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监控方案设计

监控方案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16 13:32:40

监控方案设计

监控方案设计第1篇

[关键词] 监狱 监控系统 设计

一、总体概述

“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是监狱系统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的途径,周界监控报警系统通过对监狱四周围墙、监舍等重点区域进行严密的监控,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对越狱等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还能提供事件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的查证资料;同时为监狱的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大减轻监管人员的压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需求分析

因某监狱监墙呈现多边形,多处是以监舍代替监墙,监狱内各种建筑物多,存在多处相互不能观察,而且犯人在监区内活动地点多,防范非常困难,根据某监狱和执勤武警部队的建设需求,在监狱四周通过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增强执勤武警和执法民警对犯人逃跑时提前预警的反应能力,防止犯人通过各种方式从监区逃跑。

三、技术分析

1、入侵检测模式

ioimage自动入侵检测模块,可以自动检测出视频画面中的运动行为特征。入侵检测既可以在固定摄像机上使用,也可在PTZ摄像机上使用(支持在PTZ摄像机的各个预置位上进行自动巡视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支持三种检测模式:运动行为模式、绊网穿越模式和围栏入侵模式,绊网穿越模式基于绊线进行检测,围栏入侵模式则是专门对攀越或穿越围栏周界而提供的检测模式。

运动行为模式:当有人或交通工具侵入监控防区时自动发出报警。

入侵检测可以设定多个任意形状防区,多个防区位置可以重叠,互不影响。针对每一个防区,还可以指定该防区入侵者的类型(人和交通工具)、尺寸大小、入侵速度、最短入侵时间和运动方向等参数,各防区内各类型的参数可以独立设定,互不影响。防区设定后,只有符合指定特征的入侵行为才会报警。而且对不符合条件的入侵将会被忽略。利用以上功能,可以在同一场景中检测不同特征的运动目标。例如,挡在某一场景中检测逆行车辆的时候,还可以同时检测该场景中不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

ioimage入侵检测模块侧重于检测人和交通工具,针对入侵者不同的尺寸大小和运动特征进行检测,发出报警信号并提供即时的视频确认机制,有效减少了由于误报引起的不必要的警卫行动。

与被动红外传感器(PIR)、地面震动传感器等传统直线(或点式)传感器相比,ioimage的入侵检测模块具有大范围的入侵检测能力,可以提供更大的检测范围、更高的检测率(POD)和更低的误报率(FAR)。

2、绊网穿越模式:当人或交通工具穿越绊网时自动发出报警。

绊网穿越模式允许用户设定一条或多条任意形状的绊线,针对每一条绊线还可以指定穿越绊线的非法方向(两个单向或者双向)。当以绊网穿越模式进行检测时,在绊线平行方向运动的目标将被忽略,仅当目标穿越绊线时发出报警。

这种检测模式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入侵检测,例如攀越围墙、穿越安全检查点、穿越安全周界等。

围栏入侵模式:专为检测攀越(或穿越)周界和围栏等行为所提供的快速配置模式。

围栏入侵模式允许用户设定一道或多道任意形状的虚拟围栏,每一道虚拟围栏长度、高度和厚度可以独立设置,此外还可以指定攀越(或穿越)某个虚拟围栏的非法方向(两个单向或者多向)。当入侵者在非法方向上攀越(或穿越)围栏时将自动触发报警。

这种检测模式非常适合用于各种周界围栏入侵防范,例如监狱(防止逃出)、监区(防止任意方向穿越)等应用场合。

ioimage自主自动PTZ智能跟踪模块,可以使摄像机对自身的云台和变焦镜头进行自主PTZ驱动,并自动控制PTZ摄像机的进行云台全方位旋转和镜头缩放,针对被锁定的运动目标进行视觉导向的自动跟踪,以确保跟踪目标持续以放大特写画面出现在镜头中央,这样警卫人员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信息,同时还可以用于事后取证。自动PTZ跟踪模块弥补了固定摄像机监控事业狭窄的缺点,是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所必备的功能。

自主自动PTZ智能跟踪模块支持手工锁定、自动锁定和接力锁定三种目标锁定模式:手工锁定模式:通过监控软件手工锁定运动目标;对于某一个PTZ摄像机,当其停留在某个预置位上时,用户可以通过监控软件来手动锁定某个运动目标(例如通过鼠标点击来锁定目标),来触发PTZ摄像机进行自主自动的PTZ跟踪。

自动锁定模式:在各个预置位之间进行巡视,当检测到入侵时自动锁定运动目标;一个独立的PTZ摄像机,在其设定的各个预置位上都具有独立的入侵检测和触发自动跟踪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对广阔的区域进行监控。当自动巡视的PTZ摄像机检测到一个入侵者的时候,摄像机可以自动锁定入侵者并触发跟踪。跟踪触发后PTZ摄像机会自动拉近镜头,以确保入侵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以放大特写画面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中央。

3、接力锁定模式:当某个摄像机检测到入侵者后,通知其它PTZ摄像机来锁定运动目标。对于某一个用于跟踪PTZ摄像机,可以将其设定为与某个固定摄像机(PTZ摄像机)相关联。这样当被关联的固定摄像机检测到入侵(或被关联的PTZ摄像机在某个预置位位上检测到入侵)时,将自动通知关联的PTZ摄像机跳转到关联预置位,并触发自主自动PTZ跟踪。

这种PTZ同步接力特性,不仅仅是提供了让PTZ摄像机自动跳转到关联预置位的能力,而且还将固定摄像机场景中某个特定运动目标从众多的目标中识别出来,并将它的位置坐标告知负责跟踪的PTZ摄像机。因此,在进行自主自动PTZ跟踪时,既不需要通过预先设置预置来定位目标,也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摄像机或辅助传感器来参与检测跟踪。

