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畜牧发展论文

畜牧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04 21:01:51

畜牧发展论文

畜牧发展论文第1篇

1.1养殖资金的严重缺乏,资金投入太少。目前,九龙乡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以及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而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想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养殖投入,但由于资金短缺,扩大养殖的愿望一直没能得以实现。而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10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这也给养殖发展投入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1.2科学饲养水平不高。在我们的九龙乡,传统方法饲养畜禽现象的习惯,也很常见。每个阶段的养殖,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按牲畜和家禽饲料的需求,而是有什么就喂养什么。几乎没有利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禽畜的质量。粗放性的经营,严重制约了养殖也的大规模发展,而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升级品种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1.3土地的短缺,发展畜牧业的硬件环境亟待改善。目前,土地已成为一个瓶颈制约我县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用的土地面积非常少,即便有的话也是土地用途的手续过于繁琐,冗长的审批流程,使之难以扩大,限制了动物养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加快乡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到提高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力度。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乡镇研讨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带领和组织养殖大户代表,到农户家中进行经验介绍,以身边的鲜活实例引导农户,提升农户的养殖热情。其次是充分发挥本县城职业中专、劳动培训基地、广播电视的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养殖户学会1~2门技术。三是请专家分析了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传授知识,增强信心,开阔视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2.2要特别重视畜牧业基地建设,力争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畜牧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而良种繁育技术是畜牧数量发展扩大的基础技术。内蒙古突泉县在奶牛养殖技术已经实现了冷冻生产。但是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还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要想提高繁育技术水平,还需要政府引导和建立一个基层冷冻站,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提高养殖繁育水平。在示范作用调强,技术调新,规模调大上还要下功夫。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极驱动的农民。另外,以市场为导向,在效益提高、品种调优上努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在短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利润。

2.3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龙头企业来带动,所以要注重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革和扩大,加速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以企带户,让农民真正看到了畜牧业经济利益的前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养殖农民的积极性。在突泉县九龙乡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乡镇和自然优势,引进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集团的规模。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2.4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疫情的预防和服务体系,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系统的控制,完善动物疫情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并提出和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大疫情预防计划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和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和管理体系,直接提供畜牧业市场供需个前景预测服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定期和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稳定价格、降低风险。

2.5增加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1、资金的投入是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用好农村小额贷款政策。2、我们必须采取的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外力的帮助下,发展我乡镇畜牧业。3、我们需要使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由政府主导,组织成立了一个有志之士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投资多元化,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最大限度的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畜牧发展论文第2篇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畜牧发展论文第3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探索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和市场机制的牵动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但是,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县畜牧业还存在科技含量和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的要求,结合我县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双轮驱动促统筹、破解难题惠民生”的活动主题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快规模健康养殖发展,特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推广工作的发展应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设想和建议,通过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扶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牧业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新技术进一步普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基金”有两个用途,一是利用基金的作用,来解决当今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而出现推广工作中的不适应问题,加强壮大推广体系建设。二是促进推广项目的转化,抓好推广典型鼓励农民提高饲养业中的科技含量。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

畜牧推广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事业,它将畜牧新成果、新技术介绍给农民,使其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素质、追求社会效益,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畜牧推广的这一属性不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改变,而应继续强化。

但是,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具体推广部门和个人,又不能不追求自身利益,努力增加收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因此,也都在探索通过有偿服务和经营来创收。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但是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面对非常分散的服务对象,面对相对低下的农业效益,面对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制约因素很多的农牧业,推广工作不可能多是有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领域是很小的,况且服务收费的标准也很难确定。

围绕推广工作开展经营服务,不失为一种创收手段,也有不少好的事例证明这一手段的作用。但是,开展经营势必牵扯推广部门的精力,弄不好也易使推广偏离其正常轨道。要解决好推广部门自身效益与推广对象的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其自身建设与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笔者认为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办法是可行的。基金由国家投入专款,由畜牧推广部门掌握使用,主要用于:(1)畜牧推广自身开展有偿服务项目的投入,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推广事业的发展。对于好的项目要集中投入。(2)有发展前途的大型农牧场户的科技项目。(3)专业户或科技示范户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提高科技含量的可使用“基金”。实施上述计划必须有以下两个条件的保证。一是制定具体法规和政策,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落实。要以法律形式保证国家和集体对推广工作资金投放而不以某位领导和某级政府对推广工作好恶确定投入量。二是政府要保证畜牧推广的计划性投入,计划和市场,这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两种手段,有各自服务与经济建设的不同目标和适用范围。对于社会公益性非常显著的农技推广工作,其经费还应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多年的国家,也多是这样做的。在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期待于市场的只能是辅助作用。所以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工作者自身利益的保证,还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知识更新,新项目的引进更需政府的扶持。

