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8 07:40:29

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第1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运行困境;经营业绩

煤炭资源在河南省分布比较分散、集中度不够、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个别煤炭企业储量少。煤炭企业相对来说规模小,走出去的企业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严峻的问题都给了我们警示。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客观地分析其遇到的困难,深层地探究其成因、积极地寻找走出困境的对策,企业才能持续长久的发展

一、当前煤炭经济运行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销量下降,拖欠增加

今年上半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990万吨和941万吨。华中、华东、西北地区销售量减少300~400万吨。如能源大省山西今年煤炭销量下降的比例较大,而货款拖欠逐月增加,上半年累计拖欠煤款达到330亿元,外欠煤款超过五亿元以上的煤矿18个,共欠165亿元,占拖欠总额的63% 。

(二)煤质提高、煤价下降

由于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煤企间竞争更加激烈,各单位想方设法努力提高煤质,增加市场竞争力,但煤价却一降再降。

(三)成本下降,效益下降

激烈竞争的煤炭市场,迫使煤企不断降低成本,成本降了,企业效益不断下滑,2009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不得不补贴煤炭等行业的亏损,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扶助。

(四)收入减少、收费增加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资金 运行紧张,职工收入急剧下降,原来企业负担的水、电、气等费用逐步实行收费,由福利型转化为收费型,职工负担加重,生活困难。

二、煤炭经济遣行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煤炭市场疲软

追其原因:一是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煤炭基地建设过量,乱采乱挖的小煤窑过多;二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耗煤企业开工不足,对煤炭需求不旺。

(二)我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减少

金融危机和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煤炭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国际油价下降,这使国内煤炭市场雪上加霜。我国煤炭的主要国际市场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货币贬值,进口成本上升,增加了我国煤炭的出口难度,另外,相对提高了我国的煤炭出口成本,削弱了我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重了我国煤炭出口压力,导致了部分出口煤炭转为内销,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竞争。

(三)煤炭行业内部无序竞争,是造成行业利益损失的主要原因

在疲软的煤炭市场上,煤炭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大矿与大矿之间为了争用户,互相降价竞销。大矿与小矿之间互相争资源,抢运力,争市场,有的不惜用钱铺路,有的不惜血奉降价。不少小煤窑越层越界无序开采,造成大矿许多工作面,甚至盘区报废,损失惨重。无序的价格竞争造成企业间互相残杀,渔翁得利。

(四)煤款拖欠,是造成煤炭企业资金极度紧张,生产经营难以维继的重要原因

由于煤款的大量拖欠,造成煤炭企业资金难以运行,许多企业因不能正常支付运费、电费。铁路运费由煤炭企业垫付而难回收的问题,更加重了煤炭企业资金运作的难度。据悉,运费涨价后,煤炭行业所垫的运费每年增加,这使煤炭企业雪上加霜。

三、对煤炭经济运行走出困境的思考

根据煤炭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可以清楚地看到,煤炭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按照国家调控引导企业,企业深化改革、转变经营策略的思路进行生产经营。

(一)外部环境的改革

1.整顿煤炭生产秩序,控制煤炭生产总量

首先,要加快步伐,坚决关闭无采矿许可证的生产矿井和部分无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矿井。特别是真正关闭那些越层越界,乱采滥挖的小煤窑。其次,要缓建煤炭基地的新建矿井,防止一些新上马的矿井一投产就陷入困境。再次,要对成本高、煤质差的生产矿井限产或停产,将采煤效率低的工作面停产。通过关一批、停一批、限一批来减少煤炭库存,实现供求平衡,真正贯彻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的新思路。

2.整顿煤炭流通秩序,控制煤炭无序竞争

首先要整顿销售秩序,依法严厉打击以次充好,用违法手段促销,同时要制止无序的降价竞销,让利促销等损害行业利益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其次要整顿运输秩序,打击通过运输环节获取暴利的无序竞争。再次要实现单堆与配装,一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二来防止因质量问题,追究责任时造成"冤假错案 。

3.规范煤炭销售行为

旧的煤炭流通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科学的、先进的、符合市场要求的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为一体的煤炭流通方式取而代之。如建立煤炭贸易中心 煤炭贸易中心可以由政府规划,企业投资经营,建成全国性、地区性贸易中心。通过全国性的贸易中心,重点搞好出口煤的销售工作,增强我国出口煤的竞争力;通过地区性的贸易中心,重点协调、收售本地区的煤炭,规范销售行为,减少本地区的煤炭企业之间园降价竞销,互相残杀,而损害企业的应得利益

