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

时间:2022-08-06 10:37:55 关键词: 高校 艺术设计 教学优化
摘要:随着设计行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趋势,社会对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积极重视社会的人才需求,开展艺术设计教学,加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但是由于受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教育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重视并解决。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优化对策,以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设计行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趋势,社会对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积极重视社会的人才需求,开展艺术设计教学,加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但是由于受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教育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重视并解决。因此,各高校积极探索艺术设计教学的科学方法。研究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对策不仅能够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而且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的背景要求。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要特征。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很容易受到世界各国文化和艺术的冲击,创新和创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源。而且,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点。经济市场中的创意产品日益增多。而且,很多学者都积极学习国外艺术设计,加快产品创新。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大量增加。我国高校教育十分重视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积极开展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二)创新教学的要求。随着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新方向。创新创意产业涉及广告、手工艺品、电影、服装设计、表演艺术、软件、出版等各个行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大。我国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急需一批高水平的创意人才。以艺术设计为代表的创新教学能够实现创意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是创新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问题。一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分数线较低,很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成绩不高。而且,很多高校都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仅仅需要学习艺术设计技能和知识即可,不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为了进入好的高校而选择艺术学习,艺术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并且,艺术生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校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二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考试内容比较片面,招生考试主要以色彩默写、速写和素描为主,忽视了学生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的考察,学生缺乏艺术设计的素质。(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广告包装设计、装潢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缺乏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钟表首饰设计、玩具设计、服饰设计等专业。并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专业设置存在着盲从的现象,很多高校都随着其他学校设置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专业,缺乏对现实经济需求的考虑;二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都由平面构成、空间构成和色彩构成这三大块组成,缺乏对艺术设计的详细讲解,专业课程过于笼统。(三)师资力量不足。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校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教师缺乏艺术设计实践,对经济生活中的创意产业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指导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艺术设计实践。并且,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完善的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导致艺术设计教学缺乏专业性。另外,还有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职业道德素质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存在着应付教学和应付学生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四)教育模式陈旧。受传统高校教学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缺乏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具体来说,很多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仍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没有设置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和实训锻炼,导致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不高。并且,部分高校缺乏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仍采用板书式讲授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对策

(一)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是优化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前提,这是因为,改革招生制度能够有效保证生源的科学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创造思维和专业能力。为此,高校应积极改革招生制度。一是高校应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将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与绘画专业招生相区别,设置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艺术设计基础和艺术设计意识。二是高校应改革文化考试内容,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提高生源质量。(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高校应制定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长远计划,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确保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符合教育规律;二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积极改革基础课程,加强学生在工艺、素描、色彩等方面的训练,完善学生的设计基础知识。另外,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开设创造技法和创造原理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三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积极创新专业课程,增强专业课程的时代性。为此,高校应加强重视制作软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保证学生的手工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设计,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开展艺术设计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能力进行高水平艺术设计。为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一是学校应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文化内涵的认识,积极向学生宣传文化与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索文化中的艺术设计创意,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意识;二是艺术设计教师应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增强艺术设计的人文内涵;三是艺术设计教学应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创新艺术设计。(四)更新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观念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思想保证。因此,高校应不断更新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是学校应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让艺术设计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知识传授者、信息提供者、学生学习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艺术设计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艺术设计课堂还给学生,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二是高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积极引进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加强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积极运用微课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作者:余润生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与要求

1.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对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要转向教育教学,要引导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积极探索发展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整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行竞赛发展模式正是积极响应艺术设计教育提倡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发展态势。这里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创新,也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2.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各级竞赛除了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校挖掘和发现教育人才。我校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大赛选拔出了一批新人加入梯队建设,也更好地实现和提高了竞赛水平,推动实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计划,为继续实施新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造就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人才制度创新。

3.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建立争先创优的校风学风

瑞士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说过:“教学环境是学习者运用资源开展学习的具体情境,体现了资源组成诸要素之间的各类相互作用。”教学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艺术设计专业可集合年度所有的参赛优秀作品(包括获奖与未获奖的)每年举办除毕业设计作品展之外的教学成果展并举办特色主题的研讨会与讲座,可同时借用网络上的微博平台体现由交互方式带来的交流效果。

