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4:29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1篇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现将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七届(2013年)评选活动将自2013年3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3年6月10日。第七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3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组

一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

王妮妮 《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眼动特征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李春会 《一位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其教育观念差异的叙事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郭梦之 《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以

进餐活动为例》

王 玲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表情识别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

二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李 寅 《幼儿园课程编制中不同参与者立场与观点的比较研

究——以黑龙江省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为例》

张云亮 《国家扶贫县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状况考察》

上海师范大学

武琬霄 《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的实践研究》

王厚菊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行为及其同伴关系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刘晓晖 《当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幼儿教师评价改革研究》

代 敏 《20世纪60年代以来瑞典学前教育改革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李聪颖 《北京幼儿园实施项目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刘 琴 《中外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分类准入制度的比较研究》

刘小飞 《5~6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干预研究》

吕雪娇 《中班儿童数字估计能力发展特点及干预研究》

张冬瑞 《幼儿园教师运用非正式评价的现状及改进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军利 《3~5岁幼儿表情标签与识别能力及情绪表达规则认知

的发展研究》

曹高慧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基于CLASS

系统的研究视角》

张孟勰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幼儿用筷动作发展研究》

谷 禹 《儿童视觉空间表象重建的眼动研究》

南通大学

王 娟 《3~6岁流动儿童同伴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孟 岩 《幼儿教师缄默游戏观对游戏指导行为的影响研究》

王 颖 《幼儿园对话教学研究》

三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沈 娇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美术领域教学知识现状研究》

梁小静 《幼儿园教师专业自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宋寅喆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培娣 《幼儿园课程统一化抑或多元化:基于教师态度与行

为的视角——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上海师范大学

王 蕾 《图画书与美术: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袁军荣 《幼儿在园心理压力研究——以上海市区某幼儿园为例》

云南师范大学

王艳梅 《城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研究——以昆明市三所民办

园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

张 丹 《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以生命

教育之“人与自己”为主题》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 懿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反馈言语行为研究》

朱君莉 《两种音乐教学法在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与学习品质上

的教学实验研究》

王 英 《幼儿教师实施“尊重”品格教育的个案研究》

宣兆霞 《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物理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

以湖州市A幼儿园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李 欢 《少子化时代中美家长育儿态度对比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陈曼丽 《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

数学活动〉为例》

鼓励奖

上海师范大学 秦英娟

福建师范大学 林 娜 季奎奎 郭玲玲

首都师范大学 郑晓博

本科生组

一等奖

四川师范大学

刘佳丽 《多重视角下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的研究》

马 波 《西部农村幼儿教育要“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吗——以

X县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汤成麟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虹宏 《幼儿园实习教师的生活体验研究——以浙江某幼师学

院八名实习教师为例》

费青青 《城市学前流动儿童生活状况的研究》

张家虹 《大班幼儿加减法策略运用特点研究》

赵哲悦 《教师对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认识的抽样调查和分析——

以诸暨市区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例》

蒋丹丹 《学前儿童数感发展的眼动研究》

周 波 《全实践背景下“三方”互动机制的调查研究》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高校;认知偏差;问题;建议

一、引言

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年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但我们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却异常复杂。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企业产能过剩、杠杆率高企、金融风险加剧、外部经济复苏乏力,这些形势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现提出了挑战。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是高素质的群体,他们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舆论创造的重要主体、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舆论影响的重要受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19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党组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将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否定、排斥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清。澄清这一认识,将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发挥。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认知偏差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两课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二是辅导员教育。两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较少涉及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辅导员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也较少涉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排斥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亟待厘正。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相融的

任何传统文化都既有其精华的一面,也有其糟粕的一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既有其肯定的一面,又有其否定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腐朽的传统文化是其否定的一面,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其肯定的一面,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为我所用,这才是在2015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时谈到的“文化自信”的体现。经常引用古语名言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就是积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确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观的内涵就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融的。以爱国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国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诚信为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等都表达了做人需讲诚信的道理。此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相融的。

(二)文化西化既不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也不是成功与否的充分条件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潮,即文化落后是导致中国近现代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新教伦理是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萌芽、发展的重要原因。受此论著的影响,一些人开始认为,文化的落后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并提倡在文化上要全面西化。但这一观点明显犯了简单的文化决定论的错误。一方面,文化是如何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问题还远未得出一致结论。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尽管现在发达国家的主体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国家,但已经完成现代化进程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且不谈文化是否会影响现代化进程,即便文化会影响现代化进程,但西方文化不是与现代化相融的唯一文化,中国文化也不就是与现代化相悖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动态演化的能力,是能够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从中国文化的演进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态演化能力是很强的,历史上就出现过多次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融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这种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决定了中国文化也是能够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焕发出新的光辉。端正这一认识,不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现对立起来,才能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工作。

