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杂志简介:《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4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专题、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思想史、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与信息_会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0-8934
国内刊号:11-1649/B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1
复合影响因子:0.6
总发文量:3273
总被引量:19463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4.5984
立即指数:0.0512
期刊他引率:0.9316
平均引文率:7.6898
  • 激进怀疑主义问题的完全解决?——对普理查德“双视融合方案”的考察

    作者:王健 刊期:2019年第11期

    当代反激进怀疑主义方案主要在面对知识封闭性原则时遇到困难,邓肯·普理查德认为激进怀疑主义问题产生于两个相互独立的哲学论题,即理性评价的普遍性论题和理性的偏狭性论题。对此,普理查德提出了针对知识封闭原则为基础的激进怀疑论证的维特根斯坦式方案,和针对不完全决定原则为基础的激进怀疑论证的知识论析取主义方案。两个方案既相容又相互...

  • 戴维森历史外在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徐汉南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为了解决外在主义和第一人称权威的冲突,戴维森提出一种历史外在主义,强调个体历史对心灵内容的重要性。它的强解读把个体历史当成会被个体自身忽视的外在对象,依旧贬损第一人称权威。弱解读则主张个体历史是彻底解释的参照而非某种对象,没有上述问题,但是面临以下困境:首先,在割裂行为与历史的沼泽人思想实验中,历史外在主义和彻底解释理论变得...

  • 伍德沃德论自然规律及其不变性

    作者:樊姗姗 刊期:2019年第11期

    自然规律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其性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富有争议的哲学观点。伍德沃德基于不变性的自然规律观是在维格纳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必然性、最佳系统分析和反事实论等问题后,提出了一种新兴的规律性质观。伍德沃德认为自然规律是以不变性为基础与本质特征的,而科学的过程就是在初始条件与自然规律之间进行切割的过...

  • 技术调节视角下的人工物道德功能探析

    作者:贠兆恒; 李建清 刊期:2019年第11期

    技术中介理论认为技术对人的感知和行为发挥着调节作用。维贝克在道德物化思想中进一步提出,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能动者,能够对人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从伦理实践进路来看,技术人工物的引导功能侧重于主体性的"个人-德性",有助于个人德性的塑造和养成;而规范功能侧重于主体间的"社会-秩序",强调社会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规...

  •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地位

    作者:王金柱; 边宇桐 刊期:2019年第11期

    技术时代,考察人技关系不仅成为哲学的重要论题,亦成为面向技术境遇的生存论题。维贝克"技术道德化"思想是当下考察人技关系的典例,自身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从现象学维度考察维贝克"技术道德化"思想,以人的技术生存为逻辑原点,尝试消解其理论困境,重构人本主义技术伦理,进而重塑面向技术境遇的生存态度。

  • 斯蒂格勒“代具”技术理论探析

    作者:舒红跃; 李早 刊期:2019年第11期

    根据对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现代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斯蒂格勒提出了他的"代具"技术理论,认为技术是人类因自身之缺陷而不得不向外延伸、人类只有依赖于它们才能在世界中生存的代具。斯蒂格勒的这一理论,一方面,它批判并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海德格尔"座架"技术观在人与技术关系上的某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它把技术之产生归咎于人类自身之缺陷。所以...

  • “马太效应”与科研网络中的择优依附

    作者:郝治翰; 陈阳; 王蒲生 刊期:2019年第11期

    运用网络科学前沿方法,探寻现实网络幂律分布的起源与演化机制,是近年来国外马太效应研究的重要进路。物理学家Barabási和Albert于1999年提出择优依附机制:在网络扩张过程中,新入网节点倾向于依附已有诸多连结的节点。20年来,网络科学家通过择优依附描述现实系统中的优势积累过程。这些研究显示,科学界的马太效应稳健而普遍:科研合作网络遵循次...

  • 反地球工程立场与反思

    作者:卢愿清 刊期:2019年第11期

    反地球工程与地球工程几乎同时出现。地球工程反对者认为地球工程体现了过分乐观的技治主义自负,忽视了人的适应性后果,提供了可怕的"虚假安全感"。他们担忧地球工程将重燃技治主义野心,并强化权威的力量。反地球工程立场体现了两类"人类世"叙事的分歧,它更需要基于技术--社会视角的讨论,并跳出技治主义伤害民主的陈旧批评。

  •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审视与重构

    作者:王英伟; 陈凡 刊期:2019年第11期

    工匠精神是推动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工匠精神将促进我国工业技术进一步发展。工匠精神在现代性转换中面临着一系列历史困境,与现代生产观、技术创新观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从新时代的视角出发,工匠精神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时代诉求,要求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求精与求效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造物与育人的统一。结合工...

  • 循证医学中的工具理性主义导向及其困境

    作者:谢瑜 刊期:2019年第11期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循证医学深藏着工具理性主义的导向,其特征是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价值理性相对缺失,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二者不平衡发展。因此,循证医学面临一些方法论难题:一是忽略了证据本身的差异性和不可通约性,不能实现对不同来源的证据的评价、评级和整合;二是把技术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推到了过高的位置,而忽略了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医...

  • 科学与历史的重构:恩格斯对当代生态主义的批判性启发

    作者:包大为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在当代生态主义的主流话语中,恩格斯的形象是颇为模糊的。19世纪末的科学家和革命家的标签,使得一些学者很容易地将恩格斯指认为物种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但是从《英国工人阶级现状》到《自然辩证法》的文本却凸显出恩格斯哲学与一般生态主义伦理观的根本区别。科学与历史作为两个基本坐标,在恩格斯的文本中勾勒出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生态危机的基...

  • 论科学史的假设研究

    作者:李树雪 刊期:2019年第11期

    科学史的假设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理性方法,凡建立在理性批判、逻辑推断与历史语境基底上的科学史假设,就具有科学史研究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应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认可并加以倡导。但是科学史的假设不是随意的臆断与假说,而是建立在语境与逻辑基底上的创造性、综合性思维体现,从而科学史的假设研究不仅有利于反思科学史自身研究的不足,克服"武断"结论的...

  • 《阶梯式发展论》首发式暨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9年10月2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阶梯式发展论》首发式暨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学哲学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哲学研究所共同承办。

  • 科学与大英帝国的联姻--以英国皇家学会为例

    作者:王琦; 刘静 刊期:2019年第11期

    作为大英帝国的科学团体,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初期,秉承着自治、独立的管理传统,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较少。到18世纪末,科学的实用性逐渐显现,政府与王室开始意识到科学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与帝国之间的合作开始频繁。最终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的推动下,科学与大英帝国正式联姻。科学与帝国形成了二元共生机制。以英国皇家学会为例,分析科...

  • 近世日本中医思想变革中的身体机械论影响考

    作者:赵熠玮 刊期:2019年第11期

    作为中医学与当地原始医学结合的产物,汉方医学在日本古代长期是该国的官方正统医学。汉方医学思想体系也未曾脱离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然而在18、19世纪吸收西学的过程中,汉方医学不仅接受了近代西方医学临床知识,也与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汉方医学舍去了传统中医理论中所有形而上之部分,从"辨证论治"演变为"方症对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