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杂志简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理论研究、语料库建设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中外文化研究、来华留学生教育

主管单位: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945
总被引量:5001
H指数:24
期刊他引率:1
  • 建设一流大学校园文化与吸引外国留学生

    作者:苟敏; 李蔚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从校园德育文化、校园育人文化、校园生活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管理文化、校园后勤文化、校园网络文化7个方面阐述了中国高校应如何充分利用与发挥各自现有的优势,并不断创造条件,挖掘新的特色优势来吸引外国留学生,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 测量是理论的组成部分——再谈构想效度

    作者:张凯 刊期:2004年第05期

    心理测量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构想效度,但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有误解,于是构想效度仅仅被看成是测验的有效性或构想本身的有效性.研究认为,构想效度是理论的有效性,建立构想效度就是证明一个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测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消除误解和混乱,区分两种不同的测量是有必要的:探索性测量和应用性测量,前者是理论的一部分,后者是测量...

  • 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的建构

    作者:马玉汴 刊期:2004年第05期

    可以把成熟的心理词典的建构看作是一个完善的词汇命题网络的形成.在词汇学习中,一个新词的牢固掌握,来自于对这一新词在心理词典中给予准确定位,而最好的定位坐标就是学生的已学词语.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以新词为射点,通过激活扩散,打破已学词语的原有网络,重组包括新词在内的新的词汇网络系统.可以说,放射状词汇教学中对已学词语的串连过程就是对...

  • 汉语预备教育中过渡阶段的缺失与重构

    作者:马国彦 刊期:2004年第05期

    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汉语预备教育包括汉语基础培训和过渡阶段教育两部分,其中过渡阶段教育是本科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中,过渡阶段教育正在逐渐缺失.分析汉语预备教育的现状、过渡阶段缺失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重构过渡阶段教育,是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丰富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推动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

  • 解读古代汉语口语课本——《老乞大》

    作者:于涛 刊期:2004年第05期

    《老乞大》是元代时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和会话手册,它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部反映我国古代对外汉语口语的课本,它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教具有一定的特色,对《老乞大》的解读,势必给予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一个有益的启示.

  • 谈《中国概况》课的教学思路

    作者:韩秀梅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中国概况》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内容的更新、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讨论了《中国概况》课现存的几个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上好这门课的教学思路.

  • 商务汉语写作课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作者:丁安琪 刊期:2004年第05期

    教学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学与研究相脱节的途径之一,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商务汉语写作教学中,设计和实施相应的行动方案,既是一种尝试,同时也有益于改进商务汉语教学方法。

  • 语素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础

    作者:王周炎; 卿雪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界忽视语素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突出语素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词汇教学应以语素为基础,并且提出了几点关于语素教学的建议,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

  • 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

    作者:黄雪梅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针对汉字教学长期滞后于汉语教学的问题,提出联想式汉字教学法的思路.联想式汉字教学就是通过联想,从汉字形体结构、字义到字音,把相关的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由字联想扩展为词,由词扩展到句形成的一种学习模式.

  • “兼指性提问”行为的语用分析

    作者:郑颖 刊期:2004年第05期

    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这一常见的提问行为进行归属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构成性规则和调节性规则两方面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 直观性教学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作用

    作者:焦毓梅; 于鹏 刊期:2004年第05期

    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人,对他们是否还需要使用直观性教学材料?直观性教学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分类?使用范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目前对直观性教学材料缺乏足够认识,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系统,应该引起重视并广泛使用.

  • 英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对比研究

    作者:李育卫 刊期:2004年第05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行为规范进行探讨,并针对我国对外交往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将英语和汉语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Individualism的内涵及翻译

    作者:梁国栋; 韩晶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对Individualism的内涵及其中文翻译进行了讨论.西方学者Samovar,Porter&Stefani(1998)、Brown&Levinson(1987)以及Sollon& Sollon(1995)指出了个人存在的社会共性与个体异性矛盾共存的特征以及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本文认为Individualism体现的是社会对个体异性的认可与尊重,是个性的张扬,因此,建议将其译为'个性主义'...

  • 云南高校双语教学对策分析

    作者:姜黎皓; 周梁云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整体教育基础薄弱的云南省,双语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将面临更多困难.本文对云南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实际困难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谈两种简单趋向补语的异同

    作者:王凤兰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V+去'与'V+走'从语义、句式、对动词的选择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区别分析.认为'V+去'的趋向意义是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离开立足点向远离说话人的另一处所趋近,转移的终点可从句中或上下文中找到.'V+走'的结果意义是表示'离开',离开后的去向在'V+走'所在的句中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