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代继续教育

当代继续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30 10:21:34

当代继续教育

当代继续教育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党员正逐渐成为我们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是关系到我们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当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其经历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阅历简单,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不深入党动机不够纯正,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入党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过硬的政治资本,入党后政治资本已经到手,对自己的要求随之就降低了。对党性了解不够,党性意识逐渐削弱,放松了自我提高,错误地认为党的大门一跨进,政治有保险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第二,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重发展、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党建工作重心放在党员发展工作上,在发展党员之前做很多的教育培养等工作,但是到了发展之后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直接松懈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党员入党之后就忘记了纪律,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原因,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不能体现。党员继续教育与党员发展工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

上述就是目前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党员的缺陷,现实中在校学生党员的不足以及反应的社会问题。如果目前这种现状再不对学生党员入党后进行继续教育的话,就会使这些大学生党员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削弱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的形象,给党总支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想实践行动

从三个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是每两周一次的党员政治学习活动必须参加,并且要求积极参与其中开展的讨论、交流发言等;二是党组织派正式党员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情况;三是要求他们牢记党员身份,注意在平时一切场合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安排他们担任临时学生干部或多分配一些社会工作等,为他们展示党员风采搭建好平台。

2、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党性观念

组织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党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资料片等,让每一位学生党员热爱祖国,认为爱国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党性观念不断得到加强。

3、开展先进性教育,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大学生党员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应具备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从完善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同学当中树起一面旗帜;其次,不仅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而且要最大范围地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进步;再次,还要乐于帮助班上同学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引导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外,还应该积极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老师做学生工作的帮手。同时,学生党员又是学生中很普通的一员,与其在同学中讲一些大道理,不如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党员不仅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建立完善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各种保障机制

建立党员监督机制是对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座谈会、支部预审会、支部转正审批会以及支部组织生活的监督。此外,还承担着受理学生党员意见或建议的任务,这需要党建监督员主动了解来自身边的学生党员以及在各支部会议上党员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并将党组织给出的回复意见进行反馈。同时,党建监督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被摆在重要位置,要发挥党建监督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党建监督工作持续展开和不断完善。

三、总结

大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已经加入了党组织,但这只表明他们只是具备了党员的基本条件,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思想上已完全入党。党性的锤炼、世界观的改造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把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贯穿于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大学生党员都很年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及时做好工作,加强对他们的继续教育,有效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优秀人才。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性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孟昕.浅论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大学生党员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促进[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当代继续教育第2篇

主体继续教育质量观是一种以终身学习为宗旨,把学习者视为有主体个性发展的,能积极学习的,并将知识融于生活实践的现代继续教育质量观。这种继续教育质量观既尊重人类适者生存的规律,又遵循人类知识和观念自我更新的规律,使继续教育真正成为每个学习者的自觉活动。主体继续教育质量观认为:管理者既要注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又要注重学习者的“自觉自学”,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质与量”。继续教育质量观在其教育本质上,注重管理的整体性。管理者、办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教与学,服务引导与自主自学的主体性,主张通过树立良好的继续教育现象,正确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继续教育规律,而不是靠你、我、他三者之间的纯功利性的私下交际,来改变人们对电大、函授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的传统看法。真正使继续教育成为人类终身学习的一种享乐,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种时代紧迫感,使人人都来关心和支持继续教育。人人都来参与和接受继续教育。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主体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真正关心和支持继续教育呢?

1)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

(1)继续教育政策问题。因为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不是生源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继续教育政策是否适应继续教育运行规律的发展问题。如果继续教育政策与继续教育规律不协调,继续教育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继续教育管理手段问题。主体继续教育质量观指导下的继续教育活动,应当既遵循人才培训市场的运行规律。在宏观上,又必须运用计划行政手段制约着继续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协调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的继续教育相关活动,使继续教育方向明确,质与量达到相对的统一。而不至于人们为了某种功利在继续教育生源市场上出现你争我夺的混乱局面。

