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5:15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电视台播音主持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播音员作为新闻媒体的直接传播者以及体现者,对电视台播音主持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在开展新闻传播时能够将真实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广大受众。与此同时,播音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播音主持的积极风貌以及态度,实现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和广大受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增加其对节目的好感度以及认可度。对于播音员的主持风格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受众的喜好程度;第二,节目类型;第三,个性语言表现;第四,播音员自身的外在形象,所以这就要求在当前社会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员一定要注重自身主持风格的演变和创新,顺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节目内容以及形式要最大限度的提升新闻播出质量以及效果,通过这种途径来提升新闻节目在广大受众中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名合格的播音员要想形成自身的风格、个性,就要加强历练和学习,深入的理解节目性质和行业特点。

二、针对于当前电视台播音主持主要类型的分析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电视台播音主持的类型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新闻类的播音主持节目[1]本身对于新闻类的播音主持节目来说,是记录真实事件的节目,新闻类播音主持节目对播报的要求相对较高,和其它的节目有着显著的区别,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实际的报告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的语气以及词语,促使主持工作具有专业性、准确性的特点,并且还要确立自身的立场,充分地理解新闻材料以及实际背景,再根据播报的主要内容适当的调整自身的情绪,融入自身的个人情感和分析,显著的提升新闻内容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类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具备专业性的技能和良好的自我修养,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实现在学习中进步。

(二)娱乐类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娱乐类节目和新闻类节目两者存在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娱乐类节目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对于播音主持来说,要根据所主持节目的风格来适当营造一种合理的氛围,给广大群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适当加入自身的观点,在完成对节目内容准确解读的同时,运用具有娱乐化的手段来让群众产生共鸣,促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节目的播放率和质量。

三、针对于电视台播音主持注重风格演变的分析

(一)具有自身语言特色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注重对自身主持风格的演变,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对于一些对自我风格并未实现定位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来说,要加强学习以及总结,也可以多观看以及学习其他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的节目,通过效仿来实现自身专业性技能的提升,逐渐形成属于自身的主持风格,实现对自身准确定位,这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开展学习和顺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2]。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就要在日常工作中虚心向其他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学习,掌握自身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尝试在不同的工作处境中形成属于自身主持风格,只有促使自身具备良好的主持风格,才能实现电视新闻节目有着较强的收视率和生命力,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加强学习精准定位为了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胜任各项工作,提升自身专业性技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老套中脱颖而出,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形成属于自身的语言特色。因为在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以及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都是通过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语言来获取的,所以电视新闻播音的总体质量主要取决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因此,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电视媒介传播工作中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在实际的播报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播报,而是要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播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以及专业性[3]。例如,像央视主持人的朱广权,其具有着专业良好的专业性技能以及过硬的主持功底,并且在播报过程中具有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从而给严肃的新闻热点添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因此,朱广权也就被称之为“央视段子手”,形成了属于自身的语言风格。

四、针对于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应注意问题的分析

(一)良好语言风格和习惯为了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应注重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良好的语言风格以及习惯,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所需要播报的节目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根据广大观众朋友对节目的反应来制定合理性的工作计划,并根据节目的主要内容设计主持风格,从而更好地把握节目整体布局。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形成一定要综合考虑广大观众朋友的观看感受以及节目类型,因为只有实现自身的风格和节目内容相符,才能够提升节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满足广大群众的观看感受,才将会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实现对新闻重点内容的强调,善于采用新闻材料中的字词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更好地胜任播音员这一工作岗位[4]。

(二)提升自身专业性技能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一般都是学习主持专业的,所以在其上学期间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刚刚进入到电视新闻播音行业的人员,还是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在参与工作后加强对自身专业性技能的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注重实践练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要善于挖掘自身的发光点,并将其放大,将潜能全面的激发出来,形成具有独特和吸引力的主持风格,通过这种手段来将自身的优势体现出来,达到改善节目效果,提升节目质量的目的,并且电视台行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培训工作,对播音主持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落实开讲座,加强学习交流,总结经验,实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电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专业性技能[5]。

(三)工作中善于模仿学习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行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新鲜面孔,但是新加入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大多存在的欠缺现象,这就要求其具备一种正确的工作态度,落实优化自身专业性技能,可以向老一辈的优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加强学习,也可以在业余时间观看前辈的主持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主持经验以及主持方式,久而久之达到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主持能力的目的,形成自身的主持风格。与此同时,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还要加强模仿练习,模仿的对象就是优秀的播音人员,学习其方法以及技巧,再合理的融入自身的特色,形成属于自身的主持风格。

五、针对于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优化和完善选拔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要完善选拔工作来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和创新。在实际的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以及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选拔和聘用形式,要求在选拔播音主持人时,不仅要求其所学习的专业和学历满足要求[6]。同时还要落实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深入了解播音员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能力,像紧急处理能力、工作态度、专业性知识储备。在完成招聘选拔工作后,对在职的播音主持人也要积极落实采用竞争上岗形式,节目和播音主持人实现双向选择,让合适的播音主持人做适合自己的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播音主持人在岗位当中发光发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提升工作效率,完全地展现出自身的主持风格,实现创新节目。

(二)尊重各优秀播音风格应尊重各种优秀的播音主持风格。在培养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电视台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工作中,要落实加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促使其具备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主持经验,显著提升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性技能。但是在当前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由于培训工作较为单一和重复,以至于部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语言风格出现同质化的不良问题,导致电视节目缺乏个性以及新鲜感,这就要求在后续的培训工作中要尊重每一位播音员的播音风格,对其开展个性化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勇敢地突破自己,准确对自身的风格定位,寻找到适合自身的节目,在坚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敢于转变自身的播音风格,不断突破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创新,实现自我升华。