必须说明的是:利用畜牧推广基金只能用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适当的经营服务,但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只是作为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的手段。对好的项目一时效益又上不来的可给予少部分的无偿投入,以此来强化推广部门自身的建设,好的推广项目能顺利推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畜牧发展论文第4篇

在我国市场经济调控下,各主体寻求长期发展,在一定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手段,决策最后合作或者竞争。农业方面也不例外,中国一些发达城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呈现出一种新型经济景象。农业中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这种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产值占总值的一半以上,是农业工作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本文就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畜牧产业化经营概述、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其风险这四方面进行阐述与认识。

关键词: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风险

1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所以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先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社会,无论国内国外都将工业化作为主要发展,农业化主要是辅助工业化,这使得农业发展越来越被动,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上工作日程,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需要不断深化与发展,将某一个农业产品,通过改造变为现在意义所谓的“产业”,最后将农业产品进行成功转型。基本内涵:1依照市场变革需要,创作有强烈优势和潜力的农业产品,即将市场变化作为产业向导。2通过有序的管理与组织,实现产业过程中链条模式,即经营模式为一体化生产。各方面互相协调,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即产业采取利益互补制度。

3畜牧产业化经营概述

在我国农业组成中,畜牧业占据不可替代地位,并且是我国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如今的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为过渡阶段,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阶段期。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畜牧业,开展产业化的经营。积极响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解决这么多人的温饱问题并非易事。所以,需要农业的发展与支撑。等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下一步就需要向小康社会前进,并且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展畜牧业。要想持续发展畜牧业,就必须首先保证种植业的发展。因为畜牧业和让种植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用要共同发展,相互依赖。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种植业的的发展。也体现出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产业化与畜牧业产业化两者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家。但是两者又有着不同的区别:畜牧业作为一个活禽动物产业,有着屠宰这个特殊阶段,使得产品不易存储,相较与农业产业,需要进行继续加工,实现链条产业。

4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其风险

畜牧业作为一项产业,必然有一定的风险。

4.1自然风险

因为畜牧业是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其产业对象为活禽,所以受到生殖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因为活禽作为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所以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不同。我国近几年出现过许多活禽病害、疫疾的发生事件。有些传染严重的疾病,例如禽流感,会严重危害周边地区的活禽,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伤害,损失惨重。

4.2市场风险

市场作为一个可能随时变动的场所,畜牧产品也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供给和需求造成畜牧产品价格变动大。一些偏远地方小养殖地区,再加上养殖者可能没有较高的素质,对外界信息不敏感,容易造成判断失误。使得畜牧业造成损失。

4.3技术风险

这项有关于活禽的产业,还涉及到相关养殖技术,如饲养、营养、生殖等。像研发产品、科学饲养、营养比例这些高新技术,在使用后对畜牧业有着不确定影响。

5结束语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高效的发展畜牧业,并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的进步。提高各方面技术与水平,降低畜牧业产业化的风险。确保这个高风险产业可以做到低风险运行。紧跟时代步伐,重视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行也措施。现在市场对畜牧业需求量较大,所以一定要做好畜牧业的安全工作,因为畜牧业产业的特殊性,产业对象是针对活禽,保障畜牧业安全是产业中的重中之重。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瑾.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程支中.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D].2003.

[3]孙秀成.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内涵与实现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4,3.

畜牧发展论文第5篇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畜牧业不仅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阶段,而且处在新农村建设论文联盟的大背景之中,曾经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的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及畜牧资源需求的浪费矛盾日益突出,由此规范了规模了养殖业的规模与发展的限度,尤其是使一些依粮型的养殖项目受到相对制约,无论其饲养和商品量都无法满足畜产品市场日益扩大的需要,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进一步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有限饲草资源的效能,大力发展节粮高效的草食家畜,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过渡的重大战略转移,是畜牧业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同时也是畜牧业的内涵潜力所在。

一、草食家畜发展的必然性

草食家畜是以植物性青粗饲料为主要日粮的一类动物,包括牛、羊、兔等,在养殖业内部结构中有相当比例,如2010年,草食家畜占我县畜禽总饲养量的36%,其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增强,这是由社会、经济、自然及其自身的特点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草食家畜在畜牧业中具有较高的商品属性和制约因素少等特点,养牛、养羊、养兔都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次,在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饲料粮紧缺将成为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不与人和依粮型养殖业争粮、争地的草食家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摆脱饲料紧缺这一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第三,从保障肉食市场均衡供应来看,单靠猪肉支撑难为长久之计,只有广开肉路,大力发展多肉、少脂的牛、羊等草食家畜,为人民提供营养丰富的瘦肉和奶类,才能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第四,农作物生产发展需要草食家畜为其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具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态、蓄水保水能力,促进粮食的增产丰收的生态效益。

