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课件讲稿

历史课件讲稿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3 12:36:17

历史课件讲稿

历史课件讲稿第1篇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1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26―05

2001年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中学历史课堂,进入课程标准的实施阶段。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义务教育新的历史学科体系,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教师也在不断总结、反思,为课标的完善,献计献策。终于,在201 1年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面世了。

“201 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变化何在?笔者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为例作比较分析。

一、课程内容和体例的比较

笔者按时序、分时期对比“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2011年版”新增的内容、“2011年版”减少的内容。为方便对两稿内容的知识要点进行对比,“2011年版”的内容顺序进行排列,对“实验稿”内容呈现的顺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新增加29个知识点,减少11个知识点。新增加的知识点,如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东汉建立、南北朝的更替、隋的统一、隋朝的灭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北宋建立、元朝统一、李白成起义、满族入主中原等,弥补了“实验稿”割裂历史的状况,使中国古代各时期基本完整,便于学生清晰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新增的知识点“东汉建立”,突出了东汉在大一统国家中的地位,“隋的统一”和“元的统一”强调了统一对国家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历史,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减少的11个知识点,如元谋人、九章算术、赵州桥、齐民要术等,不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学习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悟和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体例与“实验稿”不同。“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为突出学习内容与主题的关系,个别内容跳跃性大,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同时,主题式编排理性较强,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学生应该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历史。“2011年版”则还原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弱化学习主题,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二、学习要求的比较 笔者对“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中相同学习要点,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了比较,旨在通过比较,窥探其变化。

1.在17个学习要点中,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了解”“说出”“知道”“简述”等识记层次的,“实验稿”与“2011年版”各有9个;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的“概述”“认识”“理解”等理解层次的,“实验稿”有4个,“2011年版”有8个。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的“探讨”“评价”“分析”等运用层次的,“实验稿”有4个,“2011年版”没有。相较之下,识记层次两个课标相当,“实验稿”中属运用层次的,“2011年版”均变为理解层次。说明“2011年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2.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2011年版”所提出的学习重点与“实验稿”也不尽相同。如“北京人”,“实验稿”要求“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而“2011年版”要求学生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和“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旨在引导学生注重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和思维的基本方法。“实验稿”中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011年版”不再要求学生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因为对初中学生来讲,理解文化特征实在过难。

又如“远古传说”,“实验稿”要求“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2011年版”要求“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虽同属识记层次,但两者的价值取向迥异,“实验稿”力图要让学生区别传说和史实,旨在说明传说不是史实,但是“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现实,特别在古代,是历史记录和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求初中生真正认识传说和历史的区别有难度”。而“2011年版”是让学生感受历史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除关注历史考古、历史文献等传统的历史资源外,还能更多地去关注其他历史载体,并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

还如“商鞅变法”,“实验稿”要求“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即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变革时期,可初中生怎能理解“变革”这样的术语?“2011年版”要求“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虽同是理解层次的“认识”,但难度大大降低,因为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史实,如秦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去认识到“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样的论断。

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验稿”要求“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011年版”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而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三、“2011年版”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因此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 通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笔者认为“2011年版”体现了如下的价值取向:

1.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人格教育和国际意识培养等教育责任。“2011年版”继承“实验稿”的优点,并根据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

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凸显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史内容无处不渗透着这样的思想。“北京人”一课,不讲元谋人,笔者虽尚不知为何,但从学习要点中看出,本课更主要定位于北京人发现的意义,而不是说明中国大地上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何。“青铜器和甲骨文”一课,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传承文明,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理解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新世纪历史课程改革,其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于是便有了初中主题式、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实验稿”中国古代史各学习主题,“照顾到古代文明的各个侧面,以某一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内容来反映这个时期的特点。”如,“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题下,选取了“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个内容,以突出主题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于是在这一部分就缺失了西晋兴亡、东晋兴亡、南北朝的政治等内容,显得从三国到南北朝的史实零乱无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感觉跨度较大。此外,通过学习内容去理解主题的思想,对以感知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讲,增加了学习难度。课程改革的十年来,历史学者、历史教育研究者、中学历史教师等各层次研究人员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初中学生学什么样的历史?到底要不要学科的体系?需不需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回答了这些疑问。历史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只有按照时序建立的历史知识,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情感态度。没有了时序,没有了学科基本的体系,学生如何去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不理解背景,又怎能去正确认识历史?那一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面面俱到,但要突出历史的重点和精华。通过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点”,连成历史发展的“线”。因此,“2011年版”抛弃“学习主题”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精选的历史知识,点与点之间按时序排列;“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线使点之间构成联系。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感知历史,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注重感性知识的积累,避免概念叠加,避免初中内容高中化、成人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内容涵盖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各时期的重要史实,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社会生活,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个侧面,注重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点―线呈现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符合义务教育普及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扎实的通史学习基础,有利于高中专题史的学习,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

3.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在中国古代史内容中,也有所体现。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

“2011年版”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是对学生理解历史、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由原“实验稿”规定的识记层次,“2011年版”上升为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3个,即: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通过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东晋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得以完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到近、现代甚至当代。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教育。

总之,“2011年版”体现了历史课改的进步、课程观念的逐步成熟、课程体系的渐趋完善、课程内容的日渐科学。诚然,“2011年版”的进步,正是因为有“实验稿”十年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对“2011年版”,现仅仅是初识。课改,我们仍在路上…

【作者简介】袁从秀,女,1968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润平-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实验稿)商榷[J],历史教学,2003(2).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历史课件讲稿第2篇

一、如此多的细节不真实

近来两次接受记者采访,一次是甘惜分老师逝世,一次是关于我退休前在学校上的最后一课,不好推却,同时估计不大可能发生上面经历的情形,于是就接受了采访。但事后发现一个以前不大注意的问题,即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由于忽略细节而造成较多的不实。我说的和我后来看到的记者发表稿或付梓稿,一些关键的细节南辕北辙。