传统监控中经常遇到侵入者跑出固定摄像机的监视画面的问题,而自动PTZ跟踪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当报警触发时,不再需要警卫人员通过手工来操纵PTZ控制键盘来寻找入侵者,PTZ摄像机在接收到报警事件时会自动锁定目标并触发自主跟踪,同时自动回传即时视频画面。这样,安全警卫人员可以从容做出决策,而不会像以往一样只根据检测到入侵的第一个场景做出盲目行动。

四、ioimage智能周界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1、监控场景:核心区

核心区内设一段距离(约3―5米不等)的缓冲区,缓冲区内不允许有人进入;当有人进入缓冲区时,要求系统可以立即报警,并能对其进行跟踪。

1)监控的目的区域为从围墙内沿起,往内3―5米得区域。因此,要求监控摄像机最窄处得视野范围不应小于5米(小于5米的视野区为监控盲区,需要有其它摄像机来补充监控)

2)由于围墙高5―7米,为保证摄像机本身的安全性以及监控的距离,应该将摄像机安装在5米以上;

3)为确保坚实的可靠性,摄像机任何时刻都应该能监视到监控区域内目标的完整影像,因此摄像机监视最远距离处得高度不应低于2米;

4)为确保自动监控的可靠性,最远目标在屏幕上的高度不应小于屏幕的1/10;

2、监控场景:重点区

部分监墙长超过100米,四周由5―7米高的围墙保护,围墙四周设有站岗亭。围墙内沿往内设一段距离(约3―5米不等)的缓冲区,缓冲区内不允许有人进入;当有人进入缓冲区时,要求系统可以立即报警,并能对闯入者进行跟踪。

1)监控的目的区域为从围墙内沿起往内3―5米得区域。因此,要求监控摄像机最窄处得视野范围不应小于5米(小于5米得视野区为监控盲区,需要由其他摄像机来补充监控)

2)为确保监视的可靠性,摄像机任何时刻都应该能监视到监控区域内目标的完整影像,因此摄像机监视最远距离处得高度不应低于7米;

3)为了实现长距离的无缝监视,前一台摄像机必须能够覆盖到后一台摄像机的监视盲区;

3、监控场景:全周界

监控方案设计第2篇

用户需求分析

小区安防涵括众多子系统,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例,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同时依据国家法规及结合业主的需求,充分考虑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以下是设计方案时需要兼顾的几点普适性思路:

·安防监控系统的设置要全面,考虑要周全,堵住防范漏洞,制造安全居住环境;

·在整体防范的要求上,对小区周界、各主要出入口、停车场、中心广场、各主要路口、楼宇内公共区域和通道、电梯及电梯厅等进行重点监视;

·在发生警情时必须能立即通过防范系统掌握警情、案发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采取相应措施。也就是说,必须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系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操作使用维修维护方便;

·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易扩展性;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具体来说,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布局,需要设计多重防护,要注重人防和技防的结合。首先,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都需设置摄像机,作为第一道防护屏障。其次,在建筑物各楼层的电梯厅和主要出入口处也应设置监控点位,作为整个建筑体的第二道防护屏障。另外,还要结合周界防范、可视对讲、电子巡更及报警系统等形成更多重防护屏障。通过层层设防,人防与技防结合,设计出一个性价比高、功能实用、设计全面、安全防护水平高的综合管理体系,使管理、保安人员能快速反应各类突发事件,并提供准确的现场资料。

监控范围

在智能化安保防范方案中,综合安防视频监控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出入口、重要区域等的监控,根据不同防护区域,方案设计要采取不同的监视和控制方法。一般小区中重点监控区域为:出入口、园区、围墙周界、电梯轿箱、停车场、公共场所。针对以上主要区域,在设计时应按照其特点设置相应型号的摄像机,以保证在整个小区中,各部分都没有死角,最大限度地保护小区内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功能与现状

住宅小区的安全主要包括公共安防和家居安防两大部分,子系统包括:入园识别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园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保安电子巡更系统、楼宇可视对讲及门禁管理系统、家居安防系统等。

在众多子系统中,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小区安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小区中,视频监控主要安装在出入口、建筑主要通道、重要建筑及电梯轿箱等区域,将图像传送到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全方位监控监测,形成幕帘状警戒面包围建筑,以立体空间监视建筑内部,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建筑内各处的动态,阻止治安事件发生,并为迅速排除治安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安全上考虑,在一个大型的小区中,监控系统已经不再是小范围的完成音视频监控功能便可了,它需要集成报警,实现多系统的联动。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监控获得更快速发展,小区监控与110报警中心的联动开始得到应用。总的来说,方案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系统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价比高、操作维护简便等效果。

系统建构方式

在建设系统时,需要结合小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等因素。例如,中小规模的小区,考虑到资金投入等方面,主要以“模拟+数字”模式为主,而规模比较大、网络条件较好,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小区可以考虑“数字”监控方式。目前基于IP寻址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势头强劲,监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经普遍展开,网络数字监控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小区中的视频监控系统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用全数字网络化的电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常用的“数字”监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采用“模拟+数字”模式为一般项目常用之一,主要是“矩阵控制主机+硬盘录像机”,采用数字方式录像存储颠覆了传统的纯模拟监控方式;

·采用硬盘录像机作为“数字”监控方式,只是数字视频服务器之前的过渡方式,建议在很小规模而且系统简单的情况下比较合适,反之,要慎重考虑;

·采用数字视频服务器作为“数字”监控方式,解决了一直以来IP摄像机价格相对比较高的问题,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数字监控方式;

