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9 21:21:04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1篇

库存持有成本(inventorycarryingcost)是指和所储存的库存数量相关的成本,它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通常是物流成本中较大的一部分。但许多公司和企业在并没有对物流中库存持有成本做精确的计算,而通常采用估计的方法来推算,或者采用行业的平均数据。事实上,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企业,企业之间库存持有成本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企业要分析自己的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物流系统的绩效,必须将库存持有成本单独进行精确核算,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成本状况,在物流系统决策中对各部分进行平衡,实现系统成本的最优化决策。

分析库存持有成本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打破对对物流系统内部很多环节成本界定主要凭借经验的局面,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成本状况的精确分析,为企业(或供应链)分析和改进自己的物流系统,制订更加科学的物流成本策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库存持有成本的组成

库存持有成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库存投资资金成本

库存投资的资金成本是指库存商品占用了可以用于其他投资的资金,这种资金不管是企业内部筹集还是从外部筹集,比如销售股票或从银行贷款等,对于企业而言,都因为保持库存而丧失了其他投资的机会,因此,应以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ofcapital)来计算库存持有成本中的资金成本。事实上,资金成本往往占持有成本的大多数。

库存服务成本

库存服务成本由按价计的税金以及为维持库存而产生的火灾和盗窃保险组成。一般情况下,税金随库存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很多地区对那些随后向其他地区的客户发运的库存免除税收。因此公司在规划仓储网络的时候,通过合适的规划可以使这部分最小化。

库存水平对保险费率没有什么影响,因为通常购买保险针对的是特定时间段的特定的产品价值,保险费率取决于仓储设施建造使用的材料、已使用的年限,以及所安装的防火设备的类型等。

仓储空间成本

仓储空间成本不同于仓储成本,它只包括那些随库存数量变动的成本。仓储空间成本通常和四类常见设施有关:工厂仓库(plantwarehouse)、公共仓库(publicwarehouse)、租用仓库(rentedorleasedwarehouse)、公司自营或私人仓库(company-ownedorprivatewarehouse)。四种仓储条件下,仓储空间成本是不同的:

工厂仓库条件下,仓储空间成本可以忽略不记。因为使用工厂仓库,仓库成本并不随库存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即使有的成本是变动的,通常也是随着流过设施的产品数量而变动,与库存水平无关,而固定成本和配置成本也与库存策略的制定无关。

公共仓库就不同于工厂仓库,公共仓库的费用通常基于移入和移出仓库的产品数量(搬运费用)以及储存的库存数量(储存费用)来计算的。在此种条件下,搬运费用应被认为是产量成本,不属于库存持有成本。只有用于仓库储存的费用应该包含在库存持有成本中,因为它是与库存水平有关的那一部分。

租用仓库是指通过签约占用别人仓库的一段规定的使用时间。租用仓库数量基于合同规定期间的最大储存需求而定。因此,仓库租用成本并不随库存水平的改变而频繁波动,尽管租用率可能会在每月或每年因新的合同的签订而不同,但大部分成本,如租用费,管理者薪酬,安全成本和维修费等,在短期内是固定的。另外有些费用,比如劳动力和设备的运转费用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合同期内,很少有成本随库存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租用仓库的成本应计入仓储成本,而不应计入库存持有成本。但是,如果是因为改变库存水平而产生的仓租,比如,因销售旺季而须额外租用仓库发生的成本则要计入库存持有成本。

库存风险成本

库存风险成本一般包括如下几项:废弃成本、损坏成本、损耗成本、移仓成本。

废弃成本是由于再也不能以正常的价格出售而必须处理掉的成本。废弃成本是产品的原始成本和残值之间的差额,或者是正常销售价格和为了清除这种产品而降价销售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损坏成本是仓库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损毁而丧失使用价值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而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的损坏应被看成是一种产量成本,与库存水平无关,不应计入持有成本。

损耗成本则多是因为盗窃造成的产品缺失而损失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这部分也是因保持库存而产生,因此应计入持有成本。

