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23 18:09:46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微小企业 财务管理

一、微小企业发展状况

(1)微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不同行业对于微小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来说,对于微小企业来说,企业营业收入和人数以及资产总额要求都不高。

(2)微小企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微小企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数目越来越多,其活动将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微小企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产值、出口创汇、增加就业、提供财富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截止2010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已经达到845.5万户,吸收就业人数9417.6万人,“十五”期间,我国私营企业税收收入达到7705.57 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7.1%。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就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等方面而言,以微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的发展都明显快于行业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在企业数量上,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数量为22128家,2008年为245850 家,八年间增长了11.11倍,私营企业个数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3.59%上升到2008年的57.70%;从工业总产值上看,我国私营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从5220亿元增加到136340亿元,其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6.09%提高到26.87%;就实现的利润总额而言,私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八年间从190亿元增长至8302亿元,增长了43.69倍。目前,我国微小企业的产业分布在制造业、商业餐饮业、建筑业和农业等方面。目前,我国微小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对微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二、财务管理在微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活动和与之相关的所有财务关系的统称,它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贯穿着企业生产和运营的整个流程,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体现,是一种企业软环境条件下的管理职能,它包含诸多的企业财务职能,如预测职能、决策职能、计划职能和监督职能。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实现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实施中要利用正规的财务政策,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去处理问题。从而,规范财务工作行为,企业领带才能从财务数据反馈中,明确企业发展存在的弱点,方便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保障企业正常营运。

(1)协助企业控制资金流向。财务管理工作协助企业控制资金流向。企业发展途中,需要资金的支撑。没有充足备用资金的企业,发展将变得困难重重。企业在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或者提品时,一定要保障资金在足够的范围内。销售量提升时,相应的要增加流动资金,方可保障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地位。产品销售时,流动资金需要得到保障,资产固定也不容怠慢。为了提高资产筹集,企业还要向其他企业借助资。收集到的资金一部分是留着自负盈亏使用,一部分是处理产品公关危机使用。面对这些资金的管理,需要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财务管理的功能被体现。财务部门要明确筹资决策主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资金筹集的方向、来源、资金去向等等。筹集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是决资金作用的重要内容。筹借资金的在总资产的作用,它将组成固定的资本结构,以便在日后的进行筹集预算和支配。因此,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来提高资金管理力度。

(2)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资金投入的过程,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财务管理工作也要跟上企业发展,保障一次企业活动,财务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然而,该过程也直接影响人们对财务账务的分析,人们一般使用直接评估的方式,评估报酬率。从实践中看出,这样的评估工作,它评估根基便是一降低企业资金支出为目的。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控制产品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盈利效率。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对企业的现金存储量,对现金的流动,对企业收账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财务管理标准进行,确保分析方法正确,分析结果准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营业额。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

(3)财务管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企业的创造价值,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创造的价值越高,企业发展越迅速。投资决策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是指导企业进行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筹资的目的是为了加大投资,这是筹资去向。财务工作需要在投资之前评估资产投资比例,决定投资时间和规模。企业想借助投资扩大资产,财管会根据企业实际清况,制定出科学投资方案。在方案的指引下,企业高层人员进行决策投资。从投资类型上看,不同的投资类型,有着不同的投资资产。因此,企业要组建起专业的财务队伍,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资材评估水平,提高资金管理力度。使得投资方案具有可行性,使得企业发展更加并然有序。规避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风险无处不在,企业要加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做规避风险。

三、当前我国微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所用权与经营权不分。微小企业的管理就是微小成员进行企业的控制与管理,也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管理,这也是微小企业独有的特点,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我国比较普遍,因为我国的微小企业很难相信微小以外的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随着微小企业的发展微小“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现象也就比较的普遍起来。一方面,这种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微小企业属于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落后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微小企业由于其微小对于企业所有权绝对控制的传统,大多微小式企业用自家人掌管财政大权,从未考虑自家人是否能具有财务处理的能力。即使能够处理财务事项,也停留在在算账、记账上,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与管理财务数据,工作结果是各种财务数据报告,至于这些数据报告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不是财务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认为企业的资金是自家的,安全保险最重要。另外,出于微小控制、技术保密等原因可能导致了信用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素质较低。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例如:会计科目混用,原始凭证不完整,账簿设置不全,分录不合理,人为涂改科目,核算混乱等等。财务状况恶化,不能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从而使企业决策者做出错误决策。此外,微小式企业还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首先表现为内部控制薄弱,很少有企业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规章和审计考核,缺乏适当的决策标准程序,缺乏独立第三者进行检验与核查工作,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其次表现为,外在监督不到位,由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控制度不完善,对其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将会带来很高的职业风险,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不愿意从事此项审计工作的,以至于大部分微小企业尚未被纳入社会审计监督的范围之内。

(3)融资困难,规避风险弱。在一个企业中资金对其来说有如血液,畅通的资金循环才会帮助企业良好运行,资金的循环无外乎筹资、投资、分配等主要环节,可是大部分微小企业却在资金运作的每个过程上都存在问题。微小企业寻求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借以支撑,故融资对于中小微小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但首先由于大部分微小企业内在规模与实力薄弱,财务信息缺乏透明性和公开性,信息不对称现象频繁,没有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使银行无法真正的掌握中小微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加大了为其提供贷款的难度。即便是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盈利能力强的大型微小企业,其大额资金可能来自于银行融资,但是与国有企业以及公众公司比较,融资规模仍然较小。其次,国家没有过多制定政策支持微小企业的信贷问题,也没有专门设立扶持微小企业的金融机构。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取决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但国家如果在这方面还没有具体政策,就会使微小企业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银行同时持过于保守、观望态度,对于中小微小企业长远发展始终持怀疑态度,实施具体融资时一审再审,有时甚至加带不成文的附加性条件。再次,微小企业自身也比较倾向于内部融资,向微小成员或民间的金融金构借入款项,使其融资成本增大。

