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08 12:20:58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

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推进,越来越要求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更广大的领域走向融合,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即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应形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关系。本文拟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在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建设学习化社会有所裨益。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布劳、艾默森等。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非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指人们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该理论认为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其宗旨也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也即是说,在双方交往中,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对方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交换,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发现自己收益与投入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等消极情绪,就会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因为要交换就必须要有资源,占有了较多和较稀有资源的一方就成了交换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使交换不平等甚至中断。艾默森认为,资源是“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或惩罚)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这一理论是从人是经济上的理性人这一假设出发,虽然有其不足,但对人们的交换动机和交换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能为我们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二、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我国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在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联系甚少,各自为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比较重视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互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建立了一些制度,开展了一些活动,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有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雏形,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及共同繁荣等方面也还存在着缺陷。而在更为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学校与社区处于非常疏离的状态,各自为政。学校几乎独立于社区之外,与社区联系不多。大多数学校都有一道有形的围墙,不允许学校之外的人进去,这道围墙更是无形的,把学校与社区隔离开来。表现为:第一,没有专门的沟通、协调学校和社区及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没有对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未把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和互动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这一类相关的机构,也无人专门管理这一项工作。第二,没有保障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互动的政策法规。第三,学校教育资源及教育教学活动极少向社区公开和开放,只是在人事、劳动、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需要培训居民时,学校出场地配合而已。即使在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存在着学校向社区开放不够的问题。如有人对上海市闸北区学校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师资、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等方面对社区开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向社区开放的力度还不够,绝大多数社区管理工作者认为还有必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在与社区联系最直接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上,也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紧密联系。一些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形同虚设,与学校的联系并不多。在学校每学期召开的一至二次家长会(有一些偏僻的乡村学校,甚至连家长会也不开)上,也只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统一讲话,没有安排与家长互动的时间,而且学校在与家长关系的定位上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却不去了解家长的情况与要求,至于兴办家长学校、教师家访等活动就更少了。第五,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缺少教育资源整合意识,没有积极地与学校进行协调与沟通,未能有效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活动。第六,社区较少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有的社区甚至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大多数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成了学校专用资源,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少,极少互通有无,更谈不上建立教育共同体。这一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不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更不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素质。有人认为,学校与社区关系更多的是基于权力基础上的对有限资源与空间的分享、交换与争夺,但不管是共享、交换还是争夺,前提是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彼此可以交换的资源。或许这种说法有些过激,但也有相当的道理。如我国古代家族性举办的学堂与带有社区教育性质的社会教育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学堂由社会出资举办,校地选址就在本地的祠堂等地方,教师多来源于本地,教师是当地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学堂为当地培养人们所需要的人才:传授当地社会已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习得良好的社会礼仪,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等。正因为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基本对等的资源可以交换,因此二者才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当前学校与社区如此疏离,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人们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社区没有对等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学校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交换的双方必须要处于基本对等的地位,有基本对等的收益,这样才能使双方有进行资源交换的动机,也才能使交换行为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认为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学校与社区教育之间自然就无法建立共同体关系了,可问题在于,今天的学校与社区之间真的没有可以作为对等交换的教育资源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美国等发达国家能较好地建立起学校-社区教育的共同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三、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分析

分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分析二者是否拥有基本对等的可供交换的教育资源。

(一)学校有大量可与社区进行交换的教育资源

台湾有学者在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发现认为社区各级学校可扮演的角色,按得票高低顺序,依次为:首先成为提供教育训练及理念宣导推动的机构;其次是提供设备、场所及人力资源与社区共享;再者是结合社区内其他资源机构的整合角色。这些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以为,学校主要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如下资源:

1.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如场地、图书、各种运动设施等。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设施显然是社区所有机构组织中最齐全的,而这些设施并不是24小时被使用,学校可在其闲置时,如晚上、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提供给社区使用。

2.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教师虽然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但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社区中仍然是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因此,各级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及各类技术、职业培训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许多州立学院就承担起了为社区学院培养行政领导人和师资的任务。我国上海、成都等地的各级学校,也为当地的社区教育提供优秀师资及管理人员。如成都市武侯区就抽调了49名本地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学院的辅导员。

3.学校能在社区中起到宣传、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整个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作用。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传承、传播文化。上个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等一批教育家在农村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活动,如晏阳初所推行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以及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中,核心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严重的文化失调,在他的乡农教育实验中,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改造乡村、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他们都把学校作为最主要的阵地,把教师视为最中心的人物。我们现在正处在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学校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繁荣和提高社区文化上更是责无旁贷。

4.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借鉴。社区教育是教育中的一种,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同样也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规教育,其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些都能为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社区同样拥有大量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看到学校拥有的上述教育资源的话,社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则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社区拥有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至少有以下一些:

1.学校是社区所有居民纳税资助办起来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公立学校也正是靠所有纳税人的钱才办起来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社区居民都为学校出了资,没有这些社区居民,就没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比我们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因此认为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应属于民众,因为社区居民是学校的股东,学校靠他们交纳的税金资助,他们的红利是自己和子女享受正规教育,同时,通过社会获得间接收益——因为艺术、科学、工业、农业各领域人口的文化素养都有了提高。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关系。而且除正常的纳税外,社区内的企业、个人、党政团体等还可能在学校经费困难时资助学校。由于社区中每个人都是兴办学校的纳税人或者资助者,学校不但有义务向社区报告自己的教育情况,更有义务为社区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转贴于

2.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延伸与补充。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现学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需要,即需要开辟所谓的“第二课堂”,也就是说,“我国社区教育并非社区生活、社区发展的产物,而是原有教育体制发展的一种延伸。”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学生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因此,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离开了生气勃勃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奢谈德育,便只能是缘木求鱼。”