2)从办学者的角度来看,办学者应当通过树立良好的继续教育形象来办好继续教育。

(1)提高一切为了学习者的服务意识。做好考前辅导培训工作,使每个考生提高考试质量。

(2)适当利用经济手段,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关心和支持继续教育工作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3)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大力发展本、专科继续教育。区域内与区域外相结合,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函授、电大与远程开放教育相结合,加快本、专科、中专继续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4)以本、专科函授电大为重点,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做到人人是继续教育的行家,个个是继续教育的干将,为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证。

当代继续教育第3篇

本文分析了汽车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汽车企业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汽车企业;继续教育

一、汽车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内部的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汽车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继续教育应该以岗位技能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主,目前汽车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汽车企业对职工继续教育的认识不清晰。很多汽车企业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解,整个社会都存在着轻视继续教育的价值导向,没有将继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虽然很多继续教育机构在形式上进行了相应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从实践上来看,教育的质量很不理想。社会上很多的机构和部门都对提升学历的继续教育抱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却对提升技能的继续教育冷落对待,很多企业都对继续教育在提升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继续教育对于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一般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而接受继续教育,从而实现职称的评选和工资的提升。

其次,汽车企业管理体制不科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本应该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中继续教育是由多个部门共同牵线和管理的,它们并不是专业进行教育工作的部门,在构建学科和设置课程的时候显得非常不成熟。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继续教育教学大纲,导致了继续教育走上了自由式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科学导致了继续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再次,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匮乏,课程体系和时代脱节。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时继续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国继续教育目前的课程系统非常不规范、不系统,课程设置内容也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想脱轨,这导致职工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时候显得很不积极、很被动。继续教育一般是学历后教育,是在职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最新的理论、观点、思维和技术作为开展培训的切入点,继续教育的这些要求使其对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需要那些对最新的可续知识和技能了若指掌并具有高瞻远瞩目光的教师来指导。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继续教育中这类师资是非常短缺的,它们为了应急往往会聘请一些难以满足学员学习需求的教师,学员对于继续教育的高期望和教师师资水平的低下使得继续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问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受到课程设置落手和师资力量短缺的严重限制。

最后,汽车企业继续教育投入严重不去。继续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它需要和普通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一样进行必要的资源投入,因为一定的产出需要一定的投入作为根基。虽然很多社会上的组织都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政府也会适当地加以补充,但是继续教育和非盈利性公益事业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唯有政府积极进行投入,才能给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在研究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差异性和整体性,难以细致地分析继续教育的整体层次,这导致了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继续教育时总是缺乏足够的理论自信心,使得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受到限制,继续教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教育的全面规划工作依然非常稚嫩。

二、汽车企业适应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人才教育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一次变革,社会一方面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持续地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

第一,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目标来指导继续教育。知识经济时代使得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决策成的知识化倾向日益严重、科技发展日益高新化,所以汽车企业继续教育必须以合作、生存、做事和认知作为核心开展,知识创新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职工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整体素质并以此为依托,不断挖掘自身的才能,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速度是几何式增长的,这也意味着知识的保鲜期是越来越短的,每一个职工都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汽车企业需要运用最新的科技知识来进行生产,继续教育就成为必须,面对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对待。

第二,用通才教育观念指导继续教育。当今时代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知识的综合和整体性,汽车企业,很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探索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成为技术领域的重要指导,在当今时代汽车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和外语知识于一体的通才,继续教育应该以通才教育观念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文理知识得到相互渗透,在知识经济时代,职工要将自身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提升竞争力,只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培养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用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来指引继续教育。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在当今世界人们更加注重社会主体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创新动力。继续教育应该注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使得他们能够得到和个性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职工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的洗礼,引导他们走上个性发展的道路,使得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推动汽车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条件下,汽车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情况,这给企业职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企业需要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将继续教育事业推向崭新的高度之上。

作者:邹瑞睿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当代继续教育第4篇

(一)教师继续教育理念、模式需要更新

中职教师往往在需要评职称时会集中参加继续教育,平时对自我素质提升的自由学习、自主学习欠缺,继续教育随意性大,教职工缺乏把继续教育当成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之中。许多中职院校的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也缺乏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统筹管理和开发,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开发、针对性培养的规划不足。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依托网络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可以更丰富、更灵活。