4.制定优惠政策,扩大煤炭出口规模,缓解国内煤炭供求矛盾

目前,通过多出口煤炭缓解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现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首先,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l/3,而出口量仅占世界煤炭贸易的6%左右,因而煤炭出口的潜力很大。世界煤炭需求量仍为上升。经济分析家认为,世界煤炭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5.出台货款回收激励政策,清理拖欠煤款

企业“三角债是造成煤款难以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旧债清不了,新债又增加。目前,要想清理拖欠煤款,政府出台货款回收激励政策是加速清理拖欠的有效措施:具体要根据煤款拖欠的时间长短、数额大小、拖欠单位等因素招聘清欠人员,相应制定出奖励政策为防止新增拖欠,对正常供需业务的煤款实行谁营销谁清欠的方法,责任到人,奖罚到人。

(二)内部机制改革

1.转换经营机制,在运行机制上觅出路

必须要以市场为中心,及时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运用市场规律,进行资源整合。去年底挂牌的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就是很好的例证,平煤集团利用了自身的资源相对充裕、资金相对富裕的优势,而神马集团则运用了其专业技术广阔的市场,两者先天优势的互补无不给重组锦上添花。这种利用现有规模打造相关产业链,无疑是一种捷径,这种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建成共赢的运营模式是各方重组合作的基础,符合市场规律,当然也值得其它煤炭企业借鉴的。

2.深化内部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寻突破

管理体制要真正推行"三条线"管理。首先要本着精干煤炭生产线,以产定人;搞活多种经营线,以事定人;搞好后勤服务线,以费用定人的原则,在企业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资产结构四个方面的重组。其次,进行下岗分流,减人提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再次,要在财务制度上改变旧的考核办法,实现三条线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和设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盘活存量资产。

3.煤炭质量实施名牌战略

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所以抓煤质、创名牌、占市场是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必须练好的内功。要练好这一内功,必须把抓煤质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以质量创名牌,以名牌占市场,以法律保名牌的名牌战略。

4.煤炭成本设法降低

成本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全面成本考核,实行成本否决法,重点把住材料、配件、设备等成本项目的进货关、验收关、使用关,严禁质级不符的产品进局、进矿、更不准投入井下,走出现在大多数单位只考核材料、配件的使用,而不考核进货、验收把关的怪圈。同时要搞好挖潜堵漏、回收复用、减少管理费用等节支降耗工作,真正做到勤俭办矿渡难关。

5.发现人才及时启用

企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做到不埋没人才,不迁就落后,不搞论资排辈,能者上,庸者下。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这是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外部环境趋于同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谁在改革、转机上真正早动手,谁就会赢得走出困境的主动权。反之只能贻误时机,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薛万东,舒良友,张麟.我国煤炭市场竞争现状的SCP分析[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煤炭行业第2篇

“去产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作为产能过剩“大户”,煤炭行业将如何“壮士断腕”、以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脱困发展?

行业亏损面90%以上,价格跌回12年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煤矿数量1.08万处。其中,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1050处,比2010年增加400处,产量比重由58%提高到68%。

“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产量仍在不断增长,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39.74亿吨,后续有所回落,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36.85亿吨,同比下降3.5%,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2.57亿吨。

与此同时,进口煤价格具有竞争力,2015年我国煤炭进口2.04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9.9%;出口532万吨,同比下降7.1%,净进口1.99亿吨。然而,煤炭库存依然居高不下。据介绍,到2015年底全社会存煤已经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

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煤炭消费需求则明显放缓,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2.9%,2015年预计下降4%左右。

据姜智敏副会长介绍,从行业监测数据来看,2015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25.1个点,比年初下降了12.7个点,降幅9.2%。秦皇岛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从2011年10月最高点860元/吨,跌至2015年底370元/吨,已跌至2004年末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6%,利润同比下降61.2%,降幅比2014年扩大了16.8%,行业亏损面达到90%以上。

“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因素影响,2012年以来,煤炭需求增速在不断放缓。” 姜智敏分析称,影响煤炭行业运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三个:首先,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近10年来,煤炭采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投入3.67万亿,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与此同时进口保持高位,进口煤价格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二,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生产集中度低,人均效力低,产品结构单一。煤炭清洁生产、深层次加工仍面临诸多问题。

第三,体制机制的约束。企业管理粗放,税费负担较重,社会职能分离难,衰老报废煤矿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中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去产能”

事实上,面对煤炭行业的寒冬,过去两年来行业救市、减负政策可谓是“轮番上阵”。2013年,国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煤炭供需企业自主订货、协商定价,实现电煤价格并轨。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截至今年1月20日,已经先后召开46次会议。

2015年,神华、中煤、兖煤等行业龙头带头减产挺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主任陈养才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煤矿7250处、落后产能5.6亿吨;2015年,全国淘汰落后煤矿1340处、落后产能约9000万吨。