3.社区能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首先,社区中蕴含着大量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及历史资源,如民俗、名人、文献、古迹、建筑、自然环境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增长知识,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其次,社区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实习实践的基地。英、美等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就以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情形司空见惯。我国现在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并要填写相应的表格,社区相关单位加盖公章,社区自然成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最近便资源的提供者。如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区居委会相助,如派学生去居委会当“见习主任”等,都得到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或者说作为资源交换,该校在双休日无偿提供学校教学场所,支持创办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实现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双赢。

4.社区教育能为创新学校教育提供借鉴。在人们心目中,学校教育以其办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能为社区教育提供教育教学上的借鉴,但其实社区教育在一些方面同样能为创新学校教育做出贡献。首先,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其次,在社区教育中非常强调教育的全民性,这实际上是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学校教育也应贯彻这一理念。第三,社区教育形式及途径的多样化对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形式、途径及方法有着借鉴意义。第四,在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中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社区教育的这一特点尤其值得学校教育学习和借鉴。

5.社区教育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社区不仅仅是中小学教育的现实环境,而且是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体。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地域形式,它具有社会及其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中小学教育公益性的独立主体。具体表现为社区教育能提高家长素质,同时,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助于学校教育的进行。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校能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同样地,社区也能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学校与社区之间有着可以交换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能的。其实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陶行知“生活却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论断中,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社会强调的教育要回归生活,其实也是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与社区的联系,因为社区正是学校所在地,是学生的生活所在地。因此,学校与社区不但可以,而且还应该成为一个共同体。

四、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对策

第一,树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观念。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转变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职责的观念,转变认为学校教育是独立于社区之外的教育形式的观念,特别是要转变认为只有学校才拥有大量教育资源,而社区没有多少可以与学校交换的资源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学校与社区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它们彼此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建立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统筹规划,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政策、法规。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作为社会交换的两种基本类型,“人情社会主要靠道德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契约社会主要靠法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中国正在由人情社会转变为契约社会,应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中明确规定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彼此对对方有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使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和健全得到法律保障。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如美国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文件中,规定公立学校要对社区不同机构提供服务。日本在1949年的《社会教育法》中,对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作出了规定;在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中,强调了学校与社教机构之间具有互补功能,要资源共享。我国台湾行政院教改会在1996年提出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中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参与和推展社区教育的职责。我们也有一些规定涉及到这方面问题,如在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试行)》、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指出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校应向社区开放及面向居民开展培训服务。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2003年起,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通知。但从总体来看,我们一直缺乏对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法律规定,而且不少的相关政策规定也只是停留在纸上,学校与社区联系是否紧密还主要取决于当地在任的行政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第三,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机构。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改变目前在大多数地方都还严重存在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部门,导致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工作一盘散沙,因此,建立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如日本在每一社区有市政府层次的特别委员会负责整个活动的规划,在每个学校则组成“社区学校委员会”。上海的真如中学于198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委员会,此后,各地建立了一些类似的机构组织。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社区教育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力量,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及家庭教育力量,这一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制定策略、组织实施、课程开发、综合调节、评估激励等工作。

第四,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标准和考评机制。评价一个地区教育的水平,我们通常只评价其学校教育水平,事实上,“教育必须被放在学校-社区的大环境中来评价,必须把教师、学生、管理者、辅助人员、家长及其他居民联系在一起看待。”也即是说,应该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标准和考评机制。在美国,通常学监会会通过制订自己的社区关系目标来加强学区与社区的关系,这些目标成为每位管理者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对此接受考核。发展学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制订具体的目标与活动已成了所有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且在考评时有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我国少数地方也开始把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作为考评社区工作与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这样做的地方还不多,而且往往流于形式。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制定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详细标准,把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作为社区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来进行考评。

家校共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学模式

1引言

在我国提出的教育体系改革机制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改革项目。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仍然不完善,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管理、控制和促进作用。管理不善则会导致其发展受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相对落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一套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的改革体系,以期使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2.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较为单一。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其课程内容较为落后,缺少多领域的课程教育。造成学生学习的单一化。三是培养学生艺术教育素养时缺少实践性和兴趣性。四是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首先,其教学模式单一,只存在于书面教学,缺乏实践。其次,教学层次较浅,不能做到对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最后,在对其课程进行能力考核测试时,考试模式较为单一。

2.2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采取被动的知识传授方式。很难培养出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兴趣。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革方式,首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被动知识传授改变为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建立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艺术领域的兴趣,自行划分兴趣讨论组,各讨论组间进行艺术知识的探讨。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探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则负责对学生进行艺术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书面教学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启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艺术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及成就以文字、图像、影音的方式上传至校内网,形成校内资源共享模式。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为接近地体验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底蕴。

3结论

目前,国家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合理化、规范化的改革方式。首先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艺术教育知识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艺术教育知识探讨模式。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互相以讨论组的方式进行知识探讨,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负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同时又不阻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考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模式。由单一的书面知识传授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改革后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及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8.

[2]李炳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家校共育论文第3篇

一、农村学校校长概述

我国中小学校长随着清末新型学堂的建立而诞生。1862年,清朝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产生。大兴“废科举、兴学堂”之风,创办了许多新型学校,各地对学校领导者却无统一名称,“堂长”、“主事”、“总教习”、“总理”、“监督”等不一而足。民国以后,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着手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统称为校长”。从此,我国学校最高领导者有了规范的名称――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聚集教师精神的一种力量。校长的素质是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

现代校长的素质指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文化、意志和体力等。我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基础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管理意识包括民主法制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校长也是教师,是特殊教师,是教师的教师。

校长的成长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职前预备期(5~7年):教师经过努力,成为优秀者。适应期(2~4年):需要尽快转变角色,树立校长角色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了解、树立形象、赢得信任。称职期(3~5年):校长已经熟悉学校管理,积累丰富办学经验,有意识探索办学规律。成熟期(10~15年)校长能够不断反思,将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办学亮点,由亮点凝聚特色,由特色汇聚优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的概念包含三重含义,第一权力,第二责任,第三服务。

