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

国外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s

杂志简介:《国外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6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理论探讨、综论与述评、文本分析与阐释、比较文学研究、书评、作品翻译与评介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国际刊号:1002-5014
国内刊号:11-1562/I
全年订价:¥ 4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873
总被引量:4285
H指数:26
期刊他引率:0.9672
平均引文率:17.197
  • “理论的过去表明理论具有未来”——“后理论”背景下的理论反思

    作者:陈后亮 刊期:2017年第01期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有关“理论的终结”的论断越来越多,更有很多人认为当前已经处于所谓的“后理论时代”。曾经辉煌一时的理论现在被视为一场失败的学术冒险,偏离了文学研究应有的轨道,因此很多人呼吁终结理论,回归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本文通过反思理论在四个方面的特性,即理论的跨学科性、理论的政治性及其与现行体制的关系、理论的...

  • “愤怒青年”文学思潮与英国左翼批评范式的文化转向

    作者:陈礼珍 刊期:2017年第01期

    英国左翼文化在20世纪50年生了一次批评范式的文化转向,其时恰逢“愤怒青年”文学思潮的勃兴。霍尔、汤普森、威廉斯和霍加特等第一代新左派批评家对“愤怒青年”文学思潮所表征的英国文化和政治氛围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批判。新左派批评家把握了“愤怒青年”文学作品中所充盈的时代感,将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工人阶层日常生活细节和社会文化机制的...

  • 论弥尔顿的札记书

    作者:郝田虎 刊期:2017年第01期

    弥尔顿的札记书是其雄辩的源泉之一,具有多方面重要性。学者一般认为对其散文创作有显著影响,实际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弥尔顿的札记书为其文学创作准备了条件。通过研究弥尔顿的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早期现代经典作家工作的方式,即札记式写作。弥尔顿对引文进行创造性转化,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他的原创性保证...

  • 文化地理与植物诗学——北爱尔兰当代诗歌中的花木书写

    作者:孙红卫 刊期:2017年第01期

    当代北爱尔兰诗坛繁盛于上世纪60年代,在其政治动乱之时百葩争艳,出现了谢默斯·希尼、迈克·郎利、麦芙·麦克古肯与保罗·马尔登等一批出色的诗人。花木意象在他们的诗中或为主体,或为点缀,或寄托情思,或讽喻政治,或哀悼逝者,或感怀乡土。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尝试解读他们的诗歌创作,分析其植物书写所构建的文化景观,并由此振叶寻根,探求当代北爱尔...

  • 口述、表演与叙事——非洲书面文学中的口头叙事研究

    作者:段静 刊期:2017年第01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数位非洲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非洲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风貌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其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口头叙事的大量运用。本文论述了表演理论为书面文学中的口头叙事研究提供的学理基础,并从框架和自反性两个核心概念出发,阐释表演如何桥接口述和书面叙事,从而构成文本深层的表演叙事结构,并探讨了表演叙...

  • 《奥狄浦斯王》中“晦暗的东西”

    作者:赵山奎 刊期:2017年第01期

    拉伊奥斯被杀事件是《奥狄浦斯王》中“晦暗的中心”,而文本对这一事件的叙述也足够晦暗。伊奥卡斯特和奥狄浦斯分别提供了关于此事的两个版本,令人疑心他们所说的并非同一回事;伊奥卡斯特的叙述还出现了两个不能兼容的时间顺序,使得《奥狄浦斯王》几乎成了荒诞剧。但可以认为,索福克勒斯在这段文本中有意安排了一个时间的“分岔口”,以与地点的...

  • 作为隐喻的“王后”与“花园”——罗斯金《王后的花园》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黄淳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王后的花园》是英国文艺家兼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脍炙人口的演讲词。因其对女性形象的强烈关注,文章通常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探讨“性别问题”的代表作品。但事实上,女性形象的高度“形式化”十分值得注意;《王后与花园》和罗斯金其他作品(如《近代画家》)中一脉相承的对美感的关注,以及作者本人的说明,都提示着从性别之外的角度解读文本...