(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大。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如前所述,现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条主线是两课教育和辅导员教育,但无论是哪一条主线都存在内容不丰富、不精彩和难以吸引学生的弊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难以影响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当通过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从而达到塑造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而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如前所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言传为主,缺少身教,而身教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的传统。南朝・宋・范哗《后汉书・第五伦传》中就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倡的“知行合一”也包含了相似的内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行传统文化,让工作的参与者普遍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及其对策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亟待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两课教育缺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

在当前的两课教育中,占主体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的重要讲话等内容,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许多高校仅仅是一门公共选修课,甚少有课程将两者结合起来。开展两课教育沦为只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特定任务,这种现象在理工科、商科类等专门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两课教育和传统文化相分裂的现状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抑制。然而,这一分裂的现状却被长期忽视。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覆盖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在传统媒介上往往会遇冷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生。在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获得了一种新态。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使其极具研究价值,而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多元性使其极具开发价值,这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凡意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一、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教育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氛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体现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

1.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这些优秀资源亟待发掘和运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和国内的网络文化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甚为必要。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韩非子的“法”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和理想情操,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贰薄⑽奶煜榈摹叭松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谦的“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等名句充分体现了古人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的“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等古句对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优秀品格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厚的历史来源和现实基础。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互联网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网络上信息海量但又良莠不齐,大学生如果把握不了一个度,就很容易造成过度依赖网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儒家文化特别注重对人格的追求以及个人修为,在健全人格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都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优势,是高校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必要选择。

3.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下,我国正处于深刻、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网络上形形的各种诱惑,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约束不良行为,还无法从本质上奏效,这就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正确的道德风尚。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如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社会主流价值共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民认同感,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化和西化中国的恶势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民族情怀、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的作用,从而有效遏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和传递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互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的机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如果还不采取行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那么青年学生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直至淡忘,这也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

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程度不高和价值认同的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缺乏。第二,传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第三,少数同学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缺失。

2.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缺位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而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还没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开设了“国学”、“易经”等选修课,但是教育者对其内容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哲学、道德、处世等方面的知识挖掘不深,主要还处于讲授表面知识的教学状态。由于高校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使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地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度和价值认同感,难以形成文化共鸣。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重视,无法形成清晰有效的教学内容,不能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理论课程。如果高校一直没有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的过程仍将困难重重。

3.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脱节

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垃圾信息势头凶猛,各种文化思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也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强有力的、阻力小的手段得到迅速传播。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冲击,容易使理解和判断能力欠缺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困惑,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所以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和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当前高校更多的是注重传统文化的理论教育,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如果缺少社会实践的支撑就显得苍白空洞,致使大学生难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一旦大学生发现观念和现实产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就会以无用论的眼光去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只能停留在学在表面的状态,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微弱。

三、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充分依托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当代大学生讲求个性,追求新奇,兴趣广泛,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应该结合社会热点,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利用互联网将优秀传统文化热莸奈淖帧⑼计、录像进行再加工,优化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育资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趣味性和动态感,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并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时代潮流,采用微博、微信、QQ等多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网络页面推送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专题介绍,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并设置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有奖答题,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效果。

2.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两者可以实现内容上的有效对接。高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教学目标,添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其存在价值的认同。有些时候不是大学生不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失专门了解的渠道,再加上没有兴趣的支撑,大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去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所以,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很有必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能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师以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通过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方式传递给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联系学校所在地或周边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这比课堂教学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教育者可以带领大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和文化展览,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升华。校园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可以根据不同社团的优势和大学生的特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积极向上、形式多样、趣味新鲜的活动。比如举办不同朝代的时装走秀活动、古今文化对比的辩论会、方言大赛、经典话剧表演等,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底蕴。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高效高能的方式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动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年轻践行者,应该具备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 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2]常会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 报,2015(4):11-12.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成因;工作机制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业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各民办高校就显得比较欠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而且还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而,很有必要认真审视和深入发掘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这对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管窥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民办高校的努力,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的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肯定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我们还应该发觉目前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

笔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占 52%,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 41%,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占16%,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24%,而认为学英语绝对有用的大学生占90%。”由此可见,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堪忧。

(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民办高校的一些大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却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背道而行,传统美德观念淡薄。譬如,整体精神的淡化,个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普遍存在;诚信观念的淡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学费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伦价值的漠视,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顶撞老师的事也屡见不鲜;坚韧不拔精神的缺失,害怕吃苦、拈轻怕重、畏惧困难、贪图享乐的现象时常出现。这些事件、现象以及做法都反映出来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淡薄。