四、解决微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1)明晰微小企业产权。我们一直在强调企业产权明晰的重要性,也知道微小企业的产权界定很模糊,据此认为,微小企业要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型,首要的就是明晰产权关系。首先,要划清微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其次,要划清出资者个人所有权和企业财产权之间的界限。随着微小企业进人扩张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弊端往往导致企业扩张乏力。因此,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在微小控股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微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重大决策由包括外部董事在内的蓝事会决定,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往的微小式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都来自于一个大微小,一般都拥有相似的政治、文化、教育背景,因而在管理理念的执行和把握上也尤为相似,这就造成了有可能偏执于微小既定的财务管理理念;再者,由于微小式企业本来就具有的成长障碍――融合外部管理资源较为困难。因此,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微小式企业的管理者,第一,自身在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管理修养,扩大财务管理理念的涵盖范围,触类旁通的不断完善微小式企业的管理理念;第二,微小式企业的管理者要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的启用微小以外有才能的人,引进他们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实企业自生力量。在日臻完善的财务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工作。

(3)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要认真规范微小企业的管理结构,不断完善微小企业管理机制,微小企业应该在内部建立审计和控制部门,不断加强对微小企业内部的监督,如果发现企业内部有任何的漏洞或者隐患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做到违规必罚。微小企业还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激励和相关约束机制。定期对微小企业的内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以确保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微小企业可以联系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企业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的对问题进行改正。税务和审计部分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微小企业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同时社会也需要有效的利用媒体的监督力量,对微小企业的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曝光,充分加强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4)拓展融资渠道。微小企业要健康发展,仅仅依靠微小成员的内部融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效地从外部融入资金。对条件成熟的微小制企业来说,可以尝试采用权益融资方式。企业这样做不仅在资金使用上会有很大的自由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可以使企业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这种做法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却不见得高。因此,微小和企业宜采用权益融资方式,引入新的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以业主的个人资金为主的多元股权结构,如可以推行经理人和技术骨干持股制等。同时,要有效地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微小制企业必须积极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外部形象的塑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树立良好的资信形象,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外源融资的信用潜力,开拓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此外,也可探索新的融资渠道,运用联合兼并、股权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扩张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洪伟,高化文.微小式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2]欧阳卓平.微小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改进与完善问题[J].求索,2007,(09).

[3]竺霄霄.微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及解决对策[J].现代营销 ( 学苑版),2010,(04).

[4]祝燕.论小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7).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2篇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就业机会,但商业银行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机构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虑,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大中型企业,使得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商业银行将目标客户定位下移,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推动了小微金融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经过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同业间的相互借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推动了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的持续创新。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先后引入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信贷工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微企业的管理效率。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给出了近五年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效率情况,分析了“信贷工厂”模式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建议。

二、 文献综述

最早采用DEA模型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Alhadeff开启了对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Alhadeff,2000)。各个国家纷纷对本国银行和不同国家间的银行效率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如Favero等人对意大利不同地区的银行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意大利中北部银行的效率要高于南部(Favero,1995)。Lozano-Vivas等人对西班牙银行效率进行了相关研究(Lozano-Vivas,1998)。Berg等人对北欧各国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瑞典银行的效率最高(Berg,1993)。

国内学者采用DEA模型对银行的效率问题同样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少有学者运用DEA模型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进行分析。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包括牛蓝英分析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开展的小微信贷业务情况,基于DEA效率模型和博弈论分析结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提出了相关建议(牛蓝英,2014)。郑伟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DEA效率分析,筛选出同处于规模效率前沿面的6家银行,并通过对比其技术效率差异提出短期改进措施(郑伟,2016)。但?@些研究在选择投入产出指标时主要运用经验法,对分析结果产生了很大的主观影响。本文在经验选取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对指标进行处理后,再利用DEA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将更符合实际。

三、 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DEA模型建立

1.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采用DEA方法评价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通常情况下,选取的多个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而忽略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直接利用DEA进行分析会使理论分析结果同实际情况不符(智冬晓,2009)。本文首先根据以往文献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的现实特点,选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TA)、员工总数(TE)、机构数量(NI)、营业支出(OE)、资本充足率(CAR)、流动性比率(LR)、拨备覆盖率(CCR)以及存贷比(LDR)作为输入指标;选取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LB)、公司类贷款不良率(NLR)、营业利润(OP)以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输出指标。由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可以用,本文假设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和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短期内不会变,用公司类贷款不良率代替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影响整体趋势。本文根据输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尽可量的小,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的相关性尽可能大的原则,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最终选取总资产、员工总数、机构数量和营业支出作为输入指标,选取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公司类贷款不良率和营业利润作为输出指标。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本文选取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2011年~2015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中国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及宁波银行年报中未单独列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故未将这三个商业银行选为分析对象。以2015年为例,表1给出了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2. DEA模型概述。本文将采用DEA模型中最为经典的CCR模型(魏权龄,2012)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模型。一般情况下,该模型的分析过程可以描述为:

假设有n个样本银行(称为决策单元,简记为DMU),每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以及s种类型的输出。xij为DMU-j对第i种投入的数量且xij>0,yij为DMU-j对第r种产出的数量且yrj>0,vi为对第i种投入的一种度量,ur为对第r种产出的一种度量,其中,i=1,…,m;r=1,…,s;j=1,…,n。为方便,记