即便如此,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过去10年技术进步很快,因此建成了许多大型现代化煤矿,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资源良好地区。这些地区超能力生产很容易也给市场带来了一些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称,控制实现产能出清,从近期来看,主要是依法控制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和产量大规模释放,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消费。

从中长期来看,化解产能过剩将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长效退出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煤炭的生产布局。

“根据此前的统计,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的700多处煤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目前大部分都接近了资源枯竭期。上一轮政策破产了266处,还有300多处。应当建立煤矿长效退出机制,来引导支持和鼓励这些煤矿退出市场。减少市场的有效供给量,缓解供大于求的趋势。”张宏表示。

1月4日,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提出,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

“去产能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岗职工的安排,中央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但到底有多少,具体怎么花,正在研究中。”姜智敏副会长表示。

煤炭行业要不要设立“地板价”?

“当前山西的吨煤坑口价在180元到190元,而大煤矿的成本价在278元到340元,这意味着每吨煤亏100元左右。如果2016年持续这种水平,整个行业将面临更大的问题。”姜智敏说。

“我们测算了一下,2015年全年吨煤平均价格是425元,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少量的企业能够盈利,但是如果按照现在370元/吨的价格,维持一年的话,煤炭板块肯定是亏损的。”陈养才表示。

煤价止跌回升、稳定价格成为众多企业脱困的指望。今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地板价”为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那么,煤炭行业有否考虑设立地板价?

“熔断机制和地板价,有企业提出需求。” 姜智敏坦言,“至于要不要设立一个地板价,我们的想法是要保持煤价的合理回升,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我们可能更侧重供需关系的调整,因为煤价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

煤炭行业第3篇

[关键词]煤炭行业;危机;危机管理;安全生产

Abstract:Despiteallthecontinuouseffortstoimprovesafeproductioninrecentyears,collieryaccidentsstilltakeplacefrequentlyinChina,duetotheweakfoundationandtheinsufficiencyofsafeguardinthisregard.Nevertheless,theapplicationofthecrisismanagementtheoryincoalindustryhasnotyetcalledforthpublicconcerns.Basedontheintroduc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ofcoalindustryinChinaandthecausesoffrequentaccidents,thethesisaimsatconductinganinstructivediscussionabouttheapplicationofthecrisismanagementtheorytothecoalindustry,andproduc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allkindsofexistingcrises.

Keywords:crisis;crisismanagement;coalindustry;collieryaccidents;safeproduction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以2007年为例,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网站上的年度事故通报中可以得知以下数字:3月10日辽宁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29人死亡;4月19日河北峰峰矿业集团大淑村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7人死亡;5月5日山西临汾蒲邓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8人,另有2人下落不明;2007年8月17日山东华源煤矿发生特大泄水事故,死亡172人(注:①参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这些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上也造成了重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危机管理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已是十分紧迫,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危机的认识,了解其特点及其产生的诱因,学习和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探索其管理规律,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促进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煤炭行业危机成因分析

(一)理念上的危机

各级政府、煤矿管理者以及基层职工的危机意识普遍淡薄,认识不到煤炭行业潜在危机爆发的危险性,这是目前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现状的一个最为深层和根本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纳入危机管理范围的突发事件还不多。目前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纳入危机管理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火灾、洪水、地震、传染病、核辐射和社会动乱,对于其它的突发性事件我国基本上是事发后才临时采取应对措施,缺乏长效的管理,更不用说纳入法制轨道,进行危机管理;另一方面平时缺乏教育培训和实践演习,致使社会民众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缺乏自我救助的能力,煤炭行业更是如此。以2006年5月18日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特大透水事故为例,该矿批准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但开采者非法越层越界开采,超能力生产,超定员下井,擅自越层开采8号、14-1和14-2号等煤层,组织大量人员下井,并在14-1号煤层越界至同煤集团燕子山煤矿矿区范围,盗采其资源,与燕子山煤矿采空区贯通,造成了特大透水事故。这起事故是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日常管理混乱,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的典型案例(注:②参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查询系统的事故分析:8090/iSystem/shigumain.jsp.)。

(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危机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离不开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团结协作。虽然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建立了专业的危机检测与预警机构,但社会各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还不能做到密切配合,形成协同作战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是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各个部门往往只对自己的主管上级负责,唯上级主管部门命令是从;二是部门利益的差异使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采取抵制或不予配合的态度;三是法律授权不明确。我国目前还没有就突发事件在法律上对相关部门进行特别授权,这使有关部门针对突发事件采取特别措施后得不到其它部门的理解和配合。