(三)积极地创新主持艺术积极的创新主持艺术。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创新。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改变思路,在工作中不单只是认为自身是一名播音员,而要具备一种主创人员意识,参与到节目组制作的全部过程中,在节目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节目风格来创新主持风格,实现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舆论导向的背景下,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进行扩充,提出自身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这种手段来创新和优化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艺术[7]。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共鸣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87-01

一、全身共鸣

为了使共鸣在播音训练中得以自如运用,保证高质量音色的产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时,必须将共鸣最大限度地运用,但不是把某一腔体割裂出来,而是要对各个主要共鸣腔体进行混合训练。所谓全身共鸣,就是指不将胸腔、鼻咽腔、口咽腔进行割裂,而是把全身作为嗓音的反射板,使共鸣得到更好的拓展与运用。

在进行发声训练时,使学生找到全身共鸣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投入全身心的情感。在对艺术语言进行表达时,要做到未曾开口先有情。为此,播音主持在对稿件进行播音时,要投入全身心的情感,使其在用声时,防止僵化不自然的状态发生,而使身体一直保持松而不懈的状态。若是产生喉部紧张问题,在喉部过渡压缩时,就无法使各个共鸣体获得声音。相反,当喉部进入放松状态时,声音会追随情感来参与到作品的播音中,从而使播音的运用更加畅达。

二是找准声音着力点。找到声音的着力点,就能将整个发音器官带动起来,使其一直处于积极状态。普遍来说,在进行发声时,“声音应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到硬腭前部,这条中纵线就是声音发出的路线,硬腭前部就是字音的着力位置。”这样一来,就能够使音色集中而响亮。其目的就是缓解发音器官的紧张,不使声音产生紧涩感。

二、全身共鸣训练

按照共鸣体的不同,可以将共鸣练习分为胸腔共鸣训练、口腔共鸣训练及鼻腔共鸣训练三种。但这样分开训练不能够使音色得以统一。为此,要使音色在训练时有机统一起来,首先要从心理调节上着手。由于发声依靠的是大脑的控制,并要使身体各部位与之相配合,因此,如果只注重技术层面而忽视了心理感觉,就无法使音色达到整体上的和谐。

其次,和谐统一的音色与感情成正比。能够使生活中所生发的思维与情感得以很好地表达,是发声练习的根本目的。若是发声时,无法保证情感与思维的统一,那么声音就会成为一沟失去生命力的死水,缺少生机与活力,这也就使音色缺少了具有生命力的美感。在学生对共鸣的学习中,作为初学者,往往只看重表象上的声音,而对真正意义上的美无法重视起来。其实当学习者对“三腔强共鸣”控制得当时,就会将作品更好地表达出来。

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共鸣训练中,不要为了共鸣训练而进行稿件表达,而是要在对稿件的表达中下意识地进行共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训练观念。若是说共鸣的内在动力仅是对心理调节的片面训练,那么其就会缺乏一定的外表现技巧,这样就会使发声不符合受众、对声音的要求。由此看来,内在心理调节与外部技巧手段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那么如何才能将“三腔共鸣”训练在对作品的表达中较好地运用起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在训练中,要详略得当,而不是均衡用力。对于一些说话单薄的学生,要适度增加其声音的宽度,可侧重胸腔的共鸣训练;而对于说话音包字严重的学生,则要多注重口咽腔的训练。总而言之,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练习,从而使其在练声时得到更好的共鸣。

二是要获得最佳共鸣点。在发声时,需将声音集中起来,使其产生良好的流动性,这样才能保证上佳的音色。对于胸腔共鸣,学生在训练中,可选择情感较为悲伤的稿件,让声音在胸前附近位置流出。此外,在训练时,可以用-n、-ng鼻韵母,以及m声母这三组音来进行“三腔共鸣”的练习,使音色的质感统一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播音发声中重要的一环,在对共鸣进行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的准确性与实践的应用性。本文主要是为共鸣理论的不足进行一定的补充,并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中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训练中,能够获得教师更加合理而科学的指导,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彤彤,郭美辰,张静怡.浅析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4(08).

[2]王福生.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范化教学研究[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朗诵艺术;播音主持;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05-02

朗诵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把静止的文字作品转化为立体的有声语言的过程。朗诵艺术进一步拓展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增加了作品的活力,深受大家的喜爱。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在形象塑造和表达技巧上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作品类型,以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达。朗诵艺术是播音主持训练的重要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朗诵艺术与播音主持教学关系密切

播音员主持人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语言艺术工作者。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推广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弘扬中国优秀语言文化的责任。所以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功底,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吐字归音不准确,呼吸控制不自如,就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诵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达的融合。要求朗诵者在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气发声的基础上,激发相应的情感,使发声器官协同一致,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而这种创作过程,正是播音员、主持人提升有声语言表达魅力的有效方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播音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副语言的使用能力。这些训练内容,都可以与朗诵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学作品朗诵当中,把播音主持理论与语言表达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播音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引入朗诵艺术,还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播音主持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在镜头前的自信和表现力。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运用广泛,不可或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

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普通话语音矫正、情声气结合以及声音弹性的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只有做好语言艺术相关的准备,才能为将来的播音主持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一)朗诵艺术与普通话语音教学。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传播规范化语言的责任,需要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早在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所以普通话语言教学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普通话语音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学习中通过声母、韵母、声调、调值、吐字归音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朗诵艺术讲究对普通话语音的准确控制,对字音的清晰度要求很高。通过朗诵作品的练习,可以检测普通话语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声调和调值在连续的语流中是否规范。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一般也有文学作品的朗读,通过朗诵艺术的训练,也可以对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初期的训练中,可以先找一些短小的古诗词进行练习,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古诗词对仗工整,节奏感强,意境丰富,对于打开口腔、辨析普通话语音具有很好的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学生能够达到字音的圆润饱满时,就可以继续练习一些节奏变化比较丰富的朗诵作品,选取一些较长篇幅的稿件进行朗诵训练。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国家的豪情,在这种富有变化的语言训练中,可以检验普通话语音的掌握情况,为将来学习播音发声和语言表达课程打下基础。