(二)继续教育内容针对性需加强

现在中职院校校内培训和组织参加的校外培训中,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比重过多,针对中职教师特点的专业技能操作培训和解决生产一线难点问题的实操能力的培训项目流于形式,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专业课程的培训,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待创新。

(三)继续教育机制需完善

。目前对中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稍显不足,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资金更多是学校承担,来自企业的外在资金资助较少,对优秀学员的奖励没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参加国外交流、国培、省培等精英培训后,培训结果无法体现教师素质提高的实况,继续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机制未建立。

二、中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将继续教育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这不仅成为中职院校继续教育可行的改革方向,也是难得的发展契机。中职院校要遵循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特色性、针对性、超前性、实用性、自主性的原则,创新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培训模式和健全机制,推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教师作为中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校的决策者要牢固树立起“教师是学校第一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把建设好教师队伍放到重要地位来筹划,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从拓宽培训渠道、增加培训资金、健全奖励考核机制等方面提供保障。中职院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制定出详细切实可行的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培训教师队伍。

(二)深化培训内容,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需要根据教师队伍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设计培训内容。对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要侧重加强学科的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注重研究和解决生产一线的攻难课题。对青年教师,除加强上岗必备知识的培训外,要积极发挥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在跟踪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上汇报课等教学实践和培训中,促进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快速提升。对广大教职工,则要鼓励其加强学历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和专业技能操作锻炼。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校内培训模式、网络或自考学历教学培训模式、基地培训模式、下厂培训模式成为当前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这些主要培训模式要最大程度地依托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课堂、网络教学,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学校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积极搭建继续教育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广大教职工可以分享继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也可以对下厂培训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探讨。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再学习的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看似分开的培训模式又可以有效整合,提升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四)健全激励考评机制,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职院校在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下,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引进企业的赞助资金和培训资源,鼓励教师参加更多种类的继续教育。要对参加出国培训、国培、省培等精英培训加强考核评估,对培训教育转化成果的教师要加大实质性奖励。要做好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工作,有效开发出省、市之间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平台,调动广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推进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当代继续教育第5篇

“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对终身学习的界定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去应用它们”。在这里我们看到它的体现的是“不断支持”与“终身所需”核心。终身学习的思想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延续,终身学习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终身教育的继承和超越,是终身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最高理想及最高境界。终身学习是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不仅仅是时间上延续,同时也要求空间上的拓展,在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人的一生经历和阅历要比生活在19世纪的人们丰富得多,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导致人们的生活变得复杂而多样。要想人们能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去应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仅靠初中、高中所接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对人们的终身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高校的继续教育正是完成这一职能的重要体现。高校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即紧密结合科技进步、知识更新以及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补充新知识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我国的高校继续教育通常是指对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再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有效地为服务社会。高校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终身学习是由终身教育发展而来的,因此终身学习是离不开终身教育而独立发展。然而继续教育所在的高校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与发展优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的继续教育又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的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点发展手段。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当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据英国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预测: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20世纪以前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相当缓慢,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就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仅仅依靠这种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旧知识很快被淘汰,新知识的更新换代就像产品一样频繁。知识经济的执行者必须走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前沿,引领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人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诚然,在更新的过程中离不开继续教育,也因此而催生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共享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是时代对公民提出的要求,也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由于其“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其独特的职能,理应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主阵地和最佳场所。高校的科学研究不停地更新着知识,创造着新知识,并通过教学和社会服务系统向社会传播和应用到各个发展领域。高校是人类知识的创造、积累、加工、传播、应用和传承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传播、创新等重大使命。虽然社会各界有很多机构为终身学习提供机会及途径,但是高校继续教育比社会上的机构更具有优势,如高端的科学技术,雄厚的师资力量,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图书资源……种种有利因素决定了高校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基地。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优势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是人才的再生“工厂”,正如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与阿瑟•J•克罗普利所说:“我们不仅将大学视作终身学习机会的供方,而且将她视作能够适应其他环境的终身学习的重要准备场所。”以前高校实行的一次性教育是精英教育,能满足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一次性的精英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要,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必须要建设终身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型的社会。高校在继续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资源优势,在人力方面,高校一直是高级人才的汇集地,聚集着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师资队伍和高水平专家,他们具有前沿的学术知识、创新的科学技术、宽广的知识面、开阔的眼界等优势,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在物力方面,高校具有巨大的教育资源优势,如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电子信息资源、优良的实践基地、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容量巨大的信息库、丰硕的科研成果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既能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又能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和智力保障;三是在创新方面,高校还是科研的中心,高校的科研成果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特别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今天的高校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高校继续教育能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四是管理方面,高校除人力,物力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外,更有管理方面的优势,无论在理理念、理念手段(包括网络化管理)都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的社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然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高校继续教育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观念上仍对继续教育有误解。有不少人认为继续教育是非正式教育,只是学历教育的一个补充,而非社会上不认可的主流教育。在这个观念的支配下,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思路也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是把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副业”,没有对继续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对继续教育的研究与开发重视不够,从而使得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缓慢。