·采用IP摄像机作为数字监控方式,更具有数字监控的革命性,但时至今日在性价比上还不是大众可以接受的。

前端摄像机的设计与应用

摄像机的选择不仅要根据图像的种类、所适用的照度、摄像器件的种类、适用光谱的范围来定,而且还要考虑设备外形与环境的美观协调性,以及系统配置的性价比。所以现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合理配置、选择合适的摄像机。

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也会有所不同,摄像机的安装要根据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来选择。

·地下室内及停车场:由于光线比较暗,可选择低照度彩色固定摄像机,其摄像机最低照度参数应控制在0.1lux以下,镜头可采用自动光圈、手动变焦镜头,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和监视距离,可采用5-40倍手动变焦镜头;

·地上楼内区域:地上楼内区域可根据不同的监视范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如走廊及楼梯口可以采用彩色半球摄像机;

·电梯轿箱可选择广角的固定半球摄像机,焦距可选择小于3mm;

·大堂、门口等可选择彩色球型摄像机,而且最好有宽动态效果;

·单元门门口: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增加,但安装时要注意避开太阳光直射的问题;

·对小区周界配合周界红外对射采用长距离低照度彩色固定摄像机,也可以采用全方位球型摄像机;

·室外园区及公共区域:室外可选择安装一体化云台摄象系统,采用一体化利于安装维护,并且相对传统分体云台外观美观,在室外除美观外还具有威慑功能,其监视能力相当于多台固定摄像机的监视能力,目标捕获时间短,完全变焦,聚焦,图像最清晰,无论目标处于运动或弱光状态,都能得到清晰的图像;另外,室外需要考虑IP66的防护等级,它可防风雨,云台要求有不低于100度/秒的快速360度连续转动,并具有30度以上的俯仰角度,可使监视更全面快速。

监控方案设计第3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系统安全防护;电力运行系统;电力数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01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9.006

电力与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息息相关,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电力调度作为供电的重要环节,对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接着对设计构架以及安全体系、系统配置进行研究,并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进行总结,下面就是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方案

设计。

1 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设计要求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电网进行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这也就对电网的全面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综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因此国网公司应当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对电网综合管理进行长远计划。在对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前,首先应当对该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基本确认在该系统投入运行之后需要拥有哪些功能,比如在进行计划时应当对网络覆盖程度进行预设,防止出现信息孤岛。而对电力系统实现综合网络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电网进行全面的监控并且对通信设备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设计要求如下:(1)数据对电网的正常可靠运行十分重要,因此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必须能够令电力网中的数据被完整地传输、交换,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同时网络资源与设备也应当被统一全面且完整地进行记录与管理;(2)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对电网运行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该系统应当令通讯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交换以及信息传递等网络资源与设备能够得到较为有序的管理与记录;(3)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对硬件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网络管理系统的良好正常运行,要求电力通讯网络中站点机房应当配有全套的动力设备,方便对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控与管理;(4)该系统不仅需要满足通讯网络的全面需求,同时也应当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工作需求,并对其进行管理以及监控。

在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时,相关设计人员应当较为清楚地明确该系统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另外,还应当考虑在实施该方案所应具备的各类条件,比如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在准备这些条件时,并不严格要求一定要完美,而是应当根据相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控系统条件,并且将设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经济性。

2 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网络构架

上文已经对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简单阐述,此处将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网络构架进行分析。对于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来说,其可靠性十分重要,同时该系统也应当满足稳定性、实时性、开放性的要求。为了保证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利用双网、双服务器主备冗余设计,对系统中的前置服务器、历史服务器以及实时服务器则应当使用双倍冗余设计,一旦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该系统能够及时自动地进行切换,保证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同时双服务器的工作模式是负载分担的工作模式,而不是整租备用、整租切换的工作模式,使用这样功能的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误差,有利于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3 调度监控系统硬件配置

通常情况下,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硬件系统包括前置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实时服务器、磁盘阵列、调度工作站以及维护工作站等,接下来将对系统中的前置服务器以及实时服务器进行介绍。

3.1 前置服务器

此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将其接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对上传的报文按照规定进行转化,所谓的转化就是将收到的原始报文转译为变电站遥测以及遥信数据的原始值,同时将这些翻译过的数据传送至实时服务器。如果想将这些工作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计算机对于实时通讯的处理速度应当达到规定标准,与此同时计算机的性能也必须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需求,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处理质量要达到

标准。

3.2 实时服务器

该设备调度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记录并存储实时状态数据,前置服务器将数据传送给实时服务器,实时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变电站遥测、遥信数据的实际值,在固定的时间以及周期将这些数据存入库中,与此同时还要向其他的应用模块或者是系统传送真实可靠的实时数据,对实时服务器的硬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应当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若想提升调度监控系统的服务质量,就要求计算机的CPU以及内存具备较好的性能,以满足系统的容量扩展。

4 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安全防护

若想提升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就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整体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设计,对监控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包括应当能够有效地预防或者是抵制入侵病毒在系统中的扩散,使系统在遭到病毒入侵后能够快速的恢复,一般可以采用混合平台设计来提升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另外,依据国家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要求,在提升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等级时,应当针对不同地区的系统进行相应的安全分区设计,比如设置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努力构建一个安全系数高的电力调度监控系统。

5 事项功能

该模块在监控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事项收集以及分发,同时产生事项缓存文件工作。该模块应当能够在保护信号发出警告时,在监控人员监控界面上也出现相应的反应,其作用是收集电网产生的实时事项并传送至相关监控工作人员,收集控制系统产生的实时事项传送至相关监控人员。

6 结语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生产活动中,电力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人类对于电能的依赖性也在日益上升,短暂的断电就会对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电网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出一套技术性、可靠性强的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本文对当下我国的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进行了简述,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叙述了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近几年智能电网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这也必然会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而智能电网强调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又具备超强的系统组合能力,一旦建成智能化的系统,不仅能够整合各个区域的信息,还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智能调度,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些可靠的数据也更有利于正确决策与智能调度,为电网的扩大与发展提供

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聚明.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03,(6).

