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8:08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第1篇

一、督教督学,家校共育

学校实施家长督教、督学制度,每天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开展“家长进校七件事”活动:一“巡”,家长或社区代表(至少三人)每天到校参加一个工作日的教育教学巡视活动;二“观”,家长进课堂听课(至少听两节课);三“谈”,与教师、学生交流谈心;四“问”,与学校行政领导沟通;五“督”,督促学生早餐管理;六“查”,检查校舍安全和文明校园活动;七“评”,给学校提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每天的活动,学校主动积极向家长、社区汇报工作,宣传教育法规,宣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系统培训与指导。学校将家长指导工作重心下移,由专任教师和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接待与指导工作,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学校教育特点,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指导与个别咨询。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管理模式。家长在工作中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理解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成绩,获得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总结了更多的办学智慧,赢得了全体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学校每周向家委会印发行政会议纪要,让家长履行知情权与参与权。

为了提高家长、社区督学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不但可以从学校得到指导,还可以从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得到互助,学校有目的地安排不同家庭教育风格的家长,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相同问题的家长,一同来校工作,以利家长之间探讨和学校集中辅导。

在家长督学人员的选择上,学校还邀请一些特殊学生家长参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究教育疑难问题,让这些家庭也能从一天的督学中得到快乐与收获。

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现代学校教育不但要有家庭互动,还应有社区参与,将学校周边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以及热心教育的人士和单位组织起来,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当中。学校有意识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改进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应方案,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让社区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

社团共组。学校组建了二十多个文体社团,并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及社区人士征召义务社团辅导员,同时建立家长资源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新。教师也从“家长老师”的课堂上获得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的启迪。另外,学校还邀请岭南世家国学馆和“快乐写字书法”研究中心等社区组织中的专业人士作为社团顾问,协助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综合素质。

信息共享。岭南世家国学馆的每期培训和最新活动信息,都会及时提供给学校,并邀请学生参观学习,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实施国学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香洲和谐社会研究会定期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香洲家庭文化交流协会将每期自办的家庭教育报免费派发给我校家长。

资源共用。学校管乐团组建需要高额的经费,单靠学校承担显然不现实,为此,学校采取“校办家助”的方式,组建起了珠海市小学第一个管乐团,由学生自带乐器,学校提供排练场地,聘请专业教练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资源共享育人效果。另外,中国移动公司每周提供《成长周刊》供学生阅读。

三、举办论坛,校务共商

家校共建论坛。家校共建论坛已成为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团队,定期研讨家庭教育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家校共建论坛使家长学校的形式更加多元。论坛内容不仅来源于学生座谈会,还来源于家长督学的建议,各年级分别开展家校社区共建论坛,由学校邀请师生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专家一起参与论坛,共同探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寻求教育的合力和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使家校论坛更有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学校完善家校论坛制度,变校级论坛为年级论坛,各年级根据本学段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组织论坛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如每学年新生入学前,我们都会组织一年级家长开展学前教育论坛,对家长进行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指导,及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学习用具的摆放等多方面的教育;对其它班级,则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论坛,要求年级组集体备课,校领导检查教案,行政领导随会听课,会后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些家长论坛,使家长既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广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对老师教学充满信心的效果。

论坛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人素养,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还改变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论坛达成的教育共识,远比说教有效,学校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教育的一致性,提升教育的整体效应。

家校共建讲堂。“文化大讲堂”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校社区共建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活动,即家长讲座。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将有特殊才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学校文化大讲堂,让老师和学生在充分享受幸福课堂的同时,在高雅文化中不断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课堂,真正感受校园学习的幸福快乐。

家校共建沙龙。学校基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家校共建理念,定期组织“十一小教育家校共建沙龙活动”,让教育走进家庭,拓展家庭教育的时空,发掘学生家庭的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关心和参与教育孩子的各类探究活动,将学校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家校合作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家校合作育人;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言人;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08-2

0 引言

所谓现代职教,是指适应当下时代需要,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形成由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包括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现代职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计划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法国孟德斯鸡曾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家校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目的能否实现。

