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9 21:14:39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1篇

新一年,新计划,你的计划做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大家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__、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_、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_”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4、加强辅导。

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6、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再除去两分钟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7、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8、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0、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集体教研”、“学案导学”、“习惯培养”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在总结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制订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一(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2、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3、具体措施

(1)研究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

(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

(5)重视集体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的培养计划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的人物的优秀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 口述历史;历史教学;设计与调控

口述历史教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倡导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口述历史教学在我国是亟待进行的。目前我国学者对口述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口述历史教学运用情况的研究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在教师对口述历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调控方面,更加很少涉及。本文认为教师在口述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一、做好口述历史教学计划

1.对口述历史教学实施时间的计划

要做好口述历史教学计划,首先应提前做好时间上的安排。使口述历史教学能够按时地,有规律地进行。考虑到高中生的课业比较繁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原因,笔者认为,对于进行一次口述历史教学的时间安排以3—4周为宜。第一周,进行小组协商研究,寻找访谈人物与话题;第二周,小组就已确定的课题进行访谈;第三周,小组就收集到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核实,并且有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完成之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

2.对口述历史教学实施内容的计划

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教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在实施内容上也要事先做好计划和安排。让学生进行口述历史的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历史课堂教学。那么,学生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的内容,首先应与高中历史课堂内容相链接。也就是说,要根据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来寻找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亲力亲为,获取与历史课堂上相关的历史知识,掌握比教材上更加丰富的内容。那么,如果根据教学进度,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无法在当地无法进行口述历史研究时该怎么办呢?口述历史教学就无法进行了吗?笔者认为,此时,口述历史教学仍然是可以进行的。虽然无法与目前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但可以根据当地地方史,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寻找历史人物进行访谈,收集该地区的口述历史资料,丰富历史知识。这样既避免了口述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脱节,又为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口述历史研究提供了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掌握口述历史研究的方法

必须对学生进行事先培训。因为进行口访的人员是学生,而不是具备专业知识的研究者。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配合和被动的参与,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才有可能使激起主动规划该口述项目的热情。虽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口述历史活动,本身的出发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每个口述历史项目都是一场长期的艰巨活动,因此如果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培训,不仅会影响到项目的成果,甚至有可能使学生因访谈过程中的困难重重而导致半途而废。因此,事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访谈技巧培训,同时让他们清楚口述历史的基本程序与工作规范,也就成为开展口述历史教学之前所必需的工作之一。

三、定期了解学生口述历史研究小组的进度与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口述历史研究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定期对各小组的研究进度与研究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与帮助。可具体到每一个时间段,每一步骤的完成情况。比如第一周要确定访谈人物,是否完成,有什么疑问;第二周要进行访谈,情况如何,有什么困难;第三周对材料的核实,有哪些问题。对学生研究进度的了解,可通过教师的定期询问和小组上交进度报告来实现。

四、建立合作组织与资料查询平台

1.建立教师口述历史教学研讨队伍

为促进口述历史教学的发展,可在一定区域内成立教师研讨队伍,并进行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个人的知识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成立教师口述历史教学研讨队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获得更多的口述历史资料与研究技巧,那么教师在进行口述历史教学时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同一学校或同一地区成立研讨小组。不仅是教师,历史学者与爱好者都可以加入。这样既扩大了队伍,也可获得了更多的口述历史材料。同时,区域间的研讨队伍也可进行交流合作,异地调查。

2.建立口述历史资料查询平台

目前,美国大部分口述历史计划都通过网站提供了口述历史资料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免费阅读与下载功能,这些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教科书之外获得有关课程教学的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原始资料,又方便了师生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们也可以建立此类的口述历史资料的网站。包括介绍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和问题,口述历史资料,交流平台等内容。这样,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研究,又为学生提供了查询与核实口述历史资料的平台,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获得更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料。

参考文献

[1]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锦伟.口述历史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2).

[3]姚力.我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

[4]王莉.口述历史:高校历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新尝试.现代教育管理.2007(12).

[5]王艳勤.中国的口述史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4 (5)

[6]黄敬品.美国口述历史教学研究[N].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7]杨立文.口述历史刍议.纵横,2002(8).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一、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农村基层初中在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活动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相对薄弱的则是政、史、地等小学科。在我国农村基层学校,这些小学科的教学工作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农村中学特有的实际问题,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农村基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不足: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在许多农村基层初中,专业的历史教师寥寥无几,历史学科大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他们缺乏对历史教学的专门研究,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敷衍搪塞现象,严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际需要。

(二)教师教学研究不深

笔者发现,走进有些教师的历史课堂,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少有创新。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输,只顾将所有历史知识点罗列出来,甚至将一些需要理解的内容以问答题形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缺乏深入有效地研究,未能融合并利用当前历史教学改革中一些新的、有效的、能大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技巧、经验,教学成效停滞不前。

(三)校内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有些学校虽然也在学期初制订了历史学科教研计划,但直到一学年结束,这样的计划还是停留于书面,停留于完善会议记录、应付上级检查,而实际组织的活动次数少、质量差,有些纯粹是走过场,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未能发挥校内教研活动对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促进功能。

(四)课堂改革推进不足

课堂改革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最主要抓手,遗憾的是,农村初中部分历史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环节的作用,不愿多动脑筋想一些“花头”,甚至也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引用别人的一些成功的课改经验,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大多以灌输方式进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非常低下。整个课堂演变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过程,与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形势大相径庭。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力

许多历史教师虽然也能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在教学中依然嫌麻烦不愿意适应多媒体手段,或是技术掌握不熟,不能灵活运用和自主制作历史教学课件,导致初中历史课堂上难见多媒体踪影。

(六)课外拓展程度不高

在农村基层中学,有些历史教师只片面重视课堂教学,没有对历史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部分历史教师图省事、怕麻烦,在课外根本没组织这样的活动,甚至连对学生的基本指导也较为匮乏,无法体现历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如何突破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一)多措并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历史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个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与关键,农村学校也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骨干教师,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原则上应当专门从事历史教学,还要培养一批在历史知识方面较为丰富、历史教学研究方面比较深入的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出身的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龙头,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优质师资队伍。其次,要重视历史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在业务能力培养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脱产培训、跟班学习、教学观摩等,培养一批在本校、本区域有影响力的教学能手,并在本校范围内开展培训。另外,还要重视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通过新教师招录、中心校教师送教走读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现有历史教师师资结构,为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人才基础。