农村学校多指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偏远不畅、信息相对闭塞、条件相对艰苦、教师待遇不高、人数较少的一类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多有管理积极性,但缺乏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多实施维持性管理,没有发展的策略和对学校的营销理念。许多农村学校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学校机构不健全,缺少民主监督,行政管理不规范。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学校校长较多关注实施新课程、教育基础理论、学生德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控制农村教师流失、留守儿童教育等。一是管理观念滞后,没有教育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保守、安于现状,难于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素质能力差距大。农村学校校长个人能力、心理状况有差异;创造能力、职业个性水平普遍不高;改革创新、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艺术还不符合现代学校校长的素质要求。三是现代教育信息量偏少。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与外界接触不多,条件非常有限。四是学校管理缺乏多样化。农村学校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领域越来越广泛,面对新问题管理方法单一,缺乏管理艺术和机智。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于经验型或行政型管理。农村学校校长较为年轻,缺乏教育管理经验。校长年龄和教龄存在地域差异,校长学历也存在地域差异。据抽样调查,学历分布大致为:中师22%、大专63%、本科15%,无研究生学历。

农村学校校长年轻化,一般在40岁左右,平均教龄不足20年,普遍经验不足。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化之路重在行动改变,开展基于管理实践的行为设计、行为实践、行为反思、行为改善;将自己置身于学校管理改进的问题情境中,去交流、研讨、求教、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重在行动改变”的培训提升模式强调:一是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二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形成一种多元、互动、开放的局面。农村学校校长培训以项目为载体,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思考为动力,以行动为目的,以设计、实践、反思、改善为基本环节。依赖有效开展“实地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远程信息交流平台,聚焦农村学校管理问题解决,促进校长管理行为改变。农村学校校长培训遵循“导师指导、分类实施、分散研修、同伴互助”原则,具体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法、专题研讨法、参观考察法、论坛交流法、实践反思法、挂职锻炼法、课题研究法。

二、农村学校校长职责

校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四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持全面工作;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管理中的校长角色:组织管理者、教学领导者、人际关系促进者、冲突调解者、变革者、学习型组织建设者、学校文化缔造者。校长要为学校描绘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前景;帮助学校教职工持续不断成长;让每一个人清楚卓越的标准在何处;组织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细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校长的核心职责,校长必须关注隐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应扮好五种角色:乡镇教育发展的规划者、乡镇教育的法人代表、乡镇学校教师的服务者、乡镇发展的教育顾问、乡镇百姓的咨询专家。同时,乡镇中小学必须成为本乡镇教育的业务指导中心、德育中心、教研中心、师训中心、素质教育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六大中心。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学校文化是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塑造人们的思维感觉行为。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仪式和典礼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建筑和收藏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校长扮演八种角色:历史学家――认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人类学侦探――分析并探究界定当前文化的规范;幻想家――描绘学校的未来;行走的符号――通过衣着和言行推行特定的价值观;陶工――塑造学校的榜样,决定学校的仪式、传统、典礼和符号;诗人――维护学校的最佳形象;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治疗师――监督学校的变化。

农村学校校长职业生涯的轨迹一般是“上岗校长――合格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一是坚持教育的内在品格。陶行知先生说:“教人做主人的教育,教人向前创造的教育”,向上、创造是教育的本真内涵。二是实践,坚持“在路上”,生活就会改变,学校就会进步,新人就会涌现,我们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教育家校长是一位有教育家情感、信念和胸怀的校长。教育家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有“仁心、公心和恒心”的校长。同时,有个人魅力、应多谋划、要善决断。教育家从实践中诞生,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学会反思和研究;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家要优化思维:实践推理、平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教育隐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教育家办学的条件:有实践经验、有教育理想、有素质、有创新、有影响。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内涵在于懂教育、能领导、善管理、长研究、乐协调。总之。作一名书生型校长,一爱读书、二有思想、三有梦想。

三、农村学校校长管理策略

1.农村学校校长管理艺术

第一,校长的决策艺术,决策最古老的含义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做到“七个字”:清、慎、虚、明、缓、实、机。第二,校长的用人艺术,校长用人不妨学拿破仑。一不讲辈分,二不论背景,三不求完人,四不计前嫌,五有功必赏。第三,校长的工作艺术,正确把握好“度”,用好六个“度”。“高度”指看问题的层次。“态度”指度的动态性。“弯度”指度以折射的方式形成。“角度”指度由多角度视野来确定。“尺度”指一种衡量的尺。“适度”指注意到质和量。第四,校长的养心艺术,给情绪装“安全阀”,先把“泥点”晾干。以诚换诚,提升多重境界;乐观豁达最养心;把对方当做“空船”;铭记“一切都会过去”,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五,校长的人际艺术,巧妙处理正副职关系。副职: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一忌抢帅位、二忌挤将位、三忌占士位。定好位、负好责、分好身;听从、服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正职:合理放权、层次管理,做到信任、肯定和宽容。提倡尊重式管理,力求做到尊重、换位和让利。

2.加盟城市名校集团化

在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地正探索城市名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弱势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可以寻求城市学校加盟集团共谋发展。利用名校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学和科研上台阶,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研实践中,校长对科研重视不够,影响教师专业化提升。实施一加一帮扶计划,名校优秀教师带一名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导师制系列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名校短期进修或挂职锻炼。名校闲置资源转移到农村学校物尽其用。

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农村撤点并校后,村完全小学、教学点数量减少,寄宿制学校和中心小学增多,校际之间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也体现在师资上,一是建立远程教学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和辅导,共享名校优质教师资源;二是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改革。农村学校校长要加强教学支持。教学支持的特征是人本性和层次性,开展常规性支持和发展性支持。

