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外博士论文

国外博士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7:08

国外博士论文

国外博士论文第1篇

 

一、环境法博士生培养之特点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的培养要求。比如本科生的阶段,应当主要强调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硕士生的阶段,应当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在博士生的阶段,学生一般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群体,除了需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外,培养其学术科研能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环境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二级学科,其博士生培养相对于法学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也具有以上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性 ——必须紧密结合实践,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法博士的培养,要兼顾“理论”与“实践”。这就决定了环境法学博士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

 

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已有二十年,但整体效果仍不理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历次全国法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是国内较早设立环境法博士点的法学院系,因此通过对其培养方案进行考察、反思,将有利于提供普遍性的借鉴。

 

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每个招生年度都会出台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笔者在2010年9月入学时,也收到了学院教务下发的《法学院2010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含环境法的具体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笔者入学前、后年的方案相比,在细节上或有区别,但大体保持了稳定。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共分十一项,它们分别是: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及主要培养环节学习进度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格考试;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和学术: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这十一项中,除了“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等目标性、概括性规定外,其余项分别以强制、非强制要求两种方式,对环境法博士生的课内、课外培养进行了规定。

 

根据以上培养方案的规定,一个已正式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一般来说需要在3年内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任务—— 其中第一学年需要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之初,在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后,教研室会组织论文开题,之后博士生即进入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过程;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环境法教研室将组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工作,博士生将根据“预答辩”中老师所指出的问题,继续完善博士论文,并预备第二学期5月份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如顺利通过答辩,则将获授博士学位。

 

上述3学年的安排可谓紧凑。在此期间,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除了必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外,还应当修满包括公共课、方法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在内的23个课程学分并通过考核,应当在学校承认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至少2篇的学术论文,并应当通过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将无法顺利毕业。除了这些强制性规定外,环境法的博士生还可以进行许多自主学习安排,比如积极争取国外联合培养机会、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自主申请学校研究课题、努力发表更多学术论文,等等。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区分课内、课外,区分强制、非强制,因此博士生的最终培养质量,一方面固然与培养方案有莫大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博士生在培养方案“管辖”之外的个人能动性密切相关。

 

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博士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掌握本学科领域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这一目标囊括了政治、道德、专业素养等全面的要求。虽然尚难看出这一目标是否能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跻身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的自身定位相符,但可否实现这一目标,却是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的首要依据。

 

从整个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形式和程序均规范、完整,对于3年的学习期而言,它强制要求的任务量适中,而培养内容也体现了较高的针对性,比如要求完成的23个课程学分中,环境法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文献研读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能源法等专业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给专门教授环境法专业知识提供了较大空间,体现了将培养重点集中于环境法的“专业性”要求。如果能严格按照该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任务,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环境法博士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培养目标。

 

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笔者认为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在教育部2004、2009年两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应是“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但是从培养方案本身,尚难看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比如除了通过论文答辩外,博士生只需要修满学分、发表2篇论文、通过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即可顺利毕业,这相对于更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兄弟院校,可能还是宽松的。

 

2.专业课程设计有待优化。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的博士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包括环境法方法论、环境法学主文献研读、环境法学前沿、法学方法论、法学前沿等,它们涵盖了方法、文献、前沿课几大类,因此结构安排基本合理。但是目前这些课程的功效并不明显,比如其中的方法课,由学院开设的“法学方法论”主要由本院各学科教授进行“讲座”式大课教学,而“环境法方法论”的授课体系也尚未成熟,博士生其实很难从这些课中领会一套明晰、行之有效的研究 “方法”;此外专业文献课对基础、经典文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其实不利于扎实学科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培养针对性,有必要优化课程设计。

 

3.“教学相长”的格局仍未形成。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博导、一位硕导。虽然教师人数少,但却需要同时为本科、硕士、博士生开课,此外还必须指导学生论文等等,可谓任务繁重。但是如果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确实不利于老师们更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学、科研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们更好地从老师长年的科研沉淀中充分汲取知识精华。因此确实有必要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4.培养及考核机制仍流于形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进行强制要求并直接干预的有三个事项——修满课程学分、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其实鲜有学生因未修满学分、未通过资格考试而无法毕业,因此这两个机制恐有“流于形式”之嫌。较有实质意义的考核机制其实是论文答辩,但由于论文答辩已到培养“末端”环节,万一学生无法顺利通过答辩,那么学院即便想再加大培养力度,也已经有些“于事无补”。因此如果学生培养质量不佳,那么培养及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5.自主学习的引导机制仍然不足。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固然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学院的考核机制密不可分,但在3年时间里,毕竟仍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与每个学生的自觉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学习氛围有关系。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中,在强制考核机制之外,对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引导学生们“勤学、好学”的良好学风的生成,其实关注不够。这必然直接影响大环境中学生们的求学状态以及最终的培养质量。

 