(二)主动积极开展历史教学研究

在历史教学中,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主动深入研究教学经验和方法,要主动汲取外地外校在历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他人经验技巧加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这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订阅教学刊物、浏览教学网站等多种方式,积极搜集历史教学经验,将先进的经验与本校教学联系起来,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养成博采众长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有较大帮助。学校还应将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建设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参加课题研究、取得教研成果、发表历史教学论文等方面进行表彰奖励。

(三)丰富载体推进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最为直接有效也更加形象直观,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有效抓手。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学校也应当通过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扎实有效组织开展、监督校内教研。首先,教研活动计划要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师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要细化到时间节点,细化到活动方式、内容,细化到责任人员,体现教研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其次,要对教研活动的形式、内容进行丰富。教研形式既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教师沙龙业务学习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实践课、观摩课、微型课、说课等方式进行,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生动的教研教改活动,让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只有建立起层次分明、内容丰满的校内教研活动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岗位成才。

(四)与时俱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历史教师要重视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专门研究,要站在时展和教育改革的层面落实、推进这项工作。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一言堂的灌输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踊跃发言、拓展思维,保护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创新的智慧火花。教师还要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演示设置情境,以及组织研讨专题活动等方式,赋予初中历史课堂更多的活力,使历史教学呈现出更加活泼的良好状态。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主体性的体现,教师一定要以此为目标和抓手,扎实有效推动教学深入进行。

(五)体现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功能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历史教学所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的信息量也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历史教学的生动丰富程度。例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的直观效果,笔者专门开展了教学演示,通过图片对比、数据对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人均收入、家庭拥有的家电数量、存款数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对比,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等方面素材,在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震撼,尤其是对比的巨大反差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效果的有效路径。

(六)积极开展拓展活动巩固成效

历史教学中,许多内容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进行延伸,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研究、梳理和总结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拓展教学课堂,例如《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中,指导学生编写调研计划,针对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背后揭示的深刻道理,自由组合开展社会调查,从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感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从而达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这样的拓展活动既是对历史课堂的延伸,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广大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拓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有效部署,确保每一次的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立足农村基层教学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学校也应加大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创造、优化各学科教学的条件和环境,帮助教师着力打造更具活力、更加高效的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4篇

一、从口述史到教育口述史

“口述史(OralHistory,或称HistorybyWordofMouth)是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进行,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的一种记录,是受访者与历史研究工作者合作的产物。”[1]5-61948年美国历史学家艾伦?内文斯(AllanNevis)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口述史研究室,标志着口述史学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口述史的对象是亲历者或见证人:其内容是他们有历史意义的亲历事件、经历,以及他们的看法;口述史的方式是口头表达或自述,以叙述为主;采用的手段是与访问者面对面交流,笔录、录音、录像,最后形成文字。口述史可以弥补文献不足和印证史料真伪,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述史是一种更生动、更立体地表述历史的类型或方式;为普通民众服务;是一种新的历史教育手段”。[2]145

教育口述史就是应用口述史的方法,关注教育领域的普通层面、普通教育人的回忆、亲历的历史记录。它是围绕普通教育人所建构的历史。教育口述史将视角从教育的精英人物转向普通的教育人,从上层转移到下层,实现教育史研究的革命性转变。纵观国外口述史研究,西方的《荷马史诗》、《马可?波罗游记》是众所周知的最早的口述史书。当代国外口述史研究的整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口述史学理论研究深化,成果多样丰富。国外口述史学既重视实践项目的开展又重视理论建设,尤其是美国的口述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极为丰富。其次,口述史学研究应用于各个领域,范围广阔。其研究涉及到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妇女史、地方史、黑人史、军事史、艺术史、家庭史、传记等各历史学分支,广泛应用于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医学以及课堂教学等领域,集中体现了口述史的社会功用和价值。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第三,口述史学研究机构健全,项目繁多。第四,口述历史教学的普及程度广,效果显著。国外许多大学都根据自己的特色开设相应的口述历史教学课程。

国内有关口述史学理论的研究的著作主要有:《口述史学》(张广智2003)、《口述历史分析》(齐小新2003)、《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杨祥银2003)等。这些著作主要立足建构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框架,回顾口述史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提出口述史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同时启动国外口述史名著的翻译出版工作,如2000年出版了著名历史学家P?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除了理论性的著作外,还有大量的专题性的著作出版。人物的口述研究仍然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口述史学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得到了应用,《日本侵华教育史》(齐红深2004)、《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吕铁力2002)、《妇女受暴口述实录》(宋美娅2003)、《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沈志华2003)、《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定宜庄2003年版)、《中国知青史》(刘小萌2004)等等。部分史学杂志开辟了口述专栏,口述史的个人网站不断涌现,实现了口述资源共享。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口述史的定义、内涵;功能、比较、困境和特征等。然而,教育口述史的研究却不多见,于述胜先生在《教育口述史漫议》一文中指出:“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的教育口述史著述当为舒新城的《我和教育—35年教育生活史》(中华书局1946年)。作者自觉的‘生活史’视野,对教育和学术中‘人’与‘人生’的关照,以及作为教育史家的自我反思精神,都使该书成为当之无愧的口述史范本。”[3]

除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外,近年来出版的《潘懋元教育口述史》、《顾明远教育口述史》是对两位教育学家的教育生涯的系统总结。有关教育口述史的论文也不多见,教育口述史的拓展和研究之路还很长。越来越多的中国现、当代教育史研究成果,也开始把口述史材料作为重要的或辅的手段,司洪昌的博士学位论文《嵌入村庄的历史———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在这个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教育口述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为农村教育口述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二、农村教育口述史的基本要素