我是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才知道甘老师逝世的,甘老师是长辈,所以我需要以学生的身份说话,我说我1973年到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上学的时候,甘老师是我的老师,那时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人大新闻系整建制地合并到北大中文系。结果见报稿变成“陈力丹是甘老师名下的学生”一句话,背景完全没有了,本来一句很实在的话变成了一句不真实的话。

接着,有记者希望就我退休前我在学校上的最后一次课以及最后一次参加学院教师的工作(集体阅研究生招生考卷)采访我。我提前半小时到校,在阅卷前接受了记者的当面采访,记者的采访很认真。一整天的阅卷下来很累,我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当天没有询问记者写得怎样。第二天一早起来想到这个事情,打了个电话,记者说已经付梓,但可以发给我看看。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意见。我早饭都没吃,连忙打开电脑收邮件,一看稿子,不得不逐句改动,细节差错太多了。已经付梓,时间很紧,我只能在已经排好的版面上。对一些重要细节的明显差错进行不影响版面的改动。一些细节差误关系不大的,只得忽略;一些细节我感觉不该说,但这就涉及到文章的基调和结构。无法改了。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了回复,并电话告知记者,记者再紧急转发美编做微调。见报后我有意把报纸收起来不让家里人看到,因为其中有一句,说女儿给我买了衣服我说不好看(我记得没说过),但几天后因为网上的传播,还是被爱人和女儿知道了,一通批判自然免不了。

例如原文“瞒着我换了大教室”,不是这样的。课程班长要是瞒着我,我怎能知道到哪个教室上课?逻辑上不通。当时她对我的解释是,原教室太挤,所以这次换个大些的教室。这是实际情况,每次上课过道都坐满了人。她没有说我的历届学生会来听课和可能还有什么安排。

再如“早上7时许,人大明新楼208教室已经座无虚席”,我没有讲述过这个情形。8点上课,7点钟学生们刚起床,不可能提早一个小时的。即使到了接近8点,也没有“座无虚席”,因为教室可以容纳120人,这个班才35人。即使来了许多历届我的学生,还有一些闻讯来听课的人,也没有达到座无虚席的程度。

关于讲课的情形,我没有对记者讲过,但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伴着清脆的铃声,陈力丹像往常一样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陈老师开讲走上讲台”。中国人民大学改上课铃声为钟声已经一年了,极少有老师踩着钟声走进教室。我大都要提前10-15分钟到教室,因为要把讲课PPT文件夹拷贝到教室的电脑里,还要试试是否可以打开,还要督促当堂播报的同学把播报的PPT拷到桌面上。换了的教室是没有讲台的,前面和后面是一样的平地,不可能发生“走上讲台”的情形。

关于讲了什么,我没有具体与记者讲,可能记者是听别人讲的,写成“准备聆听陈力丹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一《传播理论研究》”“他分别讲了舆论的概念辨析,解释了舆论和公众舆论的重复性,重点阐释了舆论的八要素。‘舆论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我们要看得更重一点。’陈力丹说。”我讲的是舆论基本原理,不是“传播理论研究”;我指出“公众舆论”是对“舆论”一词的同义反复,因为“舆”即公众,将此概括为“舆论和公众舆论的重复性”是不准确的,且对此我只说了一两句就过去了,而是强调要全面认识舆论,舆论有七个必要要素,缺一舆论不成立,完全不是“对舆论看得更重一点”。

文中还说“他会在课堂上唱起国际歌的段落”,我从没有在讲课时唱过国际歌,只是在讲“宣传”的定义时,引用了的话“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来说明宣传的特点。为了生动起见,唱了当年关于这段语录的语录歌。

还有一个细节,我记得讲得很清楚,课后大家围着说了很多话,然后到办公室放下东西,再到食堂吃饭,人很多,饭吃了较长时间,不断说话,我很累,回到办公室就在沙发上睡着了。而文章关于这个事的全文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讲课,和与同学们聊天、合影。同到办公室的陈力丹,有点体力不支,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把“吃饭”这个最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落下了,就显得不合一般的生活逻辑了。

二、必须熟悉被采访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现在的一线记者多数是90后,其记忆点最多能追溯到十几年前,且还是小孩子的记忆,而被采访者的新闻人物大多是社会主流人群,年龄多大于90后。鉴于这种情况,记者的采访,在时代背景方面需要进入被采访者的生活时间和窄问,才可能保障新闻的细节不出差错。采访前要养成了解被采访者生活时代背景的习惯,这应是采访的基本功之一。就以甘惜分老师逝世记者对我的采访为例,我说1973年甘老师是我的老师,如果同年龄的记者采访我,绝不会理解为我是甘老师名下的学生,因为他的生活经历会告诉他。1973年还处于时期,直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大学才实行研究生的导师制,3年前人民大学才实行本科生的导师制,20世纪70年代不可能存在某个学生是某位老师名下学生的说法。90后是在全国的大学急遽扩招研究生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他们的经历很容易使他们把大学的教育体制看得从来如此。我们不能要求90后具有50后的记忆,但补充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就等于延伸自己的记忆,这个记者基本功必不可少。

2015年3月,新华社记者吴雨采访50后演员陈道明,主动请被采访者审读稿件,这是一种解决由于代际差异造成可能误读的方法,且这也是记者的一项职业道德要求。然而,一些记者竟然不知道这样的职业要求,还说:“陈道明亲手为记者改稿,记者独立人格何在?”新闻采访是一种在参与者同意之下进行的平等交流,采访对象不是记者的资料袋。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新闻从业基本准则,才是记者职业人格的体现。每位记者都是从经验不多逐渐成长为经验较多的,一个年轻的记者请一位年长且文化素养很高的被采访者人审阅专访他的稿件并适当改改稿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可惜,现在主动请被采访者看稿的并不多。

