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杂志简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59/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指南与共识、综述、讲座、植入型器械术后管理、病例报告、学术争鸣、新技术新方法、信息高速公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1007-6638
国内刊号:11-3859/R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2.12
总发文量:1449
总被引量:8518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4.9
立即指数:0.0427
期刊他引率:0.8642
平均引文率:17.0684
  • 应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

    作者:黄从新 刊期:2008年第05期

    现代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定义为(1)临床上有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证据;(2)从突发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在1h之内;(3)不明原因的死亡,此前24h内病人情况良好。

  •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作者:曹克将 刊期:2008年第05期

    心脏性猝死(SCD)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5年WHO的数据表明,在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约1700万人群中,40%~50%是SCD。SCD虽然有多种定义,但目前一般认为是在1h内出现的由于心血管原因导致的非预期死亡事件或无目击者的死亡事件。心脏骤停(SCA)不等同于SCD,SCA如果救治失败会引起真正的SCD。全球SCA的生存率小于1%,在美国约为...

  • 室性心动过速的基质标测与消融

    作者:李康; 丁燕生; 杨俊娟; 周菁; 盛琴慧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Carto三维系统标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C)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来指导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连续收治4例ARVD/C患者,年龄28~53岁,男性3例,女性1例,其中1例患者有直系亲属猝死家族史,发作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VT)病史3个月至24年。使用Carto三维...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

    作者:林永青; 王景峰; 袁沃亮; 周淑娴; 聂如琼; 耿登峰 刊期:2008年第05期

    心脏性猝死(SCD)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可怕杀手,其主要原因多数为心室颤动(VF)。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具有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ICD是预防SCD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46例植入ICD患者追踪随访的结果,探讨ICD在预防心脏性猝死中的确切疗效。

  • 射频消融频发室性早搏逆转“扩张性心肌病”

    作者:张劲林; 苏晞; 李振; 韩宏伟; 唐成; 蒋萍; 程光辉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心脏扩大合并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心脏大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本文对5例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合并左心室扩大的患者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消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例(CTR)、心功能(NYH...

  • 短QT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海宴; 郭成军; 任学军; 卢春山; 韩智红; 吴长燕; 李宇; 陈方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报道4例短QT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总结4例短QT综合征的诊治过程,其中2例患者成功地实施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例住院期间猝死,1例药物治疗,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别随访3年和4个月,无症状,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见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结论短QT综合征QT间期动态变化大,猝死风险高,射频消...

  • 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晕厥

    作者:杨延宗 刊期:2008年第05期

    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有研究证实,在所有晕厥事件中,心脏性晕厥占9%~34%,其主要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和心脏机械活动障碍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前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发病突然,易导致猝死,故在临床中已引起广泛关注,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与...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长QT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孙奇; 陈柯萍; 陈若菡; 华伟; 浦介麟; 张澍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经验。方法8例LQTS患者接受了ICD治疗,平均年龄(38.9±16.7)岁。在随访期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ICD的各项程控参数。结果平均随访(27.3±25.9)个月,有3例患者出现了101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事件。在出厂程控参数下,共记录到44次VF...

  • 16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先证者临床分析

    作者:薛小临; 杨海涛; 孙超峰; 张爱峰; 王东琦; 崔长琮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地区确诊为LQTS的家系16个。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同步6或12导联心电图记录,对先证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先证者发病年龄(19.2±14.8)岁。在20岁以前发病者占59.2%。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3:13(18.8%:81.2%)。发病症...

  • 心动过速终止后短暂心室复极异常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单其俊; 陈椿; 张晓宇; 徐东杰; 邹建刚; 陈明龙; 杨兵; 侯小峰; 曹克将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长时间心动过速终止后对心室复极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3例长时间心动过速(9d~6个月)患者,两例为长时间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其中1例为无休止性左心室特发性室速并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另1例为主动脉瓣换瓣术后5年发生束支折返性室速;第3例为持续性心房扑动伴心功能不良并因三度房室阻滞于10年前植入单腔起搏...

  •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新; 陈若菡 刊期:2008年第05期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ant tachycardia,BBR—T)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一个类型,约占所有诱发室速的6%。BBR—T是人类心室折返激动中惟一具有清晰明确的折返环的室速。希氏束(至少其远段)一束支一浦肯野系统(HPS)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必需组成部分。BBR—T也呈持续性单形室速,远比伴随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

  • 心室颤动的除颤和药物治疗的再认识

    作者:黄永麟; 陈桂英 刊期:2008年第05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每年都夺去大量患者的生命,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SCD患者中80%以上为心室颤动(室颤)。本文将阐述对室颤的除颤和药物治疗的一些新认识。

  • 闭环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情绪刺激的反应

    作者:陈柯萍; 杨杰孚; 张嘉莹; 丁燕生; 沈法荣; 许静; 华伟; 张澍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情绪反应在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刺激(CLS)和加速度计(DDDR)方式时心房起搏频率的变化。方法共54例患者植入具有CLS和加速度计两种频率适应性算法的起搏器,比较分别将起搏器程控为CLS和DDDR方式时,患者情绪反应对心房起搏频率的影响。结果随访3个月,有35例患者符合情绪反应测试要求,进行情绪反应测试。与将起搏器程控为DDDR方式比较...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刊期:2008年第05期

  • 室性早搏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梁锦军; 黄鹤; 杨波; 万军; 唐艳红; 赵庆彦; 曹锋; 吴钢; 黄从新 刊期: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湖北、北京、广西、新疆、浙江5省市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经筛查的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患者1220名,填写Zung-SDS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价患者是否合并抑郁;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民族、社会支持、居住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