移仓成本是指为避免废弃而将库存从一个仓库所在地运至另一个仓库所在地时产生的成本。例如,在东部销售的好的产品在西部可能卖不出去。通过将产品运到另一个可以销售出去的地方可以避免废弃成本,但会增加额外运输成本。通常该部分费用应计入持有成本,而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计在运输费用中,但可以通过对运费单账的统计分析,可以将转运成本分离出来。

库存持有成本的影响因素

库存投资的机会成本率

影响库存持有成本的首要因素是库存投资的机会成本率。企业在库存上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其计价成本率也不同。库存投资是以丧失其他投资机会为代价的,因此,必须以其他投资机会的回报率作为计算持有成本的依据。如果企业资金富余,可将银行存款用于库存投资,此种情况下银行存款利率就是库存投资的机会成本率;如果企业资金短缺,要通过出售股票来获得资金对库存进行投资,则应以出售股票预期的利率为库存投资的机会成本率;如果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则贷款利率为库存投资的资金成本率。一般而言,企业资金越富余,库存持有成本中资金成本率越低;企业资金越短缺,库存持有成本中资金成本率越高。所以,资金富余的企业可以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库存来满足市场的需要;而资金短缺的企业,总是想办法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对资金的占用。

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也是影响库存持有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讲,库存持有成本与库存周转率成反比关系,库存周转率越高,库存占用资金的时间越短,库存持有成本越低。但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能单纯的考虑库存持有成本而采用某种库存策略,而应该通盘考虑整个物流系统,以整体成本最低来制定库存策略。库存周转率越高,对物流系统的要求也越高,一味的提高库存周转率,可能导致批量成本、运输配送成本、缺货成本的增加大于持有成本的减少,总的成本上升。因此,对利用库存周转率来降低持有成本的策略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才有效。

仓库的类型和存货水平的变动情况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2篇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只有各个环节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维持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缺少合作和协调会造成各个环节的重要信息资源传递渠道不畅,供应链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能力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基于供应链的供需关系也就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另外,物资供应部门与生产部门缺少沟通容易造成物资供应部门采购活动缺少目的性;与技术部门缺少沟通,如果出现技术升级或产品更新,采购的物资技术含量可能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造成材料浪费。最后,如果物资供应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沟通不畅,物资供应部门则不能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物资供应计划,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首先,加强物资供应部门和物资需求部门的合作和协调,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需要在生产现场进行办公,依据现场办公所得的数据和信息,准确掌握需求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以及需求变动情况。其次,加强物资需求信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物资消耗数据库,逐渐形成一个由需求计划引导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库存管理机制。第三,让物资供应部门参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中,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设计两个阶段,不断优化和完善需求建议,提高对采购风险的预见性,以规避和降低风险,减少采购成本。最后,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编制科学的统筹采购计划,并以此作为项目采购的依据。

(二)加强物资储备定额研究

物资储备定额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以金额和品种为依据将物资进行分类,并根据物资的特定进行专用和通分类。如果某种物资属于通用型物资,则可将该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定额的物质。其次,总结物资消耗的情况。建立储备定额物资的消耗规律模型或消耗定额,统计通用性物质在不同年份或月份的实际消耗量,并选取订货模型。

(三)提高积压物资处理力度

积压物质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提高积压物资处理能力,缓解库存物资积压问题是绝大所数石油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首先,石油企业可以利用政策手段缓解库存积压。例如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设计、施工和勘探等物资需求部门在选择物质时首选库存物资,尤其是积压时间较长的物资。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加强其它企业的联系,将积压的物资调剂给其它单位,实现物资互通有无。如果物资由于技术更新或产品换代造成积压,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积极改造再利用积压物资,保证积压的物资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三、结语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加工企业 库存管理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由于机械加工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产品种类多、生产流程复杂的生产特点,机械加工企业为了更为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的要求。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广度日益加深,机械加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同行竞争和国际竞争。与此同时,机械加工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强烈,对产品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机械加工企业能够按时提供产品订单的比例仅为30%-50%,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信任度和企业的库存管理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机械加工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占用了大量的生产资金,极大地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长远发展。

鉴于此,本文针对机械加工企业在供应链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的按时交付订单率低下、库存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增强企业库存管理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和研究资料。

1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都做出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关于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国内关于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评述四个部分,分别系统地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