三、对看似平常的情节不能“想当然”

现在看似平常的事物、情景,可能在具体的环境下并非如此,不能想当然,这也是需要年轻记者时刻提醒自己的。我上面列举的多数细节,都是由于“想当然”而不向当事人多问几句造成的失实:例如关于课堂“铃声”的想象,90后从小学到大学,多数学校均以铃声作为上课时间的标识,于是就把中国人民大学的上课时间标志想象为铃声,其实人民大学一年多前就改为以钟声而不是铃声作为上课时间标识。大学上课的时间掌握也与小学中学有很大不同,虽然有按照规定时间上、下课的钟声或铃声,但很多课堂的下课,不一定踩着钟声或铃声的。例如我为了集中时间,3课时的课中间不休息,于是下课时间大约是在上课后两个半小时左右结束,那时并非上下课的标准时间,没有钟声,可是新闻稿里把“下课的铃声响了”作为我下课的情景,对这样的小错我都懒得改了。至于“踩着铃声走进教室”,这是用小学中学老师上课的情形框定大学的上课,想象成分太大了。问一句就可以搞清楚的问题,因为想不到该问,用“想当然”替代采访,不出差错才怪。

四、尽可能到现场看看,尽可能问清楚细节

教室什么样子?谁都知道。但是教室的大小、结构各有不同,有的前面有高一些的讲台,有的没有讲台,有的是阶梯教室,现在前面通常设有电脑,但电脑台放置的位置不一。描写一堂普通的课,记者即使当时没有在场,也应事后到现场看看,或详细地询问当事人每一个细节,否则肯定差错不断。这次关于我的最后一次课的行文描述,除了“上课”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外,细节几乎全不对头。还有讲课的内容,初稿都搞错了。现在讲课老师大多有PPT,为什么不要求看一看呢?由于没看,也没多问,于是关于讲课的内容也说不清。还有听课人数和教室的大小应该很清楚,不然如何描写现场?但也没有问,用“座无虚席”的想象替代了。由此我想到以前看到的很多人物通讯,其中的细节有多少经得起推敲?煽情的成分较多,细节不真实是普遍问题。

五、与被采访者交谈。力求真正理解对方本意

由于生活经验不够,现在采访记者提出的问题,以自己不多的经验想象被采访者的情形较多,自我想象的成分较多。我的学生与我谈到这次记者采访他们的一些提问,其中就有“陈老师在看到来了这么多同学后一定很激动吧”,我看的通讯稿里,也有一些我看了别扭的副词。情况不是这样的,我没有激动,当然很感动,但很平静,对此的语言表达也很平常,没有一句高调的词句,沧桑的生活经历不会令我像年轻人那样容易遇到这种情景就会激动,也不会说什么煽情的话。尽管我的学生实事求是地介绍了情况,我也说了没那么激动,但记者还是免不了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来写这个场面,似乎不用点副词过不去。这是中学作文练习留下的后遗症。

即使认真地采访。如果采访者先入为主的成分太多,谈了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够真实地表达被采访者的本意,因而产生误解,因为人际交流中存在认识、社会经历等多方面的差距。有一本书叫《交流的无奈》(直译:对着天空说话。作者:彼得斯)。就论证了这个道理。崔永元作为记者谈过与科学家交流中的误解:“用一个通俗的形式表达一种复杂的理念,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首先,做法和想法就有着天然的差异,实施者无意中又衰减了几分,接受者的随意状态再次流失了些信号。最后的结果就可能是南辕北辙。”崔永元承认,意义的变化在新闻传播中是一种必然。像他这样能够意识到存在交流障碍的名记者,真到了实际采访的场合,也不一定能真实表达对方的全部本意,最近他关于转基因的报道便是一例,何况缺乏生活经验的年轻记者,都没有意识到存在“交流的无奈”。

《北京青年报》的名记者安顿就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采访过我,我们谈了较长时间。我谈的比较详尽了,她也听得比较明白。但我看到发表出来的关于我的通讯,虽然说不出细节上哪儿不对,但总感觉不完全是我。好像什么地方差了一点。这已经是我感觉比较好的一次采访结果了。安顿也是明白人,关于采访,她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她说:“从交谈到事件,到阅读到最后,完全可能让一个东西。从最初到最后面目全非。别人读到的东西,恰好不是你想呈现的东西,你想呈现的东西,恰好你没有呈现出来。”

我希望年轻的记者重温一下崔永元、安顿这两句话,读一读《交流的无奈》。对传播深刻理解了,才好把采访和写作尽可能做得完满一些。不指望完全真实,大体让被采访者满意就算不错了。首先,不要在细节上出纰漏,这是应该且可以做到的;第二步,尽可能防止误解,让尽可能真实的事实和人物呈现给读者。即使是简单的事实,例如报道我的讲课,也要尽可能到现场。尽可能对细节多问几句。若事实比较复杂。更得多问各方面的当事人,相互印证。

六、新闻事业:一个有益的学校

几天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章晓英副教授告知我一段古希腊历史学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叙事实的原则,这里与诸位记者朋友共勉;“对于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叙述。我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原则,即不要偶尔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也不能单凭我自己的一半印象作为根据:我所描述的事件。或者我亲眼所见,或是我直接从亲眼看到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认定的。就是说这样,真理也不容易发现;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他们或者偏袒这边,或者偏袒另一边,或者记得的不完整。我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并不引入人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