(二)法律保障制度滞后。依法办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原则、而相关法律对继续教育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或是很少涉及,对继续教育进行立法,是当今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西方欧美国家的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得相当迅速,得益于继续教育有专门的法律保障,从制度上保证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专门立法发展滞后,还没有颁布一部专门的《继续教育法》,继续教育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从而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在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上,由于继续教育经费不在学校的统筹计划之中,或者占的比例相对小,而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又没专项资金投入,继续教育只能自力更生,从办班收入中留下有限的经费来满足日常运作的需要,这有限的积累只能维持低水平的运行。因此,对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的队伍的建设与作用发挥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继续教育目前还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规划与整体谋划。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与整体的规划,包括制度建设、管理措施、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议、质量监控等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致使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缺乏规范管理、协调布局以及质量监控。高校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与教学实体完全分离,相互之间很难协调。如高校普遍是继续教育学院维持性的管理人员居多,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不足。对学科构建和课程设置不专业,必然形成“外行人管理内行人”的情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从而形成了“各教各”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办学理念不端正、轻视教学质量、盲目追求数量、忽视硬件建设等突出因素,导致继续教育总体质量不高。由于大部分学员都是在职人员,他们来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不是很明确,急功近利,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真正的学习上,这样严重影响了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

四、高校继续教育的对策

高校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如何建设终身学习公共体系中的高校继续教育是当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继续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对高校继续教育的认识继续教育是当前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要发展高校继续教育。高校继续教育要转变思想观念:根据终身学习的需要,把继续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被动应付向积极探索方面转变,从单纯的暂时创收观念向人才资源建设长远服务方面转变。重视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西方国家的高校很早以前就意识到继续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果断地承担起开办继续教育的任务,把继续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列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主动承担起对社会各阶层提供继续教育的服务与支持。面对终身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各高校应逐渐认识到继续教育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教育的地位不断向上提升,并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战略选择,积极有效地开展继续教育。

(二)完善高校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继续教育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高校要推动继续教育相关法律进一步整合与完善。在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中,高校继续教育是重中之重,也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高校继续教育与国家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要加快完善和颁布继续教育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对高校继续教育实行倾斜政策,规范继续教育工作,制定继续教育培训标准,加强继续教育办学监管和质量评估,为继续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大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继续教育发展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投入不够,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终身学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发展终身学习,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教育是使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关乎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必须整合高校的有利资源,国家要加大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支持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四)创新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继续教育科学分布、合理规划、严格监督、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对继续教育创新管理进行积极探索,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模式,实现管理科学化。如在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一个项目管理体系,设置项目总负责人及子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负责制,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包括项目过程管理、项目评估管理。子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包括具体实施方案的制订和培训的教案设计、培训形式、培训达到的目标、授课计划等等。总负责人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监测和指标测评,督促项目按计划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效果。各项目负责人接受学院专家评审组对项目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实现预期所确定的目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必定产出继续教育的丰硕成果。