1 增强家长委员会的功能

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已经开始具备家校合作育人理念,但实际操作中并不理想。家长委员会覆盖的家长群体不全面,有的家委会成员甚至是由学校或班主任老师直接指定的,而且很多家长对家委会并不熟悉,工作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更有甚者,有些家委会仅仅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离家校合作的理想效果相差甚远。

1.1 民主选举产生家长代言人

首先,家长代言人的产生从两方面出发,第一是家长自荐,其次,学校可组织民主选举,选出真正代表家长意见的家长代言人。从而避免工作流于形式。通过家长代言人工作,逐渐把低层次的合作演变为高层次的合作形式。家长有意见或建议时不便直接与学校对话时,家长和学生可向“家长代言人①”反映,由代言人直接与学校对话,代表广大家长发声。家长代言人负责收集家长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提供给学校,从而优化教育资源。家长代言人还可以组织广大家长,自愿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教师一起,把家校合作育人真正落到实处,通力合作完成教育过程。

1.2 建立家长资源中心

根据实际工作建立学校家长资源中心,系部建立系部的家长资源中心,甚至各班级建立自己班级的家长资源中心。家长可以参与教师教学过程,参与学生日常管理,社团活动,甚至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调查、反馈和制订,使学校教育资源最大化。在协助学校活动时,与班主任紧密合作,组织和发动其他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家长配合学校、系部、班级,做好学生教育工作。针对学校、系部、班级教育出现的热点、重点问题,组织相应专业、行业的家长参与,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在学校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时,有的放矢地对课外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家长资源中心最大限度的重新配置家庭和学校资源,从而优化教育资源。

2 注重家长课程资源开发

根据教育学客串理论,张诗亚教授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这就决定了客串的可能性。②”“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以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客串带来的新视角、新方法,提供了多种途径,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对于指导教育实践是及其有益的。③

教师阅读课、探究课等课堂活动中,可适当邀请家长参与,为学生读书、演讲,谈谈工作、职业、兴趣、业余爱好、技能、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形成教育合力。当然,我国的教育现状各科课堂内容设计都吸纳家长参与是不太现实的,会先在德育课程、校本课程、主题班会课程中进行,再考虑辐射扩散到其他可能的课程中。家长施教时情感的感染性,鲜明的针对性具有独特良好的教育效果。

3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评课制度

由于家长是教育投入者,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享有“知情权④”。家长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听课的情况下和学生一起听课,对教学进行评价。一方面对教师教学是一种促进和挑战,能更高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课,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运用教学方式,并不是一味给学生灌输式的教与学,而是让课堂气氛活跃,大家各抒已见地互动式教学,家长的参与正是对课堂教学气氛的一种促进。家长通过听课,对学校教学有一定了解,拉近了与学校、教师的距离,家校配合会更默契。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不太理解的家长,在听课后也可以思考,加强与教师的配合,共同参与教育过程。

4 开展双向交流的家长会

首先,教师和家长双方都要改变传统的家长会交流方式,本着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家长会。笔者建议:①教师在家长会前应通过短信、电话或家校路路通方式告知家长,家长会的时间和会议主题,通知家长提前知晓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②提前安排班级家长代言人就家长会相关内容做发言准备,从而避免家长会仅仅是教师讲家长听,形成家长会上双方互动交流的新局面。③通过家长代言人的启发,引导其他家长在家长会上就普遍问题踊跃发言,集思广益,深度讨论。④做好会后反馈工作。及时收取家长对家长会的反馈意见,并带入下一次家长会。同时,家长会的形式也可以更加活泼多样,让学生主持、圆桌会议,或有家长、教师、学生一起参加的联欢会等。

5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

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手机、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与教师沟通。由于移动终端设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校合作的效果会非常显著。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家长们也大都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有时也许不是很及时,这时若能通过这种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家校合作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方式。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团委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家长通报近期开展的各项活动。还可以通过双向交流平台进行沟通。学校论坛、家校路路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 QQ 群和班级博客、微信群等,全方面的覆盖,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同时鼓励学生也参与其中,形成三方沟通的良好局面。双向交流既克服了单向交流的弊端,也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必将受到家长的欢迎。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学习教育方法,以期更好的培育孩子。学校和教师应不遗余力的整合家庭资源,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丰富学校资源,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新举措,促进职业教育家校合作育人迈向新台阶。