1.1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是指通过对任务发生之前的管控与指导、发生之后的考核与度量来判断组织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的效率以及付出的代价。随着供应链管理在机械加工企业管理体系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库存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可以有效检验企业库存管理的整体效率水平和服务质量。换句话说,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既是提高机械加工企业库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反映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由于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殊性,供应链库存管理并非所有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库存绩效总和,需要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做出更为科学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1.2 国内外关于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创新 国外学者vesna bosilj—vuksic提出了从组织方式的角度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研究,并得出了组织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指导方针;g. vardangalos则从客户满意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客户与供应链库存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组织与个人相结合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此同时,,ramaa. a.则站在微观流程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的流程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分担。

1.2.2 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研究 国内学者骆品亮将委托理论与供应链库存管理相结合,提出主观绩效评价与客观绩效评价相互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天宝则运用不确定测度模型对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改进。

1.2.3 绩效评价工具在供应链库存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创新 周红通过运用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解决了供应链成员之间库存管理协同的问题,提高了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率水平。楚金华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子商务在机

加工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

1.3 研究评述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仍然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一是未能将机械加工企业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特点与绩效评价体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无法解决供应链库存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库存管理效率持续低下。二是未能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往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无法解决供应链全局利益与供应链成员局部利益的冲突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严重。

2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库存管理成本过高 由于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环节复杂,生产周期过长,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加上,机械加工企业很容易受到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影响,库存管理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库存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常常因为商品滞留、材料短缺等原因,对机械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2 库存管理结构不合理 由于库存结构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机械加工企业在库存结构管理上也具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库存商品的所占比例上升,则会导致库存销售不太理想,直接反映出商品滞留的问题;另一方面,生产材料挤压过多,占库存总量的比重提高,则会导致大量的生产资金被积压,影响资金的利用效率。

2.3 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 影响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又一重要原因就是库存管理的信息共享因素。只有实现信息共享、维护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才能促使库存管理资源在整个供应链中得以有效整合和利用。然而,中国的机械加工企业在信息工程建设方面的意识不足,信息共享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得企业承担了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3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解决机械加工企业在供应链库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有必要建立一套针对性较强、适用性较高、结构简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将着重研究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目标与方法以及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步骤三个方面展开。

3.1 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实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有利于提高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执行效率。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3.1.2 有利于全面了解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实际情况。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计量方法,准确评价和衡量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质量水平,为决策者提供第一手的可靠信息。

3.1.3 有利于促进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解决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各个企业的库存管理信息得以共享,降低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3.2 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与方法

3.2.1 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本文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①全面了解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状况。通过建立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机械企业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自身的库存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库存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②反映机械加工企业库存管理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可否认,信息共享已成为衡量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针对信息共享的现状,提出更为合理的改善意见。

3.2.2 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本文采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记分卡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能够将企业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分别从财务的角度和非财务的角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现状。因此,

本文认为,平衡计分卡方法合适于本文的研究重点。

3.3 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平衡记分卡方法分别从顾客、财务、业务流程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考核和评价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质量。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建立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在顾客层面,本文采用准时交货率、订单完成时间、库存交货准确率三个指标来评价。在财务层面,本文采用库存周转率和库存成本来评价衡量。在业务流程层面,本文采用库存物资供应率、收发正确率和仓库利用率三个指标来评价衡量。在创新能力层面,本文采用信息共享质量、信息共享速度和企业合作年数三个指标来评价衡量。

本文设计的机械工业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如图1-1所示:

参考文献:

[1]黄高余.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策略初探[j].中国市场,2010,

32:115-117.

[2]张晓东,韩福荣.因子分析在卓越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10):1117-1120.

[3]骆品亮.主观绩效评价与客观绩效评价的优化组合[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2):100-105.

