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8 16:40:22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1篇

关键词:中小图书馆;传统文化;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引言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一般为县以下图书馆,因其地域特性,一方面在内容上受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保存、传递、整理、丰富着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使当地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借助于中小型图书馆的传递和教育功能,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5年对图书馆职能的定位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故此图书馆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保存和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鉴于中小型图书馆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定关系,研究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和价值

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地人民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传播到各地的文化总和,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和取舍,当地传统文化往往体现出兼集八方智慧、综汇百家优长的多源一体格局,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神韵的深厚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对维系当地发展壮大并保存自身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应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及规范性等特点。社会性在于地方传统文化产生、传承均经由民间,为广大社会群众所共同接受;地域性在于地方传统文化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传播,为一定范围内人员所知。变异性在于当地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改变而逐渐演变。传承性在于地方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特征。规范性是指当地传统文化在功用上所呈现出规范当地群众行为的特质。

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地方传统文化在与社会大系统发生关联的同时,又与当地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系统发生联系。一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不同,最主要是其当地的传统文化。它可以是当地打入别人眼界的一张名片。如笔者所在的宁海县,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有很多当地特色的古建筑,如前童古镇、许家山石头村、龙宫古村落等,都已被选入全国古建筑文物之列,有不少名人雅士,如影响比较大的有方孝孺、潘天寿、胡三省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如十里红妆婚俗、耍牙平调等,这些传统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名人精神气质更是当地人学习的楷模。把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相辅相成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文献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与特色资源是一定地域内各种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好地方文献和特色资源,能为地方各级政府做出各种决策和可行性规划,为各级政府分析昨天、掌握今天、洞察明天提供可靠的、翔实的依据。在旅游方面,地方文献与特色资源文献可以提供本地区风土人情、历史沿革、自然风景、人文历史、风物特产及相关传说,为游客在游玩中了解该地区提供依据,让游客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又可以增长学识。此外,地方文献还能为各种文艺活动、文艺创作提供各种资料和素材,繁荣本地区的文化事业;能为本地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提供教育材料,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弘扬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由于地方文献和特色文献记载了本地区人民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风物特产等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而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志,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如实记录了本地区的建置沿革、风土民俗等人文与自然情况,是地域的百科全书。所以强化地方文献与特色资源这一专题性工作,有利于促进当地快速、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又是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对于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作用,应当从图书馆在社会文化本身状态的收录、记载、归类、收藏中寻找。在知识、信息大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和信息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知识和信息承载的图书馆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知识、信息的采录要求图书馆在相关内容的加工、传递、使用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更新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上,图书馆既需要有自己的内涵,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小图书馆的特色之一。加强图书馆对本区域传统文化的收录,对于发扬保存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信息知识收录地、文明建设的发端地,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收录本地传统文化知识,成为传承本地传统知识的重要场所,并由此确立图书馆在当地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小型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优势。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人文地理,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我们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统文化所隐含的无形资产正在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越来越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形象的方式,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不管是为了经济建设方面谋发展,还是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考虑,都会从政策上对中小型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文献资源优势。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以书、以文字为载体,这里拥有着大量的地方书籍,如宁波市地区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实行了一卡通,网络共享,通借通还,宁海县图书馆同时也是可以拥有各个县区公共馆的查找信息途径。这些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科技优势。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图书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中小型图书馆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以此激发人们主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

(四)人员优势。图书馆里拥有着比较专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如宁海县图书馆拥有一批比较专业的人员,对于图书的分类、文献的查找、好书的推荐都有着比较专业的知识,在为读者找书及相关资料等方面能比较及时、全面、周到。

四、应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平台做好本地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一)做好收集工作。图书馆是纸质文献及电子文献比较集中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可以凭借这一平台做好当地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如与当地的一些文人墨家多联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当地文献的出版。针对一些很多人都关心的家谱,公共图书馆可以找出当地的一些比较有特色和代表的姓氏,然后制作一张表格,再想办法收集。还有一些单位的内部资料,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收集。这些没有名气的资料,或许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依托传统节日及读书节等做好本地传统文化推广。如宁海除了有全国一样的传统佳节,还是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在中国旅游日确立之前,宁海每年都都举行徐霞客开游节。宁海还有每年的方孝孺读书节,阴历正月十四元宵节(提前一天)、阴历八月十六中秋节(推后一天),宁海图书馆依托这些节日,做好相关的传统文的推广,如宁海习俗的展出,宁海儿时老游戏的巡回展,当地政府现在正努力把宁海县打造成为旅游生态县,为此宁海县图书馆更是要响应当地号召,多向游客宣扬本地优秀文化。