以上问题如不解决,固然可能无碍于方案“目标”之实现,也无碍于博士生们顺利毕业,但如果要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必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四、如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近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改革,比如限制招生人数、限制在职人数、更注重考生综合科研能力等。相信这些举措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为了更具针对性地应对分析指出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质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除了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外,更在一些重要培养及考核机制上“流于形式”。因此,形式规范固然需要继续坚持,但在此前提下,仍然需要注重培养品质。真正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可能并非在于是否修满学分、是否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是否记诵了更多知识点,而主要在于是否开拓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是否在学风做派上更为严谨和扎实、是否提高了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如果答案为“否”,那么就无异于是在“低水平重复”前阶段教育。因此,在继续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应当更为注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更好地结合。针对目前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改革目前法学院内的“讲座式”大课教学(尤其是方法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小班,由多位较为固定老师分班讲授,再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授课班级;此外环境法各专业课也可以继续优化,方法课的授课体系应当更为成熟,并真正能够将老师们多年的科研经验传授给博士生,此外环境法主文献课应注重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以及 “分析、利用材料”的能力,而非仅仅开阔视野。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考虑在专业内、兄弟院校之间开展“环境法博士生沙龙”等活动,努力培育优良学风以带动博士生的学习质量。

 

3.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科研参与度。从各方面考虑,如果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就有必要考虑减轻教师负担。由于笔者硕士阶段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因此发现博士生与硕士生,甚至与本科生的课程之间多有交叉,因此对于一些较为灵活的课程,比如热点前沿课,其实可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统一开设,在强调博士生主导、主动的前提下,一个班里既可以有博士生,也可以有硕士、本科生,思维灵活的本科生、具有专业基础的硕士生、需要追求精专的博士生之间,完全可以互动、互助,也可以避免因为授课重叠而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但是除了前沿课之外,基础理论课、文献课等“精专”课程,仍然应当坚持博士小班授课,在这些课程中,要强调博士生的参与程度,比如要求开展专题研讨、专题演讲等等。如此,才可以使“教、学”都更精炼、更分层次、更灵活。

 

五、结语——关于完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启示

 

以上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所做的评介,难免不全面、不深入。但是该方案存在的优缺点,能折射出当前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唯有继续立足于环境法学科的特性,继续在各环境法博士点培养方案中贯彻质量要求、促进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促进“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方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环境法博士培养的质量。

国外博士论文第2篇

〔关键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

博士学位论文是大学或其他学位授予机构要求为取得博士学位者必须提供的研究成果,经学位审查合格,具有较高的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代表着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前沿研究水平,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许多国家的综合性国家图书馆对学位论文进行了收藏。本文将介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收藏及利用情况。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简称“国会馆”)的博士论文收藏范围包括日本国内和国外两种。

1 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日本的缴纳制度为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1948年,日本颁布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法》(昭和23年法律第5号)第十章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和独立行政法人等有义务将图书、地图、小册子、期刊、乐谱、电影文件、以印刷或其他方式复制的文件及图像、留声机用的唱片、以电、磁等介质记录的人的知觉所不能感知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程序等缴送国会馆。该制度一方面保证了国会馆能够更直接地对缴送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为缴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缴送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日本的《学位规则》(昭和28年(即1954年)4月1日文部省第9号)第九条中规定: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必须在获得学位授予一年之内,将论文印刷发表。大部分博士学位授予人都选择了将自己论文由学校统一送到日本国会馆的方式来发表。

以上的两种制度规定为国会馆能够较好地开展博士论文收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国内博士学位论文收藏情况

国内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始于1923年(大正12年)9月,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大学每年送至国会馆的论文大约有18 000种。截止2011年11月,收藏数量达到542 532种,主要存放于关西馆。

研究人员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们的学位论文未必能及时送至国会馆并提供阅览。短的话需要半年,长的则多达3年。逐年收集率的比例变化如下:

当年收集的论文占学位授予的59%,第2年约83%,第3年约90%,第4年约93%,第5年约94%,第6年约95%,第7年约96%(调查对象年限为1995-2002年间)。

据国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海外留学生在获得学位后,由于个人原因返回原国,未能将论文上缴学校,这是造成论文无法百分百收全的主要原因。大学在每年送交论文时会同时送交学位授予人名单,采访人员通过核查名单,及时与学校联系,对遗漏论文进行催缴。

目前,国会馆对日本国内博士论文的收藏,主要是纸质收藏,电子论文的收藏工作尚未开展。在保存方面,国会馆计划在2010年对1991-2001年间的大约为140 000种博士论文进行影像保存处理。在此之前尚未从事过影像化或数字化的保存处理。

3 国外论文的收藏情况

在对国外论文的收藏上,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的收藏有所不同。论文也收藏于关西馆。

3.1 自然科学类论文

1950年,国会馆开始收集西方欧美国家科研方面的博士论文。论文形态包括纸质、缩微胶卷及缩微胶片等。

3.1.1 北美地区(美国为主,也包括加拿大)

ProQuest几乎收集了北美所有高校的博士论文。除了麻省理工学院(MIT)1959-2007年间的博士论文,以及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1958-1962年间的博士论文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获得以外,1958年以来,国会馆对北美地区的论文收藏,主要从通过ProQuest购买获得的。到2008年10为止,数量约为385 000种。

通过ProQuest获得的博士论文,在不同时期,国会馆选择收藏的研究领域也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此外,论文形态也有变化,在1976年以前多为缩微胶卷,在1977年以后多为缩微胶片。

MIT的论文收藏数量约为17 900种,论文研究领域的收藏情况如表2:

1963年以后,在收藏领域方面,Caltech与北美其他大学的情况大致相同。

3.1.2 欧洲地区

国会馆对欧洲地区的科技类博士论文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国立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的国际交换获取。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以及瑞典等国家的博士论文主要是通过购买、捐赠和国际交换的方式获得。但不同的国家和学院,在不同时期内,所藏论文的研究领域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所藏情况如表3所示:

3.2 人文社科类论文

人文社科类论文主要是通过ProQues获得,研究主题都与日本相关,收藏于东京本馆。

日本被占领时期的博士论文(学位授予年代:1950-1970年间)。该部分论文主要是美国在占领日本时期对日本的研究,共有77种,存放于东京本馆的资料室,公开提供阅览。

此外,1983年后,国会馆还从ProQuest选择了部分研究主题与日本相关的论文进行收藏。每年的收藏量约为200种。收藏形式有纸质和胶片(主要集中在1995-1998年间)两种。

4 学位论文的目录组织

国会馆采用JPAN/MARK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编目著录共有24项,包括索书号、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片假名标注、著者、出版者、出版年、状态(册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的片假名标注、学位授予院校代码、学位论文编号、学位授予具体日期(日本纪年方式)、学位授予年代(西历纪年方式)、授予学位类别、作者条目(可通过作者名称进行链接式检索,并在作者名后注有作者片假名读音)、NDLC(national diet library catalog的缩写,即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类表,其后内容表示该论文的分类号)、语言种类代码、物理属性代码、出版国别、西历纪年、最终校对日期、最终更新日期、文献ID等等。和普通图书相比,学位论文的编目格式较为简单,不包括分类和主题词编目。

5 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复制

5.1 论文检索

首先来看国内论文的检索和馆藏位置。国内论文和科技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关西馆,人文社科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东京本馆。1923-1964年间的国内论文需要通过关西馆的综合阅览室的检索目录检索,1965年以后的则可通过NDL-OPAC进行检索。

欧美论文在检索时,不能直接利用NDL-OPAC进行检索,要先通过Dissertation Express查找Order No.。可利用题名、作者名等信息进行检索,检索到目标论文后,记录下Order No.,然后再利用Order No.在NDL-OPAC进行检索,从而确定论文所在位置。

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中,日本被占领时期的论文也不能通过NDL-OPAC查找,需要在东京本馆的资料阅览室直接阅览。1983-1995年间以及1998年以后的论文都可以通过NDL-OPAC查找。而1995-1998年间的论文则需要先查询Order No.,然后交由相关阅览室负责查找。

由于博士论文不提供外借服务,所以读者只可以在关西馆和东京本馆内阅览。

5.2 学位论文的复制服务

关于馆藏文献的复制,依据《著作权法》、《国立国会图书馆资料利用规则》以及《东京本馆、关西馆以及国际儿童图书馆复制服务制度》,在不损害著作权利益的前提下,国会馆做了以下规定:

(1)对馆藏资料的复制,仅限于以调查研究为目的;

(2)只能复制资料的一部分(按规定复制内容不得超过每种文献的一半),每人限复制一种文献。读者可以复印半册论文(例如一种论文包括主论文・副论文・参考文献等多个组成部分的话,可以分别复制各部分内容的一半)。如果想要全文复杂的话,则需要得到论文作者或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复制形式有许多种,包括电子复制、缩微影像电子化、缩微胶片电子化以及电子信息打印复制等等。

6 总 结

国会馆作为日本统一负责收藏博士论文的机构,自1923年起至今坚持了88年,收藏范围不仅包括日本国内的博士论文,还包括大量欧美科技类论文和研究日本学的人文社科类论文,从量和范围来看,可以说非常丰富,这不仅具有宝贵的收藏意义,也为读者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关于研究日本学论文的特殊选藏,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关注国外博士论文对本国文化方面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国外如何看待本国的一面窗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国会馆也是日本惟一一家统一收藏论文的机构,从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不存在多个机构重复建设,节省了资源。此外,无限制的阅读浏览服务与有限制的复制服务,一方面为知识的交流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保护了作者本身的著作权。希望国会馆在学位论文的收藏与利用上能够更大发展,为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瑜,冷熠,罗栋.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缴送管理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1,(1):70-72.

[2]国内博士论文(抄)[OL].http:∥rnavi.ndl.go.jp/research_guide/entry/theme-honbun-100044.php,2011-11-17.

国外博士论文第3篇

    年终总结(43)过去一年的成绩(26)下一年的任务(17)过去一年的成绩(26)学科建设(5)教学(8)科研(4)学术交流(4)其他(5)学科建设(5)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教学(8)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XX级博士生26人、XX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科研(4)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学术交流(4)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其他(5)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下一年的工作(17)学科建设(6)教学(2)科研(4)学术交流(2)其他(3)学科建设(6)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教学(2)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科研(4)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学术交流(2)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其他(3)启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对外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学术影响考虑引进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1-2名正在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争取早日毕业,并晋升高一级职称