[4]文利,高天宝.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朱确知测度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5):983-987.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4篇

王 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文章摘要】

制造业及销售业将没有竞争力的配送业务外包出去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效减少了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产生规模效益、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控制商品质量等。但配送中心较高的库存也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顽疾。本文在配送中心库存问题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配送中心库存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控制库存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配送; 规模效益; 库存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将物流成本细分后我们可以发现: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占比例为16% 左右,仅次于运输成本占44% 的比例。由此可看出,通过降低库存成本以达到节约配送中心运营成本存在很大的空间,所以,作为实现配送中心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配送中心库存控制进行研究成为配送中心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我国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现状

1.1 库存控制处于随意状态,普遍存在过度库存问题

配送中心设置库存,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供需之间的不协调。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顾客需求,配送中心往往通过大量囤积物资以保证产品的连续供应,即使有的配送中心为了降低资金占用,刻意对库存进行控制,但这种控制也只是一种随意性较大的控制,整体库存水平还是会出现短暂过高的状况。以上两种情况可以通过一组调研数据得到确认: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研究、调查,75% 的配送中心经常出现库存量大于实际需求量,25% 的配送中心偶尔会出现库存过高。

1.2 没有使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

对于物流起步较晚的中国而言,配送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过多的停留在配送中心选址、配送路线优化等方面,对于库存控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更不用说使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对库存进行控制。

1.3 专业人才的匮乏

据有关专家调查,中国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较大。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110 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专业毕业人数约40 万,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库存控制是一个管理难度较大的工作,更需要专业人才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战经验进行管理,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专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断节,普通高校教育过多的还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1.4 由于资金的限制,配送中心普遍缺乏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协助。我国配送中心多数是从传统的仓储、运输行业转变而来的,由于规模的限制,配送中心无力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平台建设,而正是由于缺乏信息平台的建设,导致库存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录入、采集,信息数据的缺失最终将导致配送中心无法进行库存需求的正确预测,订货数量、订货时间也都无法确定。

1.5 与供应商缺乏联系,信息沟通不畅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四个部分,信息流作为流通体系的神经,它是流通体系存在和运动的内在机制,是物流活动的指挥棒。物流活动的合理、有序进行离不开信息流的调控,而信息流的获得需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加强联系,确保沟通畅通。然而大多数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关系松散,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没有了供应商对库存控制的良好配合,库存压力完全由配送中心买单。据统计,我国配送中心采用VMI 进行库存控制的几乎没有。

2 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 配送中心内部对库存的管理大都属于随意性、经验性的管理,基本无方法可言。更甚者,有的配送中心对库存的控制完全是根据自身资金的状况,资金多,库存高,资金紧缺,库存低。所以,推进配送中心进行库存控制方法的学习可谓任重道远。

2.1 应用ABC 分类管理法对库存进行管理

ABC 分类管理法是当前对库存进行管理的重要管理技术,它是按存货的成本价值、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购难易等实际情况,将所有存货分为ABC 三类分别加以管理和控制。具体分类依据、管理策略如表1 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A 类物资要进行重点管控,在满足配送中心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库存,按照计划订货,为了让A 类物资发生突发情况前有准确的

表1 ABC 分类依据及管理策略预警,平常要注意对A 类物资进行时时盘点,确保A 类物资信息的准确性。对于C 类物资而言,其库存管理可以稍加懈怠, 由于其所占金额较少,可建立较多库存以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B 类物资的管理介于A、C 之间即可。 ABC 分类法虽容易操作,但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制造商型配送中心,由于配送中心的物品数量较大,用ABC 分类法进行分类有可能会导致物品不仅是三类,且仅A 类产品的数目有可能就会很多。显然,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将会加大人员作业量, 耗费大量人力。同时,由于ABC 分类指标为品种数量所占比及金额所占比,此种分类指标明显没有考虑每种物品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大小,也没有考虑物料在市场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比如,有的物料被划分到A 类,但该种物料在市场中很容易获得且采购周期很短,对于此种物料如果在管理中严格按照A 类物料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无疑是浪费资源;相反,有些物品按照分类依据划分为C 类物资,但是该物品在市场中很难获得,属于紧缺物资,采购周期也较长,如果对此种物料的管理采用C 类物资的管理策略,有可能会使配送中心引起物资短缺而使运营中断。最后,由于其分类标准单一,对于储存期实效较短的产品有可能会因管理的疏忽导致腐烂变质,失去使用价值。由此可知,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对于特殊物品的管理缺乏考量。

