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手工

中华手工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Handicraft

杂志简介:《中华手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166/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手工视界、艺术观察、视觉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论坛、艺术教育、文艺探析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主办单位: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2-6766
国内刊号:50-1166/TS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复合影响因子:0.31
总发文量:4191
总被引量:495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手工艺的现代化问题

    刊期:2017年第06期

    手工艺如何走向现代化?这是当下很多人深思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手工艺实现产业化也就实现了现代化。其实,手工艺的现代化,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是有迹可循的。

  • 中国传统工艺史简略

    刊期:2017年第06期

    1原始社会 原始时期的手工艺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除陶器、玉器外,新石器时代的其他手工艺门类也在诞生、发展,象牙器、兽骨器不仅出现,还常常附加装饰。这个时期的装饰往往是图腾、神徽,但许多装饰与造型被后世直接承袭,成为商周青铜器的主要装饰题材。

  • 探索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

    作者:吕品田 刊期:2017年第06期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化载体,也曾在现代化大潮中一度面临各种生存困境。当下,我们要着重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现代手工业发展、让手工艺结合专业的设计与群众的参与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举措除了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振兴,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也有诸多重大意义。

  • 让手工艺回归主活

    作者:赵农 刊期:2017年第06期

    手工艺是人性温暖的具体表现 手工艺,是手的延伸,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时,就要通过手来完成。又由于手工艺品使用的材质不一样,各种材料的使用要通过手去掌握,这就需要技艺。但这种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师傅传承,或者自己向前辈学习得来,是一种思想记忆。记忆与技艺,两个词,发音相同,但含义不同,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

  • 传统工艺不能只停留在全手工上

    作者:陈景林 刊期:2017年第06期

    天然染色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路边常见的黄土、荒地摇曳的野花、蓬勃生长的草木、饱满的果实及部分植物的寄生虫等,都可以成为染料色素的来源。到目前为止,色彩种类繁多。天染工坊在研究上有较大的进展,目前除了金色、银色和荧光色还不齐全外,其余各种色相,及其鲜浊色彩变化、间色调配等传统色的复原已经基本构建完成。在我看来,天然染色其...

  • 手工艺设计的可持续之路

    作者:Lotta; Ahlvar 刊期:2017年第06期

    在人生中,我们会不停地审视这个世界,而对待这个世界最好的工具,就是我们的双手。因此传统手工艺,其实是一种传承,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在瑞典,大家对手工艺的记忆其实已经模糊了。当下,中国社会大众对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可谓前所未有。作为手工艺推广者,看到这种现象,既喜且忧。

  • 让铜艺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作者:朱军岷 刊期:2017年第06期

    铜这个行业对于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三千年以前,中国的青铜时代记录了盛极一时的铜文化,而到了现代,老百姓的家里已经很少有铜器了,铜基本处于断层的状态。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铜匠,我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铜重新带回干家万户。

  • 传统工艺振兴之道

    刊期:2017年第06期

    守守,不是保守,固守;守,意味着长久地等待和坚持。毫是手艺人对传统手工技艺精髓的坚宅是他们对传统在内心所存的一条底线的遵守。守住手艺的温度部级非遗项目云锦代良陆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虽然“传统工艺振兴”“工匠精神”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我看来,目前社会上的手工艺产品还是太少。现在大众都在追求品质生活,需...

  • 拾遗

    刊期:2017年第06期

    桦陶陶:土木共生荥经砂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黑色、银色是其独有的颜色,制作砂器的原材料是荥经当地特有的白菩泥及煤渣混合而成。制成的砂器不仅肌理丰富,还能在明火上烧制,具有耐高温、抗腐蚀、保鲜等优点。

  • 刘氏竹编——两代人的匠心独运

    刊期:2017年第06期

    “刘氏竹编”创建于1980年,创始人刘嘉峰用竹丝编织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图案,以竹作画,极富笔情墨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第二代传承人刘江,顺应时展,用现代设计对传统手工进行改良,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竹编产品,两代人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上的碰撞与统一,让传统竹编工艺在存续的同时,实现了转型升级。

  • 习三内画——壶中有乾坤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中国现代内画艺术有四大流派,冀、京、鲁、粤,尤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创立的冀派影响最大,带动了近4万人从业,实现了年产值约10亿元的产业化规模。王习三及其子王自勇,创建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摆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方式。在父亲的支持下,王自勇还先后在衡水、石家庄建成内画博物馆,利用博...

  • 朱炳仁·铜——从铜艺到铜生活

    刊期:2017年第06期

    铜艺,多用于酒店装饰、佛堂之上。当茶器、香道雅器、家居用品、文化礼品等物品以铜制成时,生活便有了别样的气质。精致而不失传统,雅致又不失风骨,这就是朱炳仁·铜,倡导让铜走进现代生活的工艺品牌。朱炳仁·铜承袭于有130多年历史的“朱府铜艺”,品牌创始人朱军岷以父亲朱炳仁(铜雕技艺部级传承人)的名字命名,希望将铜器重新带回人...

  • 黎辉绒绣——让非遗成为时尚

    刊期:2017年第06期

    绒绣,又称绒线绣花、彩帷绒绣、点子绣、斜针绣,即用色彩丰富的羊毛绒线在特制的棉纺网眼布(麻布、钢丝布)上全手工刺绣。绒绣起源于欧洲,1840年后传人上海,经几代人的改良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4年,上海绒绣成为首批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种类,并人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传世珐琅——珐琅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刊期:2017年第06期

    珐琅,指将玻璃或陶瓷材质的粉末熔结在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形成的外壳,多为彩色且具有艺术美感的花样,以石英、长石为主要原料,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烧制而成。过去,珐琅工艺被用来制作摆件,市面上还没有珐琅家具的概念。但这一“传统”被传世珐琅打破了,整个制作过程都为了实现家具的造型和美观进行了重新配置。比如,调整了珐琅的...

  • 山神漆器——鬼斧神工的漆艺

    刊期:2017年第06期

    在2016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的休息区,一批图案飘逸俊秀、极富水墨质感的漆器让外宾赞不绝口。这些漆器正是出产于重庆城口县的山神漆器。城13地处偏远,是距离重庆主城最远的县城,但这里冬暖夏凉的气候为漆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小痴迷于漆艺的蔡泽荣跟着亲戚学习制漆工艺,于1993年创办了山神漆器,以木为胎,用天然生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