监控方案设计第4篇

关键词:基建工程;3G、微波、视频监控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为满足基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基建工程全过程的管控,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基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没有之一,而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的问世,为实现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这种新的安防方式提供了捷径,人们不需要再顾虑布线的长短、路面的开挖、昂贵的造价,解决了长期以来有线监控不可达中不可避免的许多难题。

佛山供电局基建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在竣工投产之前,由于通信光缆没有建成、视频监控设备没有安装调试到位,均不具备有线监控的条件,而基建工程自“三通一平”开始便有视频监控的需求,为解决这种矛盾,迫切需要设计出简便、灵活、可靠性高、图像质量好、性价比高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并付诸实现。

1现有3G系统介绍

目前佛山供电局已有一套基于CDMA2000 3G技术的基建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其原理图如下:

变电站施工现场的摄像机采集来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过3G室外终端压缩编码处理,通过3G智能无线通讯模块把实时动态图像传输到距离用户最近的3G无线网络后传输至中心管理服务器。用户可方便地通过Internet/Intranet访问中心管理服务器,从PC客户端监控施工现场的实时图像。

2现有通信资源分析

佛山供电局现有两套视频监控系统,一套是原佛山供电局变电站遥视系统和营业厅监控系统,基于H3C IVS8000视频联网统一管理平台;一套是由省公司统一部署,新建的广东电网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基于DH_SMS大华平台。两套系统均是统一、开放、标准化平台,能支持各类标准化站端设备的接入。

佛山供电局H3C iVS8000视频联网统一管理平台已建成1个市局中心、2各分控中心、5个分局级二级中心,系统包括佛山市下辖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局所辖的50多个营业厅、50多个重点变电站和部分办公大楼保安监控点的联网接入管理。其中大部分前端编码器设备为海康威视DVR和铁越RVU设备。现在网管中心、分控中心、局领导、市场部等需要监控变电站或营业厅视频的相关部门安装VC客户端约100来套。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地区局主站系统由主备两套设备组成,每套设备均配置1台管理服务器、1台接入服务器、1台流媒体服务器、1台动力环境服务器、1台存储磁盘阵列和1台CISCO交换机,四台服务器和一台磁盘阵列通过CISCO交换机接入综合数据网核心S8512后与省级主站。该系统现已覆盖佛山电网22个110kV及以上变电站(包括4个500kV变电站和5个220kV变电站),其站端设备分别为中钰科技、铁越科技、互维、浙江大华、联申和杰赛的RPU。该系统可直接通过浏览器登录远程观看现场画面。

两套系统在平台的开放性、兼容性、功能完备、人机界面友好、质量保证等方面都比较优异,能够支持多种标准化站端设备接入,能够满足现场监控的各种求,界面直观,操作简便,画面清晰。但是广东电网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不需要选择登录的服务器,通过浏览器便可直接进入,同时该系统是广东电网公司统一推广应用的平台,在可持续应用方面具有更得天独厚的优势。

3无线微波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微波传输是一种最灵活、适应性最强的通信手段,具有建设快、投资小、应用灵活的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微波传输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光纤网络补充手段,可用来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以及不容易布线或敷设有线线路不经济情况下的安防监控等问题【1】。微波无线传输应用于基建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性价比高

无需使用运营商光纤公网,无线路租凭费;

维护费用低,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维护非常方便,设备故障的检查一目了然,省去了线路排查的繁琐等。

2)扩充性强

可以迅速将新的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不用更换信号采集设备(一般一个采集设备接入10个监控点左右),在原设备接收范围内可以直接添加。轻而易举地实现监控点的增加。

3)易于实现

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极为不便,同时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这时,采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简单快速,免除了拉线的麻烦。

4)稳定性好

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网络的无线接入信号遍布大中场所,无线传输已摆脱传统的易受干扰、易断连接等困惑,正步入高速普及的进程。设备安装完成后,传输不会受到雨雾天气或者刮风等影响,不遭受人为破坏及较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稳定工作10年左右。①无线专网,保证前端视频传输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带宽的扩展进行业务叠加,方便提升工作效率;②高清视频,录像与存储画面一致,超越了传统的硬盘录像机所见非所得的毛病;③无线视频监控不受电源线电磁场的影响,显示出来的画面无条状的波纹;④无线监控不受距离和电源线的影响,且防雷性能优秀,是传统有线监控无法比拟的。

利用无线微波传输技术和现有通信资源的软硬件平台,设计出适合基建工程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如下:

该系统共分为三个部分:站端、传输、后台管理。其工作原理如下:

1)在基建工程施工区域内安装网络高速球机接入到无线微波设备,将监控图像采集传送至该基建工程业主项目部。业主项目部内设NVR(网络硬盘录象机),进行本地高清图像的实时浏览与录像。

2)在业主项目部位置架设无线微波宽带图传设备将施工现场各视频监控信号合路传送至附近最大目视距离内的电力机构(已投产的变电站或供电所),接入佛山供电局局域网,利用现有的广东电网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使佛山供电局基建管理人员能通过内网对视频监控进行实时查看并调用录像。

