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画家

中华书画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杂志简介:《中华书画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85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书画大家、诗坛词苑、本刊特稿、美术史论、敬老崇文、艺术随笔、地方文史

主管单位:国务院参事室
主办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
国际刊号:1674-6562
国内刊号:11-5850/J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2046
总被引量:131
H指数:4
  • 查士标画风及其在“新安四家”中的地位

    作者:任军伟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一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人称梅壑先生。安徽休宁人。据其胞弟查士模所撰《皇清处士前文学梅壑先生兄二瞻查公行述》(以下简称《行述》)云:"先兄生于故明万历四十三年九月初八日(1615年10月29日)辰时,卒于皇清康熙三十六年十月廿六日(1697年12月9日)亥时。"故知查士标享年83岁(1)。士标出生之年为乙卯,恰比董其昌(1555-1636)晚生60...

  • 论田世光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成就

    作者:金鸿钧 刊期:2016年第12期

    今年是田世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从1958年开始追随田先生学艺达40年之久,深受先生解惑、传道之恩。是先生的谆谆教导和耐心培育,使我从懵懵懂懂的青年,成长为美术学院的教师;从工笔花鸟画的门外汉,成为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上有些成绩的画家。抚今追昔,感念颇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田先生一生成就的高度,越觉得田先生在为人、为艺上的许...

  • 浅析田世光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品格

    作者:李魁正 刊期:2016年第12期

    在我人生学艺的历程中,有幸得到过几十位名师的教诲,其中田世光先生便是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师之一。1964年,年仅21岁的我,随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二年级的全班同学一同转学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继续攻读大学本科(1),田世光先生是我们工笔花鸟课的老师。

  • 殿堂气象 华世翎光——田世光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格趣与时代精神

    作者:于洋 刊期:2016年第12期

    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承继与融创中绵延拓进,一方面普遍取法宋元花鸟画风格,以写生、默记来师法造化,另一方面注重提高造型能力与视觉张力,曲尽精微地描绘对象情态,同时兼顾艺术与现实生活和时代风尚的关系,汇成了一条丰富而瑰丽的丹青文脉。

  • 红土地画家张建中

    作者:王维真 刊期:2016年第12期

    当毕加索写道"绘画是另一种写日记的方式"时,就意味着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单纯记录事件的图册索引,而是表达对生活的情感,以及展露大自然的生机。张建中(1937-2003),一位云南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对艺术、对人生,也秉持着相同的理念。对他而言,艺术更像是崇高的责任和伟大的目标,一个值得为之不断争取又不求回报的理想。我与张建中素未谋面,却...

  • 读《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

    作者:吕书庆 刊期:2016年第12期

    近日,《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张九龄为唐朝名相,写有著名的《感遇》诗十二首,沈鹏先生书其四首。这四首诗中,张九龄借兰、桂、丹橘等比喻贤人君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孤鸿游冥冥,弋者何所慕"。诗人进德修业的高尚操守与日暮年老、孤鸿游冥的境遇,引起了沈鹏先生的情感共鸣,更因为其诗艺术境界的"富寓意...

  • 书画表文心

    作者:马新林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中国画家常讲"文心","文心"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指为文之用心,亦指文章或文思。我认为"文心"就是"文化底蕴"的心性表现,是一种思想境界的体现,即通过用笔和作品,表现出一个人的文思、文化修养和文化立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的宗旨是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书画,但传承发展中国书画的根本靠的是什么?我...

  • 书法,该如何说

    作者:陈忠康 刊期:2016年第12期

    很多老师都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东西来教学生写字,这套东西是他们多年来一路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是适合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合适呢?这值得思考。比如,现代人以及以前的老先生如沙孟海、启功,他们说的那一套对他们来说是对的,参考他们的意见会有启发,但他们所有的东西都难贴上传统的标签,他们的那套不一定都行得通。因...

  • 中国画创新杂谈

    作者:刘云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中国画的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当前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创新"。创新有两种含义:一是不断更新变化,二是要求新而美。如果创新仅仅是标奇立异,这样的"新"便流于怪诞,虽新而不美,因此新和美不能划等号。中国画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为适应社会的更高审美需要出新。

  • 王羲之笔墨体系的建立与传承

    作者:李双阳 刊期:2016年第12期

    王羲之开创了"一拓直下"的笔法体系。王羲之的早期作品如《姨母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较清晰地看到王羲之早期书法与楼兰残纸的关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人常用的笔法,如"衅扭""裹束""绞转"等。在王羲之中期的书法创作中,真正形成了他自己的用笔特征—"切转"。"切转"是书写过程中出现的转笔偏锋,有一个逆势下切再转的动...

  • 方创然书法作品

    作者:方创然 刊期:2016年第12期

    创作感言:从原先受现代日本书风影响而带有反传统倾向的激变,到后来"新古典主义"对包括"二王"一系在内的传统书风的重新关注和复兴,中国"流行书风"的面貌虽然在近年悄然发生改变,但其内涵依然体现了时代精神。

  • 贾宝锋书法作品

    作者:贾宝锋 刊期:2016年第12期

    创作感言:色彩可以超越一切画种的界限,它是最包容也最不容回避的绘画单元,希望大家都去关注它的深度广度,积极有效地用于自己的创作,让它使你的作品生色放光。

  • 左学元书法作品

    作者:左学元 刊期:2016年第12期

    创作感言:欲工于书,临池乃学书之本。临池即继承,学习前人优秀碑帖,或笔法、或用笔、或结字、或章法等。临帖须究其方法,不可盲目,否则日日废纸三千也枉然。

  • 周文矩真迹《重屏会棋图》考

    作者:丁羲元 刊期:2016年第12期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图1),绢本设色,纵40.3厘米,横70.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图在画史上声誉卓著、地位崇高、影响深远。其中为时间所隐藏的一切,至今仍是千载幽秘,有许多理应深入探寻的所在。特别是该作是否为周文矩传世真迹?还是如专家所云为"北宋摹本"(徐邦达即持此论)?此图卷又以画中有"重屏"—画屏上还画有屏风而名动古今。

  • 论“笔墨互为”——以元人为例

    作者:邱平 刊期:2016年第12期

    "笔墨互为"是指笔墨的完全融合,自此笔墨再也难以分离。但其中笔、墨二者并不是平等的,而是以笔为主导。谈"笔墨互为"大致会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发生在形体内部,也就是"工笔画"中要晕染的部分;其二,发生在"轮廓线"上。这两方面在"互为"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也正是这两者构成了"笔墨互为"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