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杂志简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理论研究、语料库建设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中外文化研究、来华留学生教育

主管单位: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945
总被引量:5001
H指数:24
期刊他引率:1
  • 双语体同义词语的探索及其教学实践意义

    作者:田惠刚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宏观的角度对汉语同义词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的特点及其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从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概括。实践充分证明:双语体词语教学在汉语和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兼论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

    作者:张林军 刊期:2010年第01期

    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希望通过对知觉训练不同方法的介绍对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方面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为解决知觉训练所面临的理论问题提供一些证据,另一方面,能够将知觉训练的方法应用于语音教学实践,进一步改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 三语环境中的语言迁移——香港学童普通话、英语双宾句的二语习得研究

    作者:陈凡凡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的语言间会互相影响。母语如何影响二语?多种二语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人们至今仍争论不休,也仍在继续探索的问题。文章拟从香港学童习得普通话和英语的角度,讨论他们在习得这两种二语时,两种二语以及母语粤语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并从语言自然度、语言标记度、语言认知难度以及语言距离等4个方面...

  • 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

    作者:林娟廷 刊期:2010年第01期

    近10年的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从对比语言学角度,考察与分析了近10年来中韩两国的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通过对比分析两国硕博士研究论文268篇,从中可以看出:近10年的汉韩对比研究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理论视角的汉韩对比和应用视角的汉韩对比。研究的特点主要有:研究课题多样;研究方法科学;理论研究与应用...

  • 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

    作者:王建勤 刊期:2010年第01期

    按照语言经济学的观点,汉语国际传播标准属于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汉语国际传播标准不能靠建立技术壁垒来提高竞争力,而需要借助于标准的外部性和开放性,提高标准的学术竞争力来实现最大效用。然而,我国在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建设上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汉语国际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设计的战略规划,建立标准联盟和标准兼容机制...

  • 美国星谈语言教师培训项目论析

    作者:丁安琪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章介绍了美国星谈语言教师培训模式的内容、标准与特点,并探讨了其对国内汉语教师培训的启发,希望借此引起业界对国外汉语师资培训研究的重视,使我们的汉语教师培训更符合汉语国际推广发展形势的需求。

  • 《博雅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兼谈影响教材语言难度的因素和题材的选择

    作者:李燕; 张英伟 刊期:2010年第01期

    对外汉语教材在课文顺序的编排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语言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汉语的规范性,使学习者能够学习到相对规范的语言,同时强调语言的实用性,保证语言具有很强的复现率,实用性和规范性应是教材语言的标准,同时选材上应反映中国本土特质以及人类共同主题。

  • “把”字句语序上的“乱插队”特点及其教学策略

    作者:金道荣 刊期:2010年第01期

    以往的介词研究都集中于介词范畴和分类问题:时间和处所、对象、依据和原因,也集中于动词后的成分关系:时态助词、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得”字句等。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讨论了英、韩语母语学习者的“把”字句Neg/Aux的错序偏误,并从类型学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包括韩语及阿尔泰语系语言、英语的次序里否定词/助动词和动词(“PP+VP+Neg/Aux...

  • 论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语体能力

    作者:周芸; 张永芹; 张婧 刊期:2010年第01期

    语体能力是语用主体在正确识别语境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语境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选择和使用不同语体标记来理解或表达某种语体话语的能力。它与国际汉语教学课程总目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特定交际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从反问句产生机制看其核心语用功能

    作者:胡德明 刊期:2010年第01期

    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定义为说话人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分为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反问句的核心功能指由反问语气决定的功能。从反问句的产生机制看,反问句的核心功能不是“强调”和“辩驳、埋怨、责怪”,而是“否定”。

  • 汉语语素“儿”的性质

    作者:曹芳宇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语法化学说的理论,分析了“动+儿”、“形+儿”、“名+儿”这几种结构,说明了其中“儿”语素的性质,提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构形语素“儿”和构词语素“儿”,阐述了构形语素“儿”和构词“儿”语素在功能上的差别,给出了判断这两类“儿”语素的标准。

  • 云南方言词“搭”的语法化

    作者:李丽琴; 杨育彬 刊期:2010年第01期

    “搭”作为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文章先对“搭”的词性作了明确的界定,继而描写“搭”的语法化过程,认为“搭”在元代出现语法化的趋势,到了明朝,真正开始语法化并完成了语法化过程,“搭”的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的功能是由“搭”的“联结;连带”义基本上同时派生出来的,连动式这一句法结构是促使其语法化的句法环...

  • 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欧化现象

    作者:董娟娟 刊期:2010年第01期

    以来的近百年时间是现代汉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伴随着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汉译,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印欧语的冲击,大量欧化词语和结构涌入汉语,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欧化语法现象。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是欧化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文章在数据的基础上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欧化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指出了欧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 诗歌翻译的文化缺省补偿——关联翻译理论阐释

    作者:揭廷媛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

  • 泰国南邦毒贩特殊劳管所汉语培训个案研究

    作者:龙伟华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研究以“泰国南邦毒贩特殊劳管所汉语培训”为研究个案,实地调查了参加培训者汉语学习情况及教学情况,了解培训者的学习心理动机和学习态度及语言环境的作用。研究发现培训者的缺陷在于缺乏汉语语言环境,只能通过课后学习及上课时跟教师交流的方法来学习汉语,没有机会用汉语和其他母语者交流,他们习得的机会就比一般学习者少了几倍。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