(二)朗诵艺术与呼吸控制训练。气息是播音发声的动力,是感情和声音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播音主持专业大学一年级的播音发声课程中,呼吸控制的训练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学生需要掌握的胸腹联合呼吸方式,要求气息下沉,加强丹田的控制,达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的状态。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形成新的呼吸习惯。在这种训练中,朗诵艺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朗诵艺术也讲究气息的灵活运用,讲究气息与感情的融合,这与播音主持教学对气息的要求比较接近。通过朗诵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呼吸控制能力,如:换气的时机、补气的方法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用一些经典诗词作品,结合气息的要求进行训练。比如选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诚挚的爱。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要注意气息是否到位,是否准确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方式进行调节。还要注意补气的方法,特别是在连续的语流中,偷气和抢气的运用。这种与朗诵艺术相结合的语言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呼吸控制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朗诵艺术与声音弹性训练。声音弹性是指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声音的伸展与变化。很多时候体现为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方面的对比。只有具有了这种层次性,有声语言的表达才会更加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在加强声音对比训练中,我们可以与朗诵艺术相结合。朗诵艺术当中,这种明与暗、刚与柔的对比也非常普遍。比如我们可以选取舒婷的作品《致橡树》作为练习材料,这首诗表达了女性新的爱情观。里面的诗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第一句表达了共同分担那些困难的时刻,第二句表达了一起分享美好的时光。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高低、快慢、强弱都是有区别的,要注意这种分寸的把握。总之,做朗诵练习的时候,既要注意声音的可变性,还要注意声音层次的变化,很多对比都是以复合形式出现的。

(四)定期举行朗诵艺术大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针对播音主持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定期举行朗诵大赛,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也可以结合播音主持项目课程,举行朗诵方面的学科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教学成果。比如,播音主持专业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语言表达课程,可以在朗诵比赛中,让学生体会播音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朗诵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控制能力。目前全国也有很多大型的朗诵赛事,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举办的全国朗诵大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已经成为全国播音主持专业的朗诵盛会,吸引了大批播音主持学子积极参赛,很好地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三、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的很多训练方式都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门类的方法,比如表演艺术、曲艺、声乐等。只有加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沟通交流,才能进一步丰富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朗诵艺术,其表达方式与播音主持的语言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朗诵艺术历史悠久,在对文学作品内涵和情感的挖掘上,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结合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朗诵艺术与播音主持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播音主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付程.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克萌.朗诵艺术与播音员主持人[J].电影评介,2010(07).

作者简介: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56-03

我院播音主持系自1996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的完善、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并充分运用现代大学多元化、综合性的功能,培养能够担当新闻播音、各类电视节目主持、配音的高级艺术人才,培养具备采编播一体化、能够独立担当电视节目一体化制作和新媒体制作的高级传媒人才。截至目前,我系已经向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华娱卫视、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在内的全国25个省、210余个市级电视台、电台、电影制片厂、部队文艺团体、影视公司、广告公司、高等院校等输送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思考,在播音主持本科教学中,以实践性教育创新策略为突破口,全力构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提出创新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新策略之一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特色

(一)专业教师因人施教

根据我系教学实际情况,十多年来,我系坚持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模式,学内容、学进度、统一评判标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以教研形式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展开讨论并合理解决。实践性教育使教师加大了教学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探索的研究力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文化理解力、不同的个性、风格,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制定教学方案。同时还必须研究传媒界中的新事物、新问题,不是用妄下结论的办法,而是采用启发式、开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播音主持专业小课教学的对象个体差异比较大,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语音面貌、播报状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在教学上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队伍的优化

我系教学团队在师资力量上已经组建了一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结构合理。他们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其中一部分教师来自媒体一线,是极具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把媒体的前沿信息带入校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同时,老中青三代教师分布均匀,有效保证了教师梯队建设的合理性,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在专业教学上,我系已经将老中青三代教师轮流交叉听课制度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开展教学听课反馈,达到对青年教师的快速培养和共同进步。

(三)实践型教师团队教学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高年级学生即将走出学校、走向市场、走上工作岗位。为此,我系专门对承担三年级教学任务的师资进行了优化设计。承担三年级教学任务的数十名专业老师全部来自媒体一线,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师团队特色,利用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组合教师资源,对各位专业老师进行分类型(包括新闻、社教、综艺、音乐、购物、少儿、生活服务、出镜记者等)专项教学,每位老师都发挥自己的专长,讲授自己最擅长的章节,以6到8周为一个周期,进行不同班级的轮换教学,凭借自己来自媒体一线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打造,并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优势,将学生推荐到传媒一线实习、工作,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和实践就业基地。

二、创新策略之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根据学院“发掘学生个性――展现优势技能――对接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变革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全方位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服务,培养复合型、一专多能的采编播一体化人才。

(一)采编播一体化培养模式

为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全方面技能,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高年级学生能够拥有独立担当的能力,我系专门为学生开设了编导基础、摄像基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导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采编播训练教程、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等课程,对学生进行采编播一体化的培养,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够了解传媒工作的全过程,并初步具备其能力,从而拥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我系还着力打造主持人思维训练课程,通过对学生形象思维、正逆向思维、逻辑思维、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快速接语、词汇组合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即兴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对学生坚持两个“特殊化”的制度

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十多年来,我系一直坚持两个“特殊化”的制度。

1.坚持每日的艺术基本功晨练制度

从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院规定各专业学生必须在每天早晨7点进行艺术基本功晨练活动,这是加强学生艺术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措施,各专业按班级执行教师规定的晨练学习计划,有效地保证了专业基础训练质量的提高。