农村教育口述史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人”,它在加强群体研究和精英研究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人民大众。从历史学的角度讲,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体,走向民众才能够真实地再现历史。口述史学有通俗、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内容方而,揭示的是普通人的历史,能引起普通群众心理上的共鸣。教育口述史,特别是农村教育口述史描写农村普通教育人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农村教育口述史使教育史研究走出书斋,来到普通教育人中间,更贴切、更真实地复活历史的原貌,写出形象化的历史,也便利了教育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传播。正如西方口述史学家所言:“各类群体的所有人的生活经验一旦能够被用作历史的原始资料,史学就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层面。”[4]

下层民众的历史构成了历史的主体部分,农村教育口述史构成了农村教育史的重要部分。因此,那种无视普通民众的史学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口述史学的出现及其后来的发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事实上,历史并非只是帝王的历史,文化也决不仅为主流社会的精英文化,教育也绝不仅是教育家铸就的教育。尤其在社会的转型期,那种影响着数以亿计民众的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权力或政令控制之外的一种潜在力量。对这种“国情”、“民情”的认识程度如何,将影响着转型期中国教育变革质量和发展速度。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专门研究农村教育人行为模式、文化心理、社会态度及其信息传承等方面的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并将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的目标:探索在视角转移下,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记录那些为农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瘦弱的脊梁托起了跨世纪希望的农村最普通教育工作者;记录他们为农村教育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记录他们平凡的一生中的辉煌和闪光点。这样才可能复原历史的真实,顺应史学变革的方向,为应对“教育史危机”提供新的思路,农村教育口述史的研究内容应该集中在: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区域选择、对象确立、方法应用;农村教育口述史特点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反思;口述史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农村教师访谈录;农村义务教育口述实录;特别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是中国教育精神的真实写照,全景记录农村教育的风风雨雨,还原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可以综合地、立体多元地观察农村教育,实现教育史研究的突破。选择那些在农村为教育奉献了一生而今活着的教育工作者为访谈对象;他们一生与教育结缘,与讲台为伴,与学生为友,铸就了中国农村教育的“蜡烛”精神,这是鲜活的历史,是活着的农村教育史。口述史要记录他们教学与生活的细节,记录这些默默无闻的教育耕耘者人生的酸甜苦辣,反映农村教育发展的全景。

在掌握国内外口述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口述史的基本方法,借助现代化媒介及手段,深入到农村教育的基层,想尽办法找到那些健在的教育人。把握访谈对象的回忆、回忆的年代和场合以及叙述人与事件的关系等关键要素,达到回忆真实和历史真实的统一。把采集到的口述资料加以整理,并结合地方志、地方教育志,综合分析采访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解释中国农村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教育变革和发展,揭示农村教育发展中那些奠基人的平凡生活和奉献精神,填补教育史研究中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缺失。

访谈法是教育口述史重要的方法,另外辅之调查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比较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具体的方法步骤为:首先是做好教育口述凭证的搜集:这是口述研究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作流程的第一步。访谈是普遍采用的研究手段。其次是教育口述凭证的整理:做好口述凭证的分类和比较分析,结合文字史料,确保口述史料的完整性和客观性,这是后期成果的基础,也是研究成果的内容。再则是教育口述文献的利用和估价:为研究服务,验证其客观性。在操作上要做出规划,撰写计划提纲,列出访谈计划,预设访谈问题,列出访谈对象,预计访谈结果,考虑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理清计划实施的基本思路,使前期准备充分、周密、切实可行。研究者奔赴取得联系的被访者所在地进行访谈调查,按照计划实施,随时反馈信息,取得预期的口述史料。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占有较多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三、农村教育口述史的展望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5篇

4月5日晚,应长沙市城市规划协会、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邀请,省社科联委员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孔子学院特邀学者,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故事湖南》主讲人郑佳明教授来到金麓国际2306多功能厅作主题为规划与文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喻定权主持,来自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化工医药设计院、中航规划建设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多家设计单位的代表共计120余人参与聆听了这一讲座。

此次讲座亦是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第53次集中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知识与文化”为主题每月举办一次,是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教育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集中学习旨在提高单位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文化人士,从多种角度为单位员工进行专题演讲和报告,提供最新的理论、观念和信息,启迪思维,拓宽视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推动单位的业务水平。讲座开始,喻定权主任首先阐述了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并致辞欢迎郑佳明教授的到来。

郑佳明教授接触规划工作由来已久。九十年代曾任长沙市西区区长期间他心忧西区发展组织并参与了当时西区详规的制定,这也是长沙市最早的详细规划。后来,他又担任了长沙市规划推动委员会副主任,一直致力于推动长沙市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郑佳明教授关注于深层次上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为使群众、干部、知识分子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长沙的历史、发展再认识,他曾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有关湖湘文化书籍编写、影视宣传等工作。

在讲座中,郑佳明教授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以及湖湘历史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郑教授指出,当前我们对从文化史角度进行的中国古代城市、世界城市以及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财富,是鼓舞城市向前发展的精神基础。城市建设不会拔地而起,它需要这一基础。当谈到对“文化与规划”之间关系的看法时,郑教授认为虽然文化与城市规划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文化确实受到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且文化也制约个人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由于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其也是各朝各代名人贬谪之地,这些都对湖南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外,人口的迁移、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共同影响并造就了湖南人民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珍贵品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重大的事件,都不乏湖南人民前进的身影。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6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7篇

俄罗斯社会科学管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按其职能和隶属关系分为以下5组。

第一组,由联邦、部和主管部门以及基层科研机构组成的自上而下的科学管理体系。联邦一级的管理结构包括:总统和总统行政事务管理局;政府和中央机关管理机构。总统行政事务管理局下设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并由总统助理专门负责科研问题。政府和中央一级的科学管理机构包括:俄罗斯联邦会议及其下属科学、文化、教育、保健与生态委员会和科学分委员会;国家杜马及其下属教育和科学委员会与科学分委员会;中央机关中的科学和教育部;跨主管部门科技政策协调委员会。部和主管部门一级的管理机构包括:俄罗斯科学和技术政策部;科学、高等教育和技术部;科学院等。基层科研管理机构包括:科学中心;研究所;地方研究机构以及仍处于萌芽状态的独立研究机构。