历史课件讲稿第3篇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的教育功能,而且,计算机具有交互性,具有快速存取和自动处理等功能,它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还能接收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判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总之,计算机具有许多其他教学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

近几年的实践中,CAI在课堂教学方面充分显示出积极作用:

1.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中,需要学生手脑并用,通过各种输入设备与计算机“对话”,利用各种途径学习所需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2.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计算机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屏幕显示的内容可以随意重复和迅速更换,可以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还可以随画面变化产生相应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

3.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还可通过课件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等资料,扩充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4.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界面展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便于学生自学和个别训练。学生的学习速度(如阅读、答题时间)可由自身掌握,也可由电脑控制,因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计算机之所以能在教学中起这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计算机设备本身具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事先编制好了具有各种功能的CAI课件,计算机只是执行这些课件。

二、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策略

1.稿本设计

编写课件稿本是CAI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是CAI课件制作的依据。所以CAI课件稿本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效果。稿本设计需重视几个方面:

(1)动态性。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辅助教学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历史学科的动态性,包括影视动画效果、图表动画效果、图片及文字的动画效果等。如课件《秦始皇统一六国》,用计算机动画配上声音,模拟秦王陆续灭掉东方六国的过程,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于表述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让一幅秦始皇画像徐徐移入屏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

(2)实用性。CAI课件的设计,应以突出重点、难点为中心,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如课件《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揭示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以及突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的过程中,采用宏观动画和表格对比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出现“实力与拥有殖民地倒挂的状况”,引起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争夺。这样的软件,能做到教有所用,学有所用,真正实现了CAI的价值。

(3)直观性。直观性既是教学原则,也是CAI课件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电影、电视再现历史情境,也可以通过模型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但揭示历史规律或本质时,也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如揭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一步步加深的进程”,采用计算机技术,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陆续加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到割地的面积越来越大,赔款的数额越来越多,被迫开放的港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到内陆,甚至一些重要城市如天津等。

(4)可操作性。在CAI稿本设计中,应考虑到CAI课件在制作完成之后易于操作。课件内容应突出重点、难点,以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为中心;课件结构合理,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行课件辅助教学;操作简便,并配有简要操作说明,方便师生使用。避免出现教师讲课时忙于操作媒体或学生进行人机会话时无所适从的情况,易于操作的软件才易于广泛应用。

(5)创新性。在CAI稿本设计过程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中,由传统的知识呈现、知识表征,向高层次知识建构发展。

2.课件使用

CAI课件制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合使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个特点:

(1)最佳效果特点。在教学中,不应为用CAI而用,应精心挑选那些非CAI不能或只有CAI效果最佳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使用,充分发挥CAI的优势。如上文提到的用动画模拟“秦灭六国”的过程和用CAI揭示“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2)最佳效益特点。在教学中,计算机作为最先进的媒体,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媒体。它应和其它媒体优化组合,产生最佳教学效果,才有最佳效益。如果利用CAI课件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其它媒体也能达到,则虽有最佳效果,却无最佳效益。因此我们利用CAI课件教学时,应注意计算机与普通媒体的优化组合,以期产生最佳教学效益。

(3)主动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件制作也要在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这一方面多加考虑,因此,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作的课件应系统、全面,并针对学生个别需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制作,要做有意义的建构,真正体现计算机个别教学。

三、合理开展CAI工作的步骤

发展CAI涉及范围广泛,它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美学及专业学科。它的开发涉及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计算机工程师。它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参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最初的CAI制作常常是由一个“全能的”教师来完成,他既懂专业、懂教育,还精通计算机,课件开发完毕,他还是用户。课件是照着他的需求订做的。实际上这种“全能的”教师是很少的。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课件的水平;开发出的课件不能满足大范围应用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开发高质量课件的积极性;开发周期长,难于维护,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

CAI的开发必然发展到有组织的工程方法,朝着优质标准的目标开发水平较高、较为通用的大型的课件。课件开发过程大体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1.做好充分的需求调查。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计算机专家等,分析教材的教学目标,研究教材的教学过程、教学要求,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确定课件开发的需求说明。课件开发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劳动,因而确定开发课件计划时要注意从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入手,尽量配合教学的改革与教材建设同步。

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制作CAI课件的素材,如音像资料、图片和地图等,这与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功能相吻合。也就是说,历史学科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很好的结合点,许多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制作CAI课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蒋家王朝的覆灭”、“三国鼎立”、“隋唐文学和艺术”、“新航路的开辟”,包括政治、军事、文学、艺术、航海、外交等内容。

以“隋唐文学和艺术”为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加上美术背景、配乐诗朗诵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隋唐丰富多彩的文学、绘画、书法、石窟艺术和舞蹈音乐,其效果远远胜于教师的讲述和板书。

2.做好稿本的编写和审查。稿本是保证课件质量的至关重要一步。稿本的编写和审查应组织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和专家参与,以现有较好的教材为主编写,并严格组织稿本审查。稿本的要求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长,补充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展示教材的内容。

3.鼓励教师参与课件制作。也可在一定的基础上建立课件制作的专门机构,利用现成的开发工具,组织有经验的课件开发人员,高效地制作出质量高的课件。完整的课件应包括:选定课题、概念和技巧;高质量、界面友好的课件;带有评价的练习功能;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记录、统计评价系统。

4.鼓励教师将优秀课件广泛应用于教学。目前,教学中研制出的一些CAI课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演示教学过程。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助教学,并发展为集动画效果、视频影像、声音等为一体,演示完整的教学过程。这类课件的序列是变化的、多分支的,既能适应班级集体教学的需要,又能适应个别教学的需要。如上文提到的课件《秦始皇统一六国》,根据主菜单的内容,既可按顺序进行集体教学,也可针对个别需要随意选择学习内容或重复同一内容。整个课件除主要采用动画效果、配音外,穿插“长平之战”、“万里长城”、“灵渠”三段视频影像,并设计如“秦国为何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等思考题。