(三)聘请传统文化专家讲解本地传统文化知识。文化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地方给人们显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当地通常也有研究本地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公共图书馆可以请一些这方面的专家给读者解读本地传统文化,组织读者来听,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当地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如宁海县图书馆就聘请了该县前童镇童富铎老先生给大家讲传统的民间故事,这位老先生早年有过说书生涯,近年来自己在前童古镇开办了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很多前童乃至宁海的一些古家具、用品,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做博物馆的公益事业。他本人也是一位宁海县传统文化优秀传承者。

(四)做好网上地方文献宣传。现在是网络时代,光靠宣讲文化知识及纸质文献根本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宣传,公共图书馆还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地方文献网站,对于一些地方文献最好把他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传统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韩革 许雪萍 县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刍议[J].图书馆学刊 2007 (1)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2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继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97-02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文化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直言文明将取代意识形态而成为各国进行对抗和协调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作用。文化的政治功能是无形且巨大的,我国也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

一、历史长河积淀出的优秀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早在先秦就有诸子百家竞相争弈,那些文化思想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个人修养发挥过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仍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仁礼、恕道、德治等义理暗合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与礼是孔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爱人为仁,他强调各个等级之间的仁爱,现在要强调的便是各阶层、团体间的和谐仁爱。儒家文化侧重于实用的伦理学说,而道家思想建构了东方的理想国。“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理论体系都是由“道”引发出来的,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以德化民。法家代表管仲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以及加强法制教育、公正无私、信赏必罚、执法严格谨慎等。这些措施曾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除了从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外,还必须重视传统法治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诉求

文化具有历史特性同时也具有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努力维护文化的一脉相承性,使文化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弘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这样既可以唤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又可以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更加翔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价值,即便在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的背景下,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还是受传统文化的支配,中国的集体主义、内敛的国民性格区别于西方的极端自由和个性张扬。中华文明更适合我们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的理念正是需要重视和重拾来为文化强国建设服务的重要因素。

2.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与我国历史文化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许多观念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追溯到其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制度相互作用,起着共同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的作用。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在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对政治生活的关心,扩大政治参与,促进政治社会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学习和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完善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现代和传统相混合的一种政治文化,狭义上则指公民的一种精神和美德。公民文化的完善是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每位公民都有义务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辨别多元思潮中的主流文化,以正确的思想指导社会实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公民提升修养、社会有序运行、政治和谐发展的各种范式。我国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

改革新时期,各国、各地区的开放程度逐步扩大,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更加深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儒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推崇,这是西方国家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良好契机,也是我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国际社会上,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误读、曲解,因此每位公民都应努力学好中国文化,用中华美德支撑国民人格,让更多外籍友人、留学生切实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优秀因素。传播中华文明也是海外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需要坚守文化自信。

三、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智慧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需要寻根溯源,同时也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因素,利用有效的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群众路线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合理因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进而带动全民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文明的多样性。

涵盖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在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可以让群众更深入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人类认识局限性的影响,需要我们扬弃地继承,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要注重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国家要适度地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制度层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理性空间。逐步建设和巩固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与具体政治制度相对应的政治文明,全面而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逐步确立国人的文化自信。

3.规范文化市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各类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是文化市场为我们提供的消费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在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因素为文化产业蓄力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促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政治领域各种思潮激荡会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在网络媒体和影视文学作品中尤为突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对文化强国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有深度和厚度,要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人们怀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杜绝黄、赌、毒等失德行为。

文化产业和文艺作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也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领多元文化的发展,把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有机结合,把真善美传递给消费者和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还需要激活市场竞争机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开拓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有机体的相互配合,公民是民族文化的最初创造者和永恒传承者,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时期,公民应该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学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视个人道德养成的价值体系,如,仁、义、诚、信、孝、和、忠、廉等。公民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中华美德,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在全社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氛围,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言必行,行必果”的人际交往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以时时提醒国家公职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国家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可挖掘的用于规范公民行为、提升公民修养的优秀思想,在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公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时代因素大胆地批判继承。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3-12-30.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

[5]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112.