2.2 应用订货点法对库存进行控制

订货点库存控制法是指在库存量消耗至某一水平(即订货点)时开始下订单, 其需要确定的参数有两个,订货点和订货量。订货点的库存= 安全库存+ 前置期库存(其中安全库存是指为满足配送中心的配送计划而备有的库存,前置期库存=LT*D,LT 指定货提前期,D 均指日配送量)。由以上订货点库存控制法基本理论知识的浅析我们可以看出,此种方法较适合于独立需求的物品。

2.3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方法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图1 表示。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是指通过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及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佳的目的。从库存控制的角度出发,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方法如下:

① 联合库存管理(JMI)

联合库存管理即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对库存进行综合控制并承担相应库存风险的方法。此种方法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相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有效,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独立运作引起的“牛鞭效应”。所以,联合管理库存不仅使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更加合理,在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会为降低成本而努力在保证供应链运营良好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水平。

②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即配送中心内部需配送的产品库存水平设置、补给策略都由上游供应商控制,配送中心对于库存水平的设置只进行必要的参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VMI 管理的基础是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要足够的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第二,由于VMI 的实施关系到双方企业的利益,所以在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双方之间的权责、利益分配。既然合作对于双方的利益都有所牵连,故在实施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框架协议并严格执行就成为必然,这样才能确保双方合作的稳定性、持续性。第三,由于VMI 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Internet、EDI 技术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在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企业内部的机密,此时,任何一方如果对信息进行截流,都将造成双方利益受到损失。所以,信息共享也是成功实施VMI 的保障条件。

③ 协同式库存管理(CPFR)

协同式库存管理技术是在VMI、JMI 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库存管理技术,它抛弃了JMI 与VMI 缺乏供应链集成的主要缺点,在CPFR 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务的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

以上便是现阶段配送中心可以参考采用的库存控制技术、方法,当然,除了配送中心在库存控制方面使用适合的方法外,配送中心也可以在其他方面采用相应的策略对库存进行控制,具体入下:

(1)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中已获得收益,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配送中心而言,还处于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现阶段,配送中心的库存在自身进行控制的同时,供应商、客户等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能更好的实现库存压力的分担,如VMI、CPFR、JMI 等的实施。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库存共同控制的前提是保证供应商信息、配送中心需求信息等的共享,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 而信息的共享必须依靠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持。所以,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促进供应链上企业的配合,共同努力以使供应链效益最大化。

(2)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失让物流引以为豪的“第三利润源”在中国黯然失色,没有专业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在企业内部推行,即使推行,也可能会“中途夭折”; 没有专业人才,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务意识,客户抱怨不断。总之,由于人才的缺失,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作业流程无法优化、服务水平无法提高、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势在必行。同时, 企业高层主管应加大内部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企业内部人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则能力提高必定成效显著。最后,高校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摇篮,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学生普遍理论强于实践,故企业可以选择与当地的高校实行校企合作,这样,高校资源为企业所用,学生专业能力有所提升, 企业也得到了专业人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配送中心对库存进行控制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配送中心库存进行控制,是增强配送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但还应注意,配送中心决定对库存进行控制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同时,加强其内部人员对库存控制的正确认识,做到全员参与, 切实使配送中心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使库存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会景. 配送中心库存控制实证研究- 以贵阳市卷烟配送中心为例[D], 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15-12.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零库存 零库存管理 JIT

库存问题是许多企业生产运作成功的一个关键。企业传统上是采取经济订购批量、经济生产批量、ABC管理等方法进行库存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JIT(准时生产制)的应用和推广,出现了零库存管理模式。零库存及其管理的出现,导致一些疑问的产生,如,企业到底需不需要库存?零库存是不是意味着不要库存?其内涵到底应怎样界定?如何实施零库存管理?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要不要库存

库存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该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处于运输中的货物也是库存即在途库存。人、财、物、信息等资源都有库存问题,当然,这里讨论的是有关物料的库存。从企业的角度,库存主要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库存、在制品半成品库存以及产成品库存。