(2)高密度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和灵活的文字板书应用。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在专题课和综合复习课中,集中出现多项知识的集合、排列、对比。如专题课件《中国历代货币简介》,按时间先后的顺序,以贝币金属币(包括铜币、银币和金币等)纸币为主要线索,从古到今,把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主要货币,制成幻灯片展示出来,具有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容量大、脉络清楚、知识点明确等特点。

在历史综合复习课中采用计算机技术,以灵活多变的文字板书,能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归纳线索,突出重点、难点。如课件《(世界近代现代史)纲要》,采用计算机灵活多变的文字板书,归纳出三条主要线索: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14、15世纪到20世纪初)、列强的殖民扩张及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国际工运及马列主义,并把分散于各章各节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化。

(3)提供信息情境,让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利用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一个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情境和获取信息的规则表,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协商,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CAI课件开发与应用的工作中,我们摸索到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吸取了教训。

第一,计算机这种教学媒体,是现代化教学所必备的。要培养21世纪人才,就必须有适应高容量、高密度、高效益的教学,就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二,计算机能用于改善课堂教学却不可能全部取代其它手段。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第三,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及CAI课件的开发,关键是解决队伍问题。要建立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各学科CAI课件开发小组,选择优化的教学内容,来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第四,建设CAI课件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身教学需求的课件,实现高质有效的教学。

历史课件讲稿第4篇

我在读大学期间,曾上过邵先生讲授的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等课程。毕业留校后,又在邵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工作多年(主要是跟随教研室副主任荣天琳先生分担中国现代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我也可以忝列邵先生的众多学生之一,对邵先生多少有一些了解,觉得应该将我所了解的有关邵先生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抒怀念之情。

我是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七名学生之一。历史系的系主任原是吴晗先生。但此时由于吴先生已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公务繁忙,无暇顾及系务,乃由邵循正先生继任系主任。在清华期间,除上过邵先生的课外,我由于曾担任历史系学生会的总干事,与系主任邵先生也时有接触。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法院系大都并入新的北京大学。于是原清华、燕大和老北大历史系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聚集在新北大历史系,使该系教师阵容十分强大。系主任由翦伯赞先生担任,系副主任是周一良先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四个教研室主任分别由邓广铭、邵循正、齐思和、杨人四位先生担任,当时被戏称为“四大名旦”。亚非史教研室主任由周一良先生兼任,考古教研室主任由苏秉琦先生兼任(苏先生时任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还有新设立的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是王铁崖先生。1954年我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开始就分配在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任助教。1957年王先生被错划为后,国际关系史教研室随之被撤销,此后我才转到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国际关系史教研室共有五名教师,其中两名是教授。王铁崖教授原是老北大政治系主任,另一位教授陈芳芝先生则是原燕大政治系主任。一个教研室即拥有两位系主任级的教授。至于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除主任邓广铭先生外,还拥有向达(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张政、余逊等多位知名教授。由此可见历史系教师阵容之强大。

这种情况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授评级时就对上述各位大教授(包括邵先生在内),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进行了一次教授评级工作。北大历史系也在翦伯赞先生主持下,召开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进行评议。我当时兼任系秘书,作为工作人员也列席了那次会议。翦老在会上首先发言,大意是他认为在座的各位先生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学者,所以都应该评为一级教授。在讨论中,对翦老的发言似乎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大多是补充,如认为未参加会议的向达、张政、余逊等先生也应评为一级。记得只有王铁崖先生发言说,他是搞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如果在政法界,他大概可以评为一级,但在历史学界,和在座的各位相比,恐怕只能退居二级了。后来经过全校平衡,历史系只批准了翦伯赞、向达二位先生为一级教授,其余上述诸先生一律被定为二级教授。当时在史学界就有不少人议论说,北大历史系的那些二级教授,如果分散在其他高等院校,大约都可能被评为一级教授;特别是邵循正先生,无论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领域,还是在蒙元史和满清史等领域,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权威学者,如在其他院校,一定会评为一级教授。例如在蒙元史学界,与邵先生齐名的韩儒林先生(当时有“南韩北邵”之称)在南京大学不就是一级教授吗!

大家都知道陈寅恪先生与邵循正先生多年来同校共事,关系介乎师友之间。邵循正与其弟邵循恪两位先生于1926年同时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本科。1930年毕业后又同时升入本校研究院。按清华当时惯例,在每届研究生毕业时,一般每系可选派其中一名出国留学。邵循正先生为了避免以后可能与其弟发生竞争,乃转系师从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当时陈寅恪先生已在清华国学院担任导师,后又被中文、历史两系聘为教授。邵先生在清华学习期间,曾经选修过多门陈先生开的课程,学到不少陈先生特长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字,深受陈先生器重。1934年,清华曾发生过一件轰动教育界的“朱延丰事件”。大致情况是:清华在决定从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中选派出国留学生时,历史系有两名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即朱延丰(导师是陈寅恪先生)和邵循正(导师是蒋廷黻先生)。而系主任蒋廷黻只向校方推荐了邵循正一人。朱便先后向校领导和教育部申诉,认为蒋先生有私心,只推荐自己的研究生。一时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陈寅恪先生主动致信校长梅贻琦,说明当日历史系教授开会,研究该派谁出国时,正是他自己首先表态,“认为只宜派邵循正一人,这一主张得到与会各教授全体赞同,无一异议”。这样,朱才无话可说,一场风波得以平息。由此可见陈先生对邵循正的器重。还应该提到,邵循恪先生也被政治系推选为出国留学生。兄弟二人同时被选派出国,一时传为佳话。