(三)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速,在部分媒体和商家的炒作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青睐。然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不再像原来那般热闹,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往往把节日当成了吃饭送礼的日子,忽视了其内在深刻的文化意蕴,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都不知道或是说不清楚一些传统节日的来源。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几个传统节日的关注单纯出于对放假的热爱。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一定要引起民办高校的重视。

二、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步晚,重视不够,成效不佳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加之师资、资金等的不足,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都起步较晚。而且许多高校未足够重视,在具体实施上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甚至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公共课程、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都未开设。这种情况给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难度,这是造成其出现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渗透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多元有害价值观念的干扰、渗透,在不同程度上使一些意志薄弱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产生盲目的崇拜。加之,许多西方国家的腐朽文化产品充斥在中国的民办高校校园中。久而久之, 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无形中可能会接受或者认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进而怀疑甚至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偏误,认为它已经过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在商品物流的高速运转中毫无节制地追求物欲私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所重视和推崇的人伦亲情、慎独自律和诚信友爱等道德规范被弃置不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利益不知不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功利性的职业至上理论让民办高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当前,尽管有些民办高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但是选修的人数和上课的效果远未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这需要民办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以期逐步取得较好的教育实效。

三、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以及人格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教育者,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仅作为一种强制性简单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拓展新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自己去自觉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

(一)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课堂教学有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地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只是开设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程,一些民办高校甚至还没有设置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就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与积累的匮乏。

为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阵地,各民办高校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 专门课时对大学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范围可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国音乐绘画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等。各民办高校也应该安排一些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授或专家学者讲授一些诸如《道德经》、《论语》、和《古文观止》等中华古典精品选修课程,或者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书法艺术》和《唐宋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选修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家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国书法大赛、中国绘画大赛和中国音乐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丰富他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二)打造具有浓厚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浓厚的学校往往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素质高的学生。良好校园环境的潜在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民办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为景观当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说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命名建筑物,在校旗、校徽、校歌、校训等方面注入传统文化因子,增添一些文化名人的雕塑、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石雕,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讲座、文化沙龙等等。同时,各民办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大学校报、图书馆报、多媒体传媒平台、网络论坛、贴吧、宣传栏、广播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文化育人中的重要示范作用,精心培育健康向上、品位高雅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校园文化“硬”环境。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手段,让校园充满文化底蕴,最大限度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来源于农业文明,常与祭祖、祈福、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联系在一起。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比起来似乎显得有些“土”,没有西方的节日浪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位也越来越高,开始有许多人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忘。此外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有农村演变为城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特别是对农村不熟悉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针对此现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并将一些传统节日设立为法定假日。但仅仅定位法定假日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大学生致死盼着在这个节日期间可以放假,而不会去探究为什么会放这个假。因此,作为民办高校应该利用好每年的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社会实践。在这一时间内,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比如说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例如举办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务支教活动,文化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心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此外,还要认识到社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社区在文化传播中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可以让一些文化素养比较高的退休老教师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讲堂,定期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活动,如象棋大赛、书法绘画大赛等。

四、结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审视,我们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也看到了新的方向。我们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继而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环境。在民办高校内无论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二者的结合,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2]张海燕,金秀兰.新形势下大学生典型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4(2).

[3]黄岚.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包容性,让多元文化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文化的发展为当代青年人认识文明、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供重要的契机,更让青年人的思想价值认知出现了多种新的特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 ,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繁荣下,大学生教育的新任务,必须要适应当前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尤其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关键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中所蕴含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奋斗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反映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由古至今都有着重要的传统价值,反映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并且同样承担着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的相同, 也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发挥教育的最佳效能,发挥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铸魂塑“三观”