企业需不需要库存?一般来说,库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的不确定性以及考虑成本费用。由于供需双方在供需上存在时间、数量、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需用单位为防止难以预料的意外,或考虑订货费用、价格折扣等,需用方需要存储一定量物料。一定量的库存在应对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保持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经济批量采购或经济批量生产等方面起着有效的作用。但是,库存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与资金,影响资金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库存还会带来一些管理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所以,库存管理就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有足够数量的物料或产品,这里的用户包括企业外部的用户和内部的用户。二是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订货费用、生产调整准备费用、库存持有成本等。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库存成本的合理范围内达到满意的用户服务水平。根据这个目标而确定的库存量就是合理的、必要的,超过这个量就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因此,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保有库存,取决于形成库存的原因存不存在,倘若形成库存的原因不能消除,则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至于库存量多大才合理则要依据库存管理目标而定。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分析,形成库存的原因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企业维持一定的库存是必须的。

二、零库存的内涵

既然企业要保持必要的合理的库存,那么,为何又会提出零库存及其管理?其内涵到底是什么?企业保有合理的库存与零库存不是很矛盾吗?按照现在比较普遍的认识,所谓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根据这种概念,第一,零库存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库存概念,即以仓库储存形式存在的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零库存并不是不要库存,而是没有多余的库存。企业只要正常生产,肯定就有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库存。在所谓零库存管理中,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库存,都是根据订单的量进行严格控制的。第二,零库存中的“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一个企业而言,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中,库存可以逼近零,但从产业链或整个社会来说,库存不可能为零。

因此,零库存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它并不是否定合理库存的存在,而是不要多余的库存。它实际上就是库存合理化的一种形式。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库存管理目标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有人把消灭库存作为JIT(准时生产制)的核心思想之一,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准确地说,JIT追求的是消灭一切不合理、多余的库存。

三、企业如何实施零库存管理

1.要正确认识零库存的实质。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并不是没有库存。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它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精益求精的思想和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个作用更重要。过多的库存往往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当等等的结果,它会掩盖管理中的问题,成为许多管理问题的根源,如,由于管理不善,废品量比较多,增加库存可以掩盖这些废品,从而掩盖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备故障影响了生产,可以用增加库存方法掩盖设备管理的问题,等等。所谓“库存是万恶之首”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而零库存就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暴露和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零库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为零库存而追求零库存。

2.要创造条件实施JIT。因为零库存的前提是实行JIT。JIT是一种先进的生产运作模式。但企业要实行JIT,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的条件有三个:快捷稳定的供应链、能实现“零缺陷”、“零不良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具有足够柔性的生产运作系统。这些条件对企业来说,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权衡利弊。

3.短期内不能实施JIT的企业,也可以应用零库存管理思想在某些环节逼近零库存。

对于原材料、外购件的库存,企业可以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或委托保管方式。所谓供应商管理库存,顾名思义,就是供应商替用户管理指定的库存。对于产成品的库存,企业可以采取延迟供货的方式实现零库存。所谓延迟供货,是指企业在收到用户的订单时,当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用户等待一段时间。比如戴尔公司就是基于非现货交易来实现其产成品的零库存。当然,采取这种方式要求企业实力强、品牌影响力大、顾客对企业产品充分信任,否则,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面临失去顾客、失去市场的风险。

总之,零库存是一个特定的库存概念,是库存合理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完全意义上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式,其优势和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但也有代价和风险,所以企业要根据库存管理目标,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零库存管理的方式方法。零库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思想和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管理理念,零库存管理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6篇

没有经过企业加工,而为企业生产或其他各方面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部件等,如钢材、轴承、发动机、电动机等。2、

已经过企业加工,但尚未加工完毕的在制品。3、 企业已加工完毕,储而待销的成品与备件等。 库存管理系统按分类、分级的模式对仓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缩短了库存信息流转时间,使企业的物料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为采购、销售和生产提供依据;智能化的预警功能可自动提示存货的短缺、超储等异常状况;系统还可进行材料库存ABC分类汇总,减少资金积压。完善的库存管理功能,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内容涉及库存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入库、出库、退货、订货、库存统计查询等等。下面介绍库存管理的工作流程:#入库供货单位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送货单-库管人员查收入库-入库单处理各种入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其他入库等入库业务;按入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入库单据信息。#出库库存统计表-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库管人员出库-出库单处理各种出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领料、委外领料、其他出库等出库业务;按出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出库单据信息。#退货产品不合格通知书-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存根-库管人员退货-退货单#订货库存管理部门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单-采购部门向供应单位传递订货单-供应单位组织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入库#盘点备份库存数据,打印盘点表,可按仓库、批次进行盘点,并根据盘点表生成盘盈、盘亏表,调整库存账。盘点的功能是检查仓库现有库存量与帐面数量是否一致。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大于帐面数量,则盘盈;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小于帐面数量,则盘亏。无论是盘盈还是盘亏,它们的差异量都记录在盘点调整单。 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库存管理系统将包含以下内容:1.