3.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在人才管理方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契约化管理,避免“近亲繁殖”。把人才当成“河流”,而不是当成“水库”来管理。日本实行教师转任制度,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3~5年,最多不超过10年,新教师,工作前三年不能在自家附近学校工作,应在偏远地方工作,逐步调到自家所在地附近学校,以便校际交流。努力实现教师区域内校际流动,教师无障碍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最佳途径。一是校际教师交流制度化,每年一定比例教师到外校任教;二是鼓励教师校际之间走教,多校共用一名紧缺师资;三是利用高师院校顶岗实习之机,置换教师到高校进修;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4.构建U-S共同体

U-S共同体就是大学中小学共同体,将学校建设成为道德共同体,首先,价值观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确立。其次,建设道德共同体要以愿景来凝聚力量。师生有长期的驱动关系,就会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就会和学校融为一体。构建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它以大学和基础教育为联合基地,以优质教师的成长为目标,以培养过程的合作与研讨为载体,共建教师发展学校,通过项目合作、教学互动、共同研究、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联盟。其主要特征是:有共同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有稳定合作联盟与实际合作项目,有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双赢,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色体系。理论基础是:实践性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合作性理论。

5.学校特色发展

办学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海明威说,写作有“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寻找表达自己的句子”。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鲜明旗帜,学校特色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是“高原上的高峰”;学校特色建设应基于校本又能促进传统变化。“本土化”、“校本化”都包含双向交融变化的过程,学校特色应带来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校特色要坚持主色调与丰富性统一,允许个性张扬,鼓励和而不同。文化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单位意识的一种手段。学校提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服务留人、环境留人,最高境界是文化留人。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学校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学习型组织。

6.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学校在精致的区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以“大众化教育、精致化运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精良的人才组合,精美的教育教学环境,精细的组织管理,精品化的教育教学内容,精致的教育教学方式,精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精致教育工程,塑造融科技素质与人文素养为一体、内涵丰富的优秀人才。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使管理队伍精干化、教师队伍精锐化、管理模式精致化,管理特点:严、细和实。实施关键点控制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决定性因素和关键细节,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精致化就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将人的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精致化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家校共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公共;普通高校;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塑造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审美形式成为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内容之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1]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文化意识,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历史召唤。据此,探讨什么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属性是什么?其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等便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概念的界定

在以往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一般都专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这使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急需开拓的领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决定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它既要遵循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知识结构和多样的专业背景等特点。

回顾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一定时期有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整个音乐教育的成绩显著。由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理论研究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落后和混乱的局面,尤其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在一些关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著中缺少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层次,似乎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当前出版的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著述中也以教材居多,涉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研究寥若星辰,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处于一种类似尴尬的境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多数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以宏观问题居多,通过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文章的检索,发现其内容大都着重于阐述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即开展音乐教育与发展智力、完善修养和德育等方面功能和作用,而涉及微观诸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模式、学科构建、教材建设、学科交叉教学、教法设计和评价模式等方面缺乏进一步有深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的建立,如何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如何使之纳入学科化教育的论述十分有限。笔者认为,一种教育行为的实施,必须具备自身应有的模式而形成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在内的结构体系,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过程本身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音乐教育。那么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首先要明确其范围,明确其概念的内涵,这样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可确定目标和对象,从而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学校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一种是普及性质的教育,一种是职业性质的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情、审美情操,最终实现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性质的音乐专门人才。公共音乐教育一词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很多辞书中未涉及此条目,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出现对“公共教育”的解释为“国民教育”。在管建华先生翻译《当代音乐教育》一书中出现公共音乐教育的概念,从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分析,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应该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而逐渐形成产生的。在教育部200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也首次出现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设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这个概念至少涵盖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三个层次。核心是“音乐教育”,“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这是明确了其教育教学层次的问题;“公共”的音乐教育,更进一步说明音乐教育的性质,指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强调这种音乐教育是属于“通识教育”的类型。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亦是一种文化教育,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更要强调把音乐学习的文化元素。同时由于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欣赏性等特征,音乐教育开展的模式和内容应该是多元性的。

基于此,从其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做出初步界定:即以普通高等学校非音乐专业的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陶冶情操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理念的确定

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是艺术教育落后的关键因素,即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缺乏认知,深化艺术教育的理念是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中,那种对艺术教育传统的淡漠意识在高等教育者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也就使得我们承担着确立一种教育理念的重任。

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教育本身也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我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在普通高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目标指向上具有同一性。因为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而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修养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充实和发展。从深层次的社会角度来看,当前实用功利性价值观占据着主流地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左右着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尤其对人才期待感很强的普通高校,更是特别关注其教育本身的直接社会效果。据在美国考察大学艺术教育的沈致隆先生描述,国内很多高等教育界人士对美国各大学的教学计划中能够容纳数量如此可观的非专业艺术课学时感到困惑,经常发出疑问。我们不必探究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疑问和困惑,首先对教育界产生这种困惑现象的最大感受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界缺乏艺术教育的理念,教育者欠缺前瞻性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普通高校管理者要注重从哲学和教育高度去强调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界应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思维的影响,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整合,是一个人发展和成才的必要补充。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课程的问题,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仅是繁荣校园生活,也不仅仅是培养部分艺术尖子,而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的问题。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和人才素质构成的总体要求上重视艺术教育。当然我们还要正视艺术教育在学校中未得到平等的位置,其意识中仍然把艺术教育看作是次要的附属活动。还有相当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感觉反应很平淡,从调查访谈中感觉到很多普通高校虽然开设艺术课程和开展了活动和讲座,但是从其根本上并没有全面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而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和达标要求。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蕴含着人文教育思想内容的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尤其对作为艺术教育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多的被接受。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的领导认为应当开设公共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修养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必要的。但前提是保证专业课不受影响,这与过去那种可有可无的意识有明显区别。还有部分高校存在着对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倾向,把音乐教育片面地只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一种手段和途径。道德教化的作用应该是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基础上,是在认识、理解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必须通过审美这个环节,不能离开音乐教育本身去要求音乐教育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否则影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虽然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但是从其对艺术教育的理念上是一个明显的改变和进步。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就是通过音乐的学习塑造其人文价值取向,深入挖掘音乐内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使学生从精美瑰丽的音乐语言中,感受深刻的哲学道理。大学生因其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历来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现实世界作出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一种人文精神。囿于音乐本体的教育视角下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客观实际,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确立文化教育的理念。