从组织管理看,各应急部门的垂直突发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较为完备,但各部门横向之间的职责分工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缺乏统一协调。由于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信息通报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灾害主管部门时常感到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感到协调困难,其他部门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闲置。启用应急指挥部虽可弥补这一缺陷,但其他应急管理阶段的协调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因此,加快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已成为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风险评估不足,预警机制不健全

为了避免事故,政府部门、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加强对煤炭行业灾害风险的监测,开展有关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工作。但从全行业看,对灾害风险信息的综合利用、评估和趋势预测则有所不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也不健全,不利于实现超前预防和早期预警。例如,山东华源煤矿“8.17”特大透水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即16日已经下大暴雨,汶河的水位已经到达警戒线,但煤炭部门、煤监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等各部门都没有意识到汶河支流柴汶河对煤矿的威胁,敏感性不强,即风险评估不到位,预警机制不健全,致使洪水泄入井下,172名职工遇难。

(四)信息沟通和共享欠缺,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公开制度的缺失,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往往封锁消息,甚至编造谎言欺上瞒下、谎报虚报情况。这是我国在危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造成全社会范围内谣言四起,并引起民众的心理恐慌。煤炭行业的信息沟通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煤矿灾害风险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不明确、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瞒报、缓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煤炭企业和相关部门各个应急信息系统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连,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三,缺乏综合性的煤矿信息平台和分析机制,无论是在信息收集汇总方面,还是在综合评估和预测预警方面,都有所欠缺。提高煤炭企业危机管理能力,需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社区、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在危机管理中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各个方面的参与程度都不高。

(五)缺乏完整和统一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之一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应对紧急事态方面有法律依据和支撑,政府、公民、相关的社会组织各自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使得危机的处理有章可循。而我国目前却没有一部完整和统一的法律,各地方也没有专门的危机管理的法规,只有一些零散的针对某类危机事件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危机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危机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得力,而且危机处理中的人为因素过重,行政干预过多,容易引起各方的分歧,甚至可能贻误最佳救助时机。

二、完善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建设

决策系统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主要职能是对如何应对危机做出决策。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的危机管理大部分还停留在从工作经验出发开“碰头会”进行决策的水平。要提高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煤炭行业及其危机知识基础设施的应用。危机决策者要充分利用各级煤炭院校、培训机构、研究实验室、电信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设施系统,完善决策研究的科学方法,将危机决策引入专门化的轨道。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危机决策者要积极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信息的搜集、储存、提取、分析和交流,提高危机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程度。煤炭行业建立危机决策支持系统“不是要代替管理方面的判断,而是去支持这项工作,并且使决策过程更加有效益”[1]。再次,要创新决策方法,应成立专门的独立组织机构,公开甄别煤炭行业危机诱因,建设危机事件(矿难)“案例库”,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直至杜绝类似灾难、事故的发生,并结合实际,为煤炭行业危机决策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2.建立健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控制机制

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体系中,组织机构设置、决策机制和控制机制是实现危机有效控制的基础。而控制机制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备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成败。管理学中把控制工作按时序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或实时控制)和反馈控制[2]。依此类推,也可以把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控制机制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也即预防性控制。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或潜伏时期,政府应“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3]。当然前馈控制并不能消除所有的危机,但它可以为危机的现场控制制造良好的条件和赢得宝贵的时间。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前馈控制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制定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举行反危机演习与培训等三个部分。现场控制也称实时控制,反映到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也即政府对具体危机事件的管理,它主要包括危机开始阶段的应急管理、危机发展阶段的反应管理和危机结束阶段的恢复管理三个部分,即矿井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抢险和事故后的生产秩序整顿。反馈控制亦即政府危机管理评价,通过对政府危机管理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并反馈到体系之中,从而不断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对事故处理的效率,就煤炭行业而言可以提高整个煤炭系统预防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3.完善危机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以法律手段来处理煤炭行业危机事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近年来,我国虽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例如《安全生产法》、《煤炭法》、《消防法》、《矿山安全法》等,但这些法律本身的部门管理色彩较浓,缺乏对政府各部门间、政府和社会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规定。在应对高频度的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煤炭企业紧急事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4.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专家咨询机制

煤炭行业是特殊行业,技术性非常强,在危机决策中,专家不仅可以弥补决策者知识、经验、能力和体力的不足,而且在决策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决策方法等方面的咨询意见。然而目前参与政府危机决策的专家大都是“临时征召”、“仓促上阵”,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专家作用的发挥,影响危机决策的质量,而且也不利于专家对危机相关领域的跟踪研究。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应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政府危机管理专家联系制度,分级建立煤炭行业专家库,并按学科专长、知识技能等对专家进行合理分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一旦发生危机可直接根据危机类型迅速召集有关专家参与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