国外博士论文第4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改革;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34-03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博士研究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储备量,已深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各高校建立高水平的学科建设,甚至从某些角度能够充分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博士研究生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我国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向都非常重视。然而,随着博士研究生入学数量上的逐年增多,伴随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此,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在此,笔者根据目前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1.加大课程设置弹性。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调查研究,作者发现,目前我国各所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一个通病,就是过分督促学生在第一学年投入到基础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在科研学习方面的动手能力。大多院校在学科考核方面要求相当严格,学科总成绩在第一年的奖学金评选中所占比率也比较高。这种教育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博士研究生打好专业基础知识,避免在今后的科研中为了简单的基础问题浪费时间。相反的,学生容易在第一年的学习中不能轻松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做准备,处于盲目被动的境遇。故作者提出要使博士生的课程确定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专业课程与科学研究起到互相辅助的作用,从而增强课程的实用价值。具体方法列举如下:首先,在学生入校不久,就由导师和学生商定研究课题,根据课题,在导师的帮助下,选择与课题相关的课程,避免课程选择的盲目性;其次,延长课程学习的时间。保证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博士论文完成时间的互补,充分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2.开展有效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发达国家博士培养的研究发现,很多优秀院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大都设置了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基础理论课等,这些课程综合起来看都非常全面。而他们对于选修课尤为重视,选修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另一方面是研究生方向课程。而我国很多院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虽然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交叉学科,但是大多忽略了其重要性。所以,作者提出,要在交叉学科上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充分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和相关技术,才能把握临近学科的优秀成果,进而在学术思想、科研创新上形成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3.改革英语课程,增强英语实用性。当前,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公用语言,尤其是在学术交流方面更为突出。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造诣,提高英语的实用性不容忽视。在我国,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博士生的英语培养,设立了很多诸如写作、阅读、听、说、写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用以在学术性的国际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做准备。然而,对英语的实用性不太重视的高校还是有很多的,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要增强英语课程实用性,将英语充分应用到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具体建议如下:首先,要在授课形式上进行改革,将传统的英语授课形式转变为以配合学术科研为目标,尽量提供条件,使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由有资历的外国教师承担;其次,改变传统的语法、阅读的训练,提供良好的外国文化环境,提高博士研究生对英语的适应能力;最后,充分分配好中国外语老师与国外教师的工作,使他们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用性英语的学习中充分配合,为博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研究提供有效帮助。

二、培养高素质的博导队伍

1.更新导师的教育观念。纵观21世纪博士教育的队伍现状,高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迫在眉睫。博士生导师作为未来高精尖人才的领路人,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和人才观是博士生导师目前最应该做的。把培养专业能人的教育观转变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机械的传承教育观转变成创造性教育观;把纯粹性的教育观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等。

2.打破博导终身制,实施严格淘汰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博导体系中始终存在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博导终身制。很多博士生导师虚有其名,使优秀博士生在科研方面找不到捷径。目前,在国际背景下,打破博导终身制已经在我国很多高校开始实施,以东南大学为首的高校开始摆脱行政化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和淘汰制度,使优秀导师的学术得以发挥。故,作者提出,各高校要改革博导终身制,严格实施淘汰制度,以确保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完善院校的博导队伍。

3.扩大完善博士生导师选拔制度。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逐年增多,针对博士研究生教育问题,博士生导师也需要经过多重筛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于一些虚有其名的博士生导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相应的淘汰,还不能有效地引进优秀人才为院校培养博士研究生提供帮助,博士生导师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极大地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的质量。所以,经过对国内外优秀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调查,作者提出,各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切实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在稳定现有师资队伍的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培养出年轻有为的博士生导师;严格完善对入校老师的考察,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都要由学校资历很高的教授队伍来决定其留校机会。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宽松、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有益于创造力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对博士研究生都实行导师责任制,每个博士研究生都配一个导师,这样就容易造成博士研究生思维不够灵活,消息不够畅通,只能够从一位导师身上汲取经验,而不能博采众家之所长,容易导致博士生缺乏创新思维。因此,导师要定期组织会议,引导博士生进行学术思想交流,鼓励博士研究生提出新的想法,共同探讨,加强博士生在创新思维上的训练。此外,学校还要为博士研究生大力提供机会,使博士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中,以便使博士研究生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并从中找到科研的新思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学校还要为博士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尤其是在科研的硬件上加大投资力度。

2.加强多样化的科研奖励。对于博士研究生有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是很多博士研究生都处于适婚年龄或者都已经成家,尤其对于全日制的博士来说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压力随之而来。高校应该在科研方面给予多样化的奖励津贴,来解决博士研究生的后顾之忧。为了促进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添加科技创新奖等也是非常有效的。当然,加大奖金额度也不容忽视。

四、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

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观念。有数字显示,2013年以来国内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通过率非常低,缺乏创新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提上日程。学校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的学术活动,可以设立讨论专题,让不同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在一起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交叉学科协作能力。再者,可以让学生尽早确定课题,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把学生个人品行、学习动机列入考核内容。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并不完善,仅仅通过笔试和复式两方面对专业知识的考核来录取学生是非常普遍的,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品行以及学习动机,这样就导致博士研究生仅仅是学习的机器,而在个人品行和学习动机方面有很大的缺陷,直接冲击博士研究生的质量。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等学府招生方法,在入学之初就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自述,并由招考老师综合参考学生的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等方面,在一个比较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完成面试。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动机、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来判断考生的处世态度、心理健康、学习动机等等,综合考试成绩来确保考生质量。

3.严格淘汰机制。在我国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率很低。究其原因,就是博士研究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博士论文的创新性不够。针对这个问题,为保证博士研究生的质量,就要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对于理论考试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不合格者,就要严格淘汰,取消其入学资格;对于博士论文质量不合格者,则给予有限时间修改,若仍不合格,则不予答辩机会;论文不合格,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只给予两年的延长时间,超过两年的,则不授予博士学位。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严格的淘汰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督促博士生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以最快的速度得出成果,并在规定年限内顺利毕业,是博士研究生高质量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周孜,武晓维,李勇.日本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特色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2]朱时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3]吴荣超,汪馨兰.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与构想[J].今日湖北理论报,2007,(5).

