的建立,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必将为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和学习营造一个相当优良的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为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更好地支持数字化教学和学习,必须对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1.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层面的高效管理

采用各系统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具有系统轻便、易于维护、管理负荷分散、减轻工作量、风险分散等特点,且单个子系统故障并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多媒体素材库系统采用了以中文分词技术为基础的词索引技术,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检索。采用数据库网关的技术,实现了跨数据库平台的数据检索。

多媒体课件库系统是一个完全的B/S系统。系统采用了RealNetworks, MediaServer等免费的视频内核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思想,结合后台数据库对课件资料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在校园网上实时顺畅地播放教师的各种教学课件。

教育视频资源库主要采用3CX的内核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技术,结合后台数据库对视频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支持国际工业标准的视频格式及多种事实性标准的视频格式;管理中心综合信息平台可提供文本、语言及静态图像服务。对视频资料具有强大的查询搜索功能,支持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信息终端,服务器端支持多种视频文件格式(MPEG―1、MPEG-2、MPEG-4、DAT、AVl、DVI等等)。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以教育部推荐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为管理平台,实现对多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管理。

讲授型网络课程库可以江苏科建教育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的TOD网络课程点播系统为管理平台。

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以独立网站的方式统一存于专用的服务器中,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管理维护。

学校精品课程库以网站管理的方式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完毕后,独立存于服务器上,统一由技术人员管理维护。

2.人力资源科学分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运转高效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有必要成立资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任组长,下设多个工作小组,有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课件库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

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又分电视节目录制人员、录像资料压缩人员、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视频资料上传人员、学校自摄节目制作人员等。

电视节目录制人员的工作职责为不定期广泛收集学校教师对电视节目录制的需求信息,根据需求信息制订录制计划,在电视报的帮助下,准点录制电视节目。负责随时接收教师临时提出的录制需求,及时满足 教师的教学需要。并负责粗略写出节目的简要内容描述。并将录像带归类存放入库,供录像资料压缩人员查阅,压缩。

录像资料压缩人员负责从录像带库中选出急需压缩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压缩,并截去广告等非教学内容部分,采集压缩成MPC格式的光盘。交给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进行信息描述。

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负责在录制人员粗略信息内容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具体、准确的信息描述,包括节目名称、关键字、所属学科/专业、作者、上传时间、节目简介等等。这些信息描述将在使用全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极大提高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

视频资料上传人员负责将数字化的视频节目上传到校园视频点播库中,并及时将入库的最新资源目录对全院师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自摄节目制作人员负责对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学术讲座进行记录,并将录像带交给录像资料压缩人员,继续后面的工作。如各类重大新闻、各类学术报告、讲座、培训等。另外还负责进行学校电视教学片的制作。

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主要负责多媒体素材库中的素材建设。有多名人员专门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信息描述,并入库。素材的来源主要有购买、下载、自制等方式。购买大量的素材光盘,特别是各类图片库、材质库、模型库、动画库、音频库等。上传时为每一条素材加入较为详细的信息描述。或从Intemet网上下载各类素材,进行信息描述后入库。有些素材通过自己拍摄、扫描获取,加上信息描述后入库。

多媒体课件库建设小组负责课件的购买,上传与系统维护。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购买、上传、维护。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负责学校优秀课程的选取、录制、上传与系统管理。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负责所有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负责学校优秀课程的技术开发、课程入库、管理与维护等。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6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数据库原理;应用型人才