注 释

①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3月。

②张诗亚著:《惑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页。

③张诗亚著:《惑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页。

④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载《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6月。

参 考 文 献

[1] 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重涵.家校合作 理论 经验与行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4] 许正中.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家校合作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家校合作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和学校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任务。地方高校由于一般建在地级市,办学规模不高,师资和资金匮乏,这极大地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其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出于弱势地位,由此也导致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大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观念弱化;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缺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够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迫在眉睫,刻不容

缓。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就湖南科技学院而言,它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信息闭塞。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化劣势为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大学生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地方高校别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合力。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的、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成立了党委书记和院长任正、副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领导小组,明确了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系总支书记、系主任、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是系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人。学校党委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项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正确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将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做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通过座谈、讨论、谈心、走访家庭等方式,倾听师生的呼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全校营造、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充分发挥各机关处室、共青团、学生会、关工委等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合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一切”作为出发点,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强调了为广大师生做好事、做实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主要做法是:

1.学校坚持管理服务育人,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管理服务之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助学贷款各项措施,加大财政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支持力度,并采取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倡社会捐助等多种措施,拓展资助渠道,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学校还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宿舍、食堂、澡堂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2.学校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关怀师生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以心理普查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咨询辅导为渠道”的工作局面。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职责、咨询员的职业道德、心理咨询保密和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等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指导的培养大学生的机制、途径和方法,逐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完善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课程体系,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师资梯队等角度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广大教师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门政治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且引入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由讲求形式向形式、内容、实效相统一转变;由教学、践行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变。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此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有效途径和闪光点。学校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举办数十场讲座、论坛、沙龙、演讲、辩论等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形成了学校特色的品牌,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书记院长带头讲、知名学者联合讲、“两课”教师集中讲、业务教师渗透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格局。

2.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学校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增长才干,积极探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断深化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教育科技文化法律服务“四进社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支教团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教学系部主动与社会联系、与基层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形式多样、有专业特色、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着力建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黑板报为阵地,充分发挥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师生员工,做好热点引导,强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为着眼点,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建设文明校园活动,重点抓好文明寝室、文明班集体创建活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和两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同时支持各系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家校合作论文第5篇

一、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现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面临着较为特别的发展条件,在学校总体规划中其学科地位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其学术氛围怎样、学校能提供什么样的研究资源、学科队伍建设怎么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等等问题的解决中,尤其可见这类学科发展的特殊性。

1.校内学科定位的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兼有理论宣传教育的公共性与学科建设的专业性的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1]与各专业学科不同,马理论学科性质具政治性与学术性,其功能既要满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也要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于是,在校内发展规划中,为马理论学科定位时至少应考量三组关系:学校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与各专业学科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新兴学科与成熟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应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的学科,其学科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点,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是一致。但是,价值教育的效果显现较慢,且常常是隐而不显,不像专业课教学易立竿见影、成效显著。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需要处理好学校近期发展目标与国家长远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意味着它要提供一整套事关国民的信仰问题的理论体系,来解决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整合问题,解释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为现实政策作理论支撑,为全社会提供思想方法论,[2]因而对其不可做简单的学术性学科归类,在学校学位定位中,需要考量是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与各成熟的专业学科相比,马理论是一新兴学科,学术发展尚处成果积累期。对于理工类的马理论学科而言,因此前缺少相关学科的学术滋养、教师教学任务普通繁重等原因,其学术积累较综合类院校更为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整体谋划时,尤其要给这一学科以更多的思想重视、政策保障,使其有成长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目前各校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之下,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定位情况复杂。在地方性理工院校中,因其他专业性学科优势不明显,马理论学科较易受到重视。而在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理工类校院,学科平衡之中纠结因素较多而难以顾及马理论的发展。以马院建设为例,目前在39所“985”院校中,未成立马院者8所,其中7所为理工为主的高校。