1934年邵先生出国后,与陈先生一样,都是先去巴黎法兰西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学习蒙古史、古波斯文等,次年即转入德国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只是比陈先生少去一些国家。1936年邵先生回国后即到清华历史系任教。此后,两位先生乃长期同校共事。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的极端困难时期,二人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帮助。1943年陈先生的名著《唐代政治史述略稿》出版时,陈先生曾对其门生蒋天枢说:“此书之出版系经邵循正用不完整之草稿拼凑成书,交商务出版。原在香港手写清稿则寄沪遗失矣。”想不到此手稿经王兼士先生保存多年,得以于2009年由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这真是学术界的一件幸事。

邵先生和陈先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突出的是,二人都不追求什么名校学位,早年著作都很少,论文也不多。但都是博闻强记,学贯古今,会通中外。尤其二人都掌握十余种外文和古民族语言,因而能将国内国外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中西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融会贯通,纠讹辨误,发人之所未发。因此他们都在中青年时,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

近年来不少书报披露,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清华成立国学院时,梁启超向当时的校长推荐年仅30岁左右的陈寅恪来院担任导师。当校长得知陈先生既无名校学位,又没有多少论著时,怀疑其能否胜任。梁启超当即对校长说:我可以称得上著作等身,但我的所有著作加起来,也没有陈寅恪几篇论文的价值高。这样,陈先生才得以进入清华大学。陈先生晚年目盲,他依靠惊人的记忆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助手的帮助下,继续担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写了《柳如是传》等若干名著。

邵循正先生一贯惜墨如金,寿命又较陈先生短,所以一生论著比陈先生更少。最主要的就是一本20多万字的《中法越南关系始末》和在他去世后才由张寄谦等先生编辑的《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前者是邵先生在读研究生时写的硕士论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论文丛书之一公开出版后,很快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评价。邵先生因此一举成名。当时他还只是一位年仅20多岁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以后多年来,仍有一些出版社把此书作为20世纪学术名著,几次重印再版。近几年还看到此书又新印上市。邵先生在学术功底和记忆力方面也有类似陈先生的表现。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曾流传过“邵循正摸黑讲元史”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晚上,邵先生应邀在联大作题为《元遗山和耶律楚材》的学术讲座。许多知名教授和姚从吾、罗常培、毛子水、吴宓等先生都来听讲。不料开讲不久,电灯突然熄灭。邵先生稍作等待,即脱离讲稿,摸黑继续讲下去。而且仍然旁征博引,仿佛还在看着讲稿讲,且内容无甚遗漏。在快讲完时,电灯复亮,全场掌声雷动。主持讲座的罗常培先生即席赋诗一首,盛赞邵先生的才学。抗战胜利后,邵先生又与陈寅恪先生一起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任访问教授,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和鲁汶大学讲学。1946年回国后,仍到清华任教。

在思想和学风方面,我感觉邵先生实际上也继承了陈先生倡导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邵先生承认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但他在讲课或著作中,从不像一些人那样,言必称马、恩、列、斯、毛的“教导”,并把他们的片言只语作为衡量各种历史是非的唯一标准;而往往是用许多确切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革命领袖们某些具体论述的正确或局限。他从不主动去写那些政治批判或政治宣传一类的文章,也很少去看别人写的这类东西。他拿到别人的专著或论文时,首先是翻看文末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如果没有引用新的资料,他一般也是不会看的。

邵先生在讲课时慢条斯理,声音很低,而且往往讲半句,吸一口烟,下半句也被吸没了。学生们则习以为常,似乎不需言传,也可意会。邵先生对学生可以说是“有教无类”、“唯才是举”。凡是聪敏好学,功课优异的,不论他们政治表现如何,他都一视同仁地喜爱。比我高一班的一位学长1957年被错划为,但由于他知识广博,外文又好,邵先生依旧热情地带他攻读中外交通史,并把自己未发表过的珍贵笔记等资料,借他研读,使他学识大进。在我们班上,他最喜欢的是殷叙彝、张磊、周清澍以及比我们低一班的周良霄等几位。他们都是共青团员或学生干部,同时又都肯钻研业务,成绩优秀,得到邵先生的器重。毕业分配时,他很早就提议要殷叙彝留系任教。但中央编译局得知殷掌握英、德、俄等多种外文,乃指名将他调走,使邵先生遗憾不已。张磊、周良霄等则被留做研究生,分配跟随邵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或蒙元史。周清澍虽被分配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仍不时求教于邵先生。邵先生也很器重他,经常与他交流学术心得。上述各位学长都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

历史课件讲稿第5篇

【关键词】微课;制作;非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6-02

微课要出彩,选题最关键

参赛微课的命名就像人的名字一样,起得好就有吸引力。参加微课大赛需要填写2016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选题申报表。评委在没有观看微课内容之前,首先看到的是选题申报表,所以,微课的名字一定要能引起评委的关注,否则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在“高中历史重疑难问题解答”中,我们采用了最直接最质朴的“开门见山”式表达。

当然,如果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没有有价值的内容,那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谓“有价值”的第一标准,也是最高标准,就是能_实帮助学生学习。微课是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观看、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看不看、看多久,制作者是很难直接监控的。因此,微课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须“有用”,否则会因无法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而成为闲置的、浪费的资源。

“有价值”的第二标准,就是在保证“有用”的前提下,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确定具体的知能点。“高中历史重疑难问题解答”知能点的选取是基于如下考虑。

首先,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限于课时和篇幅,高中历史课本并不能呈现历史的全貌,对许多历史问题只能做“微言大义”“雾里看花”式的处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造成障碍。其次,历史事件是唯一的,历史现象是可以重复的。但是,这种重复绝不是简单的再现。如何区别类似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是广大师生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程选取了浙江省现行的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部分有代表性的40个(因为本次大赛要求最多40节,实际上不止40个)重、疑、难点,采用比较、归纳、适当补充等方法给予解答,以期达到答疑解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组建精干团队,做到两个统一

