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报

汉语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ese Linguistics

杂志简介:《汉语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29/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简讯、方言问题专论、青年论坛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672-9501
国内刊号:42-1729/H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2
复合影响因子:0.58
总发文量:580
总被引量:3576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9.55
立即指数:0.0196
期刊他引率:0.9426
平均引文率:14.4314
  • 本刊的愿望

    作者:《汉语学报》编辑部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结构助词"底"来源之辨察

    作者:蒋冀骋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对结构助词"底"字来源于方位词说提出了质疑,在前人对"底"字的语法研究和源流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底"字来源于"之"、"者"合流说,并从语音上进行了论证.

  • 玄应《众经音义》方言俗语词考

    作者:徐时仪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直说通略》三词释

    作者:李崇兴 刊期:2005年第01期

  • 台湾闽南语的ka7与宾语的前置

    作者:曹逢甫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讨论台湾闽南语中宾语的前置标志ka7,认为介词ka7是四种语意角色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来源标志、标的标志、受事者标志和受惠者标志.文章分析了这四种标志之间的关系.

  • 襄樊方言的"在"字句

    作者:罗自群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襄樊方言"在"字句的全面描写以及"在"与表持续意义"倒"的比较,说明了四个虚词用法的"在"各自的语法功能,阐述了表示空间意义的"在"和表示时间意义的"在"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 "被"字句的归属

    作者:石定栩 刊期:2005年第01期

    汉语的书面语和方言用不同的句式表示被动意义,被动标记有动词性的,也有介词性的.作为书面语句式,"被"字句的特性十分特别,主要表现在施事短语的省略上."被"既不具备典型的动词特点,又具有典型的非介词特点,其地位因此极具争议性.本文集中讨论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界流行的"被"字动词说,在考察证据真伪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失,得出的结论是"被"并不像...

  • 语文词典的运筹

    作者:朱建颂 刊期:2005年第01期

  • "小句中枢说"在句法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英哲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从诠释的角度来说明一些想法.文中谈到:语言进化及语法形成的过程,句法研究和语义研究的关系,说者语法和听者语法的不同,小句定义和小句类型,语境及逻辑和句法的关系.

  • 从生成语法学观点看"小句中枢说"

    作者:邓思颖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比较"小句中枢说"和生成语法学的一些主要异同.两者对语气和小句的关系、复句和小句的关系、小句对词的影响作用等问题都有相似的看法,认为小句在语法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本文比较了"小句中枢说"和生成语法学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差异,特别是有关"小句"和"中枢"的定义,并且指出了一些研究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 以"计算"的眼光看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

    作者:詹卫东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认为并非只有作为"实体"的"语法单位"才能充当"本位",从"计算"的角度看,汉语语法研究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功能角度对各种语法成分进行分类,以及如何构建语法成分之间的组合规则系统,而不是选择哪一个"语法单位"作为"本位".

  • "整整"入句

    作者:朱斌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以小句为中轴,观察"整整"入句后的种种状况.文章分三个部分展开:(一)"整整"与定数;(二)"整整"与概数;(三)两点观察.最后有个结语.

  • 唐宋时期指人受事主语句的演变

    作者:张赪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上古汉语的两类指人受事主语句在唐宋时期消失了,上古汉语里指人受事主语句以非叙事句为主,唐宋时期以叙事句为主,唐宋时期指人受事主语句表被动有所增多,但指人受事主语句仍主要是话题句,表被动不是它的主要功能,这也是所有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共同特点.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叙事类"指人受事主语句用得越来越少.

  • 词义借用的不对称与泛时性

    作者:方欣欣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从词义的交融和词法的交融两个角度对语言接触过程中词语借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词义借用具有不对称性和泛时性.

  • 包含有连动关系的"被"字句

    作者:辛承姬 刊期:2005年第01期

    教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弄清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一个重点.比方,"NP1+被+NP2+VP1+VP2"的"被"字句,谓语部分包含有连动关系,但具体情况并不单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