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五四青年讲话中多次提到,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关键的教育阶段十分重要。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沃土中,从幼儿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接触, 并且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贯穿教育成长道路始终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做好充分地教育衔接,并且发挥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延续,不断深化对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实践。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的契合,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要不断的更新和丰富,但是要秉持教育的原则,要明确教育的育人根本。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门类丰富,能够科学的设计融入到思想政治 教育课程中,始终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多种价值层面感受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塑造“三观”有着最为全面的影响。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融合是能够直接产生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 崇高理想价值,从而始终保持正确的认知判断和选择。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内在的积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吸引力,五千年的文化发展的深厚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是中华民族最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貌的重要决心。文 化自信也就是民族自信,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将中华文化进行批判性地创新与发展,使中华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1]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其能够立足社会、投身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将这一种对于文化的信念不断深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形象最为有力的名片,文化自信更是大学生明心立志的充分体现。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用文化去指引大学生自信前行,将这份爱国情怀、强国情怀和报国情怀融入 到梦想的实现在征程中。大学生乐于去接受和感受,更乐于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这种自信所驱使的文化吸引力,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更是增强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发 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高校课堂教育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内容的是渗透和讲解,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不断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但学生最为强烈的意愿就是投身到实践中,想要更早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满足职业成长的发展需求。从学习 、生活到就业,大学生对于未来始终充满美好的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恰到好处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与实践项目的融合,让大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视学生的认识感受,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是直接深入生活的,实践课程项目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基层、文化馆等场所,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文化传统。如感受家风、榜样模范进社区,让大学生能够懂得感恩、用亲身的体验来深化课堂的认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于大学 生的生活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面临的新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逐步展开,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直受到外在环境的冲击。

(一)文化现象的现实冲击

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之所以提出 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是因为目前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现象的现实冲击。从传播主体来看,目前“文化名人”成为了追名逐利的代名词,年轻人极易受到该文化现象的影响。网红背后的巨大的经济利益让部分年轻人争相效仿,忽视文化理论学习,以博取眼球的 行为获取经济利益,甚至违背了道德法规的约束,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不仅如此,快餐化偶像的现象,通过选秀、包装炒作等行为,让年轻人快速的走红,成为大众的偶像,而且由于年轻化、流量化的造星模式,偶像明星的职业素养存在缺失现象,对年轻大学生会造 成行为上的误导,高投入追星让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年轻人陷入其中,让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受到极大影响。一味追求新鲜事物,追求名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也会受到阻碍。

(二)媒体传播的创新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接收到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媒体传播让多元文化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力更加多样化。但是媒体的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大等特征,如果没有充分的媒体监管能力,媒体渠道的文化传播很可能出现两级分化的情 况。如网络短视频现象,之前也出现过很多视频乱象,短视频内容缺乏严格审核,不良信息的传播充斥网络,无营养式的视频内容、宣扬色情、暴力、等视频信息,让缺乏自制能力的大学生迷失自我。效仿、打赏、盲目交友甚至让大学生生活受到影响、人身受到威 胁。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异彩纷呈的文化传播形式,极具吸引力的文化表现方式,如《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大国工匠》等优秀的媒体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较为生动的方式实现传播, 更是通过这种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大众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文化参与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见,媒体传播利大于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要善于发挥媒体传播长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如果能够借助媒体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进行创新呈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不仅仅可以在实现媒体宣传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还能够为大学生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判断能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理论传播者,让媒体教育空间成为清静之地。

(三)青年社会参与、认识表达力的增强

当前高校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具有独立个性、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大学生彰显个性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认知能力较强,参与和表达的欲望不断增强。对于任何事物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既是年轻人的性格优势,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开展的契机。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时代价值都需要年轻人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去加深其深刻的时代意蕴,年轻人以富有张力和开阔的视野表现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时代解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大学生去表达,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相互磨合,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文化理念相互结合,推动教育的革新和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 言,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去表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高校也可以不断丰富教育素材,教育积累,不断更新对于优秀文化内容、价值理念的阐释,以最新、最全面、最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面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融合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的实践项目,并且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结合不同阶段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始终保持教育的吸引力、生动性,围绕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激发 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教育的效果得到深化和巩固,发挥持续性的教育作用。

(一)深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明确教育方向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入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积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深度与广度的认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研讨必不可少,教师们要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教育方向要有准确的把握。一要明确教育对象的诉求,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思想 价值认知、理论认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把握课程教育的整体方向。90后、00后大学生是时展的新生力量,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必须要深入学生中,基于学生的兴趣 点和个性化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与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为教学做好沟通铺垫。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善于总结和发现,以学生视角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吸引力,进而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对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对于传统文化与思想课程体系设计的融合切入点进行讨论,形成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内容要保持实时更新,教学素材的融入也要保持亮点的更新。这就需要教师有新思考和新解读,新在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契合点进行整合,更 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思政教学教师之间可以分工合作,对模块内容进行磨课设计,并且录制示范课程视频,形成教师内部的资源共享。并且积极的向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学习,注重交流,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体系。如“五老精神 ”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忠诚、奉献、创新等精神品质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十分契合,都是需要现代人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融入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需要巧妙的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明确教育的方向、 重点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素质提升为先,才能够保证教育方向和重点的科学选择。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科学设计教育内容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教育内容更不能空谈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且贯穿教育始终,超出教育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载体。为此,高校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以最贴近学生生活、 学习以及未来求职诉求的教育融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感染力。一是明确以“三观”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功范例,以不同历史环境下,优秀文化的传承路径探索与思考,深化对于优秀传统价值内 涵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认可、并且有高度的自信去思考学习。如“五老精神”的最佳诠释者们,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时代先锋楷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直、奉献、无私、忠诚、创新等优秀品质就是最佳的课程素材内容,鼓励引导学生去收集和讲述这些故事,增加学生 的共情能力,以情感渗透的力量去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影响力。二是明确家庭观教育。将对家风的理解融入到课堂教育中,让家风的理解更加深刻,让榜样模范发挥教育示范作用。大学生多为离家求学,对家风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教师可通过“写一封家书”、“你想成为怎样的家人”等课程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家庭责任,从而树立积极的家庭观念,营造优良家风。三是融入从业观教育。明确大学生在社会人际交往当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处理事情应该秉承的原则。遴选先秦 诸子百家思想和国画、民乐、戏曲、书法、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设选修课。[3]丰富学生的认知范畴,提升学生减压降压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补充。通过教育内容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呈现,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具实用价值。不仅如此,职场行为准则更应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呈现的忠诚、仁义都是优良从业观的体现。在社会各种诱惑之下,大学生面对各种职业选择所应该坚守的原则,所应该秉承的职业道德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有很好的体现,通过思想政 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对自身职业行为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三)开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新教育方式

思政教育活动是由教育主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等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的复杂运动过程。[4]教育环境的创设十分重要,高校要围绕网络化、立体化、协同化等要点方向。[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 现方式是多样的,课程表现方式、社会实践方式、媒体呈现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等,每一个能够利用的教育空间和教育资源都应该作为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创新的切入点。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有限的教育实践内增加教育方式的创新 性和吸引力。一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主要依托,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分阶段的逐步渗透。二要注重校内和校外的实践阵地的建设,在学校社会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国学文化等活动,让学生去设计、展示、分享学习 成果,增加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在高校校训、规章制度等中纳入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谨记高校校训、规章制度的同时,领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6]搭建校外教育阵地,与历史文化博物馆、英雄纪念馆等积极沟通,建立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聆听历史,感悟文化。三要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方式,可以开设校园文化节目,请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讲座,每期通过主题征集的方式,让学生去设置内容模块。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去自主宣传和讲解文化内容,扩大教育的影响范围。积极培育优秀的思政宣讲员和 学生自媒体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学习习惯。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合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持续探索,在不断的丰富、创新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优质的 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英豪,刘奉.论高校将“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01):38-42.

[2]于守海,王新杰.传统文化视阈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04):48-51.

[3]宋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104-107.

[4]白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与时效性探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4):87.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6篇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

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

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

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四、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运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的具有很久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被世代传承延续并具有积极影响的各种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所在。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借鉴性和积极作用,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亦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的反映。[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推动中国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爱国情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礼记》中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把个人生存与民族发展联系起来,反映出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厚情感。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周易》曾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创新,体现着“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顽强奋斗、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要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等相契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途径,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校培养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事实疏导、自我教育的功能,是学生接近社会,提升能力的最好平台。高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场馆;或到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旅游景点、人文景观去浏览;在特定的节假日期间组织节日宣传活动,例如在校园中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表演、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地参观或亲身参与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心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效应,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从而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散发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大学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来命名学校的建筑、教学设施;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雕塑;利用散落于校园各处的板报栏宣传名人事迹,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手段,用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在无形中实现对大学生的激励与教育。

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现信息时代校园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积极净化学生上网环境,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各高校应积极建设既具有鲜明特色,又能突显本校办学特点与文化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一系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在校园网站上传优秀传统文化名家名师的讲坛、适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片,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技术手段,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启迪与升华。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更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和积淀,首先,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增强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自身先全面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在自身素养的提高的前提下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其次,教学能力的提高。新兴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和形式,用更符合时代的、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

作者:崔淑芳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龚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1:7.

[2]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第8篇

“大学语文”始于1938年的“大一国文”,作为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直开设到建国初期,1952年院系调整后取消。1979年,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先生的倡导下,高等学校重开“大学语文”,继而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迄今已逾30年。然而,由于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等的认识存在太多的差异,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程体系中处境尴尬。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连续刊发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国家法规性文件的硬性规定,大学语文被国家重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此,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然而,关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却一直歧见颇多、持论纷纭,归结起来主要有:(1)人文论:培养人文素质;(2)文学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文化论:提升文化综合素质;(4)工具论:强化听说读写技能;(5)综合论:人文性(道)与工具性(器)融合。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大学语文”呢?2004年10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该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

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

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