现在建立评价决策单元DMU-j0的CCR模型(1?燮j0?燮n),记x0=xj0,若对DMU-j0进行有效性评价可以求解下面的优化问题:

求解(5)式,可得到第j0个决策单元的最优解(?兹,s+,s_,?姿j0),此时,若?兹=1,则可以认为该决策单元是有效的,否则说明该决策单元是缺乏效率的。

3. 实证结果。本文选取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中13家商业银行2011年~2015年年报中总资产、员工总数、机构数量和营业支出作为DEA模型的?入指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公司类贷款不良率和营业利润作为输出指标。通过Deap2.1软件求解最优化问题(5),得到的2011年~2015年各大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的情况。以2014年和2015年为例,表2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图1对比了13家银行在2011年~2015年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技术效率情况。

4. 结果分析。本文以小微企业的技术效率作为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的主要参考指标,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考察的13家商业银行近五年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中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技术效率等于1,在生产前沿面上处于有效状态。在这些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最早引入了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信贷工厂”模式,在近十年的探索中,不断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效率;民生银行更是小微金融服务的领军者,在采用“信贷工厂”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也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信贷工厂”模式,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的效率。

技术效率未达到1的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虽然比较早的引入了“信贷工厂”模式,但技术效率仍无效,究其原因是由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没有达到有效状态,而且规模报酬递减,即投入的资源利用无效且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平安银行放弃了原有的IPC模式,并在2013年引入了“信贷工厂”模式,从近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技术效率在不断提升。中国农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在借鉴同业的经验后,从2015年起在多家一级分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运作模式的试点,但由于时间较短,是否能提高技术效率未能在实证结果中显现。兴业银行,由于其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由于投入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使得技术效率无效。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虽然“信贷工厂”模式的引入提高了部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的效率,但是有些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效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有:一是“信贷工厂”的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地区差异,不能完全照搬,需要本土化和创新化;二是一些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够彻底,不能完全实现“信贷工厂”的运作模式。

四、 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实现“信贷工厂”本土化和创新发展。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多是采用淡马锡模式,该模式是根据新加坡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并不能全盘拿来用在我国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中。虽然很多商业银行进行了很多本土化处理,但是还未能达到“信贷工厂”的最终模式,需要根据我国的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属于我国小微企业“信贷工厂”的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加以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经济特点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根据各家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及客户的需求匹配相应的创新性产品。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税收优惠 可行性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

我国小微企业即指小型微型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总称,该概念于2011年首次提出。2007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有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2011年由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则首次以法的形式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小、微三种类型,规定了小型微型企业的标准。

(一)法律角度对小微企业的界定

世界范围内对小微企业界定的方式有两种,即定量界定与定性界定。定量界定主要是在从业员工人数、资本多少与营业收入这几方面来予以界定。定性界定是通过分析企业的性质,即判断企业是否具有较小的市场份额,是否由企业主独立所有、自主管理经营来界定。定量界定相较定性界定显然更加简单、明确,利于对小微企业进行统计和与大中型企业进行比较,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界定标准。我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界定依据的是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并结合各行业的特点,是典型的定量界定方法,该规定的出台,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划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国第一次以法的形式对小型微型企业予以明确的概念界定。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划型标准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确立的我国小微企业的划型标准。涵盖多个行业,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员工人数、营业额,对小微企业进行划分,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等15大行业。但由于该规定由财政部等国务院部委制定,因此并不适用于我国税法。我国税法在《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有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范围上小微企业包含小型微利企业。小微企业缴纳增值税则适用《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二、小微企业的特征

小微企业的投资主体复杂,大多数小微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近年来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但仍主要集中于低端初级的传统行业,从事批发零售的小微企业占小微企业总数的36.44%,低技术低价格,制约了其收益的取得与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由于本身资本少,规模小,人才吸纳与企业的管理运转都收到限制,难以转型升级。此外,小微企业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如小微工业企业中三分之二以上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与乡村小微企业也存在巨大差距。对政治经济环境依赖性强,敏感脆弱,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差,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及经济结构调整,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越发严峻。

三、建立我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意义

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实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若包括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4.15%。在小微企业的内部结构中,微型企业占绝大部分比重,为85.12%。小微企业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创新力,他们就是大企业的昨天和前天。根据2013年CHFS数据,小微企业吸纳的就业总数为2.11亿人,包括三分之一的年p人及一半以上的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极大的分担了社会就业压力。并且小微企业还每年缴纳国家税收中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所得税,报告指出,根据2013年CHFS数据,2012年我国小微企业创造的价值占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3%,即我国小微企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四分之一,总量约126231亿元,现在这一比例和数值还要更高。并且小微企业还贡献了我国60%以上的专利发明,及70%以上的技术创新。更有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但在该报告中,工商总局也同时指出,当前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依然存有问题,如国家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小微企业发展倾向于经济优势地区,区位发展不平衡等。在该项统计中仅有12%的小微企业表示近几年营业额增长率超过30%。

四、我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目前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所依据的法律主要为《增值税暂行条例》与《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法规与通知。《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2014年10月31日起,小型微型企业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项目,进口项目自用且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免征关税。至2015年年底,月销售额小于3万元(含本数)的小微企业暂免营业税或增值税。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次,将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扩大到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

小微企业所缴纳的的失业保险费率则由3%降至2%,小微企业申请税收优惠只需备案即可,再年终由税务部门进行汇算清缴,便利小微企业及时享受制度。2015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当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投资所获得的个人收益,改以分期纳税的方式方便个体工商业主纳税,代替原有僵化硬性的一次性纳税。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小微企业已减税240亿元。

总之,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我国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定将继续致力于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使其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及财政税收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