3)视频存储方面由前端NVR担任这个角色,无需上传至后台影响电力部门的内网带宽,如有需要再向前端NVR调取回放视频。

现将该系统与佛山供电局现有的一套基于3G技术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两套系统优劣结果如下:

4 结束语

佛山供电局现有的这套基于3G技术的基建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在过去一年多的使用过程中,图像效果和实时性方面因国内3G网络技术限制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网络连接不稳定、画面失帧较为严重、带宽窄、监控站点少、响应速度慢、流量费用大等缺点,因此,建议采用最新设计的无线微波视频监控系统。

监控方案设计第5篇

Yushuang Chi Dechong Liuhui

(1 liaoning province gaizhou city weather bureau. Zip code: 115200;

2 JinZhouShi liaoning province righteousness county weather bureau)

摘要:本文通过对视频电子监控系统的基本配置和结构的分析,系统的阐述了监控系统外部及内部设备雷电防护的措施及设计方案。

关键词:监控系统雷电防护措施设计方案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video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of basic configur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is, system introduced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ternal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the measures and design.

Keywords: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N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电子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视频电子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金融、超市、社区等公共场所。但是,辽宁省在全国属雷电灾害发生强度中等偏上水平, 辽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高达50天至55天,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网络因雷击而遭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视频电子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引起设备损坏,造成系统失灵的事件也常有发生。所以,必须安装防雷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因雷击对电磁脉冲辐射造成损坏,保障视频电子监控系统正常运行,从而减少雷电灾害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

1监控系统的基本配置和结构

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头及视频传输设备、视频监视器、云台、多画面分割切换控制设备、录像存储设备及自动切换装置、各类电源、信号、通讯线路,线缆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体敷设等方式传输音频、视频、控制信号和馈送交、直流电源、线路传感器、监控中心控制终端设备等组成。

2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综合设计技术与措施

综合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直击雷防护措施、等电位联结措施、电磁屏蔽措施、浪涌保护SPD、均衡电位分流、限制过电压幅值、规范合理的综合布线、完善有效的共用接地网络系统。下面我们就如何设计安装监控系统雷电防护装置,如何规范合理的综合布线等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监控系统外部设备雷电防护措施及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所有进入监控中心控制机房的摄像头,电源、信号、音频、视频、存储传输线缆等必须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等电位联结措施、电磁屏蔽措施、规范合理的综合布线、完善有效的共用接地系统后,再进行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磁感应及防雷电波侵入的防护。

2.1.1 监控系统摄像头的雷电防护

首先利用“滚球法”进行计算以确定监控系统的室外设备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雷电防护区域,并将其安装在防雷装置的有效保护范围之内。直击雷防护是雷电综合防护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考虑安装直击雷防护措施,在安装施工中可利用摄像头的固定金属支架上端加装避雷小针,引下线可采用Φ10镀锌圆钢、40×4mm镀锌扁钢。或摄像头处安装≥8m高的避雷针,并与摄像头支撑杆保持4.0-5.0m的安全距离。当避雷针接闪时,周围环境具有强度很大的电磁场,并对周围环境的线路上产生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其强度与电磁场强度成正比,而电磁场强度与各类线缆距直击雷电流的通导距离成正比。所以,摄像头应与避雷针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接地阻值宜≤4Ω。摄像头的电源,信号、音频、视频、等传输线缆均应采取屏蔽金属管敷设尽量避免架空敷设,金属屏蔽层两端应进行等电位连接(EB)可靠接地。

2.1.2监控系统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

通过金属管屏蔽地埋敷设的传输线缆,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衰减雷电波侵入的幅值,从而避免和减少设备遭受雷电波侵入损害的概率。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安装金属管屏蔽架空敷设,所有进、出线缆在建筑物所属监控中心控制机房的进户端宜安装金属管屏蔽地埋敷设(水平直埋不小于50.0m深度应大于0.6m),在进入监控中心控制机房的线缆金属外皮和金属管屏蔽层两端应等电位可靠接地。

2.2监控系统内部设备雷电防护措施及设计方案

2.2.1监控中心控制机房所属建筑物的雷电防护

监控中心控制机房内部终端设备所属建筑物的外部应安装直击雷防护设施,以避免和减弱因直击雷对建筑物,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的雷击概率和雷电电磁感应的强度。为监控系统附属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起到良好作用。

2.2.2 监控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

监控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应采用50HZ、220/380V、TN-S或TN-C-S系统。在进、出入监控中心控制机房的供电电源系统不宜采用架空线路,并应安装多级或至少三级电源浪涌SPD防护装置。安装电源浪涌SPD接地引线宜采用黄绿相间色标且截面积≥25mm²BVR阻燃多绞铜芯线,接地引线宜不超过1.0m,否则应加大接地引线的截面积,各级SPD连接导线应平直且长度不宜超过0.5m,要求其接地引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络系统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如果接地引线过长,将会导致电源浪涌SPD的限制电压过高,从而降低了SPD的安全保护性能。

2.3 等电位连接(EB)和共有接地网络系统

2.3.1等电位措施与等电位连接网络(BN)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网络系统是监控系统防雷的重要措施。等电位措施是减小需要雷电防护空间内各金属物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使之形成良好的等电位体。其主要分为室外金属构件等电位和室内金属构件的等电位。监控中心控制机房六面墙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宜用(6―8目)的铜网屏蔽,接地引线应采用黄绿相间色标且截面积≥35mm²多绞铜芯线。室内宜采用防静电地板铺设, 并将监控中心控制机房内所有接地引线和各等电位连接网络通过星型结构取捷径均匀多点连接到均压环、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EB)、内环形接地母线、并和共有接地网络系统等电位可靠连接。