1研究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以上,而浙江省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已接近40%,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教育部于2007年2月28日正式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即“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作为我校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基础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虽然经历了课程基本建设(1986―2000)、课程改革起步(2001―2003)、课程改革发展(2004―2006)和精品课程建设(2006―今)等多个不同的改革时期,但从2001年课程改革起步开始,课程组始终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先导,分别于2002年8月和2006年编写出版了《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第一版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者被列为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于2007年底被列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我校课程组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承担了多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在总结前期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实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我院教师于2010年6月编写出版了《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第3版)[1]。本文就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材建设的地位、教材建设的原则、知识模块的结构、教材写作的特点和教学实践的收获等作一个简要总结,为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和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2教材建设的地位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并设置了专门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权重相等的一级指标构成,相应的14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仔细分析和研究表1中的14个二级指标,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建设与其中的6个二级指标,即教学改革与研究(1-3)、课程内容(2-1)、教学内容组织(2-1)、教材及相关资料(3-1)、实践教学条件(3-2)和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4-1)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但密切的联系,凸显了教材建设工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教材是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完整而集中的体现,是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更是编者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对于推动教学观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能使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可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3教材建设的原则

课程组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3],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完成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的编写出版工作。我们编写教材时深刻体会

到,作为一种将“原理”与“应用技术”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的教材,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实践性原则。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无限循环往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过程[4]。因此,教材编写应充分注意实践教学、实验方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以项目驱动、核心实例贯穿所有知识点,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双循环”教学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组织,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应用性原则。

2005年“中国软件人才生存状况”[5]调查指出,中国IT人才的缺口每年至少有20万人,但计算机及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却逐年加大,甚至就业困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按“科学型”人才模式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理论教育,课程设置陈旧,致使大学本科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甚至缺乏基本的编程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另据调查,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毕业生,90%以上是面对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从业人员[5],充分说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和行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完成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提出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种人才模式来培养的建议,并给出了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6]。此后,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还于2009年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论坛,标志着国家层面关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因此,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设置,教材都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同时,增加并充实工程应用实例,在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上下功夫,把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于教材并贯穿始终。

3) 先进性原则。

数据库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仍然十分迅速,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体现在SQL国际标准的修订和周期越来越短,而且体现在各大数据库厂商新版DBMS产品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丰富,更体现在业界对XML技术的普遍支持等。因此,教材不仅要融入数据库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问题的讨论,还必须建立新的实验平台,包括更新DBMS实验环境以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等,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 学本位原则。

传统定义的“教材是一种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编写的供教学人员使用的知识信息符号载体”,只强调“按照教育规律编写”,而没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供教学人员使用”忽略了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机会。这种教材称为“教本教材[7]”。与之对应,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为主要目标的教材称为“学本教材”,这一原则可称为“学本位原则”。

因此,教材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出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知识结构的组织和编写风格等方面主动支持和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知识模块的组织

在教材编写基本原则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组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模块组织方法,将课程知识模块按照“标准SQL及应用实践(在SQL Server2008中的操作应用)、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模型、规范化设计理论、数据库安全与保护、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C#.NET+ SQL应用)、数据库发展新技术讲座(理论)”精心组织,主要内容和配套实验项目如表2所示。

教材中这种教学内容和知识模块的组织方法,不仅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双循环”教学思想的实践性、应用性原则,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体现了学本位原则。数据管理系统实验新平台的建立、数据库新技术讲座的引入,又体现了教学内容先进性的原则。整个教材的内容按照64学时设计,但我院课程计划按照48学时安排,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研究提供课余阅读和参考资料。

5教材写作的特点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第3版)除继承和发扬第2版的优点外,编写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引进了数据库技术的最新知识和研究结果,如XML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专题,建立SQL Server 2008实验教学体系,还有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框架的C#.NET开发环境的实验系统开发环境,保证教学内容先进性。

2) 面向应用型人才需求。全书以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项目需求为导向,以核心实例贯穿主要知识点,不仅包括90多个单项应用例题,14个专题实验项目(去年以前为10个),还配备一个综合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大型实验。促进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知识模块组织特色。全书按照“实践(标准SQL与应用)―理论(数据库历史渊源与数据库模型)―再实践(应用系统开发)―再理论(数据库新技术)”的顺序组织知识模块,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习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三位一体的教学资料。教材配有教学资料光盘,包括PPT课件、SQL命令、SQL Server安装和错误处理;基于C#.NET和VB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安装程序和安装说明、开发指南,还有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和开放的课程教学网站。这些系统全面的教学资料能帮助读者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6教学实践的收获

在教材编写成功和“实践―理论―再实践―在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采取以“需求”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即以应用系统的实际演示提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需求,以对SQL Server的应用提出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和模式规范化等理论需求。理论知识的完备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应用需求,简单应用系统的开发成功又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需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其教学实践成果还获得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为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和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德才.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M].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蒋宗礼,赵一夫. 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05(8):22-26.