能对企业内的各类货物进行ABC分类管理,并提供最低库存量、最高库存量、安全库存量的预警功能。2.

可以存储各类信息档案包括物资、产品基本信息、供货单位信息、使用单位信息等。3.

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物资入库管理“物资出库管理等等,安全、高效;支持各种类型的出/入库业务: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采购入库、其他入库、生产领料出库、委外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和其他出库等4.

提供退货管理功能5.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7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出现生产材料短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加大库存可以起到满足企业生产的作用,但是加大库存不仅要占用大量资金,而且还要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带来成本支出的上升。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库存控制,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库存量,企业需要运用现代库存管理技术科学的管理库存。

二、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货管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地控制;2.存货管理未能实现电算化;3.未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的物流管理;4.存货的核算不规范,信息失真;5.存货的积压形成直接损失。

(二)物流专业化、标准化问题

企业物流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是造成企业库存水平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很多物流企业未能从根本上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走专门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物流过程中存在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难以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库存的最大化。

(三)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控制问题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作为物流管理的高级形式,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问题是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机制问题;2.信息传递问题;3.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4.绩效评价问题。

(四)需求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企业信息保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达到要求,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因为信息的延迟和不准确,致使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相差甚远,生产的产品造成企业库存增大,而维持一个较高的库存水平。

三、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库存控制的目的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库存控制的策略有很多种,国内外也进行许多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就,本文也仅仅介绍其中的一些策略。

(一)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和JMI(联合库存管理)

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库存管理策略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来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JMI(JoinManagedInventory,即联合库存管理)则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JMI强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VMI和JMI都有其不足之处。VMI是单行的过程,决策过程中缺乏协商;决策数据不准确,决策失误较多;供应链没有实现真正的集成,使得库存水平较高、订单落实速度慢,促销和库存补给项目没有协调起来;当发现供应出现问题时,留给供应商进行解决的时间非常有限。JMI则过度地以客户为中心,使得供应链的建立和维护费用都很高。一般而言VMI主要适用于零售商或批发商,或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商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贮交货水平,使制造商能有效规划运输;JMI适用于零售业以及连锁超市。对于位于供应链核心企业位置的大型公司,采用JMI可以使企业在降低库存量和库存成本的条件下,同样可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二)JIT和约束理论TOC相结合的库存控制策略

准时化采购JIT(JustInTime)和传统的采购方法在质量控制、供需关系、供应商的数目、交货期的管理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其中关于供应商的选择、质量控制是其核心内容。准时化采购不但可以减少库存,还可以加快库存周转、缩短提前期、提高采购质量、获得满意交货等效果。约束理论TOC((TheoryofConstraints)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管理的焦点集中在为了实现企业总的目标而使生产运作过程协调一致地工作。JTI与TOC集成思路是:以JIT为主线,在企业中全面推行看板的拉动方式,进行生产控制和改善;应用TOC的理论方法不断地寻找瓶颈,对约束环节前设置一定的缓冲,以充分利用瓶颈资源,降低对生产管理及设备的要求,同时结合灵活使用看板数和容量的方法来解决瓶颈问题。因此,将JIT和TOC有效结合可以实现通过严格控制采购量进行库存控制。

(三)无线射频技术RFID与库存控制

通过使用RFID,可是实现对库存管理全过程的可视化和实时化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库管理、储位管理、货物拣选、仓库管理、出库管理等。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065-01

前言

物Y仓储管理是服务于企业生产的仓储物资的管理活动,是仓储管理活动中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的总称,是研究仓库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企业仓库管理,采取合理科学的保管手段和方法,提高企业仓储管理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意义