[6]赵保佑.老子思想与人类生存之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4.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3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传承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59-0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学界普遍认同,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是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伴随“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引入,文化导入研究开始从单向度的“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交互问题研究。伴随着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呼声,当今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现状

首先,英语专业唯“工具论”逐渐被外语专业应强调“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所取代。2015年新国标明确提出了“英语类”专业的说法。英语类专业即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并对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英语类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出明确回应。即批判性思维方式、苏格拉底式的反问是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时,应同时具备的文化敏感度和认知方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突破了语言工具论的枷锁,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其根源和路径尚且不清。

其次,英语类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象。2000年,从丛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高一虹、袁芳、刘长江等学者从实证调查、理论分析等角度对英语类专业应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做出了客观和较为全面的评价。但对文化失语现象的理论分析居多,系统的建议措施较少。

再次,从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层面,虽然出现了一批较为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张继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张岱年的《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缺》、张岂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等,但能直接与英语类专业建设和学生素质提高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研究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容易对外国文化理念形成亲近感或主观认同,对本土文化产生疏离感和比较差异,更容易主动接受该门语言所阐释的看法或观点。因此有必要在英语类专业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立意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英语类专业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类专业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界定英语类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自觉地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的区别,并能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思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没有思考的传承必然要流于形式。

首先,现有英语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其课程设置安排未能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学者对英语专业教材中精读课本的语料做出了量化分析,其中95%以上的文章是以经典西方社会文化为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主题很少。本土文化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没有继承好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极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

现阶段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一大二是针对扎实语言基本功的《精读》《语音》《听力》等技能训练课;大三大四阶段开设《英美文学选读选读》《英文报刊阅读与写作》等学科平台课和选修课,由于阅读量和时空的限制,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加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看大片、追逐国外流行文化时尚,很有可能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冷漠。

四、理论语言学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类专业建设之间的理据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源头,更是包含能够提高人民思维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以往跨文化英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多从各自本体文化的引介入手,如对各自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介绍,如英语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概况》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绝非通过对习俗、制度和思想精神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就能自动生成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需从思想层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爱重为公”“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提取;并与西方思想体系中“自由”“民主”“平等”“理性”等文化精髓相较,从“西为中用”等角度传承和借鉴各自思想文化体系中的“法”和“道”,引导学生在对比和思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避免文化移植和文化的“濡化”现象。

五、构建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首先,教学方面应积极开拓适合英语类专业的英文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研方案。要制定适合不同院校和学校所在地相关的特色课程。切忌千校一面。在开课之前,应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是要对本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了解程度。

二是要构建适合本院校英语类专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这是基于上一个调查结果的拓展性研究,因为学生素质和外语专业性质的限制,对语料难易程度的分级和形成相应的英汉平行语料是保证学习效果和达成研究目标的关键。

其次,具体介绍构建适合英语类专业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从语料的甄别、语料库的设计、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以及针对某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如何构建子语料库,从而方便教学。

再次,构建辅助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平台。经过前期的实践成果,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通过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构建了英语专业、学生个体、社交媒体、学院文化相衔接的日常化教育方式,完成了由学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外在干预到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过程选择。以每学期都会举行的辩论比赛为例,辅导员会在专业社交媒体上公告,如“才女和潘康牟畋稹保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提交给专业教师,再由专业教师根据本学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课拟定相关的辩题,辅导员和学生会共同决定辩题,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做出深入的思考,起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01:78-79.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59-64.

[5]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收并举[J].外语界,2003,04:14-18.

[6]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教学,2006,05:67-70.

[7]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Z1:34-39.

[8]廖志英.中国文化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李海洋.论文化自觉与文化界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45-46.

[10]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56-57.

[11]姜军.自觉,自信,自立: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思考[J].民主, 2005,08:98-99.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现代性;价值认同;身份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其进行学理界定是困难的,中西文化莫不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难以把握。在全球化语境中,信息传播、知识更新、观念更迭、学术研究推进和人文观念变迁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时代和文化传统,犹如我们不能选择我的出身一样,文化构成和时展置于我们于无形之中。如果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是一项棘手的事项,那么对文化进行分层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论者将传统文化归为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有的论者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作为解析传统文化特征的基本内核,有的论者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伦理审美型或伦理的人文主义。”[1]传统文化、现代性文化、后现代性文化、亚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等不同修饰词对应着文化审视的不同价值取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知识信息化等可以事实描述或数据流通的方式衡量或实证,文化的全球化则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难以控制的。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与文化全球化相对应的民族国家的疆土文化的安全性问题。这里说的疆土文化就是以国家疆域为主要单位和界限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重视传统文化的安全性在当今时代不能说不重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淹没、篡改是文化研究者必须加以侧重的重要维度,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认同与融合则是时展之势,以不加甄别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的方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明智之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其具备优秀的传承因素才得以传承下来,这里不是自说自话、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创造、筛选、传播下来的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文化构成。悬空地谈论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建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所以,在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密切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的行为、思想、精神、审美等共同生成了文化,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一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渠道层面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当下人们对自身文化认同出现了断层。

