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论坛

法治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Nomocracy Forum

杂志简介:《法治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法典视域下的知识产权、实务研究、案例分析

主管单位:广州市法学会
主办单位:广州市法学会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1664
总被引量:1412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6.2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992
  • 导言

    刊期:2010年第04期

    <正>《企业破产法》施行已3年有余了。作为规范市场主体机制的破产法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破产法的成熟、完善程度是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属于市场经

  • 论我国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作者:尹正友 刊期:2010年第04期

    我国新破产法实施三周年以来的状况令人焦虑,破产案件的受理数量相对于吊销、注销的企业数量来讲是极其低微的,而且还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破产法应有的制度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概括来讲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破产程序本身的原因,二是破产程序之外的因素。破产程序之外的因素主要涉及政府和法院关系,特别是维护...

  • 浅谈法官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角色——由“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引发的思考

    作者:纪红勇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作者因审理"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引发了法官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的思考。文章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新旧破产法的对比研究,得出新破产法框架下法官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的结论。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启动原因多元、启动主体多元、重整措施多样、参与主体多元、担保物权受限、重整目的多重等破产重整程序的特征,由于破产重整制度上述在...

  • 论监管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权力及其限制

    作者:王斐民; 姬艳涛 刊期:2010年第04期

    基于负债经营的特点,银行破产的风险不可避免。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破产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对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极大限制了监管机构在整个银行破产程序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从银行监管机构的基本功能出发,并在研究和借鉴了其他国...

  • 上市公司重整中的法律难题——以华源股份重整为例

    作者:高长久; 汤征宇; 符望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建立了重整制度,而我国资本市场"壳资源"的稀缺性使上市公司频频成为重整的对象。但这一破产程序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给司法带来挑战和难题。本文借助一个实际案例,对若干法律难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上市公司重整程序启动条件与司法审查;管理人的指定问题;上市公司重整方案的设计与法院的审查;重整中的债权人及...

  • 反思与重构——新破产法视野下的债权人知情权保护

    作者:吴正绵 刊期:2010年第04期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知情权是债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债权人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债权人知情权从破产程序启动开始,一直延续至破产程序终结,它贯穿于破产程序的始终。现行《企业破产法》对债权人...

  • 从台湾破产法的修改看经认可之台湾破产裁定的效力

    作者:张自合 刊期:2010年第04期

    大陆《企业破产法》关于破产地域效力的规定已经由属地主义修改为普及主义,正在起草中的我国台湾地区"债务清理法(草案)"也拟采普及主义,其中关于承认外国破产程序效力的规定值得大陆借鉴。破产程序的认可不同于普通裁判的认可与执行,《认可规定》规定的效力机制不适用于破产裁定,需要明确经认可的台湾地区的破产程序效力原则上应以台湾地区"债...

  • 破产管理人指定之规则构建——以对某市两级法院实践模式的分析为基础

    作者:陆晓燕; 肖俊杰 刊期:2010年第04期

    新《企业破产法》明确管理人选任以法院为主体后,此项法院职权如何运行?相关规则如何构建?成为司法实务中的重大课题。由于我国的管理人制度系从国外引入,无之前的实践经验可考,有关管理人指定的立法设计也因此流于宽泛,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凌乱与失范。本文从对新法施行后某市两级法院的现行管理人指定模式及其实践效果的优劣分析入手,提出了限制...

  • 导言

    刊期:2010年第04期

    <正>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电信诈骗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影响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防治、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司法机关

  • 先刑后民原则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的困境与破解——以被害人权益保护为视角

    作者:郭天武; 陈迪 刊期:2010年第04期

    电信诈骗是近年智能化犯罪的典型代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却没能得到应有重视。电信诈骗属于刑民交叉案件,由于片面强调先刑后民原则,被害人无法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并被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之外;同时,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常常藏身境外,长期下落不明,导致刑事程序推动受阻,使被害人依附于刑事程序的权利救济更加难以实现。本...

  • 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

    作者:梁玉霞; 江洲 刊期:2010年第04期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形式,因其犯罪风险小、成本低、非法收益高而致发案率急剧上升。电信诈骗呈现犯罪组织集团化、犯罪手段智能化、作案范围跨域化等特点,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因此,要首先从源头上防范,其次是各部门联动全方位出击围剿,最后要做到依证据认定和处罚,目前特别强调通过降低立案标准、建立公安行政处罚办法进行防范...

  • 检察建议:防范电信诈骗的“重盾”

    作者:王敏 刊期: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电信诈骗越发猖獗,给民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与能力都有限。在重新审视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与防范体系时,笔者综合考查防范电信诈骗发生的要素和相关职能部门在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中的局限性,发现检察建议能够构筑针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屏障",成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重盾"。

  • 我国电信诈骗防控体系完善对策的思考

    作者:谭远林 刊期:2010年第04期

    电信诈骗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诈骗行为。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极大地侵害了公民财产权,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①本文主要通过对电信诈骗行为特征、本质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当前我国电信诈骗防控体系所存在的三大缺陷,最后提出完善电信诈骗防控体系的路径及其相应对策。

  • 侦查电信诈骗案须从革新侦查理念与机制入手——以台湾与广州警方的侦查现状的比较为视角

    作者:魏勇 刊期:2010年第04期

    新兴的电信诈骗犯罪日趋猖獗,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台湾地区警方侦查电信诈骗案件的经验与广州警方侦查、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实践,探索防控、侦查、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之最佳时机。

  •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侦办难点和对策

    作者:张璇 刊期: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但电信诈骗犯罪所具有的涉案范围广、智能化和隐蔽性强等特点,导致该类案件侦办起来存在取证难、抓捕难、协作难、追赃难和定性难等困难。本文从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与侦办难点入手,提出侦办电信诈骗犯罪的六个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