三、体系的认定

音乐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种特殊的语言,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前期训练很不容易进入它的内部世界去遨游。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传达概念性和视觉性的信息,它需要通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的作用,从而产生联觉去理解和想象音乐所描绘和要表达的内容。[2]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音乐教育总是为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作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必要的技术训练,它所肩负的美育就很难完成。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美学和艺术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就越深刻。”[3]音乐的实践是音乐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和环节,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实践,则无法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任务。在没有进行这些工作之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也许较难以捕捉到,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音乐素养才使能大学生对社会的音乐现象作出审美判断。而目前的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与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其审美情趣低下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小学阶段音乐基本素养学习的缺失。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这是必须要明确和认识的。由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的断层客观存在,导致当今的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偏低,但是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上则不能认定为“补课”,因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把音乐知识和技能重新训练,而是着重强调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鉴赏。由于大学生本身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丰富的情感心理特征,培养其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并形成独立研究音乐文化的能力,是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又不是孤立的,它不是可以脱离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其他领域而存在,它与中小音乐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育的不同阶段,不能照搬和替代其中任何阶段。因为每个时期和阶段的音乐教育具有与其教学对象相适应的特点。根据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在音高节奏和读谱等技能方面的最佳训练时期是在中小学阶段,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处于成人的心理和生理周期,对有关绝对技术能力方面的感觉已经基本定型,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单一的训练是勉为其难的,这是对音乐教育本身的一种定势思维错误倾向。我们承认开展音乐教育必然包括那些音乐常规元素训练,这是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是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理性成熟时期,更应该强调对音乐文化的哲学和美学价值认知,强调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而为走入社会确立一种完美的价值观,为确立一种终身热爱音乐的习惯进行的一种音乐教育。因此按照教育层次递进的规律和关系,整合从幼儿音乐教育一直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使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整体衔接。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也不能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片面的划入到成人音乐教育当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首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是按照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来进行的,而成人音乐教育是一种松散的、分割状的形式。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使得中小学生音乐教育进入改革与创新的新阶段,由此也带动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调整和改革。同样,在这之后必然要带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为这些中小学生是将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潜在学生。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扎实做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系统,是一种类似链条式的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不良循环。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个前期学习阶段,由于其薄弱使得目前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现状。同样,如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得不到加强和完善,学生缺乏审美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的观念,那么普通高校的学生作为未来教育者仍然会漠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对于目前这样一种现状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我们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来审视它,继而站在阶段论的高度去认识它,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感受到其全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国家篇》。 转引自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

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 第10页

[2]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第25页

[3]沈致隆《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华中

科技大出版社,2002年

家校共育论文第5篇

2006年12月1日—2日,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30多所艺术院校的80余人参加了会议,集中研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特点与策略”的相关问题,创造了艺术教育思考的“峰会”的高度。

2007年9月27日—28日,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各类艺术院校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论坛,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郭祯祥和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专家代表的参与,表明“论坛”的影响力与所受到的关注。论坛对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从单一的纯粹艺术教育转向保持纯粹艺术教育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应用艺术教育并重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008年11月22日—23日,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与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艺术院校和美国、韩国5所艺术大学的专家、管理者近200名代表参会,就“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分学科研讨,注重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元价值、二元结构提出结构设想。此届论坛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是历届中水平最高的,尤受业界关注。

2010年6月25日—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大连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论坛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等100余名参会,此次研讨的话题,进一步说明论坛主题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办学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2011年10月28日—31日, 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云南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昆明举办,全国百余所各级各类艺术高校(学院)及英国、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多所大学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了论坛。此届论坛围绕“研讨传统艺术学科改革发展之路,新兴学科创新建设之路,从而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探讨了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此届论坛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召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论坛真正成为艺术院校沟通交流的平台。

家校共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美术课程 建构 模块化 实践

艺术教育,是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素养、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课程,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指导文件,就浙江省而言,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本地高校学生美术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才能提出对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更切实际的策略,逐步完善素质教育教学,实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

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式学堂的兴办。自从19世纪中后期,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第一批新式学堂,设置了“手工”、“图画”等课程,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新纪元。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很快,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而高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公共美术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到时期,中国教育受到极大地摧残,美育的丧失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体现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向。随后,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更快地发展。

二、浙江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们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做出了相关调查。了解到,省内的普通高校及高职类学校,共计约100所,其中40多所普通高校均已基本开设全校性公共美术课程,50多所高职类学校中开设此课程的则较少,公共美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设了的院校,一般以公共限选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课业,或修够学分,才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以下简称《课程方案》)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通过考核合格。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一般选用通用教材或自编教材,内容上以鉴赏为主,包括:中外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摄影作品鉴赏及纺织品鉴赏服装色彩理论与穿着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实践课程,如浙大城市学院开设中国画基础技法,授课内容包括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裱画、题字刻章等,多媒体技术(图像设计,动漫制作,网页设计)也是公共美术选修课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校还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教育模式,比如,浙江大学,专设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总地来看,浙江省公共美术教育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具体了解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在大学生中的反应,我们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1)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1.75%对美术感兴趣,并且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渴望;不感兴趣的学生数量约占10%。