第二组,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对科学需求的变化,俄罗斯境内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新增设了一些市场需要的科研机构,那些过时的、脱离市场需求的机构被撤销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科学院除保留了原苏联科学院时期设置的4个社会科学学部(即历史学部,经济学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学部,文学和语言学部)以外,新增设了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学部,原社会科学总部被撤销了。目前各学部的科研组织结构具体变化如下:

历史学部除保留原有的考古学研究所、通史研究所、俄罗斯史研究所(原苏联史研究所)、斯拉夫和巴尔干学研究所、米克卢霍一马克来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原苏联科学院档案馆)以外,新增设了物质文明史研究所、彼得大帝民族学和人类学博物馆。学部设以下学术委员会:历史研究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委员会,俄罗斯革命史问题学术委员会,社会改革与革命史问题学术委员会,俄罗斯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史学术委员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一般发展史和特殊发展史学术委员会,宗教在历史中的作用学术委员会,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俄罗斯学术委员会,俄罗斯与世界经济史问题学术委员会,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科学学术委员会,历史人口学和历史地理学学术委员会,古文献学、档案学和历史-语文邻近学科委员会,历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应用委员会,纹章学委员会,俄罗斯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原苏联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斯拉夫文化研究与普及学术委员会。撤销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史学术委员会,社会学问题学术委员会,东方学学术委员会,斯拉夫学学术委员会,苏联外交学术委员会,科学史学术委员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史学术委员会,历史地理学和制图学学术委员会,考古学学术委员会,国民经济历史科学数据委员会,苏联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俄罗斯巴勒斯坦协会。对以下学术机构实行科学方法论领导:俄罗斯国家历史公共图书馆,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文和哲学研究所,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史研究所,布良斯克社会科学研究所,雅库茨克科学中心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所,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史、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所,乌拉尔分院历史和考古学研究所,乌法科学中心历史、语言和文学研究所,达吉斯坦科学中心历史研究所,鞑靼斯坦科学院伊勃拉吉莫夫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所,乌拉尔分院卡累利阿科学中心和科米科学中心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所,卡尔梅克社会科学研究所。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学部保留了原有的国家与法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新增设了社会、政治研究所和人学研究所。撤销了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史研究所。设以下学术委员会和协会:哲学教研室圣彼得堡哲学教研室、俄罗斯国际法协会(原全苏国际法协会),俄罗斯政治科学协会(原全苏政治科学协会),俄罗斯美学协会,俄罗斯心理学家协会,俄罗斯社会学家协会(原苏联社会学协会),全俄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协会,俄罗斯哲学协会(原苏联哲学协会),科技史和科技哲学全国委员会,人的活力问题科教中心,科技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学术委员会,俄罗斯生物伦理学全国委员会。撤销了国家、政府和法的发展学术委员会,无神论和宗教批判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宇宙空间法律问题委员会。

经济学部除保留了原有的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圣彼得堡经济和数学研究所,农工联合企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所,远东研究所,索契科学研究中心,生产力和自然资源研究委员会(原生产力委员会),经济理论和企业经营教研室,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沃洛格达科学协作中心。新增设了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市场问题研究所,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就业问题研究所,对外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过渡时期经济问题研究所。撤销了计划和标准科学研究所,全苏控制论科学研究所,国际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设以下学术委员会:市场经济及其职能机制形成问题学术委员会,经济最佳职能系统理论基础学术委员会,农业改革问题学术委员会,地区经济与国际关系问题学术委员会,社会和文化发展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俄罗斯经济部和俄罗斯科学院人口和劳动资源问题学术委员会,中国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经济科研机构协会。撤销了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经济学术委员会,“两个体系和不发达国家经济竞赛”学术委员会,苏联国民经济概况学术委员会,价格形成的基础学术委员会,国民经济最佳计划与管理学术委员会,人口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苏联生产力配置学术委员会,基金、基本投资和新设备学术委员会,生产的经济核算和物质刺激学术委员会,生产力委员会,发展中国家问题学术委员会。对以下机构实行科学方法论领导:俄罗斯经济部和俄罗斯科学院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研究所,西伯利亚分院工业生产的经济与组织研究所,雅库特科学中心北部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经济研究所,布里雅特科学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远东分院经济研究所,阿穆尔斯克综合科学研究所,乌拉尔分院经济研究所,科米科学中心北部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所,乌菲姆科学中心经济研究所,科拉科学中心经济问题研究所,卡累利阿科学中心经济部和俄罗斯科学院达吉斯坦科学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

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学部下设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欧洲研究所,非洲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比较政治学与工人运动研究所,世界研究所。成立了美国问题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非洲国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问题学术委员会。

文学和语言学部保留了原有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俄罗斯语言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卡尔梅克社会科学研究所,外语教研室,圣彼得堡外语教研室,伊勃拉吉莫夫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所。设有“俄罗斯和世界精神文化(语言、文学、民俗学和艺术)基础研究规划”学术委员会,世界文化史学术委员会,民俗学学术委员会,俄罗斯斯拉夫学全国委员会,俄罗斯联邦突厥学家全国委员会,俄罗斯芬兰—乌戈尔语系语言学家全国委员会,语文科学史委员会,普希金委员会。撤销了当代世界文学发展学术委员会,苏联民族语言发展学术委员会,“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诗学和小说风格学问题”学术委员会,俄罗斯古典小说史学术委员会,苏联语言学理论学术委员会,词汇学和词典学学术委员会,民间创作学术委员会,方言学和语言史学术委员会,苏联斯拉夫语文学家委员会。

第三组,支持科学发展的基金会。对于俄罗斯社会科学来讲,基金会的成立是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与管理系统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研管理形式,是俄罗斯改革的直接结果。目前,俄罗斯有三个较大的基金会——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和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会。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基金会,其中包括地区的、地方的和城市的基金会。上述三大基金会属国家独立机构,同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和技术政策部有密切联系,但其工作性质有原则区别。它们的成立为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家的科研课题和论著的出版提供了物质保障,活跃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引进了竞争机制和初步创建了专家鉴定体系。除此之外,在这一组中还应该包括外国在俄罗斯设立的基金会,它们之所以能在俄罗斯科学舞台上出现也完全是同俄罗斯的改革分不开的。因此,它们的出现也可算作俄罗斯科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新特点。尽管它们不涉及俄罗斯科学研究管理结构,但它们给予了俄罗斯科学组织或机构以及部分学者非常现实的财政支持。