“高中历史重疑难问题解答”长达40节,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显然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必须组建一个精干的团队。在实行精细分工的同时,做到两个统一。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高中历史重疑难问题解答”的制作团队是浙江省德清县高建峰名师工作室,共有来自县内4所高中的历史教师10人,每人承担4节。老实说,最初大家对“什么是微课”“制作微课有什么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更何况制作微课需要专门的电子技术,越发使人产生畏难情绪。为此,我一方面组织大家共同观摩浙江微课网已的微课,一方面学习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上有关微课和微课制作的文章。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微课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不会制作微课的教师必将落后于时代;微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而且能弥补课堂教学无法一对一辅导的不足;制作微课是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制作一般微课的技术门坎很低,很容易掌握。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鼓起了干劲。

其次,统一制作标准。为了保证按时提交微课,保证作品质量和风格整齐划一,我们分别制订了工作进度表和PPT制作标准。

PPT制作标准如下:

(1) 片头格式

(背景图片为“云海”)

(2)内容标准

字体: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

字号:标题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最好不要有三级文本。

颜色:白底黑字。

数量:每页不超过五个要点且页面上下左右有1cm的留白,总数不超过六张(不包括片头)。

影响微课录制质量的非技术因素

影响微课录制质量的非技术因素,一是讲稿,二是语音。

录制微课与日常讲课最大的不同是不能反复讲解、重复强调,所以,在录制前必须写好详细的讲稿,也就是录制微课时的解说词。需要说明的是,解说词是对屏幕内容的必要解释、说明、提示、补充,不是对屏幕内容的简单重复。录制微课时,教师要按照经过仔细推敲后的讲稿,配合屏幕内容,一字不漏地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出现卡壳、咳嗽、翻页等等声音,更不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录制宣告失败。

微课是供学生课后单独使用、反复观看的,要传递出与集体教学不一样的、一对一式的亲切感。所以,教师要努力习惯对着计算机讲课,寻找对人讲话的感觉,语音要柔和、自然,富有亲和力。这样才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微课的感染力,使学生觉得“老师在我面前,专门为我讲解”。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微课的制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反思:充满遗憾的PPT

经过我们团队四个月的努力,“高中历史重疑难问题解答”微课程获得了浙江省2016年度微课大赛一等奖。付出终有回报!高兴之余,也有颇多遗憾。

首先,每个知能点的结尾,缺少一张“谢谢”“再见”之类的PPT,显得不完整。老师们的解说词也没有诸如此类的语言。这些本应该写入PPT制作标准。

其次,有个别老师没有严格执行PPT制作标准,破坏了微课的整体风格。虽说无伤大雅,终究感觉不完美。

历史课件讲稿第6篇

关键词: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

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题海大战”等,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需求,向课堂要效率我们就要进行新的思考,打破以往的固有模式,寻求最佳的途径。

一、接受新观念,把握正确的方向

与时俱进,教育教学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动态发展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教育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我们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接受者,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痛苦:作业多,学习压力大,畏惧学习等。

最近几年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力度加大,出台了很多政策,实行了很多办法,涌现出很多方法。这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或者说教育教学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既然教育教学与其他事物一样,开始涌现出了新的发展,那作为教师就不应该故步自封,我们应该勇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摒弃以前陈旧的观念,让我们的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我在这一方面的尝试是成功的。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我总是按照事前准备好的教案,将教案内容讲给学生听。学生有时会走神,有时会打瞌睡,我都会及时提醒。在备课过程中,我的教案覆盖所有的知识点,每次课后都要布置相应的作业,并且要进行周练月考。在我三令五申的要求下,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过得去,但是,我也累得够呛。在学校实行减负增效的要求后,我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而且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今的课堂是孩子们的天下,课本剧、竞赛、游戏……这些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生动,学生自然学得快,而我只是在快乐中引导,教学也变得轻松起来了。

因此,我认为,更新教学观念很重要,可以看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观念决定着教学方向。

二、采用新技术,让教学轻松起来

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本课本,如果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还有几幅挂图,这就是我们对于学校教育的印象。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新技术的引入,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1.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以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说,受到居住环境的影响,北方的学生无法理解梅雨的状况。受经历阅历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甚至有一些问题让教师无法用语言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些都为教学带来了麻烦。

新技术引出后,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学生没有感受过的环境可以展示出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将作者生活的背景显示给学生,学生的感受就会很深刻。一些表达不出来的知识细节,也可以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品读、观赏、领悟,从而很好地接受。

2.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学生还都处在贪玩的年龄,尤其是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新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在观看了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后会对历史内容津津乐道,同理,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或影像,或声音,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当然,对新技术的应用要适当,切不可喧宾夺主。有些教师在应用了多媒体之后,就不再写板书,彻底告别了粉笔,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3.简单的知识深入化

教材提供的是教学的范例,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搬用教材,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以前,我们的扩展很简单,或许就是一句话,起不到关键作用,这也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已的。新技术有承载量大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优点,对学生的学习范围进行拓展。让学生有开阔的眼界,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

三、引入新材料,让学习更具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新材料,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很多老师一直以来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我们所说的材料不仅仅是文字,我们可以将思维扩大,一切对课堂教学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引进来,有时候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对这些材料的再阅读中,由于当时的情境,会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比如在学习演讲有关知识的时候,我引用了一些演讲稿,这些演讲稿都是和他们同年龄的学生写的,让学生根据有关知识分析这些演讲稿的优点,并派代表表述。这节课以后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写了演讲稿,其中也不乏精品。在小组的学习中,他们还自发举办了演讲比赛,这为他们参加社团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我们不能将学生看做是接受者,应是学习者与运用者。

历史课件讲稿第7篇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是大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甚至在考试中,也可以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论述题改为“历史作文”。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们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杭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入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论稿并交给老师看。老师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四、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上课时,要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大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历史课件讲稿第8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心中流淌着青春的热血,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宏伟的志向,付出辛勤的汗水,拼搏出优异的成绩,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书写自己辉煌的人生,抒发我们满腔的爱国热情!共同阅读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初中,请您阅读!