[4]谭志敏,刘社欣.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3).

国外博士论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博士教育;规范管理;特点;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而设置的,是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对提升学校专业学位办学层次、完善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这种新型的专业学位类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试图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培养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培养单位来说,规范管理主要是在工程博士教育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学院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针对工程博士教育的特殊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博士的教育质量。

(一)从学术方面到实际应用能力,明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

知识方面:应该具备机械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能力方面:要具有科技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对新技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引领企业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中不断前进,持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素质方面:具有相对专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团结并能领导企业的研发团队,实现企业的组织创新;具有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改革能力。

成果方面: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从硬件到软件,注重导师团队的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5个部级研究平台;拥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部级基础教学平台;拥有2个部级教学团队和拥有机械基础课程实验中心、机械学科专业课程实验中心、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综合实验中心等3个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除此之外,学院教师队伍中有20多人次分别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重点项目负责人、重大专项负责人。学院专门从这些专业教师中选聘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教授、博导担任工程博士的导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环境,学院都为工程博士的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二、探索建立适应工程博士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担负着夯实基础、拓宽视野的重要作用,是博士生进行后续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院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设计了个性化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学院为此特开设了以下学位要求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现代设计学、现代优化方法及应用、计算制造工程学、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学生在其课程学习期间, 除校级公共必修课程与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外,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学院设置的学科课程中选修2~3门专业课程进行学习。

依托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等国家重大专项招收的先进制造工程领域工程博士生,必须实质性地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是为了服务国家重大专项需求。学院专门为工程博士开设了《先进制造工程学》课程,该课程强调信息学科与传统机械制造学科的融合,要求教师以精密技术和自动化为核心,以制造学科为基础,以数字化装备、汽车工业及信息产业为支撑, 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在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及教学, 并要求逐步加大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比重。典型科研案例讲座关键在于注重学科交叉,着眼于科研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拓展, 这种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博士课程中广泛采用, 并已证明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工程博士生的综合科研素质。特色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不仅涵盖了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领域,而且依托学院在机械制造学科发展上的经验和探索,凝炼了众多学科专业博士生导师多年科研成果和学科经验,使得该课程成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习逐步向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转化的桥梁。

工程博士各专题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变化的,具体内容由各授课教师策划。近年来,数字制造及微纳制造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领域的热门,这在授课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学院在《先进制造工程学》博士生专业课程中设置的专题讲座有:数字化制造与智能控制类专题讲座、微纳制造类专题讲座、其它先进制造类专题讲座。这些学术专题讲座主要突出一个“新”字,包括本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学科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或前沿性问题的新发现、新学说,以及教师本人的最新科研进展。该课程对学生专业领域创新思维培养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由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因此与学历博士生相比,工程博士的课程体系还专门增加了15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其中,专业课程实习实践4个学分、专业设计3个学分、工业实习8个学分。为工程博士量身定置的实践环节学习年限要求不少于3年,单从时间上看,这在工程博士培养年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凸显出工程博士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拔高。

三、严把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关

工程博士的培养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由双方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与学历博士相比,工程博士更注重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是这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且最能反映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学院拟从以下3个方面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课程学习阶段后期或结束时启动。校、企导师组根据学员的自身条件、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学生在对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导师及来自企业的专家进行审议,重点考察学员拟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是否有可能达到机械工程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准。

(二)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论文中期考核安排在开题报告后约一年左右进行。学员根据论文研究进展完成如下内容的考核报告: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分析、拟作调整的内容及方案、工作计划调整等等。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对论文研究范畴作适当调整或补充,凡对开题报告内容不存在颠覆性的改变,则可继续论文研究工作,否则应重新开题。

(三)学位论文的评审

为了保证和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从1999年开始就在院系一级试行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制度。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指的是评阅人、论文作者及与作者相关的一些信息均予以匿名,然后在博士学位论文正式提交审核之前,所在学院的研究生主管部门对论文所做的最后一次把关。多年的探索充分证明了推行双盲预审制度确实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起到了非常有效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院决定沿用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制度来控制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

四、结语

与学历博士相比,工程博士的答辩增加了论文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博士最后答辩管理的监控力度。总之,学院从工程博士的招生到培养以及最后的学位授予,都建立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质量保障管理条例。尽管如此,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亟待提高与完善,以便工程博士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宜.《先进制造工程学》博士生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5).

[2]范巍.中国博士发展质量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

[3]程宜.博士学位论文盲预审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 2009,(1).