第四组,“社会组织”的成立,包括各种学术团体、职业学者联合会、研究院或协会、各种国际研究院或协会。它们在规模上、结构上、权威性和其他参数上都各不相同。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说明俄罗斯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高涨和科学结构化的进程远远没有结束。另外,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俄罗斯科学管理系统中由部级单位和科研机构联手成立的两个机构:一是由科学和技术政策部与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联合成立的地区科技合作中心,该中心的出现说明国家科技政策发展的新方向;二是由科学和技术政策部与国家科学、高等教育和技术部联合成立的共和国专家鉴定委员会科研咨询中心。该中心是独立机构,负责对科研规划和草案的鉴定与评估,落实国家科技政策。共和国专家鉴定委员会科学咨询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过去时期在数量上占统治地位的主管部门鉴定委员会评定的质的变化,即中心采用非意识形态化的、客观的、独立的和正确的现代方法对研究规划与草案作出恰如其份的鉴定结论,真正发挥专家鉴定应尽的职能作用。

第五组,“科学和科学服务”部门所有制的新形式。最近几年,随着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的深入发展,在俄罗斯科学组织中出现了独立的科研机构或部门。这些机构和部门的建立或是靠原先属于国家的科研组织和企业的私有化,或是靠有关“科学和科学服务”部门的各种私人企业而建立起来的。但由于俄罗斯今天仍处于“混乱时代”(俄罗斯人用这个本来专指俄国16世纪末17世纪初变乱迭起的那个时期的术语来表征和指称当今的俄罗斯),加之有关数据不全,甚至在一部著作中前后说法都不一致,所以对于目前俄罗斯的国有与私人独立科研机构或部门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很难作出评价。再者,这里所讲的俄罗斯改革时期出现的独立科研机构又往往集中在部门科学系统和工厂科学系统内,也有一部分是设在科学院科学系统和高等院校科学系统的“科学和科学服务”部门以及科学中心内,其研究对象多为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三、科研经费

俄罗斯在改革年代已形成自己一套新的科研资金筹措系统。科研经费除主要依靠国家预算拨款外,还依靠部分预算外资金,以及大企业家、高等院校、私人非盈利组织、国外和学术组织的资助和捐赠。

俄罗斯科研经费拨款来源的构成 %

1994

1995

1996

国家预算拨款

61[*]

60.5[*]

60.7[*]

预算外资金

6.3

6.7

6.2

大企业家资金

19.9

17.4

15.3

高等院校资金

0.2

0.1

0.1

私人非盈利组织资金

0.1

0.02

0.5

国外资金

2.0

4.6

5.6

学术组织资金

10.5

10.6

11.5

*包括大学预算拨款(1994年—0.6%;1995年—0.3%;1996年—0.3%)和国有部门组织资金(1995年—13.3%;1996年—12.9%)。

资料来源:《俄罗斯科学数据:1997年(统计手册)》,1997年,莫斯科: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出版社出版,第45页。

由于预算外资金和地方以及国外资金比较分散,所以在此着重介绍国家预算拨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研经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国家预算拨款分为5个方面:(1)部和主管部门;(2)专项预算基金;(3)优先发展规划;(4)支持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派的竞争资金;(5)基础科学和基础教育计算机联网和数据库的建设资金。资金管理由俄罗斯科学和技术政策部负责。

1.部和主管部门的科研经费

该项预算内科研经费包括科学院系统、部门科学系统和高教科学系统的拨款。由于俄罗斯社会科学机构主要集中在科学院系统的俄罗斯科学院内,所以在部和主管部门的预算拨款中着重介绍俄罗斯科学院的科研经费。

俄罗斯科学院预算内科研经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日常经费;二是科研机关、其他科学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日常经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预算经费。俄罗斯科学院的“基础研究”预算经费分属于俄罗斯科学院院部、西伯利亚分院、乌拉尔分院和远东分院,其结构共分四大项:地质考察;住房补贴;科研机构经费;专项计划开支。后者又分为科学文献出版费、购买图书文献费、优秀学者和青年学者的国家奖学金、研究所科研设备费、房屋修缮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经费、俄罗斯科学院博物馆开支、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经费、俄罗斯科学院管理的储备金等19项支出。科研机构经费包括科研费用和工资。俄罗斯科学院院部的“基础研究”预算经费,由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决定和直接拨给下属18个学部(其中包括5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部),科学中心,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主席团,俄罗斯科学院机关。最后,各学部和科学中心等根据下属科研机构具体预算申请情况再进行分配。

2.专项预算基金

该项预算拨款包括对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科技领域小企业发展基金会的拨款。因后者主要资助的是具体企业经营方面的应用研究,所以在此不作介绍,而主要介绍前两个基金会的经费与管理。

根据1992年4月27日俄罗斯总统第426号《成立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的命令,俄罗斯政府每年向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拨款3%的联邦科学预算资金。1992年11月3日俄罗斯政府通过第845号《关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的决议,正式批准基金会章程。一个月以后基金会课题招标工作启动。1993~1994年共认真审查了3.6万份申请,(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2000份申请),其中6000份获得资助,资助率只占16.6%。资助率不高的原因并非完全由于内容偏差和质量不高所致,而是由于资金有限。为此,俄罗斯政府于1994年将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3%的联邦科学预算拨款提高到4%,从而缓解了基金会1995和1996年的科研计划招标活动。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绝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研究报告和出版基金。1993年,这两项费用占基金会预算拨款总额的60%,1994占75%。除此之外,基金会对举办学术会议、科研集体的物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及数据库的建设也给予资助。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的活动经费(包括场地租赁费、人员待遇、技术装备费、专家鉴定费等)只占费用总额的1.2%。