2.坚持每学期的专业汇报演出考评制度

针对许多艺术专业的考试是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交流,为与社会的职业人才选拔对接,我系制定了各专业各年级在期末考试后,举行专场汇报演出的制度。让全院师生集中观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教师集中打分,写出评语并给出指导意见,有效地促进了教学交流和人才选拔量化标准的制定。

(三)优化小组集体活动的管理,强调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训练

各专业学习小组集体活动的管理采取仿真现实媒体的模式,以达到优化团队合作的效果。除了正常的小课和实训课以外,学校加大了课外实践教学的分量,开放录音间和演播室,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录音间录音或者演播室录像。需要完成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布置的练习,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此次练习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到深,这样就会使录音间和演播室等实训场地真正为学生所用,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场所。

(四)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扬长避短

播音主持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自觉的配合。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一个良好的表达状态。同时,我系专业教师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状态列出不同的训练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训练方法民主化、情境化、现代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训练。

对于我系的特色专业方向――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教学,则是本着以培养学生的中英双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宗旨开展的系列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和授之以渔的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各年级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邀请外籍教师进行全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英文报刊读物的阅读指导、翻译指导和英语视听说的相关指导。其中,我系2006级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谭玉龙、周莉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谭玉龙同学还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2007级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徐如、李钰婧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为总理、刘奇葆书记和部分外国领导人担任了双语解说工作,07级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李思还担任了上海世博会大学生志愿者和上海世博会成都案例馆双语讲解员。

为了给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我系还跟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都市金牛区电视台等合作开设自办英语栏目,让更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跟传媒一线无缝接轨,使其专业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为了加强国际交流,我系还跟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南加州州立大学等多所国际和地区知名高校开展人才共同培养合作交流,采用2+2人才培养模式,让大量学生走出去,进入到国外和地区高校交流学习。同时也开拓了更多的学术、教师、学生交流渠道,提高了我院在海外的知名度。对我院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对外交流及建立新的就业渠道等都有着突出的意义。

(五)专业基础训练和节目主持技能的模块化教学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播音主持课程进行模块分解。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按照不同阶段的技能训练要求提出“硬技能”指标专业化: 学生需根据计划要求,分阶段完成规定练习,全面实现课堂上回课、课余加强自我实训。同时还调整优化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中专业应用环节的课程教学, “软技能”指标任务化, 注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完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知识结构。

(六)注重对学生多元化技能和全方面素质的培养

改革传统教育的理念就是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创造的活动。艺术本科教育仅靠课堂学习与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我系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制定各专业艺术活动和比赛的周密计划,保证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到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

我们认为,播音主持专业一年级学生应当参加绕口令比赛、社团文化节比赛、舞蹈比赛、戏剧小品比赛、新年晚会艺术展演、演讲比赛、普通话等级水平测试(必须达到一级乙等);播主二年级学生应当参加思维比赛、播音比赛、主持人比赛、新闻写作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播主三年级学生应当参加主持人比赛、播音比赛、个人才艺比赛、朗诵、台词和配音比赛、英语演讲与朗诵大赛、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实践训练、新闻报道及评论、多媒体制作大赛等。围绕课堂专业教学的进程制定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拓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竞争能力,让学生独立组织活动和比赛,在活动和比赛中提高策划能力、协调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系列比赛,对学生进行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搜集文献、解读文献的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即兴语言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各班级的艺术活动通常由学生轮流策划、组织实施,重点是强化团队意识,交流专业信息。学院级专业比赛通常由教师策划、组织,学生参与全程准备工作,重点是发现各专业各年级优秀学生苗子,让优秀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气质和领袖气质,为学院其他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形象。

(七)尖子生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05年我系研究培养尖子生策略,根据每个尖子学生的特点来分类,开设了“新闻节目播音提高班”、“少儿节目主持提高班”、“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提高班”,强调以精英艺术人才培养为核心,每年通过选拔,让优秀学生在课余时间再次强化了专业实训,提高班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全国和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签约到省市电视台工作。同时,我系从2008年开始,为学生还开设了“影视广告作品配音提高班”、“电视节目摄像制作提高班”、“后期制作提高班”等,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作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主持人,全面掌握电视节目采编播制作的综合能力。

目前,各提高班的学生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暂露头角。如第三届新闻播音提高班成员、我系09届毕业生郭嘉宁、王江蕾就先后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和华东十省市主持人大赛冠军,目前分别在河南卫视和凤凰卫视担任节目主持工作;又如第五届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提高班成员、我系2007级学生郑斯榕和王元茹,前者获得了2009年华东十省市主持人大赛冠军,目前被浙江电视台作为重点培养的主持人之一,频繁出现在浙江卫视和华东地区的电视屏幕上;后者作为湖北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亚军,还担任了湖北卫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工作。

