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社会科学

法律和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Law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法律和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58
总被引量:353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4.0833
  • 电信诈骗是如何“组装”的——对犯罪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的考察

    作者:孙少石 刊期:2018年第02期

    任何一起电信诈骗,都可以视为三个相对独立却又彼此协同的部分之合成:拨打诈骗电话、通讯流和资金流。但这三个部分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拨打诈骗电话与传统的犯罪组织结构类似,属于一种纪律型的组织形态。通讯流和资金流则表现出一种松散、开放、以客户为名义连接在一起的组织属性。之所以三者能够合为一体,与互联网高度相关,从中可以管窥互联网...

  • 行贿罪量刑的实证检验与反思

    作者:钱文杰 刊期:2018年第02期

    量刑整体趋轻,是我国当前行贿罪刑罚规制的基本样态。相关实证分析和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整体趋轻的刑罚规制符合刑事司法的一般理性,是与针对行贿行为的个罪评价标准相适应的。在诸如行贿数额、行贿人数、行贿次数、行贿事由、律师辩护、刑事政策和地区差异等规范化或非规范化的多元量刑影响因素的作用下,计赃量刑仍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从严从重...

  • 贿选刑事制裁的经验研究

    作者:童策 刊期:2018年第02期

    司法实践中贿选的刑事制裁存在受贿人极少定破坏选举罪,某些情形对贿选只定破坏选举罪违背充分评价原则,贿选量刑偏轻、未适用财产刑、极少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宏观上受到政法体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在微观上与刑法贿选规制的显性规定不足、行贿罪和受贿罪特殊的从宽事由有关。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

  • 教义学与刑事实践的关系——从司法解释“参照适用”切入

    作者:刘涛 刊期:2018年第02期

    实践中,刑事司法解释的'参照适用'发生在同一或相似的分则罪名之间,遵循了行为类型化解释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耦合。然而,'构成要件'类型的相似不等于具体案件之间的相似性,作为认知科学的刑法教义学无法涵盖作为规范实践的司法过程全貌。当下的刑法教义学往往将科学认知成果('刑法是什么')转化为法律的规范性主张('刑法应当是什么'),模...

  • 刑事司法中的“文化抗辩”

    作者:张剑源 刊期:2018年第02期

    文化抗辩是指特定个体在被提起刑事诉讼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抗辩以声明被告人的行为由于符合所属社群文化,乃是'事出有因',进而向法院提出无罪从轻或减轻判罚请求的一种现象。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文化抗辩'的情况并不鲜见。法官往往通过对此'文化抗辩'内容的真实性、被告人行为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关联性、被告人行为的社会危...

  • 群众路线与公安派出所的变革——一个“互动性权力”的解释

    作者:吴秋菊; 林辉煌 刊期:2018年第02期

    公安派出所的变革实践表明,基础性权力并非国家社会控制的决定性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与社会主动合作所形成的互动性权力。在治安领域,互动性权力主要体现在群众路线的运作上。集体时代的公安系统虽然基础性权力不足,但是由于群众路线的有效运作,警察的社会控制依然取得较好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基础性权力不断扩张,而互动性权力则日益式...

  • 超越直觉正义?——有关正义的实证研究评述

    作者:袁小玉; 吴乐 刊期:2018年第02期

    刑事司法与民意的关系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有探讨。刑事司法活动可能无法忽视或者回避社会大众的正义需求。社会大众对正义的感受与评价,也直接影响其对法律制度和程序的遵从。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直觉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两位代表人物——罗宾逊和泰勒的实证研究,可能为我国对此问题的探讨提供一些借鉴。事实上,国内近年来社...

  • 绩效考评对刑事程序失灵的影响

    作者:姜金良; 江厚良 刊期:2018年第02期

    司法绩效考评广泛存在且对刑事程序运行具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检察业务绩效考评使得无罪判决率一降再降,却也导致以撤回公诉代替无罪判决成为刑事司法'潜规则'。审判绩效考评中为降低'改发率',形成了案件请示制度,使'二审终审'异化'一审终审'。绩效考评导致刑事程序架构失衡、刑事程序异化和刑事程序倒流,造成了刑事程序失灵。绩效考评将裁判...

  • 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制度是如何异化的

    作者:熊德禄 刊期:2018年第02期

    立足于侦讯实践的博弈分析表明,如实回答的制度功能是一种教义学想象。如实回答制度设计没有系统斟酌制度运行的社会生活环境,制度实践的结果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呈现出与制度预期的属性反向。如实回答并不具备推进刑事诉讼活动效率的实践功能,反而异化成了强迫取证的制度根源。实践导向的司法改革进路应当从制度功能的视角,而不是法律教义学...

  • 宗嗣、香火与中国人的死刑观

    作者:尚海明 刊期:2018年第02期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形式。在祖先崇拜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并不将个人视为独立的个体,而认为个人是家族生命潮流中的一环,并形成了通过生育子孙实现家族延续的香火观念。对香火延续的追求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传统中国的法律制度设计,无论是在传统中国的婚姻家庭立法中,还是在'杀一家三人''存...

  • 死刑存废的社会科学研究述评

    作者:浦仕通 刊期:2018年第02期

    社会科学关于死刑存废争议的研究,既有为传统的讨论路径提供依据,也有另辟蹊径的成果。传统的研究进路里,法律与文学、法律经济学、法律人类学和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争论的各方用于支持自己的立场,此外,法律人类学和法律认知科学还以其研究成果为废除死刑的主张提供新的理由。综合来看,社会科学更多地作为工具为争议各方采用,而非提出独立的...

  • 对话白建军:在乎真相的法律实证

    作者:侯猛; 白建军; 程金华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一、法律研究的实证转向:'做一些留得下的东西'侯猛:欢迎白老师来参加这次对话.您不仅是全国最早在犯罪学、刑法学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也是目前国内做法律实证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通过这次对话,希望能够听到您从事法律实证研究的经历、经验以及展望。我首先很好奇您的研究转变。您所在学科是刑法学,但您最早学的是犯罪学,后来转向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