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研究

高校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11-22 11:58:51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创新模式
摘要:产教融合关注的目标是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好学生提供给行业和企业,是学校与行业企业进行的深度合作,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学校不再仅仅是教育场所,更是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能力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传授理论的同时,培养的人才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高校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校的育人模式需要可持续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的必然选择。国家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等模式,都是在做不断努力尝试,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一、高校现有主要育人模式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学校和企业都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能根据企业和社会所需,将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帮助学生更快更好适应企业岗位,是实践能力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长期以来普遍被学校运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企业、学校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再仅仅单一地利用学校内部的各项教育资源,而是把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也引入其中,使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学校的课堂理论教学,还可以直接获取企业一线的校外工作实践经验。工学交替模式可以提高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达到企业要求,实现最有利的就业。

(三)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关注的目标是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好学生提供给行业和企业,是学校与行业企业进行的深度合作,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学校不再仅仅是教育场所,更是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能力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传授理论的同时,培养的人才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能更好地为行业产业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产”和“教”的真正融合,实现多方共赢。(四)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是近年来被普遍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可以促进企业和行业参与到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整个过程,推动实现学校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与社会、企业需求更加精确匹配。很多高校都陆续出台政策,有共同理念的高校在政府的促进下,组成现代学徒制集团或者现代学徒制联盟,形成教育合力,扩大影响面。

二、高校现有育人模式存在不足

(一)主体价值理念不统一

学校和企业的需求、表达、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会产生很多分歧。学校是公益性的、服务性的,体现的是社会服务职能,是以为国家、社会主义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技能。企业是盈利性的,体现的是其商业和金融职能,企业运营需要资本,需要收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期望员工能创造最大的价值。企业对于学校育人体系是否具有时效性不会特别在意,对于学生个人需求、其他能力提升、社会价值提升并不关注,他们注重的是结果,是学校能提供有用的人才,他们能使企业获得更多收益。学校与企业价值理念不统一,必然使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二)主体与合作形式不全面

现有的育人模式主要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学校为主导,企业出于自己的利益的考虑,主动配合。但是政府、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家庭等参与的程度相对有限,不能形成合力,提升协同育人效果。合作形式也比较单一,出于各自的需要,学校策划推动,企业建议配合,互惠互利、协商合作的各项事宜,双方合作建立在约定的基础上,缺乏深入研究,深度探讨,没有固定组织机构去长期研究、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一旦某一主体或形式出现问题,合作马上分崩离析。

(三)学校供给与企业所需不一致

学校是以教育为主,以生为本,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现在给行业企业提供的是学生,是人才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不断发展甚至壮大。所以企业不仅需要能工作的工人,更需要能创新的人才、有技能的人才、高精尖科研人才。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往往是现在很多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所欠缺的,岗位需要的技能只能等到岗后经过一定时间培训、实践后才能达到企业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科研能力、产品生产技术更新、对现有职工进行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方面有很大需求,学校有众多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很有限,未能完成实际能力的校企互相转化。

(四)家庭作用发挥不充分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情上,学生和家长的因为亲缘和血缘的关系最为亲密,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学生受到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但是很多父母在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对于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在于专业好未来努力找到好工作,他们注重结果,而中间的过程很少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是否提高、学生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学生所学是否适应社会企业所需不闻不问。学生在大学不是只有学习,人际交往、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文化认同等企业非常看重的部分,家庭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出于自身认识水平、工作和生活压力等种种原因,家长很少能与老师及时沟通、与学生及时沟通,对孩子的引导较少,家庭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一)政府政策为主导

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落实和运行需要政府政策和学校制度的支持,政府对于高校的发展负有支持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要按照各项要求,转变思想,转换角色,为教育出谋划策,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服务,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科研发展、价值导向等方面成为主导者,推动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实施。政府要发挥职能,明确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督查考核制度等规定的出台和落实,努力从企业和行业方面征集、预测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整理后提供给高校,作为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政府要向社会各界寻求各方面研究的相关课题和意向,让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加强研究、献计献策。明确各项管理和实施细则,明确各方责任和利益平衡,建立各主体责任清单、义务清单、工作清单、利润清单等,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出台各自的协同育人体系。促进高校、企业、行业、家庭、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求同存异,友好协商,互惠互利,形成合力,共同构成协同育人的主体,并积极参与到政府政策制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让政府政策更符合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政策与协同育人能以双螺旋的方式互相促进。协同育人模式验证政府政策落实引导的发挥效果,高校教育实效性,对于中间发生的问题、矛盾、不足等,政府要实时监督,各方主体要及时反馈和互相沟通协同,将意见建议、实施效果及时汇报给政府,以便政府能不断完善政策,帮助各主体改进协同育人进程中的各项不足。