[3] 黄德才. 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139-140.

[4] 黄德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0):169-171.

[5] 陈旭东,陈伟君,罗予东.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10(5):52-55.

[6] 蒋宗礼. 推进专业改革 提高办学水平[J]. 计算机教育,2009(16):8-11.

[7] 江雪松. 论大学教材建设中的学本教材建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59-61.

Textbook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Excellent Course: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HUANG Decai, LU Yihong, WANG Song, GONG Weihua, XIONG Liro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lay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in courses refor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ition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in the progress of provincial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studies the guidelines to textbook construction such as practice, application, advanced and student- oriented, and gives a new teaching program and schedule of this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not only makes easily to write syllabus and teaching schedule, and also can improv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very helpful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obtain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and innovation.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7篇

现在,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教育教学软件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商业软件难以被教师所接受,积件资源的开发更达不到要求,本文就怎样开发和有效利用多媒体积件资源,以及怎样将校园网与积件资源的有机结合,结合我校实践,提出一些见解。

一、教育软件紧缺,建设积件库意义重大。

现在,教育界对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进一步加快,对教育教学软件特别是辅助课堂教学的MCAI软件的需求也迅速增长。

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软件很多,但真正适合教师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MCAI软件不多。商业团体、软件公司以盈利为目的,研制和开发的软件虽然花俏,但绝大部分与教学实际或教育改革宗旨不一致,而且这些软件大多适合学生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不适合教师在课堂辅助教学;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部门统一组织下研制、开发的软件,虽然比较符合课堂教学实际,但开发周期比较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教学用书、教学观念更新快,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千差万别的,这种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软件未必实用。

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光靠成品的MCAI软件是不可取的,必须让学科教师自己参与研制、开发。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最为透彻,而且懂得教育理论,知道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他们根据学科特点、要求和教学需要研制、开发的软件是最有成效的。目前,学科教师一般都只能进行素材重组,而要独立完成全套素材制作以及其它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是各方面条件所不允许的。所以,怎样提供积件便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学校建设积件系统对推进教育现代化有着深远意义。

二、收集积件资源,建设积件库关键所在。

积件库是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的大量教学知识、信息素材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开发积件库资源是整个积件系统的关键建设项目之一。

积件库可以分成素材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的策略库。多媒体素材资料库和微教学单元库是具体的教学知识内容库,可称为实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学策略库是知识获取与表达运用的形式,可称为虚库。

㈠素材资源库的建设。

素材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集合。

素材资源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现有的数字化的资源,包括现有的优秀MCAI课件和其它软件素材;二是还未数字化处理的文本、图形、声音、录像媒体资料。

我们从公开发行的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他们收集到素材资源库。我们还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中有教学利用价值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积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如使用SnagIt32捕捉现成教学软件的动态画面;使用超级解霸在VCD等视频光盘上捕捉动态或静态画面;用音频解霸转换一些音频文件的格式,使其能被积件组成平台调用……

未数字化的现有的文本、图形、声音、录像媒体资料,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其数字化,收集到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其做法为:

图片的数字化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一般保存为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尽量变小,便于存储和传送;

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我们主要通过OCR实现,把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

声音的数字化我们将非数字信号线性输入到计算机声卡,先通过录音软件录制成波形声音文件,再压缩成mp3格式;