[1]彭波. 扶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

[2]蔡泳,马园园.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国际经验探讨[J]. 财政与税务,2014,(10).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4篇

(一)定性定义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二)定量定义

2011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联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这次划型标准修订最大的特点是考虑到小企业数量庞大,大小不一等实际国情,将小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合并称为小微企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75%的城镇就业机会被提供。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约占有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这些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主要密集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等5个省市。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017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三、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融资难的原因

一是小微企?I自身一直存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本结构、不明晰的企业产权、盲目追求扩张等问题,造成难以识别有效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贷款风险偏高;二是缺少一些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外部政策配套措施;三是金融机构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包括融资渠道结构性失衡、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票据和信托等产品发展、信用风险分担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实力和经营状况、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等。

(二)融资难的表现

1.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且风险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渠道是小微 企业融资,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但在抵押贷款中,小微企业可用于抵押的物件少,抵押物件的折扣率高。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离公司制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往往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样也很少有机构愿意为其担保贷款。另一方面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环境差、融资成本高,往往通过亲朋好友的借贷、企业职工的内部集资,甚至是非法集资或借贷进行融资。这样,个人资金进入了高利贷市场,甚至部分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个别银行员工也非法参与到民间借贷之中。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胁,甚至破产倒闭。

2.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贵”的问题,融资成本太高。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小微企业贷款门槛要求较高,从行业准入、信用、资金、管理、抵押物、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相当严格。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处于弱势地位,在利率和收费标准方面只能被动地接受金融机构确定的利率及收费标准。尤其是地方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利率一浮到顶,小额贷款公司甚至达到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向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

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小微企业整体实力

小微企业自身要努力规范企业结构,明确企业产权,理清所有人和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形成管理、监督的制约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注重加强健全的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降低信贷配给的现象发生的概率;必须强化信用意识,注意培养与银行的关系,在长期合作中树立起自己的信用形象,让银企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拓宽资金来源,把盈利投入到企业再生产中;重视人才和产品质量,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开拓销售渠道,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企业和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增强融资能力和效率

(二)改善融资渠道

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服务体系,发展小型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合理的借助民间资本也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式。我国民间资本存量充沛,发展迅速,可以借助民间资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爱德华·琼斯社区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困境

小微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了吸纳了就业人员,创造税收,平衡经济结构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据统计,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中国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的生命周期短,重复走着“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之路,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世界银行2011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明,在45个受调查的国家中,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比分别为3.5:1.2:0.8,小微企业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因财务状况不良、信用不高和经营管理水平欠佳因素被银行拒绝贷款申请的比例均在50%以上。如果我们可以正确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能合理地将资金分配到优质的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中,则有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资本市场的总体效率。

浙江省在2012年正式启动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先期在萧山、平阳、安吉、平湖、上虞等1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地方组织200家小微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初步建立省级小微企业信用平台。将以服务融资为重点,制定信用小微企业优先享受的政策框架,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全省小微企业转型成长。浙江省旨在建立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探索信用企业在产品营销、企业活动中标注标示企业信用等级的机制,促进信用评价信息的共建共享。

本文创新性地探索了将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模式带入跟踪评级阶段,可以动态连续的跟踪小微企业资信状况,及时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进行更新,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平台,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总体效率,降低投资者风险,对小微企业信贷评级工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信用评级程序简介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信用评级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评估的结果将决定一个企业的融资生命,是对一个企业或证券资信状况的鉴定书。因此,必须具有严格的评估程序加以保证。评估的结果与评估的程序密切相关,评估程序体现了评估的整个过程,没有严格的评估程序,就不可能有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

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基本程序包括评级准备、实地调研、初评建议、等级复评、结果反馈、结果公告、文件存档、跟踪评级等。一个完整的项目流程一般需要2-3周。

跟踪评级过程是在信用评级工作结束后,信用评级人员不定期与受评企业联系,为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根据受评企业披露的信息,跟踪受评企业信用的变动情况。若被评企业的信用状况发生足以影响信用等级的变化,评级机构将按跟踪评级程序对受评企业进行复评,跟踪评级结果按原公告程序进行公告。

一般性的跟踪评级工作:承担跟踪评级工作的人员,要结合行业分析,根据综合部提供的跟踪评级资料,以及通过与跟踪对象的联系,按综合部的时间要求及时向综合部提交跟踪评级结果。重大事项跟踪时,业务部负责人和分析员以上专业评级人员,应加强对产业景气性、产业政策、产业法规、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综合观察与研究,及时提出对评级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意见。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这样的程序存在弊端,因为企业一般处于创业初期,具有很高的成长性。但内部治理不规范,它们多是家族式企业,家长制作风严重,决策随意性大,这往往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大;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中国的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很短,仅为2.5年。企业评级的资信等级有限期一般为2年,这很难匹配小微企业寿命短,风险大的特点。跟踪评级虽然会对资信等级有限期内的企业进行跟踪监测。但由于跟踪评级存在评测程序简化,评估客户提供有关资料存在美化,忽视小微企业管理者个人信用问题,不重视小企业创新能力分析,评测次数很少(国内大部分评测机构都约定为每年至少一次)等因素影响,导致跟踪评级往往失真。

三、爱德华·琼斯社区模式简介

爱德华·琼斯是全美营业部数量最多的券商,网点数量行业内为第一(全球12500多个营业部),投资顾问14000多名,总部员工3500多名,2008年收入为38亿美元,现有个人客户700多万户。在12500余家办事处中,每一家都是自己的利润中心。

作为全美金融服务业里最大、盈利最高的零售经纪商,其发展模式和公司理念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德华·琼斯并不注重媒体广告,电视、报纸上一般看不到他们的影子,这也是他们不如美林、摩根等名气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爱德华.琼斯非常注重每一个营业网点的选址和招牌,营业网点一般都选择在街面或路口,统一标志的绿色招牌做得很大,来往行人、车辆很容易看到和寻找,给客户带来方便。