2.3.2共用接地网络系统

安全可靠的共有接地系统是防雷装置(LPS)的重要环节,可直接影响到整体防雷效果。所以,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接地,监控中心控制机房应采用共用接地网络系统,其接地阻值宜≤4Ω。在建筑物自然接地阻值达到此要求时可优先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否则应加装人工辅助接地。同一个接地网络系统直击雷接地和感应雷接地应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离。距离小于20m,两个接地系统之间应做等电位连接。

3 结语

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具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代表性,需要我们的防雷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学结,使雷电防护措施和设计方案更趋于成熟,为我市的防雷减灾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监控方案设计第6篇

关键词:屋顶;光伏电站;智能监控;光纤局域网

0 引言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1]

太阳能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受到国内外的空前重视,从能源供应安全和清洁利用的角度出发,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欧盟、美国和日本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应安全的重点放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使太阳能在整个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光伏发电需要政府补贴,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受到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众多企业开始投资这一项目。在大型光伏屋顶电站的运营中,要对各厂房屋顶上分布的光伏电站设备进行监测,运行控制及维护十分困难和繁琐[2],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本文开展了分布式大型屋顶光伏电站的实时远程智能运行控制系统的开发,通过高效传感器及相关通讯设备采集光伏电站的相关参数,包括:光伏方阵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入功率,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出功率,专业气象站提供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太阳能辐照度、风速等参数,实时监测光伏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发出告警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1系统介绍

系统的结构系统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监控模块、数据远传模块,具体由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对各太阳能方阵的逆变器、智能电能表和专业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功能;通讯模块利用通讯协议转换功能,将各太阳能方阵的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中心服务器纳入厂区光纤局域网中,完成数据传输功能;监控中心在接收到数据以后,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通过监控界面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数据远传模块将所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国家光伏电站数据接收中心。

2系统功能

本通讯方案主要采集所有太阳能方阵的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直流输出功率,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并网点交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输出功率及专业气象站相关参数。太阳能方阵根据厂区区域划分,配置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和通讯网关设备,数据采集器采集到各逆变器数据后,通过厂区光纤局域网转发到监控中心。其他一些无法连接至厂区光纤局域网的太阳能方阵逆变器数据,通过Zigbee无线模块与数据采集器通讯,再将太阳能方阵逆变器数据信息通过厂区光纤局域网转发到监控中心。

2.1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模块包含数据采集器、串口服务器两部分。数据采集器采集太阳能方阵输出电流、电压,逆变器输出电流、电压,串口服务器接收数据采集器上传信息,通过485通讯方式采集并网点电能表各数据分量,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信息。

2.2通讯模块

2.2.1 有线方式通讯模块

以A厂房太阳能子方阵为例,A厂房由10台10kW逆变器、4块智能电表、1套环境监测仪器和1台串口服务器组成。数据采集器通过485方式采集各10kW逆变器信息,利用串口服务器进行通讯协议转换,与位于监控中心的监控服务器进行通讯;智能电表、环境监测仪与串口服务器通过485连接,转换为TCP/IP协议,转发到监控中心。

2.2.2无线通讯方式模块

以B厂房太阳能子方阵为例,B厂房采用无线通讯方案,数据采集器、通讯网关、 Zigbee模块及逆变器位于B厂房内。Zigbee模块、串口服务器和通讯网关安装在有厂区局域网覆盖区域。Zigbee模块位于尽可能靠近B厂房的地方。每台数据采集器通过485总线采集10KW逆变器数据,并转为以太网接口。由通讯网关与数据采集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采集逆变器数据,并通过485总线采集电表数据。串口服务器与Zigbee无线模块通过串口通讯,通过无线模块采集B内的逆变器及电表数据,并进行协议转换存储,通过以太网口接到厂区局域网,与监控中心通讯。

2.3监控系统模块

本监控系统采用WEB形式,通过局域网可以访问。如果本厂区有固定IP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监控系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监控数据实时动态显示;

(2) 监控数据越界报警;

(3) 气象信息集成;

(4) 光伏电站发电量统计;

(5) 数据信息存储。

(6) 用户权限管理;

2.4数据远传模块

监控系统采用WEB形式,通过局域网可以访问。监控中心服务器分配有固定IP地址,并用Internet公网相连接,通过权限开放,可将监控中心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送到国家光伏电站数据接收中心,完成数据上传功能。

3结论

此系统已经在国内多个兆瓦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上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具有示范意义,利用厂区网络,系统造价低廉,运行稳定可靠,可在光伏屋顶电站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2012-2016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站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 谌贻华,谢建华,郑直,林立松。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远程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软件.2011年第32卷第5期

监控方案设计第7篇

【关键词】综合监控系统 BAS系统 FAS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

1 概述

动车运用所主要是为动车组提供停放、检修、调试等工作,办公及检修房屋面积大,工作人员多,设备种类多。为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在动车运用所需设置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在以往动车运用所设计方案中,普遍采用三个系统分别独立组建的方案。本次设计为保证各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减少系统的维修工作量及维护成本,本次监控系统采用综合监控方案。

1.1 设计原则

1.1.1 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系统的技术性能、功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2 可靠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系统故障,保证系统具有良好、持续的运行性能。

1.1.3 开放性原则

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网络协议、通信接口和通信规约等各层面都遵循了开放性的设计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扩充性和伸缩能力。

1.1.4 实现一体化控制要求

能够实现各个系统交换数据和信息,实现报警联动和一体化监控。

2 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2.1 FAS-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简称FAS系统)具有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的操作,运行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FAS系统已具有与其他智能自动化系统的联网能力。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火灾报警功能,自动喷淋灭火功能,报警联动功能。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监控管理中心;控制盘,楼层、区域显示盘;探测器:离子式感烟探测器、光电式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复合探测器等;模块:监视模块、控制模块、隔离模块;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火警电话等。

