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杂志简介:《中华血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9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述评、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病例报告、讲座、临床病例(理)讨论、学术讨论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0253-2727
国内刊号:12-1090/R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6
复合影响因子:1.17
总发文量:3105
总被引量:25686
H指数:66
引用半衰期:3.4857
立即指数:0.0584
期刊他引率:0.9339
平均引文率:8.6304
  • 非家族性May—Hegglin异常伴MYH9基因R1933X突变及I1626V多态性

    作者:李颖; 王业伟; 张广森; 方美云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鉴定1例May—Hegglin异常(MHA)先证者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MYH9)突变类型,并对其无临床及血液学表型的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以确定先证者MYH9基因突变与其父母该基因遗传的非相关性。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先证者外周血粒细胞包涵体,用扫描电镜观察患者外周血巨大血小板形态;用PCR技术扩增患者及其父母MYH9基因突变热点区域,并对...

  • 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多态性与其含量、分子活性及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元小冬; 王淑娟; 许亚茹; 高捷; 杨娜; 李静; 李宏芬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基因在北方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对其血浆含量和分子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Fg基因多态性联合生理和环境因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群体抽样的方法对1652名开滦集团职工进行查体和问卷调查,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及血浆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

  • 第三届中国-广州白血病学术研讨会暨2010羊城血液肿瘤论坛会议通知

    刊期:2009年第09期

    第三届中国-广州白血病学术研讨会暨2010羊城血液肿瘤论坛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广东省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5月6日至9日在广州市举行。

  • 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Ⅵ单链抗体的研究

    作者:冀学斌; 侯明; 张春青; 石艳; 彭军; 初晓霞; 马道新; 李丽珍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Ⅵ单链抗体。方法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中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实验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GPⅥ自身抗体。从抗GPⅥ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用RT—PCR扩增出人免疫球蛋白重链...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作者:姚佳峰; 苏东; 黄勇; 张平; 林青松; 王志永; 冯四洲; 韩明哲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取141例血液病患者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前和(或)治疗后血标本,通过ELISA(EBA-2单抗,双夹心法)方法检测GM,评价GM试验在I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观察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前、后GM水平的变化。结果①GM检测可以明显提高IA患者的临床诊断...

  • hOCT1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胡楠; 朱焕玲; 刘恒伟; 曾春雪; 孟文彤; 刘霆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hOCT1)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PCR,检测76例血液病患者(74例汉族、2例藏族)hOCT1基因P283L、R287G、M408V多态性位点分布频率,其中53例为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结合临床疗效判断多态性与伊马替尼...

  • 以布加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作者:洪鸣; 徐卫; 张苏江; 乔纯; 钱思轩; 李建勇 刊期: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38岁。于2007年12月20日因反复腹胀2个月余就诊入院。既往无血液病及其他病史,无病毒性肝炎病史。查体:体温36.4℃,脉率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9/95mmHg(1mmHg=0.133kPa)。精神可,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可及,质中,无触痛,剑突下4cm,无触痛,肝区叩痛阳性。脾触诊...

  • CpG寡脱氧核苷酸刺激培养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染色体分析的影响

    作者:刘琼; 徐卫; 仇海荣; 王蓉; 于慧; 范磊; 缪扣荣; 李建勇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应用CpG寡脱氧核苷酸刺激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染色体分析的影响。方法对70例CL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分别应用植物血凝素、CpG寡脱氧核苷酸和CpG寡脱氧核苷酸联合IL-2刺激培养72h,常规收获细胞制备染色体并进行R显带分析。应用组合探针进行间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植物血凝素组、CpG寡脱氧核苷酸组和CpG寡...

  • 细胞酸化对P糖蛋白高表达耐药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庆华; 芦颖; 金薇娜; 蔺亚妮; 胡蓉华; 竺晓凡; 王建祥; 庞天翔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胞酸化对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mdrl表达的影响,为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MDR)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mdrl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筛选出P—gp高表达的患者白血病细胞。应用钠氢离子交换蛋白1特异性抑制剂Cariporide和高钾缓冲液对细胞进行酸化,采用MTT法观察细胞酸化对细胞活...

  • 组织因子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泉; 张剑; 黎纬明; 邹萍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小鼠各组织中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异基因CD4^+或CD8^+ T淋巴细胞对脐静脉内皮细胞...

  • 伴E2A-HLF融合基因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高钙血症——二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杨骏; 周翾; 王彬; 高超; 张瑞东; 李彬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对伴E2A—HLF融合基因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高钙血症的认识,探讨其发病机制、特殊融合基因与高钙血症的关系及其预后。方法报道2例伴E2A—HLF融合基因的ALL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2例患者均存在t(17;19)(q22,p13)形成的E2A—HLF融合基因,在化疗后3个月左右...

  • 血小板膜表面自身抗体表达与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的关系

    作者:王蕊; 秦平; 冀学斌; 侯明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对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GPⅠb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地塞米松40mg,每日1次,共4d。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GPⅡb/Ⅲa、GPⅠb自身抗体阴性...

  • MGMT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杨帆; 施静艺; 徐岚; 任丽娟; 张巧花; 赵维莅; 沈志祥 刊期: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MGMT及XPA、XPD、XPG基因重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量阵列技术(Mass—ARRAY)检测73例淋巴瘤患者及500名正常对照中MGMT L84F、MGMT K178R、XPA TSS+62、XPD K751Q及XPG TSS+372五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MGMT L84F(T)等位基因的携带者与野生型(CC)相比,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 重组人单链IL-27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作者:程晓刚; 叶琬; 邹强; 陈玮; 金虹; 徐艳; 张绍兰; 李晋川 刊期:2009年第09期

    白细胞介素(IL)-27是近年发现的IL—12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新成员,是由IL-27 p28和IL-27 EB病毒诱导的基因3蛋白(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3,EBI3)亚单位构成的可溶性异源二聚体,实验发现IL-27具较强促进细胞免疫与诱导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由于编码EBB与p28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接受不同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调节,因...

  • 一例Ph染色体转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典型bcr—abl融合基因b2a3分析

    作者:李秋杏; 王宏伟; 覃艳红; 陈秀花; 朱镭; 张丽 刊期:2009年第09期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即t(9;22)(q34;q11),产生bcr—ahl融合基因。由于bcr基因的断裂位点不同,导致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多种类型。目前文献报道主要有三种类型,M—bcr,包括b3a2和b2a2型编码P210融合蛋白;m-bcr编码P190融合蛋白;e19a2型编码P230融合蛋白。我们在常规融合基因的检测中发现1例bcr-abl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