录像资料的数字化我们用视频捕捉卡将录像资料转换成mpg或avi格式视频文件,也可再根据需要,利用“Real格式文件压缩至尊”转换成网上播放的rm格式。

另外,我们平时用3DStudioMAX、AnimatorStudio、flash等软件制作的动画,用CorelDRAW、Photoshop等编辑制作的图片,用Premiere等编辑制作的视频,用MIDI软件编辑制作的MIDI,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教学素材照片,也都及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中。

这样,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教学资源,又为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给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

㈡微教学单元库的建设

微教学单元库是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的集合。

微教学单元的设计开发方法与课件类似,不同的是微教学单元是供师生在教学或学习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所以我们在制作时一般不加封面设计,也没有多余的背景、解说配音等,短小精悍,以源程序或其他平台可以直接调用的格式保存,方便师生在当前的教学或学习情境中运用。

我们平时用Authorware、flash或其他软件开发了很多的教学模块,这些都及时收集到我们的微教学单元库中,这样,使用起来比重组素材更加方便。互联网上也有很多此类的资源,我们一但发现其对教学有用,也立刻下载,收集到微教学单元库中。

㈢虚拟积件资源库的建设

虚拟积件资源库,是基于Internet上的有用教学资源,是本地积件资源库的扩展部分。

如果某个网站上有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我们不便下载,就记下该网站的网址以及该网站提供的资源内容,详细介绍给教师和学生,作为本地资源库的扩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㈣资料呈现方式库的建设

资料呈现方式库,是供教师选用的各种教学素材表达的方式的集合。如,屏幕上的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变大变小、反白、闪烁、声音开关等各种强调的方式的实现方法等。

我们收集了很多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的插件,并说明其使用方法,还将在课件制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技术性较强的功能模块,如课件基本框架、移动模块、声音开关等,设计成供教师容易调用与赋值的小程序,再附上使用说明,这些资源收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库。资料呈现方式库积件的主要是这些积件主要精通计算机的教师制作,在制作这些积件时还必须考虑到其他教师操作的方便性和接口的兼容性。

㈤教与学策略库的建设

教与学策略库资源,是将不同的策略方式如讲述方式、问答方式、习题演练方式、记忆背诵方式、动手操作方式等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这样,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将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灵活地应付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方式相结合,更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知学习。

这些积件的设计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这样设计出来的策略显得实在,可推广性强。

三、合理组织积件,提高积件库使用效率。

积件库应当符合储存容量大,检索容易、快捷,可持续扩充和修改的特点,这不但需要有大容量的载体,而且还需有特定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环境。用光盘或磁盘的方法在储存课件和已完成的积件上是可以的,但在储存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积件库上恐怕过于生硬,而且不便于供多人同时使用,在校园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校园网服务器上开辟了一个专门储存积件库资源的空间,这样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我们利用ASP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积件库平台,它具有以下特点:

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含有丰富资源和容易获取的公开教学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配合积件组合平台设计和使用教学软件,解决借用资料的麻烦和单机MCAI课件教学存在的不足性。

⒉可扩充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可凭借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网管确定资源有效后,就将其公布。这样,既保证网络的安全,又使积件库具备了自扩充性和自繁殖性。

⒊易用性。积件库是庞大的教学资源集合,在使用资源库时,一方面使用者可能因信息量太大而产生如“迷航”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太多人同时使用资源而出现撞车现象。在积件库的检索方面,我们设计了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或关键字等多种搜索方式,真正做到简单、快捷、易用。

四、师生共用积件,体现积件库重大价值。

师生应用浏览器浏览校园网上的积件库,搜寻与自己教学或学习有关的微教学单元和多媒体素材,保存在本地计算机上,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重新加以组合、编排,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设计,最后制作成符合实际的、有自己风格的MCAI软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快捷,真正体现了积件思想,推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前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编制MCAI课件。一是采用网页制作工具,教师只需掌握Frontpage等网页制作技术,对积件库相关资源加以选择组合成Web形式的MCAI软件;二是用多媒体著作工具制作需要的MCAI软件,诸如PowerPoint、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都能方便地处理多种媒体,设计直观,并有多种表现手段,是学科教师常用的积件组合平台。