(二)煤炭行业(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强化责任制,建立健全煤矿责任考核体系

责任制建设是搞好煤矿危机管理的根本性措施。首先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首先需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使企业安全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以安全为重点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业绩作为管理人员晋升、奖励的重要因素,使其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其次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必须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职责,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再次是要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切忌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应严加审核建井队伍的资质,杜绝井下工程转包,井下工程严禁使用与资质不相符的施工队伍。第四是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要建立安全生产跟踪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挂钩。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植危机意识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于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这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强化安全危机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培训中,对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灌输、对价值观及行动方式的培育都应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安全文化可在企业内部把全体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职工的安全生产精神动力,使其从整体上、长远上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职工的安全素养。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据统计,近年发生的事故有85%以上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只有通过精心构建一种先进、科学的安全文化,才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引发职工安全观念的变化,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使危机管理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3.发挥非政府组织(煤炭行业管理协会)的作用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煤炭企业,但不可忽视煤炭行业协会对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统领、协调和纽带作用。我国的煤炭企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果成立这种地域性的行业协会将有利于对地区内的企业规制。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也规定“政府不再干预由协会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行业协会在煤炭行业的危机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和优化煤炭行业标准、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力量的整合、开展应急救援方面的技术比武、开展危机(灾害)治理的经验交流等推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

4.加大安全投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充足的安全投入是搞好煤矿危机管理的保障,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对提取不足、挪用安全费用、投入不到位的行为,应该追究责任。同时应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各岗位工作质量标准和各单项工程质量标准,由跟班负责人、安监员、质量检查员依据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人、机、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保证资金投入,制定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宣传和应急救援教育,公示应急救援流程,经常开展相关演练,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煤矿的防灾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和改进煤矿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煤炭行业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煤矿要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要对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采、掘、机、运、通、安监、地测等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煤矿行业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科技开发机制,建立安全科研机构,配备足够的科研人员,保证安全科研经费,制定奖励制度,特别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配备专门的瓦斯治理研究人员。同时要加强现场技术管理,矿总工程师要定期对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准确、及时标注图纸资料,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对记载矿井开采情况和隐患的技术资料以及周边小煤矿的开采技术资料要妥善保管。许多矿井就是因为忽视了周边小煤矿的开采技术资料而导致了矿难的发生。

总之,真正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又要研究影响煤矿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统一,既要抓好当前的薄弱环节,又要治理整改安全隐患,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确实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危机管理的特征决定了它区别于一般的政府公共管理。尽管本文应用危机管理理论结合煤炭行业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但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部门、煤炭行业、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煤炭行业第4篇

本文论述了加快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煤炭运销管理系统的定位与功能、以及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充分说明了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加快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新的市场机制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煤炭信息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因素。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不但是政府管理部门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宏观动态调控决策,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运销协会做好行业服务、信息服务、保护行业利益的基础;更是煤炭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煤炭企业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形成产业集中度低,生产经营条件差和所处地区偏远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煤炭行业信息建设的不利因素,制约了政府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煤炭行业的竞争能力。信息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信息的竞争,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取得谈判或竞争的优势将是难以想象的。互联网具有不受地理因素限制的优点,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可以消除煤炭行业在信息传输中的不利地位。通过互联网,企业数据可以及时上传汇总、经过分析整理的信息能够迅速的传输到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有益的指导,使煤炭企业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提高竞争优势。

目前,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煤矿仍处于人工统计汇总的阶段,加上机构不断地调整,职能不断地变换、工作人员不能相对稳定,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致使统计汇总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信息滞后、信息收集效率不高、统计过程中人为失误较多等弊病。

煤炭行业信息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家和企业的都有不良后果。对于国家煤炭产销存的平衡、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煤炭行业统计资料是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宏观动态调控决策的必需依据。对于企业,及时、准确的煤炭行业统计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必要信息。煤炭行业统计是国家综合统计的基础,是国家能源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统计离不开行业统计。行业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必然导致综合统计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政府和企业决策质量下降。

煤炭行业信息工作的现状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制约了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行业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为切实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满足煤炭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求,实现煤炭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指导下,和开滦、枣庄、徐州、潞安、淮南、北京等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主要产煤省区矿务局的配合下,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研发完成的。目前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作为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面向煤炭产运需企业,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及国法家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基于整个煤炭行业的数据中心,为煤炭企业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详实的煤炭行业信息;通过为煤炭企业贴身定制开发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以中国煤炭市场网为平台实现了企业ERP,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完美结合,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煤炭营销成本,优化销售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网络技术,强化行业协作,加强行业调控力度,增强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位与功能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与网上订货系统(WWW.CCTD.COM.CN)无缝衔接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煤炭运销企业从计划、调度、结算、合同管理到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于一体的煤炭运销全程跟踪、统计、分析功能。适用于全国的煤炭产、运、需用户,国家发改委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管理机构。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煤炭企业调运统计数据的一次录入,不仅煤炭企业可以自动完成日常统计报表等繁重工作,而且各级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得到统计汇总数据,同时由于系统开发的持续性、全国开发标准和代码统一、覆盖面宽,可以使企业和主管部门随时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逐步满足行业统计信息数据的连贯性、可比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一)省局统计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1.定位

