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画家

中华书画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杂志简介:《中华书画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85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书画大家、诗坛词苑、本刊特稿、美术史论、敬老崇文、艺术随笔、地方文史

主管单位:国务院参事室
主办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
国际刊号:1674-6562
国内刊号:11-5850/J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2046
总被引量:131
H指数:4
  •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作者:王明明 刊期:2017年第11期

    人物画,作为最早成熟的画科,在传统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同于山水、花鸟画,早期人物画大多带有传神写照的要求、辅佐教化的意义和祭祀纪念的功能。唐宋元时期,人物画逐渐分科,肖像、仕女、道释、风俗、历史故事画等成为专门之学,名家圣手辈出。从绘画技巧上来说,无论造型图像的准确传神,还是用线赋色的考究把握,都已达到相当高度,可谓鼎...

  • 难得针神兼画师——明清女性及其肖像艺术

    作者:赵琰哲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女性的活动多被限制在一定空间与界限之内。中国女性活动的专有空间,称为"闺"。从字形上来看,不难见出"闺"所包含的两部分含义:外为进入后室的内门,内为上圆下方的圭玉。既有天圆地方的象征喻意,亦追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循环(1)。正如明代王圻、王思义所编《三才图会》中的一幅"闺"图,上圆下方的门中有一妇人梳...

  • 胡佩衡的艺术世界

    作者:刘轶丹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胡佩衡及其艺术经历 1.胡佩衡生平 胡佩衡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出生于河北省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蒙古族人,字佩衡,又名衡,号冷庵,谱名锡铨。其画室名有"石墨居""春风大雅之堂""求爽斋"等。胡父是一个管理粮仓的官员,胡佩衡6岁随家人迁居北京。胡佩衡兄弟三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早夭,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胡佩衡幼年丧父,母...

  • 中国山水画气韵研究

    作者:胡佩衡 刊期:2017年第11期

    从前的人论画,第一先讲究气韵。究竟"气韵"是什么东西呢?不论哪一种画,它的成因固然是笔、墨、色、纸喽。但是叫这一张画能引起人的美感的观念,在笔、墨、色、纸以外,必须还有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就是"气韵"。比如:画一棵树,画一座山,画一个人,画一匹马,能叫人一看就认得出是树,是山,是人,是马,这不过是把形式画对了。

  • 胡佩衡艺术年表

    刊期:2017年第11期

    1892年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 1岁 生于河北涿县。少年时代先后从北京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新华铁路专门学校、交通部交通行政讲习所毕业。 1913年 民国2年(癸丑) 22岁 任北京三圣观小学教员。

  • 气得江山助 才随日月新——纪念书法篆刻家孙龙父百年诞辰

    作者:武维春 刊期:2017年第11期

    孙龙父是20世纪杰出的书法篆刻家,今年适逢他诞辰100周年,回顾其创作历程,对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有益的。孙龙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人:论古典文学,他是当年扬州师院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桃李满天下;论书画,他是早慧的书画家,特别是章草,年轻时即名闻大江南北;论篆刻,他用刀浑厚,是继吴昌硕、黄士陵之后的重要名家。

  • 天地人神的圣殿

    作者:杨晓阳 刊期:2017年第11期

    温厚、朴实是纪连彬这个东北汉子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当我们观看他的作品时,好像他是行走在另一个空间的人。色彩的强烈、线条的粗犷、境象的神秘使我们感到他又像在现实中又像在梦境里。显然,梦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梦寻现实或是在现实中寻梦,作品展示了他20世纪90年代初的"我从梦中醒来,被梦境所诱惑,于是重新去寻找……"这一创作自白。寻找...

  • 浅谈吴少忠的山水画

    作者:黄少青 刊期:2017年第11期

    天微冷。我就站在吴少忠的身边,看着。吴少忠一只手插在裤袋里,另一只手提笔濡墨,在一张已画成了土坡树木的画纸上,继续勾勾皴皴,补画岩崖鸣泉,留下的空白为澄澈的水面。那当儿,少忠一定不知道,他这作画的情状,我想到的是什么。不瞒你说,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竟是《庄子》中那个解衣盘礴的"真画者"。眼前的少忠,也是一副神闲气定的模样,落笔注...

  • 刘绍章作品

    作者:刘绍章 刊期:2017年第11期

    推荐语:有人说现在的我们比古人幸福多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看到古人看不到的字帖,手中有接近于真迹的好版本。但拥有这么多的参考资料,我们很难始终如一地去深入某一家。我觉得这是因为对古代经典的提炼还不够,没有达到心灵间的沟通。但我并不是说要死守一家,可以以一家为主干,吸收相邻风格的土壤和水源补充营养,不断地去壮大。

  • 杨新芝作品

    作者:杨新芝 刊期:2017年第11期

    推荐语:对我来说画面就如同一面镜子。镜子一直被我视为一种神秘的事物,女性都是喜欢照镜子的,这是一段自我相处的时光。通过对镜中自己样貌、表情、举止的观察,可以探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本真的自我。这段自我相处的照镜子的过程就是我的绘画过程。

  • 士人风度:消夏、身份与趣味

    作者:陈慧慧 刊期:2017年第11期

    元初宫廷画家刘贯道有《消夏图》传世(图1),图中对文人生活空间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从卧榻、方案等生活器用到砚台、铜钟等案头清玩,乃至服饰衣着,无一不精致,无一不风雅。这样的生活何人才能享有?是宫廷所见蒙古统治者的日常生活还是作为汉族士人的他所可能享有的?这些器物体现了哪一阶层的审美趣味?又具有何种文化意义?体现出元初怎样的文...

  •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百子嬉春图》图像分析

    作者:郑才旺 刊期:2017年第11期

    宋代是婴戏图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百子图是婴戏图中一种特殊题材,是婴戏图之集大成。南宋《百子嬉春图》(图1)则是宋代百子图中的代表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26.6厘米,横27.7厘米,《石渠宝笈续编》有著录,裱边旧题"苏汉臣百子嬉春",但将其和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比较,人物和服饰表现均不及后者,应是南宋无名氏所作。

  •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问题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水墨之为问题、作为症候,或将变得越来越明晰。因为通过水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艺术转换的困难。(一)水墨也许可以更好地回应当代中国艺术的三个问题。1.中国当代艺术特质中,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可以被世界所接受?这里,水墨也许可以作为我们反省当代世界文化危机的一个方向。

  • 定州北庄子汉墓石刻

    作者:贺进 刊期:2017年第11期

    北庄子汉墓石刻在中国书法史的记载中是一个空白。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书法碑刻散落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有大量的书法碑版存在。这些有记录的碑版组成了中国书法史的碑学体系,从秦汉的发端,到清代的复兴,碑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存在。

  • 画家韩羽的友朋信札

    作者:闻章 刊期:2017年第11期

    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信是根。如果失了信,其他四项也难保障。因此孔子才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最是个信字,因此书札索性直接称为"信"。韩羽的一部《读信札记》,恰因书信而有。且也不仅是书信,还有他读这些信的札记。札记之外还有与书信内容有关的图画。无论书的内容还是装帧,都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