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室访问积件库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势必对现今课堂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总之,基于网络的积件库为配合积件组合平台设计教学软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与学过程中实时调用空前容量的最新知识宝库,真正做到了为教与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1998年第1期,

数据库学习材料第8篇

关键词:语料库;外语教学;教学应用;计算机辅助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前言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1]简单地说,语料库就是存放语言材料的大规模数据库。这种材料是某种语言中自然出现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语言学家把这种材料作为研究语言的素材。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语料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是编写各种教材,或是词典、语法书等资料的重要语料源泉。同时,语料库语言学在外语教学的理论、内容、方法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

二、语料库的分类和作用

按语言种类,语料库可以分为单语语料库,双语语料库和多语语料库。按语料来源,语料库可分为口语语料库和书面语语料库。按语言题材,分为普通语料库和专门用途语料库。按语料库是否被标注,又分为生语料库或称原始语料库和熟语料库或称标注语料库。熟语料库指在建立语料库时,对语料进行了语音、词性、句法、语义等标注的语料库,标注后的语料库可以方便检索。[3]语料库为外语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语料库资源,拓展教和学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外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纵观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可以帮助缩小课堂教学的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距。

(二)可以帮助更加清晰地认知不同语域变体的特点。因为在不同语域中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有差异的。众所周知:语言教学是应该注意语域变体的。语料库语言学证明:某些语言形式若处在不同的语域中,其所呈现出的频率是显著不同的。[4]语料库的教学应用会使我们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不同语域变体的特点;同时也会加深对一些语言形式以及不同用法有更全面完整地学习。

(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去理解和学习目标语的实际语用意义和真实用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迅速方便地从包含数大量信息的语料库中,挑选出某个词、短语、语法结构,甚至是其它语言形式。通过在语料库中出现的实例不仅检索出大量有用的地道信息,还可以统计出不同语言形式出现的频率。

(四)语料库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运用能力。

三、语料库的的教学应用范围

(一)语料库可以应用于大纲及教材编写。根据语料库中的词汇资源,我们可以统计出某些词汇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然后按照频率的高低,找出常用的词汇,为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

(二)语料库可以应用于语法教学。语料库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词汇语义库,还有大量的词法和句法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搜索出语法教学的重点,如哪些不规则动词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般现在时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等等。再次,建立英语母语语料库。英语母语语料库指通过收集英语本族语者实际使用的语言而建成的语料库。[5]教师使用英语母语语料库中的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素材,使语言真实生动,具有说服力,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语料库为词汇教学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源[6]。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还应充分挖掘不同语境中同一单词的不同含义以及这一单词与其他词的搭配。语料库中有大量丰富的例句,教师利用中心词搜索可以把某个词在一个或若干个文本中出现的语境或句子一一列举出来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而且在每个例句中,该核心词都位于中间位置,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学习者该词是如何使用的,有利于学生掌握该词的不同意义和搭配。通过接触该词在多个上下文中使用的实例,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可以通过自我归纳,总结探究该词的隐含意义及其搭配关系,从而提高语言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What comes before and after the word protection”,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发现该词与动词、形容词、名词和介词的不同搭配。然后用图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自助式的发现和学习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对语法形式、结构搭配以及语境的敏感性。最后,可以建立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语料素材主要来自EFL学生。建议语料库的目的就是观察各类学生的英语特征和言语失误的情况,为我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7]将英语语料库引入课堂教学,可以缩小课堂上教的语言和本族语者实际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确定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重点,对已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评估,并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进行归纳和总结,给教学提供反馈。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不仅可以指导教材大纲编写,确定教学重点,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认知各种语域变体及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语料库的研究与应用将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谢应光.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

[3]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4]谢家成.自建语料库、网上语料库与英语教学与学习[C].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5]卫乃兴.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J].现代外语,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