当代继续教育第6篇

关键词:教育;继续教育;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联合国一研究机构的年度报告中。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正式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随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日渐发展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必然要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并改变着经济社会生活的面貌。而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与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将给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它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是资本,也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自然资源、货币是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要靠一种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来获得,那就是未来教育体系中起巨大作用的继续教育。

二、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的特点

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础是科技和教育,而继续教育又是未来教育体系中的生命力。继续教育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知识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本文对于在知识经济中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更偏向于张伟远教授的观点,即: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继续教育应该是和正规教育并列的两个系列,职业教育是继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人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远程教育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模式。同时,根据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社会的要求,继续教育不应该再是一种精英继续教育而应该是一种全民化的教育。

(一)终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让我们明确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工业时代,教育一般集中于大学毕业前的全日制学习,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和学习过程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在终身教育的观念下,教育是一种连续、不间断进行的过程。按照终身教育的观点,人的一生必须是自始至终受教育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社会对每个成员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将发挥以往任何时候从未有过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一次性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中心。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知识经济将有力地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将对继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多样性

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对知识有极强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还要求每个人能及时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更新、提高与完善,这正是继续教育的优势所在,它能利用现代网络教育平台,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能及时地进行教育的再继续,而不单指以前的面授,这样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教育手段通过网络这个媒介,都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方便了学习对象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提高。

另外在教育主体上,继续教育更是充分体现出来它的多样性。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和社区等都成了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扩大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当知识经济的浪潮来临时,继续教育渐渐成为市场化下的产物,为知识经济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性

本人认为继续教育之所以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更多是一种终身学习观念的体现。继续教育单从继续二字来看,继续教育体现了一种连续性,一种不轻言放弃学习的精神。而知识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它的创新性,但创新往往离不开一种终身受教育的观念,离不开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再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创新。

坚持创新,必须创新继续教育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采用互动性、研讨式、案例式等新的方法,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创新,必须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理念。继续教育的发展已呈现出培训活动市场化、培训机构企业化、教育内容个性化、培训手段现代化和培训制度终身化的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求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站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平台上考虑继续教育。我们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契机,推动继续教育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推动继续教育手段向先进性、现代化迈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基础地位将显得更加突出。

三、继续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起核心的作用

(一)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知识半衰期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知识就会出现相对不足,很难满足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而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来解决就成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人力再生能力理论”告诉我们,人不仅是劳动力,更是一种资源。知识经济需要更多是优质高效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这样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使国家、企业和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继续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充当了“充电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中,跟上时代步伐,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必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继续教育对知识经济发展起助推器的作用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据对29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的25%应归功于教育的作用。而继续教育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很快地内化为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从而加强和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和速度。因此,继续教育最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是“教育的经济”和“学习的经济”。继续教育发展的超前性,必然极大地推动着知识经济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于德君,李艳霞.浅论知识经济与继续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51-52,64.

[2]徐荣远.试论知识经济社会与人教育观念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3,(3)26-27.

[3]张伟远.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关系[J].中国远程教育,2007,(1)15-19.

[4]舒服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促进继续教育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06,(6)9-12.

当代继续教育第7篇

论文摘要: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普通高校是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经济和科技空前激烈竞争的时代,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与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如何构建适应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全球教育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普通高校有效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则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普通高校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将是大学拓展其教育服务和发展时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继续教育的思想观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普通高校中继续教育发展缓慢,一些人对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把对开展继续教育定位为学校的附属产品,致使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长期缺乏正确的定位,没有发展规划,在适应社会、走向市场方面一直做得不够开放,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敢大胆的规划。有些院校缺乏超前意识,并未把继续教育当成应承担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很少研究和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开展继续教育。另一方面把高校继续教育视为学校创收的重要来源,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以上这些做法严重制约了某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把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的统筹计划之中,没有专项资金,对继续教育投入很少,因此高校只能从办班收入中留成有限的经费来满足日常运作的需要,仅依靠办班留成这有限的积累自我更新,难以办成大事。加上筹资渠道不畅,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基础建设跟上事业发展的步子,进而限制了继续教育上规模上水平。

