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杂志简介:《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1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森林、生态和资源的张力、转换与流动、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人物评传、学术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际刊号:1000-0763
国内刊号:11-1518/N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1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922
总被引量:8830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10.0676
立即指数:0.0144
期刊他引率:0.9586
平均引文率:10.5324
  • 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的批判性反思

    作者:孟维杰 刊期:2007年第02期

    今天心理学在科学化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渐渐远离了人类日常生活,彰显着浓郁的自然科学品性,成为心理学家孤芳自赏的一种标签。常识性心理学可使人的心灵活动得到素朴.直观理解,是常识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使得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成为可能。常识性心理学不应该是“落后”或“非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而应该是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资源。“共...

  • 心理学的视角:关于智力本质的当代思考

    作者:蒋京川; 叶浩生 刊期:2007年第02期

    人类对智力的探究走过了壮阔的历史,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到当代心理学的实证考察,心理学家们对智力的结构、发展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智力测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当代智力观和智力理论的演变、发展历程,论述当代智力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拓展智力概念的内涵,对智力进行动态评估,探讨智力的神经生理机...

  • 技术社会的解释学分析

    作者:王国银; 衡孝庆 刊期:2007年第02期

    随着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现,许多学科和理论都开始关注技术社会。从学理上来说,对概念的解释和理解是研究的前提。在解释学看来,对技术社会的理解有三种方式:一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社会发展的技术统治阶段,这个时期技术成为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力量;二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技术为交往媒介和中心的交往共同体;三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

  • 论能量-时间不确定关系的解释语境

    作者:郭贵春; 赵丹 刊期:2007年第02期

    自从海森堡创立不确定关系以来,对其内涵解释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由于时间在量子力学中的特殊性,能量-时间不确定性关系的指称和意义在不同的解释语境中各不相同。能量丝和时间△t究竟指称什么?不确定性关系△E·△t≥h/2的意义又是什么?文章区分了时间在量子力学中的三种角色,进而讨论了各种能量-时间不确定性关系的解释语境,及各种解释...

  • 《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简介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书为313万字的精装大16开编年体学术文献,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共同出版,由130位专家学者历时17年合力著成,经16位院士或专家、博士生导师审阅,最后经中国科学院审定。本书拥有3万余条索引、7万余条事件,所使用的数千种中外资料均为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权威性文献。全书所...

  • 生命之可能性的先验根据:作用因与目的因——康德的生命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作者:邓南海 刊期:2007年第02期

    康德以其先验哲学的视角指出以“作用因”为其先验根据的牛顿力学原理在解释生命之独特性时是不充分的。在对传统目的论思想进行批判性改造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把目的论与机械论结合起来的生命科学方法论,由康德倡导的方法论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颜色认知及其引申

    作者:李涤非 刊期:2007年第02期

    认知科学对颜色的研究表明,关于颜色的相对性假说是不成立的,颜色的范畴化活动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认知方面都与生理的因素相关,因此颜色范畴具有泛人类、物种上的普遍性。认知科学对其他范畴的考察进一步表明,生理性的因素不仅决定了范畴化活动的必然性,而且决定了范畴的结构。认知科学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哲学论题...

  • 量子测量的还原困惑及其消解

    作者:沈健 刊期:2007年第02期

    量子测量是量子理论乃至整个物理学的一个最敏感部分,对它的研究激发了许多哲学上的争议。其中,关于还原的争议就是典型的一例。绝大多数人认为,量子测量理论表明了还原之路走到了终点。其中心理意识的介入、测量仪器及其量子属性的突生论以及量子纠缠显示的整体性构成了还原进路的三大死结。然而,还原真的就此寿终正寝了吗?本文将明确提出...

  • 公众理解科学的修辞学分析

    作者:谭笑; 刘兵 刊期:2007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发展中遭遇了自身的困境和问题。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资源能够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发挥其功能,为讨论缺失模型、语境模型等理论问题,科学传播、技术的社会责任等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和视角。

  • 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

    作者:郭金彬; 李涛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中国古代许多科技思想是通过口头传授得以传播和保存的。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君臣间、师徒链、学友链、家族链进行的。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这四种传承方式,有利有弊。兴利去弊,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的科技思想。

  • 从话语分析到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作者:林聚任 刊期:2007年第02期

    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后就有社会学家倡导反思性观点,但只是到了近一二十年,它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代表了理论思维的一个新转向。这一发展跟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特别是话语分析密切相关。本文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

  • 雪莱与科学

    作者:徐凌 刊期:2007年第02期

    雪莱以精湛的技巧,将科学与诗歌结合起来。本文考察雪莱的科学素养和他的科学观,包括他对科学技术的反思、用诗的视野引导科学技术的理想,以及同时代的化学家戴维对他的影响。

  • 略论中国近代卫生观念与卫生事业的起源

    作者:钟少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根据有关资料,简略地考察了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引进西方“卫生”(Hygiene)概念和“卫生学”学科的历史,以及中国现代有关卫生机构的建立过程。

  • 潘光旦先生优生学研究述评

    作者:蒋功成 刊期:2007年第02期

    潘光旦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优生学家,他引入了西方优生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中国的历史文献,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问题来进行研究。其研究及著述工作推动了我国早期的优生运动,促进了遗传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指导人与社会持久位育的新人文思想。

  • 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

    作者:范铁权; 任晓燕 刊期:2007年第02期

    竺可桢早年加入中国科学社,并始终为该社的骨干,为其事业的持久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鉴于中国科学的落后,他在《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普及科学常识,传播专业的科学知识。他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呼吁社会重视科学研究,为推进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