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杂志简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59/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指南与共识、综述、讲座、植入型器械术后管理、病例报告、学术争鸣、新技术新方法、信息高速公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1007-6638
国内刊号:11-3859/R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2.12
总发文量:1449
总被引量:8518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4.9
立即指数:0.0427
期刊他引率:0.8642
平均引文率:17.0684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更上一层楼

    作者:马长生; 陈新 刊期:2010年第06期

    十余年来,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已经从一项探索中的技术发展为广泛应用的房颤治疗方法,其进展日新月异.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更成熟,风险效益比更明确,普及更广泛,已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熟时期.

  • 一种新的简化方法验证左心房顶部线性阻滞

    作者:桑才华; 董建增; 刘兴鹏; 喻荣辉; 龙德勇; 汤日波; 高凌云; 宁曼; 蒋晨曦; 苗成龙; 尹先东; 马长生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简化方法验证左心房顶部线完全传导阻滞的可靠性.方法 对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后进行预部线消融,在窦性心律下用一种新的简化方法评价顶部线是否完全阻滞.假定在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后壁的激动顺序发生变化(变为自下而上)和/或沿顶部消融线记录到连续分布的双电位,顶部线完全传导阻滞即实现.检...

  • 单消融导管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的随机对比研究

    作者:周贤惠; 何莉; 汤宝鹏; 龙德勇; 李晋新; 许国军; 张宇; 张疆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和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发作时间、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及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T所测双侧肺静脉血管直径...

  • 第三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征文通知

    刊期:2010年第06期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学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与植入装置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随着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公布及以此为依据的相应指南的不断出现,各种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应用...

  • 左心房压与心房颤动类型和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作者:赵文雪; 杨兵; 陈明龙; 居维竹; 陈红武; 翟立上; 张凤祥; 雍永宏;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椿; 侯小锋; 曹克将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中测量左心房压(LAP),研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LAP的变化,探讨LAP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 106例初次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AF)组(62例)和非阵发性房颤(Non-Paro-AF)组(44例),消融术前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消融术中通过心导管术测量LAP:Paro-AF组先记录初始窦性心律时LAPSNR,其中...

  • P波特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吴芳琴; 吴瑛; 肖倩; 陶文艳; 唐泓源; 赵海波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12导联心电图P波时限、信号平均心电图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 通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4.3软件进行敏感性和异质性分析后计算综合效应.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房颤患者的术前12导联心电图P...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房颤动

    作者:王炳银; 刘峰 刊期:2010年第06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人群患病率约0.4%~1.0%.随着年龄的增高,房颤患病率可高达9%.近20年来,房颤患者有增加的趋势.

  • 从诱发条件看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苗成龙; 马长生 刊期:2010年第06期

    心房颤动(房颤)和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常同时存在,关系密切,但对于这种密切关系内在机制的了解并不多。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广泛开展为阐释房颤和典型房扑的共存机制创造了条件;而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为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从典型房扑诱发条件这一视角,探讨房颤和房扑的关系及...

  • 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反应的预测因素研究

    作者:华伟; 乔青; 丁立刚; 陈柯萍; 王靖; 戴研; 张澍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寻找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超反应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 将66例植入CRT的患者分为超反应组和非超反应组,通过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等方法寻找CRT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超反应患者中男性、右束支阻滞少,左束支阻滞多,植入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小,术后QRS时限短,但只有术...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术后再行心脏移植的原因分析

    作者:冯天捷; 陈柯萍; 黄洁; 华伟; 张澍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再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例特点和原因.方法 选择12例植入器械治疗后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对临床表现、器械治疗后随访、心脏移植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植入了CRT,6例患者植入ICD,平均年龄22~63(43.67±12.05)岁,植入器械治疗至移植手术的平均时间5~48(26.72±14....

  • 中华医学会关于论文采用不同文种进行再次发表的规定

    刊期:2010年第06期

    根据国际惯例(参考《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符合以下条件的论文,中华医学会系杂志允许并接受同一研究的有关论文采用不同语种的再次发表。

  •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的对比分析

    作者:田芸; 王冬梅; 周薇薇; 臧红云; 于海波; 张东红; 韩雅玲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1年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现新发心房颤动(房颤)与保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 接受CRT治疗CHF患者5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房颤病史,于术前和术后6、12个月进行程控随访及临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年随访结束时,54例患者中有12例(22.2%)出现新发房颤,其余42例保持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组术后临...

  • 主动脉无冠窦内射频消融前间隔房室旁路

    作者:张劲林; 苏晞; 韩宏伟; 李振; 唐成; 蒋萍; 程光辉; 邓成刚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报道经主动脉无冠窦内射频消融前间隔房室旁路.方法 7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4±14.7)岁.电生理检查证实存在房室旁路,并检查其前传逆传功能和诱发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心动过速时标测最早心房逆传激动点作为消融靶点.结果 7例心动过速时最早心房激动部位均位于前间隔区域,但经右心房途径反复消融均不能成功阻断...

  • 高密度标测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詹贤章; 吴书林; 杨平珍; 薛玉梅; 方成宏; 廖洪涛; 粱远红; 魏薇; 蒙霏霭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nSite NavX系统高密度标测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射频导管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 17例房速患者,平均年龄(45.9±16.9)岁,男性15例,女性2例.心动过速均呈持续性发作,应用EnSite NavX系统于心房进行高密度标测,建立激动图.对于折返性房速,线性消融关键峡部或传导通道(channel),对于局灶性房速,点消融局部最早心房激动区域.结果 17例患...

  • 儿童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作者:袁越; 姚焰; 林利; 高路; 崔烺; 唐浩勋 刊期: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院2003年7月至2009年4月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58例儿童室早,观察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不同部位、不同年龄、心脏扩大与否、放电时心律失常的反应等对成功率的影响,观察有无并发症及随访预后.结果 体表心电图判断室早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 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