省局统计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中型与中小型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政府煤炭管理机构;为信息化建设要求比较高的省局提供公共信息统计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保证及时全面的收集国家所需的统计信息外,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省局的管理特点;支持多种数据库、多种操作系统应用。

2.功能

2.1数据录入及报表生成

系统可以根据煤炭生产企业日常填报的数据,自动生成企业内部管理所需的报表。

2.2数据上报

根据煤炭生产企业日常填报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需上报省局的数据,并通过Internet上报。

2.3省局同步汇总

各省局同步汇总所辖矿务局上传的数据,并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上报。

2.4全国汇总

省局上报的数据通过Internet进行全国范围的汇总,煤炭工业协会可通过本系统调阅、查看各省局上报的数据。

2.5数据查询

数据将同步汇总进煤炭行业数据库,以供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管理部门日后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查询、调阅。

(二)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1.定位

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及各级政府煤炭管理机构,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为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特别是集团型企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煤炭生产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支持多种数据库、多种操作系统应用。

2.功能

集团管理版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横向划分为四个层次:客户服务、运销业务层、监督管理层、决策支持层。

2.1客户服务层:Internet综合服务子系统、客户资料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

2.2运销业务层:计划管理子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煤矿运销子系统、结算管理子系统、统计管理子系统、办公票管理子系统、煤质管理子系统、配煤管理子系统。

2.3监督管理层:工作质量监控子系统、综合查询管理子系统、计量监控视频系统。

2.4决策支持层:综合管理子系统、市场开发管理子系统、领导决策支持子系统。

2.5其他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数据接口子系统、数据上传子系统。

四、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完全依据煤炭运销企业现实需要开发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具有煤炭运销专业的业务背景,在系统开发方面首先从煤炭运销企业现实业务需求出发,同时兼顾了运销业务与企业内部其他系统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统计汇总等需求,还融合了全国领先的、先进的煤炭营销管理理念。

2.在煤炭行业应用上具有较强前瞻性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主要产煤省区、重点矿务局的配合下进行的,能够帮助煤炭企业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行业先进水平。

3.大大简化和方便了省局和协会的行业数据汇总工作

各种版本的煤炭运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都充分体现并保证了省局和协会的数据统计要求。

煤炭运销信息管理系统兼顾了省局统计汇总的需求与煤炭企业业务流程的需要。省局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获取准确、全面的行业统计信息,是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维护行业利益的前提,因此,按照统一标准及时上传汇总信息是煤炭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政论部门为企业服务的必要手段。

4.大幅度提高二次开发的调研质量和开发效率

信息中心基于对煤炭企业业务的充分熟悉和煤炭行业信息化趋势的准确把握,能够在调研过程中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大幅度提高二次开发的调研质量和开始效率。

5.拥有稳定的、业务精通的专业开发队伍

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磨炼、信息中心已经形成拥有丰富的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经验、业务精通的稳定的开发队伍,不仅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企业需求,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加快开发速度,而且可以在售后服务、软件升级等多方面长期为煤炭行业服务,不会出现一般软件开发企业“交钥匙工程”的遗留问题。

6.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要求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运销协会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煤炭信息统计汇总的标准软件或指定软件。

7.煤炭运销日常管理与订货管理系统的无缝联接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和煤炭订货合同管理系统都是煤炭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系统可以进行无缝联接。

8.煤炭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开发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煤炭运销业务信息化的基础环节,在此基础上还将开发涵盖煤炭企业各项业务的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ERP系统,营销分析系统,统计查询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以及财务、劳资、人事、供销、生产、基建、安全等管理信息系统。

9.为煤炭行业服务、为煤炭企业服务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是定位于推进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性机构。信息中心不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能够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与各煤炭企业一起为推进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效益,保护行业利益而努力。

10.煤炭工业协会和运销协会的重点工作

煤炭行业第5篇

前言

自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家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改变以往的市场环境,企业迎来了新的转型期,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虽然通过改革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影响,但由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致使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像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模式和方法陈旧、机械设备及技术落后,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当前煤炭行业发展的新行情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发挥其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煤炭企业稳定运行。