社区营销是爱德华·琼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社区营销简单来说就是把销售面向社区,社区销售营业网点选址非常重要,其依据为某一社区潜在客户的数量和该社区居民的经济状况,选址的标准就是要方便和客户面对面的接触。社区具体每一户居民的财务状况和熟悉程度,要投资顾问亲自上门拜访。

投资顾问客户开发的工作从应聘开始,必须提前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社区的经济状况和居住人口数字可以从市政当局和公开的图书馆里查到资料。在培训后期,投资顾问必须确定250个潜在客户和实际“敲门”拜访其中的125位。除了“敲门拜访”外,爱德华·琼斯的投资顾问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的形式,吸引开发客户,但投资顾问开办的任何讲座都必须上报总部批准,只能讲述规定范围内的内容。几乎每个爱德华·琼斯营业部的办公室都配备有一个投资顾问和一个营业部行政主管,行政主管负责处理客户交易,文件,日常客户咨询和公司信件。投资顾问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其营业部附近发展客户,这是营业部是公司内部唯一的利润中心。

四、爱德华·琼斯的社区模式应用到小微企业跟踪评级中

爱德华·琼斯的社区销售模式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营业部选址贴近市场,投资顾问综合能力强,营销面向社区。对面对小微企业的跟踪评给我们的中的启示有:

1.人员聘用上,注重综合能力。最好是又懂金融和财务知识,又懂评级企业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为评级参考的信息不仅有宏观经济信息,财务及非财务数据,还具有行业特征、竞争状况、生命周期等。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价企业运作的可持续性,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做出合理的预测。

2.工作范围上,与面向社区的销售不同,小微企业由于分布分散,且寿命短。因此,信用评级人员应以行业为划分,而非地域。专注于某个行业的评级人员应选择这个行业的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为客户。

3.工作内容上,评级人员直接面向企业,对选定行业的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经常“敲门拜访”式的服务,结合组织最新的行业、财经、管理知识讲座。经常与这些企业打交道,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经营和财务的预测数据,以及注重公司管理者身份、背景及职业道德等信息。倘若企业主个人信用度低,比如在银行存在个人骗贷逃债现象,在商界缺乏诚信经商原则,那么银行或其他投资者有理由怀疑其经营的企业信用状况。这样才能及时控制风险,防止突发事件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同时地方商会也是了解企业主信息的重要渠道。

4.人员的配置上看,最好也是两人一组,一个信用评级人员,一个行政人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评级顺利进行,也能保证数据及时记录发送到后台金融中心,以便汇总分析。同时两人一组也便于互相监督,共同把工作做好。

5.员工福利上,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评级人员评级的小微公司连续一段时间贷款偿还率越高,奖金也应相应提高。同时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提高评级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等。

五、爱德华·琼斯的社区模式应用于小微企业跟踪评级中的利弊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6篇

2012年,小微企业的日子的确不好过。欧美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亚洲的经济受外部环境拖累,增长有所放缓,加上目前“三高两难”的市场局面(生产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税负高和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小微企业在瑟瑟的经济寒风中艰难度日。尤其在广东、浙江、福建、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受出口订单的减少,小微企业的日子尤其难过。

小微企业的转型出路到底在何方?

【 事 件 】

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严峻

2012年7月31日,由易才集团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提供商CHINA HRKEY联合主办的“探寻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之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同时正式对外了行业报告《2012中国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该白皮书指出,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32%的企业表示技术人才是目前招聘的难题。在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中,22%的员工是因待遇低而离职的。

2012年12月9日,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小微企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主题为《2013:小微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在论坛上提出观点,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改进机制。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三项:小微企业参与的决策机制、建立第三方主导的政策评估机制、小微企业的申诉机制。

2012年12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了涉及我国东中西部7省、18市、118家小微企业的调查报告——《中国小微企业生存报告(2012)》。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2012年,面临着共同的难题:成本上升、用工难、融资不易且贵、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玻璃门等。

目前,众多的小微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而处于盈利状态的小微企业基本为拥有独家产品或者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指出,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增长速度下滑,以及经济效益恶化的困境,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这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也是企业面临最重要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提。

【 背 景 】

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小微企业是新经济时代最具活力的商业单位。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共计1158万家,占目前注册企业数的9成。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从地域上看,我国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等5个省市。2011年,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全国企业利税的40%。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吸纳的就业人数超过2亿,因此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解决就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2012年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并明确指出,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小微企业的成长动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动向最好的晴雨表。虽然小微企业的资本动态无法在股市中实时反映出来,但小微企业对市场的把握最为敏锐,动作最为灵活。根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目前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平均规模只有13人,平均寿命仅为2.5年。小微企业创新欲望强烈。根据中国经济时报的调查,面对2012年的困局,开发新产品成为小微企业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首选的应对之策,超过一半企业(51.9%)都在通过开发新产品以应对经济困境。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正处于缓慢成长期,这些企业更需要政府的扶持。而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同时也为了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从2011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密集推出扶持措施,帮“小微”摆脱成长的烦恼。

2011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

2012年4月,广东省中山市政府提出要求积极帮助小微微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建小微企业产业联盟,鼓励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价格协调机制抱团竞标。中山市财政统筹1000万元,支持小微企业参加中国小微企业博览会以及各项广货市场开拓活动,并要求中山市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2012年一季度,青岛市政府集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7个文件,着力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临沂市市长现场选定200家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协调14家银行给予综合授信10亿元,全部实行基准利率。