  • 毕晓普诗歌中同性情感的“中介性”研究

    作者:张跃军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立足于德里达和西苏的“中介”理论,并参照拉康和美国女同性恋诗人里奇的观点,从毕晓普的《组诗四首》等作品入手,解读其对同性情感的表现。该类作品中主人公的性别常难以界定,但通过特定意象清晰有力地表达同性情爱,同时由于大量使用譬喻与象征,该表达又是抽象和艺术的,甚至是唯美的,表现了诗中人物的“中介”状态,并借此传达出诗人对于情...

  • 折翅的自由——拜厄特《巴别塔》对自由乌托邦的批判

    作者:杨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拜厄特在《巴别塔》中以圣经故事里的巴别塔为核心意象,将其变形新编为文中文《胡言塔》里的布吕亚德塔,通过书写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一帮自由主义者企图创建一个言论与生活自由、身体解放、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乌托邦乐园,却最终将其演变为成就个人私欲而摧毁他人爱欲、毫无言论自由却又随心所欲、性欲泛滥、暴力残酷的人间巴比伦城的故事,深刻批判...

  • 从《芒博琼博》探析里德笔下的戏仿

    作者:庞好农 刊期:2017年第01期

    里德把《芒博琼博》撰写成一部后现代试验小说。他采用妙趣横生的笔触,解构西方文明,揭示了异质建构、历史人物、黑人魂与各类戏仿之间的内在关联。图形拼贴性、意识流淌性和学术严谨性促使了文本形式与异质建构的有机结合。里德以戏说的方式刻画了古埃及人物、古希腊人物和现代史人物,把“真实的历史”和“作家想象”相糅合。吉斯·格鲁的传播路...

  • 论《动物园的故事》中的男性气质问题

    作者:袁家丽 刊期:2017年第01期

    《动物园的故事》是爱德华·阿尔比的首部独幕剧,剧中的“动物园”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全景式写照。该剧通过塑造两个阶级身份和性属身份对立的男性气质形象,将主流文化所称颂的理想男性形象置于“他者”的审视与质询之中,揭露了中产阶级的自鸣得意和因循守旧,同时映射出纽约大都市的牢笼形象以及消费社会对人的囚禁和异化,亦揭示了支配性男性气质在...

  • 论丽塔·达夫诗歌中“博物馆”的文化隐喻功能

    作者:王卓 刊期:2017年第01期

    “博物馆”这个时空交错的文化空间吸引了众多英美诗人的目光。然而就“博物馆”这一意象所承载的文化重量而言,美国黑人女诗人丽塔·达夫的诗集《博物馆》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在这部诗集和此后以该意象为中心创作的诗歌中,“博物馆”以特有的文化承载量,转化成为她阐释历史观、种族观和美学观的文化隐喻。

  • 美国亚当的田园主义情怀——读解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美国民族神话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孙璐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菲利普·罗斯1997年出版的《美国牧歌》中,“美国亚当”和“美国田园主义”的民族神话是贯穿小说文本内外的重要纽带。通过聚焦一位犹太裔“美国亚当”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的家庭悲剧,小说讲述了亚当“纯真”的丧失和成熟,田园理想的破灭与坚守,以及美国田园主义情怀对现实的反思和改良意义。同时,小说以哀婉的笔调,冷静地审视了美国“大熔炉”...

  • “时空旅行”、解构“时空旅行”与创伤叙事的互文性建构——论库尔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

    作者:田俊武 刊期:2017年第01期

    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表面上看是一部“时空旅行”小说,讲述主人公毕利·皮尔格利姆在过去、现在和541号大众星之间的旅行。但是,通过元小说和互文性叙事策略,作家实际上也同时解构了毕利的“时空旅行”,使之成为主人公精神错乱的表征。通过这种建构和解构主人公“时空旅行”的过程,作家试图表现创伤、反战和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等主题。

  • 斯帕克《精修学校》的元小说策略

    作者:戴鸿斌 刊期:2017年第01期

    缪里尔·斯帕克的收官之作《精修学校》为她的创作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其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它集众家之长的元小说策略,表现为“小说中的小说”套盒叙事、小说虚构性的呈现、小说中谈论小说理论以及跨体裁文本和互文性等四个层面。斯帕克凭借这部完美之作为当代英国小说注入新的活力,再次赢得读者与学界的瞩目和尊重。它雄辩地证明,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