国外博士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国外博士论文第7篇

关键词:美国博士生 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 培养机构 培养规模 教育质量

虽然现代意义的博士生教育诞生于德国,但二战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后来居上取代了德国的榜首位置,这与美国人长期以来笃信教育的威力不无相关,他们始终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关键,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休戚相关。美国博士生教育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培养体系,成为美国教育的精华。

一、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社会一向推崇开拓创新,在博士生教育上,亦恪守“富于敢闯敢干精神”人才的造就。博士生培养计划是为有志于终身探求知识的学生设立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生培养计划着重于加大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能自由地探索问题和发表意见,对知识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博士生培养的基本原则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专业领域内的文献,用恰当的原理和方法去认识、评估、说明学科前沿的争论焦点和所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初始美国博士生的培养形成了两种目标:一种是培养教师和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人才,另一种是培养应用研究人才。这两种不同方向的目标在美国博士生教育中并存,形成了美国特色的博士生教育,即“学术兼顾”。各大学培养的总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通过三方面落实:第一、掌握一种或多种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二、培养必需的研究技能和(或)应用技能。第三、培养有效的教学技能。

1993年,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提出了引导博士生教育的新世纪国家科学目标:(1)在所有研究领域,美国都要处在领导地位。这一目标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教育——只有在世界顶尖级学者的指导下,才能使美国大学生将来也成为领袖人才,才能拓展和应用前沿知识;人员——保持领域优越性是吸引有潜力的年轻学生加入并能保证优越性继续的最好方式。(2)在有选择的领域,美国要保持明显的领先地位,所选学科应与国家目标紧密相关。(3)在技术落后的非技术领域,美国放弃其领导地位。在论及研究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国家科学技术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支持,具有明确教育成分的研究对国家目标的贡献远远大于独立于教育之外的研究。在评估研究的功绩时,它的教育成份应该有明晰的标准,体现出国家科学目标的实现与博士生培养目标之间的密切程度。

二、美国博士学位类别

美国博士生培养,目前主要以授予传统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大类博士学位为主,是代表最高正规学位资历的学术研究型学位,此外还有职业博士学位和名誉博士学位。

传统研究型博士以高深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是美国最普遍的研究型博士学位,适用于绝大部分学科(如理学、农学、医疗卫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学六大类)。目前,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在名称上有一定的变化,分为哲学博士(PhD)和科学博士(DSc)。在授予人数上,传统研究型博士是博士学位授予的主体,1998年全美授予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的人数约占全部研究型博士学位人数的92%。

应用研究型博士主要指向应用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博士(Ed.D.)、法学博士(L.Sc.D.)、公共卫生博士(D.P.H.)、工程博士(D.Eng.)等近50种类型,与传统研究型博士享有相等的声誉。学科群包括应用科学、科学与健康、社会工作、神学、教育学、现代语言学等。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的授予数量相对较少,1998年只占美国年授予博士学位总数的8%左右。

职业博士学位也称一级职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 degree),这一类型并不是真正的博士学位层次,而只是借用“doctorate”之名,实质上是取得某种职业资格的基本学位要求,代表的是最高层次的职业水平而非学术水平。职业博士学位与研究型博士学位之间是平行的,其培养目标不是定向学术研究,而是指向一定课程学习之后的职业实践,职业博士学位只在某些特定领域授予,如医疗按摩术、法律、医学、视力测定、疗骨术、制药学、足疗术、神学、兽医学等。

名誉博士(Honorary doctorate)通常授予成就显著和热心公共事业的人,如国会议员、政界要人、著名的科学家、著名演员等,有的私立学院常常将名誉学位授予那些捐赠或代为筹集大量资金的商人和一贯支持学校的宗教团体的牧师。美国大学不会把正式学位当作名誉学位授予,反过来,也不会把名誉学位当作正式学位授予。

根据美国中学后教育数据系统综合调查组对“博士学位”的定义,美国博士学位只认可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和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不计入正规博士学位之列。因此,美国有关博士数据统计均不包括第一专业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

三、美国博士生培养机构

美国博士生教育与其主要培养机构——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根据美国2000版《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博士培养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博士/研究型大学-E类(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Extensive)”。这类院校要求至少在15个学科每年至少授予50个博士学位,在众多学位领域内提供高级培训。另一类为“博士/研究型大学-I类(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Intensive)”,这类院校必须至少在3个学科领域每年至少授予10个博士学位或在所有学科领域授予20个博士学位,在相对较少的尖端学科领域内提供高级培训。2002-03学年,美国高等院校总数为3796所,而博士/研究型大学261所,其中E类152所,I类109所。博士/研究型大学授予了绝大多数博士学位。据统计,2003年107所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占了总量75%,其中49所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占了总量的50%,此外,还有一些高校也获准授予至少一个以上的博士学位(例如2003年,硕士学位授予院校I类-Roosevelt U.授予6位博士,学士学位授予院校-Smith C.授予4位博士,专门学院-Hebrew Union C.授予1位,这几类院校共计约162所),但其博士学位授予量不到总量的3%。

四、美国博士生培养规模

2001-02学年,美国授予博士学位44160人,其中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物理、工程学科授予的博士学位数最多,并计划从2003-13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从4.33万缓慢增长至4.73万左右,博士生培养规模趋于稳定。

虽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未来的十年间,美国博士生培养规模趋于稳定,但学科之间却在不断发生着微小的调整与变化,2002-03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学科群依次为:生命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物理和数学、人文科学、工程等。其中生命科学成为博士学位数授予最多的领域,与1998年相比,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数略有2%左右的下降,但物理学、工程、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分别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1.6%、-11.1%、-4.5%),而教育和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数较五年前略有上升(0.9%和0.7%)。

