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杂志简介:《中华血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9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述评、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病例报告、讲座、临床病例(理)讨论、学术讨论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0253-2727
国内刊号:12-1090/R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6
复合影响因子:1.17
总发文量:3105
总被引量:25686
H指数:66
引用半衰期:3.4857
立即指数:0.0584
期刊他引率:0.9339
平均引文率:8.6304
  • 119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姜道滋; 陈志妹; 楼基余; 王云贵; 梁毅; 金洁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国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及其演变和ber—abl融合基因特点。方法对1193例C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524例CML患者的ber-abl融合基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染色体的检测采用R显带技术,融合基因检测采用RT-PCR技术。结果在所有病例中,Ph染色体阳性(Ph^+)患者占98.07%,Ph^-患者占1.93%。在Ph^+患者中,95.64...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髓外急变一例

    作者:王晓莉; 罗敏智; 程洪波; 魏宇静; 宋小萍 刊期:2007年第01期

    患者,男性,15岁。因头枕部包块20余天于2006年2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因左上腹包块来我院就诊,经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NL-CP);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采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1个月,骨髓检查示完全缓解带药出院。2006年2月初头枕部出现一鸽蛋大的包块,质软,有轻压痛,未治疗...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7、8号染色体异常及临床意义

    作者:蔡宇; 秦尤文; 王椿; 杨隽; 颜式可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染色体改变及预后。方法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和FISH法分析37例MDS患者8、5、7号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患者的遗传学异常与疾病转归、预后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21例(56.8%),其中复杂异常6例(16.2%),8号染色体异常9例(2...

  • 急性髓系白血病22号染色体三体和inv(16)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惠芬; 李建勇; 潘金兰; 仇海荣; 陈丽娟; 胡杰英; 沈云峰; 徐卫; 薛永权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2号染色体三体(+22)在诊断inv(16)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红、绿荧光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基因探针CBFβ对18例存在+22克隆异常的AML患者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与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同时伴有+22和inv(16)的AML患...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莉; 李睿; 李大鹏; 刘永泽; 徐世才; 郝玉书; 肖志坚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初诊APL患者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后给予3~4个疗程巩固联合化疗,达分子生物学缓解后用ATRA和巯嘌呤(6-MP)+甲氨蝶呤(MTX)交替维持治疗2年,在完成巩固治疗后及随后的4~5年用筑巢式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共81例...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刊期:2007年第01期

  • 全反式维甲酸、四硫化四砷、化疗三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林全德; 魏旭东; 汪萍; 刘艳艳; 张丽娜; 李玉富; 高全立; 朱兴虎; 张莉; 房佰俊; 岳寒; 杜建伟; 蒋冬霞; 胡杰英; 宋永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三联组30例用ATRA+As4S4+化疗维持治疗,二联组30例仅应用ATRA+化疗维持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

  • 2007年本刊可直接用英文缩略语的一些词汇

    刊期:2007年第01期

  • 应用mRNA差异显示法检测肝脂素诱导的KG-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

    作者:李莉; 宋振岚; 徐东刚; 王嘉玺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脂素(heplipin)对KG-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比较肝脂素诱导KG-1细胞凋亡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寻找与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DNA倍体分析和DNA凝胶电泳的方法,证实肝脂素可诱导KG-1细胞凋亡。采用差异显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DRT—PCR)的方法寻找肝脂素诱导前与诱导16、20h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片段,并对其进行克隆分析。...

  • 以宫颈粒细胞肉瘤为首发的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作者:曲延刚; 唐爱萍; 牛爱荣; 徐静; 张寿斌 刊期:2007年第01期

    患者,女,28岁。因结婚3年未孕于2005年10月11日到我院妇科就诊,发现宫颈不规则肿物3cm×3cm×3cm,怀疑宫颈癌,取活检送病理。病理检查:取灰白小组织4块,大小各为0.8cm×0.5cm×0.3cm,镜下示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呈弥漫性浸润,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可见1至多个核仁,有少量胞质,肿瘤细胞间可见较多量单圆核嗜酸粒细胞,表皮已溃破。...

  • AML1/ETO9a异构体在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苗雨青; 陈子兴; 何军; 岑建农; 鲍晓晶; 邱桥成; 张东尔; 严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ML1/ETO9a异构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RT—PCR技术检测各型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细胞系及正常人骨髓中AML1/ETO融合基因和AML1/ETO9a异构体的表达。结果在30例初诊AML-M2中有15例AML1/ETO9a异构体表达阳性,同时在20例AML—M2完全缓解患者、18例非M2型...

  • 阿霉素增强TRAIL诱导的人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王华芳; 陈朝晖; 孙春艳; 胡豫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霉素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单独TRAIL及联合应用阿霉素对KM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m blot法检测阿霉素诱导前后KM3细胞核内转录因子NF-κB亚单位蛋白P65以及死亡受体DR5表达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0、20、50、100ng/ml的T...

  • ^131I标记GM—CSF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扬嘉; 娄世峰; 徐诣芝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131I标记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31I—GM—CSF)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建立HL-60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用氯胺-T法制备^131I-GM-CSF。SCID白血病小鼠随机分为6组,Ⅰ、Ⅱ、Ⅲ治疗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25×10^5,22.20×10^5,37.00×10^5Bq的^131I-G...

  • 豆类凝集素FRIL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分子的表达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静息

    作者:李锦; 谢小燕; 王冬梅; 裴雪涛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从细胞周期角度探讨豆类凝集素FRIL(Flt3 receptor—interacting lectin)体外维持造血干/祖细胞静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添加FRIL、Flt3配体(FL)和不添加因子的培养基分别培养脐血CD34^+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新分离的CD34^+细胞中未检测到G0/G1期相关Cyclin和CDK蛋...

  • 白细胞介素2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机制研究

    作者:张文霞; 郭军; 林保和; 孟松娘; 王小沛; 谢彦; 郑文; 张运涛; 朱军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体外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方法以Daudi细胞系作为淋巴瘤靶细胞,用^51Cr释放法分别检测1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13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抗体(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结果与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疗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