物资仓储是企业储存物资的地方,物资仓储管理是组织物资流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得重中之重,仓库是企业资源存储地方,是企业物资管理的中心,仓库管理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物资供应。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要求,准确及时的向生产单位提供物资,这个过程就需要物资管理的参与来实现。加强物资仓储管理力度,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物资提供,提高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确保企业的仓库储存物资数量的合理和质量合格,以及物资供应的稳定持续,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仓库活动进行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针对仓储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企业仓储管理,建立和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寻求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企业效益。

2、物资仓库管理主要环节

2.1 物资接运工作

物资接运工作是物资采购部门在接到接货通知时,及时做好相关的接货工作,把到货的物资及时、高效的运到企业仓库。在接货的过程中,要做到尽量减少出现差错,在确保物资质量的同时,及时把物资有序的存放到仓库里。物资接运工作主要包含接运准备、物资接收以及办理交接等工作内容。

2.2 物资验收

物资验收是保证物资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质量验收工作包括对物资外形的观察以及对物资内部的质量检验,企业加强物资质量检验工作,可以有效的确保物资的质量符合企业生产需要,防止质量不过关的物资进入企业仓库。通过物资验收工作,可以对物资的外形质量、物资数量、相关技术资料、凭证以及物资标志等按照程序进行检查,来确定物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和企业生产要求。物资验收工作主要包含验收准备、核对文件、实物验收以及相关验收报告等工作内容。

2.3 物资出入库工作

物资入库管理是在物质接收后,根据入库凭证,有组织有计划的把物资运进仓库的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入库物资的明细账、保管卡片和物资技术档案等内容。而物资出库管

理是根据物资出库凭证,将物资发放给需要的单位,确保各单位的生产作业可以顺利进行。物资出库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出库凭证、备料、复核查对、清点交接、清理销账等工作内容。

2.4 物资的保管及保养

仓储管理人员要时刻掌握仓储的具体情况,对仓库的容量、物资分布、建筑结构等信息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便于物资的分类管理。要确保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需要对物资进行保管和保养。这个工作环节要针对不同物资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对物资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库存物资的质量。物资的保管和保养工作直接关系到物资数量的准确性,以及物资质量的完好度和物资的使用价值等等。因此,物资的保管和保养工作是企业仓库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3、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仓储管理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现代管理意识和物流理论知识,要熟悉库存物资的性质。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能够有效体现仓储管理员工作质量的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这样的考核机制,用正确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反映出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仓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从根源上加强人员素质教育,物资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技能等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根源人手,积极教育并培养物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积极配合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加强技术培训。物资管理部门要重视仓储工作人员上到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培养他们掌握现代化的仓储技术、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以推动电力物资仓储的信息化管理。

3.2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

仓储管理是企业物资流通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现代化的物资储存管理模式,不仅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加强了对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考核,从而提高了物资仓储管理质量。电力仓储管理理论最核心的理论是库存管理理论、仓库零库存管理理论和ABC管理理论。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每个电力企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库存物资存储量,库存物资太多占用企业资金,库存物资太少则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仓储管理人员要时刻掌握仓储的具体情况,对仓库的容量、物资分布、建筑结构等信息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便于物资的分类管理。仓储管理人员要根据物资的分类和性能,确定不同性质的物质存放的具体区域,并且要按照分类编成物资存放目录,绘制仓库物资分布平面图,以便于日后的物理管理。

3.3 提高物资供应能力

作为存储和供应物资的场所,仓库面临着诸多物资进出问题,仓库物资的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很容易在管理中出现问题。对电力企业物资的供应能力以及配送能力进行协调,既提高物资供应能力,使相关物资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实现物资的零积压,降低物资仓储成本,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在现代的仓储管理中,我们将电力物资进行统一的编码,而且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标准,这样就能让我们合理而有效的管理电力物资,并对电力物资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类。

3.4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仓储管理在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物资管理的业务量比较大,因此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库存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就要建立出一个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其每个库存地都可以依靠这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来对相关的库存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实现库存物资信息的透明化,这也为人们对库存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前提条件。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加大自身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主动引进物资仓储管理软件系统,并自行更新与升级该系统,并依靠此系统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结语

总之,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电力企业要对电力物资进行详细规划和合理控制,全面加强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对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仓储管理,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把仓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以保证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