鸦片战争以后,外来文化以压倒之势快速涌入中国,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剧烈碰撞,国人在面临群族和国家受到外来力量的武力镇压、物质掠夺、精神文化置入等不同层面的生存危机,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和保卫文化传承的合理性方案。准确地说,辛亥革命以后,外来文化真正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明,人们从开始学习“器物”、效仿“制度”一直到推介“文化”,无论是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还是胡适的以中国文化适应西方话语的片面性文化导向,都可以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态度上一个质的转变。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旗帜的外来文化引介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等是推动力外来文化的置入,同时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致命一击,所以说,在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时,运动式的文化革新对中国传统文化戕害是不能被忽略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当下的文化断层的直接原因,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现状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的介绍中;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仅仅止步于语文课本的选编片段,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键盘代替了笔头,提笔忘字成为普遍现象,繁体字对当代人来说越来越陌生。重拾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把传统文化转换成易于当下人接受的方式。梳理当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直到如今,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都是中国社会如何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2]所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提升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化解国人传统文化缺失的危机性焦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续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已然成为客观事实,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悲观,因为,文化传承不同于其他器物和制度的延存,文化的传承是有“先天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并没有出现断裂,文化的统一性和原初性仍旧存在,所以,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断层,同样也可通过人为的干预对文化传统进行承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是有条件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进行现代性的变革。对现代人而言,过去形成的文化皆可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一般而言,按照时间划分,传统文化大致分为先秦时期已经形成的纯文化和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形成的“古典远缘杂种文化”。[3]这两种文化并不是时间区隔的不同,而是文化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于是乎,我们在承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中西文化共生交融而成的“杂种文化”一定意义上并不需要现代性转换,这种文化距离当今并不遥远,理解与接受起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该文化带有现代性文化的因子,或者是,其本身就是现代性文化,所以不需要刻意去变革。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区别地转换,可能造成文化理解与吸收层面的困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反过来,真正需要现代性转换的是产生于中国的纯文化,这类文化经历了文化断层之后在现代社会很难被理解和接纳,所以,我们应该筛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与变通,使之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费社会”、“读图时代”、“信息社会”等都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定义,所以,在对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文化对接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决定着采取的措施。当然,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关乎传统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重要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不是一个功利性的承续过程,而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文化进步而做出的内在式的推动。文化自觉是传统文化能够被当代人们是否有效吸收最有效的检验衡量方式之一,一个人对待文化态度不是依靠文化获取某种功利性的自我满足,而是把文化作为自身价值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文化,并不是增加聊天时建构自我身份的筹码,也不是在演讲或集会时引经据典而提升所谓的文化内涵,而是让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身份存在,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是一个社会个体的社会属性是否健全的衡量标尺。

文化的承续与教育紧密关联。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理性的个体,而理性的个体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又规制着教育的成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中小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虽然很大,但在一切都为了考试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仅仅体现在能否得高分的简单层面,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地详细地吸收。在高等教育层面,传统文化的传授更加不尽人意。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是造成传统文化不能高校有效传播的主要障碍,理工医科的学生迫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根本没有时间浏览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占据了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即便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尴尬现实,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不知晓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历史的同学研究视域过于狭隘,而不能很好的统筹中国古代文化,如果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史”和“诗”是不分家的话,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同学应该共同学习一些入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中,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是分在不同的院系,学生无法共享原本是同一性的文化研究资源。