(二)教学管理全覆盖

首先要根据各主体需求,依据行业职业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特点,进行构建动态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协同育人为途径,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链有机对接、人才培养与岗位链有机对接、教学内容与新工艺技术有机对接、教学实施与生产实践过程有机对接。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映射关系,科学确定专业和课程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专业和课程新增、预警和退出机制,实行专业和课程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的结构与布局。其次推行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制度等,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规划、专业教育、学习指导、就创业教育、发展性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共同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师生间的密切交往,浸润式地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职业导师依据自身优势,介绍行业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特点及发展愿望,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寻求最佳职业发展方向;搭建校企行业合作平台为学生推荐优质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学生交流分享自身工作成果和成功经验,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深化“双导师”建设,强化资源的配置,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方法的研讨,提高“双导师”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建立监督、评估和考核机制,实施教学管理年度监督分析和预警机制,发挥专家、教授、职业导师的督导指导作用,参与到教学管理全过程,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协助教学管理和反馈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多方反馈整合意见,对教学管理各环节参与人员和效果进行考核,促进不断发展完善。通过各项措施,保证教学管理全覆盖,保障协同育人建设。

(三)合作运行新方式

高校可以和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产业学院或者理事会这样的机构,合作运行新方式。学校引入企业资本、技术体系、设备模型,整合学校实训、科研、房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资源,采用产业学院或者理事会形式管理,实施“契约”和“非契约”混合策略界定资本等方面,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共建、互聘导师、社会服务,激发多主体融合育人的活力和内生动力。产业学院或者理事会以特色课程开发实践为“点”,以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方向为“线”,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面”,“点、线、面”全方位开展协同育人。以专业学院为主,多主体共同构成产业学院或者理事会,由各主体原来人员经过慎重选择,组成新的工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按照新的模式进行运行,明确职责分工,制作单独的章程,独立管理协同育人工作。组建专业教师和技能人才混编的双导师团队,共同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等,开发实训课程、实习基地,把产业新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共同开发与行业、产业、企业需求同步的教学实践资源,组织教师参加企业技能训练,深入企业课题开发,提升专业能力、实践科研能力等,加强对企业技能人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其教育实效性。共建共享校内校外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科研平台、培训平台,为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训练,学校—实训场所—科研场所—企业一站式无间断进行,让学生进入工厂、研究机构,以实际生产情况、岗位要求、科研需求为学生实践的必经阶段和必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多重身份。注重企业职业等级认证、职业技能大赛融入教学中,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水平,实现课程与岗位、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比赛融通,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文化取向相融合

文化育人的理念和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和价值取向是否融合,也影响高校、企业、行业、家庭、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被各主体认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这是协同育人的思想文化基础。但是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等还是存在差异,高校发挥积极作用,完成多主体文化取向融合。学校可以主动把企业、行业、社会文化引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组织开展班团活动、主题活动等各项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宣传契约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提高学生责任感、忠诚度、担当意识,把学校文化变成开放的分阶段的文化教育形式,获取企业、行业、社会文化中精华部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实训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接受企业、行业文化,增加认同感和认识度。推崇“工匠文化”,号召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创新奉献,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行业主要负责人、政府官员、社会成功人等参与到学校文化教育中,开展专题讲座、专题报告、聘为导师等,使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其他主体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行业职业认知和未来职业定位,为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找准方向,使协同育人取得良好结果。

四、结语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需要不断加强研究,不断完善,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协同确定各方权责等事务;教学管理进行构建动态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深化“双导师”建设,建立监督、评估和考核机制;推行合作新形式,建立产业学院、理事会等;推动高校和企业文化互相浸润,文化去向融合,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有德、有技、有能、有为的新时代“四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史晓蓓 高强 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