(三)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利于高校发展继续教育

我国的各级继续教育领导部门,即各级组织部门分管党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各级人事部门分管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各级劳动部门分管技能人员的继续教育;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分管农村实用人才的继续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仅仅作为“雇佣者”实施政府各部门的继续教育计划。各级继续教育领导部门,首先考虑的是本部门的经济利益,许多继续教育项目,都由本部门的培训机构承担,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部门分割,“画地为牢”的体制,使许多高等院校无用武之地,严重制约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师资队伍缺失,教师队伍无固定编制

在许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学校往往要在安排了全日制普通高教课程教学任务之后才分配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相对固定、明确的聘任办法,教师队伍不稳定,使得部分新上岗的教师不适应继续教育的教学.

(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采取集中和相对集中的讲课形式,这是比班级制授课制更集中、更具备灌输性,更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具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讲授现代技术课程时才使用,在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局面。依然无法摆脱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传统局面,课程传播手段仍然比较保守、单一。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快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高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或相应的机构,负责对学校的继续教育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规模尚不适应社会客观需要,同国际上继续教育的发展相比还有一段差距。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继续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克服“重学历教育轻继续教育”和把开展继续教育当作“权宜之计、创收手段”的不当认识,树立“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工作为高等学校重要任务构成”的观念,树立“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观念;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同时考虑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并在组织、经费、政策、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使学校真正成为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 转贴于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继续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建议要因地制宜建立继续教育的经费分摊机制,明确政府、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项目或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政府则根据政策下拨继续教育经费,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继续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并按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统一从事业费中划拨到上级或同级财政,设立“继续教育资金专项户头”。要加强对各项培训经费的统筹管理使用和监督,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要制定继续教育经费使用办法,确保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有稳定可靠的培训经费来源。

(三)加大力度改革现行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现行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吸引高校参与继续教育,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笔者初步设想是:国务院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省、市、县各级成立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机构,根据统一政策修订管辖范围内的继续教育管理条例,制定各级各类高校参与继续教育的参与办法,并将继续教育各项指标纳入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由高等院校牵头成立各级继续教育联合体。进一步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搭建起一种全新的合作平台,以促使继续教育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证明, 继续教育专业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师资的特色,继续教育专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师资的素质。因此, 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建设离不开一支有特色、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普通高校应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 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条件, 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实行合同制管理, 严格履行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在引进人方面,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还可以从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招聘一些优秀符合学历要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 充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继续教育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地域的局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既不挤占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反而能扩大普通高校的办学空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的潜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教育装备,创新继续教育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双边、多边互动的教学形式,使继续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直接有效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论高效发展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晁玉久李文存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张东初

当代继续教育第8篇

继续教育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定义,我国法律法规认为其主要指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这些人群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通常来说,继续教育这种再教育对象指大学后在职人群教育,主要为了促进受教育者智能结构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其主要目的。这种目的尤其表现在对受教育者潜创造力的开发与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以期使这些已经从教学环境中走出的人群能够始终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可谓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以来,1998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73%,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在教育毛入学率上,初中阶段1998年为87.3%,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100.1%;高中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40.7%,到2013年增加到85%;高等教育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9.8%,到2013年增加到34.5%。各类教育毛入学率中初中增长幅度为12.8%,高中增长幅度为44.3%,高等教育阶段增长幅度为24.7%。在高等教育的构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其二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日益扩招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则逐渐呈现缓慢下滑趋势。1998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甚至超过普通高等教育,二者在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上不相上下。而截至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远远超出成人高等教育,是其三倍多。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不高,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在成人教育整体缓慢下滑趋势下,我国继续教育逆势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在普通高校接受正规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保持在10万余人,全国各种类型继续教育的接受者人数则在100万左右。虽然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普遍不高。在继续教育每千人中,日本、美国、中欧、亚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分别为4.7人、3.8人、2.1人、1人,但我国却只有0.4人。在企业研究和开发人员在继续教育中所占比例方面,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75%、65%、55%和69%,而我国却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高校不断推进扩招计划的大环境下,能够对继续教育从心里接受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我国继续教育当前无论在内部层次构建还是管理考核等方面都仍然处在自我摸索阶段,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三)我国继续教育整体规划还比较缺乏,仍需继续努力