2.2 BAS-环境与设备监控子系统

建筑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简称BAS系统), 主要负责对空调、新风机组、暖风机、热气幕机、排烟风机、照明、潜污泵等设备或系统进行自动监视、控制和管理,以达到节省能源、节省人力、提高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由中央监控站、分站、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信网络组成。

中央监控站由BAS工作站、管理网络、电子值班系统、打印机及UPS等组成,负责动车运用所内机电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分站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DDC、通信设备,配套的机柜、I/O模块等。安装在机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完成对通风、空调、给排水设备等的监控。网络服务器负责中央监控站与智能控制器的连接;智能控制器负责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采用现场总线接口相互连接,经网络服务器接入监控层工业以太网。

现场层包括各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执行机构等,负责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包括模拟量、交流量、开关量、脉冲量、数字量等;接收控制器和上级主站的命令,通过开关、阀门(执行器)、调节器等输出控制;许多情况下,现场需要配置手动操作机构,以便现场维护、维修或紧急情况下完成操作任务。

通信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结构。

2.3 智能照明系统

室外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与BAS系统类似,利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室外照明进行实时监控、调节,以节省能源、延长光源寿命、提高照明质量。

3 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3.1 传统方案

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一般实行两级管理(中心级、站点级)、三级扩展(中心级、站点级、现场级)。目前铁路动车运用所及类拟工程通用做法是3个系统独立组建,各自拥有自己的各级设备和传输网络,分别完成各自的监控功能。BAS系统、FAS系统设通信接口,FAS系统通过接口向BAS系统发出指令,BAS系统启动相应的火灾模式。

3.2 综合方案

BAS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在监控中心和现场进行综合,因FAS系统主站与BAS系统因布置位置不同而单独设置,但三个系统共用通信通道及现场设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调管理。

BAS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在监控中心统一设置工作站、服务器,FAS系统在消控中心设置工作站、服务器;传输网络则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将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组成冗余光纤环网,采用双网进行信息传输,三个监控系统在物理上接入同一个光纤环网,利用VLAN虚拟网络技术独立设置网络参数并通过通信接口进行通信。

正常工况时,BAS系统对动车运用所内机电设备按正常模式进行监控,火灾时,设备监控(BAS)系统的控制器直接接受FAS报警控制器的指令,将正常工况转入火灾工况,火灾工况具有优先权。保证系统响应的实时性。

3.3 综合方案的优势

(1)BAS系统、FAS系统存在互补性和依赖性。设备监控(BAS)系统可以完成正常工况下相关设备的控制,而火灾工况下,需要防灾报警(FAS)系统确认火灾,并指定火灾运行模式指令发送给设备监控(BAS)系统执行。因此单个系统难以完成消防控制过程,需要两个系统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综合后系统更加符合系统运行特点,提高智能化水平,方便运营管理。

(2)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进行综合可以节约投资。综合后由于减少了监控中心、现场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可以节约投资,减少值班及维护人员,减轻维护工程量。

(3)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具备综合的条件和成熟的技术。

3.4 方案实施

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综合监控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一个人性化、可靠、稳定并具有良好电气性能的综合布线基础之上。作为弱电系统核心建设的基础,要求系统为星型树状结构,支持信息传输和连接,满足多种设备和多种终端的接入,并支持VLAN虚拟网络技术,从而将BAS系统、FAS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融合在一起。

主干网络是由网管型全千兆交换机搭建而成的,如图1所示。该主干网络支持TurboRing和TurboChain自愈技术,同时支持RSTP/STP和MSTP网络冗余,可以使网络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通畅。

支线网络采用小型光交换机,组建点对点百兆光纤网络,如图2所示。

由于各个监控系统处于同一网络,为强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控制不必要的数据广播,利用主干交换机的虚拟网络(VLAN)功能进行相应配置,将各个系统安排在不同的虚拟网络工作组中,如图3所示。这样,网络中工作组的划分可以突破共享网络中的地理位置限制,而完全根据管理功能来划分。这种基于工作流的分组模式,大大提高了网络规划和重组的管理功能。在同一个VLAN中的工作站,不论它们实际与哪个交换机连接,它们之间的通讯就好象在独立的交换机上一样,同一个VLAN中的广播只有VLAN中的成员才能听到,而不会传输到其他的VLAN中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不必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

4 结束语

目前,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综合监控系统已投入使用,它提高了综合管理和综合防灾能力,并实现多专业的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速度,简化系统的总体结构,达到了提高动车运用所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翟纯玉.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魏晓东.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技术研究总体组.高速铁路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TB10621-2014.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树全(1982-),男,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铁路电力设计。

监控方案设计第8篇

关键词:视频监控;社会治安

中图分类号:TK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467-02

The Solution of High Definition Monitor Project for Xinchang's Public Security

JIN Guang-bin

(Shaoxing Branch of Zhejiang Company of China Mobil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ject builds a public security monitor platform, including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CCTV) subsystem, video snatching subsystem and point monitor subsystem, to realinze CCTV of public security i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Key words: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 public security

1 项目背景

随着新昌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治安形势也日益复杂。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车辆与道路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的以人力为主的交通勤务和传统的人防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通、特别是治安安全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根据《绍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意见》精神,新昌县现有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亟待改进。以“增点、扩面、控要;强基、建制、增效”为基本目标,以平台建设、系统建设和实战应用为抓手,通过政府投资、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面提升和改善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切实增强全市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2 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突出应用、稳定可靠、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为原则,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城市管理的全局需求,体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领先水平。