2012年5月,辽宁提出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落实出口企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小微型企业出口贸易成本;改善和加强对小微型出口企业的服务;提高政府采购小微型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等等。

【 案 例 】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调查显示,在企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中,资金问题占到近6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12月出具的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突出,选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企业经营者占51.8%。由于资本具备其他因素所不具有的杠杆效应,在竞争激烈化并高度资本化的今天,融资难题不予解决,就会严重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比如支付高工资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人才和招工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原因包括小微企业自身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单一、产权不明晰的缺陷,贷款风险偏高,缺少一些法律法规外部政策配套措施等。

在这里我们以北京市最具活力的小微企业聚集地——中关村为例来介绍地方是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的。

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中关村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4%以上是小微企业。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达到1.9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的高速发展。每年中关村有超过2000家企业创办和消亡。从这一点上讲,中关村是北京市乃至中国经济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早在2009年,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银行、创业投资和中介服务等机构共同搭建中关村创业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资源,打造统一融资服务申请通道,促进有效融资需求的形成。平台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网上申报和实地培训结合的方式,提供快速、高效、综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为了帮助中关村的小微企业融资,2011年10月以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5000万元自有资金作为投资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2012年4月,中关村发展集团与10家小微企业签订投资协议,通过“投保贷”联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联合海淀区、昌平区政府与中关村北部产业带的13家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通过“政企投”联动,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中关村集团对这23家企业投资1.4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1.14亿元。中关村发展集团对这些小微企业的投资,带动了中海投资、日本三井公司、北京银行、相关区县引导基金等机构的资金支持,为企业长期融资打下了良好信用基础。

2012年2月,建行北京中关村分行推出园区及区内企业独享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其中,“梦想之路”系列包含“房贷通”和“诚贷通”两种信贷产品。

2012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入到“信贷创新中关村”的活动中,并意向授予中关村示范区高科技企业500亿元授信额度。“信贷创新中关村”系列活动由中关村管委会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海淀区政府等部门联合发起。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中关村核心区设立了16家信贷专营机构,开展了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在不断的金融支持和政府的帮助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已经成为北京金融工作的新亮点。中关村管委会2012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拉动下,前十月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规模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实现工业总产值4732.3亿元,同比增长14.2%,约占全市四成。截止到2012年12月,中关村上市公司在国内主板为51家,国内中小板32家,国内创业板62家,香港24家,纳斯达克29家,纽约交易所19家。预计2012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超过2.3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有望达到20%。

而在中关村的经济组成中,具有新经济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前十月,中关村规模以上的20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总收入3775.7亿元,占示范区总体的两成以上,近五个月增幅保持25%以上。其中,设计服务业表现抢眼,近五个月总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翻番增长。

金融与技术是支持小微企业成长的支柱。中关村实行了专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帮助小微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挖掘、申请、转让、维权、预警分析、战略研究等。前十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92.5亿元,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2430件,同比增长21.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178件,同比增长27.7%。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指出,知识产权托管是快速提高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据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尽快出台《知识产权托管办法》,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继续开拓托管范围并丰富托管手段。

从以上中关村的管理经验可以看出,银行机构、政府机构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的需求。银行机构要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改革创新传统的信贷操作模式和流程,真正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范围,不但提供贷款和债务性融资产品,还要在结算、理财、财富管理、投行、财务咨询等方面进行创新,把卖产品转向为科技型小微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方案。而政府机构则需要树立与小微企业客户共存共荣、同舟共济的理念,合作共赢、相互促进,为小微企业牵线搭桥,同时提供多种服务,为用户搭建便捷有效地信息查询系统。

【 启 示 】

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小微企业崛起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微企业的崛起。小微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在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繁荣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十报告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央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繁荣也事关“十二五”时期就业优先战略、居民收入目标能否实现。

小微企业的大部分是创业型企业,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创立普遍缺少创业培训,以至于小微企业创立之后普遍缺乏营运项目、营运的技能和经验。在美国,70%左右的企业在创立之初曾得到过美国小企业局(SBA)的资助和辅导。在我国台湾地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资讯科技企业都得益于创业综合辅导计划。所以未来我国政府需要对小微企业实施创业辅导,帮助创业者形成自己的创业项目构想,并对其未来企业的产品、客户、市场发展前景和商业模式等作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保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1 京津冀产业关联及保定产业结构升级

京津冀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国家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在内11个地级市80多个县市经济带,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9000万人。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河北是农业、工业大省,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京津的“腹地”、资源供给者和产业转移承载者,与京津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密不可分。

河北省保定市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保定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战略署地,要适应这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则需要保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2年保定的三大产业结构为13.9:54.98:31.12,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一直保持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态势。这一产业结构特征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是相符合的。

我们再来看看京津保三地产业结构差异。从产业增加值看,2013年北京的三大产业结构为0.8:22.3:76.9,天津的三大产业结构为1.3:50.6:48.1,保定的产业结构为13.1:55.8:31.1。北京基本上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保定则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后,直至现如今,保定的产业结构一直呈现“231”状态,如何甩掉这种工业化中期的帽子,加速推进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朝“321”目标迈进是保定未来战略制定的方向。这需要保定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在近十五年规划中保定应倾向第二产业投资力度、同时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地位;后十五年规划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稳定第二产业已有规模。因此,至少未来30年中,第二、三产业必定成为保定经济链中最重要的两环。但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90%以上由中小微企业组成,其年GDP贡献达市总产值的60%左右,中小微企业势必成为保定市未来经济发展强大的种子力量。