二、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构建

1.对高校艺术设计竞赛类别的划分

宁波大学为了理清名目繁多的各种艺术设计类竞赛,根据主办单位、组织级别及规模、竞赛主题、举办频率等方面将它们进行整理分类,为浙江省的高校组织学生参赛提供了参考依据:按主办单位可分为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美术馆或群艺馆等企事业单位主办、各美术家或设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主办;按组织级别及规模可分为国际级、部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按举办频率可分为临时、每年或两年一届的竞赛;按内容可分为单科或综合类竞赛、模型制作等专业技能类竞赛。据笔者看还可分为命题类和自拟主题竞赛等等。

2.可优化配置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内容

许多高校领导为打造教育界的优势品牌,特别关注艺术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为鼓励师生参赛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着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岗位适应能力。在管理政策保障之下,资料设备保障和人员成果保障共同构成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体系。笔者对本校实际情况全面考量分析后,列出可优化配置的教学资源内容有:

(1)人力资源:专业导师、参赛学生、科研主任及秘书。我校师资方面已建立起一支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学部内设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动画系,所有专业方向各具特色,均衡发展。

(2)信息资源:武汉是国内著名的“大学城”。在武汉师生除了在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外,还可在武大等名校听讲座。除传统的图书馆外,网络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形式多样而种类繁多的教学资源。专业导师可通过关注它们的官网及微博高效地获取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觉中国、设计在线等这些教学及竞赛的信息资源。

(3)设施资源:艺术教育实验实训工作室有室内设计实训室、景观设计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数码图形设计实训室、造型艺术设计中心、综合加工与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陶艺实验室和动画实验室等,师生积极参赛可增加实验室的利用率。

(4)经费资源:除德育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成果奖学金之外,还有教科研项目经费。

(5)成果资源:高校在专业竞赛中的成绩和排名如考研率一样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美誉度,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6)学境资源:在竞赛发展模式下进行教学工作,可建立争先创优的积极心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3.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下的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策略

虽然国内关于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已取得一定经验,但在此发展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配置的方案设定与实施力度还不够。据考察分析后,笔者认为可按先整合再优化的步骤进行。

(1)实施的思路与内容首先,调研适合湖北高校师生参加的各大美术、设计及论文大赛的相关资料,按级别、内容、频率等项目制成大赛信息汇总表。人员配置上以每门课程的多名主讲教师形成,一边准备精品课程申报材料,一边找到与该课程对接的相关赛事信息,研究近三年的获奖作品进行案例分析。课题组按专业中具体的主题方向组织若干个子课题组(工作室),各课题组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参赛。深入研究其他高校艺术竞赛发展模式,根据现有的工作室及设备情况,整合相关资源的内容、方法与手段,拟定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师生的获奖作品投放在网络上或宣传墙上,中标的作品供企业单位选用并生产,从多维度实现整体方案的实质性建设。年底由实验室工作日志观察设备的利用率并对其加以保养,汇总并分析各工作室的教科研成果情况并拟定来年的工作计划,持续性地将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2)实施方法①类比与要素分析法:比较同类赛事各自的特点,优化资源配置。②多媒体辅助法:以鲜活的案例来完善课程教案和课件。③归纳总结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写成调研报告、论文。④成果展示法:获奖作品在线上线下进行展示,进行学术交流。⑤实效跟踪法:方案实施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观察记录,以取得长足进步。

(3)实施的模式我校组织艺术学生参加竞赛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课程作业结合竞赛模式,如在《设计素描》《景观设计》《招贴设计》《动画短片设计与制作》课上,教师在实践环节中直接将当前的“中华诗影书画艺术作品大赛”“湖北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湖北省微电影大赛”等专业大赛要求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这种方式时间比较充足,系统性比较强;其二是设计工作室组织参赛模式,由工作室的专业导师根据设计招标项目或大赛的要求组织学生形成课题组,利用课外的时间在网上指导或见面指导,方式比较灵活。如在“武汉科技大学两院首届‘神笔杯’校园文化墙手绘作品大赛”中,按创作主题分为两院校园手绘地图、武汉学术手绘地图、音乐画室等绘制组进行创作。结语在竞赛发展模式下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是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各校可自行量身定制资源配置方案。其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竞赛发展模式运作机制的准确把握、实现方案的可行性、竞赛发展模式与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协调性。实践证明,这固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这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再生资源的发展格局。