第五,轻防、医疗、食品、外贸等行业需要草食家畜为其提供大量的原料和丰富的货源,肉、毛、皮、绒、脂、肠衣都是目前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是当今世界性的紧俏物资,价格逐年上涨,为国家出口创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草食家畜的可行性

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是符合我县现阶段畜牧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草食家畜以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成为农村养殖业中又一“热点”,本文以我县为例,对发展草食家畜的可行性作一 阐述。

1.资源条件

牧坡饲草是发展草食家畜的先决条件,我县有天然牧坡草地达69万余亩,人工草地3万亩,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三种饲草资源可产饲草2.5亿公斤,这些饲草除去现有大牲畜、羊、兔约4000~6000万公斤外,还有1.6亿公斤饲草,年复一年的白白浪费和荒废,有待于扩大开发,充分发挥其效能,这部分未被利用的资源,粗略计算,可养羊8万余只,或养牛3万余头,如果在用一些现代科学实用技术,如牧坡改良技术、秸秆青贮、氨化技术、草粉加工技术等,栽畜量还会大幅度提高,由此看来,饲草资源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2.社会条件

养牛、养羊、养兔都是广大农村的传统养殖项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全县养牛户均2头以上的乡有一个,户均一头牛的有三个乡镇,还有许多户均十头以上的,如车城的天申院张铁礼,中垛、文城、柏山寺等乡均有,羊群生产经过较大调整后,经济羊种明显增加,存栏增长幅度加快,上年末存栏羊3万余只,但仍没有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这也说明吉县发展养羊业的潜力还很大,在草食家畜存栏与商品同步增加的同时,在品种上也有明显改善,全县现有草食家畜优良品种10余种,品种的优良化,不仅提高了畜群质量,而且成为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3.技术条件

有着比较健全的家畜繁育体系、饲草饲料体系、防疫灭病体系和加工销售体系,可为养牛、养羊、养兔业

转贴于论文联盟

等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三、发展草食家畜的效益分析

发展草食家畜是一条投资少、风险小、周转快、效益高的农民致富门路,在近几年的畜牧业发展实践中,已得到证实,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典型事例对发展草食家畜的效益作一分析:

先以我县发展养羊业为例,我县的养羊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高存栏达到过12万多只,但由于多年沿袭的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养羊业长期是“毛不过斤,绒不过两”的低生产水平,加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养羊就是养羊,不是进行商品生产,诸多因素构成养羊业压栏重、商品量小、经济效益低的畸形发展状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羊产品价格的放开,各级政府的重视,优良养种的引进和品种改良,养羊业得到稳步、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发展养羊业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改良求发展,以改良求效益,以改良求致富,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使全县存栏羊由过去1万余只发展到现在的3万只,增长了3倍多,其中纯种绒山羊280只,绒改羊2528只,2010年全年出栏6000余只,出售绒900公斤,羊毛1800公斤,总收入达400余万元,占畜牧业全年总收入的20%,另外还有一笔未算的账,那就是肥料账,这也是一批可观的收入。

养羊能致富,那么,养其它草食家畜如何呢?吉昌镇社悉村农民郝小东2010年养兔6000余只,纯收入2.7万元。在养牛上,群众收入也相当可观,2010年全县出栏牛3138头,总收入1800万余元,占畜牧业总收入的35%。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草食家畜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已成为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相信,草食家畜将在今后相当时期的畜牧业商品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并将成为养殖业的骨干产业,影响和带动整个畜牧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发展草食家畜的战略目标

发展草食家畜的近论文联盟期战略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努力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度和利用度,实现我县畜牧业由依粮型向节粮型的战略转移”。

五、发展草食家畜的实施措施

1.由于山区县农民经济基础差,无法启动产业,因而采取政府贴息,群众小额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2.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建设规范的舍饲圈舍,转变生产方式。

3.有计划的、科学的采取自然牧坡轮牧,对于“封山禁牧”不要搞一刀切,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草坡退化。