2 保定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

本论文对保定市5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排除了数据严重缺失的18家,最终保留了32家样本企业。这些企业涉及有纺织服装业、旅游、零售、药材、房地产、加工行业、餐饮住宿业、交通、化工制药业、食品加工和其他当地企业,它们的平均成立时间为4.86年。调查内容包括主营业务、股权、年销售额、资金主要来源、筹资情况及其他。具体情况如表2、表3。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总资产规模低于1000万以下的通常存在融资限制,大约50%资产在5000~10000万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而占约12.5%的企业总资产超过5000万,其资金基本持平,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再从销售收入来看,年销售额低于100万的企业通常资金紧张;100万~500万之间的,有超过60%的企业会被认为存在资金短缺或资金压力。500万~3000万的企业占12.5%,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几乎无资金困境;年收入在3000万以上的3.125%左右企业则可认为不存在资金拮据问题。

注:由于企业有多种融资选择,所以以上比例总和大于1。

从表3可以看出,保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积累、有限的自有资金投入,银行贷款的外部融资比例不是很大。相对于当前保定中小企业信贷缺口,银行业的贷款规模严重不足。企业的资产级别、项目未来前景的不稳定、金融环境低开放度、当地金融管制等都限制了信贷市场的活跃程度。其次,自有资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入不足,除原创始股东以外,风投资金、机构基金吸收不足。最后,内源融资积累欠佳,中小微企业若靠这部分资金完成后续发展显然十分乏力。

3 保定银行业信贷情况摸底

据保定银监分局公布,截止2011年末,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205.19亿元,各项贷款1352.33亿元,贷存比为42.19%。全市涉农贷款约628.4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6.47%,高于贷款平均增幅9.8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约294.7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1.8%,高于贷款平均增幅16.73%。

2011年保定全市各家银行的存贷款分布情况。其中存贷款余额最多的是河北银行保定分行。河北银行是本省成立最早的城市商业银行,保定分行成立不足4年,但是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为保定中小企业提供了主要的金融支持。国有4大银行在保定各地区县分布是最广的,但贷款力度却不大,总额仅约700亿,相较河北银行一家的456亿,实在不是一份理想的水平。农业发展银行是专项资金,不是一般企业均符合申贷条件,因此贷款比例也小;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保定设点很少,仅华夏、中信两家,邮政储蓄虽然老字派,但储蓄能力实在太低;村镇银行起步慢、资本市场认可度几近无。总之,保定整体银行业欠发达,积蓄力量太薄弱从而影响放贷规模。虽然,保定市一直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辖区金融服务水平,但金融开放程度依然很低。若不加强实施“引银入保“的发展战略,吸引更多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保定形成多元格局、百花齐放、公平竞争的银行业体系,恐怕很难改善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

4 搭建保定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议

4.1 打造京津冀三地联合融资平台

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不是一句空话,应用实际行动统筹区域利益、加强三方紧密合作。京津冀三地联合贷款就是基于三地利益一致的合作项目提供贷款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任何规模企业,特别针对中小微企要应扩大短期金融产品范围。

4.2 构建政策资金资助平台――“区域农业金融资金池”

北京和天津拥有三千多万常住人口及大规模外来人口,他们对粮食、蔬菜瓜果、蛋禽、牛奶等农林牧渔需求为京津周边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保定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从事农产品养植、生产和加工,但高级食品加工实力不足。为促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壮大农业中小微企业实力,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可建立“区域性农业金融资金池”,将当地财政收入划拨一部分来充实资金池。其次,保定的农业经济对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起到后勤保障作用,因此也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来充实资金池。最后,鼓励民间个人或企业向该平台注资,由于这类注资要求返利,因此注意资金拨款流向最好是选择高端食品加工企业。

4.3 创新城市商业银行平台

鼓励保定银行、保定商业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将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做精做细做强。鼓励民营企业控股公司在城市中建立。建立许多金融服务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在行动上,建立覆盖市内外的服务网点。打造本市中小微金融服务的标杆银行。发挥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一个新型民营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保定分行成立不足4年,但是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营业网点深入乡镇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是保定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力量,2011年贷款达456亿,而全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地方的贷款总额不过700亿。

4.4 建立“物流银行”业务平台

虽然,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货款拖欠现象突出、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也少,而中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只占企业资产很小比例,可每个企业手上都会有流动资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动产资源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琐碎资产”便是利用“物流银行”融资的质押基础。“物流银行”的具体思路是:首先,建立、收集保定市中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流和物流;其次,银行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现金流信息,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配型;最后,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这就是物流质押银行贷款业务,即企业以市场畅销、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抵押作为银行授信条件;银行根据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向物流企业提供贷款。

4.5 建立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平台

为了方便中小微企业运用融资渠道,可搭建一个直接融资平台,该平台是企业与金主直接沟通交流,加快了资金的流动速度。直接融资项目多种多样,有债券属性的,也有股权属性的,企业可灵活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表4)

4.6创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组织平台

在本市国有股份商业银行中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掌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根据产业集群建立专门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开展专门的中小微企业业务,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法人系统,将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服务中心向乡镇延伸,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在重点乡镇、产业集群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定向资产委托业务、发展定向债的质量。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渠道,将达到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为拓展中小微企业的深度和广度,由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特色保险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

4.7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

保定尚未建立正规的融资信息查询平台,实现该平台的构建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关键一环。当地的融资信息收集应由政府牵头,并至少包含四大服务功能区:一是传统的融资区,主要提供传统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二是现代融资区,主要依托网贷公司,提供线上融资服务;三是新兴机构融资区,主要通过引入本市一些新型融资手段,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和贷款过桥等及时援助;四是配套的服务区,主要提供资产评估、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信用评级、资金管理、法律咨询等服务。

图1 保定融资信用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郑立君,苏志鑫.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运营的现状、问题、建议[J].海南金融,2009(11).