(八)强调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并重原则,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我系采用在校学习和外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办法,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在全国各大媒体担任实习工作。同样,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电视节,团省委、省青联年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等活动中,我系也大力支持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我系学生张进、彭冰娜、韩静雪、赵丹、吴梦茹、颜睿、施源、宋雅慧、李思等九名同学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选中,分别担任奥运会开幕式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缅甸、马尔代夫、以色列等国代表团礼仪引导员,胡莹莹、程小晋等同学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我系毕业生郑毅获得2006年央视综艺主持人选拔赛第四名;2000级学生罗强获得2005年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亚军;2002级学生朱海锐获得2004年成都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03级学生崔征获得2005年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04级学生谢甜获得2007年全国推新人大赛主持类比赛一等奖;2005级学生黄橙子荣获香港凤凰卫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冠军;2005级学生郭嘉宁获得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中华之声”主持人大赛一等奖,05级学生张直、薛征获得二等奖;2005级学生王江蕾获得2007年华东六省主持人大赛冠军、05级学生纪丽获得亚军;2002级学生帅梅获得首届全国婚庆主持人大赛金奖;2004级学生张媛获得第二届全国婚庆主持人大赛金奖;2005级学生杜依诺获得第三届全国婚庆主持人大赛金奖;2008级学生李汶忆获得第六届全国婚庆主持人大赛金奖;2005级学生赵帅晶获得亚洲小姐选拔赛西南赛区冠军,全球总决赛八强,并获得最具魅力奖和最佳上镜奖;2006级学生张禹获得2008年华东十省市主持人大赛冠军;2006级学生程小晋参加上海东方卫视“加油,东方天使”比赛获得亚军;2006级学生桂莎获得2008年武汉市“星主播超级盛典”综艺主持人大赛冠军和2009年珠海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亚军;2006级学生张艺龙、2007级学生王晓东获得2009年校园金话筒比赛全国一等奖;2007级学生郑斯榕获得2009年华东十省市主持人大赛冠军;2007级学生吴军获得黑龙江卫视主持人大赛季军;2007级学生赵丹获得美丽大中华2009中国侨乡丽人风采大赛冠军,施源获得亚军;2008级学生党凌子获得第四国际小姐大赛西南赛区冠军;2008级学生周蕾、赵依雯分获广西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和季军;2007级学生罗蔚获得2012年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09级学生黄醒恒获得河北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11级学生付安琪和杨圳涛获得2013年华东十省市主持人大赛亚军和季军;2010级学生王婵获得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选拔赛冠军,获得百万年薪和全球推介的机会。

所取得的部分成绩让我们认识到,在实施实践教学方案时,一定的实践手段及条件是完成指定的训练计划的基础。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践、课堂实践、课余实践等开放式的实验形式完成练习。这样的实践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关键技能的准确把握;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并加强学生潜移默化的心理素质训练。对于完成实践返校的学生,我系还专门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报告会和实践交流会,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吸取经验,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九)《挑战计划》让学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

学院作为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栏目在西南地区的唯一报考点,到该栏目停播为止,我系有近百余名学生赴京参加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专业培训和节目录制。作为我系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践基地,2001年,该栏目还专为我校学生录制了一期特别节目,并且还多次邀请我系学生作为四川地区高校学生代表,赴京参加该栏目高校对抗赛的节目录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十)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使播音主持系凭借学生的优异表现,成为各家媒体的人才培养、选拔和输送基地

根据十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我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改革创新,毕业生的就业面十分广泛,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其中还有部分学生考研成功,进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知名高校。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5篇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Www.lw881.com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魅力;提升措施

一、播音主持具备的语言魅力展现形式

(一)声音魅力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魅力基础是声音魅力,它由精确的呼吸、正规的发音、端庄的姿态等构成。比如,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呼吸节奏控制语音语调,在节目主持期间主持人应保证发音的标准性,只有保证标准发音,才能有效展现声音魅力。主持人的姿态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气质,还对消除紧张感有一定的作用;最主要是要做到将所有的声音要求与节目本身的效果相符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将不同的语境带入到节目中,让受众感情与主持人语言情感产生共鸣,展现语言艺术外在的艺术魅力。[1]

(二)良好的语言文化底蕴

具备深厚语言文化底蕴的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使用的语言往往更具魅力,一个充满语言魅力的播音主持人,其语言表达更具创造力、感染力,有助于提高节目质量。因此,播音主持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海量的语言知识、充足的人生阅历、良好的节目现场突发事件场控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结合节目现场语境临时提问、表达正确观点、科学点评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改善主持人、嘉宾、受众的三方互动效果。

(三)真情实感融入语言,促使播音主持节目生动性得到改善

在节目中的播音主持人应通过在语言中注入真情实感的方式强化和受众的情感交流,从而利用真挚的感情感染受众,发挥语言艺术魅力,提高播音主持效果。另外,主持人自我主持风格、个性也可以利用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凸显,这有助于吸引受众目光、获得受众认可。

二、播音主持语言魅力提升措施

(一)播音主持应对语言表现技巧合理掌握

一是,要系统性的对语言特点进行掌握、学习;所以,播音主持人应积极的对汉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主动练习语言表达的技巧,改善自身理解、运用语言的水平,强化语言感染力。二是,掌控声音存在的特点;播音主持应在各类节目中合理调整、改变语言风格,如在声音特点上更要结合节目类型做好语调调整;若主持法制类节目,应通过庄严肃穆的语调主持节目;若主持儿童类节目,应采用拟声儿童化语调主持节目,这样才有助于发挥语言魅力。

(二)对节目主持中的情绪感染给予关注

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期间的语言表达实际上也属于传递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要合理运用声音对情绪进行传递,才能改善语言感染力。因此,在节目主持中,播音主持应熟练背诵、灵活运用稿件内容;同时,在节目制作前,应积极研究受众的心理状况、特点,有目的性的将情感渗透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通过融合声音和情感的方式,将播音主持内容的本质内涵、情感意图展现在受众面前,为受众创造一幅生动形象的客观事实画卷。另外,在语言表达中要积极使用艺术性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美感,为受众预留充足的想象空间,才有助于将声音魅力发挥出来。[2]

(三)播音主持应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化底蕴、功底

播音主持人应利用假期、生活空闲时间等积极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等相关理论知识、阅读有关书籍,帮助自己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参加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帮助自己培养采编播综合能力;同时,在改善自身语言表达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练习体态语、空间语言等使用技巧,帮助自己全面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综合能力及素养。

(四)重视复合全面的语言特点

一是,重视理性沉稳特点,播音主持应将情绪合理融入节目主持环节,但要合理控制情绪,更要在理性与沉稳的状态下完成语言表达。二是,对循序渐进特点予以关注,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要积极的和受众互动,所以,循循善诱成为了播音主持语言特点之一。因此,主持人应通过控制声音长短等方式,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关注人文关怀特点,受众的情绪往往会受到播音主持人情绪的影响,所以,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播音主持人应流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语言表达方面的人文关怀特性,才有助于提高语言感染力。四是,突出语言亲和力特点,播音主持要使用受众常用语表达主持内容,才有助于改善语言亲和力,缩短和受众的间距,赢得受众喜爱。