传统文化的承续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影视的表现内容却不受时空的限制。功夫片和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最为成熟的类型,也是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片种。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形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大多数是杜撰出来的,片子的很长篇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身份建构,成熟的人物通过牺牲自我,战胜困难,拯救人类,英雄人物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是外族或外星球的入侵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还有人类依靠科技进步造出来的为人类服务但失去控制的机器或者怪物。好莱坞类型片中英雄建构多依靠大量计算机技术合成特效的堆砌,对于故事本身却没有很好的挖掘,叙事较为淡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人物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为疆土南北征战,还是近现代仁人志士率众抵抗外来族群侵略,都是能在史书或传奇故事中找到人物原型;王朝更迭、历史典故、科技发明、文艺创作、城市建筑、名川大山和近现代革命等都是可以影像的形式书写。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中大量的打斗片段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表达的有效方式。中国的京剧、昆曲、大熊猫、民风民俗等意向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影视作品中的现代化表达不能缺少这样的因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利用现代视听手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案例。饮食文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疆域宽广的中国大地因其地域文化、民族风情、饮食偏好的迥异存在着不同饮食次文化,通过央视这一国际级媒体的深入采集,各地的美食不仅让国外的观众对中国的如此丰富的饮食样式充满期待,也让中国本土没有品尝过甚至没有见过如此美食的食客赞叹不已。那么,传统文化的承续就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当然,想当然地以口号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见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因为宣教意味过浓而遭到人们的抵制。所以,以适洽的方式通过能够被当代人接受的渠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着重注意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长期处在被忽视的尴尬地位,以至于,国外的文化机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创作的文化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已经推出两集,两部动画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的电影市场中攫取了高额票房,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抛开票房数字不谈,就好莱坞以中国故事置入美国价值观的方式推销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要引起中国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意向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好莱坞拿过来并没有把二者按照中国本土的形象进行建构,而是在影像叙事的背后撑起美国当代价值观,推崇个人价值的个体英雄在影片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改造成西方价值观的载体,且不说价值观的对与错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中国影视工作者为什么没有开发自己手边的优秀文化资源并对其推而广之呢?

接着上述追问,我们需要考虑怎样以更加合理科学有效方式挖掘、推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我们对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技术制造等很多层面我们的确落后于西方,可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我们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封建、保守、僵化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存在某些不足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文化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指文化构成了个体存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行举止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个体是文化的外化的方式。

全球化时代交流与对话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元文化的共存是时代的主流,在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的当下,文化的全球化流动是主要趋势,也只有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置于全球文化圈之中,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可能,文化融合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有积极适应在这个客观进程中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才能全方位的在文化融合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有人会提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融,会不会危害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后盾,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不亚于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有时候,文化安全是不易觉察的,所以说,这类担忧并不是说没有道理。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化交流不同于政治和经济交流,文化资源的共享是无形的,归根结底是信息的流动与观念的传播,所以说文化也只有在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犹如张祥龙教授所言,我们要“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态度待我之文化与思想,尤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出现的后现代潮流中的方法上的佼佼者,相互对话,或许能在未来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5]一味地讨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民族的文化,有时不具有说服力。对于文化的安全性与全球性,我们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介了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6]所以在文化的共生存在样态的前提下,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充分地与其他文化交流。

互联网与其说是一种媒介,不如说是一种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个体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偏好、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等,网络成为个体建构自我的方式,所以,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个体表达时,互联网在当下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国家、社会、个体都要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表达。

从文化这个抽象而多义的概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抽离出来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这里的转换不是本源的改变,而是存在形态的现代性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近现代一些中西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现代化的传播,而一些距当今文化形态较远的文化样式,我们要使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进行承续与发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我们应该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持乐观态度,文化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文化也有生长性和自我表达性,所以,我们在固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应该积极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力度和幅度,搭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文化多样态的存在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8.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

[3]王一川.通向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传统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7(4):79-89.

[4]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0):246.

[5]张祥龙.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求生[J].南开学报,2002(5):3.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6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实施好保护传承工程。

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发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要学习中华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经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史前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治沙精神等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整理中卫历史文化、民间故事、人文精神的典籍,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实施长城、大麦地岩画、黄河古渡等遗迹的保护工程;用好平台,创意展示,做好羊皮筏子制作、蒿子面、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

二、创作优秀作品,引领继承和发扬,。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节目,能真正的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能触及人的灵魂,是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像《山海情》《花儿三部曲》《丝路情中卫村长有话说》等等优秀剧目、方言广播剧,要多创作,还要利用好媒体、网络、活动等平台弘扬出去,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缅怀先贤、阖家团圆、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