[2]吴伟.保定在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09.

[3]任爱华.促进保定市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27期.

[4]张娟,胡书全.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保定市产业结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5]耿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当的矫正: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控制措施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政府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同时,金融机构也逐步放低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是内因是根本,要真正的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还是要通过优化自身管理尤其是加强内部控制来实现。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1949年,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1958年美国学者又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88年,AICPA的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组成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特征的过程。并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五个要素。2004年COSO又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并形成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

1 加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1 追求利润最大化 小微企业立足市场竞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主要目标。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主要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2 抗风险能力低,风险水平高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但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总风险水平较高。一是市场变化、业务扩张、产品生产等都存在经营风险;二是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忽视客户质量及回款管理等出现现金流紧张,财务风险较高;三是小微企业对政策依赖度高,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强,所以外部风险高。外部风险不可控,因此只有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水平,才能保持较低的风险水平。

1992年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中包含风险评估要素。2004年COSO报告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使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企业风险,风险管理框架增加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活动,为小微企业建立以风险为重心的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1.3 融资难与银行的惜贷行为 由于小微企业风险水平高,内部管理水平有限,而且大多小微企业账目不规范,甚至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不能向债权人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导致大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惜贷政策。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是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系统,使企业能够提供符合真实性完整性要求的会计信息,满足债权人、投资人等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成功迈出市场融资的第一步。

1.4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与家哲学的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所有权结构简单,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为一人或具有亲属关系的几人。在“家哲学”的思想影响下,小微企业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主要靠创业者创业经验和主观感觉来制定规章、做出决策。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规范完备的规章制度,构建适应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制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企业,对于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微企业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困难

据统计,60%的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5年,这也突出反映了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内部控制比较欠缺或薄弱。有调查研究表明,小微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尚有不到位的地方,而且有很多空有制度缺乏实践执行。

2.1 控制环境方面的困难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土壤。只有先把土壤养肥,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的贯彻执行,才能结出硕果。企业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影响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风险管理观念。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小微企业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困难主要在于内部控制环境的缺失。本文将从控制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控制环境的缺失,从而为下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找出着力点和方向。

2.1.1 内部治理结构设置。治理结构是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他要素有重要影响。小微企业规模小、投资者结构简单,往往由一人进行经营管理。企业的发展往往系于一人之身,“人治”色彩浓厚,加大经营风险。小微企业缺少大中型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2.1.2 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者的内部控制理念影响着各个员工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看法,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学习和执行,影响内控的执行效果。我国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普遍有限。

内部控制的建设成本和执行成本很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外,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效机制,短期内付出成本较大,但能看到的成效有限。成本高、见效慢,这也影响和考验着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的决心。因此,加强小微企业内控建设,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2.1.3 小微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慢慢积累沉淀而成的,是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人文环境。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大多数小微企业不注重企业精神、忽视企业文化等的塑造。所以小微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员工中缺乏忠诚、正直、勤奋的起到自我约束作用的职业道德。

2.1.4 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由于业务简单、人员少,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由于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前尚处于薄弱阶段,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对员工进行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培训。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有的员工片面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甚至碍于人情而不执行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这就会使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2.2 控制措施实行的困难

2.2.1 小微企业人员少,不相容岗位易成串谋。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少,不相容岗位人员工作岗位设置时,较大中型企业难度大。同时,企业人员越少的情况,各岗位之间越容易达成“串谋”,尤其是在小微企业成员中“人情”观念较重。如果员工没有真正理解,往往觉得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会很不讲面子,缺乏人情味,在实际工作中因碍于人情和面子而不执行或折扣执行,这样一来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2.2.2 会计工作由内部人把持,会计系统控制作用受限。小微企业的会计工作往往由内部人主持掌握。主管会计的人员不具有专业从业资格或专业素质较低,会计系统混乱,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科学的会计信息处理体系和流程,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账务系统,不能满足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3 关于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3.1 关于控制环境建设的建议

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它不仅影响企业目标的制定,也影响着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的执行效果。

3.1.1 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第十四条指出,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小微企业应该分析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高管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董事长或执行董事与总经理尽量分别由两人担任,充分发挥董事成员、高级管理人员的集体智慧。同时,建立完善相应的人事任用考核、薪酬、财务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来经营管理企业,减少人情的因素影响。

3.1.2 加强管理者内部控制观念,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执行。管理层较高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能够有助于小微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及实施。因此,应该加强小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哲学、职业操守及价值观等的培养,加大对管理者关于风险识别及防范的知识普及,提高领导者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3.1.3 加强小微企业文化建设。小微企业应该塑造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注意形成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统一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正直、诚信的价值观。要注意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把对风险的防范、控制、应对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处。

3.1.4 扩大员工宣传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了解本职岗位在流程中的作用、职权和责任,增强风险防范的行动力,破除员工的人情、面子观念,使全体员工能自觉地将各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 关于完善若干控制措施的建议

3.2.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小微企业在不相容职务设置时,先梳理现有工作岗位,理清哪些是必须分离制约的,哪些岗位是可以兼容的,既要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又要保证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设置。结合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通过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交叉监督等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例如:出纳可以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总账的登记,还可以兼任办公室司机、办公室秘书等工作。

3.2.2 会计系统控制。加强小微企业的会计系统建设。小微企业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择有相应职业资质,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同时老板要大胆放权、支持会计主管的工作,这样规范会计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账务系统,提供真实完整的符合信息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满足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满足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会计信息需求,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5.

[2]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11-15.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4]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8.

[5]王曙光.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软科学,2002,16:83-92.

[6]王三荣,李静,刘宝锁.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探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