2.学校学术传统的理工化。

人类大学发展史上,理工类院校通过对自然、科学、科技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自然科学研究人才和实用工程技术人才。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工学科受到西方及前苏联的影响,在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之后,产生了一大批的理工类院校,满足了新中国建设对理工类人才的现实需求。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理工色彩的学术传统。作为研究事实或人为事物的经验学科,理工科研究手段多借助实验、研究方法侧重实证、研究过程讲求量化管理、研究成果判断重视其客观性与可重复性,等等。这就是今天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必须应对的学术土壤,而马理论学科发展则具有另外的学术规范。理工类学术传统主要以自然、科学、科技为研究对象,马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是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两大世界,关注着自然、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理工类学术研究通过可重复性的实验、推算来解决相对微观性、客观性的问题,而马理论是一种方法论的学科,更重视研究的宏观性、主观判断性及政治应用性;理工类学术成果易做量化统计,其发明技术的应用见效显著,而马理论学术成果的显示度不能仅做量化,更要看其质的影响力。不同学术传统与研究规范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而学术评价体系又影响学科走向、队伍稳固等。在理工类院校的学术评价体系中,马理论在几个方面具有不兼融之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一般重视学术共同体的评判资格与评价能力,而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不易在校内获得相应的学术共同体支持;与其他人文、社会类学科研究境况类似,与理工类学科相比,马理论研究经费投入不大,对其评价应以影响力为导向,而不应教师经费投入数额;因马理论队伍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其考核的科学方法应是教学、科研并重。因此,在理工类院校中,马理论学科尤其要注重完善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建全研究机制、形成学术传统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科的顺利发展。

3.校园研究资源的有限性。

作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马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是经典作家原著与相关研究著作。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一般原理,是贯穿于所有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所揭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只有借助于文献,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以其思想回应现实中的发展进程、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4]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理工类院校的基础藏书中,马理论相关的图书文献较之综合性高校略显不足;新增图书也不能及时吸纳马理论最近研究成果,资料文献更新有滞后现象。不过,当前网络学术资源发展迅速,相关数据库资源、学术网站资源、学科专业网站、电子出版物资源、组织机构资源都可以弥补传统图书文献收藏的不足,由此,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尤其应重视网络学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马理论的另一类研究资源是来自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学术创新往往源自学科交叉融合,马理论研究的展开,尤其需要相应的人文情怀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需要吸收中共党史、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的学术营养。在缺少文科院系的背景下,理工院校马理论研究的相关学科资源较为有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弥补工作。

4.师生队伍的特殊性。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队伍主体是由高校、研究机构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组成。近年不少青年研究者选择进入理科院校从教,这使得马理论学科团队水平有较明显的提升。与综合性大学马理论学科队伍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教研团队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团队学缘构成多样化、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学科点设置及招生人数的影响,整体上看,目前马理论学科人才大多由综合类院校所培养,具体到理工类院马理论的教师队伍,其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院校、师从不同风格的学术门派,多样化的学缘,既可避免近亲繁殖的封闭,又能方便学术交流、渗透与借鉴,推进学科发展。同时,学科成员既有研究背景的差异意味着缺少学术兴趣与研究主题的共同性,这使得理工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凝炼任务更为急迫。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相比,马理论教师因承担全体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需要完成更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综合性大学甚至文科性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大学教育的先期阶段,目前中学教育以应试为导向,文理隔膜似鸿沟,在高中阶段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文科课程之后,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史常识,缺乏基础性的读写训练,这使得马理论教学不仅要培塑学生的对于世界人生正确认识,也不得不帮助他们完善基本的文科素养,教学工作更加繁重。

5.生源群体的多样性。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如今不少理工类院校都在招收这一学科的研究生。在2012年马理论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5所、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共计121所参加了评估,其中,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近50所,占比达到了40%。[5]调研中发现,与同层次的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研究生生源相对多样化,生源质量不够理想。具体表现是,考生原有的学科背景庞杂,与马理论学科的相关性不强;考生本科学习院校参差不齐,不少来自三本高校。出现如上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理工类院校自身缺少马理相关性的本科专业,本校优秀生源不足,同时也与院校学科影响力有关,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的研究水平好、团队实力强、学术潜力大,但是,目前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尚属有限。因此,理工科院校马理论学科发展仍需要提高科研实力、加大宣传力度。