(五)播音主持应积极训练基本功

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训练基本功,练习发声与基本呼吸状态,提高自身在节目主持中的胸腹式联合发声运用水平,使声音充满弹性、更加饱满,从而改善自身融合气息、情绪、声音的水平。因此,播音主持应积极参与学习、训练,如参加培训班,学习发声技巧等,或根据自我节目主持特点有目的性的展开训练,帮助自身夯实基本功、锻炼语言使用技巧,为自身培养独一无二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促使节目主持中的语言魅力得到强化。[3]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7篇

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对电视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电视新闻播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对电视新闻播音教学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稿件的分析和对节目的驾驭上,偏重有声语言的精打细磨。但是,新闻传播的新形势,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要“快”。一个“快”字,看上去简单,但是里面蕴涵的内容可不少。

第一,信息量增加,使传播的节奏加快了。

第二,新闻时效性的提高,使传播的速度加快了。

第三,新闻现场报道的大量运用,使主持人的思维速度大大加快了。

从表面上看,“快”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但是从本质上看,“快”代表的是观念的变革和思想的进步。

受众在进步,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他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他们对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信息的渴求,需要信息大幅度增加。人们渴望认知社会、认知世界,千变万化的世界蕴藏着无穷的乐趣。二是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在提高,这种要求在改变电视人的创作观念。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人的身影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尽可能迅速地在第一时间报道。三是人们不满足于了解新闻事件,更多的人在思考新闻可能带来的影响。

媒体在进步,他们紧紧把握时展的脉搏,紧跟受众不断提升的品位,力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各电视新闻媒体抓准“快、新、深”三个字,打造新时代的品牌新闻节目。所谓“快”,自然是指传播速度快,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刻到新闻传播到受众之间的时间段越短越好;“新”是指信息要新鲜、鲜活,是第一手的材料,一档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光念报纸的新闻节目,也不会有多少人关注;“深”是受众对新闻认知的新要求,随着受众认知水平的提升,媒体不能只满足于报道新闻事件的表象,他们需要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发生的根源及社会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提供受众认可的信息服务。

主持人在进步,变革的时代、变革的媒体使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得不变革,否则就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和越来越残酷的竞争。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播音”了,因为拿着文字稿件坐在播音间里播读,仅仅成为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不仅如此,“急稿”、“新稿”、“草稿”的大量出现,给他们的工作也增加了难度。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参与到节目策划、创作中,他们要进行现场报道,要进行新闻评论,而且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字的统率之下,那就是“快”。

为了适应新闻传播形势的变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也要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速”。我们所说的“提速”,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嘴皮子加快碰撞速度,而是缩短目击新闻到传播新闻之间的思考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质量并不能打折扣,相反更要提升。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公式:思考质量/思考时间=思考效率,这是提升新闻播音创作水平的核心基础。通过“提速”训练,我们要打造学生的“快速反应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品质。这里面包含了几层能力要求:

快速识读文字的能力。快速识读文字,是电视新闻播音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也是“快速反应机制”训练的基础。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具体要求:第一是快速浏览新闻稿件的能力,基本要做到“一目十行”,在这个环节里,要求学生理顺基本文字脉络,搞清新闻基本事实;第二是快速理清新闻事件的结构,这对整体把握新闻事件是很关键的。

快速提炼新闻点的能力。快速准确提炼新闻点是训练学生快速反应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新闻点是新闻的核心,能否提炼准确对清晰表达新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新闻事件中的基本要素,并且从中筛选出符合传播目的的关键点。

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新闻播报水平的重要要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层次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全文架构、确定重点;二是句子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把握整个事件推进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播音员、主持人的思维品质。

快速捕捉细节能力。细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往往是构成事件的基本要素。细节虽然容易被人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细节对事件起着很重要的勾勒作用。没有细节的叙述是苍白的,新闻报道往往正是由于细节而变得鲜活起来。

快速语言组织能力。在播音基础理论中,要求“无稿播音,出口成章;有稿播音,锦上添花”,这里面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流畅性。所谓流畅,顾名思义,就是语流顺畅,从听感上没有滞涩、断续的感觉。

准确性。准确性,既有吐字发音层面的准确,也有表述层面的准确,既包括叙述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也包括了评述时观点的准确性。

艺术性。语言是一门艺术,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要给人美感。这就对我们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美学的时候,我们都认识到,虽然美感包含着生理感官的,但是并不等同于它,美感是在精神上感受到的喜悦,这和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的新闻仅仅是对事件冷冰冰的表述,没有观点、态度,没有思想感情,就无法感染人、打动人,也就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如何让我们的语言生动、鲜活起来,如何富于表现力,也是新闻播音目前发展的方向。

于是,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训练模式,力求全方位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业务能力。这些训练模式是:

一、快速阅读概括法

快速阅读概括训练的重点体现在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上。

在短时间里,学生需要通读新闻,概括出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叙述部分应掌握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和原因,评论部分应掌握论点和主要论据。

快速阅读概括训练的要点,一是强调快,二是要求准。通过快速阅读概括训练,让学生适应思维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按照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的工作压力,适应快速反应、边想边说的工作方式。先要求速度,概括得可以稍微简单一些,逐渐地可以让概括的内容日趋丰满、复杂起来。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训练,主要是采用复述法。复述分为简单复述和详细复述两种,可以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所谓简单复述,即复述出新闻事件的梗概,包括新闻必需的基本元素就可以;而详细复述则要尽可能地复述出新闻所涉及的细节。不同复述方式有不同的训练目的,简单复述训练学生高质量的概括能力,而详细复述则训练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和记忆力。