(2)大学生重视和青睐中国画的占38.5%,而“西方油画作品”、“民间美术作品”、“现代媒体艺术”与“雕塑作品”分别以25.75%、15.5%、13.5%和9.75%分列其后。既表明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较强,珍视民族文化,也表明大学生能以宽容心态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呈现出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向其扩散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3)有52.75%的学生即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美术知识都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了解得比较深入。缺乏相关知识的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美术的渴望。同时,亦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还仅仅停留在“美术即是绘画”的认识上。大部分人对优秀美术作品只能初步感知,能产生强烈共鸣或感觉的只有3%,而且对于看不懂的美术作品,置之不理的多达40.5%。

(4)在美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上,认为非常密切或比较紧密达到82.25,但许多大学生并不认为美术学习对于自己的本专业有很大帮助或认为没什么用。

(5)众多大学生希望在公共美术选修课上学到美术鉴赏的知识和美术技能与实践、较有深度的内容、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多的实践机会。

(6)涉及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把美术课程安排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场所,或美术专用教室。

(7)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当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评价应用中还缺少指导;最后,对于公选课的态度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选修美术课目的出于: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防治学习枯燥;或是单纯地喜欢美术、对美术具有强烈的兴趣;对学习自身专业有帮助或提高生活品味;只是为了完成学分。不愿选修的学生认为不喜欢美术、没兴趣、课业繁忙、没有足够时间;自认为没有绘画天赋;认为选修课上,学不到东西等。

从调查综合情况看,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校大学生总体的美术素养还是不容乐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我们认为是“实用主义”思潮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影响,重科技、轻人文,高校“专才”教育大行其道,公共美术教育则处于边缘。另一方面,庸俗文化盛行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各种庸俗文化正利用网络、影视等媒体快速地席卷全球,“浅阅读”的“浅文化”迅速弥漫,对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基础及高中教育阶段得不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导致高校生源的综合素质不可乐观。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与健全的体制。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没有针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独有的评估体系,均以方便管理为上,“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陈振濂)”。这些均是阻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公共美术课程建构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上述原因的分析和思考,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点浅识拙见,概括为五句话:

1.以树立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

公共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美术修养。人文精神怎样树立?这要从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吸取成功的经验。精神是虚的,要注重务虚,以虚驭实,贯穿于实践教育之始终。教育工作者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为自己的职责,把人文精神作为指导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应尽义务,是必然的不容忽视的。

2.以确定课程目标,摆在首位

课程目标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公共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旨在普及而不是专门意义上的提高,应该重在了解和欣赏感受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宝塔尖”的定位而是“推广”定位。目标应从认知、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程方案》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3.以完善课程结构为中心环节:

公共美术课程结构,有三种形式:(1)整合课程,既涵括工具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合,也涵括文化与学生发展的整合,也涵括身心发展整合和知识、情义和道德的整合,作为一个分支门类的公共美术教育,在教学上可分成理论课、欣赏课和技能课,理论课以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等等为主要内容;欣赏课和技能课也应在其内安排有序的课程内容,如此一个全局而科学的“标准版”的课程结构,决定公共美术教育水平的高下。(2)继续实行限选学分制(已如上述)。(3)模块化,如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等,一般分为四块: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鉴赏、美术技能与实践,笔者依据《课程方案》的目标和现状调查,以整合为两大模块:即美术理论块、美术实践块为宜。

4.以健全组织体制为当务之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是一所理工类的院校,但它非常强调艺术的重要性。“不让幻想衰竭”是这所学院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一个教育口号。院长威斯纳说:“我们希望最终把麻省理工学院改造成一个大型的万能艺术中心。”这是为了使“作精神的智力体现的幻想”不会衰竭。可见,美国已经把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了。对比浙江省的高校,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是仅仅把其当成附庸品,并且没有系统化的艺术教育体制。因此,人文精神的思想指导下,整顿高校艺术教育机构是浙江省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浙江大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成功的实践成果参照。依据潘云鹤校长的意见,浙大公共课有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借鉴来形成两种思路:(1)是高校建立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而不是挂靠在其他机构或相关院系,将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分开管理,目的是要扶植公共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专业教育都有一整套培养体制,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但唯有公共艺术教育缺乏这样的体制保障。因而,公共艺术机构独立能够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发展平台。(2)是公共美术教学与专业美术教学使用同一套人马同一个牌子,美术学院教师兼具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名份。当然,这并不是无视公共教育的特殊性,将教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起来,在面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时候增加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塑造方面的倾斜。这样,既依靠专业教育在品质上高度上的学术保障,又依靠了有关党团工艺委在环境塑造方面的校园活动保障系统。浙江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实践情况对两种设想进行选择,这个作为,能够树立公共美术教育的形象健全自身的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制的加强是公共美术课程建构的基础与保障。

5.以探索实施策略为必由之路

真正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提高艺术修养,激发想象力、鼓励尝试与试验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创造机会与创造热情,重视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美术课程还仅仅停留在以陶冶情操,丰富受教育者精神内涵为主体的隐形的额“贮存“层面上,诸多学校都以中外美术作品鉴赏为主;而且理工类学校普遍认为实践课程不容易,操作难度大。为此,“美术实践”模块的设置应符合需要,又便于师生操作,在学习方式上可包括临摹写生与创作。