二、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基于目前理工类院校在学科布局定位、学术传统、研究资源、师生队伍的特殊性,各校马理论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不少经验,对于同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也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困惑与问题。经调研,我们认为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明确学科建设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职责与使命,是中国高校学科布局中必须建设的学科。学校应该本着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对其予以思想重视、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调研中,我们发现校内学科规划、学科定位对于马理论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北交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为学校人文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并规划有清晰的学科建设目标,他们已在短短的几年间,形成了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硕士一级学科、博士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层次梯度完整的学科体系发展平台,积累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同时,马理论学科的发展也确能改善学校的学科布局。这一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引领意义与包容性。因为其引领意义,这一学科发展将会对学校其他学科的服务方向、学风素养、学生培养有规范指导的作用。同时,这一学科具有很好的包容性,这对于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发展尤其有积极的意义。

2.形成特色专业方向。

现代大学发展讲求多样与个性,在理工类大学建设马理论学科需要依托理工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各校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在理工科院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突出团队优势,打造学科特色。我们在调研中注意到,西北工业大学在“西部安全与军工教育”、“陕甘宁边区研究”等方面形成力量整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理研究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科技传播思想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北京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理工科专业发展模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并建成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人才素质测评与培育实验室等。总之,建设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需要考虑三个兼顾:“兼顾学科传统”、“兼顾地方资源”、“兼顾学校特点”,从“三个兼顾”出发,结合既有研究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凝炼学科方向,才能在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中走出新路子。

3.开展交叉联合研究。

既然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该扬长避短,实践中就要尽可能地凝聚一切力量,突出重点,显现优势,打造研究团队。为此,需要展开联合研究,尝试跨专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初步开始在马理论一级学科之前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实现联合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类大问题,在研究马理论整理体性全局性课题方面尤应如此;马理论学科建设的目的之一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常常又离开学生日常管理的配合,如能得到党委宣传部门、团季、学工等部门的支持,马理论学科建设将更有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上文已经分析过理工类院校在学术传统、研究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马理论学科发展其利弊各俱。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恰当的结合点,就能发挥理工院校的独特条件,实现交叉互补研究。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严肃游戏的尝试就实现了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另外,考虑到学科建设条件的相似性,理工类院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跨校学科建设,互通优质师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建立图书资料和科研信息共享机制,共享优势科教资源,也可以就一些专题展开合作。

家校合作论文第6篇

关键词:研究生工作站;双导师;校企合作;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博超(1980-),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师;卢占会(1964-),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教授。(河北保定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重点资助研究项目“适应国家需求构建新能源学科的导师队伍快速建设机制”、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94572124D)和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三期专题资助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4-02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党和国家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决策,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华北电力大学担负着为国家能源电力领域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对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的实践,探索在校企全方位合作的背景下,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学校和企业两位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工作站是校企深入合作的平台

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设立和建设,并由高校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共同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高校与规模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博士后工作站的雏形和有益补充。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众多具备行业特色和背景的高校,纷纷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为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平台。

二、华北电力大学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唯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了学校理事会。学校立足能源电力行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在大型电力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开创了“两段式双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2005年11月,学校在河北电力研究院成立了首家校外研究生工作站,随后首批研究生进站,一年后顺利毕业出站并以良好的业务素质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2007年,学校决定在全国电力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全面推行研究生工作站,形成基本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经与河北电力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辽宁电力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天威集团等52家电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每年有300余名研究生进站接受联合培养。2010年11月,学校召开了首届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暨研究生工作站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办以及研究生工作站领导参会,共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共谋产学研创新体系和能源电力发展大计。

华北电力大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上各自的优势,不断深化研究生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提升研究生工作站的功能,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进站研究生为纽带,加强校企双方专家的深度交流,学校导师可以深入工程实际,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导师也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将积累的实践经验提炼和总结,实现理论升华,为推进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进站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并结合企业实际工程需要选派进站,在校企双方导师指导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围绕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大难题和预研问题开展科研和论文工作,加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生在站期间,可以了解和感知企业文化,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践活动,及早培养良好的就业观。企业也在指导进站研究生过程中,从传统的“招聘季”模式转变为提前关注“培育+招聘”的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三、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的启示