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是于1994年11月在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因此,1994年头10个月,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是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那里分得的,1994年最后几个月的经费则由俄罗斯政府通过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部拨给的,这笔联邦预算经费共计53亿卢布。也就是说,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1994年的经费来自两个渠道,共计142亿卢布。据俄罗斯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的统计资料证实,1995年国家从“基础研究和科技进步”联邦预算中共拨给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236.656亿卢布,1996年——481.511亿卢布,1997年——1361亿卢布。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的预算拨款主要用于资助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个人或小集体的课题研究、出版、考察、会议、国际交流等活动。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通过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为课题研究和著作出版等提供的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解决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出版难的问题,同时也使人文社会科学家间接地获得了国家拨款的资助,缓解了人文科学家工资收入偏低的局面,稳定了科研队伍。

3.优先发展规划经费

该项预算内拨款包括以下7项规划用费:(1)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研制经费;(2)国家科技规划研制经费;(3)地区科学中心和地区科研规划研制经费;(4)国际性草案和规划研制经费;(5)重点国民经济规划和草案研制经费;(6)科学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制经费;(7)急需购置仪器和设备规划以及其他经费。其中,国家科技规划、重点国民经济规划和草案以及国际性草案和规划从苏联解体后就开始列入了俄罗斯联邦预算拨款项目,其余各项从1993年和1994年才开始立项并同时列入国家预算拨款。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根据俄罗斯科学改革发展战略和俄罗斯社会需要,对科研优先发展方向作了适当调整:撤销了俄罗斯大学发展规划;增加了科学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急需购置仪器和设备规划以及其他规划的拨款项目;把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放到了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地区科学中心和地区科研规划也从原来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在规划的管理上,每项规划都设有各自的学术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是从事相应问题研究的科研机构的代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规划,除每项规划设有学术委员会外,还设有科学政策委员会。科学政策委员会不仅有俄罗斯科研机构代表参加,而且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此外,还有一些规划是按学科划分的,每一学科都设有自己的学术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主要负责专家鉴定,具体草案的筛选、审核和成果评估工作。从总体上看,在学术委员会中都设有一个由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和学科委员会主席组成的领导核心小组。核心小组每年举行1-2次会议,主要解决向各个学科规划拨款和与资金划拨有关的资金分配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苗诺夫,E.B.,1996年,《俄罗斯科学的现实与幻想》,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

2.阿夫杜洛夫,A.H.,库利金,A.M.,1996,《俄罗斯科技潜力结构与变动》,莫斯科:乌克兰艾利多利阿尔出版社出版。

4.1996年6月13日俄罗斯总统第884号《关于俄罗斯科学发展理论》的命令,载于《俄罗斯科学院通讯》,1999年第10期第867页。

5.1996年,《俄罗斯科学发展理论》,载于《俄罗斯科学院通讯》,第1期第25-27页。

6.1998年7月2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对《科学和国家科技政策》修改和补充的决定,minstp.ru/docs/uri/98/0-4/i.htm,1999年11月5日下载。

7.1993年,俄罗斯科学和技术政策部《关于地区科技政策》,minstp.ru/docs/min/05-001/htm,1999年10月11日下载。

8.1995年,《俄罗斯的科学:1994年》,莫斯科: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出版社出版,第105页。

9.《俄罗斯的科学经费》,peress.minstp.ru/ru/statist/stattin/htm,1999年8月9日下载。

10.《俄罗斯科学院》,199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

11.《俄罗斯科学院》,1995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第75-95页。

12.1993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上议院关于《俄罗斯科学院》的规定,minstp.ru/docs/uri/99/2-016.htm,1999年11月5日下载。

13.索尔特科夫,E.T.,《关于1992年基础研究优先发展方向管理的工作报告》,minstp.ru/docs/min/12—003.htm,1999年10月11日下载。

14.《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的拨款条例》,minstp.ru/docs/min/24-001.htm,1999年10月12日下载。

15.1996年2月27日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关于俄罗斯科研机构拨款计划》的规定,载于《俄罗斯科学院通讯》,1996年第六期第570-573页。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第8篇

【摘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际教育研究的关键课题,更是我国推行新课改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也得以推进,而且让学校、老师获取了更多的独立的开展筹划的权力。为了更好地充实学科教学的内涵,满足同学、老师、学校建设多样化的追求,深化教师对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学校理应加强对学校校本课程的指导和管理。本文以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为例分析其实施和管理的策略。 

现时,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沿革正日益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的三级课程的管理体制也因此受到重视而被逐步推广开来,用以实现对课程框架、建构与课题的修饰和完备。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借鉴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地方的差异,发挥学校、教师的优势,有效展开校本课程设计,发扬同学们的个性特长,促使同学们去主动学习、探究学习。通过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开发形成凸显校园特色,体现办学宗旨,促使同学们自我成长的多元化的有筛选的校本课程,则逐渐成为符合学校、老师及同学成长要求的有益措施之一。

一、“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

20多年前,“校本课程”一词已然出现,英、美等国最先提及。校本的说法来源于通过对教育权力的改革,使学校能够独立地决策日常工作。为了学校自身质量的提升,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管理等多种多样的做法层出不穷,校本课程则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之一。“校本”可以理解为以校为本,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教育改革的基点是学校,以校为本是一种要重视学校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没有学校自身的主体作用,一切改革都难以成功。

校本课程也可称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课程”,国家基础教育的主要构成成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能够确保国家范畴里的同学们得到基础的一致的、均衡的培养,是国家区域内的所有学校的课程具备一定程度的水平,并给予国家领域里的教学测量充分的统一的准则、引领效用”。它选取必修课的办法,采取研制—开发—推广的模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广,带有强制性、权威性。“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从国家课程标准出发,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念的支持下,当地教育管理机构在规定课时下,依托地区独有的素材条件来筹备策划的课题项目。它是依据合理的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来规划并设计,是以带有地域或民族特色。校本课程可以把其看作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特点而量身定制的课程,在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校本课程是指该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推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析同学们的要求,深度挖掘本地社区、校园资源而设计规划的多元化的、便利同学们挑选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该校的校长、老师做主,通过推行“问题解决”即“自上而下”的方式,借用“实践—评估—开发”的开发模式,来符合各类社区、学校、同学们的差别要求,故而带有适应性、参与性。