在此,我们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公共美术选修课程采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内容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水彩画。例如,装饰画章节,从概念、特征、造型、构图、色彩及技法加以介绍,内容着力以艺术形式美规律、色彩基础知识和绘画应用的技巧,提高大学生视觉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中国画章节从分类、工具材料、学习方法与技法特点,分别予以介绍,在花鸟画中以梅兰竹菊荷鱼等为主,讲解用笔与用色;山水画中以树、石、山、水、烟云、屋宇、芦草等讲授技法,在中国画的实践体验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及其独具东方特色的笔墨韵味,引导大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由于公共课时的限制与教学条件的局限,实践教学模块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从中陶冶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公共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色还应融合感性与理性层面,从跨学科的角度,实现内容的综合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综合,寻找适合的结合点,由这个结合点向不同学科生发,从而使不同学科内容建立整合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案例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学生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案例教学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色,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公共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旨在普及,重在了解与感受,既不能以获奖的级别与刊物的级别来衡量,也不能用专业的高标准来界定,但作为普及类课程的公共美术课程,应该具有与专业课同样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这就好比在国外,是由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在写普通读物一样,一流专家的立场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要求并不矛盾,相反倒是应该互相辉映的(陈振濂)。”评价体系不能单一,不是将公共美术课程与专业美术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也不是将公共美术课程置于次级的、上不得台面的点缀品地位,而是完善其内容与方法上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

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着迅速发展,本文对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课程建构建议及实施策略研究,希冀可以为中国高校公共美术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2]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2004.

[3]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法,1996,(10).

[4]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家校共育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否属于产业以及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在教育界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属于一个产业,即第四产业——知识产业的特殊分支。高等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因而高等教育不应该完全产业化,只有市场机制比较成熟时,民办高校才能产业化办学。学费缴纳仅仅是一种成本补偿机制,不应视为“产业化”的表现。重建高等教育产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相关监督和问责制度,有效遏制高等教育盲目产业化产生的乱收费等现象。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业化 准公共产品

教育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背景是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教育事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而高等教育“产业化”讨论的现实背景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启动内需,国家启动高校扩招,吸收大批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个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范式,其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热衷者们最为青睐的理论证据。“人力资本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二次兴起,又带来了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第二次兴旺,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理论几乎与此同时起步。教育市场论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走“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之路。主张完全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运行的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可行性分析和相关观点作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在教育市场上,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必须实行产业化,允许教育产业化体制和机制的准入。

第二,教育产业化可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高校经费短缺一直是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引导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实行教育产业化,变国家投资的传统格局为民间多元投资教育的新格局,可引导广大居民把储蓄转化为教育,从而扩大内需。

第四,教育产业化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据西方经济学家估算,教育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约4%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大量的本来要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轻人因延长受教育年限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

另外,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学者认为,高校收取学生的学费这一现象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的资源,遵循商品交换原则的体现。高校完全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批判性思考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把高校学术资源变为财富,同时通过土地出租获取资金,并通过开发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构成“学术—技术—生产力”的运作模式。有的学者认为,从更为基本的经济学视角出发,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即通过市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有的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2]。王善迈认为,高等学校应当企业化,高等学校即是高等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

笔者认为,简单地说,高等教育产业化即是:高等学校办学企业化、高等教育资源商品化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市场化。笔者赞同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越来越具有产业性质。一方面,教育是既有投入也有产出的。教育的投入包括生产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教育的产出包括非货币性产出和货币性产出。另一方面,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产品,包括呈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和附着形态的劳动能力。同时,教育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不少于4%,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至7%。

教育是产业,那么教育属于什么产业呢?一般认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笔者认为教育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教育产业仅仅是对经济产业这个概念的泛用,但高等教育与工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很大区别,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对于高等教育应该完全“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观点,笔者持批判的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第一,既然承认高等教育属于一种产业类型,就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是什么。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后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教育服务属于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计划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完全由市场调节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不同,提供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相同。由于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就不应当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运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理论上作出的基本结论。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不能完全产业化。 转贴于

第二,对向学生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推行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就不能收学费,这是一种误解。一方面,通过适当收取学费来补偿部分教育成本,建立一种合理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这是合理的。学费在形式上看起来具有“价格”属性,但本质上它不是等价交换的度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价格,也不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原则。世界各国学费在教育成本中的比重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学杂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因而确定收费的标准也不是成本加利润。在我国,1996年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发文规定,由国家及企业、事业组织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现阶段收取学费应以学校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25%为最高限额。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不是依据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价值规律原则进行收取的。另一方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劳动潜能得到提高,因而有较高的预期收益。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受益方也应当成为教育成本的分担者。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达到20.13%,几乎是社会收益率(10.19%)的一倍(Psacharopoulos,1994)。客观上讲,应该向受益者学生征收占成本更高比例的学费。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费的成本补偿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只看到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价值,而忽视了教育同时也具有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伦理、美学、宗教、生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将经济价值视为教育的全部价值,是错误的。简言之,学校不是工厂、商店或银行,不应把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大多数国家教育法都规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教育机构的定位都是非营利组织。如果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那么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标,学校也将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营利组织,将导致教育异化。

第四,针对一些高校兴办企业和科技园区,将学校的后勤部门社会化、企业化,开展收费性的社会服务,为学校“创收”,有人误认为这是教育产业化。高等学校兴办的这类产业不完全是以育人为目的,是经济性的产业活动。其创造的经济利润,部分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这是对学校支持和投入的正常回报。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这不应该成为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范围。

三、按教育规律办事,重办高等教育产业

从世界教育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先例。有的是把教育视为消费性社会公益事业,完全由政府财政举办,如北欧的某些国家;有的是把教育视为竞争性公共物品,由政府举办或赞助,公民在纳税的同时分担一部分教育费,如北美国家。

