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杂志简介:《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1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森林、生态和资源的张力、转换与流动、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人物评传、学术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际刊号:1000-0763
国内刊号:11-1518/N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1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922
总被引量:8830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10.0676
立即指数:0.0144
期刊他引率:0.9586
平均引文率:10.5324
  • 作为表达的模型

    作者:李大超 刊期:2011年第06期

    通常认为,模型在科学知识的组织和获得过程中起中心作用,大多数模型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它们的目标系统。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是关于模型如何表达它的目标系统。首先本文将引入模型的表达理论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接下来将试图评述理论的语义观的解决方案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本文将对在何种方向上寻求模型的表达理论提出意见。

  • 杜威实用社会知识论的批判理论探究

    作者:刘宽红 刊期:2011年第06期

    杜威立足于生存论的思维视域,借助予自然科学,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对“知识的旁观者理论”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创立了实用社会知识论,其知识论渗透着强烈的批判性。透过这种批判性,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两种风格的杜威。在两个杜威之间呈现着张力和矛盾,表征着现代性的杜威高扬科学和民主,其理论走向了科学主义和自由主义;表征...

  • 巨人的对抗——作为笛卡尔反驳者的莱布尼茨动力学初探

    作者:吴童立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试图从“活力之争”这段著名的科学史公案入手,探究莱布尼茨与笛卡尔的力的概念之差别的根源。通过对两个体系的比较研究,我们将阐明动力学核心概念的物理学含义及其形而上学基础,从而对这种“新科学”的基本特征做出初步的刻画。

  • 集体行为的意向结构——评塞尔的集体意向理论

    作者:戚陈炯 丛杭青 刊期:2011年第06期

    要阐释集体行为的形成,集体意向(collective intention)①这一概念不可避免。塞尔认为集体意向是一种以“目标一方法”为其基本结构的特殊的个人意向。反对意见主要有两点:认为背景能力不能是一种生物本能,以及通过个体主义构筑集体意向会导致社会规范性的缺乏。本文认为塞尔的理论构架自身已经包含了对上述质疑的抵抗。

  • 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伦理辩护

    作者:黄晓行 李建军 刊期:2011年第06期

    自20世纪60年代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开始关注农场动物的福利状况和讨论动物权利开始,动物的道德地位问题成为西方生命伦理探讨中最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深生态哲学作为三种最有影响力的伦理观点虽然在辩护对象、伦理学基础和现实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有着共同的终极理论指向,那就是给予动物和各类自然生命以不同程度的道...

  • 近代中日生锑冶炼技术的比较研究——兼论技术转移中本土技术与外来技术的关系

    作者:傅建球 潜伟 徐运保 刊期:2011年第06期

    近代中国的生锑冶炼技术发展经历了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国际技术转移过程。通过中日生锑冶炼技术的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两者在技术原理和所用制炼设备方面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设计与布局等方面变异较大。这种变异是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本土技术与外来技术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外来技术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向,而本土的传统技术既为技术转移提...

  • 赫胥黎与自然选择

    作者:柯遵科 刊期:2011年第06期

    在赫胥黎向公众宣传达尔文进化论时,他对于自然选择的态度是复杂多变的。他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状况下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策略,常常使人们误以为他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宣传自然选择。但事实上,赫胥黎终其一生都对自然选择持保留态度,怀疑它是否能够真正地产生出新的物种。他就杂交不育问题对自然选择提出了直接质疑,坚持认为它只是“假说...

  •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研究动因新考

    作者:付邦红 刊期:2011年第06期

    李约瑟为什么会研究中国科技史,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流行的解读为:鲁桂珍是直接的诱因。笔者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的社会研究兴起的考察,认为,李约瑟之研究中国科技史,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自1931年以后英国科学界开展的科学的社会关系的调查和研究,应该是主要动因之一,而四十年代李约瑟来到中国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则最终促成了...

  • 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中西火炮“模数”研究

    作者:刘鸿亮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中西火炮都是在“模数”①理论指导下设计出来的。清军主导型红夷炮多而杂,炮形极大,炮口极小,发射的炮弹较轻,杀伤力有限的特点具有普遍性。英军或英法联军铁炮分类较统一,膛壁较薄、重量较轻、遵循“模数”理论较好。今对该时期的火器史料以及遗留的火炮实物进行分析,发现中西火炮“模数”设计确实存在着一些差距,清...

  • 关于技术争论及其解决方式的社会学探讨——基于“F滤波器”标准化案例的经验考察

    作者:苏俊斌 刊期:2011年第06期

    争论是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争论的过程同时也是建构事实的过程。本文以标准化这种解决技术争论的典型制度化途径作为研究技术争论的切入点,根据一般标准化协商过程的“准入一争论一转译”(ACT)理论,对A标准化工作组中的“F滤波器”争论过程进行追踪,结果发现工作组成员共同遵循的介观标准是展开争论并达成共识的基...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会的兴起

    作者:王国强 张利洁 刊期:2011年第06期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学会出现了创建高潮。科技经济体制的改变、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人员政治思想的解放、中国国际交往的需要等要素推动了学会的创兴,而科技共同体中科技精英的自主性要求,以及当时学会办事机构作为行政或事业编制的体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全国学会的成立与发展。全国学会的创兴及其动机反映了中国当代科技发展与...

  • 海伦·朗基诺与唐娜·哈拉维的知识观比较分析

    作者:郭丽丽 洪晓楠 刊期:2011年第06期

    在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的思潮中,朗基诺和哈拉维都对传统的科学进行了批判。朗基诺对知识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新的理解并提出其独特的“语境经验论(contextual empiricism)”,哈拉维则提出了‘‘‘隋境化知识(Situated Knowledge)”。这两个学说表面上看很相似,实际上却又有区别。文章从思想来源、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态度、对情境的理解以及对知...

  • 蒙文医学科普图书调查研究

    作者:包红梅 刘兵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为了解少数民族医学科普这一特殊领域,以蒙古文的医学科普图书作为案例,展开了此次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蒙文医学科普图书的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了作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科普的看法,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材料和依据。

  • 维新思潮中科学的形上意蕴

    作者:李丽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认识经历了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转变过程。观念层面上的科学观在主要的维新思想家那里体现出了明显的形上意蕴。他们不只是关注自然科学的探索本身,而是把科学作为一个价值体系、一个方法体系和一种理性精神加以崇尚和信仰。而且,这种形上理解中包含了维新思想家建构以民主、平等、自由为核心...

  • 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张贻惠

    作者:白欣 翟立鹏 刊期:2011年第06期

    张贻惠是中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他对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及北平大学工学院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他还为统一度量衡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他也积极的投身科学普及工作,翻译并出版科普书籍。张贻惠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目前,学界对张贻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本文对张贻惠的生平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