校本课程是由该校担当任务的相关老师来统筹、推行、测量的课程。其课程统制、推行和评价会产生“三位一体”的效果,由该校老师担负责任等等。

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基本精神。本文觉得: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老师来统筹策划、推进及测量的课程。即以该校老师、同学为主要角色,选取校园这样的环境,确认国家、地方课程推行的根基上,合理辨明同学们的要求,搜集、融合本地社群、学科的素材资料,按照该校办学理念、教育目的而架设的多元化的、便利同学们遴选的课程。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实施和管理的对策

徐玉珍教授将历史校本课程开发阐释为:在学校现场开展、推进的,在国家、地方设置的大纲的基础理念的引领下,结合该校本身的实质、特色、设施、可选取并使用的素材资料,让学校的历史老师自觉、自主、自立或与校际组织协同展开的,意图适应该校同学学习要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行动。

结合以上概念的分析,本文将其阐述为:立足于确保历史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按照学校教学观念或办学特色,合理分析本校同学们的历史学习情况,经过该校历史老师或历史老师与其他教职员间的互助,有效挖掘校内外各类历史资源的形势下,选编、改编、新编历史教材或筹划历史研习实践的模式,施行独立架构、统制和推行的,便利同学们遴选的多类别的历史学科的实践行动。

历史的新课改的成功实行需要依靠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的设计和推行的力量,同时它也有益于教学、育人任务的顺利达成。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努力做到:

(一)评估学生需求,拓宽开发渠道

校本课程以生为本,因为同学们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对象。想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推进新课改,必须倾听同学们心里的想法,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并且提出合理的对策,增广课程开发的渠道。

1.聆听学生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性

“以生为本”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蕴涵的重要精神,因而要按照同学们的想法设计为同学们的成长服务。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重视同学们的独有的个性的想法与要求,此为最本质的一个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按照同学们的设想要求办事,聆听同学们的建议,鼓励同学们积极加入到课程的规划、设计中去。科学评估同学们的需求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回归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原、基础。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是通过对学生现有状况即现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与要达成的的知识、技能、能力等间的差别的解读以进行课程的计划、统筹。每一个高中同学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追求,历史科目必须在项目编排、策划上看重同学们的特质,体现出特性的差别。因此,历史校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应努力调动同学们的兴趣,提供同学们课堂互动的空间,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历史校本课程的开拓人员要做到心中有同学,关注同学们的想法,这样才能统筹部署出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从而给同学们提供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利于同学们个性的养成。

2.创建公正透明的组织管理系统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行,离不开科学民主的开发、管理机构的组建,选用合理的针对性措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给予其足够的资源支撑和政策规范。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过程繁杂而又灵活多变,需要适时调整、改进,这就对开发、管理机制的架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脚踏实地的逐个突破。历史校本课程的筹划相比于另外两种模式来说,非常注意学校、老师、课程专家等成员发挥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历史校本课程规划时,学校领导应转换角度,以人为本,建设起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学者等构成的开发组织,并形成完善的制度,强化组织的监管,让其过程更加透明、公正。“高中历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明确学校要创建起突显本身教学目的的和谐教学领域,在此情景里,应该要细致地创造出学校主管、所有老师尤其是历史老师能担负的对应的任务、主动带动历史的教育革新的课程开拓的氛围。”即创设出友爱、开放的设计场所,营造出校园管理的民主性。学校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摸索经验,进行系统的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规划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挫折与问题,因而,学校应规划好相关程序,科学的调研分析校内外环境,按照其要求设置恰当的课程目标,设置课程项目,设计、推进和测评课程。具体行动时,学校可以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将之与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建构起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把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深入。在践行的历程里,学校的决议监管、历史学科的铺排方式都应该按照留存的缺陷展开持续的整顿、改造。学校要敢于放手,转变态度,服务于师生,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制度扶植课程的筹划工程。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减轻教师课务负担,建立起公正、透明的管理监督体制。

总之,学校要合理运用相应的权力,构建起公正透明的组织监管体制,鼓舞广大师生深入其中的激情。

(二)强化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增强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

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行动,教师是践行校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成员,其设计规划的态度、专业技能关系到课程筹划的最终效果。所以,强化培训、提升课程意识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更新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意识

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课程开发的成败,而历史老师作为具体行动者、任务承担者所代表的意义更是不容置疑。历史校本课程能高效展开,与历史老师的付出密切相关,他们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课堂的主导者,参加课程的决策,亟需更新理念,增强课程意识与开发技术。

“课程意识是老师的一项基础专业认知,对课程的规划、推行的基本应对,是老师对课程的结构的基础理解,含有老师对课程的实质、构造和效能、特定课程的本质和价值、目的、内容、研习实践形式、测量、规划、推行等方面的基础心理、关键精神,以及在课程的执行里的引导方向。”然具体操作时,大部分历史老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脱离实践。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做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增强课程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从而提升课程开发的质量。开拓历史校本课程时要有充分的理论、思想准备,而过去的历史教师学习的多是与高考、升学有关的知识,缺少相关教学理念方面的强化。历史科目的开拓需要历史老师学习新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汲取前沿理论丰富自身内涵。老师应该仔细明辨并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一位课程的开发者和主导者。

2.强化在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桑德斯特罗姆、埃克霍尔姆提出:“在职培训在相当水平上应该从每个学校的层次上去施行,而且,在职培训的专门人员应该辅助学校职员部门能够用簇新的视野来对待本身的机构,学校建构的必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在职培训的追求。”历史学科的设计明晰了历史老师的知识结构,更是设置了开发技术的高层次的准绳。但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过选择合理灵活的举措去加强历史老师的行动操作技艺,以便于有效率地完成需要担负的任务。