一、当前的煤炭行情及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是国家发展的能源支柱,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65%,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期取代煤炭,各种新能源的出现对煤炭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一直不容乐观,更是出现供大于求,营业额亏损的情况。2008年煤炭行业的风光景象已不复存在,2009年全国煤炭销售量草草收场,中煤股价更是陷入窘迫境地,连续四年的下跌惨状,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2006年我国26家上市煤炭企业负债金额高达8276.17亿,比2014年增加了近1000亿,使煤炭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情境。

在新的煤炭行情下,以往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要,势必会对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生产、安全管理方面产生冲击,加重企业运营的风险,根据企业发展的新情况对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对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进行科学管控,规避投资风险,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竞争激烈的煤炭市场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可以借此机遇整合内部资源,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支持,方便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煤炭企业领导干部过于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管理时多重视成本控制,忽视了企业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技术,生产结构单一,在进行煤炭开采时错误的认为只要进行多点采集,投入足够的人力就能完成任务,忽视了机械设备和工人施工技术的更新,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像煤炭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对生产销售中某一点进行核算,未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这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影响人们对于企业真实发展状况的了解,进而影响领导干部的决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首先,企业领导人应该重视经营管理策略,树立多元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市场的作用,跳出计划经济的牢笼,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建立在正常供需的基础上,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生产的出发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出现供过于求或供求不足的局面,稳定煤炭市场。建立相应的市场调查小组,对市场和民众的煤炭需求情况进行科学统计,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合理规划生产量,优化产品结构和经营活动,以便更好的迎合市场的需求,推动煤炭企业良性运转。像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有淡旺季,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价格,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二者共同向前迈进。

其次,当前能源紧张局面越发严峻,煤炭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也可以向外拓展,改变以往单一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应该重视企业的营销管理,招聘优秀员工,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便于员工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销售工作,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将员工的薪资和业绩直接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体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煤炭的开采需要专业人才和机械设备,及时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工作,更新机械?O备,不仅能够 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重视企业内部经营成本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运行中的资金状况进行实时把控,严格进行生产预算的审核工作,作好记录,分析额外支出的原因,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总结,严格计划,科学管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关,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进行管控,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推动煤炭企业稳定运行。

煤炭行业第6篇

关键词:煤炭;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在煤炭行业,优秀管理人员的思想始终贯穿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等知识,懂得分析该行业的营业收入、职工收入、煤炭产量和利润的增长及行业内整合改造。重视管理方面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方法、理论学习,通过各种途径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统筹谋划能力,使自己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

一、会用人,善用人

在煤炭企业,每个矿都有自己与其他矿单位不同的地方,没有两个矿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根据每个矿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当然,管理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或集中统一管理或权利分散管理。在岗位分工上,有横向或纵向或层次不同的岗位要安排人员进行负责,这就要考虑如何把最合适的人选安置进去,而不是把最好的人选来安置,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一方面如果把最好的人才安排到一些简单反复的工作中,难免有些大材小用,另一方面如果把一些能力不足的人员安置到层次较高的岗位上可能又胜任不了,势必造成人才管理上的失误,进而造成人才流失或企业由于决策失误而经济上的亏损。

二、注重决策,协调干事

领导者的一个决策可以决定企业的兴衰。在决策方面,领导者要有思路,要有超前思想,要有积极性思维,要先想如何能成事,再提出问题。但是在工作中管理者不免有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在管理一个矿井的过程中,技术管理影响到整个矿井产量及掘进,如地质情况推断错误,通风风量计算不准确等。如何杜绝、减少决策上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事先计划,认真调查研究,进行精细化计算,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考虑最优解决方案,选中的方案力争达到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干工作不但要决策正确,还要学会协调,要加强沟通,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协调,要善于与领导、同事、外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围绕上级领导的思路,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和下级开展工作。作为一个煤炭企业技术领导者,更需要去协调。同事与同事之间要协调,上下级之间要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要协调。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把事情干好。就工作来说,要圆满完成一件事情,要在决策制定好后组织各个专业口来共同配合完成这项任务,煤矿技术涉及很多安全生产的细节,需要各口人员制定好相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措施及去落实这些措施制度。在工作预先的讨论中,各专业口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很多时候会相互打架,意见不统一,可能使工作难以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来调节,来沟通,来平衡好各口各人员之间的意见,这样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两手抓

要想一个企业能长足发展,推陈出新,必须管理、技术创新两手抓,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同等对待。根据煤炭企业的性质,工作地点主要在井下,极大受到空间的限制,在相同条件下如何能使矿井高产高效的生产,就需要在管理与技术上想办法。思考企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行自主创新创新,重大创新项目不断增多,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宽,鼓励广大基层管理人员想办法,想点子,使创新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人人都是企业的主人,人都可以创新。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提高、促进矿井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手段,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管理创新能有效地加快生产矿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改革原来的制度体系,打破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念,实行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转变资金周转的基本环节,创造先进的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人员思想稳定汇聚。同时对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对煤炭运销、资金调度、重要物资采购、重要人事调配实行集约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生产,细化业务分工,有效地提升了矿井的管理水平。