1.科研项目是校企合作的载体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归根结底是科研的合作。只有连续的适合的科研课题,才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和深入的保证。在研究生工作站,双方导师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共事,增进了了解,大大提高了双方在科研合作方面的频率和成功率,从而不断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这样,必然会促进校企双方加大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力度,必然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然会提升进站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站所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2.双导师培养研究生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契合点

双导师是由理论知识丰富、了解学科前沿的大学教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科技创新精英组成的联合体。双导师充分吸纳了校外优秀人才为研究生教育所用,融合了两位导师的积极因素和能量。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使研究生既夯实了专业理论知识,又极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双导师的实施有效缓解了高校研究生师生比例失调的矛盾,吸纳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3.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要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中,企业是建设的主体,而高校在合作中往往更加主动。这就要求高校在合作之初要选择管理水平高、懂法律、讲信誉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以保证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同舟共济。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方面,学校要主动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华北电力大学在近几年逐步制定了校企联合研究生工作站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及管理实施办法和外聘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聘任实施细则等文件;合作企业都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了负责人,出台了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对工作站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和建设,为研究生工作站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了进站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各环节严格控制,派出导师赴站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专家组为在站研究生论文研究把关;建立了优秀企业专家定期进校做学术报告制度,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丰富经验,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做报告,为研究生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了校外工作站研究生党支部,为校外研究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及时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把握当前的政策局势,锻炼自身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终极目标

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增强了高校研究生导师和企业专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科研课题,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通过在站研究生团队或者直接与企业的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不断接触和解决研究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与企业导师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极大增强和提升;企业的技术专家队伍在合作过程中,吸收了专业技术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

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了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以企业技术需求凝练成的科研课题为研究对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同时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的科学研究,并以此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在站的工作和学习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华北电力大学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被诸多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所认可。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中,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经济效益;学校整合了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增强了科研实力,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影响力;研究生通过在研究生工作站的工作和学习,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并为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学校导师和企业专家队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也都得到提高。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为高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并真正实现了多赢。

参考文献:

[1]总书记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R].

[2]华北电力大学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教育部简报,2011,(28).

[3]金红梅.基于对教学意义重新认识的研究生课程改进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37-41.

[4]曾兴雯,裴庆祺.加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J].中国高教研究,2005,(1):30-32.

[5]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91-93.

[6]程萍.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54-155.

[7]吴菁.协作式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2):37-41.

家校合作论文第7篇

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培育学术新人、激活创新思维、养成科学方法、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承继作用、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传播与交流作用等等[8,12-13]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高校学报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学术交流窗口高校学报从质量和数量反映我国高校总体科研教学水平和成果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作为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检阅一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治学的学术思想与作用。同时,青年学子通过高校学报这一窗口从课堂外更熟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和学科发展情况。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立项的教改课题日渐增多,立项单位从国家教育部到各省市区的教委,包括各高校的校级教改课题。尤其是北京市教委,非常重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设有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经费,这些专门用于高校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这些课题的立项无疑使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果层出不穷,相应的论文成果也会数量不少,高校学报正好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发表教育教学成果的园地,学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论文在学报的发表也增加了教师学术交流的机会。学报教学理论方面学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无疑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另外,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成果。如何把所取得的成果公之于众、让社会了解,有会议交流以及有关职能部门鉴定公布等途径,但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学报、高校学报、学术研究刊物发表。高校学报在发表高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方面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2.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年人将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在教学的舞台上发挥长远而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报在发现学术新人、培养和栽培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任何社会期刊都无法替代。学校的许多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多数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太成熟,成果水平还有某些缺陷,需要帮助和扶持。而高校学报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之一,把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首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青年教师,不轻易退稿,学报编辑要寻找到他们教学科研成果中的创新、独到之处,帮助他们反复修改,为青年教师今后成为学术“大家”、“教育家”走向教学科研舞台奠定基础。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学报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植是通过对其科研活动的支持进行的。高校教师作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执行主体,且部级、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高校教师以一定的学术修养和教学研究为基础非常重要。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其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这是提高高校教师素养、促进深入教学研究最根本的原始动力。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素养是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在职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教育教改研讨会等渠道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学报编辑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修改和发表高校教师研究论文,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价值,传播了教师辛勤创造的科研信息,还激励了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学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增进高校学报服务教育教学的路径