2.1 统一规划

系统建设必须统一规划,按照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采用高科技、新方法对城市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监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快城市数字化进程。

2.2 统一标准

系统建设统一标准,系统建设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建设基础上,“统一编解码标准、统一联网协议、统一控制协议、统一编号规则、统一图像标注、统一位置标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架构,整合治安监控资源、道路监控资源、市政监控资源、社会监控资源和已建视频资源,在同一的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构建全网各种设备接入、各子系统互联互通、区域视频信息系统互联共享的可扩展规模和升级应用的视频信息管理系统。

2.3 技术先进

采用主流的、先进的技术构建系统平台,满足可视化社会治安防控需要,为城市数字化管理、公安治安监控、政府市政管理、应急联动指挥等提供业务支撑,促进城市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具有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实现“指挥点对点可视化、系统运行数字化、应对决策扁平化”,使新昌县可视化管理、应急指挥和治安防控数字化水平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行列。

2.4 突出应用

本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必须突出应用,鉴于系统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在建设中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有效应用为核心,以技术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同步协调为保障,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公安和政府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视频信息资源,结合各种应用业务,围绕打造“数字新昌”、创造“平安新昌”、保障和谐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治安条件,不断提高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严密治安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的水平。

2.5 稳定可靠

本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不只是各种视频资源的简单组合,而是统一标准构架下的有机组成,系统采用的软硬件根据统一的规范、协议和要求选型,根据最新的标准规范,并经过具有相应资格的软件评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的测试,质量达标,性能稳定,能够持续有效运行,满足城市管理24小时持续运行的需要。

2.6 信息安全

本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构建信息传输专网,保证专网专用,安全畅通,社会监控资源通过互联网或VPN接入时,需采用严格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措施;不同专网之间,如视频监控专网与公安业务网之间采用严格的网络安全和隔离措施,确保各专网的信息安全。

3 系统设计

3.1 总体架构

建设新昌县公安视频监控实战平台,实现对高清治安监控系统、视频抓拍系统、高清卡口监控系统等业务系统的整合,实现对本期项目新增监控点位、改造监控点位的整合接入。

在县局监控中心部署两台视频综合平台,并通过光纤级联。前端高清光纤球型摄像机、高清固定网络监控点、卡口业务系统统一在县局监控中心实现接入。

城东、城西、七星、羽林四个派出所及县局监控中心部署监控客户端及控制键盘,通过千兆光纤网络接入新昌县局视频监控实战平台,通过统一平台授权,实现所辖区域职能范围内监控业务的察看与管理。

新昌县局视频监控实战平台可满足与绍兴市视频监控平台进行级联,实现辖区范围内视频图像的上传,并可通过绍兴市局平台授权,调看其他分局监控图像。

新昌县公安视频监控实战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3.2 县局指挥中心

县局监控指挥中心监控显示系统采用DLP投影单元拼接的建设模式,建设2*6块67英寸DLP投影单元拼接大屏幕电视墙,电视墙顶端设置双基色LED显示屏,用于显示共享的文字信息。

县局监控指挥中心建设两套视频综合平台,通过裸光纤互联。利旧指挥中心原有的Pelco模拟矩阵,配置控制键盘,通过视频综合平台可控制、切换原有建设的模拟视频画面上墙显示。

前端的高清监控点位及卡口全景录像单元采用NVR构建高清存储系统,视频图像信息直接写入县局指挥中心的磁盘阵列,无需经过存储服务器。减少设备单点故障、降低系统设备成本。根据公安部标准对每个高清监控点保证15天的不间断录像存储。

前端的视频抓拍及卡口系统采用应用服务器加IPSAN的模式部署在县局监控指挥中心机房作集中图片存储管理,根据公安部标准对每个车道过车信息的保存时间为180天。

派出所监控中心

新昌县建设4个接入视频专网的派出所,包括城东、城西、七星、羽林派出所,部署监控客户端及控制键盘接入公安视频专网,并能连接新昌县公安视频监控实战平台,根据被授予的权限,实现视频监控录像检索、数据查看等功能;实现所辖区域监控资源的调看与控制;实现职能范围内业务信息数据的浏览与监管。

3.3 网络系统设计

为使新昌县视频高清监控应用顺利实施,更好地为公安实战应用服务,新昌县公安应组建一直独立的视频监控专网,按照“既满足需求,又适度超前”的设计原则,以光纤网络为基础,实现全数字化信号传输。

高清光纤球机采用点对点裸光纤模式,直接接入县局监控中心的视频综合平台。高清网络枪机视频数据及抓拍系统图片视频数据,通过RJ45以太网口输出到就近的光纤收发器,经由光纤传输到县局监控中心。

各接入视频专网的派出所核心交换机与县局指挥监控中心高端核心交换机采用光纤互联,网络主干达到千兆,并提供万兆以太网的扩充能力,确保监控数量后续增加时整个监控网络的带宽和速率。

构建的视频专网系统如下:可实现高清晰的图像画质;网络覆盖范围广,接入形式多样;支持用户权限管理,做到设备统一管理、用户灵活控制;视频切换和控制延时低,转发性能高;实现高带宽存储的接入。

新昌公安视频专网配置市局分配的专用网段,并通过千兆防火墙实现与公安业务网的安全隔离,以保证公安业务网的使用安全,公安业务网内的用户通过千兆防火墙可实现对公安视频专网上视频监控资源的调看。

参考文献:

[1] 孙明俊,卢秋波.视频监控标准化现状[J].通信世界,2007(34).

[2] 石文淼,张巍.运营级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