技术创新。

第一,技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呆在屋子里空想,要调查,要研究。技术人员只有深入到井下一线跟班管理,用心观察,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反复研究,反复琢磨,看看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通过调查研究,改造以往的生产环节。其次,要开拓思路,务实创新,正确处理提高采掘机械化和单产单进水平与瓦斯治理、采掘顺序、采场布置、装备升级、技术改造等改造的关系,把创新渗透到各个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研究地质条件,以能综则综上午原则,促进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推广应用。再次,技术创新,人才为本。人才始终是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根本、最宝贵的资源。没有人才,技术创新就是空谈,要善于利用技术人才,鼓励他们去创新,他们在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是煤炭行业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出人才,靠环境。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除了制定的奖励制度,必需的物质、财力条件外,还要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合理的体制。

四、安全管理理念

1、在安全理念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安全文化向纵深发展。

以 “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为目标,按照“零”起点、“零”过程、“零”目标的要求,高标准、严防范、真落实,形成“零”理念,确立瓦斯治理“零突出”、水害防治“零淹面”等专业子理念,并建立专业“零”管理台帐,实施对标管理,把理念融入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

2、在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按照瓦斯治理要求,推行“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理念,根据煤矿实际生产情况,对矿井进行工作面生产系统改造,大力推广悬移支架的应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煤炭行业第7篇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煤炭特色

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4总结

煤炭行业第8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安全为首 全面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以产品质量和价格来较量,仅靠质量、价格等因素已不能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其起决定因素的是不同管理文化之间的竞争。

煤炭企业属于特殊型企业,大多数煤炭企业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服务等诸多因素基本类似,如何在众多类似的行业中脱颖而出,赢取最大利益,那就需要煤炭人不断在管理上下功夫。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式逐渐被众多企业所接受,煤炭企业如何以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凝聚力、感召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已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现象,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群体性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习惯、经营思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综合反映,它指导企业员工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并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维护,凝聚了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的精华,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凝聚力的真实反映。

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煤炭企业的重要作用

当前煤炭企业传统的基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那么高层次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出现对煤炭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我个人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煤炭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员工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性质、文化水平各有差异,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如果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把不同的价值取向引导到一起,那么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煤炭企业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共识,使每一个员工自觉自愿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从而培养每个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将员工的荣誉得失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会得到无限的加强。

2、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并为员工提供可以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了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员工才能真正认可企业,才会把企业追求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建设企业文化可以促使煤炭企业更具市场生命力。

煤炭企业是个 “苦、累、脏、险”不断同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艰苦行业,而这种蕴含了煤炭工人不畏艰辛、勤劳勇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这种外在表现更加鲜活、饱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信任并与之合作,使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更具生命力。

三、煤炭企业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软工程”,它不是简单地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而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挖掘积累、研讨和构思。个人认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煤炭企业领导应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

当今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强做大、求得更大的发展、谋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必须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建树,首先依赖于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员工处于主体地位,而企业的领导者则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可以说,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制造人”,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企业领导必须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作企业文化的塑造者、示范者和传播者,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2、煤炭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体双重身份,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文化建设的客体。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工作环境恶劣,一方面工作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另一方面,企业只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缺乏对员工个人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的积极倡导,使很多员工为了获取报酬,而机械完成工作,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对企业的发展更是漠不关心,企业管理成为少数人的管理,企业高层领导者因而也失去来自最基层的有关企业改进等方面的信息,深层次的隐患不能及时暴露出来,改进最佳时机也就不容易寻找,这是煤炭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因此,煤炭企业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还应将人本管理思想有机地融入各项工作中去,善待员工、关心职工疾苦,多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想问题。

3、煤炭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应当提炼出具体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职工价值观的塑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总结提炼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宣传教育使其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是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精神只有具备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只有真实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风格,才能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4、煤炭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加强员工素质教育。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中形成的,企业管理就是人的管理。要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水平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员工的素质上来。由于煤炭企业劳务工和农民工较多,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人员素质问题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是煤炭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

5、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职工最深刻的利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安全搞不好,不仅对企业员工造成影响,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对整个企业造成难以衡量的损失,因此煤炭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四、煤炭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句话、一句口号,或者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贴在墙上给别人看,而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挖掘积累、研讨和构思。煤炭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煤炭企业大多都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但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2、煤炭企业有少数领导人专权,表现为领导人极端强调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激,易激发职工的反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