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杂志简介:《中国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0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史新篇、专学研究、文化与传统、古典新义、文学与文化学阐释、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宗教与民俗、作家专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190
国内刊号:11-2603/G2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684
总被引量:1875
H指数:16
期刊他引率:1
  • 人性与善的关系问题

    作者:傅佩榮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一 西方哲学的善概念 在理性的曙光展现之前,希腊人的生活受到神话的深刻影响。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中,曾经探讨“一行为之为善,乃因神喜欢它;或者,一行为自身为善,神依其本性必定喜欢它”①;这两种意见,前者属於神话思维,後者则进入哲学反省的领域。但是,如何判断“一行为自身为善”,并无明确的答案。

  •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作者:張壽安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讨这个东西方学术交会冲击与裂变的议题,至少得从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包括体制与观念;一是传统中国学术在近代如何转变。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後一议题,一方面想了解传统中国学术是否有一知识体系?

  • 秦世民间兵书的流传

    作者:王子今 刊期:2013年第02期

    《汉书》卷三。《艺文志》说兵学渊源:“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洪范》八政,八日师。孔子日为国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用上矣。後世耀金为刃,割革为甲,器械甚备。丁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

  •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脉络及当代意义

    作者:景海峰 刊期:2013年第02期

    钱穆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後时刻,口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做了全新的阐释和高度的概括,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 博物君子的“另类”修养——《左传》所载古史材料的思想史解读

    作者:張毅 刊期:2013年第02期

    童书业对《左传》的研究,无疑是现代《左传》研究中最富有价值和启发性的部分。在他的研究中,对古史传说的考证占有相当的比重(若将《春秋左传研究》与《春秋左传札记》合而观之,约占两书全部篇幅的十分之一),内容覆盖三皇五帝直至夏、商两代,下与西周的历史考证相衔接。

  • 保定出土《老索神道碑铭》再研究

    作者:崔紅芬 刊期:2013年第02期

    1984年河北保定出土一通《大元敕赐故顺天路达鲁花赤河西老素神道碑铭》(以下简称《神道碑》),现保存於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公园内。

  • 中国禅学史上的“坐禅”观念——以六到九世纪禅史案例为中心

    作者:龔隽 刊期:2013年第02期

    顾名恩义,禅宗与传统佛教史上的“坐禅”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关联,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中,对於惮坐的观念也可谓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典范转移”(paradigmatic shift),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坐禅”观念。

  • 六朝佛教礼忏仪的形成——以悔过法、唱导、斋会为中心

    作者:圣凯 刊期:2013年第02期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

  • 云门文偃参禅游方经历

    作者:徐文明 刊期:2013年第02期

    云门文偃与众多禅师一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参禅过程,但究竟何时开始参禅游方,值得探究。

  • 密庵咸傑及其禪法研究

    作者:喻静 刊期:2013年第02期

    禅宗自慧能以下,鸿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分灯,所谓“一花五叶”;临济宗又别出黄龙、杨岐两派,所谓“五家七宗”。入宋,“云门、临济、法眼三家之徒於今尤盛,鸿仰已熄,而曹洞者仅存,绵绵然尤大旱之引孤泉。”元明以後,仅临济曹洞两家尚存,临济盛於曹洞,所谓“临天下,曹一角”。

  • 普通人、当代题材与欲望——黄方胤《陌花轩杂剧》中的荡妇形象与晚明戏曲中的现代曙光

    作者:吴存存 刊期:2013年第02期

    了解晚明社会和文学倾向,黄方胤的《陌花轩杂剧》应该说是一部无法忽略的作品。虽然在清代这部杂剧集由於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对於晚明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来说,我们不能不庆幸我们现在还能读到这麽完整的一部直接以当代都市的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叙写金钱与肉欲之交缠纠葛的剧作集子。

  • 清代海宁学术丰碑——陈鳣其人其学述要

    作者:陳鴻森 刊期:2013年第02期

    去年七月,我第一次来到海宁,亲身领略了这个文献之邦浓厚的人文底蕴。我的研究涉及多个清代海宁学者,本来应该旱早到访,寻访诸贤遗迹旧踪,但因过去和海宁这边并无任何渊源,乏人弓1介,一直以未能亲履斯土为憾。直到去年夏天,才偕复旦大学王亮教授到贵地访书,得以和本地几位朋友认识,此後书札往返,这才与海宁这块土地有了直接、具体的...

  • 王国维、陈寅恪与吴宓

    作者:劉夢溪 刊期:2013年第02期

    王国维奥陈寅恪 一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趟元任,王陈关系最近,盖因气类相投也。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许我忘年为气类,北海今知有刘备”句,即实写此意。而《挽词》中“风义生平师友问”,则是两人关系的理则概括。四大导师的年龄,梁启超生於1873年,王国...

  • 早期现代的崇高诗学——陈三立《散原精舍诗》研究

    作者:沙紅兵 刊期:2013年第02期

    陈三立生於1853年,卒於1937年。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一二十年代这一“早期现代”时期,在心智与人格最为成熟的盛年,他不仅“经历”甲午、戊戌、庚子、废除科举、辛亥、新文化运动等文明与政治的危机,他本人就是危机。

  • 散原之死--想象与真实的时代叙述

    作者:李開軍 刊期:2013年第02期

    1937年9月14曰,陈三立病逝北平。 1938年3月5日,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新民族》杂志上发表《民族的正气》一文,表彰“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诗人陈散原(三立)先生殉国了”。文章很短,大约四百五十字,除了略略提到陈三立在湖南赞助维新事业、辛亥後不为满清而死外,用一半的篇幅讲他“殉国”之情景: