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5:45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1篇

一、纠正错误观念

近年来,我们这个地区中考都是采用政治与历史同场分卷考试,政治考70分钟,卷面分数70分,历史考50分钟,卷面分数是50分,两科合起来作为一大学科。而历史科命题的范围涉及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总共6大本书,试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多,考核的范围又大,综合性强,要在50分钟内完全靠看书本和资料来答题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较困难。成绩不好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只需翻书找答案就行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二、复习历史课本,熟悉基础知识

1.注重认真听课,整理好笔记。教育学生平时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课堂里已将它讲得很清楚,学生已有总体的认识,另外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注重做好笔记,将重点内容在书本里画出来,重要图片打好重点符号。要教育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在书本有选择地抄一些重要的、系统性的知识,并在抄的时候分门归类,把知识有目的地抄在不同章节里,起到归类与对比的作用,便于复习书本时有重点地看书复习。

2.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将社会重大的热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重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是一年内或近期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年的住房问题、民工工资问题、医改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周年纪念的知识点,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一八”事变等等。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懂得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探究,才有可能在开卷考试中解答问题时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3.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注意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联系。比如历史学科考试的一大题目是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题目很多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注重提高语文功底是很有必要的;用数学的表格列出唐朝人口的变化来反映唐朝经济发展的情况;用语文的诗歌朗诵法来概括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作家的词的特点。

4.注意记忆的窍门与方法。历史虽是开卷考试,但需记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就要注意窍门与方法。如用地理方位来记战国七雄的名称与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以及中间的赵、魏、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忆三国鼎立局面中的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用线索的形式来记忆红军长征路线等。

5.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我们在讲述历史,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时政、现实生活时都是运用知识的好途径。另外,有选择地练习写历史小论文,思考历史活动实践题、课本内的“想一想”和“动脑筋”等也是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好办法。

三、划分历史专题,强化历史训练

1.划分历史专题。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点,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进行复习与记忆的,这个就是历史专题。如在中国史中,战争史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科技史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边疆问题史有台湾史、史、新疆史等等。对于专题史,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归纳,要求学生将他们整理到课本,以形成清晰的结构。

2.强化历史训练。开卷考试需要多做多练。新的考试模式是更加关注对历史事件与历史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分析能力。为了培养能力,适当强化训练和“热身模拟”是非常必要的。但后一阶段不宜陷入题海当中,要精选、精析试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一般要求学生考前两个月内每周做1~2套模拟试题,重点放在多接触题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上,不要只关心分数,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总结。教育学生重视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复习水平。对于题量比较大的训练,应做到先浏览,后参考答案,尝试体验是否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熟悉历史课标,用活教材

中考试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而命制的。因此,要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就必须参阅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画出了考试范围:凡课程标准中没有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可以删去;凡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就是重点内容,要认真复习。对于课标要求的内容要逐一回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寻找并克服学生的薄弱环节,着力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复习时以课本为本,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尽量尝试对每章节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只有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2篇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课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发现学科知识不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试卷讲评课上得好与坏,效率高与低,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制约着学生最后阶段历史成绩的提高与否。可以说,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但是“矫正补偿”,更是提高学生应试技能与素质的重要方法。进入总复习后期,尤其是省质量检测后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高度重视对试卷讲评课的利用。

二、历史试卷讲评课应突出“五讲”

历史试卷讲评课区别于其他课型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讲”字。一是讲清试卷命题意图。教师讲评前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分析试卷考查了哪些历史事实和学科能力,从而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使学生养成分析命题意图的习惯,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审题能力差的问题。二是讲清答题误区。讲评时,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错误,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地加以剖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学生,都能从较深层次上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三是讲清解题思路方法。试题讲评时一定要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思路即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思考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和这些知识点的哪些层面;讲方法即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讲规律即分类讲解。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总结出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四是讲清考点宽度深度。教师在处理该问题时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内容:首先要拓展讲评课的宽度,根据考试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举一反三,拓宽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知识网,使历史知识体系更完整。其次要加深讲评的深度,通过多层、深层的分析,使学生未曾复习到或未曾掌握的知识掌握到位。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则重点强调,让学生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把知识面的拓宽、学生能力的加强作为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五是讲清答题规范格式。首先答案要做到“两化”,即要点化、系统化。其次语言要做到“两化”,即简单化、专业化。同时书写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三、历史试卷讲评课应牢记“五原则”

1.及时性原则。考试后试卷要及时批改,及时分析统计,及时讲评,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记忆犹新”,取得更好的查漏补缺和深化复习的效果。

2.集中性原则。一是试卷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错误的典型问题,教师应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针对导致错误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评。二是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创新性的题型,教师应对该题型的特点、丰富的内涵和命题者的意图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以拓宽学生的解题视野,提高应考的能力。

3.延伸性原则。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补充、联系、启发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

4.合作性原则。讲评课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应给学生自主表达自己思考结果的机会。有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可以加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体验,提高了讲评课的效益。

5.鼓励性原则。高三的学生对考试是比较重视的,每一次考试心理负担都较重。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讲评中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适度表扬,对个别难题处理到位的学生要予以肯定,对考试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的解答思路、方法,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3篇

关键词:规律方法 指引 历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66-01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的进行,历史科目从教材的设置到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历史就是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机械记忆,这样的想法已经不符合最新改革的历史考试要求,现行的历史考试更加注重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以及总结能力,要求学生把握有秩序的知识脉络,经过全方位的思考来做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方法来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系统。

1 现行历史考试的侧重点

与传统的历史考试不同,现行的历史考试在注重基础知识记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史实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的考察,学生要想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形成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用总结规律的方法来把握历史事件,理清历史时间的发生顺序,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史实特征,探究隐藏在事件背后的规律以及事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意义。

2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规律方法

首先,以“结构”构成的方式来探究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整个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由史实事件逐个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时间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结构,甚至是原因条件结构,时间结构方面,例如:抗日战争的整个发展历程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空间结构方面,例如:抗日战场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原因和条件方面,例如: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形势的影响,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例如: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经济、阶级以及思想等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这些方面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探究,一旦出现哪一个历史事件时,会以系统的形成回忆知识的脉络。

其次,探究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的原因概述规律。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而且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都具有相似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分为:直接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火索,根本原因以及决定性条件等等,这些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背景、阶级属性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例如: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机器为代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撒拉热窝事件。在探究革命或者运动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革命的阶级是否先进,新旧力量的对比等等,例如:在近代史上,袁世凯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被人们所推崇和接受,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的软弱行和妥协性。

再次,从结论分析入手,总结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表面看来纷繁复杂,但是实际上她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规律,探究出这个总结性的规律,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世界近代史大体上就是先进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以及世界人民反殖民主义的过程;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风起云涌,土地兼并现象不断严重的过程;中国近代史就是广大的中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过程,革命的性质就是民主革命,进行革命的阶级有农民阶级、代表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代表性运动(,辛亥革命),无产阶级。

最后,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运用多种学科之间的辅助作用促进学习。与传统的考试方法不同,现行的考试制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历史考试内容多以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总结的形式出现。如何能够确保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来完成习题答案,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历史的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而且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渗透着一定的政治因素,可以学着用政治原理分析历史事件,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历史事件。通过利用学科之间的渗透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规律,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意义。

3 结语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规律方法在指引历史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为学生通过规律的总结和运用能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把握历史事件发生或发展的脉络,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历史,才能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范玉春.巧用多种媒体 优化历史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04).

[2]李百燕.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的几种方法[J].江苏教育, 1985,(Z1).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4篇

    从1978年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恢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来,至今已有18年了。与此相应,高考历史命题 工作也进行了18年。由于这一工作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命题过程是一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动 态过程。18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878年—1988年的第一阶段,是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历史基础知识 的考查为主,二是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这两个特点在70年代末尤为突出。进入80年代后,情况开始变化。主要 表现是,在要求考生牢固熟练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始强调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历史——具 体之中有灵活”[1]。1980年,历史命题组以这句话概括该年历史试题的特点即如实地反映了这种要求。与此同 时,这一时期在题型设计、筛选上作了一系列试验。如1981年出现了名为“判断”实为选择的新题型。次年, 选择题名正言顺地在历史试卷中占据一席之地。1982年,出现了列举题。一些过于呆滞的题型,如年表题、古 今地名对照题等则相继被淘汰。不过,主观性特强的名词解释题时有时无,选择题与选择搭配题并存,1984年 选择题一度消失和填空题陡升到40分之多等现象的存在,又说明这一时期的改革不仅步履蹒跚,而且尚未触及 深层次的问题。

    1989年—1993年为第二阶段,是稳步改革时期。1988年冬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11年历史命题工作的 经验与教训,作出了推进历史命题改革的重大决策[2]。于是,1989年7月,当高考历史试题又一次展现在人们 面前时,便有耳目一新之感:试卷分为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50分,机改;第二卷为非选择题,50分,人工 改。首次推出多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8分。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共两个小题4分。问答题得到改造,三个问答 题都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这些事实表明,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进入知识考查与能 力考查并重的新阶段。此后几年,改革年年有动作,较重要的几个动作是:史料分析题更名为材料解析题,地 位稳固,所占分值几次增长,1993年已占14%。材料解析题向选择题迁移,出现了材料型选择题(以1991年第9 题为先兆,1993年第15题为正式出现的标志)。问答题改造工作继续进行。1991年的世界史问答题(第49题) 首次引入材料。1992年的“贵妃题”,1993年的“榷场题”与“顾炎武题”,不仅都是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 而且都具有小切口——深分析的特点。为适应从老科目组高考向新科目组高考过渡的需要,从1991年起,每年 都有百分制和一百五十分制两种试卷。在这一时期,还出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举措,那就是在1992年的《历史 科说明》(即《考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历史科的十项能力要求。

    从1994年起,历史命题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即加速改革的时期。这一年,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实行会考基 础上的新科目组考试,历史命题组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命题改革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登上了新的台阶。

    二、近年改革的走向和特点

    1994年—1995年的新科目组试题可视为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从这两份试卷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命 题改革的基本走向和显著特点。

    1994年的历史命题改革以非选择题为重点。

    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所引材料进一步丰富。这年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共引10条材料,总字数超过11 00字,而1993年老科目组的两道材料解析题共引8条材料,总字数不足500字,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仅引 7条材料,总字数不到800字。材料解析题设问度加大。以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解析题为例,1993年新科目组第48 题针对《机匠叫歇碑》,提出该材料反映的现象、实质以及官府的歪曲三个问题,较显较浅。1993年老科目组 第40题则是针对淝水之战的三条材料分别设问,不需综合或比较。1994年新科目组第38题则不同,题目针对三 条文字很长的材料提出4个问题。第1问要求综合一、二两条材料作答,第2问需要在第1问的基础上深入一步, 第3问要求对材料一、三进行比较,第4问要求揭露贞观之治的阶级实质,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难度更提高 一步。这一题具有根据材料综合提问和交叉提问的特点,要求高于以往的材料解析题。1994年的材料解析题, 对答案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如上述第38题,除第2小问关于唐太宗的措施及实施结果可按教材文字作答外,其他 3个问题都需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后作答,尤其是第4问,教材根本未从此角度讲,更需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 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贞观之治作出分析、评价。

    在问答题方面,1994年新科目组试题中材料型问答题增多,第41题和第43题都属此类,而1993年新老科目 组均只有一题。而且,1993年老科目组引的是“榷场诗”,新科目组引的是顾炎武的一句话,文字都短,便于 把握,而1994年新科目组的“墨子题”,不仅文字长,且较艰深,不易理解。“恩格斯题”夹叙夹议,理论性 极强,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距较远,这就提高了难度。此其一。1994年的3个问答题,每题均设问3个小问,各 小问都有一定难度,小问之间又有一定梯度,学生答题如爬坡。如“墨子题”,一问思想核心,二问社会根源 ,三问积极意义,要爬上这三个台阶,并不容易。此其二。1994年问答题答案要求有所提高。3个题的答案,除 墨子思想的核心和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小问的答案较现成外,其余各问的答案均需考生组织。解 答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积极意义,高层次答案不仅要求结合战国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指出其进 步性,还要求指出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这实际涉及对整个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评价问题了,考生若不站在总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高度上,是不可能想到这方面去的。此其三。

    1995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着力点在选择题上。

    选择题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32个选择题中,侧重考查知识记忆的约为20%,其余约 80%的题目是考查思维能力的,如分析因果关系、比较历史现象的共同点、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判断表述的正 确与否等。第二,材料解析题大举渗入选择题,第1、22、24、30、32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第三,各题的备选 项(含参考答案)直接引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大为减少,个别题目的答案的观点与教材不尽相同。如第15题对日 本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的评价就高于现行中学教材。由于有这些改进选择题的难度已大为提高。

    上面所述是1994—1995年历史试题明显的不同于往年之处。不过这还仅仅是就现象而言,是现象的描述。 那么,实质性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近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突出特点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以强化学科能力 、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核心,全面改革试题,是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我 国历史高考已进入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能力考查的新阶段了。对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角度去认识:

    首先,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大大提高了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全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 1991—1992年,此类题目约占30%,1993年约占50%[3]。1994年进一步提高,所占比重已超过全卷的2/3,其中 着重考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理解水平的约占20%,着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约占20%,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判 断能力的约占15%,着重考查概括、评价能力的约占15%[4]。1995年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80%的试题分数里 [5]。

    其次,深入发掘各种题型的测试功能,全面提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早期选择题,注意的覆盖面, 大多是关于年代、人名、地名、文献名以及其他具体史实的“四选一”,考生只要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答案的代号即可得分,比填空题还容易,被称为“送分题”,考查的仅仅是识记和再现能力,功能未得到发挥 。1994年,尤其是1995年的选择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考生需经分析、联想或比较,才能就因果关系 、历史现象的异同、概念的含义以及表述是否正确等作出判断,选择题的功能被发掘出来。材料解析题由于朝 着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方向发展,就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 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问答题开发出“大跨度”与“小切口”两种基本模式,并交相配合,考 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正如1995年《历史科说明》能力示例中所分析 的,1994年新科目组的“中国维新运动与法国启蒙思想”一题,实际是考查了九条能力中的1、2、6、7、8、9 等六条能力,考查之全面,可见一斑。而且,自材料解析题渗入问答题后,问答题又增加了考查处理材料方面 的能力。于是有的问答题可以考查九条能力中的七、八个方面。填空题一般只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 力,上述示例中三道填空题的能力要求仅涉及九条中的1、2两条,说明其考查功能较差,发掘余地极为有限。 于是近年命题时,便以降低地位,减少分值的办法处理。1994年新科目组填空题15分,占全卷的10%,1995年调 至10分,仅占全卷的6.6%,比之1984年填空题占全卷的40%来说,下降幅度之大着实惊人。

    再次,高度重视材料的价值,通过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题(包括材料解析题、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 题等),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历史认识的突出特点是,历史认 识者必须通过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和文物古迹等)这一中介去能动地认识客观存在却已逝去的历史对象。因此 依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经分析思考,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是历史思维区别于其他思 维的根本之处。近年,命题者把握住历史思维的这一基本特征,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渗入选择题和问答题 ,从而使试题的学科特点鲜明,学科能力考查的强度加大。

    此外,注意科际结合,从“大文科”的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 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无所不包,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仅需要 历史知识,还需要语文、政治、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如阅读 历史材料的能力,实际上主要靠语文课培养。近年的历史试题注意了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大文科”味道 颇浓,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广度。

    最后,开始着手改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适应能力考查的需要。题活,考生自然要活答,但如果评分 时给予死判,则必然违背命题改革的初衷。所以,1994年的“墨子题”推出了层次评分法,1995年的陈启沅题 推出了多角度评分标准。这种办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导向性质,意义不可低估。在一 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制改革的方向。

    注重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 可以断言,历史命题改革将沿着此方向继续推进下去。

    三、对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5篇

关键词:历史讲评课;误区;架构和技巧

历史讲评课是中学历史课的重要课型之一,它又可区分为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等。其实,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在课的结构、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历史试卷讲评课为平台,去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认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常常忽视讲评课的主要功能,而走入一些误区。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常见的误区

1.准备不足,讲评随意

部分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新授课、复习课,却忽视讲评课,甚至不把讲评课看成是一类独立的课型,认为讲评课无关紧要,所以课前往往准备不足,课堂上随意讲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2.赶课时,单纯核对答案

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是常态。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往往单纯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核对试题,把历史讲评课异化成教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的课。这种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学生对选择题无法知道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对材料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组织到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方法技巧的巩固和提高,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逐题讲评,没有重点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其实,一份试卷有一个整体难度系数,但各题的难度值是不一样的,有的题目的难度值在0.85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错,此类题目可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辅导,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

4.就题讲题,不求拓展

孤立讲评,不求拓展的现象在历史讲评课中也相当普遍,授课教师在讲评时,往往就题论题,忽视整体考查的功能;现在的中、高考试卷中出题组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各题是作为考查的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环。

二、编写教案,描绘讲评课的蓝图

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架构是一“评”,二“讲”,三“练”。一“评” 什么呢?评试卷的考点分布、长度、梯度、难度值等;评教学双方的成绩、问题、对策。二“讲”什么呢?讲错因,讲路径、技巧、规范,拓展与考点相关的知识体系。三“练”什么呢?练“盲区”“弱区”,又练“巩固”“拓展”。但这些基本架构的内容都需要教师亲自去编写。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好历史讲评课的教案呢?

1.认真阅卷,做好统计工作

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阅卷的准确度越高,统计的数据越准确,反映的问题就越客观,采取的应对措施就越有针对性。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统计试卷中各考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各模块和各考点所占分值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要统计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程度、明确各种难度值的题所占分值的比例;再根据统计情况明确要复习拓展的知识点和设计纠错练习。

(2)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方面要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并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例如,在《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笔者曾经这样统计:

A.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我校学生选择题得分情况简表

从上述数据可知,本校第一卷平均得分33.82分,得分率为70.5%。可见,选择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掌握比较到位,但与省、市平均分仍有些差距,如第16、18、20、22、24题等相对较难的题目,我校得分率都比较低,说明我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遇到难题失分严重。

B.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同样对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也应当进行统计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C.分析归纳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依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与学生面谈调查,发现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主要有:

a.审题粗心大意,忽视题干中的限定项;b.历史概念模糊不清;c.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d.解题方法不当;e.获取信息能力有限。

2.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历史讲评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不再错。因此,讲评课要在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明确应当联系复习的教材内容、要拓展的知识点,并将其归类化、小专题化;要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还应当明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历史讲评课授课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考试情况。根据自己对试卷的分析统计结果,如实向学生说明情况,有成绩的表扬激励,考不理想的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平时单元考时,笔者通常将本次考试与以前考试对比,将本班的成绩与别班的对比,使学生得到激励、得到鞭策。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6篇

关键词: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考试,学生解答的历史材料题总是失分的“重灾区”。 每次考试质量分析都会发现,无论题型如何不同,材料呈现形式如何变换,也不论试题难易,很多学生对解答历史材料题总是“束手无策”,而且学生在解答材料题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同质性和普遍性。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对策,这种情况即便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不会发生根本改观。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谈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及解答史料的能力。

一、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中的常见问题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少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阐释论证历史问题时往往只是简单地从材料中摘抄信息,只会直观现象描述,不能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提炼概括总结,无法深入到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规律性认知和本质探索;对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只会机械运用,不会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具体分析;思考问题角度单一,不善于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发现问题。

2.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些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忽视试题设置的限定条件,甚至脱离材料要求胡乱作答,泛泛表述,回答问题缺少针对性、逻辑性、层次性。

3.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一些学生不能捕捉有效信息,理解题意偏差、回答问题出现方向性错误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特别是对文言文的阅读。

4.基础知识不扎实,表述欠规范

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表述问题时,时空人事记忆错乱颠倒,关键词句不突出,史论结合缺乏逻辑性甚至自相矛盾,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

二、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力的应对策略

“岁岁年年题不同,年年岁岁错相似”,以上几点是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中的常现问题和错误。学生对如何改正这些问题,有效提高历史材料题解答能力感到无奈和迷茫,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答好历史材料题。

1.教师要充当实践的先行者

“欲教人者先教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对我们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现在的高考试题既是考学生,同时也是在考教师,因此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出更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一些和历史专业相关的教学杂志,对于上面介绍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录等,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反思。

2.基础永远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来看,虽说其试题类型各异,提问方法多样,试题涉及内容五花八门,但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却是其共性。同时,学生理解、分析史料能力的提高也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掌握基础永远是提高能力的关键。教师在平常授课中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础知识,不要盲目追求做题、搞题海战术而轻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教授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技巧。

3.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素质

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试题设置,相当一部分是以史料为依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素养也成为备考的当务之急。学生对文言文、外文翻译史料、外交辞令等材料存在较大的阅读障碍,以致学生在表述问题时总是词不达意、表象肤浅。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史料专项训练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创设学生阅读的机会和环境。还可从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指导学生要利用目录形成整体印象;要通过章、节、子目,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和层次;要通读与精读相结合,即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概貌,然后对全文中一些重要的史实、结论、规律、观点等精细研读,得其精髓;要读与思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要多想想材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内涵与外延、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法上的指导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4.加强审题与提炼信息能力技巧的指导

学生审题与提炼信息能力技巧,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相关方法的指导和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我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一些方法:

(1)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学生要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限定条件,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2)指导学生要善于从材料中数据信息的对比、变化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主要适用于图表、数据类型的材料。要注意观察数据对比发生变化的程度、趋势,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3)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标题、时间、引文出处和注释,这些地方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把握材料的主题、背景、作者、基本内容和思想、答题的方向。(3)要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关键词句中获得信息。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就等于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尤其是结论性的、解释性的、破折号、省略号后面的词句。这其中可能就蕴藏着问题的答案和思考的角度。(4)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或是教材的内容,或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材料与教材间多少有联系,而且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总之,我们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我们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地思考应对策略,适当地对学生加以指导训练,适时地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7篇

一、分析开卷考试的利与弊,使学生对开卷考试形成正确的认识

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时参加的历史考试一般都是闭卷的,一想到中招考试中历史实行开卷考试,都莫名兴奋:不用再死记硬背了,终于解放了。于是本就不受学生重视的历史课更没几个学生愿意认真学习了,大多数同学认为“反正是开卷,到时翻书就可以了”。

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中招考试的特点:开卷考试作为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相对于闭卷考试而言,其特点是减少了死记硬背的成分,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并注重知识的迁移转化。它关注的不是对某一个历史知识点的孤立记忆,而是把历史知识放在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或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中考查,书本上往往没有一目了然的答案,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迁移重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开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分析归纳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卷考试有时间限制,50分钟时间解答完一份涵盖六本书知识的试卷,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光靠在考场上翻书时间根本不够。因此,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查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同学们必须清晰记忆基础知识。另外,教师可找出近年的中招试题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开卷考试的正确认识。

二、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中招考点,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作为毕业班历史教师,要清楚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考点,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经常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这样讲课才能有的放矢,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历史教师还要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每一课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讲课时老师要及时联系与之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清晰把握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联系。老师的精讲点拨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1.将知识要点题型化。以典型习题及时强化知识要点,以练带讲,以练为主。习题训练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提高掌握知识准确性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例如在讲到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个知识要点时,笔者引入这样一道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什么现象?2.错题及时讲评。每一次作业、单元测试过后,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通过反复练习、测验、讲评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8篇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信度。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择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映。例如,选择题“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