4.大力开展饲草科学化处理,如颗粒饲料、草粉、氨化、青贮等。

5.大力发展人工种草,采取谁种、谁管、谁用的政策,开发新的草资源。

畜牧发展论文第6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包玉山教授于2003年8月出版了一部名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的专著,这是作者十几年潜心研究的精慎之作,也是畜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因为:

第一,弥纶群言,匡正旧说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本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两大主要文明形态。在中亚和北亚等地区游牧文明先于农耕文明,而在西南亚则相反。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断言:“在东大陆,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是从驯养供给乳和肉的动物开始的,而植物的种植,这里在这一时期似乎很久还不知道。……十分可能,谷物的种植在这里首先由牲畜饲料的需要所引起的,只是到了后来,才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在东方各国历史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相互抗衡、相互共生30多个世纪,构成其社会经济史的主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游牧人的历史一般靠农耕人的记载而流传后世,而农耕人的记述往往厚己薄人,使后人对游牧文明产生诸多误解,甚至错觉。这种情况甚至连希罗多德和司马迁的著述都在所难免。近现代人中的游牧落后论、原始论、废除论、消失论等,或许与之有关吧。如果没有闪米特人、雅利安人、阿尔泰语系游牧人,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至少在前工业社会时期是不大可能的。作者在导论部分中,通过对草原畜牧业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指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历史进步和发展的经济伦理标准的观点,做出了匡正旧说之贡献。

第二,精研一理,独抒己见

草畜矛盾是游牧畜牧业乃至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矛盾。草原是能量的生产者、供给者,畜群是能量的消费者、需求者。供求矛盾分析,是历代经济学家分析经济问题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对游牧畜牧业的研究也不例外。其实,层出不穷的游牧民族内部纷争和他们所发动的接连不断的对外扩张战争之因,均可以用这种草畜矛盾去说明和解释。以往的一些史学家,把游牧民族描述为武力、暴力的象征。这表明,他们并不懂得马克思的一句至理名言:“暴力本身是个经济力量”之深刻涵义。游牧畜牧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争夺草场的战争、通商的要求,就会随之而来。本书第一部分即草原畜牧业的矛盾和特征部分,深刻地分析了游牧畜牧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指出游牧民族的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他们注意保持人、草、畜三者之间的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讲,游牧畜牧业有其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应天论”始终在游牧人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这可以从他们的宗教、习惯法、成文法中得到根据。“胜天论”者则视草原畜牧业为靠天养畜。如果我们把草原畜牧业的“靠天性”理解为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行为的话,胜天论者之上述观点和批评就很难站得住脚了。本书精研一理之价值就在于此,独抒己见的分量也在于此。

畜牧发展论文第7篇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52-01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

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養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3]黄志权.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4(06):266—266.

畜牧发展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玛曲,原料型畜牧业,原因,模式研究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34.09

41.78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农村统计年鉴》各年计算数据整理

表2玛曲县和甘肃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比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玛曲牧民人均

纯收入(元)

2355

2400

2460

2528

2600

2670

2755

2855

3085

3385

增长率 %

-

1.9

2.5

2.8

2.8

2.7

3.2

3.6

8.1

9.7

全省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元)

1428.70

1508.61

1590.3

1673

1852

1980

2134

2328.92

2723.84

3134.08

增长率 %

-

5.6

5.4

5.2

10.7

6.9

7.8

9.1

17

15.1

二者之差

926.30

891.30

869.70

855.00

748.00

690.00

621.00

526.08

361.16

250.92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玛曲县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料型畜牧业发展瓶颈越来越明显。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由45.71%降 低到30.36%,虽然近几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00的水平。由表2可知,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由2000年最大的926.30元减少到2009年的250.92元,减少了675.38元;同时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平均增长率4.14%也低于全省9.18%水平,落后全省4.21%。这说明了原料型畜牧业经济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收入水平。

原料型畜牧业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收入产生了影响,而且还造成玛曲草场退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实行草场承包以后,牲畜的存栏量急剧增长,由1982年的170.81万个羊单位增加到2009年的327.4万个羊单位,增加了近两倍;而玛曲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166万羊单位,2009年玛曲超载161.4万羊单位,超载率为97%。牲畜超载最直接的结果是草场退化,1985年沙化面积为2.16万亩,2003年达到80.1万亩,沙化面积增加了近40倍,平均沙化速度达到20.94%。草场退化导致了草场质量下降草场可食牧草产量从1982年的平均5860.5千克/公顷,下降到2004年的4000千克/公顷,降幅达31.75%;还导致了秦艽、甘肃贝母、红景天等珍贵药用植物的灭绝。草场面积退化草原涵养能力降低,[文秘站:]黄河高原水塔功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