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杂志简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59/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指南与共识、综述、讲座、植入型器械术后管理、病例报告、学术争鸣、新技术新方法、信息高速公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1007-6638
国内刊号:11-3859/R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2.12
总发文量:1449
总被引量:8518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4.9
立即指数:0.0427
期刊他引率:0.8642
平均引文率:17.0684
  • 心脏再同步治疗发展的新时期

    作者:华伟; 张澍 刊期:2011年第02期

    无疑,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当下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我们亲身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CRT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卓越疗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CRT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其远期发展可能关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遵从现有指南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CRT反应率,二是扩展CRT植入...

  • 经胸阻抗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沈法荣; 王志军; 陈建明; 孙国建; 何浪; 金红峰; 吴巧元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植入性器械经胸阻抗监测功能识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液体潴留的有效性。方法对10例植入带有经胸阻抗监测功能植入式器械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经胸阻抗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0例患者出现经胸阻抗的变化并达液体潴留报警阈值水平4例共7次报警,生活方式变化、停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感染及再次植入术引起各1次,...

  • 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功能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陈浩; 佟佳宾; 邹彤; 王志蕾; 顾成圻; 杨杰孚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中,仅美敦力公司的Concerto具有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LVCM)功能。本文初步探索植入Concerto患者,LVCM功能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Concerto型CRT—D,术后打开LVCM功能,起搏器自动记录每天起搏阈值变化情况,并在...

  •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超级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侯小锋; 邹建刚; 单其俊; 张文娟; 徐东杰; 李文奇; 曹克将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部分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显著改善,甚至可以恢复至接近正常,即所谓的超级反应患者(super-responders,SR),本文回顾分析这些超级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有价值的CRT超级反应患者的预测指标。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在本中心因慢性心力衰竭植入CRT·P/CRT—D的患者共69例,其中有较...

  • “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1”征文通知

    刊期:2011年第02期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1”将于2011年8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组委会衷心地邀请从事心血管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医务工作者参加本次盛会。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HealthyHeart·Betterlife)。欢迎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和科研的医务工作者积极投稿:凡在2011年6月30日...

  • 心脏再同步治疗前后QRS波时限与疗效相关性

    作者:秦胜梅; 宿燕岗; 柏瑾; 王蔚; 巩雪; 崔洁; 葛均波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QRS波时限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QRS波时限〉120ms患者,CRT治疗前后1周行心电图检查。随访6~12个月,以心功能分级改善I级以上或6ra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25%以上作为临床有效的标准,死亡患者定义为无效,分析CRT治疗前后QRS波时限及QRS波时限缩短...

  • 本刊开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批准,本刊自2011年起开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作者向本刊投稿时请登陆中华医学会门户网站地址http://www,cma.org.cn,点击“业务中心”;如果您没有登录名和密码,请先点击“注册”按钮,按照注册步骤一步步操作,获得登录名和密码;点击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下方的“申请成为杂志作者”,

  • 双源CT和DSA对右心室室间隔起搏精确定位的临床对比

    作者:金红峰; 沈法荣; 何浪; 王志军; 陈建明; 孙国建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起搏器导线植入位点的双源CT、DSA图像特点,探讨改进室间隔起搏器导线的植入方法。方法入选50例按照传统方法将起搏器导线植入至右心室间隔的病例,行双源CT检查,了解起搏器导线的精确位置,同时对照分析该患者的植入术中DSA图像。结果50例患者通过双源CT均清晰显示了心脏室间隔的解剖结构以及起搏器导线的位置,成功率达100...

  • 2011第七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暨第九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通知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老前辈石毓澍教授倡导下,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已成功召开六届。2011年,由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主办,天津市医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心力衰竭协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1第七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将于7月7日至10日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达沃斯论坛开会地点)召开。

  • 单中心心脏再同步治疗的长期病死率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冬梅; 韩雅玲; 臧红云; 于海波; 周薇薇; 张东红; 田芸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本中心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长期病死率,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4月135例患者行CRT治疗,男106例,平均年龄(59.95±11.14)岁。缺血性心肌病(ICM)4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LVEF≤0.35。随访最长9年。结果全因死亡率为31.11%,其中心力衰竭占26.19%,猝死占38.1%。与存活患者比较,心力衰...

  •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良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一例

    作者:国建萍; 王玉堂; 单兆亮; 智光; 张小娟; 童锴 刊期:2011年第02期

    患者男,52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入院。患者既往有多囊肾病史lO年,肾功能异常4年,规律透析1年。入院诊断:(1)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2)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3)慢性肾功能不良尿毒症5期(CKD-5期),肾性高血压;(4)多囊肾。入院后,行6min步行测试,距离为295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6mm,...

  • 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术前预测因素

    作者:潘文志; 宿燕岗; 葛均波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证实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不但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其死亡率[1]。CRT已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目前国内外的指南中,CRT治疗IA类适应证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QRS时限≥120111S、窦性心律、充分的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

  • 从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更新看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作者:陈康; 吴立群 刊期:2011年第02期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v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慢性心力衰竭(HF)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策略,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尤其对于心功能Ⅲ或Ⅳ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体表心电图QRS时限≥120I/IS和经优化药物治疗的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CRT可以逆转心室重构,提高LVEF,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能降...

  • 现代影像学技术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选择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前景

    作者:万征; 杜鑫 刊期:2011年第02期

    循证医学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在心力衰竭的现代化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能显著降低中到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延缓轻度或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1-5]美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目前将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时限≥120ms作...

  • 导管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功汶; 李毅刚; 陆秋芬; 王群山; 陆尚彪; 孙健; 王飞; 姜芸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男40例,女30例,年龄(51.2±16.1)岁,于消融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用SF-36健康随访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66例顺利完成随访,按消融效果分为成功组(54例)和复发组(12例)。结果射频消融术后1、3、6个月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消融前比较,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