1.出版教育教学改革专辑(增刊),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由学校主导,高校学报根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就教学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等,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学报开展学术讨论、评论和争鸣,公开发表校内外专家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新的教学管理理论和经验,宣传部级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没有社科版的高校学报,如《北京农学院学报》利用学报不定期出版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辑,配合教务处评选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评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推选部级、优秀省部级教改论文等,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相关奖励,发挥学报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的平台与阵地作用。在《北京农学院学报》及其增刊发表的教改论文均获得了校级、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二等、三等不同层次的奖励。还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每年定期出版1期教育教学改革增刊,吸引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初有成效,仅2009年社科增刊就有133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8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2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其余大部分论文(80%)都获省级和校级的教改成果奖。2011年社科增刊92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5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1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有60%的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出版教育教学改革增刊正好与正刊互补,达到调整稿源与期刊出版周期之间的矛盾。

2.改变观念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许多高校学报编辑对教育教改方面的论文存在偏见,认为其“理论性比较浅,多是经验总结,泛泛而谈”。同时,有些高校对科研成果极为重视,学报主要刊载科学研究论文。实质上,教育教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研究工作,随着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化,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三位一体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转变观念,有社会科学版的高校学报有条件而且必须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要主动关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创新与创业等主题,挖掘其中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理论,及时发表这些成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报道校内外相关学者的教育研究的论文,其学术质量没有因为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而下降,相反吸引了全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殊荣,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名刊等荣誉。

3.利用学报封面做好教学改革宣传工作学报封面是一个宣传、推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报是一张高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而据岳凤荣、田丛笑曾经调研100家高校学报的封面利用情况,无论是封二、封三,还是封四,有1/3以上的学报完全不加以利用,尤其是封二,其空白率高达44%,这种状况,既造成了版面的浪费,减少了学报的信息容量,又在编排上显得苍白、单调、不美观,因此,学报设立“知名专家”名录,报道某个部门如院系到某个人物(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校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图片和简讯的形式宣传展示各学校的部级特色专业、省部级特色专业,部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国家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一级学科等等。编排上选择合适的图片、字体、字号、横排、竖排等方式灵活多变。通过学报这个“窗口”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管理等的经验和理论宣传推广出去,既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又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报封面传播学校教学信息重要窗口的作用。使学报内容丰富多彩,美观、谐调。学报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家校合作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17-03

人才的培养,自古以来就受到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到了近现代,这种影响尤为凸显。社会经济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势必对人才的需求由掌握机械的、硬技术转向智能的、软技术。人才是社会科技发展之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今天,知识经济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必然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突出把学生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论,建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充实、丰富和创新高校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稳步、快速、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倡导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加大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对目前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人才学的视角,尝试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复合型人才是指高校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并得到社会认可且成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通与专、知识传承与创新统一的T型人才。理想状态下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具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见、科学家的严谨”的人才。知识、能力、人格的复合,高技术与高智商、高情感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技术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

高等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2008年北京大学教务部主持完成的一项“大学生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的评价”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有近40%的学生对学校“实践课程充实程度”“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技能”表示出不满意。以上数据可以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重视不够、自觉性差和投入不足等,尚未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这也说明我们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有待加快,力度需要加大,尤其在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面尚需下大功夫。高校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在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高校人才培养的功效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显得相对不足,成为制约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突出表现在,近些年来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不尽如人意,这与高校的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训以及社会实践诸方面相互脱节、缺乏整合性有直接关系。高校基本上是延续传统的教学途径和方式,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形同隔靴搔痒,远离社会生产第一线,还有课程设置过于松散,来自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各门课程独立开设,缺乏统一的专业导向。由不同的院系来承担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之间难以形成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配合,不能使每一门课程都有效地服务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这使得人才培养在教育途径上相互脱节,缺乏整合性。

另外,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如何在高校培养出更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我国当前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从人才学视角重新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