根据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继续教育在未来十年间将会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全面的统筹规划是我国政府当前对继续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姿态。早在1991年,美国就已经根据当时继续教育特点对2000年的美国继续教育进行了规划,在规划中将终身教育作为主导思想,要求全体美国成年人都能够继续进入学校再次学习,使美国能够成为终身学习国家,随后很多国家都对继续教育给予相对重视并进行了整体规划。我国虽然目前对继续教育也很重视,但在比较明确的远期整体规划上仍然比较缺乏。政府部门之前在继续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也仍然需要进一步协调。

(四)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合作办学将成继续教育大趋势

为了更加贴合市场竞争需要,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将会持续扩大,涉及领域也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继续教育对象比较广泛,对继续教育的规格、层次、形式自然有更多要求。可以预见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地位,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发展必然会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大力发展有所要求。作为我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当前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朝着合作方向发展,为了使继续教育发展更好更快,未来合作办学必定会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三、新形势下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发展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也对我国继续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影响促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继续教育,从当前继续教育形势出发,立足战略性角度促进继续教育的新发展。

(一)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

继续教育的发展应立足时代现实与当前发展现状,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继续教育应对三位一体理念加以树立,即发展、人才、教育培训战略。继续教育必须明白发展是未来趋势,关键在于人才,基础在于教育。在一切事业发展中,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资本和资源,人的运作是资金运作、资源开发的基础,人的才能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是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继续教育还应对竞争能力来源的理念进行树立。以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间主要竞争内容,人才、竞争、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紧张的本质。而继续教育对个人来说,能够促进人才竞争优势原动力的增强。继续教育还应对“教育是有效的生产资本投入理念”加以树立,在人才培养中使继续教育成为重要手段,为我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做出贡献,对人的潜能进行开发。继续教育还应对知识内容不断更新与重新组合,为国家培养更多时代与社会所需人才。

(二)在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上继续加大,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

与传统教育一样,在持续发展方面继续教育也需要建立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基础保障上。所以,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就必须提高对其发展的投入力度。继续教育在教育资源建设上可对重点大学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使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名师与骨干教师加入其中。在继续教育的经费上政府应加大投入,为教育公益性提供保障。对国家长远发展来说,教育投入属于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撑和物质基础。我国应建立以政府和用人单位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通过引导和宣传促使继续教育投入的增加,还可通过对政府主导下“社会服务补偿经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调动成人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另外,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应认清教育资源短缺现状,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继续教育中,对网络教育大力发展。物联网、3G技术等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物,也都可应用在继续教育中。继续教育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应充分关注,对移动学习比较适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应用,使继续教育能够应对“移动学习和智慧学习”时代的来临。这种网络远程继续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继续教育的时空限制,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方便,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拓宽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在教育培训主导下促进继续教育品牌打造

在我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中,三农问题与中西部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继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应从全国发展战略出发对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进行拓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基础产业。继续教育在发展中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作为支撑点,围绕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科技人才加强培养。继续教育在发展中还可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作为着力点之一,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继续教育可对东部发达地区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大力开展中西部继续教育,通过其纽带与桥梁作用,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和输入更多各个领域的人才,如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治理等都是继续教育可以开展的领域。继续教育除了拓宽自身服务思路与途径,还应以教育培训为主导,对继续教育品牌和精品加以打造。品牌与精品化是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大要求。继续教育课通过对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工作的推动,对继续教育精品工程进行打造。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应结合国家创新工程,立足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实际情况来推行,通过与其紧密结合,对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及时追踪,在对行业发展大趋势加以把握的基础上,对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进行编制,使其科学技术水平始终能够体现出最新性。在对科目指南编制的过程中,应对培训教育项目进行确定,对影响面和覆盖面大的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深化,通过对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等的举办,促进继续教育品牌的形成。

(四)构建继续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各个继续教育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