(1)立足基础,有效推进校本培训

新课改提出按照“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准则,强化培训的资源创建的要求。校本培训是“在教学的专业型成员的引领下,由学校利用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探索行动的办法去鼓动、组建、决议、设计、筹建的一种培训学校老师的校园内部的训练。”为了达成促进学校、教师成长的目标,应立足校情,凭借自身优势展开校本培训,让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间的方式,提供制度上的倡导与鼓舞,激发广大老师的热情,来适应校本课程规划的需求。校本培训要有针对性,注重鼓励老师设计筹备的激情,促进老师业务水平、科研水准的延展,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等角色,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为深化老师的校本教研的才干,学校要多搭建培训、协作沟通、成绩展示的平台。老师依此展开自我学习和反思,通过问题来指引钻研,实践探索以处理问题。当然,还应该要约请专家莅临指教、核心老师经验介绍等,让老师获得多方面的指点,带领老师的科研素质、实干才能的提升。

(2)开展多样化的校外培训

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教师的提升是有限的,还需要积极的与外部进行合作交流来充实自己。校外培训以其丰富的形式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教育行政机构组织的短期集训、校际间的考察、同伴学校的交流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培训学习,可以让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准。

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还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教师要经常性、系统性地开展自我学习,学习与课程开发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教师间要互相帮助,学会合作探究,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

(3)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要鼓舞老师积极加入到历史校本课程的筹划中去,就急需满足老师自发教研的本质需求。那么,怎样调动教师的研究内需,就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学校不能强制开发校本课程,应该激活教师的内需,让教师自己认识到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激活教师的内在动力,需要学校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热情。例如评选优质的科研项目,相应奖励的设置或者校际间的荣誉评定等,让校本课程的开拓任务与老师自身密切相联,提高老师参加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实时折合比例来筹算工作量的考核办法,为老师减负,从而防止课程开发时因耗时费力出现的敷衍了事的情况。所以,构建起符合教师需求的激励机制,对教师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深度挖掘历史课程资源,突破资源限制

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足够的课程资源来支持,这就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并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

1.深度发掘,科学利用课程资源

肖川认为:“只要是能够帮助同学们的生长、拓展行动需要发掘和选用的物质的、精神的资料、素材都属于课程资源,比如图书材料、影像材料、文化风俗、文史典故、遗址古迹、自然风景、独具特色的人物或事物(如特殊的性格、杰出的创造、出奇的展现)等等。”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与此相关的资源的广泛性,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地方史资源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学校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教育课程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和条件资源等。这就需要学校能因地制宜,结合自身需求来进行科学的评估,深度发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并实现对这些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另一方面,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重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如场馆资源(博物馆、科技馆等)、社区课程资源包括人文历史资源、社区物质和环境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有效达成课程的目标,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资源,而不是面面俱到。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应遵循最优化原则,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展示教师素养,突出个性。仪征市E中学在开发时就将地方史资源与历史学科资源相结合,对学校魅力的突显及同学们人文素养的升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课程资源管理

在搜罗、整理有益的历史的课程资源时,学校应给老师、同学以最大限度的协助,不断地优化软硬件设备的条件,充实学院的的素材资料。为了方便多种素材资料的利用,学校应架设课程资源库,实时监管存储的相关资料。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开发自由,并且采用合作开发的形式,加强各种力量之间的合作,做好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全面整合。

总之,要因地制宜,深度发掘、整合课程资源,突破瓶颈,共享人力及历史资源。

(四)搭建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测评系统

陈玉琨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在系统查究、描画的前提下对学校的课程适宜社会、个人要求的水准进行判别的行动,判别出学校的课程实际的或隐藏的价值,从而一直修改课题、实现教学价值的增强的历程,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只有依据测评体系的支撑,才能及时地找出不足之处,有效地落实历史校本课程完善的任务。经过测评能明显凸显老师、同学们的主体性,“主体原则突出人的独特性、自觉性、差异性,凸显天赋、优点、爱好,实现培育有灵气、有思维,精神化、社会化的人的目的。教育实质上表现了对人的极致爱护。教育对象本身是主体的存在。”所以,要努力建立健全评价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周全的评价体系,让其更加客观公正、人性化。

1.创建以生为本的历史校本课程测评体系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让同学们真正地感受到自身的改变,自觉的作出真实的判定,感悟成长中的乐趣。历史校本课程注重同学们性格的塑造,因而在测评同学们的学习时,不只是划定分数,更重要的是考察同学们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与体悟。测评时要对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过程、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考查,也就是说,课程的测量看重的不只是学习的结果,还要把目光放到学习的经历中去,将终结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统一起来。历史校本课程的基础效用是促使同学们的生长,获取胜利的感触,反省学习中的缺点,逐步认识自我,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教材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提供一个尺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同学们展开自我测量的踊跃性,乐于展示自己的想法、要求,从而优化课堂、完善教学。总之,要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以发展的眼光观察、综合测量同学们的学习,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测量体系,尊重同学们的特殊差异,调动同学们的内在潜能。

2.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对教师进行测评也课程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对老师展开发展性测评,激发老师工作的热情。老师担任着测评中的主角,但同时也是被测量者。所以,要立足于历史教师的发展,让评价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测评老师时应体现出老师的主角地位,依据老师的自测、互测,发现老师的潜力,有效地推动老师的专业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注重人性化,以教师为本,将评价和日常教育行为结合起来,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实践,使评价实施日常化。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多样化。“在校本课程的测评系统下,对老师的测量能够从同学们选课的数量、同学们具体学习的成效、同学们问卷调查的报告、老师选择的讲课模式、主管同老师观摩后的评判等多个角度着手,综合各个层面的成分来思考分析,完成对老师的终极评定。”想要真正地发挥老师的特长,就必须努力转变传统的对老师测评的形式,公平公正地量化老师的工作,让老师在测评反思后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进,业务水平的成长。

3.建设严密而科学的测评机制

历史校本课程的测评对同学们的性格塑造、老师的素质提升及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都有着可贵的价值。借助于历史校本课程测评的方式,才能适时发现其规划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促使其设计不断地改善。

历史校本课程的评价要体现出主体、内容的多元性,把评价指标多样化,明确各自的责任,开展以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出其功能。所以,遵循同学、老师、学校的独特性、差异性,建立起科学而严密的测评体系,是当前亟需努力达成的目标。同学们是历史校本课程测评的主角,但要实现客观全面的测量,还需要老师、学校、家长等一起投入到评价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