人才学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才培养、成长的发展进程,从而揭示人才培养的科学本质和客观规律。人才学科学理论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运作规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从人才学视角重新审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人才学科学理论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不仅能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高校人才培养政策违背人才培养、成长的客观规律的现象。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调节等均离不开人才学科学理论的指导,加强人才学科学理论指导对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这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现实支点。各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特殊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不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此,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科学的,具有科学的内容。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者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知识和智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把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纳入高校教育改革计划。

1. 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符合人才学理论发展的方向,遵循人才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人才培养的内在发展,是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平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了解、分析社会发展和科技产业对人才、科研成果和服务的社会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标准。

高校培育复合型人才,需要在系统分析高校所处的外部条件和拥有的内部条件之后,以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变化为坐标,以高校现有的条件为基础进行综合定位,才能充分有效地实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人才培养层次定位,还是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或者是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都要坚持从高校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循序渐进,制订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切实可行方案。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及趋势,又要基于高校自身的基础和特色,同时要遵循人才学科学理论中人才培养、成长的客观规律;既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现有资源环境条件,又要考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相关性,注重学科、专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形成相互支撑、结构合理、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结构,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 复合型人才内涵与人才学理论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本质一致

人才学理论不仅蕴含一般人才培养的理念,而且包含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一般人才的培养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融合统一,是人才学理论的最重要特征。人才学理论有助于促进培养人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出既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具有精深的科学素养,并且具有专业领域宽、创新能力强、技能应用广的未来科技人才,这也正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理论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内涵与人才学理论在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方向上是本质一致的。

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复合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中,“全面发展”“一专多能”“高素质”“复合型”是其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就是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必要的、通用的、基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通过充分发挥人才学理论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大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批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促使高校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前沿阵地,是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为此,高校人才培养有必要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多方面的复合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必须不断强化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对人才培养更大的责任。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这也是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方针相一致的。

作为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高校,应担负起践行人才学理论、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成为人才学理论的宣传载体、教育载体和践行载体。高校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又是大家学者云集的营地,应该成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领头羊。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既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从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高度推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

人才学是以人才和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即把人才现象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关于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关于人才辈出规律的研究、关于人尽其才的研究等理论、应用研究。

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贯彻实施人才学教育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高校不仅需要培养出具备科研能力的学术型尖端人才,更需要培养出大量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坚持两手抓,一手主要是按照国家学科体系培养一批学术型尖端人才,一手重点是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需求来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以培养学术型尖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使得两方面协同,步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这既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又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出路。

1. 树立人才学科学理念,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贯彻人才学科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因此,我们在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中,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人才学的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和广泛性,切实发挥人才学科学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造成目前我国科技原始创新不足的因素很多,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而看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在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高层次的人才质量其要求就应该更高。因为这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才水平和科技水平。基于此认识,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展科技原始创新的最理想的阵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高校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载体,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北京大学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秉承传统、创造卓越、质量是关键、创新是灵魂的人才学科学教育理念,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素质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 占领人才培养制高点,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高校改革创新体系

对于社会变革,高等教育界应该对其有敏锐的反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只有积极适应社会变革,主动吐故纳新,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稳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我国高校切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近几年,高校教育招生规模迅速发展,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高校应与时俱进,适应时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平台,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大学积极开展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跟踪社会需要、突出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办学特色,有利于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需要。

早在1986年,美国本科生教育的重心已经逐渐地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方面……阿尔弗诺学院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开路先锋,它最早制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目标是: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完善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完善社会交往的能力,养成理解个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培养理解当代世界的能力,培养理解和感受艺术与人文学科知识的能力。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下属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全国委员会发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提出了改革本科生教育的10条途径,明确地揭示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趋势。

我们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做法,并不是主张要照抄照搬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而是希望有助于准确了解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科学和客观地确定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结构类型与发展模式,为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突出把学生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论,建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充实、丰富和创新高校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稳步、快速、持续发展。

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选择。与之相随,在摸索人才培养途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以人才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人才学基础之上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推广范式较好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杰.美国提出改进本科生教育的二十七条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5(03).

[2]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04).

[3]徐体高.试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3).

[4]叶忠海,陈子良,等.人才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