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1教师们、同学们:

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不由得会想起爱国这个词,那可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爱国是什么?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人认为,爱国很遥远,仅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的英雄壮举才算爱国。其实不然,爱国能够是轰轰烈烈,感人肺腑。爱国,也能够是点点滴滴,平凡至真。爱护环境是爱国,热爱生活是爱国,勤俭节俭是爱国,勤奋学习也是爱国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当如何来爱国呢?

爱国,从改变自我的形象开始。我们先不妨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我们当中有些同学习惯了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习惯了公共场合吵吵闹闹,习惯了抬腿就跑,集会乱说话;我们习惯了太多太多,正是这些太多的习惯,养成了许多陋习,也正是这些陋习,让我们变得麻木,也正是因为这种麻木让我们中国人的形象一落千丈。同学们,努力改变这些陋习,让学校安静、美丽起来,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树立礼貌的新形象才是真正的爱国行动!

爱国,还应从努力学习做起。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爱国更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音!让我们先从小事做起,爱自我、爱教师、爱学校;上课认真听讲,学会谦让与尊重,友好相处,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崇高梦想。

同学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让我们胸怀祖国,好好学习,夯实基础;让我们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安静有序做一个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人。同学们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努力吧!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当雄壮的国歌嘹亮响起时,你的血管里是否涌动着一股爱国的暖流,你的心中是否跳动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祖国__岁华诞。今日在那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那怎样才是爱国呢?同学们,作为中学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就是爱国;我们高唱国歌,唱出活力与豪迈,唱出骄傲与自豪,就是爱国;我们节俭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饭、一张白纸,就是爱国;我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家乡的美丽环境,就是爱国;我们尽心尽力做好卫生工作,确保室外干干净净、室内窗明几净,就是爱国;我们认真听每堂课、尽力完成每项作业,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就是爱国;我们惜时好学,多读书,读好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就是爱国;学生会干部协助学校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团干部协助学校团总支做好共青团工作、班干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就是爱国;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构建和谐学校,平安学校付出劳动,在家里,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为构建和谐家庭做出努力,在社会上,搞好邻里关系,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也是爱国的表现。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爱国体此刻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当中,每个人尽心尽责地做好了每件事,你就是一个爱国的人,因为你好了,班级就好了,学校就好了;因为你好了,家庭就好了,社会就好了,国家就好了。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期望,我们要做一个对自我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祖国前途命运负责的人,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进取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仅有我们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我们的祖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让我们高扬起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用优异的成绩向祖国__岁华诞献礼!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讲话的题目是《爱国是一种职责》。

迎着晨曦,当嘹亮的国歌奏响,望着国旗冉冉升起,你可曾意识到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就要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会唱国歌。你可曾明白远在西藏的99岁的藏族老人次仁曲珍在没有正规的旗杆,没有国歌伴奏的情景下也在和我们一齐完成这个庄严的仪式。并且四十五年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对于她来说,爱国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职责。

元朝左企弓曾呼出一寸山河一寸心的心境;明代学者、思想家顾炎武坚定地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表白: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更是身体力行,堪称爱国典范。美国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在波兰,每一所学校都专门设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并使之融入政治、历史等科目中。在泰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政府极端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教育。特色的是韩国,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人历来以使用本国产品而骄傲。可见,爱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今日,我们每次升旗仪式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其更深一层的目的是在于使大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用凝聚在国旗、国歌中信仰、信念、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照自我,要求自我;使大家明白爱国不是挂在嘴上,而应当是落实到日常点点滴滴的行动上。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首先承担承担起自我的职责。如:认真对待每一次升旗、孝顺关心我们的父母;真心诚意地尊重我们的教师;像对待自我的手足一样去关爱我们的同学,热爱我们的学校。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做出自我的贡献,真正承担起爱国的职责。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我深感荣幸,我的演讲题目是《爱国永远在我心中》。

国庆节就快要到来了,也许国庆对新世纪的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假日,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回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没有慎重的态度去思索中国蓬勃发展的历程;没有流淌的热血去感受革命烈士的崇高境界。

提起爱国这个词,那可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爱国是什么,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们以国事为已任,保家为车,关怀民生。爱国的资料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同学们,进入新的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爱国主义更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爱自我,爱学校,爱我们完美的家园。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最终,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祝我们亲爱的祖国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结束了,多谢大家!

有关热爱祖国演讲稿5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强烈的影响。人们往往用爱国主义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的重要原则,也作为调整个人同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带有阶级的局限性;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也有积极意义。资产阶级也讲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虽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它毕竟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观点相联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这种爱国主义的阶级本质和历史局限性就日益暴露出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这种爱国主义就转向民族沙文主义。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虽然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也有共同的基本内容。这就是:热爱祖国,继承祖国悠久的历史,发扬祖国灿烂的文化,建设祖国,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改造祖国的山山水水,使祖国变得富饶美丽;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敌入侵;扞卫祖国的统一,搞好各民族之间的联合和团结,反对民族的分裂和国家的分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它是直接维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它反对一切压迫和剥削,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它是建立在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互相支援的基础上的。因此,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同国际主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今天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