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群众性神文明建设源源不绝的精神源泉,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好优秀文化进基层活动,可以有效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组织编印或发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该书应深入浅出地阐述为人、做事、求学、交友、接物等方面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教育大家与人交往要以“诚”为贵,行为规范要以“礼”为先,家庭伦理要以“孝”为首,待人之心要以“仁”为本,让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忠、孝、诚、仁、信等理念在全体市民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二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在校园里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在全市党政机关、窗口单位中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公共文明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文明礼仪践行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四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组织文化工作者,通过送书籍、搞培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大兴互助之风;孝老敬老,大兴孝敬之风。

五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以促进农村文明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开展“传统美德进农户”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开设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普及文明礼仪常识、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营造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7篇

关键词:学生;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那么特定时期的文化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历史时期各族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结晶。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认清过去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在的国情;传承文化,促使我们谨记各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促使我们在新形式下,认清现实,继续保持优良的传统作风。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感,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间文化当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的文化类型是很多的,有的禁不住历史磨练,转瞬即逝,被人们所遗忘,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有的在历史的岁月中,历经沧桑,传承了下来,被后人所弘扬,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指后者。

2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清楚,清醒的认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和博大精深;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当中是佼佼者,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当中的地位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学生认识、感受、领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有意识的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其传播提供正能量。

3当前的潮流文化严重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导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对当前的潮流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并疯狂追逐,其中不缺乏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由于它反映的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体现的是静态性,没有节奏感,与现代化的大环境,大场合不太协调,不能够体现出潮流和时髦,显得有点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被很多学生慢慢的遗忘。举个例子: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但是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这样的洋节学生们记得清清楚楚,过的也比较隆重;还有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慢慢淡化。

4学校等教育机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低

学校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但是在当前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的重心发生倾斜,注重知识的讲授、淡化精神内涵的阐释。学校在一学期或者一年来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当中,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活动很少,即便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已经大大折扣了,但是融合有现代元素的活动却非常多,如现代舞蹈,唱流行歌,健美操等文化活动;除此之外,文化活动类型单一且活动次数少,像下象棋,打乒乓球,踢毽子等这样的文化活动也是很少见的,没有出现在学校的正式的活动当中,学校怕活动多了,影响学习,影响成绩,所以坐板凳和玩耍成了学生学校里面常见的运动。

5家庭的传统教育对学生影响是杯水车薪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潮流文化的影响,家庭传统教育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孩子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淡化,尤其是孩子被送到学校后,学生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这种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加速被弱化,加上父母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担推到学校,学生从此在家庭传统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短板,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最起码的生活技能与劳动习惯,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更加袒护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工作的繁忙,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出现留守家庭,隔断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就隔断了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在城里,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学生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节奏感的加快,父母离异现象增加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给这部分孩子在心灵上造成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所以,随着社会步伐加快,潮流文化的波及,再加上父母对传统文化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正在逐渐被淡化甚至丧失。总之,在全球思想潮流的抨击下、教育机构的重视程度低和家庭教育的滞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逐渐被淡漠甚至遗忘,对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起到了弱化功效。所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8篇

关键词: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改革创新

1引言

二十世纪初期,“国学文化”以及“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相继创办了国学院,并开展系统化的国学教育。当时就有梁启超、吴宓、梁漱溟、王国维等著名的国学大师。改革开放以后,国学传统文化又被重新发现,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被重新评估。在教育领域,国学文化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教育改革越来约深入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国学教育新模式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2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

一种文化要想能够长久发展,就必须有扎实的根基,如果文化没有根基,那么就如同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则必成枯木,水之无源,则必成死水。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回到古代的生活,而是为了在新的时代里创造更好的生活,创造更高的文明。中华文明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明的根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国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国学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国学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学教育的感染力。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涵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依托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体系的土壤为依托,以中国历代文明体系为基础的优秀文化资源。国学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遥相呼应的。例如,“爱国、民主、文明、和谐”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这些都是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的。

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塑造一方人的品格。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在进行国学传统教育时,我们要鉴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例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的观念,这些糟粕都要被阻绝在国学教育内。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则要大力弘扬,积极探索其文化价值。例如,“仁义礼智信”“爱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则要结合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学教育的体系中,增强国学教育的引导性,塑造人们的优良品格。此外,我们也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形式,开展丰富的国学教育,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的国学经典读本纳入到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优秀的国学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学习优良的文化和精神。同时,还可以挖掘国学文化的广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故事会等。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中都要重视国学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现实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有机融合,改革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弘扬国学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认识到国学教育的具体内涵,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理念。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国学教育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运用多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国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培养文化涵养,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维杰,李昳华.把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普洱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8):117-118.

[2]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