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杂志简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190/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交通装备

主管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国际刊号:1674-0696
国内刊号:50-1190/U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9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2887
总被引量:18186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4.8944
立即指数:0.0783
期刊他引率:0.8967
平均引文率:7.4378
  • 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翼缘有效宽度研究

    作者:李立峰; 邵旭东; 程翔云; 鲍卫刚; 袁伦一 刊期:2004年第02期

    应用空间板壳有限元、平面杆系有限元和德国DIN1075规范对20座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3个控制截面的恒载正应力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并据此结果提出了按德国DIN1075模式计算时各控制断面的等效简支跨长的合理取值方法,通过补充有关条文使新规范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

  • 复式钢管砼空心柱的抗压刚度

    作者:李传习; 夏桂云; 张建仁 刊期:2004年第02期

    将复式钢管砼空心柱分成核心砼、内钢管和外钢管3部分,通过对核心砼进行轴对称柱体分析和钢管的薄壳分析,考虑核心砼和内、外钢管的径向位移和纵向应变的协调条件,建立了复式钢管砼空心柱抗压刚度EA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内钢管泊松比、外钢管泊松比、核心砼泊松比对构件抗压刚度、钢管与核心砼应力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 日本钢管砼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方法介绍

    作者:刘小渝 刊期:2004年第02期

    详细介绍了日本建筑学会最新规范里关于钢管砼结构中,长柱、中柱、短柱及其圆型截面和角型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设计实例具体介绍了计算方法.

  • 水磨湾特大桥施工质量控制

    作者:罗娜; 罗涛; 封捍东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以水磨湾大桥为例,介绍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要点与经验,为同类桥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公路隧道送排式纵向通风流体力学分析与计算模型

    作者:王晓雯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流体力学分析理论入手,通过理想流体的假定,推导了隧道内空气流动的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分析了各种通风阻力和压力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隧道送排式纵向通风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送排式纵向通风的关键控制点及压力平衡模式,为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变截面平面梁单元的双线性模型

    作者:王家林; 朱增辉; 肖盛燮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变形体虚功原理出发,推导了平面任意变截面梁单元的刚度阵和质量阵;从用户使用方便简单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双线性变截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梁单元的刚度阵、质量阵以及机动法求影响线公式的显式表达式.算例表明双线性变截面梁单元符合位移有限元的特点,在应用方便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现代无金属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作者:施颖; 王劲; 李大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分析现代无金属结构的民族化和高科技特征基础上,讨论了这种传统的新型结构在中国现代桥梁工程中应用会具有明显优点和前景,并可以较好地解决结构高强度、大跨度、耐腐、抗震、抗疲劳等重要要求,也有益于结构智能化控制等,但还需解决几个核心问题,如复合纤维与砼变形协调问题、预应力纤维砼结构的纤维筋张、锚方式等.

  •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作者:唐亮 刊期:2004年第02期

    结合广西柳州市南二环路桐油山隧道、银仔山1#隧道、银仔山2#隧道双连拱隧道群施工中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法,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总结,对不同施工方法的采用提出了建议.

  • 公路设计与仿真协同框架

    作者:杨宏志; 许金良 刊期:2004年第02期

    公路设计过程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及设计人员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进行不同深度的评价.笔者从公路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公路仿真技术在公路CAD系统的应用特点和公路设计对仿真系统的需求,进而构造了公路设计仿真协同框架,为仿真技术与设计技术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 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的几点改进建议

    作者:余清河 刊期:2004年第02期

    结合国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及一些设计方法,对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范的结构设计方法在设计理论、设计标准、材料参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启事

    刊期:2004年第02期

  • 羧基丁苯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改性机理分析

    作者:蒙井玉; 王化河; 梁乃兴; 姚红云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羧基丁苯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孔径分析探讨了其性能提高的原因,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其改性机理.

  • SMA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丽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笔者根据SMA的结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研究了SMA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 硅藻性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作者:刘丽; 李剑; 郝培文; 梅庆斌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常规试验和美国SHRP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蠕变试验,研究硅藻性沥青胶浆的技术性能和流变特性,并将常规试验和SHRP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可以大大改善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常规试验不能很好地评价硅藻性沥青胶浆的技术性能.

  • 灰色理论在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邬晓光; 吕文全; 曾明春; 徐祖恩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分析沥青路面工程项目的质量特点和现行质量控制中数理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GM(1,1)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引入新陈代谢预测模型的概念,对GM(1,1)模型作了适当的修正,使得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