五、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

1、高质量教育在人才培养及其成果的国际比较中最为突出

美国博士生教育无论是培养数量还是教育质量都雄居全球榜首。仅从培养机构实力和人才成就实力的国际比较来看,在2004年泰晤士高教增刊的全球最新大学排名中,前10名美国占7所;前20名中美国占11所;前50名中美国占20所,前100名中美国占35所。这些名校都是在美国市场竞争机制中靠教育质量取胜的博士/研究型大学,其科研能力和博士生培养量均无可匹敌。据美国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AUTM)统计,自1980年美国颁布支持科技成果转让的《贝都法》以来,大学技术转让为全国经济作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每年提供25万个就业机会,市场上超过1000种产品来自大学科研成果。而人才成就的实力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体现创新能力的诺贝尔奖。据2004年最新统计,美国有12所大学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数达189人次。从1901-2004年,在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及经济学领域,557人次获奖者中美国占了252人次,占自然科学及经济学领域的45.24%,平均有83.73%的获奖学者具有博士学位,特别是在经济、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博士学位者高达94%以上,其人才优势远远胜于其他国家,2000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数占传统毕业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为1.2%,每百万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3676,充分体现了美国博士人才的雄厚实力。

2、高质量教育的机制保障

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持较高的水平虽有多方面的成因,如多元文化观念的历史沉淀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探究指导、大学鼓励自由、创新、诚信的学术气氛等,但纵观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断发展而后来居上的美国博士生教育之所以拥有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体系,拥有一大批能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博士生培养模式能对世界各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了经济、科技、文化、生源优势、学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外,最关键是形成了成熟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外部环境中,自由、自主、竞争的办学机制促使各大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美国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办学自由,美国高校从学校宏观战略计划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细节的安排,从课程计划的制定到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都有不受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干预的自主权。市场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教师、经费而竞争,即存在着对消费者市场的竞争、对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对教育科研经费的市场竞争;联邦政府本着“卓越质量原则”,在政策与科研经费上的支持确保了博士生教育及其科学研究更多地与国家的需要和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博士生教育成为实现国家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非官方机构的质量评估不仅为求学的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判断与选择指数,同时,也促使各大学客观地审视自身的培养质量和声誉地位,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如专业认可协会和地区性认可协会等机构对大学或学院整体资格的认可,对专业或学科资格的认可,由若干权威性较高的民间学术机构开展问卷调查评比乃至对大学分类或排名等;研究生奖学金资助机制为博士生在校专心攻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主要有奖学金或带津帖培训、助教金或助研金、特定资助金和助学贷款三大类,并有严格申请条件和审批标准。

在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中,有广泛的招生宣传与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首先通过服务性宣传来吸引学生报考,然后通过全面性考察来择录优生;培养过程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在高水平的师资建设方面有广纳贤才的公开竞聘制度,“非升即走”的教师评聘管理制度,不留本校应届毕业生任教、避免“近亲繁殖”等不成文规定,以“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吸引人才;课程设置具有个性化与特色化,课程设置目标以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课程选择个性化,让每个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课程设置特色之一是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二是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与科研训练中注重学生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启发思维、引导讨论、锻炼能力,通过导师指点下的科研训练使学生参与研究、博采众长;有学位论文的高标准与严把关,从对学位论文的撰写从选题要求、研究计划的审核、口试(Proposal Defense)、定期汇报与指导、论文评定标准都有标准与严格的程序与步骤;培养过程还有逐级考核的淘汰机制,期间通过课程考试和博士资格考试逐层淘汰不合格的博士生,最终只有通过了学位论文评定的博士生才能被授予博士学位。

六、美国博士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博士生教育体系的优越性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我国博士生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在宏观方面,需要国家层次从几个方面创造条件:一是以市场竞争机制为主导,政策与经费的支持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主要以质量与效益为衡量指标;建立社会评价与监督机制,促使高等院校的分化,从而产生一些研究型大学;二是使这些研究型大学及其它层次的大学之间形成竞争性的相互作用模式;三是继承和发展洪堡的思想并作为大学研究生院的正统观念,以培养创造性学术人才为目标;四是利用国家各类基金直接或间接支持大学的科学研究与博士生教育。而对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来说,优秀师资是研究型大学画龙点睛之笔。

国外博士论文第8篇

一、建立竞争机制,保证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纵观博士研究生培养体制,可以发现国内普遍缺乏健全的淘汰机制,军队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也是如此。目前,军队院校的研究生能否顺利取得学位,最终都由总部进行分配工作,或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相比于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军队院校的博士研究生不需要担心因为没有拿到学位而影响找工作;此外,很多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不是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在前沿领域勇于探索,而是求稳怕难,过多地依赖导师,满足于遵循导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还有些人则急功近利,追求所谓的“短平快”,以尽早发表几篇文章、获取一纸文凭毕业作为学习期间的主要目标,以期早点分配单位。因此,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竞争机制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从博士研究生遴选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严进宽出”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来看,严格把握好“严进”关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

(1)执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制度。不管是在院校、基层部队,还是在研究所等单位,干部学历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不到高等院校深造,很快就跟不上装备和部队发展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是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军校应届学员和部队在职干部。在博士入学资格考试中考试成绩达到学校录取线,并且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中,其学术成果、科研成果以及军政素质均表现优秀,或在以前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可就读博士研究生。

(2)从硕士研究生中挑选优秀学员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刚开始的1.5年主要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基本不安排论文和研究任务,第2年进行严格的资格考核。考核通过者则直接进入3~5年完整的博士研究阶段。吸纳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进行硕博连读培养可以缩短培养周期,同时也为部队培养一支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以及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