二、快速逻辑结构分析法

对于学习新闻播音的学生来说,要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当拿到新闻稿件时,在经过短时间阅读后,应当迅速理清稿件的层次,这对把握篇章的结构和脉络是很有必要的。逻辑结构的分析主要是从层次结构和句段结构两个层面进行的。

我们在电视新闻播音有声语言教学模式研究中对层次结构和句段结构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但在这里,我们对逻辑结构分析的要求则是要“快”。怎样才能在短时间里快速理顺新闻稿件的结构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线条法。新闻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有各自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式,这从文字布局上就可以大致感觉到。因此,播音员在备稿的时候,应当以句子为单位,而不能以字词为单位。我们可以借助语势的概念,把句段具象成有声语言曲线的图像表示,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语言表述方式不同,线条走向也是不同的。导语部分概述性较强,表述语言较为简单,所以线条走向平稳,跨度较大;而主体部分由于要关照细节,叙述性较强,所以线条波浪形变化较为丰富;而背景部分由于是在挖掘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语势通常都是波谷式的,所以线条像余弦曲线;而结论部分由于承担结尾的作用,线条呈下行抛物线。所以,有经验的播音员往往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来判断新闻的结构。

关键词法。不同层次的句段,由于其内部逻辑关系不同,会有关键词提示,这些关键词有可能是明显的关联词,也可能隐含了逻辑关系,但是只要注意到这些关键词,就不难把握其内在的关联。

通常带有明显逻辑关系的关键词大致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更、还等等。这些关键词都提示了句段的逻辑结构。

难度较大的是那些隐含逻辑关系的关键词,需要我们去品位、洞察其中的逻辑关系。

比如:俄罗斯一架图-154客机22日下午在乌克兰境内坠毁,机上171人可能无一生还。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责成总理弗拉德科夫成立国家调查委员会,调查客机坠毁原因。

这段几十字的导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那么应该怎样迅速理顺其逻辑关系呢?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词起到了提示作用:“无一生还、已、调查”。虽然这些词单纯从词性的角度来看,并不具备逻辑含义,但是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提示逻辑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客机坠毁了,怎么样了呢?逻辑链条需要往下延续,关键词“无一生还”,提示了这层逻辑关系,客机坠毁的结果是乘客“无一生还”,很明显的因果关系。坠机发生后,俄总统非常重视,在第一时间“已”责成总理成立调查委员会,新闻中的情绪全都通过这个“已”字传递了出来,既有“因果”,亦有“递进”。而成立了调查委员会所进行的“调查”,则又体现了普京更进一步的要求,因此是“递进”关系。

理顺逻辑链条,对语气的转承是很有帮助的。而抓准关键词,对准确把握内在语,理清逻辑关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成分法。成分法是基于语法结构分析而总结出的一种快速把握新闻逻辑结构的方法。为了加快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稿件识读速度,我们本着“精简”的原则,把复杂的句子尽可能简单化。不论多么复杂的句子,我们都要根据语意进行精简性归并划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新闻语言是带有“嵌套结构”的简单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新闻的主干是简单句,可以划分出主谓宾、定状补,而每一个成分则可能比较复杂,甚至可能是一个句子,乃至是句群。理清句子主干,是我们明确新闻逻辑结构的基础。

比如:2006年8月24日,中国和越南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双方“同意加快北部湾跨界油气构造勘采和其他领域的合作进度”。在此之前几个月,两国海军已开始在北部湾共同巡逻,基本解决了双方的海上摩擦问题。

这条新闻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处理成一堆“碎句子”。

主语是中国和越南,谓语一般是动词,这里面有好几个动词,而且都是由主语施动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筛选出一个关键性的动词,以确定为谓语,而其他的动作都将作为修饰成分。于是我们就要清理各个动词之间的关系:发表、同意、开始、解决。从句子结构可以看出,前两个动词为一个组合,后两个动词为一个组合,很显然,后者不是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是一个背景资料,这两个动词就被排除,不能成为主句的谓语。前者哪个动词更为关键呢?是发表还是同意呢?很显然,发表这个动词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新闻公报的内容,是“同意加快合作进度”,于是谓语动词就确定了。这条新闻的主干结构是中国和越南同意加快合作进度,其他的部分都是修饰这项内容的,因此都可以视为状语,这样新闻的逻辑结构就清楚了。

三、快速观点提炼法

电视新闻播音发展最大的一个变革,就是播音员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播报客观信息,他们需要传播观点、引导舆论,甚至在特定场合还要发表评论。即使是播报信息,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新闻播报形式的衍生发展,无不反映出受众对新闻的渴求度已经不仅仅在事件本身,更多的,他们需要更深层的思考,无疑,媒体的观点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代的电视新闻播音员需要有极强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准确的观点提炼能力。

训练快速观点提炼法通常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中心句法。所谓中心句法,是从句段结构来分析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段落层次中的中心句、重点句,来找出新闻的核心关键句,从中提炼出观点。

比如:“着火了!快救火啊!”昨日下午4点33分,上清寺中山四路人民小学附近一居民楼突发火灾,由于炎热的天气加剧了火势蔓延,大火从底楼一直烧到七层高的顶楼,周围40多户居民被紧急疏散,消防官兵还冒着生命危险将困在楼里的5位老人背出火场,消防队在30分钟内将火势控制。

这是一条事件新闻,我们用前面所讲过的成分法,迅速地分析出这条新闻的结构,“消防队在30分钟内将火势控制”,是这条新闻的中心句。由此中心衍生出的几条脉络可以勾勒出我们的观点:“炎热天气”、“火势蔓延”、“生命危险”。很迅速地,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一方面需要讴歌消防队员不畏艰险,为民拼搏的精神,还需要警示百姓暑期注意防火。这样,观点确立,播讲态度就可以较好地把握了。

目的法。快速提炼观点还有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就是总结归纳新闻的传播目的。为什么要播出这条新闻,有什么意义和新闻价值?

