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eogra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地理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书评、专栏: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0-0585
国内刊号:11-1848/P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6.55
复合影响因子:4.19
总发文量:2581
总被引量:93371
H指数:120
引用半衰期:6.2357
立即指数:0.1277
期刊他引率:0.9042
平均引文率:28.834
  •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作者:陈同斌; 张斌才; 黄泽春; 刘颖茹; 郑袁明; 雷梅; 廖晓勇; 朴顺姬 刊期:2005年第06期

    根据本研究小组多年来对我国南部近20个省、市(区)的调查,结合前人的文献资料,编制了蜈蚣草在中国的分布图,总结了蜈蚣草对日照、水分、热量和土壤等因素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蜈蚣草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蜈蚣草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为:年均温高于10℃、1月均温大于0℃、7月均温大于20℃、≥10℃积温超过3800℃、无霜期不...

  •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作者:王西琴; 李芬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基础,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不同,出现波动性特征,呈"U型+倒U型".其中第一阶段为1992年前,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随着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的提高,污染恶化趋势有所遏制,1992~1993年为"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低谷;第二...

  • 南方丘陵区的生态脆弱度评估——以衡阳盆地为例

    作者:田亚平; 刘沛林; 郑文武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将生态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根据南方丘陵易侵蚀退化脆弱区的脆弱因子分析,选择高度、坡度、土壤可蚀性K值、降雨量、暴雨量、多雨期降雨比重和少雨期干旱指数为潜在生态脆弱度指标;选取森林覆盖率和坡耕地指数作为现实脆弱度评估的人为修正指标,计算现实生态脆弱度.计算结果显示,衡阳盆地大部分的潜在生态脆弱性为轻度脆弱,其...

  • 甘肃省小麦水分平衡及其时空分布模式

    作者:杨艳昭; 封志明; 林耀明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对甘肃省1961至2001年冬、春小麦自然降水条件下的水分平衡进行了逐月计算,并对其时空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多年平均冬小麦需水量为464.47mm,亏水量144.42mm,盈水量3.75mm;春小麦需水量为443.83mm,亏水量262.87mm,盈水量0.00mm.降水不能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亏水是其水分平衡的首要特征;5~...

  • 北京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经济驱动力分析

    作者:徐勇; 马国霞; 沈洪泉 刊期:2005年第06期

    采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基于1984、1992和1995~2001年土地利用图件和数据,分析了1984年以来北京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非农用地面积快速增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高峰地域在由内向外传递.对1999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与经济产值数据匹配结果表明:土地经济产出效益巨...

  • 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作者:除多; 张镱锂; 郑度 刊期:2005年第06期

    根据西藏拉萨地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点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分析了未来20年内拉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景变化,并与90年代制定的拉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1)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广泛的是牧草地.变化方向主要由牧草地向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水域转变,其中变成林地的面积最大,为2338.25...

  • 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

    作者:何凡能; 戴君虎; 葛全胜 刊期:2005年第06期

    垦荒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清代,这种关系尤为密切.因而详尽分析与合理把握有清一代垦殖政策的内涵与取向,是深入了解清代垦荒态势及特征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康雍乾三朝垦殖政策及措施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清前期土地垦辟的历史过程及其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认为:康熙朝是以恢复因战乱而凋敝的...

  • 近百年来西辽河流域土地开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曹小曙; 李平; 颜廷真; 韩光辉 刊期:2005年第06期

    西辽河流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研究流域的土地开发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探讨区域土地退化根源、寻求合理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必由之路.本文考察了1902~1990年间西辽河流域土地开垦的时空过程,并指出正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的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造成了植被的破坏、野生动物濒临...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

    作者:杨勤业; 郑度; 吴绍洪; 葛全胜 刊期:2005年第06期

    回顾和评述了5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在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方法为辅,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

  • 上海城市地貌形变与防汛墙地理工程透析

    作者:戴雪荣; 李良杰; 俞立中; 师育新; 顾成军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从城市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上海城市地貌形变的阶段性、致灾性,探讨了防汛墙与地貌形变的相互关系、工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阶段性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同时认为,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自然地貌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阶段性沉降变形(即地貌形变),并由此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地貌形变发生后...

  • 广东黄圃镇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及古地理环境

    作者:王为; 曾昭璇; 吴正; 王小铭; 黄山; 叶春 刊期:2005年第06期

    广东中山市黄圃镇海蚀遗址是广东沿海至今为止所发现最大规模的海蚀遗址之一,古海蚀地貌延伸范围超过200米,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仍保持得较为完好.根据地形特征、地层(钻孔)资料、海侵范围、史料记载进行综合确定了古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和古地理环境.古海蚀崖所在的尖峰山由白垩系陆相红色碎屑岩系构成.黄圃附近地区在晚更新世末...

  • 四川乐山大佛风化的初步探讨

    作者:秦中; 张捷; 彭学艺; 王兴山 刊期:2005年第06期

    四川乐山大佛石刻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石刻表面毁损非常严重.本文通过(1)检测石刻所在地区粉砂岩的样品成分(XRFS)获悉,SiO2含量高达84%;(2)安装微侵蚀测量装置(MEM)直接测得粉砂岩的表面侵蚀速率大约为0.216~0.305mm/a;结合(3)粉砂岩表面的相对硬度测试比较等途径,对石刻毁损的表面过程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 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建模

    作者:鲁学军; 张洪岩; 高志强; 裴韬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基于S.Beer空间分辨率圆锥,应用等级体系理论,结合地理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建立一种具有尺度单元结构性质的区域地理系统模型--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研究认为,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由地理最小结构单元、地理基本功能单元、地理景观单元、地理景观类型单元与地理景观类型组合单元组成,它们分别实现地理学"最小空间粒度划分"、"基本...

  • 地表空间水文过程三维可视化试验——以浙江黄土岭流域为例

    作者:罗维佳; 都金康; 谢顺平; 冯学智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地表空间水文过程涉及三维地理空间和一维时间,对其进行三维动态交互显示便于认知主体对水文过程形成正确的认识.本文以浙江黄土岭流域为试验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了流域空间水文过程的动态交互显示方法.利用OpenGL的三维建模和图像渲染功能表现三维的水文过程,其中双缓冲技术保障了水文过程时间变化的展示.探讨了...

  • 空间分析方法在房地产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孟斌; 张景秋; 王劲峰; 张文忠; 郝卫秋 刊期:2005年第06期

    基于北京市2003年普通住宅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中点模式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插值方法等,对北京市房地产,尤其是普通住宅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房地产发展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集聚特点,而房价的空间自相关特性也非常明显.空间分析方法提供了准确认识、评价和综合理解空间位置和空间相互作用的手段,为定量研究空间格局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