2.从过程管理中建立博士生教育竞争机制

在培养管理过程中建立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通过设立博士生中期检查、毕业考核等环节,实行淘汰制,以保证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1)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是在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由学科专业的专家小组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检查,博士生向专家小组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和论文的阶段性成果。专家组根据博士生的汇报情况对博士生的论文进展进行检查,对论文工作中存在较严重问题者提出建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能正常进行和顺利完成。若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可对其中止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研究生更加努力地进行课题研究,并保证研究生质量要求。

(2)毕业考核。毕业考核针对即将提交毕业学位论文的博士研究生,对他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学术成果、科研情况、军人素质以及履行学校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这些考核结论作为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主要判断依据。毕业考核直接激励博士研究生在平时表现以及学术科研等方面积极进取,达到一名合格军校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二、建立激励机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原动力

1.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笔者所在院校制定了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1)设立研究生创新奖学金。对于创新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博士研究生,通过阶段性考核(一般为一个学年)可申请一定等级的创新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的金额设定为5000元,二等奖学金金额为2000元,受资助者比例一般在5%~10%。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使博士研究生自身价值体现、创新热情的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还原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特征,即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2)设立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是对二年级的博士研究生设定的,这时博士研究的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为确定资助对象,一般进行一次学术和科研能力考核。考核和选拔主要从质量和数量、参加科研情况两方面进行,根据考核结果分别给予1万~2万元的资助额度。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使研究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校园学术氛围以及科研软环境的建设,使博士研究生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优秀学员”奖励制度

优秀学员的评定依据一般是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具有相对的可度量性和可比性,每学年评定一次。研究生管理大队按比例把名额分配到各个研究生队,由研究生队干部依据学员该学年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并结合各班、各区队的推荐意见形成名单上报研究生管理大队进行表彰。同时,研究生管理大队将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学员”由大学对受表彰者推荐为“大学优秀学员标兵”,并记“三等功”一次。由于“优秀学员”的评定主要侧重于学员平时的 政治表现、军人素质以及履行规章制度等方面,学术成果和科研情况占的权重相对小,这对于那些学习和科研水平相对弱的学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

3.建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制度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的目的是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一般经过研究生申报、导师推荐、学院学术委员会评选,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定,遴选出高水平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根据论文质量分别向海军、全军推荐海军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文质量特别突出的推荐参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给予不同等级的优秀论文作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直接解决高级职称。目前,笔者所在院校已有7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其中马伟明院士和朱石坚教授各有两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三、完善竞争与激励机制的思考

1.完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研究生综合评价考核必须结合学校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符合学校和部队发展需要的考核体系。由于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在制订考评体系时要兼顾学科专业间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同时,在各种考核中都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于军校的特殊性及专业的限制,博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军人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军队院校的研究生综合考核体系中对军人素质的考核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2.完善奖学金和基金资助体系

奖学金和基金资助的评价一般包括研究生学员的学术成果、参加科研情况以及课程成绩三大方面,其中学术成果占的权重最高。在考核评定时,各专业之间奖学金金额和资助金额应兼顾专业的“冷”、“热”。如:有些专业的研究课题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没有实验数据就不可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而有些专业大多数是一些理论性研究课题,相对容易。所以,对这些不同专业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求分别给予适当的资助。

同时,评定标准要规范化。如:在评价标准上要求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见刊,对无正式CN号论文和未取得公开号的发明、专利等不得列入科研成果;对一般期刊上所的得分进行总分限制,对不同质量的论文分配不同的权值。这样既能使不同层次的成果之间在分数上拉开距离,又能凸显优秀成果,从而鼓励优秀成果的发表。此外,对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取得的成果不得列入参评内容,以确保公平公正。

从笔者所在院校目前受资助的情况来看,受资助的博士研究生都是各专业非常优秀的,受资助的比例还非常小。国外的知名大学总体来说获资助者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加大资助比例也是促进学员创新积极性的动力之源。建议学校和院系依据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进步大小以及学科专业研究的特点给予学员一定资助,进一步扩大资助面。

最后,还需明确创新奖学金、创新基金各等级之间的金额差距,这是奖学金、基金资助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激励以及资助功能的关键。金额差距过大资助功能就被弱化,而差距过小就会忽略其激励功能。

3.建立并完善导师资助体制

在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过程中,部分地方高校要求导师提供一定金额的“资源占用费”或培养费。建立导师资助制的初衷是希望导师交纳课题经费以后能对学生负起更多的责任,提出更高的科研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导师“滥招”或“招而不管”的风气。军校学员不需要缴纳学费,军队院校也没有规定导师一定要给予学员一定的资助。然而,没有导师资助单靠学校拨的培养经费显然不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现在军校导师的资助方式主要表现为一种自主行为。所以,建立以科研资助为核心的导师责任制要考虑以下几个实际情况:一是要避免导师交了培养经费后,使师生关系变为事实上的“雇佣”关系。二是要避免导师出资平均化。导师配套经费要考虑到不同学科性质的差异,制订不同的配套经费标准,基础性学科和缺乏科研课题的导师可不必交纳培养经费。总之,导师资助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导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朱爱红.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41-42.

[2]姚若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9-122.

[3]李连.院校转型下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新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