把握新闻价值和其传播目的,也是提炼新闻观点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播音创作基础中,谈及思维的时候,我们说过,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的两大方式。而在电视新闻播音创作中,我们要很熟练地把这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比如说,这里我们谈到的总结新闻传播目的,就是一种集中性思维的运用。我们要求学生从新闻整体入手,找到其各个相关点,从而挖掘新闻的价值所在。

在学习备稿六步的时候,我们都学习了如何总结归纳稿件的目的,在这里,我们要把这一步凸现出来,因为它在决定新闻播音员的态度、观点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WTO总干事拉米昨天在京给中国商务部部长送上了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他说,恭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

这条新闻很有意思,拉米给送了一个生日蛋糕。到底要卖什么关子啊?生日?当然不是,接下来的话揭开了谜团:恭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卖点在这里呢!而这样的庆祝方式如此具有人性、具有人情,足以体现WTO总干事对中国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出这一点,播音员的态度和观点就很容易驾驭了。

训练法多种多样,大致就是从语言、思维两个层面入手。在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快速。速度训练很重要,这里的快速,不是说得快,而是要想得快。尽可能缩短备稿时间,通常情况下,基础训练的简单新闻稿,10―20秒的时间就要概括大意,40―60秒的时间就应该提炼出观点。

快节奏可以给人压力,而正是这种压力可以培养人高效的思维方式。

准确。准确是我们对新闻播音员思维品质的要求。光要速度还不够,更要质量。上面我们分析了新闻播音员在创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虽不能一一罗列完备,但是却能抛砖引玉,让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新闻播音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准确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不断地反复训练中,去总结经验教训,摸索规律。

数量。没有数量的积淀,就不可能有质量的飞跃。在不断的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下,学生会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会到会,从不熟到熟,直到最后,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方式。

以上谈及的是电视新闻播音快速反应训练的一些基础模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摸索出更多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不论何种方法,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培养播音员高品质的思维能力,加快他们进入创作状态的速度,努力做到眼疾口快、思如泉涌。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第8篇

分享前的做足功课

1.做好微课的开发

微课虽微,五脏俱全,经典培训书籍《交互式培训》中提出了相关理念,可以参考。

(1)课程设计要符合4个好的培训要素。

首先,课程与学员的关联度非常高,他们会觉得需求被满足了。如学员反馈:这个课程能满足我的需要,我能接触到很多实用的案例,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可以实践学到的内容。

其次,学员的参与和讲师的互动很有意义。如学员反馈:此课程参与性很强,课程很有互动性,有很多双向的交流。

第三,整个课程的结构很清晰。如学员反馈:培训师的讲授清晰简练,使用的学习材料清晰实用。

第四,授课方式可以足够吸引学员参与。如学员反馈:我的表现能得到反馈,我觉得受到了尊重,学习气氛轻松幽默等。

如果我们把刚才的四个特点做一个总结,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关注学员,或者说以学员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结构需要足够清晰。

(2)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的学习关键原则”。 成人教育领导人物马尔科姆・诺斯尔斯提出四个关键原则:自愿,经验,自主,行动。

2.做好微课分享前的准备工作

(1)与群主充分沟通,明确分享的题目,然后将课程结构和PPT发给其过目,让其提供意见,不断修订。确定好PPT后,将PPT导出成图片格式。

(2)找1-2名学委帮忙。在网络上,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交流,对于讲师而言,没人陪伴是很孤独的。学员的支持是讲师分享时的动力,找几个学员帮助讲师在分享前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暖场。如个人介绍,分享的海报宣传图片;用文字形式简介内容并重申直播课堂注意事项,如直播过程中学员禁言;必要时让学委帮忙写一份暖场词;

二是让其编写好“搜索词”,如“李海峰你学不会”;

三是分享前进行语音测试,确认网络是否异常;

四是让其帮忙做一些简单的互动,确保学员到位或增强参与感,可以巧妙点名,如“小美在哪里?给大家献个吻呗”、“小C来了吗?给大家送朵玫瑰花吧”或者预告结束可以抢红包。

五是建立异常提醒机制:提前和分享嘉宾确定好异常处理方式;如时间节奏较快或较慢、网络异常时如何处理。

(3)准备好很必要的工具,一台电脑和一个音质较好的耳麦配合使用。

分享中的正确展示

微信群分享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感,开始分享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先录制一小段真人视频,发在群里和大家问好、自我介绍并引出分享主题(此部分也可由学委帮忙完成)。

微信直播的语速不宜太快。比正常语速慢20%,学员比较容易听清楚。

语音、图文结合较佳。PPT图片使用微信PC客户端贴图,注意贴图和语音的协同性(点击看大图和听语音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另外,如果学委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文字跟进方式:建议跟进时严格按照分享者的大纲标明章节序号。

PPT讲义的内容宜精、字数宜少、字号宜大,并且多用图片、图表等视觉化手段,使学员一目了然。

微信语音每条只有1分钟,碎片感强。每条语音的结尾必须是完整一句话,建议使用过渡句铺垫下一条语音,增强流畅度。

微信虽然一对多,而且以语音为主,但仍要努力营造一对一、面对面的氛围,说话拉家常用“你”作为代词、穿插一些提问、必要时停顿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个人觉得,由主持人和分享者采用访谈对话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直播分享的时长30分钟左右为宜,超过1个小时的语音分享,很少有人能坚持用心听完。微信直播不宜安排中场休息;另外,要做好n堂秩序的引导与维护。

直播分享的最后应简要回顾内容要点,加深学员印象,并留出10-15分钟用于互动答疑。如参与人数不多,可让学委带头参与互动。针对回答非常及时、很有特点或回答很准确的小伙伴,可以点赞或文字嘉许。

分享后的持续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