从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发,各级政府在承担教育发展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各类高等学校规范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遏制各种失范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倾向和行为。应坚持三项原则,即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盈利与非盈利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明确教育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全方位功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向社会各个子系统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教育的这种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效益是任何经济效益所不可比拟和代替的,也是“产业化”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因为教育的这种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同一切物质生产和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完善教育政策,健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除明确各级政府在各级教育投入中应承担的比例、确保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加强财务监督审计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确保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尽快统一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和记账方式。规范对学校的出资行为,既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合理回报的有关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向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建立相关问责制度。在民办高校准入办学后,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核算成本,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办学收费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督察和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制度,完善问责制度。将违规办学和乱收费的学校予以曝光;对以营利为目的、以办学牟取暴利的学校,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并给予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罚。

家校共育论文第8篇

论文摘 要: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成员平等、共同愿景、合作学习、成果共享等特征。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确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组建多元运动项群的教师团队,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等,是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概念进入社会学领域,始于1887年德国学者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的著作中。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1]。20世纪80年代,“共同体”概念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博耶尔(ernest l.boyer)1995年在其《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中使用了“学习的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互动[2]。

近年来,“专业学习共同体”一词频繁地出现在许多教育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也不尽相同。迈尔斯(myers)和希姆普森(simpson)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负责。斯贝克(speok)强调指出,“一个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推动并且将学习视为持续的、积极的合作过程,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员工、校长、家长以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动态对话,旨在提高校内学习与生活的质量”[3]。霍德(hord,1997)把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解为“学校中的教师和管理者不断地追求和分享学习,同时进行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增强他们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效能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通过以上研究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涵的释义可以看出,从事专业“学习”是成立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共同体内成员之间通过“合作”相互支持、共享经验,以实现成员和共同体整体的发展。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最终是通过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实现的。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成员平等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学习者,没有上下级关系,普通教师与行政领导一起参与决策的制定和过程的实施,共同体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持续进行学习和探究。

2.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对某一想法和目标达成的共识,并要不断地为之奋斗,同时,它对每个成员都是十分重要和具有一定的精神影响的。在学习过程中,共同体激励所有成员以共同愿景为方向,并在探究学习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加以贯彻,以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

3.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排他性,与同事处于一种互相封闭、竞争和孤立的状态。这虽然有利于避开外界对教学工作的干扰,但同时也切断了教师从外界获得各种支持和评价的通道,不利于其自身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专业学习

共同体中,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是进行共同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伙伴,在反思性的对话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并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分享个人实践成果

传统的学校过于强调教师的竞争,优秀教师大多不愿把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交流往往流于形式。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定期相互观摩教学,课后进行评价研讨,大家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对存在的分歧进行反复的沟通和探讨,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1.共同体中的合作文化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共同体中,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大家自由地研讨、辩论,并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共同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体育教师的合作完全是建立在自发、自愿基础之上的。在合作的氛围中,体育教师能够及时地获取新的信息,促进个体专业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共同体中体育教师不仅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所在群体的体育专业学习与体育专业成长。

2.与教学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就是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以及业余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共同体成员运用各种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观摩、观看运动竞赛录像、共同备课和研讨等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工作需要推动了体育教师的学习,学习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体育教师更好地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3.学校支持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过去,为了更新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多采取派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和参加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整个学校的层面上,学校领导和各科教师都可以是共同体成员,学校为共同体开展活动提供物力、人力以及政策的支持,对于学习共同体发挥应有效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共同体学习中形成了共同的专业知识和规范,个体知识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共有知识的增长,从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4.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培养体育教师可持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

体育教师为适应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保持全面的、持续的学习能力。

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了一种鼓励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体育教师自我超越的精神和潜能,同时团队学习的方式也为这种精神与潜能的持久保持和扩大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保障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共同体为每位体育教师制订短期和长期的专业发展计划,教师的专业学习围绕着统一的主题或目标展开,重视体育教师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积累新的学习经验,并鼓励体育教师在专业万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如学习新的、时尚的专业运动技能等,从而提高可持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

四、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1.发挥校领导的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

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也需要校领导、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一起参与。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校领导要尽力与每一位成员沟通,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普通教师共享决策权。在建立校内支持体制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校外体育专家、学者以及专业运动员的联系,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寻求更多的机会。

2.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状况,确立共同愿景

对学校的整体体育工作做一次诊断性调查,了解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师资、学生人数、学生对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的要求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反复倾听每位教师的意见,提出近、远期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把最受教师支持的目标确定为学校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并与全体成员进一步讨论修正。共同愿景的确立一定是校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培育和建设的,是在所有个体的真心向往和最高愿望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共同愿景是构成共同体成员共识的基础,能够让成员对共同体产生亲近感和一体感,是建立互信、增加交流和形成合作文化的关键。

3.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

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折射,是学校文化积淀和人文哲学价值内蕴的综合反映,是由历代教师共同创造、继承、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专业技能的切磋、裁判员执法的交流和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等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给予体育教师个人充分的话语权,鼓励大家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讨论,让每个体育教师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有利于体育教师的融合和创造。如此,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内部,才能够营造开放的、平等的、协作的、竞争的、创新的合作性教师文化氛围。另外,学校还要经常组织教职工的集体活动,给予学校教师交流的平台和交流的时间,增加教师合作的机会,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氛围。

4.组建多元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每位体育教师各有一定的运动专长,要求体育教师精通很多项目运动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也会有一些人擅长不同运动项目,可以根据运动项目项群来分类,把这些教师与不同的体育教师分到不同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中。不同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有不同的运动技能专长,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运动专长和增强运动兴趣,有利于教师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运动执教能力、裁判能力等的提高。根据学校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运动兴趣和对时尚运动项目的爱好,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确定不同教师团队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

5.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组织,需要所有共同体成员持续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探究以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多数体育教师比较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理论的探究。因此,专业学习共同体要鼓励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学习,养成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检验新教法、新知识的应用效果,并不断反思,总结实践经验,内化新知识和新技能;逐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借助相关的理论予以解决的习惯,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体育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又能够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验证,最终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2~65.

[2]boycr,e.l.(1995).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for learning princeton,n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