作者:徐琳钱宇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探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调整与优化分析

摘 要: 从设计性质而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操作与应用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调整与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艺术设计 教学实践 教学调整与优化

1.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概述

艺术设计是实践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从主客体来讲可归结为“教与学”的问题。从我国艺术设计的历史传承看,实践教育方式多以“父子相因”、“师徒相授”等模式为主,在思想上“重德轻技”。随着西方艺术设计思想的不断引入,西式教育逐渐改变了我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在西方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想的冲击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主义”倾向,并未结合中西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优点进行改良,这对我国当前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2.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传统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区别,其是随着工业化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学科,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经济性、实用性等特征。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阻碍,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各高校之间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同质性较高,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没有制定针对性强、结构合理的、完整的额教学模式及实践课程流程。此外,在某些实践教学环节,过于重视艺术设计的“艺术性”,缺乏“实用性”的配合。从教学硬件层面看,艺术设计专业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资金支持,这给实践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看,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师徒相授”致使创新意识缺乏,学生在专业实践课学习中“模仿”较明显,模仿老师的一家之风,导致视野不开放,缺乏突破。从绘画角度看,多沿袭美术教育套路,践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意识,过于重视“艺”,而忽视“技能”的培训,使艺术设计成了一个单纯的艺术作品,失去艺术设计的社会实用价值。多数高等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条件欠缺,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理念方面,缺乏创新性,软件条件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此外,生源素质也是造成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空间

(1)强化宣传,多出成果,引起高校重视。

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身特点看,艺术设计人才注重创造性、思想性,艺术人才的个性较为突出,思想奔放,追求自由,这在表面看来与高校严谨的、有规有矩的环境有些不符,但从本质内涵看,艺术设计专业的思想奔放与个性突出是追求严谨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创造性才能设计出严谨的作品。因此,从这个层面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出教学成果,使高校提高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视度,正确认知艺术设计专业,进而加大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投入力度。

(2)引进人才,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无论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都是保证一个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优化建设中,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辅以各种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状态稳定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队伍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设计作品和成果,进而为高校带来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3)建立顺畅的信息获取与交流渠道。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前沿思想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建立顺畅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加强校内外合作交流,强化校间横向联系,提供给专业教师更多的培训与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够积极引进并消化各地优秀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最前沿的艺术设计需求修改和调整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走出艺术设计新路子。

一是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国情与社会需求现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比如反映我国文化政策、人民审美修养、政治经济背景等因素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或者反映我国民族文化、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等因素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二是结合高校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包括课程结构特色、专业方向特色等;三是结合教师特色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并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全新教学方式的设立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师结构采用“双规制”,教学设计与开发一体化(理论讲授、确立课题、市场调研、设计展开),科研与社会实践一体化;四是教学方法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4.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调整与优化

(1)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应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突出学校的优势,结合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内部环境等资源,形成不同形态的特色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中,要重视实践实训课安排,将实践教学融入每一个课程、每一节课中,改变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状态。实践实训课程设计要以市场作为导向,既突出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又注重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牢牢把握市场信号,及时调整授课方向。

(2)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主体”的视角改进实践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际目标的指引下,设计教育必须与所服务的企业共同成长,体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邀请企业进入学校建立研发机构,以项目驱动的设计研究促进设计实践,有助于高校找到新的专业生长点;二是完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备管理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三是完善实训实习制度,解决实践技能后移的问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每学期都获得参与设计实践的机会。

(3)加强校企合作,增加艺术设计实践学习机会。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本质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拓展与企业的合作范围,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让企业项目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设计实践,另一方面让实践教学走进企业,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运作、市场需求、企业标准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实战项目时更加自如。此外,学校还应尽可能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拓宽设计思维,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艺术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艺术教师带领学生不断通过实践的经验教训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在项目驱动下集思广益,设计出最好的作品。通过与知名企业、社会机构等共建实验室、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项目,进而得到真正的锻炼。

(4)建立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全新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特征,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建立个性化的评估标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促进课程发展。此外,还应建立教师素质情况的评价体系,督促其不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